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经典

其他

官方明确:孩子证言可作认定证据!

近日,公安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妇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暴力告诫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
12月16日 下午 11:04
其他

5岁女童在地上玩耍被车辆碾压致死,车主不服全责提出复核申请

来源:上游新闻今年4月,成都双流一5岁女童在小区内玩耍时,被一辆刚启动起步的特斯拉小轿车碾压身亡。事后,25岁车主张某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拘、逮捕,后又被以交通肇事罪移送起诉。交警部门认定,张某驾驶机动车在居民小区内行驶未注意观察路况避让行人,应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张某家属对女童的去世表示十分痛心和惋惜,并称愿意赔偿,但对于交警部门作出的责任认定有异议。他们认为,事发时女童脱离监护人,在小区道路内独自玩耍,且当时趴在地上高度很低,处于张某视野盲区,超出正常驾驶应当预见的范畴,不应认定张某全责。
12月16日 下午 11:04
其他

惊讶!枪杀CEO嫌疑人被捕:家境富裕,藤校精英,使用3D打印的枪,手写宣言曝光...

倒下”的标语。后续:多家保险公司官网撤下CEO照片然而,许多保险公司并没有在乎网友的呼吁,而是采取措施保护自家CEO。在汤普森被刺杀后,多家保险公司在官网撤下CEO的照片,CVS
12月16日 下午 11:04
其他

最伟大的10位计算机科学家的核心观点(中篇)

上篇介绍的三位计算机科学家为计算理论、信息论、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有了底层的理论支撑,也造出了更好的机器,人们开始编写复杂的软件程序,更开始展望用计算机实现人类智能。西蒙:认知模型和决策制定够好就行,不用最优!赫伯特·西蒙,20世纪美国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先驱,对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西蒙在芝加哥大学学习,并获得了政治科学博士学位。尽管最初的训练是在政治科学领域,但西蒙的兴趣和研究很快扩展到了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职业生涯中,西蒙对人类思维和人工智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为了跨学科研究的代表人物。在20世纪中叶,人们对于机器能否模仿或超越人类智能的探索充满了热情和好奇。西蒙的理论主要集中在认知模型和决策制定过程上,他提出人的思维过程可以用计算模型来描述和模拟。西蒙认为,人类在进行决策时,会寻求满意而非最优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他将这一观点称为“有限理性”。此外,西蒙还研究了问题解决策略,特别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人们如何通过分解问题、逐步近似等方法来寻找解决方案。这些理论为理解人脑如何处理信息、如何模拟人类思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例如,在面对一个选择最佳职业的决策问题时,根据有限理性的观点,个人很难评估所有可能的选项并确定哪个是最佳的,因为信息可能不完全,时间和认知能力也有限。相反,个人倾向于寻找一个“足够好”的选项,一旦找到满足基本标准的选项,就会停止进一步的搜索。这种决策方式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与寻求最优解的传统经济学模型有所不同。麦卡锡:人工智能之父智能机器应该有什么能力?约翰·麦卡锡,20至21世纪美国计算机科学家,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他不仅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12月15日 下午 11:57
其他

描写冬天的好词、好句、好段,给孩子的作文素材!

雪,深切切的,好像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还有一丝揭开藏头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态万千、晶莹透亮,好像出征的战士,披着银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战帆在远航……8.
12月15日 下午 11:57
其他

最伟大的10位计算机科学家的核心观点(上篇)

计算机科学探索信息处理和系统设计计算机科学探索信息处理和系统设计。计算机科学是研究信息和信息处理过程,以及它们与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实现和应用的科学。它不仅仅关注计算机本身的硬件设备,更重要的是涉及到软件系统的理论基础、设计、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科学包含多个子领域,包括算法和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因此通才讲堂的第十三课是计算机科学课。图灵:计算理论一台计算机理论上长什么样?艾伦·图灵,英国人,20世纪最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他的工作为计算机科学领域奠定了基石。图灵191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他在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并在那里展现出了他非凡的数学才能。图灵在1936年发表了他的里程碑式论文,首次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二战期间,图灵加入了英国政府的密码学工作,他在破解德国军方的恩尼格玛密码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极大地缩短了战争时间,拯救了无数生命。战后,图灵继续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研究,直到1954年因为当时英国的同性恋法律而不幸自杀,结束了他辉煌而短暂的一生。图灵的理论主要围绕图灵机的概念展开,这是一种抽象的计算模型,用以描述算法或计算过程如何在逻辑或数学上被执行。图灵机由一系列状态、一个无限长的纸带(用作存储介质)和一个读写头组成。纸带被分成连续的格子,每个格子可以写入一个符号。在每个时刻,机器头都要从当前纸带上读入一个方格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内部状态,输出信息到纸带的方格上,并转换自己的内部状态,然后进行移动。图灵通过提出“图灵机”的概念,定义了算法执行的理论模型,这一模型成为了理解和设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图灵机不仅展现了计算过程的普遍性,还清晰地描绘了可计算性的界限,即哪些问题是可以被算法解决的,哪些则不可以。图灵通过这个模型证明了停机问题在原理上是不可解的。假设存在一个程序,可以判断任何其他程序在给定输入下是否最终停止运行。如果这样的程序存在,我们就可以构造一个“悖论程序”,当且仅当该程序判断自己会停止时才无限运行。这就形成了一个逻辑上的矛盾。此外,图灵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提出了开创性的思想,包括著名的“图灵测试”,用以评判机器是否具有智能。图灵的理论和思想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他成为了该领域公认的先驱和可计算性理论之父。冯·诺伊曼:存储程序概念修改程序不再需要重新配置硬件!约翰·冯·诺伊曼,美籍匈牙利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他的工作为计算机科学和多个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冯·诺依曼生活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的冷战背景下,计算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个时期,计算机从最初的机械式计算设备转变为能够执行复杂计算和任务的电子机器。冯·诺依曼在其职业生涯中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美国原子弹的研发(曼哈顿计划),以及在战后参与了早期计算机的设计工作。冯·诺伊曼的理论核心在于他对计算机架构的贡献,特别是存储程序概念的提出。这个概念,也常被称为“冯·诺依曼架构”,是现代计算机设计的基础。在这种架构中,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在同一内存空间内,程序由一系列指令组成,这些指令可以被计算机顺序读取和执行。此前,计算机程序通常被硬编码在机器里,修改程序需要重新配置或重建硬件。冯·诺依曼架构的引入,使得计算机能够通过读取存储在内存中的指令来执行操作,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灵活性和功能性。例如,一个简单的冯·诺依曼架构计算机可能包含用于加法的指令。如果要执行加法操作,只需将加法指令及其操作数(如数字2和3)存储在内存中。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这些指令,将2和3相加,然后将结果(5)存储回内存。香农:信息论如何在有噪声的通道中传输信息?克劳德·香农,20世纪美国数学家和电子工程师,被誉为“信息论之父”。他的开创性工作为现代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香农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学业后,加入了贝尔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通信技术研究,包括他的开创性信息论工作。二战期间和战后的几十年,随着计算机、电子学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对处理和传输大量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香农的信息论为这一时期的技术革新提供了理论支撑,特别是在数字化处理和信息传输效率方面。香农的信息论是通信领域的一大革命,它提出了量化信息的方法,并分析了在给定的通信渠道中传输信息的最大可能效率。信息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比特”(bit),作为信息量的基本单位,比特代表了一个二进制决策(是或否、0或1)。香农的理论展示了如何在有噪声的通道中有效传输信息,并计算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的最大通信速率,即香农极限。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电子通信,也适用于所有形式的数据传输,包括无线通信、数据存储和检索。分享文章,一起学习人类知识的精华!
12月15日 下午 11:57
其他

新加坡“第一家族”内乱真相

在星期天,一大家人经常到李光耀家聚餐,这个时候,最热闹的莫过于他们的孙辈,在房间里打闹嬉戏,一刻也不停,以至于李光耀一方面觉得快乐,一方面又觉得他们的父母未免有点儿放纵小孩子,完全不像自己小的时候。
12月15日 下午 11:57
科技

最伟大的10位计算机科学家的核心观点(下篇)

辛顿:深度学习怎么训练神经网络?杰弗里·辛顿,依然在世的加拿大籍英国计算机科学家,是一位在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在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计算机科学家。神经网络尝试模拟人类的大脑,网络的每一层有许多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都能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大量神经元组合成了复杂的计算。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尽管神经网络在初期显示出潜力,但由于技术和理论的限制,它们未能达到早期的预期,并经历了所谓的“AI寒冬”。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大量数据的积累以及算法的改进,神经网络开始复兴,并迅速成为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前沿。辛顿致力于理解和模拟大脑如何学习,这一研究最终促成了反向传播算法的开发。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技术,它构建和训练多层(即“深层”)的神经网络。这种方法模仿了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神经网络结构中的多个层次,每一层都能从输入数据中学习到不同级别的特征。例如在图像处理的任务中,较低层可能学习到边缘和纹理的信息,中间层可能识别更复杂的形状和对象部件,而更高层则可能识别整个对象和场景。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
12月15日 下午 11:57
其他

于漪:让教育回归本原,让孩子感受到幸福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不足。且不说别的,单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不仅不陌生,且深知其科学价值。中小学生对幸福的要求应该说是不高的。他们只要感到自己做的事有意义,有成就感,受到尊重,得到肯定,就会身心愉悦、舒服痛快、幸福温暖。一言以蔽之,成为“不一般”的人,有权有势有钱,当然也就有“幸福”。以明日虚幻的所谓幸福给今日的学生不断加压,逼迫学生作出现实的付出,这种得不偿失还不仅仅是时间叠加、载重数量的机械运算,丢失的更是花样年华的好奇、快乐,青涩少年的美梦、猎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的壮志豪情与无限活力。以巨大的勇气拆除分数的桎梏,废除教育孩子习以为常的语言霸权,遵循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幸福就会不期而遇:头顶上是湛蓝的天空,周围是鸟语花香。——于漪01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幸福幸福是什么?可能千人千理解,万人万体会。它既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切切实实地存在于人的身上、人的心中。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无上幸福,这就把幸福提升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高度来体验、来考量。有的人物欲无穷,对金钱顶礼膜拜,追求财富的超速积累,过声色犬马的生活,认为这就是享受生活,这就是幸福。对这些林林总总的认识与做法,暂不作评判,不进行讨论。我们办学者、执教者着力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我们的中小学生在求学期间能真切地感受幸福、享受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中小学生对幸福的要求应该说是不高的。他们只要感到自己做的事有意义,有成就感,受到尊重,得到肯定,就会身心愉悦、舒服痛快、幸福温暖。有了这种感受,必然精神振奋、意气风发,笑对学习和人生。然而现实状况是,不少孩子表现出的是身体疲惫、心情压抑、求知欲望不强烈。只要说到现在的生活比我们那时不知幸福多少时,常会听到这样一句意想不到的话:“那时你们不过穷一点罢了,你们知道我心里多苦,哪个压力大啊!”这样的话出自十三四岁或十六七岁孩子的口,真是令人心酸。生活确实幸福,学生既无缺衣少食之苦,求学的物质条件更是优越得前所未有,为什么会觉得“心苦”而缺失幸福感呢?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过重的压力无疑是共同的因素。学生求学必有压力,但这种压力应该是适度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过重的压力必然导致学生不能承受之累、不可承受之苦。我们不禁要问,过重的压力来自何方?首先是目标宏大、虚幻,内容繁多。这些目标基本不是孩子少年立志所追求的,而是家长根据社会上流行的、时尚的,各种各样的“参照物”确立的。各种各样的学科要拔尖,各种各样的才艺要掌握,各种各样竞赛的机会不能错过,各种各样的奖状、证书均要囊括为己有……五花八门的功利都往小小生命上堆,怎一个累字了得!家长也无奈,如此这般的做法,近则为孩子进名校打造敲门砖,远则期望他们将来当什么“官”,做什么“领”,成什么“款”。一言以蔽之,成为“不一般”的人,有权有势有钱,当然也就有“幸福”。以明日虚幻的所谓幸福给今日的学生不断加压,逼迫学生作出现实的付出,这种得不偿失还不仅仅是时间叠加、载重数量的机械运算,丢失的更是花样年华的好奇、快乐,青涩少年的美梦、猎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的壮志豪情与无限活力。任何人只有一个童年、一个少年、一个青年时期,“逝者如斯夫”,流逝的岁月永远不可能返回。用成人的主观愿望构架孩子的人生,看似为他们造福,实质却是画地为牢,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发展、蓬勃生长。青少年时期极其可贵的率真、幼稚、粗糙、勇敢、探究、纯情、惬意、欢乐在功利色彩笼罩下不断地被消解。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不足。且不说别的,单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不仅不陌生,且深知其科学价值。然而,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以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教育对象。不是教育的多样性适应于引导各具特点的学生,而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种种做法均一刀切、标准化。淡化的是“人”,信奉的是“分”。当“分”被作为图腾般膜拜时,许多学生在分数面前常常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学习乐趣无情地被人为打掉,失去了求知的成就感,又何言幸福?一位在国外工作了8年的博士说了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一名中国学生和一名外国学生同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求学,一次考试,同获97分。外国孩子返回家中,全家欢欣雀跃,父母认为孩子是天才,了不起;而中国孩子回到家中陈述成绩时,遭遇到的却是父母的铁板面孔,继而是父亲的严厉质问:“还有3分到哪里去了?”带给孩子的是恐惧、失败、沮丧。这个事例很有典型性,后面这名学生的遭遇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也是屡见不鲜的。97分的高分尚且如此,更不用说80
12月13日 下午 12:01
其他

