水木丁

其他

从87版《红楼梦》,聊聊《封神》的三十亿都烧哪去了

01这两天二刷了封神,关于剧情,在微博那边聊的比较多一点。最近这两天大家的关注点都在封神的成本三十亿上,看到有人说,这电影没一个流量明星,真看不出这钱烧哪了。我发现这是一个严重的审美降格的原因,所以开个文章,闲聊几句。首先要强调一句,它是三部一起拍摄,花了三十亿。并不一部戏就花了三十亿。02封神可能很多朋友都还没看过,所以我举87版电视剧《红楼梦》给大家做例子。为什么87版红楼梦是无法超越的经典。而且以后也不可能再有人超越了。归根结底,你得看它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当年,87版的红楼梦是体制内立项,可以说是国家的财力支撑拍摄的这部电视剧。先是全国海选演员,然后是干脆造了个大观园,最后是导演,编剧,幕后,演员,所有一大票人,仅拍摄就在一起拍了三年多。各种美学设计上也是花了很多功夫,它的服装顾问是沈从文,里面姑娘们穿的襦裙、比甲、半臂、褙子、水田衣……都极为考究。03我记得当年看过一个帖子,是聊姑娘们穿的衣服,那个上肩的缝纫方法,是中国特有的上肩方法,完全不同于现在西式剪裁的上肩方法,是非常适合中国女性那种溜肩膀的。我才明白,现在姑娘们都追求宽平肩,嫌自己溜肩膀穿衣不好看,其实是因为西式的剪裁的上肩,本来就不是适合东方人的体型的。还有演员们的朝夕相处,一起学习琴棋书画,一起上文化课,一起接受各种表演训练。这样才有了大家看到的,大观园里那些真实的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当他们飘散在四处的时候,才让人悲凉。更别提演员本身素质需要提高,需要教文化,讲红楼,教表演了。04当年红楼梦拍出来,绝对是巨制了,花了很多钱。但当年红楼梦从上到下的创作者都是体制内的钱是拿的固定工资。而且它是国字号的,是国家投钱拍摄。这样的制作,你也很难再看到了。毕竟论资金雄厚,谁能和国家比。所以封神最难得的,在这个时代最罕见的,也是他和红楼梦的拍摄方法是一样的。就是专注电影制作的本身。05看过电影的人,看后面工作人员的字幕,Imax都是一大屏一大屏的出。非常震撼。光是木匠就有800多个,因为所有的木雕都是来真的。大家可以看看这图片,非常美。(放两张剧照,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后面的背景)
2023年7月27日
其他

原生家庭很重要,但绝不是你命运的全部

来信-letters-亲爱的水木丁老师我96年出生于偏远农村,4岁起父母就是分居状态:父亲出轨,母亲外出务工。我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不过因他们重男轻女,我的生活状况并不好。经过母亲不停的上访(父亲极其不负责任但仍不愿意离婚),终于在我9岁时离婚,我被判给父亲。11岁时母亲再婚并生下弟弟,开心的是母亲及其再婚对象对我很好。而父亲离婚后与不同出轨对象分别生下一女一子。这些女士都同我生活过,所作所为都让我崩溃,无数个夜晚哭着度过并屡次产生轻生念头,父亲却始终装聋作哑。更难过的是这些困难都没有打倒我,真正打倒我的是金钱。离婚后父母就我的抚养费多次拉扯,在他人为学业发愁时,我愁的是没学费没生活费,往往开学后还交不上费用。最艰难的阶段是高中,被逼到想退学,曾哭着跟朋友打电话告别。幸运的是很多老师清楚我的情况并帮了我良多。14年考上普通一本,推卸责任的情况更加严重,四年兼职赚了2-3万,全投入到学费生活费中。18年就业后努力挣钱偿还学费,工资尚可但辛苦,于21年离职,在家待了一年完成了一部分事情:驾照、九价、近视手术,教资,期间未拿父母一分钱。22年在母亲强烈的要求下(离家近),入职一家小公司,单休工作非常轻松,月工资4K。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大概是我憋了太久无处倾诉,父母以“你最懂事、我最亏欠的是你”这个套子牢牢套住了我,让我苦在心头难开口。其实我想求助您的有三点一、
2023年7月24日
其他

把儿子剁成肉馅骗他爹吃下去,也只有男人能想得出来

01还没去二刷《封神》,但一刷的后劲还没过去,还在琢磨,也算是创作者的一个习惯。这两天在想殷寿见伯邑考这场戏,殷寿的穿着是披发,赤足,穿着睡衣,袒着胸~不管怎么说,伯邑考是西岐的王子,但殷寿见他连正装都没穿。可见此时殷寿的精神状态,殷寿击鼓,妲己跳舞,伯邑考吹笛,然后殷寿就在这一小段时间内,决定杀了伯邑考。为什么?因为对于一个他来说,伯邑考太可憎了。02伯邑考这个人,就像是一个太阳,他温柔,坚定,勇敢,仁慈,所有人都爱戴他,他一出现,电影的画面就明亮起来,像被光照亮了一样。他就是所有父亲心中那种完美的儿子,是父亲珍惜的长子,舍不得交出来当质子,也舍不得让他去战场赴死的那个长子(其实西岐当年是射箭比赛决定姬发来当质子的)。殷寿自己就是次子,他恨透了自己的哥哥,设计让哥哥弑父,让他死了还要背上被人千古唾骂的罪名。伯邑考可以为了父亲姬昌以身犯险,而殷寿怀疑自己的儿子要杀自己,所以他把伯邑考杀了,做成肉饼,喂给伯邑考的父亲姬昌,因为他也嫉妒姬昌。03
2023年7月22日
其他

你以为的灵魂伴侣,也许只是前世的债

文末有免费在线观赏网址01这周末想给大家推送的一部电影,是法国的《花神咖啡馆》。对于我们中国这种古老的东方文明来说,什么几世轮回,无限转生的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是西方文明还是现代科学教育打底,虽然也有占星啊,塔罗,通灵这种东西。02就我自己看过的西方电影来说,大多数是出现在一些恐怖电影或者中古传说里。印象中,西方人很少去认真对待转世轮回这样的事。他们骨子里可能就是不信的。至少大多数人不信吧。所以严肃认真的以此为题材的电影特别少。这就显得《花神咖啡馆》在一众法国电影里,特别有意思。03故事的主人公卡罗林和安东尼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两个人从上高中的时候就在一起,后来结婚,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儿。这个婚姻也像很多其他婚姻一样,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安东尼出现了精神危机,染上酗酒的毛病,无心工作等等……直到有一天,安东尼遇到了另外的一个叫玫瑰的女人,两个人一见倾心,安东尼不顾一切的和卡罗林离婚,和这个女人走在了一起。04卡罗林非常痛苦,离婚两年后,依然无法走出来。她坚信安东尼就是自己的灵魂伴侣。怎么可能会爱上别人。她开始出现梦游的情况,在梦中,她总是会看到一个患唐氏综合症的小男孩。于是她去找了通灵师,通灵师告诉她,这个唐氏综合症的小男孩,其实就是安东尼的前世。而卡罗林的前世,其实是安东尼的母亲杰奎琳。05杰奎琳非常爱自己的儿子,因为丈夫想放弃这个孩子,她为孩子离了婚,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她和孩子相依为命,为孩子牺牲也很多,几乎和孩子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母子两个人的生活虽然清贫,但是非常的幸福。直到有一天,学校里来了另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小女孩,儿子一见到小女孩就爱上了她,两个孩子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大人们怎么都无法把他们分开。通灵师还告诉卡罗林,其实安东尼现在遇到的女孩,才是她真正的灵魂伴侣,而她并不是。这让卡罗林无法接受,更加的痛苦了。06卡罗林的故事发生在2011年,杰奎琳的故事发生在1969年,至于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转世轮回了。这个我就不剧透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这个电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之处,是我们中国人总是把这种生生死死,转世轮回的故事,讲得大开大合,大悲大喜的。而这种故事,用法国人的风格讲出来,依然保持了它们一贯的举重若轻的风格。总之你留不住的,前世不肯放手的,今生也要学习放手。否则就要生生世世去学习放手……07哪怕是那种极度的痛苦,它对情绪的表达形式,也是点到为止的,轻盈的。这在我们的电影里,是很少能看到的。以至于你甚至有点怀疑,这到底是真的通灵了,真的有转世轮回,还是这通灵师在编瞎话或有女主呢?无论如何,最后的结局还是很不错的。我不知道大家相信不相信灵魂伴侣的存在,我猜可能是有的,但可能未必每个人都有。总之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周末可以看一看。爱奇艺(免费):https://www.iqiyi.com/v_19rrh3t3h4.html?vfm=m_331_dbdy&fv=4904d94982104144a1548dd9040df241腾讯视频(免费):https://v.qq.com/x/cover/u8juk5mnpjzbids.html?ptag=douban.movie推荐阅读:如果女人爱一个男人,就会想要个名分上篇:能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完这一生,也是很不错的人生啊我的书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封神演义》的独一无二,是它的疯魔与癫狂

01昨天去看了点映场的《封神》第一部,非常酷,非常的喜欢。故事好看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中途想去上厕所,但是一直舍不得去,最后想到这电影实在太长了,才一路小跑出去。《封神演义》一直是中国影视剧改编的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但看过这么多根据《封神演义》改编过的影视剧,乌尔善的这部《封神》是我觉得最超出我的预期,给我带来极大惊喜的。02看完了电影,我才明白,为什么我理性上一直认为原著小说比起《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等这些,不算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这个事儿,我想其实老百姓也都心知肚明,但大家却不约而同的,一直就非常喜欢它。其原因就是因为它真的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独一无二之处,其实就在于它本身就有一种混乱的的疯逼气质。这在中国任何一部古典小说里,都是没有的。03其他所有的小说,都是明事理的,有规矩,讲规则的。可能是反映的这个世界的不同侧面,但那都是一个目的明确,有章法可循的世界。且不说《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了。虽然细节上也有很多血腥残忍和狂暴。但是基本上,它还是会遵循某个社会规则。。就是同样的神怪小说《西游记》,也是一个非常有规矩的世界。师徒之间的规矩,妖精也分三六九等,有后台的妖精最后都会被接走,没后台的都会被打死等等……人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作者想构建一个什么世界,想表达什么,还是比较清楚明白的。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小说的细节描写,人物刻画等等,从文学水平的角度来说,也都非常高。04但《封神演义》是完全不管这些的。我小时候读原著,就觉得好乱啊!一会儿出来一个,一会儿又出来一个,瞎jb乱打。前两天看微博上有个网友说,封神演义的原著作者,主打就一个任性,就喜欢搞人设,一个人设搞完后,一想到还要丰满细节,就开始不耐烦了,随便糊弄俩下了事。要不就把这人物一个大雷轰死吧。但这也是这部小说,构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疯狂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许多人,精神都不太正常。05比如哪吒,原著里的哪吒,他好好的干嘛把人家邻居家孩子(龙王三太子)的皮给扒了啊,还拎着刀,把他亲爹追得到处跑,他到底为啥啊?不为啥!就因为不高兴,因为好玩,乐意……因为这孩子本来就是个怪胎,是个小疯子啊……但是后人改编的哪吒的故事,就是政治目的太明确,太清晰了。也不是说这种改编就是错。没有对错。只是这种改编,不疯魔,非常的正常。像哪吒这样的精神病,在《封神演义》里比比皆是,所有人都有一种疯逼的气质,热热闹闹的,给了个由头就开始打来打去,构成了一个疯疯癫癫的世界。06正是因为它细节上和创作上的不完整,不够好。所以给后人的无数的想象空间。但也正是因为它的疯癫,这独一无二的气质,让后人的改编,总是无法超越于它。昨天看完《封神》的电影。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我并不喜欢之前任何改编自《封神演义》的影视作品。是因为对于我来说,这些故事,都讲得太正常了,世界运转的规则都太明确和清晰了,这就导致它完全被祛魅了。比如温碧霞扮演苏妲己的港剧版本,苏妲己被重新诠释成一个为父报仇的女性,也是一个新的诠释,非常的正常,所有人都能理解。我也能理解,只是觉得没意思。07这就是电影《封神》最让我惊喜之处,它抓住了《封神演义》的精神,这个精神,是精神病的“精神”。它抓住并保留了原著那种癫狂的气质,并且表现了出来。这部电影,真的是够疯。从特效,到表演,到叙事节奏,都是非常疯狂的,看起来相当的过瘾。费翔扮演的纣王,就是一个疯掉了的王,他不是一个只知道沉迷女色的,精神和肉体都孱弱的糟老头子。如果是那样,他不可能有那么多簇拥者,打他打了那么多年都无法战胜。08疯了的王,依然是王,他是强大而有力量的,因此才会拖着这个世界一起和他发疯。李雪健老师扮演的姬昌,是理性世界的代言人。这是一场疯颠与理性的斗争,也是兽性与人性的斗争。所有的魅力全都来自于癫狂的王,所有的希望来自于理性的王。01所以,非常推荐给大家看一看。特别是,《封神演义》本来就像是一个嗨大了的人写出来的东西。从前的影视版本里,从来没有这个。如果你性格里是有一点疯疯癫癫的东西的话,和我一样比较好这个风格的作品,那看起来就是非常过瘾的。你一定知道我在讲什么。反正我自己是会去二刷的。但是必须要提醒的是,因为电影保留了很多原著里发疯变态的桥段,比如逼儿子杀父亲,或者把儿子杀了剁成肉饼骗父亲吃下去。太小的孩子,还是不要带去看了。推荐阅读:如果女人爱一个男人,就会想要个名分上篇:能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完这一生,也是很不错的人生啊我的书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能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完这一生,也是很不错的人生啊

01前些日子和一个90后的前同事吃饭。吃完饭我们俩到河边散步,聊到现在年轻人的心态,小朋友就说,其实现在到处都在说躺平,躺平的。可是感觉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谁彻底躺平的。他是自由职业的动画师,现在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做一个视频号。日子当然没那么好过,赚钱也确实不容易,但大家还是有好好工作赚钱,不至于到躺平的地步。我关注的几个占星师朋友,也经常看她们在首页苦口婆心的劝,虽然躺平好像是个很普遍的现象,但是不要真的躺平。否则以后等大环境变了,你会发现你别别人拉下一大截。02
2023年7月19日
其他

如果女人爱一个男人,就会想要个名分

01昨天微博上有位朋友搞了个关于性观念的小投票,其中有一个选项,是“女,互相喜欢到一定程度后可发生性关系,不强求名分”。票我是没投,不过看到这一条就感慨,千万别相信女人喜欢一个男人到一定程度,发生了性关系,感觉特别好,还会不要求名分(不限于婚姻,包括正牌女友等公开关系)。长这么大,从来就没见过这种事。如果真有女人能做到,那一般就是这个男人有她觉得配不上自己的地方。要么就是心里有别人,要么就是根本没那么喜欢,先将就着缓解一下寂寞,对男人表现得好像很喜欢,也不过是一种礼貌和教养。02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真的非常喜欢,心里不是没想过要名分,或者心里喜欢这男人很久了,说不要名分只是一种策略,知道一要名分男人就得跑了,在等待机会而已。总之一个女人真的爱上一个男人,不会不想要名分。真心实意的不想要名分,基本就是没有那么喜欢。要声明一下,所谓女人爱上一个男人,不是指上床很爽,下次再来。而是开始给男人分享日常,关心男人的生活起居,情绪好坏,排他性的开始停止物色其他对象……话说回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要名分这件事,好像成了一件很落伍,老土的标志,好像女生要名分了,就是清朝人,太保守,思想不够前卫,不够洒脱,不够酷的表现。03可是女人要名分怎么了呢?不够喜欢的男人当然不要,谁管谁要名分还不一定呢,他来要咱们跑不跑还两说呢。可是喜欢的,想要的,为什么不能要呢?要不到,那是要不到,要不到也并不勉强人家,但是要不到,和自己不敢要,觉得不能要,不好意思要,是两回事,要名分也不丢人。04很多以为自己很洒脱,玩得起,最初说不会要名分,也是真心的,不是撒谎。但人有时候是没有那么了解自己的,也不要对自己太有把握了,人是会变的。特别是女人,如果真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开始的时候确实是觉得玩玩就可以了,也不想要名分,但后来就会越来越想要名分了,这种事儿发生的还少嘛。05没那么喜欢一个男人的时候,他爱干嘛干嘛,你也不关心,也不会在意,自己该干嘛干嘛,该搞钱去搞钱,该考试去考试……你的未来规划里没有他,肯定也不会为他耽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人生。他病了也好,有事儿了也好,你不用负责接着他。喜欢上了,就做不到这么洒脱了,没名没分的,这关系就不清不楚的悬着,心也不清不楚的落不了地,那能不内耗嘛,能不患得患失嘛。看到他和别人东拉西扯的,心里能不酸嘛,还能去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干点别的嘛。06所以女生要了解自己,也要接受自己真正的样子。如果你不是那个玩儿咖,就不要假装潇洒。坦坦荡荡地谈名分,这个事儿不丢人。伊能静讲秦昊第一次约她,她就很直白的跟秦昊说,我是想结婚才约会的,你又不想跟我结婚,所以不要来约我了(大意)。秦昊就说,你怎么知道我不想结婚呢。这就是姐姐的人生历练和吃过的苦头,换来的对自己诉求的坦然接纳和干脆果断,珍惜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这不也挺酷的嘛。07当然了,很多时候确实是没想好,也没有那么爱对方。但是最好不要给自己心理暗示,也不要给对方承诺什么短期关系,不要说什么我不要名分之类的话。就是处处看……开放式结局。两个人如果处好了就更进一步,不喜欢了就好聚好散。现在没想好,也没那么喜欢,确实不想要什么名分,就先这么着,但也别把自己想得太清新脱俗了,要永远保留自己要名分的权利。推荐阅读:别当真!女性主义只是这些网红们的时尚单品上篇:从发箍奶爸到吴亦凡我的书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从发箍奶爸到吴亦凡

