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

其他

相约浙博 | 来浙博之江新馆,漫游古代女性的生动人生

浙博之江新馆中,有这样一个展厅,将您带回古时,沉浸体验古代女性的生活,这就是《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数字体验展》。“丽人行”沉浸式数字展是中国博物馆行业内首个由云上展览到线下实体展发展而来的沉浸式数字展览,展览分为《倾听》艺术装置、《丽人行》沉浸式美术影片、《探秘》沉浸式场景交互及《丽人行》数字人文大屏探索等四个体验部分构成。以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为展览对象,将非特定女性的一生放在历史递进的大背景中进行呈现,依托成熟科技手段,为观众打造主题鲜明,虚实结合,具有声光电多功能体验感的数字展览,展示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仪态和精神世界。该项目历时3年经由策展、设计、原创音乐、美术、数字艺术、数字人文等多个专业的国内一线专家、团队共同打造。通过数字影像将整个场景构筑成一个凝固的空间,古代女性图像在中心五米五高的立方体内若隐若现的行走,耳边传来不同时代诗词歌赋中对女性的评论与审视。作为视觉奇观引人入胜的同时,令观众对立方体内部充满一探究竟的好奇,调动观众的感官,增强对后续观展的浓厚兴趣。同时作为一件装置作品,其本身也是观众打卡的亮点之一。通过真实模拟实际的光影效果来实现地面画面的真实感,实现了一次原创的裸眼3D创意。选取不同时代窗扇元素的解构造型,带有一定夸张的描绘为观众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既是表达时空与丽人的关系,也有更多开放式的解读,期待观众观展后的感想。在过往所有的展览成果以及所引发的各类探讨都为《丽人行》沉浸式影片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创作初期,影片着重于表现丽人行的“丽人”,强调古今审美对话与古代女性的客观存在形态,希望观众通过赏娱的过程来实现对IP所呈现的人文美学的兴趣。本想以“四季”的语境通过唯美的场景对群像进行展示,而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诸多辩证的思想碰撞,深入探究时代特征与属性,结合《丽人行》IP过往的一系列探讨,形成了更具深度和哲思的群像表达方式,即解答“丽人行”如何“行”的问题。我们深切的意识到女性群像的展示,其背后是某一段具有连续性的社会人文历史对两性站位的要求所形成的存在形态的展示,即:两性间即不对立存在,也非孤立存在。影片的构思与创意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落笔于人性的自我探索,使两性都能在观看中找到自己,达到情感共鸣,引发思考。影片三幕情节:走近——走进——出走,既是对古代女性群像的时空演绎,表现了女性为自我解放和社会进步在历史长河中付出的不懈努力;也是对人性进步与成长的暗示,即烂漫的——束缚的——寻找自我的成长路径。“丽人行”如何“行”?“行”向何处?在寻找自我,了解自我,对话自我之后,也许每一位观众都能像影片中不同时代的女性那样开启一扇扇门,成为持续发光的、有力量的群体,永远“行”在路上。在影片阶段体验结束后,空间整体通过数字技术切换为交互游览模式,游览包括郊野、庭院、闺房三种沉浸式互动场景,将图像进行多层次动态展现,并用门、帘、扇进行智能场景切换,观众可以通过图像捕捉识别互动地坪、墙面画面,体验时长15分钟。墙面交互部分以郊野为例,考虑到沉浸式空间对整体亮度控制及色彩饱和度体验感的实际需求,选择夜间场景,图像中所有元素均出自古画解构后重组。观众靠近画面中任何区域,粒子动画萤火虫向观众所在位置聚拢,点亮局部区域,并触发画中人物从山石背后走出来的交互动画。地面交互部分以郊野为例,观众走在水面之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通过3D建模的动画更好的贴合了与墙面的视觉逻辑,形成具有真实性的空间体验。在商业展粗制滥造的背景条件下,我们提出利用博物馆馆藏资源来提供更强大的内容支撑这一方向,只有当博物馆的数字资源被真正利用了,以二次创作的方式来做数字展,它才具有生命力。我事实上一直也很不同意把绘画放的很大,绘画的大小尺寸是绘画创作的一部分,是由艺术家确定的。所以数字展如果缺少二次创作的过程,这在呈现形式上会有争议的。“丽人行”数字人文平台包括1、“丽人行”数字人文标准规范建设:在数字人文和文博领域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制定“丽人行”数字人文项目研究和建设的标准规范,探索中国古代女性图像的研究范式。2、“丽人行”图像数据库建设:利用数字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为专题,对相关书画类文物进行深入研究,搭建词表编辑和图像标注的后端管理平台,建立新型深层次信息的中国女性艺术专题图像数据库。3、“丽人行”数字资源建设:围绕“丽人行”主题,在本馆和外购资源中,遴选部分精品文物,进行统一采集加工,如图像的拼接、文本的撰写、动画的制作等,对文物背后的故事进行拓展延伸。同时,完成以“丽人行”主题相关人物的资料整理,包括其谱系、年表、关系等基础内容。4、“丽人行”沉浸式数智展示空间建设:研究与书画类展品特征相融合的、富有想象力的、线上线下贯通的沉浸式三维虚拟立体展示空间。从线上发芽到线下生根再到全面开花,“丽人行”坚持内容为王,以展览为硬核,通过多形态展示、多媒介传播,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获得了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与观众社群的良好互动,初步完成了一个传统博物馆展览题材向社会性内容拓展、向全媒体立体化传播的转变。“丽人行”展览呈现了一个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从实体走向虚拟,从神话故事到闺阁书房。在这里,可以见证曾经屹立在神坛的女神,如今踏入尘世,开始有了人的色彩,呈现出更加真实、多彩的人生经历。而瓷器和书画作品中的古代女性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她们勾勒出了一个个最朴素却又真实的生活场景。她们追求着内心的自由,不受世俗桎梏的束缚,即便缺少了神话中的光环,依然绽放着明媚的光芒。在这场展览中,您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通过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走进了古代女性的世界,与她们共同分享欢笑与泪水,感受她们的坚韧与智慧。“丽人行”展厅将带您穿越历史,亲历古代女性的生动人生。文字:蔡琴、
2023年8月29日
其他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启幕在即,快来领取你的参观指南!