一个关于如何让孩子开窍的绝招:深度分享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通过生活体验培养思考的能力。当一个孩子真正读懂了生活,他就读懂了所有的试题。爸爸在读
12月13日 下午 12:01
其他

青春期的烦恼: 从矫正牙齿看亲子矛盾

我没有因为治不好痘痘就迁怒于别人,但是我确实因为没能及时矫正牙齿而对父母有怨言。我慢慢意识到,以牙齿问题为导火索的隔阂对于我们亲子关系和我的个人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戴牙套第50天:失望于父母的态度
12月13日 下午 12:01
其他

教育就是,要经常带孩子拼一把

一教育其实是一种平衡的艺术。躺平时要适当给一些压力,激励他奋进;卷得厉害、压力过大时,要适当帮助减负、减压。骄傲的孩子要适当泼点冷水,自卑的孩子要多给予打气、加油。速度慢的孩子要进行快速练习,速度快的孩子要让他静下来,细心再细心。所以,没有谁的方法是万能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是硬道理。二有人主张,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远离压力,享受平淡的生活。的确,这样的生活看似无忧无虑,但长远来看,它可能限制了孩子的成长潜力。人生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舒适区里待久了,人容易失去斗志,变得平庸,泯然众人。而适当的压力,却能成为推动孩子前进的动力。正如弹簧一般,压力越大,反弹的力量也越强。当孩子锚定最近发展区,拼一拼,搏一搏,挑战自己,获取内啡肽带来的苦尽甘来时,才会有脱胎换骨般的蜕变。三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有谁是随随便便能成功的吗?有个六年级的女孩,性喜读书,但性格内向,羞于上台表达。刚好有个市级演讲比赛,老师和家长好说歹说,她总算同意参加。写稿、改稿,一句一句地练,语音、语气、动作、表情,一点一点地抠,反反复复。课间,她少了休息玩闹时间;晚上,她总是比同伴迟一个小时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星期后的比赛,她获得了一等奖。这次比赛获奖,让她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阳光、活泼、喜欢表达、主动参与。我感慨:想改变一个人,有时候,只是一件事。但这件事,也确实不容易!四怎样去拼一把呢?并非盲目地努力就行,应该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策略。目标设定:目标需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时限明确(SMART原则)。比如,设定“本学期数学成绩提高10分”而非“我要好好学习”。又如,这次演讲比赛,要达到一等奖;这次跑步至少要进入年级段前三名等。时间管理:目标明确后,一定要会安排时间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多次),教会孩子合理规划时间,什么时候干什么,区分任务的紧急与重要程度,确保学习与休息的平衡。一直觉得忙乱的人,只要一梳理时间表,就会发现,其实也没有怎么忙,还能发现,有些时间是花到无谓无用之事上去了。刻意练习:在特定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反馈与调整,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必要时,可请专业老师指导。请记住,有反馈的练习才是有效的练习。(篇幅有限,详情可细看《刻意练习》这本书)压力管理:压力很多时候来自个人情绪,教会孩子识别并管理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运动、音乐、美术、冥想、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五在孩子的拼搏之路上,教育者应该扮演好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既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又要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少走弯路、更快成长。在拼搏的过程中,有几个常见的误区需要避免:过度竞争:竞争是激励孩子进步的一种方式,但过度竞争却可能让孩子陷入焦虑和恐惧。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竞争,将其视为自我提升的机会,而非与他人较量的战场。忽视健康:为了取得好成绩,有些孩子可能会牺牲自己的健康。特别是过度延时学习,得不偿失。偶尔“开一下夜车”,视体力情况也许可以,但不是长久之计。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确保他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能保持健康的体魄。忽视专家指导、团队合作:在拼搏的道路上,单打独斗往往难以走远,没有什么本领可以闭门造车就会的。家长要帮助孩子向专业的老师请教,鼓励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请教专家、团队合作不仅能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还能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获得更多的支持。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育就是,要经常带孩子拼一把。只有这样,才尽可能地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实现自己的价值。人生难得几回搏,要鼓励孩子在风雨中学会坚强,在阳光下绽放笑容。因为,只有经历过拼搏的人生,才是最精彩、最无悔的人生。来源:教育本色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12日 上午 10:57
社会

停止熬夜写作业!江苏一地官宣

近日,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发布最新通知通知要求学校实行“作业熔断机制”小学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业的,请让孩子停止作业及时就寝保证充足睡眠第二天向老师说明情况即可未完成部分无需补做老师会根据情况做出教学调整促进孩子学习更加有效对此,有家长表示:苏州"卷王"不卷了?有家长表示:个性化升学时代真的到了——苏州实行“作业熔断”,把时间“还给”家庭。还有家长表示:南京呢?我们先来聊一下“作业熔断”。今年4月份,广西南宁的一所小学新规定晚上9点半作为“作业熔断”的时间界限,9点半一到,孩子没完成的作业不用做,次日也不用补做,老师不会责备,引发热议。对于作业来讲,小规模风险是孩子做作业做到太晚影响休息时间,严重问题是孩子群体出现压力过大导致身体和心理不健康。作业熔断就是为了切断这种可能。但是作业熔断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有家长觉得作业熔断是个馊主意,为什么不减少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还有家长坦言,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这项制度一旦推广开来,孩子肯定会找各种借口拖到晚上9点,这样他一定会拉开与班上其他同学的差距。家长A:9:20不写了,那就放了学吃过晚饭玩一会,玩到9:00二十分钟装模作样,9:20熔断。家长B:我们班好多家长跟班主任提出作业太多,做到一两点。然后班主任就让副班主任观察一下作业量和作业完成情况。结果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一些同学吃饭时间很快,中午能很快到班写作业,课间也会争分夺秒写;下课玩,回家写作业的就会晚。2、作业效率慢,同样的时间,学霸快要写完,某些同学才写两题。3、初三了,写到11点是比较正常的。总结作业并不多,是某些同学不仅写得慢,还只想着玩。家长C:没有用的,老师可以接受不做完,有些家长接受不了,卷的生怕比谁少做一道题。家长D:还有家长表示:孩子如果有责任感,觉得要今天做完今天作业才可以休息,怎么办?毋庸置疑,“作业熔断制度”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一次尝试,值得肯定和支持。但是执行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家长要解决一些孩子爱拖延的毛病。教师也需要合理调整作业量和难度,确保多数孩子的作业能在“熔断”时间之前完成。来源:南京家长说、小红书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10日 下午 3:58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双教师家庭算寒门还是顶配?网友们吵翻了…

临睡前竟然刷到这个...都不知道这文案都是怎么写出来的...“真正的寒门贵子...父母都是教师,生活相对拮据...”然而就是这样一篇角度清奇的文章,引发了几百点赞和留言...有人说:初中读的是过去民办时期收费的文澜,这也算寒门吗?有人说:这生活相对拮据,是相对初中的其他土豪同学而言吗?还有人说:县城里双教师家庭属于县城婆罗门阶层,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基本算是顶配了好吧...也有人说:现在寒门标准变了,只要不能全款买学区房或全款大别墅的都算啊...过去的文澜可不是现在的文澜,2018年进文澜的要么天赋异禀掐进去,要么花钱找人进去据说最高行情开到200W...双教师家庭算寒门吗?来源:实话教YU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10日 下午 3:58
其他

第十六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活动(三)

观看更多转载,第十六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活动(三)现代与经典已关注Share点赞WowAdded
12月9日 下午 11:01
其他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来啦!有何作用?如何推进?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12月9日 下午 11:01
其他

如何把公开课变成教师论文?这个思路太绝了

或邮箱xy@xdyjd.com名师在线课程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2月9日 下午 11:01
其他

“2024年十大流行语”发布!

《咬文嚼字》“2024年十大流行语”:“未来产业”“松弛感”“小孩哥/小孩姐”入选“未来产业”“智能向善”……迅猛发展的AI技术成为人际交流高频使用词汇;“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精准“拿捏”人们日常状态;“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携手跻身年度热词,显示年龄不再阻挡人们追求自己的热爱和梦想。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语言文字权威期刊《咬文嚼字》2日发布“2024年十大流行语”。上榜热词为:“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据介绍,该“十大流行语”由语言文字专家研究全年互联网和大众媒体中出现的高频热词而评定,关注中文语言文字的“创新”。《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说,“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今年流行语折射出的时代特征十分鲜明。”今年人工智能引领的高科技发展迅猛。据介绍,“数智化”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体,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智能向善”指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福祉,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未来产业”则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新赛道。文旅融合正为中国文化行业带来新鲜气象。2024年,美国博主保保熊一句“city不city”火遍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指出,“city”本义是城市,也可指城市化的,而“city不city”衍生出时髦、洋气、现代化以及“刺激、开心的感觉”。中国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在中国发出“好city啊”的感叹。2024年,那些鲜活表达人们状态的词语热度居高不下。“水灵灵地×××”,原本出自一位韩国女歌手在展示照片拼贴画时说的话,迅速走红网络后,被用于形容人漂亮而有精神、动植物等润泽有生气,也可以用来自我调侃和自嘲。“班味”指的是上班压力过大的人们眼神疲惫、面容憔悴。这一词语走红,源自网文《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会改变了》。网友不仅热议“班味”,也喜欢分享“去除班味”的方法,如旅游、休假、社交、文娱等。而与“班味”相反,备受追捧的“松弛感”,则指遇事能从容应对、善待自己、不慌张、不焦虑,这是人们向往的状态。源于游戏的“硬控”一词,在2024年变成了拥有魅力和吸引力的正面表达。语言文字专家分析,网络上常说的“硬控我×秒”“××硬控我×分钟”,意思是某种事物非常吸引人,让人短期内完全沦陷、身不由己,常用于形容某个事物或现象对人们产生强烈吸引力,让人无法不关注。十大流行语中,“银发力量”和“小孩哥/小孩姐”携手亮相。“银发力量”指老年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既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老有所为,年龄不能阻挡“银发族”活力四射。而“小孩哥/小孩姐”指的是在某方面具有过人才能的孩子。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军团”涌现一批“小孩哥/小孩姐”,年纪虽小却拥有非凡才能和心理素质,未来可期。来源:新华社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8日 上午 9:01
其他

江泽民交接班时的讲话

2004年9月20日,江同志在调整充实中央军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交接班讲话,被收录到《江泽民文选》。这段讲话内容朴实,信息充足,从中可窥见一位政治家的高风亮节和关键时刻的心路历程。20年过去,如今读来依然有不少收获,以下为具体内容:我诚心诚意地把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这个班交给锦涛同志。作出这个决定,我是经过长期酝酿、慎重考虑的。这样做,有利于党和军队事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有利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三位一体这样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形式,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最妥当的办法。党中央和小平同志当年决定我当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也是从大局考虑的。回顾我担任军委主席十五年的历程,感慨万千。事非经过不知难啊!当年小平同志把军委主席这个班交给我,我真是感到千钧重担在肩啊!十五年来,对小平同志的重托,我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对军委主席这份责任,我是抱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来对待的,从不敢懈怠。对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对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夙夜在心。我这些年集中精力抓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我军能否打得赢、不变质。十五年来,我们大家一起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经受了许多复杂而严峻的考验。我们团结奋斗,在毛主席、小平同志打下的基础上,把我们这支军队的建设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我虽然退下来了,但我的心永远同人民军队连在一起,同全军官兵连在一起,同军委的同志们连在一起。此时此刻,我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想给大家提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军队始终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服从党指挥。接受党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关系我军的性质,关系党的兴衰成败,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军是党的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军队政治上合格,确保军队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这个根本政治原则问题上,全军同志头脑要十分清醒,立场要十分坚定,旗帜要十分鲜明。二是希望军队永远保持老红军的政治本色。现在,我军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军的官兵成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必须长期抓住并认真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全军官兵要始终珍惜我军的光荣历史,继承和发扬我军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作风,身体力行地把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代一代传下去。三是希望军队努力站在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的前列。军事领域作为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是最具创新活力也是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我们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积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坚定不移地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四是希望军队不断巩固和发展高度的团结统一。全军同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军队的团结统一。只要军队听党指挥,军队内部是团结的,军队同人民是团结的,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经受住任何险风恶浪的考验。五是希望军队切实履行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台湾问题是我最大的一个牵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国家安全最大、最现实的威胁就是“台独”分裂势力。台湾问题有很深的国际背景,有特殊的复杂性,解决起来很不容易。解决台湾问题,我们还是要坚持文攻武备的总方略。我们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决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一项重大政治原则。军队必须抓紧做好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做得越好,就越有可能争取到和平统一的前景。即便发生重大“台独”事变,我们也可以战而胜之。来源:第一哲学家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8日 上午 9:01
其他