01昨天看一新闻,一个姑娘爆料动物园的大熊猫萌兰的,一位被称为发箍奶爸的饲养员睡粉,而且这个饲养员还是已婚已育,这个姑娘还知道这饲养员已婚已育。然后这姑娘现在怀孕了,发箍奶爸拒绝出面解决问题,姑娘于是上网爆料这位饲养员还有很多其他的粉丝有过这种事儿。这个新闻一出来,大家都震惊了。主要是一个已婚已育的熊猫饲养员竟然还能睡粉,这也是万万妹想到啊。而且他还接受过采访,就是个样貌平凡的普通人而已,这件事超过了很多人的认知了。02我看完这个事,真的一点都不震惊。老粉可能都记得,早在当初吴亦凡出事儿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文。抛开违法犯罪这个层面不说,但从对两性关系的态度上,吴亦凡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男人。男的吧,只要他性资源丰富,机会多,就会这样,何况吴亦凡,这就是男人的基本盘。03很多男人没有出去乱搞,是因为他没有机会和资本。他看到别的男人乱搞,内心是羡慕,“我要……我也”的那种心态和逻辑。只要让他逮到机会,他就是个养熊猫的,他都会去撩骚搞女人,还觉得这是自己的能力的体现,这就是大多数的男人会做的事。那些有大把的机会,但还会愿意好好恋爱结婚的,愿意选择对爱人和妻子忠诚,愿意去尽量守住一份感情的男人。那种男人才是凤毛麟角,是不俗的男人。04而且好多女生也会有误区,总觉得性资源丰富,到处瞎搞的男人就是优秀的男人,越是身边女人多的男人,越要去跟别人抢。反倒认为那些对家庭负责任,对爱人,老婆好的男人是没本事,没有魅力的。我看网友贴的这个饲养员接受采访时候的一些言论:“我就不用介绍我自己了。没错,我就是发箍奶爸。”“我就是你们心中的男神”。大家听了都觉得这说的啥啊这是?但其实就一个普通男人,只要对女人说些这种高高在上,充满自信和爹味儿的话,都可以让一些自卑的,习惯自我矮化的女性听起来,觉得太有性魅力了。05说实话,看到这些话,觉得这男人还挺能拿捏女人的心理的。很多姑娘可能不吃他这一套。但架不住他在特定的粉圈,每天都在展示一些权威性,认识的姑娘多,总可以从中找到吃这一套的姑娘啊。还是那句话,男人的基本盘和女人的基本盘是不一样的。对于普通女性的要求,到了男性那,就是高标准的要求了。男人,就是一个养熊猫的,他只要有机会,都想办法搞这些事,这样的男人,不是优秀,不是风流倜傥,只是普通而庸俗罢了。推荐阅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爹要再娶,都是拦不住的事儿上篇:别当真!女性主义只是这些网红们的时尚单品我的书
2023年7月16日
其他

别当真!女性主义只是这些网红们的时尚单品

01这两天微博那边发生了一件事。一个叫井川里予的网红(中国籍女子)发了几张比较性感的照片,被网友指责打擦边球,贩卖软色情。然后又有网友认为这是穿衣自由,是女性争取平等和自主的表现,此处省略无数字的双方争吵的说明。除此之外,这姑娘从前还有些,诸如被捆绑在床上,由上自下而拍,抱着牛仔裤的大腿的那种角度,配上的文案是“舔舔”的照片。(照片涉及版权,我就不贴了,懂的都懂)。然后就看到微博上力挺她的一些女性博主,把这种照片解释为,小女孩不懂事,不知道自己在拍什么。02本来不想说什么,但想到以后这种事只会越来越多。正好我还做过短视频这一行,在抖音里奋战过那么一两年,就还是跟自己的读者说两句。井川里予在微博虽然只有二百多万粉丝,在抖音却是有将近两千万粉丝的大网红。这个姑娘现在签约的是浙江一家叫永恒文希的MCN公司,这家公司2022年注册,注册资本1000万。这个老板和实际控制人都是男人,这个公司以包装女网红,砸钱狠著称。公司在成立后迅速窜红,颇有要追赶无忧传媒的架势。然后最近某音抓擦边抓的特别狠,好些网红擦边,贩卖软色情的大号都被封了。03现在井川里予在微博发的这些,引起争议的照片,她在抖音那边是根本不敢发的,因为抖音管的特严格,特别容易被封号。另外微博这边女性主义,女权主义讨论不是很多吗,非常容易被挑逗吵起来,属于自带话题度和流量的,而且因为微博的好多博主瞧不上抖音,根本不了解抖音的mcn已经卷到什么程度了,有多么赚钱,因此她们根本不知道现在网红都是团队作战。所以策划团队就是在利用这点。04开始的争论可能是自发的,但是后面的可就不是了。一个在微博上并不是最火的博主,突然空降热搜哦,并且挂在热搜上两天不下来,不会真有人以为是网友讨论出来的吧?这事儿要不是背后一群男的,在那拿女性主义吃流量,我都懒得吭声,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件事最讽刺的是,一帮男人,利用女孩的身体赚钱,在抖音上被人追着封,到了微博上,反倒有女性博主,女权博主保驾护航。05大家不要看到一个女孩穿得少,就在那喊穿衣自由。穿衣自由是对穿衣服有自主的选择权,想穿的少就穿的少,不像露肉的时候就不露。签了公司的网红,穿着那种衣服,摆出那些姿势,那是她的工作,她不那么穿是赚不到钱的。她背后的金主爸爸们,这些老板也是不乐意的,是不会花钱投入在她身上,去包装她,炒作她的。这叫啥穿衣自由呢,叫啥女性主义呢。06这和很多姑娘努力读书,努力工作,坚持发声,辛辛苦苦想争取的不是一回事。对于这些MCN公司来说,女性主义只是他们可以利用来赚钱的工具,只是网红们的时尚单品而已。但无论如何,这波流量人家还是吃到了,吃得挺香的。现在很多像井川里予这一类主打擦边的网红,背后都是男性操盘手。大家看着喜欢,也没啥问题,但真差不多就得了。但真不用上升到价值观,为人家冲锋献阵的,用自己的珍贵时间,去为她们保驾护航,那还是算了吧。人家有公司,有大哥撑腰,不用你。时代不同了,很多事,很多人,真不像你们以为的那么简单。推荐阅读:米兰·昆德拉,他让我知道了我的贪心上篇: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爹要再娶,都是拦不住的事儿我的书
2023年7月15日
其他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爹要再娶,都是拦不住的事儿

水木丁写信的朋友,请仔细阅读规则●邮件:pinkonion@126.com●来信默认为可公开;只在公号回复,并且授权我用于图书编汇,如不愿公开,请务必注明●为了方便阅读,可能会对来信的内容有一些缩
2023年7月14日
其他

米兰·昆德拉,他让我知道了我的贪心

01昨天听到米兰·昆德拉逝世的消息。我的反应竟然是,我一点不想悼念他,这样我就可以假装他还一直活着。90多岁寿终正寝,老爷子其实算是长寿和有福气的人了。而且他也早就不出作品,算是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任务,但是我就是希望有些人会一直活着。好像只要他们活着,这个世界就还有点秩序感,谁都知道这不是真的,他们也对这个操蛋的世界没有办法,但我就是忍不住会这么唯心。02米兰·昆德拉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我几乎都看过,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不朽》,整个小说都在谈人类对永生和不朽的追求。小说不是一个强故事结构,现代生活的部分有两个姐妹,妹妹是做加法的灵魂,想尽一切办法在这个世界上刷存在感,让别人记住自己,连闹自杀都是。姐姐是做减法的灵魂,越活人的气场越萎缩,她灵魂的声音渐渐悄下去,直到她选择完全的寂灭,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记住她,连她的妹妹以及丈夫(她未来的妹夫)也不会记住她。03小说里还有个故事,是讲了老年歌德和年轻女子贝蒂娜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我很早就听过,贝蒂娜被描述为老年歌德的望年恋的情人,非常有传奇色彩。直到她篡改甚至重新编写的歌德真实信件被发现,大家才知道原来这只是贝蒂娜自己讲述的版本。用今天的话来讲,她算是想借着歌德蹭流量,想借着他的名望,青史留名的一个女人而已。其中有一段特别有意思。贝蒂娜终于被歌德原谅,重新能够见到这位伟大的作家,但是见面没一会,歌德就看出贝蒂娜一点儿也没变。04他于是站起来准备离开,贝蒂娜挡住歌德的去路,爬在地上说,如果你想走,那就从我身上踏过去,歌德知道,如果他今天从她身上踏过去,将有另一个版本的故事等着他。于是他小心地从她身边绕了过去,走开了。但是就这样,贝蒂娜也并未死心。当歌德病危的消息传来,贝蒂娜把她的儿子排到歌德身边,歌德看到贝蒂娜的儿子,就知道这场博弈,他输掉了。他注定成为贝蒂娜的工具,帮助她得到不朽。05这个故事里,当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作者自己的理解。昆德拉说(大意),其实人人想要不朽,想要被这世界记住,文学,艺术靠的是作品,普通人有了生儿育女的愿望。我曾一度对他的这个结论保持怀疑,一直在观察世人,后来发现,这真的可以解释很多人类的行为。后来有一部动画电影,叫《寻梦环游记》,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当这个世界,最后一个记住你的人也死去的时候,你的灵魂才真正从这个世界消失。其实很多现代人觉得很新鲜的思想,都跑不出伟大作家画的圈。06这本书让我有醍醐灌顶,看到了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的贪心。在那之前,我一直觉得只有对世俗的欲望才能叫做贪心,我不是个贪心的人。现在我知道了,我们这些写作的人,也是有贪心,有妄念的。我当然也接受自己的贪心,只是重新看待我和写作的关系,写还是会继续写的,只不过知道它的存在后,反倒是渐渐的看清了它,也看清了我自己。又继续写了这许多年,我也渐渐放下了它。07这就是米兰·昆德拉给我的最好的礼物,因为他指出了我的贪心与妄念,让我有机会看清它,放下它。要知道,人如果不承认,或者看不见自己内心存在的妄念,也就根本谈不上放下妄念。也正因为如此,在看完这本书,又过去了这么多年之后。现在的写作,对我来说,变成了一件纯粹幸福的事。人总是会死的,我和我的文字,也终将会被人遗忘。但这也没什么关系,活着的时候喜欢写,那好好写下去,好好享受这个过程就是了。为此,我将永远爱他,感谢他。推荐阅读:好孩子是父母的福报,可惜有些人配不上上篇:从《玉骨谣》想起,青衣都跑哪去了?我的书
2023年7月13日
其他

从《玉骨谣》想起,青衣都跑哪去了?

01这两天跟风看了几集《玉骨遥》,实在是看不下去,还是弃剧了。问题还是出在女主角身上,我本身不是肖战的粉丝,所以也没办法只靠男主角撑住看完整部戏。看的过程中,我想起前两天和影视行业的朋友们聊天,说到现在的演员。朋友提到一个词,叫入型入格。大概意思就是某些所谓人所共知的"典型",英语的stereotype。也就是如果一个人举手投足,风格可以匹配到其中一个典型,就能被称之为入型入格。(据说这个词也有引申的“办事漂亮”的意思。但这个暂且放到一边。)02朋友解释说,比如传统戏剧里有生旦净末丑,这就是型和格,用来区分现在的大部分演员依然合适。比如吴磊,就属于小生里的武小生,他的感情戏也非常细腻,可以说是非常的有型有格。当然演员自身会不断的突破,最后演技精进,也会不断的突破自我,可能会打破这种型格。但是在最初的时候有型有格,其实是会比较让人知道,可以找你拍什么戏的。03这样一说,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我个人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另一个困惑。就是为什么我会看不下去很多国产偶像剧,问题其实都出在女演员身上。在《玉骨遥》里,肖战当然是小生,任敏属于小花,其实对应的就是京剧里的花旦。花旦一般就是天真活泼的少女,或者泼辣少妇。青衣也叫正旦,一般是比较端庄娴雅的女子。04那金庸的小说来举个例子,只从个性上来讲,黄蓉,赵敏就属于花旦,小龙女,任盈盈,程灵素和霍青桐这些就属于青衣(抛开武打小说都是刀马旦这一层)。像赵露思,虞书欣,任敏这些都属于花旦。《玉骨遥》开播后,很多人说任敏不够漂亮,凭什么让肖战扮演的角色死心塌地的爱她。我就仔细想了下,换谁来演可以?然后我就发现,对我来讲都是一样的。05其实我常常因为女演员,不太爱看现在的偶像剧,比如之前爆火的《苍兰决》。现在想来,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其实不是因为哪个具体的女演员,而是对现在这种小生配花旦,张生配红娘的模式,就没有感觉吧。现在想想,这几年比较能看进去的古装爱情戏就只有吴磊的几部,算是冲着小生去看的。还有一部《天盛长歌》,现在想起来,那部戏我能看下去,其实是因为陈坤配倪妮,算是小生配青衣。06不过这几年的爱情偶像剧(不讨论其他剧种),基本也都是这种小生配小花旦的戏,一茬茬的红起来的年轻女演员,也几乎多是小花。到不是说不可以,只是觉得有点单调。而且也感到纳闷,好像这些年,就没有特别令人惊艳的青衣的新人出现呢。07这个和年龄也没关系,还是和型与格有关。比如当年的李小冉,章子怡,刘亦菲,刘涛,高圆圆,孙俪这种,她们就是年纪小的时候,也是属于青衣。去年看微博上最受欢迎的95后年轻女演员,是虞书欣,赵露思,关晓彤,田曦薇……清一水的都是小花旦。像我这种,其实也不是不喜欢爱情戏,主要是更喜欢看小生和青衣,就没什么可看的。不过流行文化就是这样的,一波一波的,没准过几年这个风潮过了,就又流行回去了。推荐阅读:抑郁症和自杀之间没有必然性上篇:暴发户是一种心态我的书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好孩子是父母的福报,可惜有些人配不上

01昨天有个新闻,说是一个小姑娘中考成绩742分,家长晒了孩子到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通知书。让孩子去考七年委培的师范定向生,因为是有编制的。这个小姑娘还有个弟弟,女孩的妈妈说,家里不是缺钱,只希望姐弟俩以后生活轻松快乐。很多看了她的视频的网友说,既然这样,为啥你给儿子过生日的礼物上写着,希望儿子上清华,上北大。女儿学习成绩这么好,你却让她去念个大专,连考大学的机会都不给呢。还不是觉得女孩就应该找个体制内的稳定工作,然后结婚生子,留在本地,父母的身边照顾父母就行了。02抛开男女平等这些观念不谈,我感慨的点,是在于没有信仰,对命运无知的人,真的是会瞎搞。之前曾经提到过。有时候神明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你一些好运气。比如一个女生,在情路上比较坎坷,但是她的事业运,或者学业运很不错。那你就好好搞事业,搞学习,把你有运气的一面发扬光大,运气不好的一面,就只能顺其自然。03但是这世界上大多数人,常常容易干的事就是,放着自己命里有的好运气,不知道抓住,不知道珍惜,非得较劲,跟命运要那个你没有的。为人父母,和自己的孩子也是缘分一场。虽然大多数父母都是对孩子尽心尽力,但有时候孩子是什么样,一部分是你能控制的,一部分也是看老天给。新闻里这个女孩,学习成绩这么好,而且也很听话,顺从,家里人对她期望如此之低。说明是那种根本不需要父母怎么操心,就能够自己学习,知道上进的孩子。这种孩子,对于任何家长来讲,那就是你前世修来的福报,用网友的话讲,简直就是来报恩的。04这么好的运气,这父母还不赶紧抓住,好好培养这个女儿,激发她的潜能,给她创造机会,让她更多的可能性,没准她能飞得很高呢。这么好的孩子,不好好珍惜,把希望寄托在还是未知数的儿子身上。回头那个儿子,可未必这么有出息。可能这家唯一可能会有出息的,就是这个女儿,谁知道呢?毕竟人的福气是有数的,不是无穷无尽的,也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05没准你们家,唯一的机会,能培养出来一个人才,就是这个女儿呢。所以既然不差钱,当然是哪个有前途就培养哪个,能培养哪个就培养哪个啊。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两个都成才自然更好。但女儿现在很优秀,就好好培养女儿,如果儿子将来也出息,就是好上加好。儿子没有出息了,还有个这么优秀的女儿。现在儿孙福都已经肉眼可见的给到你了,就这么糟蹋运气这东西,给到你的时候你不珍惜,再想要,可就未必有了。06就像前面我说的那样,我们很多人在某一方面是有好运气的,但是不珍惜这命里有的,非要那个命里没有的,或者把宝押在不确定的事儿身上。最后等折腾了大半辈子,发现自己要啥没啥,还要埋怨命运不公。好孩子也是父母最大的福报,可惜有些人不懂,配不上这么好的孩子。老天爷给个好孩子,也把握不住好运气。07真想让孩子快乐成长,是顺应天命。有能力的孩子就好好培养,没有能力的孩子也一样接受,不要拔苗助长。不管是男孩女孩,都一样的爱护,而不是按照自己的解读,强行盘算和安排。你在会安排,能安排得过老天爷?老话说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里培养出一个好孩子,整个家道的运气都能给带起来,你管他是男孩女孩呢?不知道天高地厚,不惜福,不感恩,多少人好运气也就这么被自己作没了。推荐阅读:抑郁症和自杀之间没有必然性上篇:暴发户是一种心态我的书
2023年7月1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暴发户是一种心态

01如果你问我,觉得哪个词能够体现出中文的博大精深,我觉得就是“暴发户”这个词。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是这三个字可以说做到了内涵丰富,言简意赅,简单明了,形神兼备。它近乎是完美的把一个需要写一千字的人物描述,浓缩到三个字里,精华到不能再精华,而且人人能看懂。并且它的含义还能够无限拓展和引申。02原来这个词只是专门指穷人在经济上的匮乏,一夜暴富后那种膨胀,炫耀,迷失和刷存在感的状态。后来我发现暴发户其实是一种心态,几乎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容易有这种暴发户心态。比如从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有一种知识暴发户。就是他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之前没有读很多书,学习很多知识。有一天突然发现读书可以用来装饰自己,就猛读了一些书,看了一些电影,记住了一些人名,然后张嘴必引经据典,开口闭口各种高深的理论,处处和人争辩,也不是为了真理,只是要显示自己知道很多,读书很多,思想很深刻。03还有时尚暴发户,抛开钱不谈,各种名牌往身上套,大logo上身,身上的每个毛孔都在表达,我很时尚。所以暴发户与其说是一种人,一种金钱上的暴发户。还不如说是一种心态。从前在生活的某一方面很匮乏,一夜之间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于是变得膨胀,炫耀起来。和暴发户的本意相对照的就是老钱风,说白了就是打小就生活优渥,从来没觉得钱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什么是匮乏感,觉得有钱是应该应分的事。这样富养长大的孩子,肯定也不会拿自己从小耳濡目染的东西来炫耀,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而已。04但是不管怎么说,暴发户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乐观主义精神。时来运转,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好事。和暴发户相对的,还有一种是破落户心态。是一种人生的境遇从高处跌落下来产生的心态。其实我自己就是,因为从小生长的过程中,正好赶上父母的身体和事业都过了巅峰期,在走下坡路,整个家庭也是渐渐中落的。因为父母都是公职,到不至于是破落,但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的过程,是亲身经历过的,所以骨子里就是悲观的虚无主义者。05不过说实话,我小时候特别愤世嫉俗的时候,是把暴发户完全当做贬义词来看。现在就觉得这是一个形容词,老实说,因为这辈子也没发过,所以没体验过暴发户的心态。真还挺想体验一把的,中个五千万就行,一定包个岛,邀请好朋友一起搞创作。不过破落户的心态一般就是,不相信暴发户的好运气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以连个彩票都懒得去买。随便闲扯几句,以上!推荐阅读:在中国,父母的家永远是你的家上篇:抑郁症和自杀之间没有必然性我的书
2023年7月9日
其他