之江新馆何时开放一直是观众关注的话题随着《国宝搬家记》持续上新《万年浙江百件大事记》评选完成行业大咖持续为浙博之江新馆打call终于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向我们迎面走来并将于2023年8月29日下午14:00正式对公众开放!如果你也做好了准备来浙博之江新馆那么这篇推文的内容一定能够帮到你~·开放时间·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观众停止入馆,17:00闭馆)。周一闭馆,遇国家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闭馆时间顺延至节后第一天。·预约方式·长按识别下图进入【参观预约】界面,选择【之江馆区】,即可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在【个人中心】查看预约记录。·交通方式·1.地铁:乘坐轨道交通6号线,到枫桦西路站/之浦路站下车。2.公交:乘坐324M路/1499路/500路/1411路/8514路,到龙王沙站/碧波路文景路口站下车。随后步行到达之江文化中心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注意事项·1.观众入馆请自觉接受安全检查,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和国家明令禁止的物品;2.醉酒者、限制行为能力者、衣履不整者、携带宠物者谢绝入馆;3.幼童、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须由成年人看护入馆;4.请勿在馆区吸烟、随意丢弃杂物等不文明行为,自觉维护参观环境;5.请勿在展厅内饮食、喧哗、追逐打闹、攀爬躺卧等,爱护各类设施,文明有序参观;6.禁止在场馆内拍摄商业性用途的照片,展厅内请勿使用闪光灯、自拍杆以及支架类摄影器材;7.未经馆方允许,在场馆内禁止从事讲学、自媒体直播、录播等有偿服务活动;8.遵守电梯、扶梯、楼梯使用安全规定,请勿在扶梯上坐卧、玩耍、逆行、奔跑及推行轮椅、婴儿车等危险行为;9.收费临时展览及展演不列入免费参观范围;10.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服从工作人员指挥。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来源:浙博宣传与对外交流部编辑:施义亭、赵任子、方杏初审:施义亭、赵任子、李黄华复审:施义亭、应霁民终审:纪云飞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浙江省博物馆藏琴录》出版