温儒敏:古诗词要怎么教

来源:梅的叙事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8日 上午 9:01
其他

大声朗读对孩子有10大好处!附朗读方法及精选美文

提到孩子的语文学习,我们常常会说到一个词就是“语文素养”。很多家长现在都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比如,让孩子多动笔写字、多读书、写日记等,这些都是培养并提升语文素养的好方法。其实,还有一个特别简单、很容易操作的方法,那就是:大声朗读。我们这里说的朗读,指的是让孩子大声把文章读出来,声音洪亮有自信,而不是小声念叨。很多家长和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其实都忽略了大声朗读,很多孩子性格比较内敛,也不愿意出声读课文。其实,大声朗读对记忆也很有帮助,那些背课文比较快、比较准的孩子,往往都喜欢大声读出来。当然,大声朗读的好处远不止这些,除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帮助,大声朗读还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改善心理问题,让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接下来,我们便与大家分享大声朗读对孩子的10个好处。每天让孩子坚持在固定的时间里大声朗读,养成良好习惯,提升各项能力吧!有利于开发右脑因为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孩子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在诵读过程中,把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且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使人进入了一种美的艺术体验,这就很好地开发和训练了右脑。让孩子变得更开朗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讲话声音较小,如果孩子能够坚持大声读课文及其他文章、书籍,体会到优美发声的乐趣,他们逐渐就会树立信心,进而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了。激发孩子自信诵读可以激发激情,提升自信心,反复诵读可以增加孩子的胆量。特别是在集体诵读时,大声朗读可以相互壮胆,进而产生诵读的热情和激情。让脑神经兴奋人在诵读时,口腔、肌肉、舌头、气流等的运动可以激活大脑多个区域的活动,特别是额叶、颞叶和顶叶,还可以使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达到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的状态。坚持大声朗读,让大脑变得更加灵敏好用,记忆力、注意力等学习能力就能随之得到提升。有利于记忆材料经常大声朗读、大量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大脑表层到深层的记忆回路,使得记忆品质得到改善。深层记忆回路是和右脑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回路一旦打开就和右脑的记忆回路连接起来,生成一种优质“记忆”,甚至让有的孩子可以做到“过目不忘”。形成感知能力大声朗读、反复诵读能够激活孩子的感知能力,并能和右脑中贮存的信息形成共鸣,得到一种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感受,从中获得能量,进而把这些宝贵的感知浓缩和储存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发展,它们就会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领悟,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感悟和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更容易感受“美”每篇文章、书籍中,都有着不一样的“美”,蕴含着作者对“美”的感悟,而大声朗读可以将这种“美”还原。字正腔圆,大声朗读,将多种文艺、文字表达形式,在声情并茂中,表达出来融为人们的思想灵魂,凝聚起精神力量。增进脑呼吸大声朗读在某种意义上和唱歌有着相同之处,它的原理是通过腹式呼吸带动人体各肌肉组织运动,同时锻炼呼吸道和腹部,增进大脑呼吸。人在发声时可以增加呼吸量,吸入大量的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提高写作能力大声朗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是修改完善的过程。慷慨激昂地大声诵读、背诵可以把情绪调动起来,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大声诵读中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只有在大声诵读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提升表达力大声朗诵时,吐字清楚、字正腔圆、连贯畅顺是基本的要求。这样的练习不仅有利于孩子在演讲会、辩论会上更好地、高质量地发挥展现,而且还利于提升他们参与其他事务沟通、交流的效率。培养孩子大声朗读习惯有哪些妙招?鼓励孩子自己挑选书籍除了孩子课本上的必读文章外,家长不妨鼓励孩子自己挑选书籍篇目,这样孩子不会特别抵触,反而是一种主动、有兴趣地参与。读前要先理解大声朗读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盲目、着急开始,囫囵吞枣,反而会让这个习惯的效果变得适得其反。朗读前,家长也要参与进来,帮孩子一起做好功课。比如,文章中的生字、多音字、多义字,先了解它们的读音,理解它们在本篇中的含义;作者背景、作品背景,大致进行了解;孩子因阅历有限不能感知文章中的某些句子,家长就可以带着孩子梳理一下,尝试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朗读。每天固定的时间,固定时长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每天选一个父母孩子都方便的固定时间,到点便开始大声朗读。这样不仅可以有一种强烈的“仪式感”,还可以让孩子格外用心对待。读后要有思考孩子诵读后,为他们准备好温水润嗓子。待他们平缓心情,逐步回归正常说话状态时,我们就可以跟孩子探讨一下,读完这一段或是这一篇文章的感受,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理解,鼓励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家长如何为孩子朗读,记住这13条想让孩子养成朗读习惯,家长也要坚持为孩子朗读,我们推荐几条《朗读者》一书中介绍的方法:1.朗读越早开始越好,并尽量坚持到孩子小学毕业。2.对于自己重视的事,我们一定抽得出时间。每天至少安排一个固定的朗读时间,尽量使之成为习惯。3.不妨从由韵律感的童谣、儿歌和几行字的绘本开始,再逐步朗读文字较多、图画较少的童书,再到有章节的故事及小说。4.只要时间允许,就频繁地为孩子朗读。但刚开始时,单次时间不要过长,保持孩子对朗读的热情。根据孩子的接受度,慢慢增加时间。5.聆听习惯是后天养成的,需要逐步培养孩子——聆听不会在一瞬间学会。6.要注意变换读物的长度和主题。鼓励孩子自行挑书。7.在朗读前,一定要提一下书名、作者和图画作者。8.朗读要有始有终。但是发现选错了书,一定要及时停止。9.如果朗读有图画的书,尽量让孩子能够看到图画。10.帮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的最好方法是与他一对一地相处。读故事给孩子听,并留意他们听故事时的反应,可以带来许多好处。11.只有极少数人是天生的朗读者,每个家长都要积极练习。大量运用自己的表情,甚至改变声调,扮演人物。12.千万不要读得太快。建议不要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因为你的表情很容易泄露出你的想法。13.偶尔读一些内容较艰深的书,挑战一下孩子的大脑。多启发孩子思考,尝试跟孩子讨论书中内容。//大声朗读对孩子的成长受益多多,好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只要家长和孩子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发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来源:小学语文、朗读君等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7日 下午 8:03
其他

教育部、中宣部向中小学生推荐!这31部电影上榜→

来源:微言教育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7日 下午 8:03
其他

一直考学生的教育不会有创新

本文作者黄全愈,生于柳州。198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赴美,1989获美国维拉诺瓦大学“组织与管理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旅美教育学专家,美国迈阿密大学亚洲学科部主任。被迈阿密大学授予“(学术)重大影响奖”,并被提名为杰出教授。黄全愈是中美教育和文化比较专家,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让别人的脑袋为自己思考——没有独立思考、没有批判性思维、没有创新意识的孩子,就是被教傻了。然而,危害更大的“被教傻”,是在正确答案下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地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绞杀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虐杀孩子的创新意识。”1、创新是中性的武器许多人以为,创新永远是正面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其实,就像核裂变一样,创新是一种中性的武器,好人可以拥有它,坏人也可以利用它。可惜,在正面创新举步维艰之时,负面创新却花样翻新。据人民网报道,某日,某人在马路上拾到一信封,里面有一张带密码的银行卡,插入ATM机,竟然有30万余额。信封里还有一封某公司的“行贿信”:某处长:感谢您在招标过程中对本公司的大力帮助,因不方便登门致谢,特附上银行卡一张,里面是我公司的一点心意。密码是工程开工日期(160423),如果在取款中遇到问题,请咨询开户银行(05168701XXXX)。虽然银行卡显示有余额30万元,但当小某取款时,ATM机显示“不予承兑”。拨打信上的“银行”电话,“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卡上有5000元滞纳金,只要往里面转5000元,即可自由存取。5000元vs30万,再说钱是打到这张卡里,能有啥问题?于是小某转了5000元。转账成功后,小某再输密码,仍是“不予承兑”,再拨“银行”电话,关机……至于骗子是怎样创新的,在此不赘。总之,既简单又新颖,以致公安感叹:这个骗局从未见过,连银行都蒙了!读了这个让人唏嘘的负面创新,让我们看一看汤森路透评选的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的各国入围数量:日本40家;美国35家;法国10家;德国4家;瑞士3家;韩国3家;瑞士、加拿大、比利时、中国台湾、荷兰各1家。唯独没有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大陆。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2、我们是怎样把孩子教傻的有一次,我应邀到南方一所很不错的中学作报告。谈到语文教学时,我说:“请在前排就座的领导不要回头,我要问个敏感问题。”校长大度地笑笑。副校长说:“不用回头我也知道怎么回事儿。”我说:“不喜欢语文的同学,请举手!”手臂林立,一片哄笑。朱自清的《背影》,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鲁迅的《药》,还有唐诗宋词……这些内容,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让人无法忘怀。语文,实在是一门字里行间都情趣盎然的学科,本来应该最能吸引孩子们,可是它怎么就变成了一门最烦人的课呢?《光明日报》曾刊文《这样的语文标准答案很荒谬》,披露了何为“荒谬”: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里,你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什么?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明明问的是“你”(学生);而标准答案却答的是“我”(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并且以此为唯一正确的“标准”。据说,有学生选择“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结果得了个大红
12月7日 下午 8:03
其他

凌晨4点30起床四年,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惊人发现:44岁和60岁是两次‘断崖式’衰老高峰!7条应对策略让你逆转时光!

斯坦福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一项研究发现,人的衰老并非是一个缓慢、线性的过程,而是在44岁和60岁左右会经历两次显著的“断崖式”变化,分别将我们带入中年和老年阶段。这项研究于2024年8月14日发表在《自然·衰老》(Nature
12月6日 下午 11:10
其他

韩国5岁女孩因长相太美,被迪拜富豪收养,10年后,如今女孩现状竟是这样?

观看更多转载,韩国5岁女孩因长相太美,被迪拜富豪收养,10年后,如今女孩现状竟是这样?现代与经典已关注Share点赞WowAdded
12月6日 下午 11:10
其他

适合周末在家跟孩子一起做的10件小事

周末是亲子相处的美好时光,放下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和孩子一起享受欢乐温馨的时刻吧。以下是10件适合周末和孩子一起做的小事,快带孩子做起来吧!
12月6日 下午 11:10
其他

教育就是,要像农民一样思考

一“像农民一样思考。”这题目,是今天刷短视频时的启发。一位出国留学的大学生学习一直处于低下,几近放弃时,指导老师给他指点迷津时说的。“像农民一样思考。”学习如此,教育也是如此,作为农民的儿子,我感同深受。农民们可能不知道,在他们的身上,有着不同凡响的哲学智慧。二像农民一样细心呵护种子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上天赋予他们不同的天赋和潜力来到这个世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满怀爱心,要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生长环境和播种的季节。不管孩子是什么类型,都要尊重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而不是一刀切地用分数和排名等一个标准来对待。三像农民一样细心打理土地教育的土地,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这片土地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种子的成长。我们需要不断改善和优化教育环境,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包容和正能量的成长空间。在学校,要倡导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被关注和尊重;在家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社会,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正能量成为引领孩子前行的灯塔。四像农民一样施肥、浇灌、培土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给予孩子们养分、关爱和引导。施肥,就是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拓宽他们的视野;浇灌,就是用爱去滋润孩子的心田,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支持;培土,则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为他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看似简单的行动,却需要教育者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因为每一颗种子的成长都需要时间和过程。五像农民一样静待花开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作为教育者,要会欣赏这份多样性,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天。就像农民静待花开,我们也要怀揣希望,静待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绽放光彩。六像农民一样只问耕耘,不求收获在教育这片田野上,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不是最终的收获,而是耕耘的过程。因为过程决定了结果的质量,也决定了孩子们能否真正享受到成长的乐趣。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上时,结果自然会水到渠成。这,不仅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对孩子们未来幸福的期许。七教育就是,像农民一样思考,它教会我们慢下来,去感受生命的律动;它教会我们耐心,去等待每一个生命的绽放;它教会我们无私,去奉献自己的爱与智慧。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与守望。让我们用一颗平和、耐心、敬畏生命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来源:教育本色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5日 上午 8:03
其他

27岁任上海交大博导,本人发声

最近,“27岁清华博士任上海交大博导”登上了微博热搜,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他是谁?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能做博导?这位年轻的博导名叫张林峰,1997年出生于山东潍坊,今年6月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现已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林峰的研究方向为高效的人工智能(Efficient
12月5日 上午 8:03
其他

作家琼瑶去世,终年 86 岁,她的哪些作品曾经影响过你?