抑郁症和自杀之间没有必然性

01这两天再次被抑郁症的讨论刷屏了。我想常看我公号的老读者很多也都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应该对抑郁症多少都有些或深或浅的了解。所以今天想聊聊,我自己对抑郁症以及抑郁症患者的理解。首先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心理上的想不开,矫情,这个因为常年的宣传,大家也都知道了。但是又总有人说,抑郁症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病。又有人讲述,抑郁症很痛苦,会导致自杀。02虽然这些讲述的都是对的,但是这些讲述本身是非常个人化的,它似乎存在着一种自相矛盾,抑郁症导致自杀,这很严重,抑郁症只是一种疾病,就像感冒发烧,这又显得很不严重。这样就导致学习过心理学,没有抑郁症经历和感受的人,很容易就搞懵了。其实我觉得抑郁症是感冒发烧这个比喻是非常不合适的,也不知道是谁先说的。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倾向于把抑郁症理解为一种慢性疾病.比如说风湿性关节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慢性病的概念,通常指起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很复杂,病情长期治不好。只不过抑郁症是心理上的慢性病。03家里但凡有老人,或者慢性疾病的家属,把对慢性病的了解用在抑郁症上就明白了。首先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也是有轻有重,然后他们可能需要一生都跟这个病做斗争。也没什么办法做到彻底的根治,就跟很多慢性病一样,平时可能没事,甚至看上去还挺高兴的,一旦因为什么,或者不因为什么发作起来,就十分危险(会有自杀行为)。但是挺过这个时期,就能又继续活下去一段时间。下一次再发病,就又要过关。04然后慢性疾病,全部都很拼一个你日常的生活习惯,自我防护和保养。比如慢性胃炎的人,平时就注意不吃生冷辛辣,感到胃不好赶紧吃药看医生什么的。得了慢性病,有的人会活很久,有的人会去得很快,这个都不好说。我认识一个得癌症的老哥,他家是遗传性的癌症基因。所以他经验丰富,而且早早就筛查了出来。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患病二十余年,是他们公司中国地区的老总,每天拼事业,比谁都勤奋,但同时他的生活也非常自律和健康。05所以我一方面觉得,大家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去理解抑郁症是一种病症。但不应该默认为抑郁症就是会自杀。我不是说它不会,而是说,这个不一定,因为任何一种慢性疾病,也有轻有重。如果长期把抑郁症和自杀绑在一起宣传的话,只要抑郁症,就必然会自杀。这样的观念植入,也会造成一种恐慌,什么学校啊,单位啊,公司啊,立刻都神经绷紧了,如临大敌,生怕患者在自己这儿出什么事儿。恨不得你赶紧退学,赶紧辞职。这样只会给抑郁症患者的生活造成更大的困难。06记得有一次看李雪琴的节目,她说起当年在北大,去做心理咨询,后来被确诊为抑郁症,她哭着求老师别告诉学校。然后这位老师还是转头就上报了。于是学院通知了李雪琴的班长,班长又安排陪李雪琴去看心理医生的同学好好看着她,以免她做出什么傻事。李雪琴说,“他们的目的根本不是帮助你,而是看着你,你千万别给我出事。当时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件特别大的打击。”07中国人把人的一生概括为“生老病死”,大多数人对这个“病”字本身,是缺乏基本的认知的。很多人觉得身体健康,什么病都没有,才是常态。把健康和病当作完全泾渭分明的两种状态,其实不是这样的。比如有的人先天不足,遗传导致,有的女性生育导致,有的常年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导致……我们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会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疾病。身体完全健康的日子,早晚会一去不回头的。08所以生老病死,老排在病前面。每个人都是早晚要去学习带病生存的。抑郁症以及其他心理疾病的特别之处是,它常常起病时间早,有些患者从青少年就确诊了,要在今后漫长的一生与这种疾病做斗争。不管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慢性病,都是非常折磨人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彻底根治的法子。除非到死,你都不能说是战胜了疾病还是最后被疾病打败了,其实那些也根本不重要了。9慢性病人,在思想上,是必须接受带病生存的。最好不要有,我彻底治好,回到从前的那种期望,否则会特别焦虑。但就像我前面说的,就算是人老了,肉体上的慢性疾病,理解和接受与疾病共存都很难,心里会非常焦虑,沮丧和绝望。何况得抑郁症的很多是年轻人,一旦得了病,他们身体本来又是健康的,好的,他们内心会更没办法接受,这个病可能会伴随自己一生,会更觉得痛苦。尤其是在觉得自己已经好了,突然又发病的时候,会更加绝望,因此真的很需要我们理解。10但是退一万步来讲,大家也不必将抑郁症当成洪水猛兽去理解。觉得抑郁症患者,无论病情轻重,总是随时要去自杀。。抑郁症和所有病一样,也分轻重,也分病情稳定和发作。不要把抑郁症患者当成麻烦或者包袱,甚至连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的机会都被剥夺了。这也是完全没必要的。你看好多抑郁症的名人,不也还是在工作,社交,尽量好好生活嘛。身边如果有抑郁的朋友,尽量不要分别心对待,陪着往前走,过一关,算一关。其实人生大抵就是这么回事儿。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推荐阅读:“所有的女人都是美的”,是另一种陷阱上篇:有时候,讨人喜欢比长得漂亮更重要我的书
2023年7月7日
其他

在中国,父母的家永远是你的家

01在《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里,有一段对话曾让我特别印象深刻。大意是两个人谈东西方精神疾病的差异,河合隼雄就说,日本社会的家人之间很紧密,生活太压抑,人会感到窒息,年轻人主要的精神痛苦是得不到自由。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上受到了打击,有时候家庭也是一个能起到接住他的作用。02西方的年轻人不一样,因为他们是从小在强调独立和个体的环境下长大的,成年后需要独自面对社会。一旦遇到什么情况,会更容易感到孤立无援,所以他们是Ptsd(应激障碍)特别多。村上春树也说,他当年在日本的时候特别反感日本的这种文化,追求个人主义,也讨厌关注社会。后来村上春树旅居西方几年,充分享受到了西方个人主义的那种思想生活方式。再回到日本后,反倒产生了一种想要去与世界产生连接,自己应该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的想法。03昨天写了讨论父母子女关系的文章。有读者给我留言,其实中国的父母如果不那么负责任就好了。这让我想起了《少年时代》这部电影。在电影中,男主的父母在他少年时离异,妈妈带着他和姐姐一起生活,也曾经再婚又离婚。电影最后,男主从一个小朋友长到高中毕业,也就要去念大学了。有一场写,是男主离开家前的最后一个暑假,一家三口人在一起吃饭。妈妈告诉他们,自己把房子卖了,她自己没必要再供那么大的房子,所以她换了个两室一厅的小房子。04姐姐于是问,房子这么小,我们回来住哪?我们的东西要放哪?妈妈就对两个孩子说,你们要搞清楚一点,这是我的家,不是你们的家。你们可以把你们的东西卖掉或者处理掉。看到这里时,我就想起当年我和父母一起搬家,当时只有我还和父母住一起,我整理出了一堆我哥哥我姐的东西,就想扔掉。我妈就不让扔,说问问他们,他们都说留着吧。结果这东西到现在都在我们老家房子里放着。05后来我自己也离开家乡了,这么多年漂泊在外,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的朋友。虽然我自己从来没这么做过,但我发现好多朋友也都是这个习惯,什么东西在这边放不下了,又舍不得扔,就运回老家父母那儿去。因为心里永远知道,那个地方有自己的一间房,而且在心里,永远是把父母的家当成是自己的家的。理直气壮的往回放东西,父母给自己保管着,也是应该应分的。06倒不是说美国社会的父母就都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毕竟当年这电影播出来,读者里,也有在美国的中国母亲,批评电影里这位母亲不负责任。只不过,电影里这位母亲会这么做,也属于能接受的范围,不会被社会舆论鞭挞,指责她不是个好母亲。在中国,父母的家永远是自己的家,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家的概念,上完大学的孩子,哪怕是已经工作的孩子,还和父母同住,在我们也是很正常的事。07这个电影里也有讲到男孩考上大学,所有亲戚都来祝贺的。父亲就和男孩说,你上大学,我可以出多少钱,加上你妈的钱,你可以挑一个什么什么样的大学,再远的可能就无法满足了。男孩的表现,就很知足,很接受了。因为在那边,父母一定要供孩子上完大学,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必须完成的任务。08反过来,他们很多人老了就进养老院,孩子也没有必须赡养照顾老人的义务。这个我在前面的文章里曾经写过。(相关阅读:其实重男轻女这个事儿,也不完全是父母的问题)所以西方很多年轻人,确实不少是需要靠贷款上大学,然后自己打工赚生活费的。但在我们这边,这对父母是一种道德要求。而且我小的时候,父母基本上供完大学,抚养义务就责任解除了,我毕业之后,就基本上是没跟家里要过一分钱。但是现在,中国的父母可能还需要供完研究生,博士生,供出国,供房子的首付,供结婚的费用等等……09所以说,从文化比较来说。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是整个系统性的巨大差异,你很难只去就单一的事件讨论哪一种更优秀。没有什么绝对的好或者坏。只能说是绝对的不一样而已。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可以帮助我们从系统层面理解,为什么中国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因为中国人这个系统已经崩坏,彻底失去平衡了。它既不东方,也不西方。养孩子的时候是东方思想那一套,导致父母必须无限付出,内卷。09但是养老的时候,越是读过书,受过西化教育的,越是被要求按照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不要给子女添麻烦,自己养老……要么后面养儿真的能防老,要么为父母们减负,但我们现在的文化环境,是既不完全是中国式的也不是完全西化的,或者也可以说,是又中国又西化。而且是保留了两头都不落好的部分,生个孩子,可以会让人感到在家庭中失去自我,同时又感到面对社会的孤立无援。所以年轻人才会觉得,不生总可以了吧,实在要选,就孤独到死吧。以上……推荐阅读:“所有的女人都是美的”,是另一种陷阱上篇:有时候,讨人喜欢比长得漂亮更重要我的书
2023年7月5日
其他

有时候,讨人喜欢比长得漂亮更重要

01标题的这句话其实也不是我说的,是蔡康永一篇文章的标题,而我是同意的。为什么今天会想起这个文章呢,原因是昨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大意就是说,女生没完没了的讨论容貌这件事,本身就是在制造容貌焦虑,要学会松弛,放下执念。大多数读者都听明白我说什么,但也有人给我留言非常不客气,比方有一个网友回复就是:你这话说的到轻松,不要把容貌看得太重要,不要把爱情看得太重要……那是因为你生命里有其他的内容,你应该教的是怎么让大家找到自己底气的东西……废话!我当然知道这不应该是最重要的。我回复她:
2023年6月28日
其他

“所有的女人都是美的”,是另一种陷阱

01前段日子看到一个视频,标题叫“她有了一种不在国内的美”,大概意思就是一个女孩在国内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外貌而自卑,到了国外,就变得开心自信,美丽大方了。这姑娘本身长得绝对不丑,就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路人面孔罢了。当时我觉得这个视频有点怪怪的,就随口说了一句,其实在国内大家也不会整天评价你外貌。你想啊,就我们自己,同事,朋友之间,每天工作,聚会见面的,哪有谁成天盯着别人的外貌的。青春期的中学生正是自我认同建立的阶段除外。结果好家伙,好多姑娘来跟我掰扯,自己从就被打压,导致有容貌焦虑,国外真的就是更宽容一些。02我这才明白,其实这视频最初让我感觉不舒服的,也不是国内或者国外的问题。而是这看上去是要帮助女性缓解容貌焦虑,但其实只是挖了另一种制造容貌焦虑的大坑。而且现在好多自媒体,营销号,因为不会去更深的想问题,他们没有破壁人的能力,所以很多言论,其实是在老一套里打转。就拿我说这个视频举例,问题就不是对于一个女人,国内的评价标准和国外的评价标准相比较,谁更自由,谁对女性更友好。问题是对于男人,这就不是个问题。03你很难想象一个男人拍这样的一个视频,换了个生活环境,然后在镜头前展示自己,说我现在变得自信阳光,我觉得自己更帅气了。我们女人,从前天天被教育的是,你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变得更符合标准的美。现在天天被教育的是,让自己符合社会的审美标准,这是落后的思想,不够解放,不够独立自主。进而转变成了,我们要教育世界,必须让全世界都承认,女人的美是各种各样的,所有女人都是美的,就没有不美的女人,谁要是敢说哪个女人不美,她就是不尊重女性。04但问题是,这其实是个换汤不换药的大坑。让女人从前跟自己较劲,现在跟全世界较劲,但归根结底,它的底层逻辑还是,把美不美,当成女人的头等大事。所以女人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消耗在“什么样的女人是美的”这个议题上。这问题就像,你听过“所有的男人都是帅的,男人的帅是多种多样的。”这种议题吗?没有吧。05这是因为,这对男人来说,就不是个问题。男人从来不需要为这种问题去搞辩论,也不需要反复去证明,“男人都是帅的,男人的帅是多种多样的。”这其实是因为,男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他的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是多样的,丰富的,他自我认知的世界,是宽阔的。普通长相的男人,他的能力,成就,才能,事业,地位,都可以给他带来自信。而长得帅,只是众多价值其中的一样。他们对怎么让别人觉得自己好看这件事,投入的精力远小于女性太多了,甚至几乎是没有的。06所以,女人真正的解决容貌焦虑,不是要逼这个世界上所有人必须承认,我是美的。而是真正的学会放下,放下把“美”当成一件最重要的事,甚至是唯一重要的事的这种执念。我们当然会继续追求美,欣赏美,依然觉得做个美人真是好,为什么不呢,我和美又没有仇。但同时,只是把它当作人生众多项目中的一样。我不是那么美,也没有关系嘛。07我们的自信,既不是因为我努力改造自己,去迎合了社会的审美标准,也不是因为我们强迫这个社会认可我是美的。而是因为生而为人,我们每个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我是丰富的,多层面的,独一无二的。我的价值感,并不只在于我的外表上。这才是真正给人内心底气的东西。我想,只有当那些女人美不美的视频彻底少一些的时候,只有女人再也不需要讨论这些的时候,才是女人内心真正得到解放的时候吧。推荐阅读:简中网的博主,最后都干成了兼职语文老师上篇:老伴的重要,不是子女能代替得了的我的书
2023年6月27日
其他

老伴的重要,不是子女能代替得了的

来信-letters-亲爱的水老师:展信佳!我父亲两年前出车祸,颅骨受损,现在属于情绪淡漠。车祸前,他每天打乒乓球,早起散步,平时除了帮我妈干家务带孙子外,是个很有自己生活方式的老头子。日常话不多,儿女都很喜欢这样的老人~车祸后,目前大小便不能自理状态,四肢都正常,认知混乱。但是你和他聊天,他都能很好应答,只是经常答案都让大家觉得很好笑。基于我爸的现状,我妈已经不把他当老伴儿看了,她把我爸变成一个病人,需要她寸步不离照顾和看护的对象(但实际并不需要这么寸步不离,只是我妈太紧张了)。我妈是一个典型的福建女人,奉献型的,她的人生价值就是为家庭做贡献,同时她有很强的控制欲,事情没有按照她设想的来,她就会很痛苦。我爸妈从老家来厦门给我哥嫂带孙子,已经十几年了,带完老大带老二。一直以来都搭配挺好的,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两个人没有退休金,全靠儿子儿媳养老,所以付出这些劳动,替他们分忧解难,是很好的养老模式。哥嫂也是孝顺的人,金钱上从来没有亏待,嘘寒问暖照顾他们的身体。只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太一样,所以难免都有一些唠叨和吐槽。我妈是一个没有自己人生的老人家,她不刷手机、不爱看电视、以前跳跳广场舞啥的后面也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了。她唯一的爱好就是—和人电话或者聊天,把她生活里的事找人倾诉。车祸时,刚好搬了新小区,原来的邻居都减少了联系。加上我爸现在这样,我妈最近的一个沟通窗口没有了。所以这一年来,当我意识到她特别需要情绪排解时,我主动承担了这个新窗口。我自己离异一年,这一年每周差不多都要和她电话或者视频3-4次,每周末带孩子去看望她和我爸一天。我妈就会趁机向我倾倒情绪垃圾,她的垃圾分类如下:照顾我爸的不容易,她照顾我爸太细心了,我哥要请护工,她都不满意,觉得人家都不上心。水老师一直说,长期照顾病人很辛苦,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所以我和我哥,希望尽量用钱解决,但是我妈就想亲力亲为,也不同意送去康复医院住。吐槽我嫂子,车祸后,我妈几乎每天都和我吐槽我嫂子,而且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件事。吐槽教育问题,比如小侄子很小,要上很多兴趣班,然后经常来回打车接送什么的,很不方便;比如大侄子玩iPad,也不管。。。我以前听到她讲这些,我会去劝我妈,不要插手不要管,后面我知道,她只是在我面前吐槽,我就听一听,但是时间久了,很难受,全部都是负面情绪。我自己平时工作生活压力也很大,所以为了保护自己,当我情绪状态很差的时候,我就会选择不联系她,以免我自己出现不耐心的情况。我的问题是,该不该花时间去让我妈改变自己?上周五和我妈电话的时候,我情绪激动起来,就特别希望,她能不能改变一下呢?把注意力从家庭移走一些些呢?继续去跳跳舞或者做点什么,让自己也有一些独立的空间,让我的耳朵也能清净一些呢?我当时很沮丧,就好像我现在写了这么多东西,我其实也不知道我到底在问问题,还是也是在倾诉。她已经65岁了,我怎么能要求她改变呢?我能做的,就只有继续做她的情绪垃圾桶,继续多陪伴她,在父母这件事上,不像工作,一定有一个解决方案,它就是一条漫长的修炼之路。其实我今年已经做的很好了,以前我是最爱和我妈顶嘴的,最不耐烦听她讲话的。今年她已经认可我几次了,说现在可以放心和我说话,我不会说着说着就大声起来;说我每个月带她去放松或者长假期带她回老家,让她很开心,晚上可以睡得着。。。这些已经是改变了,那么微小的,但是真真切切的改变。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短,能提的要求越来越少了。就这样吧~也许我只是偶尔低电量而已。感谢水老师的倾听,祝水老师越来越好~~~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简中网的博主,最后都干成了兼职语文老师