岁儿子表示,母亲留有遗书,交代秘书中午回家看看,入屋后才赫然发现琼瑶已在房间内轻生。秘书见状立即通知
12月5日 上午 8:03
其他

发现: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授课专家

「培训的高度就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发展的高度」当下,教育培训既是一项政治任务,又是一项学术要求。其中,学校领导和管理干部的集中培训,通常都要安排上党课;教师和工作人员的集中培训,一般也要安排上师德师风教育课。这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专业课的授课老师相对易找,而深受欢迎的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授课专家却比较难寻。放眼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深圳,在奋力建设好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驱动下,不经意间产生了一位深受欢迎的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授课专家——郭其俊。「真正的专家,其特征是优秀且不可替代」说起郭其俊,其在中国基础教育界,也算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成长于江苏南通,历任班主任、团委书记、教务处副主任、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等职;他成熟于江苏南京,2005年,经南京市面向全省的校长公选,任南京市宁海中学校长,后任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他成名于广东深圳,2012年,经深圳市面向全国的校长公选,任深圳市福田中学校长,后任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成为深圳市首位“百万年薪”的公立高中校长和公立教科院院长。现在的郭其俊任大湾区校长教育研究院(香港)终身名誉院长,兼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特聘全国名校长及专家工作室主持人等职。为全国首批正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和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出版《一流教师教什么》《教师的绝活》《校长的必修课》《教育人物评传》《教育.人物.传奇》等五部专著,在各级报刊杂志和微信平台上独立公开发表文章两百余篇。近几年来,郭其俊潜心研究校长发展,被誉为“中国当代校长评传第一人”。「好的报告,除了传播正能量,还一定能产生众多粉丝」郭其俊的身份和贡献不仅限于教育领域,还延伸到了党课和师德师风的教育方面,成为全国著名的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授课专家。他的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理论的高度,又结合实际案例,深受学员们的欢迎和好评。作为一名著名的教育行者,特区教育人气百度指数最强F4,郭其俊的学术足迹遍布全国,主持会议、开设报告或讲座共1000余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样重要」在郭其俊看来,当下,教育培训中的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整体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或者一些时候也存在:“走过场——部分组织者为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而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不太考虑效果和受欢迎程度”、“效能不强——部分设计者没有从课程的高度,从真实问题出发,设计和实施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让课入脑入心,使听众产生深刻的共鸣和理解”和“受欢迎程度不高——部分授课者授课时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缺乏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指导,使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等现象。郭其俊认为,造成教育培训中的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部分存在:“走过场”、“效能不强”和“受欢迎程度不高”等现象的原因,首先是部分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授课者认知水平和核心素养达不到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的授课要求,其对党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准确传达党的理论和思想。其次,教育系统也缺少对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授课老师的培养。可以看到,不少地方每年都开展青年教师学科类赛课活动;但很少看到,有地方开展青年教师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的赛课活动。「上好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郭其俊认为,上好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是一项政治要求,同时也给授课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每一位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授课者,一是要增强对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的热爱,并由此产生热心、热情。如果授课者缺乏热爱、热心和热情,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内容容易空洞,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同时当授课者满怀热爱、热心和热情时,这种积极的情绪会传递给听课者,增强他们对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内容的接受度和认同感;二是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核心素养。必须深入透彻理解党的理念和师德师风教育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准确传达党的理论和思想;三是要从课程设计的高度,精心设计课程。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并且把评价贯穿在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四是要加强概念教学和案例教学。通过实际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形成正确概念。正面案例引导学习优秀榜样,负面案例起到警示作用;五是要发扬我党的语言风格,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抽象的理论变成浅显的道理,容易被听众理解和接受。总之,郭其俊以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成为了党课和师德师风教育课授课的专家。他的授课不仅帮助学员们提升了理论水平,更激发了他们实践的热情和动力。期待有更多的像郭其俊这样的党课和师德师风课授课专家的涌现!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4日 上午 8:03
其他

马斯克发警告:“美元或将一文不值”、“美国正迅速走向破产”!

Lewis则指出,政府内部的冗余与低效或是美国债务不断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值得深入审查。值得注意的是,当选总统川普曾任命马斯克与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维韦克·拉马斯瓦米(Vivek
12月4日 上午 8:03
其他

叶澜: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历史审视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历史审视文/叶澜今天,我的讲座题目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想用这十个字来表达“教育”一词的内涵。但愿这一讲座,能让大家感觉到,教育并不是像我们天天挂在嘴上,天天感受到的,如空气和水一般平常,那样容易说得明白。通过今天的讲座,希望大家对教育的全部丰富性、复杂性,它的内涵,它对人类、对我们自己的价值有所领悟。
12月4日 上午 8:03
其他

女教师产假正逢寒暑假可以顺延吗?教育部回复

你发现了吗?老师的产假特别容易和寒暑假交叉重叠。近日,有一名教师网友向国家教育部咨询:自己二胎赶上暑假,暑假是否顺延,如何执行?1产假正值寒暑假,可以顺延教育部回复: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女教师产假有关问题的复函》(教人〔1992〕8号)规定,女教师产假若正值寒暑假期间,其寒暑假休假时间可以顺延。各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执行。也就是说:若女教师产假正逢寒暑假,寒暑假时间可以顺延,具体还得和当地学校或教育部门沟通,根据学校的工作情况、人员情况来定,不一定做到:产假日期+寒暑假日期=女教师休息日期的和。很多地方在官方回复中,也提及了上文《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女教师产假有关问题的复函》(教人〔1992〕8号)中的回复。北京市1992年就转发了原国家教委《关于女教师产假有关问题的复函》。四川泸州的傅先生妻子是一名老师,产假临近寒暑假,他在泸州的问政平台上咨询了教师的产假时间,泸州教育局回复:女教师产假若正值寒暑假期间,其寒暑假休假时间可以顺延,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执行。2各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执行看来女教师产假遇上寒暑假,寒暑假休假时间可以顺延,但也需要各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执行。教育部的答复,是沿用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女教师产假有关问题的复函》中的答复,也就是说1992年国家教委的答复,在现在的产假规则中依旧适用。但是这里用的是“可以”,而非“必须”,且“各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执行”。理解,应该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假如学校教学任务艰巨、缺少教师的情况下,可能不会顺延,但是一般情况下
12月3日 上午 8:00
其他

危害等同于熬夜,“碎片化睡眠”冲上热搜!医生提醒……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不容小觑严重性等同于熬夜它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包括糖代谢的异常进而可能引发高血糖或高血脂等问题。同时,“碎片化睡眠”还会给心血管系统带来巨大压力长期熬夜或碎片化睡眠更是增加了罹患老年痴呆等老年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素。01医生:对放松、代谢、记忆都有影响“碎片化睡眠”,顾名思义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晚上睡觉途中中断或醒来好多次。与只持续几秒,自己可能并不记得的短暂“微唤醒”相比,“碎片化睡眠”的特点是自己能非常明确地意识到“醒了”,且醒来后都要再次费劲地入睡。据扬子晚报,48岁的南京市民马女士就告诉记者,这样反反复复地折磨,一夜睡下来根本感受不到身体的休息。对于有些人来说,“碎片化睡眠”还出现在重要的、令其激动的大活动前夜,很多人很容易“激动得睡不着”,每次醒来一看,怎么才过了一两小时。同时,一些照料新生儿的家长或者值夜班的“打工人”,也更易出现长期的碎片化睡眠。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明泉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碎片化睡眠中不能进入深睡眠期,而是处于思睡期和浅睡期,因此此时一直醒来确实不够达到解除疲劳的目的,不利于大脑清理垃圾,也会对身体代谢造成影响。”专家解释,这也是为何长期“碎片化睡眠”的人群容易在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甚至进一步诱发代谢、认知、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统毛病的原因。李明泉主任指出,对于睡眠出现问题的人来说,主要分为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两种主要途径。如果没有器质性疾病,是家族遗传性或散发的基因变异疾病,能够确诊的先天睡眠障碍,只能用药物保证必要的睡眠。此外,一些顽固性睡眠障碍或特殊时期的睡眠障碍,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干预。但对于其他患者而言,通常建议首先尝试非药物干预。专家表示,日常生活中营造必要的睡眠环境很重要,重点在于要避免强光刺激、避免噪音刺激。“比如白噪声的原理是形成反复同样节律的刺激,单调重复,对于大脑来说枯燥的东西确实有利于刺激睡眠反应,辅助睡眠。”02睡前这些动作,可以让睡眠变好据生命时报报道,最近《英国医学杂志》子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提出了一个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在晚上进行碎片化、短时间的“轻量型”阻力训练——深蹲、提踵、提膝展髋,可以使当晚的睡眠时间延长近30分钟。体重抗阻锻炼包括3个动作,无需器械,仅靠自身体重完成:1、站立提膝展髋,站立时抬高一条腿的膝盖,把抬起的腿向外侧打开(右腿向右,左腿向左),然后收回来放下;2、深蹲,模仿坐椅子的动作,但不要真的坐上去,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3、提踵,即踮脚。每个动作20秒,3个动作做完是1分钟,循环3轮,一次只需3分钟,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的主流观点不推荐在睡前进行高强度运动,因为运动引起的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可能导致睡眠变差。而体重抗阻锻炼简单易操作,强度低,时间短,却能改善睡眠,它们很容易成为普通人睡前锻炼的一部分,你甚至看着剧就能完成。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自中新健康、扬子晚报、生命时报、灼见等。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3日 上午 8:00
其他

数学老师掌握这20条秘诀:学生不上奥数班也厉害!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一位从小学教师走向大学讲堂的数学特级教师,梳理出20条培优帮辅小创意,是为了让你能够走上轻负高效之路。作者
12月3日 上午 8:00
其他

于洁:信任崩塌,是对教育巨大的伤害

把教育的底气给到老师。1什么时候,人们开始“仇师”了现在你若是在社交媒体上看了什么,比如某个老师给学生戴了小蜜蜂扩音器,用来制止学生上课说闲话,然后被举报后受不住压力选择了离职,那么,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推送机制就会给你推送一大堆老师被惩罚的新闻。这样的推送,是一种AI算法,已经渐渐成为一种舆论的主导,它带来的深远影响,也许在不用多久的未来就可以看见。我有点忧心忡忡。我试图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关于老师的比较正能量的推送,企图让AI算法改变它的推送,但我没有成功,因为关于老师的负面的推送实在太多太多了。就算是正面的推送,下面的评论也有太多的不友好。什么时候,人们开始“仇师”了?2什么时候,老师不敢管学生了在这样的氛围中,老师们实在不敢去多管学生。在很多学校,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真相:学生进出办公室如入无人之境;课堂上肆无忌惮讲话吃东西的学生很多,老师加以批评制止,轻则换来不屑的白眼,重则换来学生的顶撞;学生出口成脏是常态,但回家后只要挑出一两个老师说得比较重的批评字眼词句,比如“你这个样子像社会上的小混混”“你看看你这个样子,将来走上社会会被人打耳光”告诉家长,家长立刻轻则怼老师,重则举报老师言语不当。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老师不敢没收;学生在教室里公开谈恋爱,彼此肢体亲昵,老师只能眼神制止,不敢多说什么;学生上课睡觉,课堂传纸条,老师不敢当众指责……因为老师不知道这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多少,也许有的学生稍微批评一下就受不住了,后续状态永远是个未知数。因为“仇师”,所以老师们真的“怕”了。国家给的惩戒权利,老师们不敢使用。比如可以罚站一节课(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八条)。但是老师们使用的时候,只要被拍到学生在罚站,一旦被放到网络上或告知家长,很容易被认定为“体罚学生”,老师百口难辩。连这个都无法保证,其他的惩戒就更加无法实施了。3教育是改变“恶不自知”的行为我小的时候,因为父亲被“下放”的缘故,一家人都被人们以各种方法欺负。拦住我们家出行的路口,逼得我们只能绕圈子出行。这种欺负甚至没有放过当时只有五六岁的我。我那时养了一只狗和一只猫。我从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它们会一个守在校门口等我,一个守在家门口的必经之路候我。但有一天,我的狗被人在两扇铁门里夹断了脊梁骨,在我面前咽了气;我的猫被石头砸破了肚子,一地血腥地躺在我的必经之路。祖母和我在后院的竹林里埋了它们。祖母说:“他们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没有文化,恶不自知,反而他们觉得是一种巨大的快乐,如果有一天他们受了很好的教育,会对自己的行为难过的。你和他们不一样,你不要做那样的人。”那为什么受了教育的人反而被恶不自知的人欺负呢?在恶而不知的人面前,受过教育的人反而很痛苦呀。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那时想不明白原因。因为身体原因,也因为担心我再被欺负,我的幼儿园只断断续续勉强读了三个月。大量的时候辗转于病床,由祖母照顾着,也因此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沉浸在文学的快乐里。我渐渐明白了真正的痛苦与快乐。12岁的时候,我决定将来要做个老师,要去改变那些恶而不知的人,并且做好了自己会承受很多痛苦的思想准备,我知道,教育是艰难的。4教育必须是恩威并施的行为父亲后来做了高三数学老师。我见到过他有一次把一个学生叫到面前,狠狠地批评这个学生上课不听作业全都做错的行为,当学生低下头诚恳认错后,父亲让他坐在身边,一道一道详细讲解,再让他重做那些题目,当批改后全对时,父亲露出笑容拍了拍学生的肩膀,师生相视一笑。那是我见过的美好教育。老师没有任何缩手畏脚,自信地实施着自己的教育行为,光明而磊落。“我是老师,我看到你不好的地方,我是一定要教育的。”这是老师心里坚定的信条。我的一个小邻居因为太过调皮,考试得了低分,被他父亲绑在我家门口一棵水杉树上,汗流浃背。等他父亲觉得惩罚得差不多时,就来给他松了绑。他父亲走后,他也就笑嘻嘻地和我们这些小伙伴掷沙包和躲猫猫了。那时,我们的负面情绪,很容易释然与转化为快乐,路上的风景太美,和小伙伴的玩耍太有趣。而父母的负面情绪,似乎也是来得快去得快,没有那么每天绷着脸被别人欠了债的样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恩威并施,甚至威更多于恩一些,小伙伴里挨骂被打是常有的事。父母也没有畏手畏脚,教育起孩子来手往腰里一叉,自信笃定得很。5除了教育,那时还有少管所许多人看过《少年犯》这部电影,有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教育对他们已经起不了作用,并且已经达到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程度,就到少管所里接受类似于军事化的教育。他们在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教育下改过自新。这似乎是给一些在学校教育中屡教不改的学生划了一根鲜明的红线,电影中关于校园霸凌等行为,一一出现,受到的惩罚也清晰可见。那时候,教师是有底气的,家长对老师说“老师,我们家孩子不听话你就打,我不怪你的,我知道你是为他好”,话很粗糙,但是极其诚恳,是对老师巨大的信任。是什么样的信任?是对老师专业的信任。把教育的任务交给专业的老师去做,家长是真心托付的。相信老师,恩威并施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老师总归希望自己学生好的,有哪个老师不想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好呢?”这是所有家长毫不犹豫说的话。6信任崩塌,是对教育巨大的伤害但现在,不是这样了。看到学生犯错,比如多次提醒考试不要作弊,但学生依然在老师眼皮子低下作弊,似乎不是学生的麻烦,而是老师遇到了巨大的麻烦。捉还是不捉,成了最大的难题。处分还是不处分,是学校的难题。万一……老师们个个都懂。有一部分家长总觉得老师针对自己的孩子,总怀疑老师的专业性,总想着自己要去给学校老师挑刺找茬,这样自己的孩子才能在学校里过得滋润。各行各业都有老鼠屎,教师队伍其实已经算是老鼠屎很少的行业了。这个行业一旦一直被指责着,被举报着,被负面曝光着,信任崩塌,是雪山崩塌,是对教育巨大的伤害。每次听到老师们交流自己班级的某个学生是怎样的离谱出格,家长是怎样的护犊子不配合,“算了,再去管又要被举报了……也只能这样了,交给社会吧。”每当听到这样的哀叹,我心里总涌起深深的悲伤。7呼唤弹性教育的回归给老师教育的底气真正的教育,是需要专业和勇气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恩威并施”“严慈相济”“赏罚分明”,都是专业。老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的事、说的话,无论是鼓励还是批评,心里都有数。这就是专业。“我宁愿你现在因为我管你而恨我,我也不要你将来走上社会后恨我以前没管你。”这是我几年前走过一间教室听到的一个老师对学生说的话。心里酸酸的,这样的明知会被学生记恨但依然坦然管教的勇气,现在的老师越来越少了。呼唤弹性教育的回归。教育是一根橡皮筋,需要张弛有度;太过紧绷,会断;太过松弛,没有力量。我无法说现在到底是太过紧绷还是太过松弛。批评了学生后,老师会后悔,会担心,唉,干嘛要去批评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了,万一……心里担忧着怕学生心理脆弱弄出事情来,老师的心理是紧绷的,几次三番后也许对学生的要求就很松弛了。把教育交给专业的老师吧,减少指手画脚,让校园安静下来,让校长老师们不再疲于应对各种举报,让老师们的精力都放到真正的教育上去吧。不求家校合作,只求给到老师信任。把教育的底气给到老师。来源:于洁沙龙2020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2日 上午 8:00
其他