01一大早上打开微博,就看到首页关注的一个占星师朋友给一个粉丝解释自己说的话什么意思。我就乐了,回复她说,不管你是干什么的,你是占星博主,宠物博主,美妆博主……最后都会被听不懂人话的粉丝气得语文老师上身的。作为一个从小语文就学得好,长大了又靠写作为生的人,我以前从来不觉得语文的基础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不太理解还能有语文学不好的人。现在我知道,不仅真的有,而且还特别多,140个字都读不明白的人大有人在,更别提一篇稍微复杂一点的文章了。02从前每次遇到这种人,我也特认真,恨不得冲上去敲黑板,划重点……那种心情怎么说呢,大家看过那种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视频吧,就那种觉得,这么简单的几句话,怎么会理解错呢?但这件事也反过来教育了我,让我重新对基础语文教学有了认识,而且我现在觉得,语文老师是被误解最大,最委屈的一群人。03几年前,有几个高中生私信我,说我的文章被他们语文老师选中做了语文考卷的阅读理解。学生们把老师出的题给我看,问我怎么回答。我竟然没有回答上来。于是我跟学生们说,等老师给你们公布了答案,麻烦拍个照给我看看。后来学生们果然把答案给我看了,我认真看完之后,觉得老师归纳和总结,虽然表达上比较中规中矩,但基本上都是正确的。04后来我在微博上也陆续看到身边写作的朋友遇到此事。大家无一例外的把语文老师,和我们的基础语文教学嘲笑了一番。认为文无定法,文章就不应该这么读。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当老师的缘故,我真的觉得语文老师挺冤的。而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就是死板了点,并没那么不好。归纳中心思想,概括段落大意等等……这些看上去好像成了语文教学死板的代名词,经常被批评。但其实你在网上那些阅读理解不及格的人。他们大多数人的问题,就是不会归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抓不住重点……这些阅读的基本功,是在初中到高中就靠这种训练打下来的基础。05很多作家都说自己写东西从不会去刻意想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就是吃这碗饭的,我们的文字水平已经熟练运用到了一定水平(没有炫耀的意思,这是必需的基本能力)。我们写文章的时候是不需要想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的段落大意是什么,但是我们的文章,其实都一定是都会有的。如果没有,文章就彻底散了。所以语文老师领着同学做阅读理解,概括这些,是没毛病的。而且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当作家的,能听懂人话,能言简意赅,抓住重点表达自己。在未来工作生活中,就已经是很强的能,可以比下去很多人。06还有一点吧,如果一个人外语不好,数学或者物理不好,他是很容易知道的。但是很多阅读理解很差的人,他自己是不知道自己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尤其有一种,自己说话就没有重点,没有中心思想,所以他也概括不出别人说话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抓不住别人说话的重点。但是很多人,那个语文的基本功不扎实,却偏偏些有点小聪明,有些浮于表面的小文采。就特别爱表达,四处表达。07最后就发展成了,简中网的所有博主,都干成了兼职语文老师。所以我现在看到这种,就默默的移除粉丝或者拉黑了,我再也不给划重点,归纳中心思想,总结段落大意了。我又没挣这份钱,我何必免费的在这儿教语文呢。推荐阅读:丧偶式育儿给精神造成的最大痛苦是……上篇:有一种粗暴,叫你不许痛苦我的书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有一种粗暴,叫你不许痛苦

01其实今天这篇文,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写。因为写了肯定是很多人不高兴的,可能还会大量掉粉。但是我想起邦妮曾经说过,一个人身边,不能只有说好听的话,顺耳的话的人,而没有一个说真话的朋友。所以本着把大家当朋友的原则,我还是想和大家说一下真心话。起因是,昨天回了一封信,是一个丧偶式育儿的姑娘面临人生的选择,有点举棋不定,给我写的。02这个姑娘原信里的很多具体情况,我应要求改掉了,其实她自己本身也是非常出色的女性,工作收入在我看来,并不比丈夫目前的情况差,而她却需要一边照顾家里,一边工作和四个老人。在评论的各种回复里,有些评论特别典型,我没有都放出来,总之就是说,你条件都这么好了,老公往家拿钱,公婆也会帮忙带孩子,婆媳关系也不错,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你为什么还要觉得痛苦……说实话,写回信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看评论这么感慨。那就是大家对男人的要求,真的很底。对女人的要求,也是真的很高。03但这也不是我之所以要追加这一篇的原因。我之所以还想在聊两句的原因,是和性别无关的。是和所有的中国人的一种极大的精神痛苦有关。这种极大的痛苦,就叫做,你不许痛苦。你不许哭,你不许抱怨。读过我的《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的人(原谅我顺便安利一下自己的书)都读到过,痛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情绪情感,每个个体痛苦的原因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司空见惯的一种粗暴,就是对情绪情感的禁止,特别是不允许别人的痛苦。04对于一位主妇,你看你日子过得已经不错了,你还有公婆帮你带孩子,你老公还拿钱回家,你不许感到痛苦。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对你多好,家里条件多好,什么都满足你,你不缺吃少穿的,不就学习那点事儿,那么多比你条件差的孩子都不痛苦,你不许痛苦……其实这是为什么,我们现代人会有这么多的心理问题。因为太多的不允许。05人的痛苦,是你真真实实感受到的痛苦,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不是一种比拼,要有资格才可以痛苦。可是当你把它表达出来的时候,没有人真正的看到你的痛苦,承认你的痛苦,跟你说,你觉得痛苦,不是你的错,你没有问题,你可以感到痛苦。痛苦作为一个种客观存在的情绪,被拿尺子量,被审判,被界定有没有资格,被禁止。这就让痛苦更加痛苦。这其实是现代人常有的,一种很粗暴对待情绪情感的方式。06但是这样的粗暴,不仅仅是对别人的,有时候,也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太粗暴了,不去承认自己的情绪,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情绪。因此当我们看到别人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就会很愤怒,为什么我被禁止了,但你却可以肆意表达,这让她反倒会想攻击对方。一个不允许自己痛苦的人,就会去否定别人的痛苦。对自己的痛苦很粗暴的用否定,无视,掩饰等方式去对待,对别人也容易很粗暴。不要对自己那么粗暴啊……也许,我们小时候都被父母吼过:“不许哭。把嘴闭上。”但我们现在长大了。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功课,就是要学会对自己好一点。07允许自己的人,才不会否定另一半的痛苦,允许自己的父母,才不会否定孩子的痛苦。因为人内心的痛苦,不被允许,它也依然会存在。被允许的痛苦是痛苦,不被允许的痛苦,是在痛苦之上,再叠加上压抑和窒息。解决不了的痛苦,如果被允许说出来,人有时候还能忍一忍的,挺过去。但是痛苦加窒息,是很容易出事的。08反过来说,共情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东西,太过共情别人的痛苦,什么痛苦都共情,其实也是很危险的。也要允许自己不共情,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只是不共情,也可以对他人的痛苦,不审判,不评价,不禁止,不否定。这也是一种允许。当别人表达痛苦之时,除了禁止和共情,还有一种应对的方式,就是允许。以上……推荐阅读:能被广末凉子选中的男人,人品可能好不到哪儿去。上篇:黄子佼和小S,孽缘也是缘啊我的书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丧偶式育儿给精神造成的最大痛苦是……

来信-letters-水老师:您好!
2023年6月22日
其他

黄子佼和小S,孽缘也是缘啊

01如果不是因为爆料大小S嗑药,黄子佼性骚扰十七岁女生这个事儿,可能不会突然在微博上爆炸。虽然黄子佼也算是台湾娱乐圈的名人了,但是大家顶多就觉得,看吧,这男人果然是不咋样啊,不过谁会在乎他是死是活呢?他最后被大陆观众关注到的,也就是和小S的世纪大和解了。但是他这次出来道歉便道歉,偏偏故意的旧事重提,说自己当年被大小S和他的朋友们硬塞药丸,受到了心理伤害。02有的人说,这男的真恶心,自己性骚扰先赖他妈妈,然后怪在前女友及其家人头上?大家这么想,就错了。他当然是怪在小S头上,但是他根本已经破罐破摔,完全不寄希望于得到公众的原谅。大小S的粉丝,就是把黄子佼骂穿地心也没用了,他现在就是亡命徒心态,他自己就压根不想好了,但是他死之前,也一定要拉上大小S一家和她们的朋友。俗话说得好,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当年黄子佼出轨,和小S分手后,因为大小S及其姐妹团和她们在娱乐圈里的资源,让黄子佼的事业一落千丈,离开台湾娱乐圈,到大陆发展。03黄子佼当年自然是自己有错在先,他也无话可说。但如今看,很显然这个代价付出的并不服气。只是人在对未来还怀抱希望的时候,会选择忍受。他当年也只是恋爱劈腿,还不至于在娱乐圈彻底没有工作,所以一直蛰伏。包括后来上康熙来了,和小S的世纪大和解,也是一段佳话,但也是两个人都有把这个事情做一个了结的需要。特别是黄子佼,这个和解,是让他重新回到台湾娱乐圈的核心圈的一个机会。所以两个人当时都表现出友善和体谅。04但是现在看来,黄子佼对小S的恨意,从来没有真正表达过。我这次看了他说的这些话,才知道,他真的好恨,好恨小S啊。这么多年,因为畏惧大小S,所以都憋着,而后又世纪大和解了,事业上又有了新的希望了,可能慢慢淡化了。但是他之前口碑不好,努力重新经营,也回不到从前了。这一次,大家觉得性骚扰17岁女孩这种事儿,他还可能有希望重新再来吗?没可能了呀。他后面当然是要退圈,我不了解台湾法律,但还有很大几率是要坐牢的吧。05所以他现在就是要趁着自己还是焦点人物,所有的摄像机都对着自己,媒体都在关注自己,说话还有人听的时候。搞自杀式的袭击,拉着大小S和她们的朋友们一起死。大小S当然可以不承认,经纪公司也会告黄子佼,但是他现在根本不在乎了,他就是个亡命徒的心态。他的心态就是,凭什么这么多年,只有我一个人受罚,不行,我死,你们也得跟我一起死。06看完这个新闻,也真的是感慨,这个瓜竟然从2004年两个人分手,断断续续的将近二十年还没完。有时候恨,也是一种强烈的感情,会让彼此的缘分牵扯得没完没了。开始的时候是小S恨黄子佼,恨不得整死她,后来是黄子佼恨小S,恨得如此之深,也想整死她,只是没能力罢了。07然后到现在,黄子佼自杀式爆料,这又要开始新的一轮仇恨了。这两个人,这辈子算是被捆绑在一起,彼此都是对方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了。但两个人其实只谈了四年的恋爱而已。这是什么缘分啊。只能说,孽缘也是缘吧。这件事还教给我们,你曾经恨之入骨的人,就干脆做永世的仇人吧,别和解了,别回头再恶心到自己。推荐阅读:能被广末凉子选中的男人,人品可能好不到哪儿去。上篇:一个人只要还在算命,他就是还有上进心的我的书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一个人只要还在算命,他就是还有上进心的

01这句话其实不是我说的,是余华老师前两天说的,但是他原话也不是这样,是说一个年轻人只要还在算命,就说明他还有上进心。我听完哈哈大笑,虽然大家可能都觉得余华老师是在开玩笑,但其实他说得真对。就像从前我总结过失恋这件事,嘴上说已经放下了,彻底想明白了,再也不会重蹈覆辙了,甚至写成文字,昭告天下,见谁和谁说,我放下了,我已经放下了。02但这些都是只能骗自己信以为真的屁话。什么时候是真的放下了呢。就是你从前每周都要看星座运程,不仅看自己的,还要看他的,甚至连情敌的运程也要看。突然有一天,你看星运的时候,发现自己再也不想看他的星座运势了。这个时候,要么就是两个人尘埃落定,处上对象了。要么就是真的已经彻底把对方放下了。03前两天有篇文章挺火的,大概意思是说,算命是中国人的心理治疗。我点开看了下,虽然写文章的人既不是很懂心理学,也不懂命理,但大概还是那个意思。不过说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心理治疗,这话可不对。我之前讲荣格的那本书里,荣格对这个事有过拆解。整体来说,就是人作为个体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社会对个体有所保护,但也有束缚,压力和碾压。所以人的内心世界,是需要一个高于社会的力量,以和社会形成一种平衡,或者是抗衡。否则个体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强弱对比绝对的悬殊,当个体出现与社会不一致的时候,个体是会扛不住,崩溃的。04我们老祖宗说的道法自然,各种信仰,都会给人这样的心理力量。从心理帮助来讲,命理其实也是这其中的一种。所以才说,一个人受了很多苦,很多冤屈,他想这社会怎么是这样,自己的生活太无望了,他可能真的活不下去了。信仰是给予他心理上比社会力量更强大的力量,有些没有信仰的人,遇到困难了会去算命,其实就是对未来还抱有一些期望。也许熬一熬,等一等,自己就时来运转了呢。这么想着想着,可能就觉得活着多了点奔头。05所以说,人只要还在算命,还在盼望着自己的日子变好,对生活的态度,就还有或多或少的积极态度。可能一时不如意,但还是等等看,万一呢……真正万念俱灰的人,才不会去算命,因为觉得自己的日子已经到头了。要么自杀,要么没有任何力气去挣扎,活着无非等死。好多人总是嘲笑人们爱算命这个事儿,其实大可不必。这个东西既然历史这么悠久,受众这么广泛,古今中外,从来没消失过。说明它的存在,是有原因的。懂得人间疾苦的人,会理解,人活着不能一点盼头都不给,虚幻的盼头,也是盼头,要是这点盼头都没有,那人世间,真的是要苦死了。推荐阅读:卡波特误导了多少媒体青年上篇:能被广末凉子选中的男人,人品可能好不到哪儿去。我的书
2023年6月18日
其他

能被广末凉子选中的男人,人品可能好不到哪儿去。

01日本文春杂志前几天把广末凉子和大厨鸟羽周作的情书被公开了。在情书中,广末凉子反反复复的赞美和感谢鸟羽周作:“愿意跟我在一起、愿意走进我的内心,感恩你一直是你……从心里感谢你。”等等说实话,作为一个也算是很喜欢广末凉子的路人粉,看完了这封信的感受,就是你坐在你那不争气的闺蜜对面。你听她夸她新认识的一个男人如何如何好,而你知道她看男人的眼光一向不行,你也不知道该说啥,只能硬着头皮听着。02广末凉子这次的出轨对象,并不是什么公众人物,所以除了厨艺精湛外,大家也不太可能对这个男人有什么太多的了解。但是因为了解广末凉子,我会不厚道的觉得,这个男人的人品大概率会不怎么样。因为广末凉子就总能从那么多男人中,选出人品很差的男人,俗话说,习惯性的从垃圾堆里挑男人。03她的初恋男朋友是村田充是个不入流的模特,和广末凉子同居都靠她来养。第二个男朋友伊势谷友介涉及黄赌毒,男女关系混乱还家暴。和第三个男朋友交往期间,广末凉子在街上恍惚错乱被拍到。然后第三个男友当时把她第一任老公,模特冈泽高宏介绍给他。广末凉子很快和冈泽高宏奉子成婚,还为此中断了在早稻田的学业,结果这个老公涉黑,还要靠她养。两个人结婚五年后离婚了。04现在这个丈夫是个蜡烛艺术家,颜值在普通人里也属于差一点的。但当时大家觉得他人还不错。结果这次出轨事件出来之后,就有人曝出这位老公早就多次出轨。这次文春也是他爆料,早就找了私家侦探,大概是想离婚时多拿到一点吧。有人说,广末凉子出轨,他老公应该出来道歉。因为都是因为这位老公对女神不好,才导致广末凉子出轨的。05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广末凉子不管嫁给谁,都会对她不好呢。且不说颜值,就说人品,有没有一种可能,人品好的,对她也好的,她就是不喜欢呢,就会觉得这个男人没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呢?找了一个是这样,找了两个三个都是这样,那有没有可能,她就是喜欢这样的呢。这次事件,广末凉子早年接受采访的文章被翻出来,以证明现在这个老公不咋地。在采访中,老公看到她照顾三个孩子应接不暇,会嘲笑她,“魔法已经解开了呢”,会不顾广末凉子对香水敏感,非要她擦香水。因为“对于女性,这种事很重要”06这么听上去,这男人确实不咋样。那可能这次这个男人,会不一样了呢。结果回头一看广末凉子给现在这位鸟羽大厨写的信,依然是卑微到了尘埃里啊,就让人感觉,这姑娘……还那样啊,这可能不过是一次历史再重演一次。所以有时候女人总是怪男人不够好,虽然也不是错怪,确实不好。但是却总忘记,这不好的男人,也是自己万里挑一选出来的,而且有时候还不是一次呢,是挑来挑去,都一样。都说男人看女人的眼光,说明了一个男人的品味。其实反过来也是成立的。推荐阅读:吴谢宇是个迷上篇:涉及法律的问题,没有什么“但是”我的书
2023年6月17日
其他

卡波特误导了多少媒体青年

01前两天在写吴谢宇的那篇文章里提到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看很多朋友都对他很感兴趣,这个人本身也非常有意思,所以今天就再多聊几句。杜鲁门·卡波特可以说是非虚构写作领域里程碑式的人物。非虚构写作当然是在卡波特之前就一直存在,但是一部好的非虚构作品,在当年主要还是被划分为媒体领域的成就。后来因为卡波特的《冷血》一炮而红,非虚构作品的文学性越来越被重视,不再仅仅被当作一个纪实报道来看待。02因为新闻性质的纪实报道是有实效性的,也许当时的那个时代过去了,这个纪实报道就只作为一个史料存在了。后世的读者,再去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读的人就很少。优秀的纪实报道的记者,会成为媒体领域的前辈和专家,被专业人士所尊敬和纪念。但是他不太会作为一个伟大的作者被世人记住。03卡波特可以说是打破了这个次元壁的人,他让纪实报道的文学性被普遍接受,记者进一步成为了作家,而且是可以名垂文学青史的。这对写作的人来说,不管你是写什么的,都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了。所以杜鲁门·卡波特可以说是很多媒体人的偶像。很多年轻的媒体人,都希望自己写出《冷血》那样惊世骇俗的作品。不仅仅作为一个媒体人,而且自己的文学成就也得到认可。以至有时候,你会特别清晰的从一个记者的字里行间里,感觉到他的野心——嚯!这又来了一个“卡波特”。04这就是为什么我标题说,卡波特老师毒害了不少媒体青年。这并不是我对卡波特本人有什么意见,而是说,其实许多人对他的理解是特别浮于表面的。因为当年的《冷血》的切入角度是刁钻的,很多人就觉得,只要切入角度刁钻,就可以成功了。尤其是对一些案件的报道。许多媒体人,特别喜欢从深度解读罪犯的人生故事去做切入点,表达对罪犯的理解和同情。而且每次这么做,被老百姓和舆论批评的时候,都必然把卡波特和他的《冷血》抬出挡枪。可以说,每次我看到这样的争论,就觉得卡波特马上就要被请出场了的时候。没有一次是判断失误过的。05但其实《冷血》绝没有这么简单啊。就像我前面的文章说过的,卡波特为了写这本书,无数次跑到监狱中采访两个凶手,仅是笔记就做了六千多页。因为要真实而深刻的展示两个凶手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在外围观察和随意的主观臆测,所以他需要让采访对象充分的信任自己。因此在这六年的过程中,他和两个凶手,特别是其中叫贝利的凶手一次次的推心置腹的交谈,是建立了感情的。为了换取贝利的信任,他也是要打开自己,让贝利了解自己。06这个贝利,可是杀了四个人的凶手,而且他也是有人格魅力的,同时也是个浑身充满负能量的深渊,他并非是一个蠢货。他愿意信任卡波特,也是希望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卡波特的报道,有机会能帮他减轻罪责。他也有他自己的算计,也会玩情感操控的一套。因此两个人之间有很深的心理博弈和纠葛,卡波特这本《冷血》不是用了六年才写完,是用了六年才出版。因为法律必须正式裁定两个人有罪,而且执行了死刑,这本描写凶手心理的书才成立,才可以出版。但是因为两个人一遍遍上诉,最后拖了整整六年,这个案件才盖棺定论。07在这六年里,尤其是后期,卡波特的内心是备受煎熬的。贝利对于他来讲已经不是一个报纸上的凶手的名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贝利的人,贝利对他的了解和懂得,也不少。他骗贝利说自己要帮他脱罪,取得了他的信任,得到了贝利的故事。其实他却先于法律判决,把贝利作为杀人凶手,写了一本深度剖析犯罪心理的书。08他和贝利交往的过程中,不能说没有一点真感情,同时,他内心深处还盼着贝利死。因为贝利不死,法院不认定贝利是凶手,他的书就没法出。但是贝利斗志坚强,拖了六年才被判刑。这六年里,这个黑洞其实也把卡波特的心理能量给耗干了。在《冷血》之后的十四年里,卡波特只写过三个短篇小说,出过一个短篇小说集。最后他在59岁的时候就死于用药过量。09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涉及法律的问题,没有什么“但是”

01这两天“地铁大叔被说偷拍”的事儿还在继续发酵。关于当事女生,我看到很多姑娘说,她的做法虽然是错误的,但是因为地铁被偷拍的女生太多了,所以情有可原。还有不少姑娘坚持说这个大叔就是在偷拍,依然在到处张贴大叔不打码的照片,说大叔是猥琐男,偷拍犯。怎么说呢,这让我想起当初陈露和霍尊的事情。当时还没有曝光出后来的视频,也不知道陈露到底是怎么回事儿。02当时我聊这个事儿就分析过法律法规,说这样继续下去,会出事儿的,搞出个“敲诈勒索”来,大家这么去支持她,反倒会害了她。当时多少姑娘来喷我。结果今天你再看,果然就是遇到了大麻烦啊……就拿这次事件中这个姑娘,这个事情是怎么慢慢发酵起来的。开始她说这大叔偷拍,大叔给她翻了手机,没证据。然后警察来了,翻了手机,没证据。其实到这儿的时候,这个事儿过去了就完了。03但是她回来后还是发了视频,不打码的曝光了大叔,然后就发酵了,这时候就有人跟她说,你这么说会出事儿的,劝她删了视频,她也不肯删。最后是大叔的家人报警了。她才害怕了,去道歉,删了视频。现在面临着学校处理和舆论巨大压力。就算是大家一再呼吁不要她有错,不要网暴她,可是她终究还是个党员,估计以后还想走进体制这条路,根本无法判断这件事对她前途的影响。可以说,这一通操作,妥妥的就是个法盲啊。04而且就直到现在,还有好多姑娘没有意识到,不打码的转发大叔的照片,在网上说大叔是猥琐男,变态,偷拍犯。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不管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在网上这么贴大叔的图,对他进行人格侮辱是不行的。如果对方想告你,也是可以告的。作为一个自媒体人,我太知道说什么话,大家更爱听,怎么说话掷地有声,怎么找理由,会讨大家喜欢了。但我必须得顶着锅盖说句话,以法律为行为准绳,是没有什么“但是”的。05我这两天看到论坛上,豆瓣的某些讨论组里,一些地方很多姑娘聚在一起的那个发言,就明白这件事里的当事人为什么会这么干了。那种把法律当空气的自信,真的是愁人啊。长期的在这种法盲的舆论环境影响下,很多女生是真的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只要网络世界里,只要舆论都支持自己就可以了,吵架也不怕,这么多姑娘都支持自己,不道歉不认错,你能把我怎样?她就很容易忘记自己生活的是一个现实的世界。真的把网络当成了法庭,网友当成了法官。以为只要大多数网友站在自己一边就可以了。但法律不是以网友的意见来判定的啊。06最后想说,我们去判断一件事能做还是不能做,还是要从事情本身去判断。而不是光听别人支持,就头脑一热去做了。觉得有人偷拍去质疑,对方同意下查看对方手机,报警,警察查看手机,一直到这一步我都是赞同的,但是再往后的行为,就该叫停了。要知道,一旦越过法律边界,后果是只有自己去承担,任何的网友无论怎么给予你舆论支持,都没有一个人会替你扛这个后果的。涉及法律的问题,不要扯什么“但是”,但什么是啊,就不要去做就完了。在触碰法律之前停止一些行为,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推荐阅读:穿的性感,就是穿衣自由吗?上篇:711里有哪些吃了不发胖的东西我的书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711里有哪些吃了不发胖的东西

01今天聊点人间烟火的话题。之前我说过调整了饮食结构后瘦了二十多斤,而且一直保持了好几年。基本上就是会反弹,但是控制饮食吃几顿就回来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基本上自己做饭,除了和朋友聚餐,很少点外卖。02上班那几年也是天天咬牙自己带饭。虽然因为缺少运动,也胖了,但是基本还是控制住了。然后就有小朋友让我教做饭,问吃什么。这个说来话长,回头有时间再捋。今天先聊聊如果人在外面,需要进711里觅食的话,有哪些东西是吃不胖的。当然这是我自己的代谢标准,我代谢比较慢的易胖体质。很多小朋友年轻,或者天生吃啥都不容易胖的,就不用这样。03首先捋一下主食,除了晚餐,早上和中午的主食是必须吃的,不然没法干活。711里的主食,我自己吃的就这几种:首选是711现热的红薯和玉米。红薯和玉米都是粗粮,管饱还不胖人。(这个我没拍照片了,大家都知道)如果单位有微波炉的话,这种微波玉米也是可以的。我从前上班的时候是批一箱这种微波玉米扔单位。来不及做饭了就热一根。胃不好的话,最近711里有两款全麦面包是可以的。前段时间我急性肠胃炎,不能吃粗粮,就靠这两款面包,病好后还瘦了三斤。这两款面包都没有放糖。个人感觉桃李的含高纤维更多一些。但是经常断货。除了这些,比如看个电影,来不及吃饭,买了需要装包里带着路上吃的,还有这个红薯干和这个板栗。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主食!都是主食!就像当时我们营养老师说减肥可以吃土豆,有学员问那为啥都说吃土豆胖呢。老师说你把土豆当主食吃不胖,你把土豆当菜,土豆配米饭,那当然就胖了。所以红薯干和板栗不是饭后吃的,要把它当主食,它很管饱的。另外711里有三种板栗。要认真看后面的配料表。板栗本身就含糖,再放糖就多了。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穿的性感,就是穿衣自由吗?

01现在女生总爱提穿衣自由。其实这些年来有个误区,就是把女性穿着暴露性感等同于“穿衣自由”,等同于寻求独立和解放。这其实是对自由本身一种扭曲的认知和很肤浅的理解。实际上,如果说绝对的穿衣自由,不仅仅是女性,这社会上大多数普通人,只要他的着装和他的饭碗,他的经济利益联系到一起的,就没有所谓绝对的穿衣自由。02一个女性穿着性感,看上去很开放,貌似是一种自由。但是你如果往深里问一个问题,这个女性,她的经济是否独立,她的生活是否有赖于他人?如果她非常依赖于男人为自己提供经济支持,以保障自己的生活品质。那么她就必须取悦于男性,她的穿衣打扮风格,都要以男人喜欢的类型为主,以此来增加自己在男人世界里的竞争力,以换取更多资源。那她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穿衣自由。03事实上,任何经济不独立,需要依赖他人的,都不可能谈什么自由,穿衣自由也是如此。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每个人青少年时期,在还需要父母供养的阶段。我们有可能有绝对的自由吗?我们能得到的自由,都是在父母的允许度范围之内的自由。父母当然都很喜欢说,我给孩子很大的自由,甚至是绝对的自由。但是咱们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吧。等你自己上班,有收入,离开家自己住了以后,那种自由,能是一回事嘛。04所以自由这个东西,不是表面,肤浅的看一个人穿什么,更不是露的越多就是越自由了。一个经济独立,有能力,独立不依附与别人的女性,今天想穿性感小吊带,明天想穿嘻哈风,当然是她的自由。但是一个需要吸引男性为自己生活买单的女性,穿什么衣服,拍什么照片,她内心是会去下意识的考虑男人看到的时候,会是什么反应的。注意,我说的不是考虑自己的男朋友老公,而是所有全体男性。05但凡女人心理上有这一层考量,就不可能有什么穿衣自由。想穿吊带儿就穿吊带儿了,但是想穿兜冒拖鞋跨裤,以及其他毫不在意性吸引力的衣服,时间久了,会担心留不住男人。内心有顾虑的人,就是自带枷锁,不可能是自己想怎么穿,就怎么穿的呀,你看着个露的多的,就喊穿衣自由,这是啥穿衣自由嘛。要这么说,夜总会的小姐成了最有穿衣自由的女性了,但是你看她们要是穿兜帽帆布鞋出工,老板会不会找她谈话让她换衣服。06没有人格独立,经济独立,生活独立,需要依附于人。那么别说绝对自由,相对的自由都谈不上有多大,这件事不分性别。脱离这些底层逻辑的支撑,悬浮的去谈什么自由,只要看到女人穿得少,穿得性感,就一履被奉穿衣自由,这不过都是一种伪自由。为之叫好,在我个人看来,没有任何意义。以上!推荐阅读:雌竞女上篇:一群疯子开了个会,决定杀掉1100万人我的书
2023年6月11日
其他

一群疯子开了个会,决定杀掉1100万人

01有些吃惊《万湖会议》可以在大陆的院线上映,但也不出所料,这部电影零宣发,拍片也几近于无,所以我赶紧买了一大早上的首映场。这是一部我想推荐给所有人看的电影。当然了,通常越是值得所有人都看一看的电影,越是没人看。这也是如今这个时代的常态。我一直对二战历史非常感兴趣,这是继《帝国的毁灭》之后最好的二战电影,这玩意还是得德国人自己拍,真是太牛了。(顺便说一句,这部排片非常少,如果要看的赶紧看)02故事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就是完整的记录了1942年,当时的一个政府会议。十四位来自各部门的政府要员坐在一起,讨论一个项目最新计划,具体怎么操作,谁来负责什么,谁有什么困难,谁被夺权了,谁感到权威被挑战不乐意了。这中间吃吃饭,熟人之间互相问候一下,你最近怎么样,家里人怎么样?退休后打算住哪?不然来跟我当邻居吧……。03如果你不知道他们讨论的是,要杀掉全欧洲1100万犹太人以及具体的执行方式,不穿着党卫军的军服,没听到他们提起奥斯维辛,索比堡这些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你会以为这是个职场剧,效率还挺高。整个电影都不血腥,湖面平静,景色怡人,万湖别墅是德国老建筑,非常美丽。与会者每个人都有教养,体面,有逻辑,头脑清楚,据理力争,也通情达理……特别是召集者,秘密警察的头子海德里希,一直笑眯眯的,有些瞬间,甚至可以用和蔼可亲来形容。04二战结束时,德国纳粹杀害了660万犹太人,这个1100万的目标完成了一大半。很多人没看电影前,会以为这是在抨击人性的恶。不是,不要小看德国人。看完这个电影,你感慨的绝对不是任性的恶,而是让人深深的沉思。我们现在当然都知道这不仅仅是恶,而且是极大的恶。但在那个时,那个屋子里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表情都可以看出来,他们是真的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当然也有各种性格和各种利益算计。05当时的每个人,都有一种发自心底的真诚的,觉得自己是在做对的事情,他们是真的相信:我也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工作,为了德国人民才负担起这个重担。杀掉1100万犹太人人这个事儿,我们不做,就没人做,不能留给子孙后代去做,我们是背负者,我们好伟大,我们是英雄……在这里,我想顺便再推荐一下我的书《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非常适合和这个电影对照着来看。看过这本书的朋友应该记得,我在书里解释过荣格所说的,认知和逻辑是两回事。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看上去非常正常的疯子,他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是非常强大,严丝合缝很难被驳倒的。但是他们的问题出在认知上。而且像这种疯子,有学识有教养,有缜密的逻辑……但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是疯狂的,所以更加疯狂,是一种冷静的,有逻辑的疯狂。06其实当年荣格的那篇论文,本身就写在二战之后。读过我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就会有一种非常具体的认知了。特别是当这样的一群疯子,掌握了权力的时候。所以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关于恶的,不如说是关于疯狂的。我在书里也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看上去很正常,很体面,有逻辑,有思想,能言善辩的人,其实已经彻底疯掉了,只是大家看不出来而已。这种冷静的疯B,其实比那些你看得出来的精神有问题的人要可怕多了。所以福柯才说,胜利既不属于上帝,也不属于魔鬼,胜利属于疯癫。所以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你如果理解到这一层,你会发现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看看我们今天身处的世界,我们周遭发生的种种事件,你会发现人类离集体发癔症,并不遥远。07最后,考虑到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会受震撼过大,再推荐两部我非常喜欢的二战题材的电影作为解药,都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一部是《帝国的毁灭》,讲述的是希特勒人生最后的12天。顺便附上免费观赏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34309一部是《逃离索比堡》,索比堡是当年在波兰建立的,和奥斯维辛起名的,三个集中营之一,在《万湖会议》里和奥斯维辛一起反复被提及到。这部电影是也是根据1944年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讲的是,一个死囚犯带领了300多人成功越狱的故事。这部电影我没有找到正版资源,可能需要大家自己找一下,但也是非常震撼,特别是最后所有人冲向自由的那一刻,真的让人暴风哭泣。以上三部电影,从心理承受能力的角度,建议就按照我给出的顺序观赏。愿人类远离疯狂……推荐阅读:原来很多人,从来没读懂过《海的女儿》上篇:你不在乎的人,会忘记他的存在我的书
2023年6月10日
其他

雌竞女

01小时候读一个小说,一个男人同时谈了两个女朋友,有一天三个人在游泳池狭路相逢,两个女生撕了起来,掉到了水池里。男人坐在躺椅上,点燃一根烟,兴致勃勃地看着两个女人为自己打架。这一段非常有画面感,我当时虽还没谈过恋爱,已然感到十分憎恶。我当时就心里暗暗下决心,但凡让两个女人为自己打架的男人都是人渣,我这辈子都不会为了争一个男人做出这种事来。02这几年有个词,叫做“雌竞”,指女人为了争夺男人而明争暗斗。这两天被成都太古里那对国企的鸳鸯刷屏。我仔细看了视频,觉得很有意思。单纯从男女关系看这一对儿,女方确实很美貌性感,男人以那个年纪,身形保持得也不错,两个人穿了情侣装,应该是女方的品味,显得特别般配。视频拍了好几段,其中有一个,两个人迎着镜头走过来,女方没有躲闪,还跟摄影师挥手打了招呼。加上她的那些照片,可以看出是习惯和享受在镜头前被男性凝视的,也熟谙男性的喜好。03相较之下,倒是男人面对镜头时,显得有一些局促不安,所以至少在镜头里的一瞬间,两个人的关系是女性主导的。她自己发的性感照片,都是给男人看的,男人视角。但她走到街上这个视频不一样,感觉她牵着男人,那表情好像是拉着男人出来溜,在展示自己雌竞胜利后的战利品。可能是给某一个特定的女人看的,也可能是给所有女人看的。04这种雌竞的心态和上文我提到的那个小说桥段还不是一样的。两个女生因为同时喜欢一个男人而有了竞争的心态,其实还不算是雌竞,只能说是情敌,因为如果不喜欢同一个男生,就没有事嘛。但是雌竞的女性,她之所以有竞争的心态,其实不是因为男性,而是因为女性。她把所有的女性想像成自己的竞争对手和敌人。刺激她竞争心态的不是男人,而是女人。05比如说,在人多的场合,自己必须是那个焦点,只要有其他女人在场,就必须艳压群芳,让所有的女人相形见绌。她可能并不喜欢某个男人,但如果这个男人有个优秀的女朋友,或者老婆,那这个男人就会激起她的好胜心了。更准确点说,是这个女人激起了她的好胜心。还有一种女人,总觉得全世界其他的女人,都要跟自己抢老公或者男朋友,完全不顾自己老公的实际情况,不相信有女人会对自己老公不感兴趣。这其实也是雌竞的一体两面。06有雌竞意识和没有雌竞意识的女性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很多场合这两种女性都有,有雌竞意识的女性已经被激发了,完全没有雌竞意识的女性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这样的女人的认知里。世界是围绕着男人建立的,男人就是一切。没有女人是不争夺男人的肯定的。所以她们不相信这世界上有另一种女人,是压根不在这个竞争机制里,早早就看透了,也退出了这种游戏,根本不想跟他们争。她们是不相信的。07还有就是,通常有雌竞意识的女性,反倒不太会和毫无雌竞意识的女性长期成为朋友。二者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雌竞女性之间反倒更容易相处些,一边竞争着,一边也互相看得懂,不至于寂寞。雌竞和女生好强还不一样,一个女生很好强,是全方位的,爱情只是一方面,工作也是希望做得最好,学习也希望得到最好的名次……但是雌竞不一样,什么努力工作,学习,都不在她的竞争范围内,她只拼男女这一件事。08那有没有雄竞呢?男人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价值竞争,这里面包含,但不限于对异性的魅力竞争,虽然这很重要。但是得到女人的青睐和肯定,只是让男人觉得自己有社会价值,有魅力的一部分。雌竞其实有很古老的历史了,而且会继续存在下去很久。也不用大惊小怪,也不需拒绝它的存在。09不过这些年来,女人越来越多地从这种竞争中跳出来了。说到底,比起从前,女性的天空还是多少比从前开阔了,不管是事业,学业,实现社会价值,选择比从前多了。这是时代的进步。推荐阅读:原来很多人,从来没读懂过《海的女儿》上篇:你不在乎的人,会忘记他的存在我的书
2023年6月9日
其他

你不在乎的人,会忘记他的存在

来信-letters-水老师:你好!很喜欢看你的来信系列,觉得温柔又冷静,刚好最近也有疑惑,想听听你的看法。提前先谢谢了。一直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与人建立关系的能力,一方面本身比较擅长也享受独处,多年来养成自行面对自己内心的习惯。也有另外一个层面我觉得是没有与人建立深度关系的特征。举个例子,从以前的QQ,到后来的微信,等各种社交账号,差不多将近二十年吧,我的社交账号上留下的人很少,因为都陆续被自己删了。无论是熟人,还是曾经很亲密后来又淡了的朋友,当我觉得关系无以为继时,就会删掉。跟父母也像陌生人一样,互相都是有你没你都行。遇到啥事时首先就设想退路,然后切断。就感觉切断好像是用得最多的招数。只有一个快20年的老朋友没有被我"删"走,其他人都在半路散掉了。这个高中朋友是个暖心的人,我们平时对彼此的分享欲或者交谈欲都不大,不过但凡在一起都很轻松。她应该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对我说过坏话的人,每次不是赞美就是淡淡地笑。我跟她闹过绝交两次,她主动找我和好。水老师,想向你请教有什么改变的建议,应该还有别的处理方式吧!最后,感谢你读完这封信,祝你一切安好!
2023年6月8日
其他