中小学生能否自带简餐在校进食?官方回应来了

民以食为天。吃饱、吃好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近日,校园食品安全的议题频频成为家长关注的热点,有深圳家长建议,允许中小学生自带简餐,在校固定某时间段用餐。对此,深圳市教育局回应称,不建议全市对此问题做出统一规定,家长可以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以家委会名义与老师或学校积极沟通协商。市民留言
12月2日 上午 8:00
其他

教龄超30年的老教师,提炼概括出提高成绩的10条“土办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前提,也是减负提质有效抓手解读:备好课的优秀教师一节正课就能给学生讲清楚,而备课不充分的教师,需要多节课甚至练习、考试去强化矫正、巩固。结论:备课上用功夫比匆忙多上课要重要。8.
12月2日 上午 8:00
其他

教育部: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后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教基厅函〔2024〕32号)。《通知》强调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包括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激发兴趣和鼓励探索以及统筹谋划和稳步推进等方面。同时,提出了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通知》还强调,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以下为本次通知的重点内容并附《通知》全文。01总体要求立德树人:确保AI教育方向正确,培养创新型人才。以人为本:构建创新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对AI技术的学习热情,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AI教育。02主要任务及举措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制订AI通识教育指南和普及读本。完善相关课程中AI教育要求,鼓励纳入地方和校本课程。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体验,高年级段和初中侧重理解应用,高中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注重AI教育应用伦理,引导中小学生科学合理使用AI工具。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统筹相关课程和课后服务,防止重复交叉。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进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加强AI教育教研,单设
12月1日 上午 10:10
其他

马斯克公布“裁员计划”

美国政府效率部于14号在X平台发布了第一条信息,表示将加班加点确保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本周三,效率部的两位领导人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联合发文阐述了工作计划,包括大裁员和减少监管等举措。那么,马斯克究竟会如何实现“降本增效”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部分联邦机构的支出情况:比如370万美元用于研究猴子赌博,55万美元观察做了手术的猫能否在跑步机上行走,10万美元研究酒是否会让鱼变得更有攻击性,2万美元资助厄瓜多尔搞了12场变装秀。甚至还有一个关于加纳安全带和头盔效果的研究,结果仅仅得出显而易见的结论——头盔和安全带可以救命。此外,政府支出中还有一些更令人咋舌的例子:20亿美元维护办公室空间,而其中近九成的空间无人使用;1.7亿美元发放给已入狱的罪犯的失业补助;新冠疫情预算高达7000亿美元,并延续到2026年。美媒统计这些离谱的开支总计达3860亿美元,这也难怪美国国债年年攀升。2024年,美国联邦预算为6.75万亿美元,收入4.92万亿美元,预计赤字高达1.83万亿美元。效率部的成立似乎直击美国政府的核心痛点。那么,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具体会采取哪些措施?马斯克的改革计划马斯克的改革灵感或许源于他两年前收购推特时的大规模裁员行动。当时,他将推特员工从8000裁至1500人,而平台仍能正常运转。如今,这一模式可能会应用到联邦雇员身上。目前美国联邦政府有约230万文职雇员,每年工资支出高达2130亿美元。其中,教育部雇员平均工资最高,为11.8万美元;财政部最低,不到6万美元。裁员与机构整合马斯克计划将现有的428个联邦机构精简至99个。他认为,通过减少法规,就能减少执行法规所需的员工数量,同时确定各部门所需的最低雇员数。根据《华尔街日报》的分析,一些部门可能会面临削减风险,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通信委员会、证券交易委员会、农业部、邮政署等。三大改革方向根据马斯克的最新发文,效率部主要推行三大改革:
12月1日 上午 10:10
其他

为防止小学生早恋,老师拔了2棵油菜,学生秒懂!

前段时间,湖南常德某小学的老师发现,才上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就已经有早恋倾向,一开始老师并没有当回事!但没想到班上这种风气竟然愈演愈烈,如何通俗易懂,又让小学生记忆深刻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成了老师们的难题。不过,最终有一位老师想到了好办法,她用两棵油菜给小学生们上了深刻的一课:老师从田间拔下一棵已经开花的油菜,一棵没有开花的油菜,带到班上让小学生观察。老师先举起那棵没有开花的油菜问:看这棵油菜,它的根粗不粗?叶茂不茂?枝壮不壮?小学生对比另一棵开花的油菜连声回应,“粗!茂!壮!”老师又举起另一棵已经开花要结籽的油菜问学生:看这棵油菜,它的根呢?叶呢?枝呢?小学生们纷纷指出开花的油菜根系并不发达,枝叶也又细又小。接着老师说,“这棵开花结籽的油菜因根不粗,枝叶细小而等不到明年春天就会死掉,什么也不会留下。而那棵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的油菜则可以熬过这个冬天,在合适的季节开花结果。”随后老师话题一转,问孩子们:“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做哪棵油菜?”小学生们纷纷指着那棵没开花的,根系发达的油菜说:“要做这棵!”接着老师引导道:“今天放学回来的路上,有人跟我说某某某在学校有媳妇儿了!我今天告诉你们,你们就像这棵油菜一样,现在正是扎根的时候,吸收营养的时候,把自己长得强壮的时候,不是想哪个是哪个的媳妇儿的时候!如果你对他有好感,请你把这份纯洁的友谊放在心里面,听清楚了没有?”看到这样生动形象的教育课,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办法绝了!学生们看着那棵因在不恰当的季节开花,不但结不出健康的籽反而会冻死在冬天的悲惨的油菜一定会把“不要早恋”记一辈子。也有网友表示:老师们真是为了让学生们不要早恋煞费苦心,操碎了心。值得为老师点赞。近几年,小学生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师苦于如何教育这些小孩子们,毕竟跟他们讲大道理,他们也理解不了,而这个老师用两棵油菜将早恋问题的不合时宜讲得明明白白,浅显易懂,确实值得广大老师们一学。那么,如何避免小学生早恋呢?事实上,严格来说,小学的男女生互有好感,并不算早恋,他们很难长情,更像小孩子“过家家”,但一旦在班上形成风气,就有可能影响学习氛围,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拿小徐老师学校小学部来说,小学六年级的孩子男女生交朋友,并以此来炫耀的问题特别严重,甚至很多学生间的矛盾都是因此而起,因此,老师和家长也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要想避免小学生“早恋”,要引导孩子做好几下几点:一、引导孩子牢牢把握住学习重心,把学习成绩搞好。只有学习不用心的孩子,才会将感情寄托在交朋友,甚至是男女朋友们,因为他们在学习上找不到信心和乐趣,自然就会将热情转移到别的事情上。二、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和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小学高年级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特别在乎同学们对自己的看法,很想获得友情,甚至来自异性的欣赏,要告诉孩子“哗众取宠”得到的关注不是肯定和欣赏,要做好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真正的尊重。三、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在家庭中获得安全感。家庭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感情滋养,孩子就不会迫切地在异性朋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最起码孩子不会过早的沦陷于与异性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会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这对孩子成长极其有利。总之,孩子“早恋”问题要及早干涉,及早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会增加孩子前进的动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来源:师尚、网络。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1日 上午 10:10
其他

陈先云:路径与策略——在第五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上的发言

老师们好,首先谢谢全体上课老师、指导老师,这次观摩活动给我的印象是今年的每位老师都很优秀,基本功都很好,整体素质很高。其次感谢与会所有听课老师、教研员,谢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学会的信任和支持。还要感谢扬州市教育局、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扬州市汶河小学、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的领导和师生为大会提供的热情周到的服务。9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内容包括书写习惯、书写能力、文化自信、评价等方面。不知道在座的老师们有没有关注到这个通知?比如说“书写习惯”,要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书写能力”,即培养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美观、流利。教育部出台这则通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回应社会广泛的关切,解决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存在的问题。汉字规范书写教育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字写不好,问题出在哪儿?我想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出了问题,尤其是低年级,这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说明我们的学生现在的基础并没有打好,也没有打牢,所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切。本次观摩活动的阅读课,基本上没有看到在识字、写字上下功夫,重视得非常不够。教育部通知刚刚下发,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切,但是我们在这样大的一个现场观摩课上没有看到写字的指导,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把字写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次观摩活动,我也看到有的学生板书出现错误时,老师没有及时纠正。最近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的专项行动,中小学校是禁止使用网络用语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用词、用语规范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比如说这次观摩课上的“圆桌派”就是典型的网络用语。所以我们老师要提高政治站位,这不是小事,教育部已经下通知了,而且明令禁止。下面结合平时听课、看视频课和这两天的现场观摩课,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当前语文教学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评价一节课,没有好与不好之分,主要看全体学生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至少能够做到“一课一得”)、学生有什么发展。教学内容没有难与不难之分。这次的课都是我选的,在我眼里,没有一节课难,但是有的老师抽完课以后,就跟我说“太难了”。其实课没有难不难的问题,只有学生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关键看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一节课预设的目标不要太多,太高,学习任务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通过积极思考能够完成的,“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一节课上什么内容,目标是什么,特别是一篇长课文或者说难度较大的课文,怎么做到长文短教,难文浅教。选择什么内容跟这节课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紧密相关,跟儿童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有关,跟教材编排意图有关,也跟自己擅长什么有关。感觉有的老师素质非常好,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回去以后可以找一找原因。总之目标不宜多,更不能拔高了目标,目标太高了,学生跟不上,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先讲第一个方面:看这节课是否基于教科书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目标定位是否合理?这次观摩活动的课例,能基于教科书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方向基本上没有跑偏,这是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也努力立足单元整体、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老师的教学能够重视研读统编教材,关注各册之间的联系,关注单元内容的整体,重视从整体上把握语文要素在各册、各单元之间,以及单元内各课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发展点,这样一种“瞻前顾后”的认识和做法,我觉得是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提倡的。但是,有的课将之前所学的同一文体或相同题材的课文关联在一起,将语文要素关联在一起,感觉上关联得有点生硬。怎么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值得研究。有的课从小学阶段总目标、年段目标、单册目标、单元目标设计,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我看到这样的教学设计,我非常心疼老师,花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了。但是,对单篇课文、一节课的教学究竟帮助有多大,不知道有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还有一些课例,从文学性阅读、实用性阅读、思辨性阅读等方面,对执教的课文进行划分、归类。但是,从备课材料和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一篇课文、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在“语言运用”的目标上还是有点踏空了。虽然教学设计从文学性阅读、实用性阅读、思辨性阅读进行了划分,可是并没有在相关视角下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一篇课文、一节语文课,在进行字、词、句、段、篇等训练方面,到底要让学生学习哪些具体内容,教学目标是什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思维训练和文化、审美教育等到底要达到什么要求,语文课、一篇课文、一节课都应该清清清楚。所以教师备课、研究课例,首先要能静下心来,在钻研教材编排意图,在读懂、读透单篇课文内容上多下些功夫。本次观摩活动,有的课在读懂、读透单篇课文内容上功夫下得可能也很多,但方向有一点儿问题。为什么这次(观摩课)选择不同文体、不同课型、不同题材?就是(因为)我们有些老师在文体的把握上还是需要研究和推敲的。比如,神话故事,我们这个会场有一篇文言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学什么?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强调精神品质是不是合理?第三个问题,不同神话故事表达的精神品质有没有可比性?这三个问题也是我的困惑。就我个人理解,神话故事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体会神话的神奇的想象上。教材导语“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点明了神话的特点:神话想象的神奇。实际上这堂课有学生感受到了“神奇”,在板书的时候也展示了“神奇”这个特点。而造福人类(从神话故事的视角来看,人类是女娲造的)、坚持不懈等道德品质,不宜作为重点内容,将不同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比较值得推敲。我们在教学神话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区分出神话人物和历史人物,和英雄模范人物之间的不同——神话人物是虚构的,而历史人物、英雄模范人物是真实的。神话故事中人物之间没有什么特别可比的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都很强大,比如盘古开天地,他能把天和地都托起来,表现了他能力的非凡。还有女娲、精卫、后羿、嫦娥、炎帝等都有这样的特点,表现的是人类祖先的智慧,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什么叫文体意识?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诗歌、小说等,我们要上出不同的特点,前提就是我们要把文本吃透了。再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前调查结果是学生100%喜欢,有没有了解学生为什么都喜欢?我想是因为这篇课文内容写的是儿童生活,跟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这篇课文虽然有点难度,但学生是爱读的,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好好地读一读。这次的阅读课有的完全可以放开手,该放的没放,不该放的放得太多了。就教材中的不同文体,单篇课文的解读、理解、把握,建议我们会后固定开展一些专题性研究活动。这样的活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选择不同文体进行观摩展示的原因。刚才谈到的是阅读课,那么口语交际内容怎么选择?比如,“意见不同怎么办”,教材提供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燃放烟花爆竹,一个是城市因拓宽道路砍树。我想扬州的学生在生活中是能感受到的。教材中的“普通市民、消防队员、环卫工人、鞭炮厂工人”“司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道路附近居民、生态环境局局长”,两处例子都用了省略号,意味着还有很多的人物,是需要通过学生的生活来发现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看看自己生活中还有没有与两则材料相关的人物。这就是教材给我们老师选择内容提供了一个弹性的空间。要不要局限于只是教材中的几个人物,这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在内容的选择上,两则材料完全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一则材料开展交际活动,而不是局限于一则材料。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大家意见有分歧的事情,怎么协商才能解决。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更开放一些,更有弹性。其实,我们从现场课来看,在燃放烟花爆竹这件事上,小学生是希望春节燃放的,这是儿童的天性。为什么教材要安排口语交际?就是让学生具备沟通交往的态度和能力,重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学习中和工作中,解决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是口语交际的价值所在,体现的是在社会全球化中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我们不希望口语交际在一堂口语交际课后就结束了,而是要把在口语交际中获得的能力和态度运用到、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开展教研活动,大家一起备课,共同探究语文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需要把着力点、把功夫放在核心素养“语言运用”上,明确、了解统编教材依托语文要素,在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单元,以及每个栏目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语言文字学习目标是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对这样一个系统安排要了如指掌。顺便说一下,这次大多数课前10分钟谈话,没有用好,没有用足,非常可惜。虽然课前谈话不允许涉及新课内容,但是围绕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素材进行谈话是有很多办法的,做得好可以水到渠成,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内容。我们在研读教材,关注单元整体时,关键是怎么根据单元导语的目标要求,将课后思考练习题,文前、文中或文后泡泡中的学习提示,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等,作为落实语文要素的主要载体,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这次现场观摩课,一些阅读课在对课文内容整体理解、把握上,包括对整篇课文朗读或默读,做得还不到位,没有发挥好精读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和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的教学价值。教材中的思考题对怎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提供了很好的示例。其实这也是很难的,我们设计一个问题怎样能够引导学生整体上把这篇课文拎起来、读懂,这是很有难度的,但是教材中课后思考题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比如,《草船借箭》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是高年级语文关键能力之一。其实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中年级提供了很多的方法,比如说按照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按照抓住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主要内容。在紧扣教材选择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运用学过的方法(如怎么观察细致)、落实语言运用等方面,几节习作课做得比较好,课上得朴实、扎实,基本上体现了40分钟教学时间的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有的阅读课为什么不如习作课那样紧扣教材选择学习内容,是不是跟习作课教师没有多少发挥的空间有关?因为阅读课教师自我发挥的空间大、余地多,手脚能够放得开,有可能分散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理解、把握的注意力。阅读课老师能不能不怕冷场,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读书时间,独立思考时间?特别是有的长课文或难课文,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卖火柴的小女孩》《牛郎织女》,学生是喜欢读的,学生一口气能把整篇课文读完的,能不能让学生多读、教师少讲?现场课也不要怕冷场!老师们可能有顾虑,(在现场课上)让学生默读、自主读十分钟。但如果老师提出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和要求默读十分钟,我觉得这个效果应该是非常好的,也是常态化的语文教学。传统语文教育有这方面的经验,比如,五年级上册单元导语苏轼的名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所以非常期待第六届观摩活动能看到阅读课有“冷场”的画面。再说说习作课。习作课主要的环节,我统计了一下,有指导、有练写、有交流、有修改、有再交流、有再写。我提三个问题:为什么在一节课中,这些环节都要体现?请上课老师们思考。目的是什么?全班同学为什么只写一段话?这是我听了几节习作课一个共同的感受。有的习作课学生是可以写出一篇文章来的,写得真好,从口头交流的时候就能知道,但可惜被老师打断了。期待着第六届观摩活动能出现学生写出一篇文章的画面。有两个期待,一个是阅读课有“冷场”的画面,一个是写作课有写一整篇文章的画面。一堂课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做到心中有数,语文教学的任务设计、活动安排、情境创设需要我们多想想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教。这次阅读课、表达课表现出了许多教育观念,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也值得我们回去以后好好研究。2下面讲第二个方面:是否体现出题材特点、文体特点?是否体现出不同的课型要求?这次语文教学观摩课例,涵盖了阅读不同题材、文体,比如说: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科普文章、记叙文、散文、现代诗歌、说明性文章、古诗词、文言文、古典文学名著等。记实作文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有想象作文、实用文写作。口语交际有独白类、功能类、讨论类、交流类话题。内容、表达特点不同,精读、略读课型不同。这次现场交流的32节阅读课、表达课,每一节都是精挑细选的,没有一节课内容相同。选择这样的课例,就是希望语文教学能体现“文体意识”“课型意识”“类别意识”,“因文而异,突出重点”,语文课堂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能够异彩纷呈。这次观摩活动课在文体意识、题材意识、课型意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然,一次观摩活动是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的,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也是能够实现的。比如,现场课选择了两篇古诗课文:一是四年级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一是五年级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为什么?从单元编排来说,前面是家国情怀,后面是咏物绘景。咏物绘景表达的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感受。那么《山居秋暝》引导学生感受王维的“身在官场,不同流合污”这样的体会是否合理?当时我选择这篇课文的时候,已经预测到老师会这么教,果然没错。古诗词的教学现在问题比较多,这是因为很多上课老师没有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没有体会到教材的编排意图。年段不同,题材不同,目标要求怎么体现出不同?比如,可以用什么主线贯穿古诗词的教学,用“画”作为(《山居秋暝》的教学)重点是不是合适?作为一篇课文的古诗三首,一节课只教一首,教学容量问题也是值得再推敲的。特别是学生对所学古诗已有了较好的基础,我也经常听课,有的老师在教授古诗词的时候,一上来学生都会背了,有时候老师就感到手足无措,这也是一个普遍问题。文言文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教材选编的文言文篇幅短小,很多学生读过了白话文,内容也大致了解,这时候教学目标该如何定位?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不是以一篇带多篇,现在的文言文越教越复杂,要求拔得越来越高。再看看古典名著怎么读,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成功是关键是什么?老师们再想一想,我们都教过这篇传统篇目。其实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诸葛亮神机妙算,预测到三天后有大雾,这是老师们最容易能抓住的因素;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鲁肃,如果没有这个人物,诸葛亮是完成不了造箭任务的。这就是古典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怎么体会?鲁肃要不要感受到?课后思考题:“课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课文明确作了一个提示。再讲现代诗歌。在现代诗的教学中,读的训练是首要的,教师要在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上下功夫。“读”诗,不是“学”诗的方法上,就是在朗读的方法上下点功夫,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诗歌韵味,感受诗歌的感染力和想象力。现在四年级教材有一个单元是现代诗歌,我也听了一些课,有的老师还是把诗歌当成散文来教。再比如,由于小学各年段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存在差异,他们对寓言这一文体的认识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低年级学生常常把寓言和童话故事混为一谈,看不出寓言中所包含的意义或教训;而中年级学生能看出作品中的意义,并能把它转移到人的身上。这就需要教师关注不同阶段儿童在理解能力上的特点和阅读的发展水平,以确保不同文体教育价值的实现。也就是低年级不把寓言当作寓言来教,我们要当成童话来教,教材的课后题也是这么安排的。这几年,教师有了课型意识、题材意识、文体意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3第三个方面:语文课堂上出现的“三多”“三少”问题。拓展活动、创设情境是否为了完成“语言运用”任务?有没有虚假活动、虚假情境?有多少时间用于学生读书,有多少时间用于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有多少时间独立思考?这些问题要引起老师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当前课堂上出现“三多”“三少”现象。教的活动有三多:任务多,活动多,情境多。寻求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寻求课堂面貌创新的意图是好的,语文教学不能墨守成规。活动虽然多,但对学生“学语文”的活动重视不够,课文读得少(朗读、默读、背诵等),理解内容、品味语言少,独立思考时间少。这次观摩活动的课,对课文的朗读比较重视,既有一定量,也有一定的质。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多种形式的读,能够读出情感。能够通过朗读、默读,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上课老师说:“打开书翻到28页,先听老师朗读课文”。我想这是语文课堂上久违的声音。这次观摩活动的课也重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课堂上,教师利用学习单给了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鼓励他们进行深度思考。传递着老师们正在努力改变语文课堂的“三多”“三少”现象。但是,阅读课读的整体性不够,几乎没有看到对整篇课文的整体朗读、全篇课文的默读,往往抓住一些关键句段反反复复地去读。二十年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就有老师抓住一句话、一段话,一堂课就这么反复读。这个问题要引起我们重视。有的阅读课在学生还没有自读全文,还没有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意思的情况下,就抓住了一些句子或片断来理解、体会,从现场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1992年的《九年义务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这部大纲我建议老师们找一找、看一看,也可以认真学一学。我觉得是对小学语文教学非常有指导价值的一部大纲。这部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次老师们抓住了部分,但在和整体的关系上还没有完全处理好。这部大纲明确指出了:“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阅读教学的模式。有的课在真实情境创设上值得再推敲。比如说以主播的身份讲新闻,主播有特定的身份要求,常常是单向的,比如央视的新闻播报,但是我们讲口语交际要求的是双向的、多向的、互动的交流,这才叫交际,才有交际的价值。那么创设主播这样的情境价值在哪里,生活中能不能用上主播身份讲新闻?老师们最关心“情境”,那么什么是真实的情境?不是说小侦探来破案,做一个导游,给大象做一个身份档案,六一儿童节到了要开展某个活动……这些谈不上是真实的情境。课文描写的内容情境,比如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边读,一边想象这样的情境。语文课文本身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情境,一边阅读一边想画面,达到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老师要少讲。教师根据学习任务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描述的话语情境,完全可以让学生带入到你创设的情境当中,这些都是真实的情境。这次观摩课老师的基本功都非常好,有的老师的朗读本身就营造出了非常好的情境,听的时候,我是入情入境了,我想学生也能够通过我们的朗读入情入境。一些虚假的情境、活动,对学生来说感受不到,往往就是老师给学生画大饼,无法落实,下课之后不了了之。举一个例子,《曹冲称象》,我听过一节课,设计的是“为动物园的大象做一个健康档案”。再看课文,课文描写了当时的场景:两种称象的办法是什么,需要从文本中提取信息;课后思考练习第1题,“比较两种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并说明理由”,意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课文主旨表现的是曹冲善于观察、爱思考,能大胆表达的思维品格。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育人价值的实践探索”:培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育人的主线和要求。比如,习作课《我的植物朋友》,有学生写了银杏果有毒,教师及时提示“观察有毒的、带刺的植物时,要注意安全”,这就是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但是有的阅读课还存在让学生说假话、说空话的现象,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喊一些口号。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如朗读、默读、背诵。课堂上、校园里要时时刻刻传出朗朗的读书声。4第四个方面:是否基于学情开展教学,教与学的方式是否有所突破,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怎样?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需求,依据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生活经历与发展层次,挖掘每篇课文和各栏目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把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和评价教与学的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确保学生学习机会的最大化和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基于教材文本和学情的语文教学其实并没那么复杂。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步骤安排,等等,需要多问问“为什么这样做”。语文教师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假设我是学生,在读这篇课文时,哪些地方不好懂,我该注意什么,该怎样去读懂它。而不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这个地方你该懂,
11月29日 下午 8:02
其他

美国的教育部不管教育和评估

本文作者为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徐贲(1950年3月24日-)。美国直到1980年才有了正式的教育部。在这之前,联邦政府中有一个叫“健康、教育和福利部”的部门,教育是它的一个分部。1979年10月17日,卡特总统签署法令,将“教育部”与“健康和人道服务”分开。次年5月4日,教育部正式开始运作。教育部是所有内阁级部中最小的。1995年雇员约5千人,与农业部的10万雇员或国防部的80万雇员相比,简直不算什么。当时美国有7千万人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经费是500亿美元,教育部的款项支配只占其中的百分之八,美国的大部分教育经费来自地方税收。1867年美国曾设有一个类似教育部的机构,但寿命不长,一年后就降格成为一个“办事处”。1979年设部,在此期间的111年中,美国不曾有过一个专管教育的“部”。联邦政府没有专门的教育部,不等于没有管教育的政府部门,更不等于没有教育。美国的教育是由公民社会主导,而不是由政府权力管理或管制的。美国教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是19世纪初,当时根本就没有教育部,变革是在州里由社会的自主、自治、自理力量推动的。1837年,教育改革推动者曼恩(Horace
11月29日 下午 8:02
其他