原来很多人,从来没读懂过《海的女儿》

#1《海的女儿》是我成年后非常喜欢的一篇童话故事。没错,是成年以后。其实小时候读它也非常感动,还为小美人鱼大哭过。但是因为那个众所周知的凄美结局,我和所有小朋友一样,都产生过困惑不解。为什么不告诉王子真相?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直到成年的某一天,重新再看这个故事,才明白这个故事是和小时候读的所有童话故事都不同的。#2这个故事里没有恶毒的继母,没有心怀怨怼和嫉妒的黑女巫,没有王子拯救公主,也没有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完美结局。它其实不仅仅是写给孩子们的,更是写给成年人的童话。这就是一个童话版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它刻画出了少年初恋时,那种深深的爱恋,内心的孤独,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勇气,爱而不得的痛苦,以及最后决定牺牲自己,成全对方的那种傲气和绝然。#3人鱼公主不仅仅是少女版的维特,她还要克服物种之间的差异。而这个少年初恋的对象,王子本人,是个面目模糊的成年人。王子所在的人类的世界,他所做出的选择,则象征着一个成年人的世界。人鱼公主为了爱情,闯入人间。就像是一个少年,闯入了成年人的世界。那对于少年们来说,就像一个异世界,她并不懂得这个世界。她身上有一种干净和纯粹的特质,对爱情奋不顾身的勇气,她内心的柔软与脆弱。她可以忍受在尘世间的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上,却无法因为对方不爱自己了,就为了自保取对方性命。她在知道最不被爱之后,身上的那种傲气,就算是纵身跃入大海,化为泡沫,永远在对方的世界里消失,她也绝不会向对方说一句祈求爱情的话。这种心气儿,是真少年,也是真公主。#4这也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小美人鱼对王子产生的,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超越性别,甚至是超越物种的爱。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爱,想想自己对孩子的爱就会明白那种感觉了。如果让一个为人父母的做出选择,杀掉孩子,以保全自己的性命。许多父母会选择自己变成泡沫,他们并不求孩子回报与自己,真正的,完全去爱对方,就是会伴随牺牲和付出。(这只是为了说明这种情感,来做个类比,不要来杠不是所有父母都爱孩子。)#5有人可能会说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男女之间的爱能一样嘛。纯粹的,完整的,超越世俗计较的爱,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两性之间的这种最纯粹的爱,随着争吵,利益纠纷,生活的折磨等等……我们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当初对爱情的那种少年心气儿,慢慢的死去了,被消磨掉了。可是你回想一下,你少年的时候,认为爱情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嘛,爱上一个人,不就是会单纯的思念着对方,想看到对方,傻傻的为对方付出的嘛。日本有部非常有名的动画叫《夏目友人帐》,讲的就是这种少年之爱。跨越性别,跨越物种,跨越阴阳,单纯的,水晶一般的爱。#6我们不都曾经是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少年嘛,不愿意低头,不愿意祈求别人来爱自己的傲气少年,敏感脆弱。为了爱一个人,可以为对方拼了命,又为了自尊心,有些话打死都不会说出口……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慢慢的都变成了,“差不多得了,这样也能凑合过下去,为了孩子忍一忍吧”的中年人。除非你十八岁就自杀,否则大家都会变成中年人的。当然也要顺其自然,也要接纳自己,该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好了。只是,童话作品是什么,文学作品又是什么呢?它是从现实超脱出来,把少年永远定格了在那一刻,成为永恒的遗憾,也成就了永恒的美。#7所以这部作品叫做《海的女儿》,它不叫《小美人鱼》,因为它的主题,其实有海一般的辽阔深沉。它不是简单的讲一个成年人互相攻心算计的那种爱情故事。它讲的是一个少年的初恋,它是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少年维特的烦恼》一样伟大的作品。现在成年人会用世俗的眼光,从结果论成败上去打量这个故事。就会理解为,这是个女人暗恋一个男人,然后没得到自杀的故事,所以这个女人的姿态是底的,她就是失败的。甚至想像出各种世俗的改版和结局……怎么说呢,也不是批评人家改的不好吧,总之就……很成年人,自以为洞察世事的那一套路数……看到这样的理解,我才发现好多人,其实是从来没有看懂过这个故事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可以成为经典。#8其实,如果真想要看这种成年人勾心斗角,残忍伤害的故事,然后掰扯一堆谁占便宜,谁吃亏了的话题。真不如每天去看热搜,各种社会新闻就可以了。那鸡毛蒜皮,鸡飞狗跳的热闹,真的是层出不穷,狗血淋漓,无穷无尽的素材,可以让大家掰扯到天荒地老。不过话说回来,伟大的艺术作品也不怕各种改。不管后来者怎么用成年人的角度去揣度它,诠释它,改编它。再多的自作聪明的版本,都永远无法超越伟大的安徒生。因为少年是这世界的光,少年是永恒的。推荐阅读:人怂不是错,但欺软怕硬是一种恶上篇:杭州,美食沙漠?我的书j
2023年6月5日
其他

杭州,美食沙漠?

#1大周末的,聊个闲天儿。前段日子,“杭州是美食沙漠吗”这个话题上了微博热搜,而且是翻来覆去的上过好几次。让我大为震惊。记得当年我刚离开东北老家的时候,第一站就是落在了杭州,这个城市温柔的包容并且接受了我,我在杭州虽然只住了两年不到,但对这个城市感情非常深。倒也不是因为这种情感滤镜,最主要的是,作为一个东北人,后来又离开杭州到北京居住了十几年。无论如何也无法把杭州和美食沙漠这四个字连在一起。#2当年离开杭州来北京的时候,同事们给我践行,都说多吃点吧,到了北京就没什么可吃的了。所以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就觉得现在大家都要求这么高了吗?总感觉全国这么多城市,再怎么论美食沙漠,也轮不到杭州吧。结果前段时间,一个杭州的前同事到北京来,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她竟然也说,北京的好吃的真多哦。杭州现在就是个美食沙漠。关键是,她自己就是杭州土著,而且她当年在报社做的就是美食版的编辑,也是个挺会吃的人。#3我说怎么可能呢,杭州不是遍地美食。她说现在跟你在的那时候可不一样了。好多外埠菜都是连锁大品牌,也没啥大意思。我说杭州是随便一个小馆子都很好吃的呀。她说这点倒是没变,随便进个店,炒炒青菜都是蛮不错的。但是大一点的本帮菜饭店嘛,吃来吃去就那么几个,也没什么意思了。#4我就明白了,同事所认为的美食沙漠和我理解的美食沙漠是不一样的。小时候读汪国真的诗,有一句印象特别深刻“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现在看来,吃东西这个事儿,大家也是同样的心理。作为游客到了一个城市,当然是要吃他的本帮菜,就这一点来说,杭州常常是个让人赞不绝口的地方。但是像我同事这样,作为本地土著,从小到大吃了几十年,我们觉得这儿简直是美食天堂,他们在美食天堂待惯了,吃腻了,觉得就那么回事儿吧。#5你也别小瞧这个,大家多少体会过打开某点评网站,把方圆几里的饭店都扫了一遍,不知道吃什么那种心理吧。这有点像我每搬到一个地方,四处看看的时候,觉得好多好吃的。结果最后常常是到了饭店挑不出一家想吃的东西,干脆在家里对付一口吧。#6北京的本帮菜是没什么可吃的,满族人是游牧民族,北京从前也属于接近北方边陲了。论自古以来,对食物的讲究,肯定是没有江南鱼米之乡对口味的要求那么细腻和讲究。不过我同事的话,让我猜想了一下,北京和杭州餐饮业的逻辑有一个很大不一样的是,杭州是旅游城市,游客到杭州,当然是要吃一吃杭州的本帮菜的,本帮菜的知名大品牌,做游客生意就很赚钱了。不太会有人跑到杭州去,想吃四川菜,云南菜,江西菜等等……#7北京不同的是,很多外来人口都是在这里工作学习的常驻人口,所以北京来自全国各地的餐饮品牌来这里开店,全国各地菜系,你基本都能找到。且不说各地的驻京办了,就是全国风味的家常馆子也很多,不仅是全国风味,全世界风味的也很多。因为除了老北京土著,像我们这种外地人,大多数都不太会去吃北京的本地菜。倒是吃别人的家乡菜比较多。比如我自己主要选择,就是粤菜,江浙菜,东南亚菜和西餐。#2从这个角度来说,北京的餐饮花样是很多的,全国各地的本地餐饮品牌,也都会到北京开店。最后顺便说一句,暑假就要到了,如果大家到北京来玩,我个人建议也没必要非去吃什么卤煮火烧,喝豆汁儿之类。反倒是很多世界各地的餐饮,可以试一下,比如墨西哥餐,俄餐,阿拉伯餐,希腊餐,东南亚餐,土耳其餐,意大利餐……很多小馆儿也不是很贵。吃个新鲜是很有意思的。以上纯属周末跟大家闲聊天,祝大家夏日愉快。推荐阅读:许多无效自学,都是这个误解造成的上篇:人怂不是错,但欺软怕硬是一种恶我的书
2023年6月4日
其他

人怂不是错,但欺软怕硬是一种恶

#1昨天那位在校园里被车撞的小学生的妈妈跳楼身亡。早上看到那些网暴这位妈妈的言论,还有大v因为带节奏,煽动网暴被封号。有人说,现在会出现这么多网暴事件,是因为很多人,为了自以为是的正义,对别人发动网暴。还从各种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分析这种人为什么会这样。要我说,这跟正义感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之所以会屡屡发生这种事,而且几千万粉丝的媒体,几百万粉丝的大v带节奏,引导网暴,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些被网暴的人,都是普通人,他们没有半点还手之力,都是软柿子,欺负他们,除了赚大大的流量之外,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2就比如说,虐猫虐狗这件事,大家在各大平台努力呼吁了多久?直到前一段时间开始封这些人的号?按照现在平台监控的水平,你说句针砭时弊的话,只是开启个嘲讽模式,不管明喻,暗喻,他都能分分钟get到封你账号。你说他是监管能力不行吗?再说当初引导刘学州网暴的某家媒体,发未经核实的刘学州新闻时,评论大敞四开,任凭一帮成年人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进行网暴。可是正是同一家媒体,只要发点政府相关,名人名家的新闻,稍微敏感点,他都知道开精选评论。#3疫情期间,因为给快递二百元被网暴的姑娘,当时都找到了发帖的博主。这位博主一不删博,二不删评论,反倒劝姑娘大度,还把聊天截图继续发网上。然后姑娘跳楼后他把网暴者的言论挂一挂,谴责一下,又收割一波流量。讲再多,分析再多,什么心理的,伦理的,正义感的~都不是原因。这些人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因为猫猫狗狗不会说话,因为这些被网暴的都是普通人,好欺负。欺负了他们,他们没有办法。网暴者是聚众欺负人,这些平台,大V为了流量,在帮着这群人欺负人。说白了,就是有点话语权了,就不把人家普通人当人,带头搞霸凌。#4别说是为了正义了。几千万的媒体号,几百万的自媒体号,面对真正的权力的时候,都怂得跟条虫一样,屁都不敢放一个。陈飞宇的照片被爆出来(绝对没有说这件事做得对的意思),各大平台动作迅速,删得干干净净。我没有嘲讽别人面对权力的时候太怂,我也一样怂,我也不敢吭声,看到能直接把我送走的评论,我也不敢留着,也都赶紧删干净了拉到。但是,咱怂归怂,咱不能势利眼,玩双标,欺负老实人吧?那成啥了?碰到比自己硬茬的,就可知道分寸了。碰到好欺负的老实人,那所谓的“正义感”立刻就都出来了。#5平台对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监管能力,控评能力,这是有目共赌的。说管不了,谁信呢?怎么到普通网友这里,就任由人家经受网暴没办法了呢?还有些几千万的媒体号,几百万的大v,那不是在做媒体,简直是在开公厕,天天在自己的评论区里养蛆,三不五时的丢出个普通人去喂这些蛆。为的是这些蛆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流量。人怂不是错。但是搞双标,欺软怕硬,甚至助纣为虐,是一种恶。先别说什么正义不正义,先看看做没做到“不作恶”三个字吧。以上!推荐阅读:吴谢宇是个迷上篇:许多无效自学,都是这个误解造成的我的书
2023年6月3日
其他

许多无效自学,都是这个误解造成的

来信-letters-水老师:你好呀!首先我很喜欢你,早两年从抑郁走出来,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你的《我想要不卑不亢的...》,平时看到公众号你给网友的回信,和对时事的观点。感谢你~(我也喜欢看电影,不专业,你的《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我也时常翻看)以下是我的问题:主题用“人生迷茫”四个字,因为找不到其他细化的词语来描述。我的背景:30岁/未婚单身/没有文凭,高中毕业/之前做室内设计,最近三年都是接客户介绍的单子,相当于自由职业,不坐班我的爱好:好奇心强,尤其是灵性
2023年6月2日
其他

妓女也是有灵魂的

文末有免费在线观赏网址#1关于描写妓女生活的电影,我最喜欢的有两部。一是香港导演邱礼涛的《性工作者十日谈》,一是英国电影《洞里春光》《性工作者十日谈》是群像电影,讲的是97回归之后,香港夜总会渐渐成为夕阳产业,这个声色犬马世界的人间百态。印象最深的是男公关们和小姐们结了梁子,互相买对方的钟,然后把人叫过来灌酒整对方。后来男公关店的大班劝小姐们,还是算了,这要较劲下去,你们是肯定吃不消的,毕竟男的一个钟比女的一个钟要贵那么多。还有一个桥段就是朱茵扮演的大班对着一群小姐抱怨。说自己当小姐的时候不知道日子过得多潇洒,都是一帮客人非劝她从良。现在当上你们的大班,还得天天哄着你们上班。#2《洞里春光》讲的则是一个老太太,因为家里出了事,急需用钱,就跑到夜总会去找了份工作。这工作就是墙上有个洞,然后男的把那个活儿伸进来,她帮助打飞机。结果因为她活儿太好了,还特别有爱心,声名远扬,最后赚了好多钱。关于这个电影,我也写过一篇。电影║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以上这两部都没有正规渠道的资源。大家想看可能得自己去找一下。#3接下来这部《门里门外》,在豆瓣被翻译成《敞开的门》,讲的也是妓女的故事。女主人公罗西塔是个年逾五十的站街妓女,她和七十多岁的妈妈一起生活在一个楼里。妈妈从前也是个妓女,这幢楼里所有的住户都是站街女。她们有的人有丈夫和孩子,有的是单亲妈妈,还有女装大佬……罗西塔和妈妈的关系非常不好,两个人经常吵架,要不是因为妈妈瘫痪坐在轮椅上,两个女人都无处可去,所以不得不绑在一起,相依为命。#4导演没有交代罗西塔的人生到底经历过什么。只是在两个人争吵的时候提到一嘴,妓女的女儿除了继续当妓女,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哀大莫过于心死,罗西塔麻木,冷漠,疲惫,不抱希望和毫不挣扎。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悲伤,也没有一丝笑容,每天只是努力活下去等死,就已经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直到有一天,隔壁的俄罗斯女人吸毒过量死了,她七岁的小女儿偷偷的跑到罗西塔家里躲了起来。警察没有找到,罗西塔回家,想把小姑娘送到警察局去,但是小姑娘苦苦哀求她把自己留下来……她开始犹豫起来没想到,后来这个七岁的小姑娘,后来改变了她的一生。#6整个电影我最喜欢的,是小姑娘从头到尾都没有哭,哪怕妈妈死的时候,都没有掉一滴眼泪。罗西塔也没哭过。在电影的最后,罗西塔问小姑娘,你是不会哭,还是不想哭?小姑娘说:我不想哭。腾讯在线观看地址:https://v.qq.com/x/cover/qjzvlo6cu765sik/p0026l8aigt.html
2023年6月1日
其他