顶级俄国数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俄国的顶尖大学产生了全世界近25%的菲尔兹奖得主。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俄式教育的一大亮点,也是其能培养出大批非常年轻的顶尖科学家的原因之一。此外,俄国的科研院所气氛宽松自由,所谓领导的任务就是制造环境、创造气氛,使研究人员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全力投入到研究中去。上世纪50年代,中国基本照搬了苏联的科研教育体系,但我们只抄来了形式,并没有真正地将如何协调、配合、鼓励创新的俄国精髓学到手。撰文
11月29日 下午 8:02
其他

马斯克重磅发布:改革美国政府计划!(中英文全版)

马斯克:DOGE部门改革政府计划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0日发布媒体:《华尔街日报》主题:遵循最高法院的指引,将扭转长达数十年的行政权力扩张。中文版全文我们的国家建立在一个基本理念之上: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人来治理政府。然而,当今的美国并非如此!如今,大部分法律不是由国会通过,而是由那些没有经过选举的官僚通过“规则和条例”制定出来的。每年,这些规则和条例的数量以成千上万计增长。更夸张的是,大部分政府的执行决策和开销安排,也不是由民选的总统,甚至他的高层任命官员决定的,而是由数百万没选过、没任命过的公务员拍板。他们仗着公务员制度的保护,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被解雇。这种现状不仅背离了民主原则,还完全违背了建国者的初衷。同时,它还让纳税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过,好消息是,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改变这一切的机会。11
11月28日 下午 8:03
其他

南大教授:我所亲见的学术界

注:本文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董健(1936.1-2019.5.12),曾任南大副校长。作者认为,各种渠道的“项目”和“课题”越来越多,经费投入的力度和学术“成果”的数量蔚为大观,五花八门的“学术”活动既隆重又频繁。然而看看那些热闹上市的“作品”,有的弥漫着“官腔”,有的充满了“商气”,以至抄袭剽窃、胡编乱造,甚至被人们称之为“文化垃圾”。晚明首都南京的繁华,不过是大厦将倾的回光返照,明人绘《南都繁会图卷》就是描写这种繁华的。偶然在《中国新闻周刊》上读到曹红蓓的《在烟花烂漫中坠落》一文,觉得她用这个标题来揭示这幅画卷所蕴涵的文化意味,不仅很到位,而且发人深思。的确,事物的败落,尤其是人的精神的败落,往往都是在表面繁华的“热闹”中发生的。目前中国的学术界(“必记本”注:作者主要指人文和社会科学)不就颇有些“在烟花烂漫中坠落”的样子吗?至少在大学文科各种“热闹”的烟花烂漫的景象中,我们正遭遇着精神的麻木和萎缩。譬如曹文中说到,“士子”爱作秀,拿学问当“玩物”,“士风”浮薄;文人以自己的“知识”和“科技”优势上市行骗,等等。她特别提到,在“钱神”的威力下,斯文扫地,社会风气浮薄而虚夸,为了多捞“好处”,“士”(学者、文人)与“商”(买卖人、企业家)便“互动”起来:“士很想介入商业活动,商则乐于标榜自己的文化品位。”不花自己钱看电影的大学教授以自己所谓专业文章为新上映的电影高调站台宣传、摇旗呐喊,为掏自己腰包看电影的观众热情指南,这“士商互动”,简直活画出了当今我国学术界精神麻木和萎缩的一个“奇观”。不是吗?官员(或曾为“士”)和商人(企业家)手中有“权”和“钱”,便向“文”靠拢,弄个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头衔戴戴,甚至被大学“特聘”为教授、博导之类,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时髦得很,在“业内”可增加竞争获胜的筹码;而大学的某些教授、博导们则时时事事觊觎着“权”和“钱”,一方面视“官位”为至宝,怕官、羡官、依附官,不忘“中国文化是侍奉主子的”,一方面为了“兼职”赚钱,敢目无校纪,随意缺课或叫研究生代课,即使自己上课也忘不了与“商”的联系,手机在课堂上就堂而皇之地响起来,写影评就像拉稀、很容易就能拿所在高校为背书完成一篇软文案。难怪民间短信有云:“教授慕官而又像商人,官员、商人则很像教授”。但我认为,这却不能怪“官”和“商”那一方。他们追求“文化品位”完全是正当的,他们中的有才华者要是真做起学问来,也不一定比教授、博导们更差。我就读过官员的“学术著作”,并不比学术界弄出的那些伪劣之作差到哪里去。问题恐怕主要出在“士”这一方。正是因为这些“士”们不好好做学问,把学术庸俗化、商品化了,或者工具化、政治化了,一句话,是他们糟蹋了、矮化了为学之道,才使得本来不学无术的“官”和“商”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用以“标榜自己的文化品位”的那些空名和虚假的头衔。要说风气坏,那是双方联手搞坏的。改革开放30年来,学术研究是有很大进步的,尤其是80年代,在思想解放运动中,批判了多年扼杀学术精神的极左思潮,学术的“自由”和“独立”精神得到鼓励和支持,知识分子曾一度恢复“五四”启蒙主义传统,认认真真地做学问。那时大学里风气好,学风正,研究成果虽不是很多,但质量还是可以的。然而90年代以后,物质方面、硬件方面在一天天地强起来,而精神方面、软件方面却一天天地弱了下去。我在触人多思的“世纪之交”发表过《失魂的大学》专议此事(“必记本”注:见《跬步斋读思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七八年过去了,学术界颓风日甚。各种渠道的科研“项目”和“课题”越来越多,经费投入的力度和学术“成果”的数量都甚可观,五花八门的“学术”活动(研讨会、规划会、新书首发式、影视作品研讨会等)既隆重,又频繁。然而看看那些“热闹”上市的这“工程”那“工程”的大量“作品”吧,有的弥漫着“官腔”,有的充满了“商气”,以至抄袭剽窃、胡编乱造,真是叫人不敢恭维,其中有不少被人们称之为“文化垃圾”。显然,这样下去,不管“核心刊物”有多少“大作”登出来,不管“标志性产品”装帧多么精美,学术界也不可能对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做出什么有价值的贡献。从目前流行的管理模式和大多数研究者的精神状态来看,实在不敢预期短时间内摆脱此一颓势的可能。从“投入”到“产出”有一整套长期形成的、与政治和意识形态紧密联系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从90年代以来更加细密和强化,它制约着种种申报、立项、拨款、评奖的规则和“潜规则”,直接关系到研究者的“生计”(“必记本”注:职级评定、生活待遇),能从根本上消磨以至摧毁学术研究最可宝贵的精神——“自由”与“个性”,批判与创新。尽管许多人常把陈寅恪的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挂在嘴上、写在笔下,然而一旦被纳入这个管理体系,面对具体的“利益”(“名”或“利”),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看着学术研究的质量大幅度地下降,看着学术风气的浮薄、虚夸,我深深感到当代知识分子的大溃败!他们对这个管理体制也有抵制和反抗,但失败之后就是无奈地顺从和认同,就是“依附”。正是在这种顺从、认同和依附中,鲁迅所说的那种知识分子的“真性情”消退一尽,他们探求真理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逐渐麻木,逐渐萎缩。在麻木中萎缩,在萎缩中麻木。所谓“麻木”,就是失去了对事物的感受力与对文化高下、艺术美丑和道德善恶的分辨力,说白了就是黑白不分、是非难辨;所谓“萎缩”,就是失去了那种超越既定“文化秩序”的想象力与对流行的“定见”、“陈见”、“偏见”、“俗见”、“官见”的怀疑和批判的能力。这二者是互相交叉、互相联系、同步发生的,都是在僵化的管理体制之下,学术丧失“自由”与“个性”的结果。这一切给管理者的报复就是学术园地里“生产力”的下降。文科的“生产力”主要就是人在精神上的批判创新能力,要靠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淘洗,才能知其真伪强弱。这就大有空子可钻。当学术研究的真正“生产力”严重下降,可是“领导”和“主管部门”又要“多出成果”以标榜“政绩”时,怎么办?于是大家都一窝风地去多发文章、多出书。文章要发在“核心刊物”上;书要弄些“大部头”的;为达此目的,不惜花大钱。一块砖头那么厚的书,还算不上“大部头”,难以充当“标志性产品”,要摆在书架“一大排”,放到桌上“一大摞”才行。其实,只有工具书、资料书才可以这么办,而这又怎么能取代有独创性的个人学术著作呢?至于说到以“核心刊物”发表率评估科研,这种制度恐怕已经“异化”为一种中国的学术之“癌”了。说它是“癌”并不过分,因为它已经成为吞噬学术精神的可怕“细胞”。现在,偶见的学术佳作可能发表在非核心刊物上,而乘机牟利的“核心刊物”却常常发一些质量并不高的文章。然而,国家“主管部门”和大学“领导”只认“核心”,只重“大部头”,只提倡“大兵团作战”,严重忽视个人的、有独创性的学术研究。结果,无奈“依附”了体制的知识分子,其“精神”便渐渐麻木起来,并随之萎缩下去。麻木加萎缩等于平庸。于是,研究项目、课题无个性、无特点,雷同化、简单化,在低水平上重复——这等于一部生产的机器在空转。但检查评估起来,“成绩”多多,既出了“成果”,又出了“人才”。表面的“繁荣”(热闹)掩盖着真正的虚假与平庸。这时,教授、博导们一个个都“避免了个人主义”、“服从了大多数”,既有了“名”,又有了“利”,走上了一条“最安全”的无“学”而有“术”的路——即失去了学术精神,仅怀谋生之“术”的伪知识分子的道路。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清末启蒙主义思想家龚自珍“将萎之花,惨于槁木”的话。在那样的世风下,“人心混混而无口过也,似治世之不议”,举世平庸、秩序严密,稳定压倒一切,但是,“庠序无才士”——学校里没有有才华、有创造精神的知识分子。更为可怕的是,即使有“才士”,也往往被“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这种“戮”,并非消灭肉体,而是“戮其心”。戮什么心呢?“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关系到知识分子良知存灭的这“六心”,我们被“戮”过吗?我本人可以坦言,我是被“戮”过的,正在努力恢复中,而且一面恢复一面还在被“戮”着。看来,没有一场“五四”式的现代启蒙运动,我们是难以复此“六心”,从精神麻木和萎缩的邪路上返回。来源:必记本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1月28日 下午 8:03
其他

教育孩子的三道关:用心陪伴、做好榜样、负责到位

对父母而言,教育孩子是一场漫长的修行。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人生。然而,教育孩子没有范本,没有标准,只有是否用心。倘若父母能做好这3件事,那么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1第一道关:用心陪伴经常听到父母说,现在的孩子太难养了。买几本好一些的辅导书就没了好几百,报几个好一点的补习班就没了好几千。“都忙着赚钱养家了,哪有时间陪孩子?”可如果你不陪孩子,买再好的练习册孩子也不会做,报再好的补习班孩子也不会学。没有管教,教育等于零。而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哈佛学霸詹青云,去年《奇葩说》的冠军,小时候成绩并不好。妈妈为了鼓励她,每年都说她下一年一定会逆袭,尽管一直落空。爸爸很开明,给她看各种各样的书,带她去出差,去看世界。在父母的陪伴下,詹青云像太阳下的幼苗一样茁壮成长,不仅学习越来越好,整个人也越来越自信,优秀。好孩子是管出来的,优秀孩子是陪出来的。父母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一旦你不珍惜,错过了这个有效期,就会耽误孩子的成长。有些父母陪是陪了,但不是做自己的事,就是玩手机、看电视、打麻将、只是“陪”在孩子身边而已。粗线条的孩子可能觉得手机有趣,连爸爸妈妈都舍不得放下,所以他们也迷上了手机。敏感的孩子却察觉到父母的忽视,认为自己不重要,与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这样的陪伴没有引导,没有教育,更给不了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陪伴不一定要时时守在身边,只要用心了,就是高质量的陪伴。有一位老师天天早出晚归,无法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儿子把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写下来放在茶几上,等他回家再一一解答、回复。虽然父亲不能常常陪伴儿子,但儿子学习生活中的开心、烦恼、疑惑、迷茫,他都参与其中。这对父子在纸短情长之中对话,教育也在一来一回中发生。在“父母”这个角色还有效的时间里,一定要给他们最用心的陪伴。2第二道关:做好榜样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连父母的小动作、口头禅都模仿得十分相似。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能察觉不了,但会改变孩子一生的模样。比如有的孩子学说话时,会模仿父母的发音、语气、用词;哪天你不小心说了一句脏话,过几天你会发现,这句话居然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了。这就是孩子“吸收性心智”的力量。吸收性心智最强的关键期,即在孩子0-6岁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接触到的任何事物、语言,都将在他的大脑中留下印记。蒙台梭利博士将“吸收性心智”做了一个比喻:海绵吸水。儿童如同海绵汲水般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各种信息,并以此建立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作为家长/教育者,我们要珍惜上天赐予孩子的这份特殊力量。放弃说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习惯教育。曾国藩是清代著名的大臣,然而哪怕公事繁忙,他也会抽时间出来教育孩子。不仅时时过问孩子的读书学习情况,还亲自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督促孩子执行。不仅要求孩子知书识礼,还要求他们做到“勤、孝、俭、仁、恒、谦”。小到吃饭走路,大到治国平天下,任何事情都严格要求,不允许孩子有丝毫懈怠。正因为曾国藩的严格管教,以身作则,曾氏一族才培养出很多卓有成就者。培养孩子的习惯,不能高高在上地指点,必须身临其境地示范。父母都无法百分百做好,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得完美?你和孩子的距离越近,孩子就越愿意亲近你,向你学习;你对孩子的态度越恰当,孩子就越愿意尊重你,信任你的教育。孩子未来能走多远,我们都不知道,但父母的教育格局,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父母是孩子永恒的生命范本!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先做一个那样的人给他看。3第三道关:负责到位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每一个父母都要担负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人生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所有的收获都源于昨天的积累。冰心先生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请告诉孩子,没有天生的优秀,背后都是日积月累的努力。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对孩子未来认真负责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愿意教的父母。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若只知道偷懒,那才真的是耽误孩子了。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等待破土而出的种子。作为父母,只有给孩子提供了肥沃的土地,每天悉心浇灌;并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了适合的培养方式后,才有资格去静待花开。工作固然重要,但是长远来看,给孩子完整的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给妈妈的建议:1.
11月28日 下午 8:03
其他