吴谢宇是个迷

#1这两天总有朋友让我聊聊对吴谢宇的看法。说实话,几篇媒体的长篇报道我都看了,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一种感觉。就是所有的报道也好,各方面的分析也好,都运用了许多心理学的推理论证方法,太清晰了,太明白了,逻辑清楚到让人起疑……就这?虽然不至于一加一那么简单吧,但看上去也未免也太好理解了。这么看来,吴谢宇也没有那么奇葩嘛,心理学也没有什么嘛,这么惊世骇俗的一件事,被这么一解释,好像也没有什么嘛。#2其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我自己学了心理学,我不是什么权威,从我个人的角度去理解。我觉得我没有办法从目前的这些资料中去真正得出结论,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到底发生过什么了。事实上,我个人觉得,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人,包括吴谢宇自己,会真正知道这些。这个人作为心理学上的个案,终将会成为一个迷。当然了,你从外部去寻找各种合理化的因果解释,也不是说不行。你愿意信,也可以,但我个人认为,那都不是真正的答案。#3我看过韩松落老师写过一段关于吴谢宇的话,他说很多人看完吴谢宇的经历,觉得他也没有什么高智商的。但其实他高智商之处在于,他懂得心理学,给自己讲了个心理逻辑非常合理化的故事。使自己的所有行为都有了一种自圆其说的解释(没有说这个解释是正义的意思)。#4这让我想起我学心理学实习的时候,曾经遇到过的一个同学。我们都是只考过心理咨询师证的小白,但是这个姑娘学心理学已经有大概小十年了。她拿过各种很难考的证,上过很多大师班儿,属于学霸那种。如果按照理论水平看,她甚至比当时我的老师水平还高。但是她是拒绝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带着很大的阻抗,用理性逻辑把自己保护得非常好,完全不肯泄露自己一点点情绪。对所有人都严加防备,也不给老师一点线索,让老师看到她的内心。只可以她去分析别人,不能接受别人分析自己。#5后来有一个环节,我们每个人都要轮流当小白鼠,把自己画的画贴在黑板上,由另一个同学做咨询师的角色,就这些话进行提问。轮到她被人询问的时候,因为我跟她关系还不错,她就挑中了我。在整个我提问的过程中,我都有很大的挫败感。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她学过的理论太多了,这种实习也经历很多了。她的经验明显碾压我,我每个问题她都知道我的目的,我下一个会提什么问题她也知道,就是那种:就凭你,还能问出我的话来?#6但是她跟我也不错,还是会给我一点信息,让我好跟老师交差。然后我就铩羽而归了。这时候老师就上场了,就她自己画的这几张图向她提问。老师就是老师,不一会就问出了很多隐藏在她理性背后的情绪问题。我和另外一个同学都听得非常震惊,最后她也暴怒,跟老师大吵起来,后来就再也没来上过课。#7为什么我会讲到这个同学呢。就是很多高智商的人,在学了心理学之后,他是能够用心理学的套路给你一个故事的。然后很多人就会吧啦吧啦的顺着他给你的一通分析,但那其实都是他设计好的。而他的阻抗能力非常强,你根本不可能触碰到他真正的内心世界。这就叫高智商。这种人是最难弄的,连我在心理学这方面的道行,都打不开这种人的内心。#8这和我平时在公号上回复大家来信完全不是一码事。很多朋友给我写信,是已经对我很熟悉,很信赖了,所以对我是敞开心扉的。而且是主动的来寻求帮助,所以她可能也有一些阻抗,但那绝对不是有意的,动机还是决定了会尽量对我知无不言的。但是像我同学这样,恨不得用理性逻辑武装到了牙齿。而且本身水平也很高,学过一点心理学的理论皮毛的外行,其实是很真正知道她内心世界的。#9在我看来,吴谢宇也是一样,对着陌生人和更大的公众层面,他不仅有阻抗,还会有表演成分,又是高智商,又读过很多书。他给了公众一个故事,加上记者采访一下周边的人,还有一个警方的资料。其实大家也只是得到了一个,他希望我们得到的故事而已。心理学上,如果真的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也有的是办法,但就是得长期的,面对面的咨询。#10为什么心理咨询一定要面对面呢。因为人是全息的,一个人的故事,绝不仅仅是他用语言讲述的这些,他的姿态,他的神色,他的眼神,他往那里一坐就自带的一种气场。这些往往比语言更真实。比如你在讲述的时候很平静,突然在某句话的时候望向了窗外或者一个微小的动作。咨询师可能就会感受到这句话后面藏着一些不一样的情绪,然后从这句话做突破口往下问。所以咨询师问出来的东西,很多连本人都会很吃惊,完全不知道。因为你平时编的故事可能也不是为了忽悠别人,也是为了自洽嘛。#11因此如果怎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吴谢宇,可能还需要专业咨询师,花更长的时间跟他在一起。就像卡波特写《冷血》那样。现在很多媒体人,作家动不动就想成为卡波特。可是要知道,卡波特的冷血写了六年啊,拜访过凶手无数次,光笔记就做了六千多页,最后自己心理上也被黑暗吞噬,59岁就去世了。如果真想知道吴谢宇,就得有个人,也去做卡波特这样的事,否则以现在知道的这些,想真正揭晓谜底,是不太可能的。但首先作家也好,心理学家也好,并没有这样的人。另外国家也不允许,而且吴谢宇也已经被判死刑了。#12因此我觉得,最后的结果也就这样了。吴谢宇给了大家一个故事,媒体也给了公众做了一些解释。大家如果愿意接受也是可以的,毕竟因果关系的清晰的世界,会让人们更多一点安全感和可控感。我说的这些都是个人感想,不是什么权威解读。不是绝对真理,大家听听就好。以上!推荐阅读:其实重男轻女这个事儿,也不完全是父母的问题上篇:本雅明与初代吸血鬼我的书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本雅明与初代吸血鬼

文末有免费在线观赏网址#1当初我看完《诺斯费拉图》,在豆瓣标注的时候,就有豆友好奇的问我,你为什么会去看这么一部电影的。因为这部讲吸血鬼的电影是1922年拍摄的一部默片,对现代观众来说,这种观影口味确实有点奇奇怪怪了。本雅明曾在他的《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里说过这样的一个理论:“早期的人相,有一道“灵光”环绕着他们,如一种灵媒物,潜入他们的眼神中,使他们有充实与安定感。”#2如果大家认真看过网上流传出来的那些老照片,就会感受到本雅明所说的那种“灵光”是什么。那是后来者怎么试图复古还原都无法做到的一种东西。本雅明说(大意),除了当时人的精神面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等等因素之外。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照相技术很落后:“欧立克曾提到,因长时曝光的结果,“光的聚合形成早期相片的伟大气势”。而摄影发明初期同时代的德拉罗什(Hippolyte。Paul
2023年5月28日
其他

其实重男轻女这个事儿,也不完全是父母的问题

#1前两天写了伊能静和她的婆婆,在回复里有个姑娘就提到了伊能静曾经问过秦昊,为什么秦昊家里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秦昊淡淡的回答,因为他们都是党员,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这些。然后评论区就讨论开了,有些朋友根本不相信秦昊会说这种话,有些说秦昊这是在幽默。我觉得这个讨论挺有意思,就另开一篇闲聊几句。#2可能现在很多小朋友是理解不了秦昊的话,其实这句话里有很深层次的语境和历史背景。我可以给大家解释一下。首先秦昊沈阳人。1978年生,年轻的朋友们如果最近有看过《漫长的季节》的话,应该对那个时候的东北稍微有点了解。但是《漫长的季节》其实是说的国企改制,渐渐衰退没落的那段日子。可是在那之前的几十年,东北三省可是共和国的长子,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大型的重工企业,就像一个小社会。#3一个钢厂,汽车厂会有自己的幼儿园,医院,食堂,学校……什么都有。那个时候,你只要进了这样的国企,国家是不仅包你的生老病死,就连你家里老老小小,都会帮助你照顾到底。所以那个时候,好多国企的员工心里,养老问题,是要依靠国家,依靠单位的。而且当年实行计划生育,为了做大家的思想工作,首先就是把重男轻女的思想,当作旧思想去批判的。#4我们小时候有好多电影都是在宣传这个。“只生一个好”,“生男生女都一样。”,这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到的宣传语。电影里,重男轻女都是思想落后的角色。特别是在国企,因为组织结构严格,所以思想工作真的做得特别好,大会小会的开,电影一场场的放,特别是党员要起带头作用。国企不像农村,农村想超生,偷偷生,拖家带口四处跑。国企员工不可能跑,而且你是全中国待遇最好的,体制内的一分子,你也相信要听国家的话,相应国家号召,国家就能对你一生负责。所以秦昊说他父母从小受的就是这种教育,真的是一点也不夸张。#5重男轻女是错误的思想观念。但是如果觉得这只是父母的个人原因,那理解就非常的浅层次了。其实重男轻女的思想,很多时候是社会性,系统性造成的,绝不仅仅是个人思想观念的问题。比如说我上面讲的,当年国企内的历史背景,国家的宣传口径等等,让秦昊父母真的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再比如说,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但这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开放不开放的问题。虽然可能不是全中国,但是至少当年中国大部分的农村,女性是分不到地的。土地对农民来说,是生存的根本。所以你说在这样系统性的性别歧视下,让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能跳出自身的认知经验,以人为本的去看待性别问题的,真是少之又少。这就叫物质基础决定意识形态。#6我最后再举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在美国,父母们是较少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其实这和他们的家庭观念和我们根本上不同有关。比如孩子到了18岁以后,父母就对孩子没有继续抚养的义务了,不需要掏出养老钱,给孩子付买房的首付。但反过来,父母的养老,孩子也同样没有义务。很多人老了之后都会去养老院,子女会经常来看看,社会也不会指责孩子不孝顺。#7在美国,父母的家庭和子女的家庭被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单位。父母出现经济困难,可以像政府申请救济,子女再有钱,他不愿帮助父母,法律也不会强制子女掏钱赡养父母。我家人在西雅图,了解到西雅图的一些养老政策(不一定是全美国),就是独居老人符合一定条件,可以申请护工费。政府会按每周几个小时给老人发放护工费,老人可以用这个钱,每周请护工来照顾自己。如果老人住在子女家,由子女来照顾老人,那么就等于老人雇佣的是自己的子女,这个护工费就会给子女。#8你看,这个家庭观念的底层逻辑,就跟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是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因此,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养儿防老的观念,因为不管养儿子还是养女儿,最后都是进养老院。重男轻女的思想是错的,这毋庸置疑。但它也绝非是个可以简单,表面化的去理解的问题。对和错是一个讨论的纬度,复杂和简单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讨论纬度。#9作为个体的人,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很多人都是时代的囚徒。很多父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是跟他们受过的教育,眼界,格局,人生经历和经验都有关。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不能代替谁的感受,只能说,事儿有时候就是这么个事儿。有的父母这辈子就那样了,悟性也不足以能够明白。受了伤害的孩子,倒不是说一定要逼自己原谅什么的,只是不明白的父母,怎么都不可能明白的。他们没有那个水平和能力。所以做子女的,也不用太纠结于曾经受到的伤害,沉浸在往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日子还是得往前过,向前走,别回头。推荐阅读:我决定不润上篇:伊能静的婆婆,是老天派来补偿她的吧我的书
2023年5月27日
其他

伊能静的婆婆,是老天派来补偿她的吧

#1前几天因为刚看完《漫长的季节》有感,写了写伊能静,实在是因为非常感谢她保护了秦昊这么好的一个演员。没想到文章刚写完,她和庾澄庆的过期糖就被嗑上了热搜。作为一个从中学就开始听她和哈林的歌,也对这一对儿非常意难平的人,也跟着复习了一遍他们的故事。这么多年来,当年听着他们歌长大,看着他们相爱又分开的我们,对这些往事都黑不提白不提了,这次又重新看到当年的这些物料,真是感慨万千。#2简单点说,就是庾澄庆出生于名门望族,祖父曾经是云南省昆明市的市长,云南现在的庾园当年就是他家的。父亲是政界资深人士,社会贤达,母亲是京剧名伶张正芬。庾妈妈看不上伊能静,极力反对两个人的恋爱。虽然伊能静的母亲也是出身名门。但是她父母离异,并且伊能静的母亲后来还改嫁了个日本人,伊能静的姓都是日本姓。但是两个人太相爱了,不顾一切的结了婚,在一起过了二十年,婆婆二十年都没改变对伊能静的看法,最后两个人还是离了婚。#3小时候,曾经有个姐姐离婚,就是因为婆媳关系处理不好。当时她就跟我说,其实很多情侣,如果只是两个人之间相处,是没有那么什么问题的。所有的矛盾都是因为家里人的原因。那个时候我还小,听着很不以为然。就觉得爱情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只要是两情相悦,情比金坚,就算是父母家人从中作梗,那又有什么关系?如果因为这个感情坏掉了,那只能说明他不够爱你。等到长大后,懂事了,才明白。中国人的婚姻,从来都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俩家人的事。而生活的折磨,好像是一种钝刀子割肉,关键是这种日子没有头。#4二十年的婚姻,两个人肯定也曾经相信,早晚有一天,一定会感动老人的。他们肯定也吵过,也努力过,也忍过,也舍不得。但最后还是都熬不动这个强劲的老太太,实在太累了,只好放手了。至于最后具体的导火索,伊能静出轨的那件事,反倒不是原因,而是个结果。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伊能静45岁和秦昊,再遇到的这个老婆婆,简直是太好了,老太太单纯,朴实,可爱,心眼也好。#5最重要的是,她是真的很爱秦昊这个儿子。通常有一种说法,一般老婆婆真的爱儿子的,才会对儿媳妇特别好。因为希望儿子能婚姻幸福。反过来也一样,许多女孩儿的父母,会对女婿特别好,也是因为希望女儿能够被善待。这样说来,庾澄庆的妈妈,这辈子最爱的人,可能也只有她自己吧。据说庾澄庆现在的妻子张嘉欣深得她的欢心。会抛下家里两个孩子陪婆婆参加典礼,忙前忙后地陪在婆婆身旁。#6所以说,人的命运真的非常有意思,人们总觉得这世间若有轮回的话,一定是在讲这辈子和下辈子。但其实有时候你活着的时候,冥冥中就会有某种轮回。错过的事情一错再错,是一种轮回,直到你真心实意的反省和改正。就像伊能静这样是另一种轮回。从前使了那么大的劲,婆媳关系怎么处都处不好。现在的这个婆家,简直就是老天爷派来治愈和补偿她的。#7对从前可能是确实意难平,但是现在的婚姻,对她来说,不仅仅是和秦昊的爱情。而且是她完完全全的被一个家庭接纳了,她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以外,重新有了一个充满着爱的大家庭。她曾经在前一段婚姻里,用自己二十年的青春,付出一切的想得到的。在这段婚姻里,自然而然就得到了。#8有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爱情),真的不是靠努力经营的。不对的人,任凭你怎么努力经营,忍让,讨好,也是白费力气,对的人,并不需要怎么努力,常常从开始就是对的。我们常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但有时候这个系铃的人,可能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老天爷。所以人啊,还是要好好的活着,也许活得足够久了,就能够在有生之年,经历命运的轮回,才会真正明白命运的神奇。那也是很有趣的一种体验啊。推荐阅读:伊能静,做精也是分段位的上篇:我决定不润我的书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我决定不润

#1前天回一封信,是和一个姑娘讨论研究生毕业去留,是留在南方还是回北方老家。由此延伸的想到一个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很多人都面临着用脚投票的难题。是离开北上广回家乡?或者去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还是去鹤岗这样的城市买套房?毕业了是留在南方还是回北方等等。我的朋友中,这些年举家移民的很多。没移民的也有很多在讨论润不润这个问题。每次有诸如文化监管严控的大事件发生,就看到同样做文艺工作的朋友说,这日子没法过了,润吧,润吧。#2可能很多人觉得,像我们这样的人,又不是体制内的自由文艺工作者,有能力的谁会不润呢。其实我就是认真的做了,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否则就不润的决定的。首先,我热爱写作,这是我唯一确定会至死不渝的,头等重要一件事。很多人都觉得写作嘛,到哪不能写作。但其实写作是非常需要生活的细节,文化的土壤和语感环境的。我是用中文写作的。我的英文可以在国外生活无障碍。但是要做一个用英文写作的职业作家,那是不可能的。再者说,国外现在已经是第三代,四代移民了。关注的题材早就是不是初代移民的奋斗文学。到了国外也只能是中文写作,写国内的这点事儿。#3这里面最好的例子就是张爱玲,她那代海外华裔作家里,很多都是靠写移民奋斗史起家的。但是她不写这个,可是她也写不了在美国的生活,因此她后来的作品,也一直是写当年在上海的事。话说回来,现在还写移民奋斗史,是中国读者也不想看,西方读者也不想看了。西方对东方的关注,最喜欢的就是方方日记那种。首先这种东西我就不可能去写,另外方方自己也不出国,她在国内就是个在场者,亲历者的身份,出了国,那就不一样了。#4好多前辈作家完全有润的能力,他们也不润,也是这个原因。你是中国的作家和你是华裔的作家,这个身份是不一样的。中文写作,中国就是你的土壤,也是你最大的读者群,中国太大了,人太多了,十四亿人,哪怕千万分之一的人是你的读者,是零头中的零头,也能活得还可以了。国外的创作环境是自由,是没人管你,但也压根没人看你啊。#5另外,一个中文写作者,离开中文语境,成为另外一个文化中的亚文化者,是很容易丧失表达欲和创作活力的,至少我自己大概率会是这样。就拿某个前阶段因为突然暴露了IP在海外的某爱国博主来说,虽然后来其自称是在国外旅游,目前IP现实已经回到了国内。但我坚信他就在国外。#6有朋友曾问我为什么会这么确定。怎么说呢,因为内行看门道吧。他的中文表达已经是非常可怕了。全部是在空谈理论,口号和虚词,文章里已经没有任何的生活细节,没有任何自己观察得来的东西了。很多普通读者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同为写文章的一眼就能知道,为什么他会写成这样,因为他已经不在国内。因为根本不在场了,所以他根本没有真听真看真感受了,也写不出来,只是他比较聪明的绕开,不去碰这块而已。#7人到中年,又热爱写作,只能用中文写作,且除了写作,不会做其他的事,我不能忍受自己写不出东西,或者语感和文字变成那种可怕的样子。只为了赚钱写公号,我是不能忍受这样的自己的。所以不润,就是我以自我为中心做出的决定。人和人区别真的很大,我的理由对于很多不写东西,甚至写东西的人来说,甚至都不算是个理由,但是对我就是很重要的事。至于说大环境,别人怎样怎样决定,那都是次要的。我属于很信命的人,人有人的命运,国家有国家的命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要是运气好,什么都挡不住,国家也一样。#8人活在世,做一些决定,总有赌运气的成分。赌自己的运气,也赌国家的运气。你这么判断,我那么判断,都各安天命,各拼各的眼光和预判。但是只要你是按照的本心,把自己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做出的决定,就没问题。因为只有这样的决定,才是坚定的,持久的。别人过得怎么样,也不会去攀比,不会心理失衡。这样无论最后你的选择是对是错的,对的是你眼光好,错的就愿赌服输好了,但至少将来不会抱怨别人,内心少点怨气。推荐阅读:男人追求女人的正确流程是什么样的?上篇:用力过猛地追求自我和解,结果更郁闷了我的书
2023年5月24日
其他

伊能静,做精也是分段位的

#1《漫长的季节》火了之后,秦昊扮演的彪子震撼了所有人。伊能静也发了个小作文,讲述了秦昊为了这个角色增肥20斤,又减回去的过程。这篇小作文写得是不错的。情绪克制,主要以叙述客观事实为主。不像她写自己的事,常常过于情绪化,所以总被网友说她作。特别重要的是,无疑给秦昊起了个神助攻的作用。虽然秦昊为这个戏牺牲很大,但是有些自我感动的话,如果从他自己嘴里说出来,那就显得有点low了。由伊能静用妻子视角写出来,就立刻不一样了。男人觉得自己不好意思说的话,女人说出来,就会显得理所当然。不得不说,她可真是个人精。#2现在一提起伊能静,好多人都觉得她特别作。在网上也有很多关于她作的故事,有参加综艺的时候的,有秦昊在吐槽大会上讲的,还有她自己讲的。比如两个人吵架,秦昊愤怒冲出门,她就追出去,蹲在地上把两个人的鞋带绑在地上,不让秦昊离开,这样的事儿有很多。一来二去,伊能静就以作女著称了。而秦昊就成了反矫情达人。如果仔细品一品的话,其实综艺也好,两口子自己说出来的事儿也好,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看了俩人的一些八卦,我感觉伊能静在大事儿上是不跟秦昊作的。#3秦昊曾经说伊能静特别懂自己。他是个戏痴,人生的头等大事儿就是演戏。这次在《漫长的季节》里他增肥又减重。又采访问他这样会不会影响身体。他说为了别的不愿意,但为了演戏觉得值。俩人在一起的最初,秦昊虽然已经很有成就,但基本演的都是小众文艺电影,可以说,伊能静的经济实力,给了他很大的选择空间,保护了一个好演员,让他不至于为生活所迫去接烂片子。#4后来去上一些综艺,据说也是伊能静逼着秦昊去的,借着自己的名气帮秦昊出圈。让更多的小众文艺片以外的观众熟悉了秦昊。秦昊不是因为伊能静才成为好演员的。但是伊能静确实是给了秦昊很大的助力,事业更上一个台阶。就像大家都知道范伟是好演员,但如果不是他当年早早就积累了知名度,谁会知道这个好演员呢?就像同在《漫长的季节》里的陈明昊一样。那演技口碑在圈内都几十年了,很多观众今年才知道他。#5所以我才说伊能静是个人精,也有商业头脑,这么多年在娱乐圈打拼,才不是一般的战士,特别会经营自己和自己老公。大家总说她是作女,我觉得她在大事儿上肯定是不作的,精明理性得很。而且看她那些流传甚广的很作精的故事,被秦昊反矫之后,也基本是见好就收。这和好多女生正好相反,小事儿就已经是不依不饶,上纲上线地作,大事儿更是天翻地覆地作。这种就是低端地作法,一般到最后,都会把爱情作没了的。推荐阅读:男人追求女人的正确流程是什么样的?上篇:用力过猛地追求自我和解,结果更郁闷了我的书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用力过猛地追求自我和解,结果更郁闷了

短和删减。如果介意也请务必注明。没有特别标注,即表示默认同意●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做到每信必复,请见谅。推荐阅读:混圈子和交朋友有什么区别上篇:男人追求女人的正确流程是什么样的?我的书
2023年5月7日
其他

男人追求女人的正确流程是什么样的?