从“逼着学”到“主动学”: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什么情况下,孩子会主动学习,热爱学习?我们先看下这组对比:一个爱学习、习惯于主动学习的孩子,在遇到难题时,大脑启动的是应战机制,他会想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而学习上消极被动的孩子,他在遇到难题时,大脑首先启动的是应付机制。要么乱写一通,要么直接放弃,告诉你“我就是不行”“我做不到。”要想转变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从“逼着学”到“主动学”,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下面这些建议,请家长一定要耐心读完。什么是内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的定义: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简单来说就是我有什么东西缺失了,没有这个东西,我会很难受,这种缺失感会推动我做点事情。比如,我现在很穷,我需要钱,为了得到钱,就会有一种力量推动我去做事情,而这个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但学习属于高级的需要,只有当底层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被满足之后,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产生。因此,唤醒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先满足底层的需要。对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先保证他身心健康,有自信,有价值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在此基础上,再来思索如何唤醒内在驱动力。试想,身处以下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是否有学习的动力:夫妻整天吵架,家庭随时面临崩溃。亲子关系极差,孩子经常遭受批评,指责,甚至打骂。所以,当问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时,先问以上两个问题。这是父母唤醒孩子内在驱动力的基础和前提。内在驱动力有什么好处?有一句话叫“胡萝卜加大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听话,那么我就奖励你,如果你不听话,那么我就惩罚你。奖励和惩罚也是一种驱动力,但它们属于外部驱动力,相比较内驱力来说,外驱力有以下几个问题:不具有延续性奖励和惩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有它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行动,可是,一旦没有,孩子会立刻停止行动。无法实现责任的转移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孩子的责任。可是,奖励和惩罚很容易把这种责任转嫁到父母身上,孩子会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学,那么他的投入度肯定不会高。半衰期太短如果父母把奖励和惩罚当成筹码,那么这个筹码很快就变无效了。你需要不断加大筹码,才能继续推动孩子学习,那总有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而到那时,又该怎么办。相比较外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的好处就显而易见:参与度更高孩子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因此,他会自觉自愿地投入,他不在意任何的奖励和惩罚。行动更持久由于孩子把学习当成满足自身需要的事情,因此,他会持续不断地行动,学习这件事的特点是越学越无知,越学越投入,孩子会不断探索新知,不断挑战难点。成就感更足由于不需要奖励和惩罚的筹码,一旦孩子有所突破,他的内心感觉会非常棒,他会更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樊登的父亲是大学的数学教授,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做数学题。人们问他:“为什么你从来都不去放松?”他父亲说:“做数学题就是放松啊。”当一个人把学习当成放松的方式时,他根本不觉得学习很苦,他认为学习就是放松,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就是典型的内部驱动。如何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用“限题计时”,提升孩子学习效率在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如果你只是在旁边说“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意义不大,要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刚进小学时,做数学口算题目比较困难,家长可以借鉴体育训练中“分解动作”的做法,40道题目,孩子一下做不完,家长可以把题目分成8组,每组5道题,做完一组再做一组。可以用“限题计时”提高效率,譬如每做对5道题,记下时间后进行比较,或者“限时计数”的办法——给他10分钟看他做对几道题。这方法同样适用于抄写词汇等作业。这样把一个比较困难的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是家长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体验成功、提升自信心和兴趣的有效方法。巧用“德西效应”,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项实验。第一次,他让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都做一些有难度的智力题。孩子们的积极性,没太大差异。第二次,他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每完成一道题就能得到一美元报酬,另一组没报酬。德西吃惊地发现,得到奖励的那组学生一开始很努力,但很快就没有了兴趣。而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反而一直兴趣浓厚。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学习本身是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和兴趣的,若我们再给孩子施加一层奖励,只会适得其反。不要轻易拿物质奖励去哄着孩子学习,而是尽早找到孩子眼里发光的东西。那个光才是孩子的兴趣点,父母要做的就是去支持他。多暗示学习的乐趣,少暗示学习的痛苦。尤其不要过早、过度强调“学海无涯苦作舟”,而要多陪带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借鉴“陪读法”,提升孩子专注力教育家奈德在《自驱型成长》一书中,分享这么一个小测试。他第一次给学生们留了一些练习题,自己安静地陪在学生们身边。第二次,再给同样一批学生,留同样的题,但营造了紧张而焦躁的氛围。实验结果显示,学生们第一次的整体考试成绩是最高的。因为他给到了孩子平和而有力量的感觉,学生们内心更安定,不会担心随时被批评,也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考中。而当周围的环境是紧张的,那孩子就会有一部分精力用来担心,他们精力就很难集中,状态也会变消极。尽量给孩子营造安全感,减少孩子的紧迫感。如果家长坐在那里,只会让孩子更紧张,那么还不如不陪。家长看着糟心,孩子学得揪心。陪读最忌讳的一点,就是一动不动地盯着孩子,孩子写错一点家长纠正一点。当家长在频繁纠正孩子时,实际上剥夺了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尝试错误并从中学习的机会。这种做法不仅阻碍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还可能导致孩子对失败感到恐惧,从而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我们应该做的,是坐在孩子身边看会儿书或者做自己的事情,孩子若有求助,再提供帮助。适当给予孩子鼓励,推荐的方法是:1、看到孩子的进步,并给予详细具体的鼓励。2、当孩子态度积极、表现令人欣慰时,真诚地跟孩子说“谢谢”。3、不把孩子跟他人作比,而是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孩子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摆脱“习得性无助”,让孩子学习更积极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经常会陷入了“习得性无助”?很多孩子把写作业当成痛苦,被迫忍受,等待着难受的处境过去。要改变这样的局面,父母必须帮孩子找到学习的掌控感、胜任感,孩子才不会把学习当痛苦。建议如下:1、多问孩子“你想要什么”,少对孩子说“我认为你应该这样选/那样做。”2、少对孩子说“如果……我就……”比如,“如果你好好写作业,我就允许你看电视。”“如果你这次考好了,我们就去旅行。”“如果你不认真,我就生气了。”都不建议说。更能提高孩子掌控感和胜任感的表达是:“如果……你就……”比如,“如果你掌握了这个知识,下次你就能明白科技馆里那个转盘的原理。”3、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允许孩子作主。比如,今天穿什么衣服,哪怕他的搭配并不协调;睡前读哪本故事,哪怕你觉得没什么营养。还可以邀请孩子制定出行计划,允许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等。不断把“父母要我做”,转化为“孩子自己想要做”,孩子学习自然会更积极。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关注孩子的生活很多父母会跟孩子说:“你只要管读书,其他都不用管。”殊不知,这不是为孩子好,反而是在削弱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家长的大包大揽只能教会孩子:没有爸妈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是无法把书读好的。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学习,还会贬损孩子的能力和自信心。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揽,直接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则孩子就没兴趣;又要确保这个目标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则就会让孩子失去信心。还有假如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平日聊天也只聊学习成绩,那么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有没有好朋友,是否有喜欢的异性,孩子在身体发育上和性发育上是否遇到困惑,都会被刻意忽略掉了。这样孩子会很难融入校园生活和集体学习生活。为了避免这个局面,好的办法是父母要给孩子留白,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允许孩子发呆,偶尔贪玩……总之,允许孩子去成长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爱生活的孩子,才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爱上学习。来源:米哈里、凯叔讲故事、中国教师报等
11月27日 上午 11:34
其他

中学生上体育课受伤,法院:学校不担责

体育课是以增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体育锻炼往往伴随着幅度较大的动作存在受伤的风险如果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受伤责任如何承担呢?1初三生练中考体育项目受伤法院:中学已尽到相应职责近日,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案件:小李是就读于某中学的初三学生,一次体育课上,他在练习一项球类中考体育项目时摔倒受伤。小李主张其受伤时任课教师正在处理其他同学之间的纠纷,没有对正在练习的他进行指导和保护,存在缺席行为,因此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中学认为,小李的受伤属于意外事件。首先,小李是在体育课参与中考项目训练时意外摔倒,系自身动作原因导致受伤,而非学校的设施设备存在问题。其次,小李受伤的动作发生在一瞬间,即使教师一直在他身边,也无法贴身保护,要求教师避免学生受伤,超出了合理必要的安全保障义务。法院认为,本案事故发生时小李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该中学学习期间受到损害,该中学是否应对小李遭受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要视其是否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而定。因此,判断该中学对此是否存在过错,应首先考虑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小李练习的项目系中考项目,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学生在初一或初二时便开始接受相关的学习和训练,该项目对已练习过一段时间的初三学生来说危险性并不显著。其次,本案事故发生时学校的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材等设施均不存在缺陷,事发地操场上也不存在场地不平整、有异物等对学生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形。此外,事故发生时,任课教师正在处理其他学生间的纠纷,并非离岗。根据当时的教案安排,涉案运动项目系课程尾声的活动项目,热身、准备活动均已完成,任课教师亦进行了课前安全教育,且事故系瞬间发生,教师在场亦无法提前发现危险或及时予以阻却。本案事故发生后,任课教师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通知小李家长、陪同小李前往医院检查、垫付部分医疗费用,且学校在小李出院后安排教师对小李受伤期间的课程进行补习,在此过程中该中学的处理并无不当之处。法院认为该中学已尽到了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法院判决驳回小李的全部诉讼请求。目前该判决已生效。2小学生在校跌伤,家长索赔8万法院:学校无过错2024年的一天傍晚,上六年级的小徐跟随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放学下楼,男女生排成两队在从三楼下至二楼的过程中,位于队伍后部的小徐在楼梯台阶上不小心摔倒,跌至楼梯间的平台转角处,牙齿磕到了墙面。带队老师发现小徐摔倒后,立即联系家长并陪同送医。经医院诊断,小徐有一颗牙齿折断、唇挫伤擦伤。小徐父亲认为,放学过程中,学校对学生人身安全监管不力,诉至法院,要求学校承担已经产生的医疗费633.07元及后续治疗产生的医疗费,并赔偿交通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各项损失,合计8万元。学校则认为,已在课前课后常态化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多次强调“上下楼梯,按序行走”等内容。楼梯等学校设施场所亦不存在导致小徐受伤的缺陷。受理本案的合议庭首先勘验了事故现场,随后运用VR技术对事发现场进行还原,并在庭审中演示播放,要求双方陈述事发经过。小徐父亲无法明确指出学校事发时存在的具体过错,而学校结合VR阐述了事发时带队老师所在位置、小徐摔倒的过程以及事发当场带队老师第一时间处置事故的经过。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学校是否存在过错。根据法院现场勘验结果及证据,小徐摔倒受伤并非楼梯等设施场所缺陷导致,亦非学校过错行为导致。学校提供的《专题教育记载表》上载明学校每周都会开展安全卫生教育;事发地点的楼梯,上下行左右黄黑分界线清晰,多处台阶及墙面张贴了醒目的安全提示标志,尽到了学校的教育职责。在小徐受伤后,学校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就医、配合调查事发经过,履行了学校必要的管理职责。据此,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3摒弃“学生出事学校必担责”的认知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小学是未成年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未成年人损害较易发生的地方,但校园伤害事件中认定侵权责任,不能仅因事故发生在校园即认定学校一定负有责任。在类似案件中,有法官指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相比,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意思能力、辨别能力方面发展得更加成熟,对危险事物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对于这类纠纷,如果仍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无疑加重了学校的责任,不利于平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管理秩序,故而该条规定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的,学校承担侵权责任的原则为过错责任,即学校在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情况下,才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同时,该条规定也暗含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即应由受害方举证证明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法院通过厘清学校的责任边界,明确认定学校已尽到必要教育、管理职责和救助义务,对学校依规组织的体育活动不施以苛责。判决结果摒弃“学生出事学校必担责”的认知偏见,释放尽职不担责的信号,既有利于保障学校及其教职人员安心开展正常教学活动,又有利于督促家长认真履行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家校共护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郑飞表示,学校应当做好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和运动伤害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的意外伤害风险分担机制,对在体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提供系统性的风险预防和应对策略,提升学校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同时也建议学生家长在孩子在校受伤后要理性对待,合理表达诉求,避免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程、体育活动时“瞻前顾后”甚至“裹足不前”。来源:央视网综合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1月27日 上午 11:34
其他

报名抓紧!中小学体育(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7日 上午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