#1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男人中流传着一种很荒谬的说法。男人把说骚话,动手动脚当成一种调情和追求,说是如果不对女性说骚话,动手动脚,就无法确定这个女生是喜欢自己的。对于这种说法,我想有一个比较现成的例子,就是再次推荐男生去看一看《爱情而已》,编剧是女性,可以说,给所有男性示范了正确追求女性的流程。宋三川在表白前,两个人的少量肢体接触,没有一次是宋三川以性为目的去引诱对方.梁友安喝多了去搀扶,或者过车去护了一下,或者梁友安先握了他的手~宋三川是没有经过牵手,Kiss,壁咚这些拉扯,而是当他确认自己喜欢对方之后就表白了。表白被拒后,虽然也表示会坚持,但也没有任何的肢体再去接触对方。最后两个人的初吻,也是梁友安自己没忍住先亲了他。再次被拒,依然表示不放弃,但依然没有再去擅自去碰女生。#2所以这个流程,就应该是,你要先确定自己喜欢这个女生,然后告诉她,确定她也喜欢你,经过她同意,再牵手,接吻~具体情况具体不同。但是《爱情而已》里的这个过程,基本就是一个非常标准的过程,肯定不会错,就算是女孩不愿意,也没有任何一个女孩会说你什么。“我不摸她怎么知道她喜欢我?”“我不壁咚怎么知道她喜欢我?”“我不试探她怎么知道她喜欢我”,你直接问人家姑娘啊!你问她不就知道了吗?喜欢就直接了当的问,不也是很有男子气概的嘛。为啥非要上手呢?#3女孩也需要知道,一个说喜欢你的男人可能是骗你,但一个直接跳过说喜欢你,先确定关系这一步,就直接说骚话,上手的男人。百分百就是只想跟你上床。当然了,玩咖们可以直接忽略我这段话。那时候男性追求一个女性,都是这个程序,写信的,托朋友在中间帮忙的,当面问的。反正我年轻时,经历过的和我表白的男生,基本都是这样的。都是先问你愿意不愿意,没问之前也约会过,但真就是一起吃吃饭,散散步,送回家,男生也不会有什么越界的行为。#4话说回来。现在宋三川这样的男生,算是非常难得的男生了。但是在我们小时候,这就是正常的男孩呀,这还用教吗?大部分的男性都是这样的啊。女性的边界和标准没有变,女人希望的被爱和美好也没有变。这怎么就变成对男性要求太严格了呢?这种风气是什么时候变成现在这样的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它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很多人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这确实值得好好想想。但愿我们人到中年,都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少年。推荐阅读:猫一样的自由上篇:假如生活注定要给你一顿毒打,那么要打不如早点打我的书
2023年5月6日
其他

混圈子和交朋友有什么区别

#1中国人有根深蒂固的圈子文化,但是我自己从来不混圈子,从小到大都不混。在我看来,混圈子当然有诸多的利益好处。但是如果你是个不混圈子的人,只要你不是在党派林立的体制内的工作,其实也没人会把你怎样。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困扰过,感觉如果不混圈子,是不是就没有发展的机会了。但是自己也对自己的个性,也有比较明确的认知,知道自己也不是那块料。#2记得我当年还是一个小青年儿,一位上海的文学大家出了一本随笔集,讲的是一些生活趣事。我看完宣传,就兴冲冲买来看。作序的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女性的前辈,我也认真拜读。但是开篇没几句话就用轻松愉悦的口吻写到:大家拿到这位老师的书,都赶紧往后翻找自己的名字,要是翻到后面的文章,都没提到自己,那就说明自己在上海的文化圈啥也不是了。#3看到这几句,我就直接把书给扔了,女性前辈文章我没看完。那位老师的文章,我一篇都没看,后来那位女性前辈的文章我也不看了。你说就我这种个性,能混啥圈子,不如早早断了这种念头。就自己老老实实地写,写成什么样算什么样。多大的成就,看老天给,不给的我也不贪,也不去混圈子争取。当然了,不混圈子,不等于不交朋友。这两天我就在想,混圈子和交朋友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大概就是结构上的根本不同吧。#4圈子的结构,是一定要有权力中心的。所有这些朋友都团结在这个权力中心的人身旁,然后得到一些利益和好处。这个圈子里的人会分出三六九等,会以接近这个权力中心这个人为荣。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本书,大家拿到这本书之后都要赶紧翻翻,看提没提到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圈子文化。#5但是交朋友是没有这种权力中心的。当然会难免有爱张罗的人,总是组局,也比别人更有凝聚力。但那大多是因为能力和性格,甚至更多的时候,反倒是为大家付出和服务得更多一些。在任何一群朋友里,有人爱张罗,有人随大流,这都是正态分布。朋友之间,大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说谁就要压谁一头,没有权力中心发话,下面的人不敢得罪这种事儿。尤其在网络社会,更不会一天到晚的组团去狙别人,欺负别人,惹事生非。这就是真心真意的一群朋友。#6圈子文化其实也是人类长期以来一直有的。它以后也不可能根绝。其实你看那么多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就知道,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领域都会有圈子文化。哪怕你是一个小小的论坛,网络的平台,人多了,就慢慢有了圈子。所以,最后还是要看个人选择了。作为一个写作者,我非常感谢互联网,让我可以直接和我的读者相遇。这么多年,只要自己好好写就可以了。#7当然了,也有人觉得互联网可以帮助自己更快进入从前进不到的圈子。这就是个人选择了。我知道读我文章的很多朋友也是写作爱好者。我想对这部分朋友说的是,圈子文化是一个权力游戏。但是你首先得要去玩这个游戏,才谈得上权力不权力的。谈得上要不要遵守某些圈子的游戏规则。对于压根就不去玩这种游戏的人,压根也就不用care谁有什么权力。我也曾不止一次遇到过明示或者暗示,可以带我混圈子的“大哥”。我也会很明确表达:我知道,我相信,但我不稀罕。#8会现在时代不同了,人可以有很多活的方式。所以更没有必要迷信什么圈子文化。在写作者的世界里,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好好写。除此以外,就只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举头三尺有神明和遇到真正懂你的读者,大家携手相伴。除此之外,如果能以文会友,交到真心的朋友,就更是幸事一件。推荐阅读:猫一样的自由上篇:假如生活注定要给你一顿毒打,那么要打不如早点打我的书
2023年5月4日
其他

假如生活注定要给你一顿毒打,那么要打不如早点打

#1我小时候运气不好。颇是吃过一些苦头的,算是一个挨过生活毒打的年轻人。当然了,这里面也有自己主观上的因素,比如求学的时候不够努力啊,没那么大才气,却持才傲物啊,有些好高骛远和急躁,这些毛病也是有的。但运气不好也是客观的存在,可以说毛病多加上运气又不好,就非常的苦恼。特别是看到同龄人,客观上来说确实不如自己的,靠运气也能过得风生水起,内心就更觉得命运不公,十分郁闷。#2这种情况下,人就容易去搞点封建迷信。有个同学的男朋友是香港人,比我们大二十岁,会一些命理,给我算了之后,就说我是走晚运的,晚年会非常好。当时才二十出头,听到这话那就更崩溃了。六十岁的时候终于有运气了还有啥用啊?还能折腾啥?什么晚运啊,那不就是没运气,顶多是死得没那么痛苦罢了。另一方面也不服,我还就不信了,高低我得奔着逆天改命去折腾一番。#3当然了,迎来的就是被命运按在地上摩擦又摩擦,一遍又一遍毒打,直到把你打服为止。最后就像现在这样了,不敢对命运抱一丝侥幸的心理,也不敢撒娇耍滑。老老实实干活,踏踏实实做人。在容易和对的事情中,永远去选择对的事情做,做事情再不容易,也觉得这是本分。既然抱怨没用,也就懒得抱怨了。#4但慢慢地,生活也确实相对早年间容易和轻松一点了,交到了很好的朋友,日子里也会有些小确性。每次发生,都充满感激,万分珍惜。现在再回头看身边那些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的朋友。当年说不上来的羡慕,现在发现他们会有不一样的问题。那就是人生的前半场过得太顺了,被命运之神眷顾着,被大家宠爱和纵容长大,毕竟年轻,难免膨胀和漂浮起来。缺少对命运的敬畏之心。然后等到人过中年,好运气其实在悄悄离开了。#5他浑然不知,自己已经开始失去命运之神的宠爱,却依然沉浸在过去,不觉自己的好运气已经用完了。还像年轻时候一样的行为做派,最后就容易迎来生活的毒打。别的不说,就这些年,咱们看过的名人明星塌方,多少是少年得志,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一时风光无两的。谁会想到最后的结果会是那样的呢。#6生活的毒打都是一样的毒打。但是人生的前半场被毒打,打得再狠,也毕竟是年轻人,总还有翻盘的机会。真要等到一把年纪了,才开始被生活毒打,重新补课,那翻盘机会,就真的不多了。小时候觉得晚运好,还能有什么大出息呢,无非是衣食不愁,身体健康,乐观豁达地安度晚年呗。现在才知道,早运不好,只是辛苦,年轻的时候,还是能扛。晚运不好的话,那才真叫一个凄惨。#7当然了,也有人早运非常好,但年纪轻轻就明白这个道理,守得住自己好运气带来的一切。这种人,真的就是天选之人了。最好当然是有足够的运气,不用挨生活的毒打。不过可能大多数人逃不掉。还有些人被空投到这个世界上,总想逃避生活的毒打,靠划水把日子划过去。结果事实常常证明,该挨的,混不过去。那如果早晚要面对命运无常的话,早一点,确实比晚一点好。推荐阅读:不敢离婚,就别提离婚上篇:猫一样的自由我的书
2023年5月3日
其他

猫一样的自由

#1最近五一长假,大家都在外面玩。好多朋友问我怎么过,我说家里蹲啊。没想到蹲的第一天就牙疼,在微博上抱怨.大家七嘴八舌给我支招,才知道牙科还有急诊这玩意儿。第二天就冲去了医院,从家里蹲改成了医院蹲。遂想起当年也是五一,和当时的男朋友去马来西亚玩。当时男朋友租了车载我去兰卡威。我打小就有晕车的毛病,几乎海陆空的交通工具全套都能吐个昏天黑地。虽然现在是锻炼出来,能很好地应对了。但是当时真的就很糟糕。#2我坐了四个小时飞机,只休息了一宿,就又坐上了车,又继续开几个小时从首都到兰卡威,马来西亚又热,阳光又刺眼,晕过车的人大概会有体会,当时我死的心都有。现在想想,其实当时的男朋友是很好的人,又靠谱又老实,鞍前马后的安排了整个旅行,吭哧吭哧地开了那么久的车也没怨言。对于一个晕车的人,也顾不上那么许多了,再好的风景,到了一个地方也只想躺平睡觉。但是不晕车的人完全体会不到。只会觉得这是太娇气。又觉得好不容易来了一趟,不开车环个岛,那钱不是白花了吗?不早上四点起来看日出不是白来了吗,不在景点照个相回去拿什么跟亲戚看?所以最后就变成了他强迫我继续坐车,我跟他发脾气,我要在旅馆呆着,要睡觉,我要躺着……整个旅程都是我在显得特别不领情,特别地无理取闹,还白白浪费钱。#3之所以想到这些往事,是我发现好多朋友晒自己天南海北到处玩的照片的时候,尤其是去了什么特别野的,人迹罕至的地方,我真的是一点都不羡慕(当然和我自身的身体素质也有关)。相反常常看着都觉得累。大多数人会把天南海北到处走当作是一种自由的象征。从前我也这么想,不过呢,现在我觉得在家呆着也是一种自由,或者去个地方旅行,就换个地方呆着。前者的自由是像马一样的自由。后者是像猫一样的自由。#4这是我自从养了猫以后明白的,我家咪酱大多数时候都并不渴望出门,猫生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吃吃喝喝,睡觉舔毛,高兴了就找你玩。大多数时候我们都相安无事,我过我的,它过它的,它不喜欢,也拒绝我的任何安排,除了一些日常的照料,偶尔的共同玩耍,我也几乎不会去打扰它。我想,其实有不少人所热爱的自由,也是猫一样的自由,而不是马一样的自由。与其是说我要干这干那,更多的是别来支配我干这干那。#2我想要的自由,并不是想上天入地,宇宙奇观的自由。只是希望有块自己的地儿,生活里哪怕有点自己的时间空间。蹲在地上看个蚂蚁窝能看半天的那种,无所事事的自由。而我前面说的那段旅程,就特别像是婚姻。辛辛苦苦安排一切的人觉得很委屈,被安排和支配的人也觉得很窒息。这种事其实也没有个谁对谁错,都过去了。只是自由到底是什么?今天偶尔划过这个猫和马的想法,觉得有点意思,跟大家闲聊则个。不管你像马,还是像猫,你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都是很奢侈的人生了。以上推荐阅读:上天保佑不乖的人们上篇:吴磊的野心我的书
2023年5月1日
其他

不敢离婚,就别提离婚

来信-letters-尊敬的水老师您好!我和老公同龄,性格差异很大。我认真严谨上进,不够温柔,懂变通;他好玩,从不看书,爱社交,朋友聚同事聚工作伙伴聚同学聚,他从不落下,人脉比我广得多。除此之外,他对家庭也还尽责,对我和孩子也挺好。儿子上大学后的这几年,他每周大约有2/3以上的夜晚都是在聚会喝酒打牌或者工作应酬,因为怕我生气,编了很多假话,为这些我们经常吵架,我甚至提出过离婚,但他不同意。两三个月前,在一次吵架后他主动提出了离婚,理由是想要恢复单身,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生活,并且态度坚决地搬去了儿子房间。否认有外遇,财产方面也愿意照顾我一些。这个时候,我发现要结束这二十多年的婚姻,对我来说竟有如灭顶之灾。我完全无法接受,要求冷静一段时间,他也同意。这两三个月来,他一开始态度冷淡,后来两个人的关系慢慢有所松动。他也会履行家里一些基本的责任和义务,中午和我一起搞饭。晚上基本不在家,应我的要求在夜晚11:00前回来(偶尔也会到12点多)互相也还关心,日子看起来和以前没有区别,但我们之间的亲密感已经没了。我现在的痛苦是,一部分理性知道没必要维持这种名存实亡的婚姻,但在感情上无法放手,一方面指望以后两人慢慢会恢复感情;另方面,是无法面对要结束婚姻的崩溃感。我害怕离婚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害怕一个人孤老终身(很惭愧,我不是网上说的那种一个人活得更潇洒的女人,我渴望情感连接),甚至想到他离婚后如果马上再婚,都对我是一个打击。当然,我并不是要依赖男人生活的人,我的薪资水平比老公高,工作能力、外形外貌也并不差,但感觉这个年龄,在婚姻和婚恋市场都很被动了,除了工作上的关系,几乎零社交。虽然已接近知天命的年龄,但我却缺少智慧和勇气,不知婚姻在什么情况下该挽救,什么样的情况下该勇敢结束。可能是我把它看得太重大,反复纠结犹豫,始终下不了决心,这种纠结也将我自己快要消耗殆尽了,恳请水木老师百忙中给我一些指教,不胜感谢!
2023年4月27日
其他

吴磊的野心

#1观察了一段时间的吴磊,大概猜一下,感觉他现在应该是有两个野心。一个是做一个好演员,一个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之所以说是野心,是因为这个听起来很简单,但在娱乐圈,做起来很不容易。特别是对于年轻人,除了各种压力,还有各种诱惑,忽悠~做个好演员这一点不用多说,肯定是挺努力的,这个大家也都是公认的。至于自己掌控自己人生的这一点,他的方法确实挺勇敢的。#2开始的时候,我是不太理解他为什么不听妈妈的劝告,执意十八岁就自己成立工作室,而不是签大娱乐公司。直到看《爱情而已》的拍摄过程,他提前三个月学网球和羽毛球,而且要学得有个职业运动员样子,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练习。所以这个戏对别人是五个月的戏,对他来说是八个月。#3就不说训练累不累了,就说赚钱的问题。对于演员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啊。他这练球的三个月,为这个戏搭进去的时间。是可以接综艺,甚至可以再轧个戏,这样就可以赚更多的钱。比如这部戏里,他也可以演演恋爱戏,然后打球的许多场面都用替身,拍拍手,拍拍脚的特写,拍拍背影,再拍他正面做做样子。这戏是怎么拍都能拍出来。如果你是想走偶像路线,你用这种很容易的方法去拍,你帅就行了,粉丝也会买单。但他选择走的,是自己认为对的路,而不是容易的路。#4话说回来,这和掌控自己人生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如果他不是个人工作室,而是签了公司的话,公司是不会同意他这么干的。你一个艺人,明明一年能拍个两部戏,或者接个综艺,多点商务活动,公司也就能多赚点钱。公司会有公司的立场。铁打的公司,流水的艺人,趁你红,还签了约,自然想多给你点工作,多赚点钱,这想法是不会一样的。也没谁对谁错。#5另外公司虽然接戏的时候,也会在意这戏你合适不合适,但是你说你要八个月就只磨一部戏。公司也会吃不消,会给你压力的。这时候就看出自己能做主的好处了,本子是自己挑的,难易程度也是自己挑的,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演自己想演的戏。当然了,代价就是自己干,哪有那么多资源,那么多资本给你做后盾,有事情了谁给你去兜底。这个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2所以我觉得吴磊现在的目标,大概就是稳扎稳打,拍一部是一部,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拒绝任何人摆布和左右。这个任何人,也包括粉丝。就是他对粉丝很好,但如果有些粉丝想用粉圈的方法左右控制他,他是不会买账的。既然做了决定,他一定要自己做自己的主,那应该也是好坏的结果都会自己担着。所以我才觉得这男生特别有意思,也很想看看他的路会怎么走。能做自己其实挺难的。我祝他成功!推荐阅读:突然就理解了张爱玲上篇:老妈子式的付出,换不来爱情我的书
2023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