近日,浙江省博物馆编,范珮玲、程旻主编的《浙江省博物馆藏琴录》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古琴是浙江省博物馆的特色收藏,馆藏共31张,其中14张琴曾是民国琴学宗师——杨宗稷的旧藏,也有来自杭州孔庙和名人捐赠的古琴,共有唐琴6张,宋琴3张,品相佳,仍能弹奏发声,音色出众,非常难得。自2008年起,我馆便开展了古琴“活化”保护与利用工作:2008年邀请名家用藏琴演奏、录制CD,开国内博物馆馆藏古琴演奏之先河;2009年推出国内首个古琴常设专题展“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2010年举办国内首个馆藏唐琴演奏会,又于2019年再次举办唐琴演奏会;2019
2023年4月9日
其他

展览 | 湖山镌永——杭州西湖历代摩崖题刻拓本展

杭州西湖,自唐宋以来被白居易、苏东坡等文人发现其景观价值,逐渐成为中国著名文化景观。沿湖诸山,奇石遍布,历代文人题咏殆遍,自唐代以来形成了上千处摩崖题刻。现存最早的题刻为唐天宝六年(747)作品,距今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题刻分布区域主要包括吴山、凤凰山、将台山、慈云岭、玉皇山、南屏山、大麦岭、风篁岭、南高峰、石屋岭、烟霞岭、飞来峰、宝石山、栖霞岭、孤山、定山等处。这些西湖沿湖诸山中的历代摩崖题刻,可统一称为西湖摩崖题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西湖摩崖题刻,正是一千多年杭州西湖景观发展史的实物见证。最早的唐代题刻主要集中在天竺寺、定山风水洞等地,五代吴越题刻主要以造像记为主,宋代题刻主要集中在飞来峰、南屏山、烟霞岭等地,元代的题刻多为造像记,明代题刻则以大字榜书为主,清代时更由康熙、乾隆两帝题刻西湖十景、龙井八景等景观,最终奠定了后世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格局。西湖摩崖题刻的内容,自南宋起就被《咸淳临安志》等方志收集记录,清代以来由于乾嘉金石学的鼎盛,更是大量被记录于金石志之中,如丁敬的《武林金石录》、倪涛的《武林石刻记》、黄易的《武林访碑录》、阮元的《两浙金石志》等,蔚为大观。千百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虽有一定数量的西湖摩崖题刻已经风化和遭到破坏。但由于清代以来的传拓风气,使得大部分的摩崖题刻,仍能一窥原貌,略补缺憾。另外,还有一部分历代金石学者从未发现的题刻,由当代金石爱好者首次发现,这次一并公之于众。本次西湖摩崖展,将主要展示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清、民国时期旧拓本,以及杭州市园文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西泠印社等机构及下属单位所藏的当代新拓本,共计208件。展览分城内诸山、南山、飞来峰、北山和定山五个单元,覆盖杭州西湖周边群山,完整展示自唐代以来西湖摩崖题刻的全部精华。展览同时绘制各片区现存摩崖题刻分布图,分景点介绍,方便观众在观展之余,进行寻访和游览。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够展示西湖摩崖题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西湖景观的生成和变迁,丰富当代杭州文化旅游的新视角和新路线。第一单元城内诸山(本单元共31件)隋代以来,杭州州城建于钱塘江畔的凤凰山东麓。唐末,钱镠筑罗城七十里,将吴山、凤凰山等整体括入城内。明清时,城垣北移,凤凰山反而退出城外,吴山留在城中。本单元的城内诸山,即是指曾属于杭州城内的吴山、凤凰山区域。吴山在西湖东南,山势绵亘起伏,伸入市区,由延绵的宝莲、瑞石、七宝、云居等小山而成,山高均不超过百米,是西湖南山山脉的东起点,故有“吴山第一峰”之称。山上有伍子胥祠,又称胥山;有城隍庙,亦称城隍山。凤凰山在吴山之南,主峰海拔178米,北近西湖,南接江滨,形若飞凤,故名。隋唐在凤凰山东麓肇建州治,五代吴越国在此建王宫,南宋则在此建造皇城。吴山、凤凰山的山巅一线,左带钱塘江,右瞰西湖,江湖一览,历来为赏景佳处。山多奇石,有瑞石山、月岩、排衙石等胜景,题刻众多。该区域题刻,主要著录于《武林金石录》《武林石刻记》《武林访碑录》《两浙金石志》中。本单元展品中,唐开成五年(840)南岳道士邢□等青衣洞题名、宋蔡薿等排衙石题名、宋景定二年(1261)范文虎等排衙石题名、明陆时雍圣果寺诗均为早期拓本。唐开成五年(840)南岳道士邢□等青衣洞题名宋景定二年(1261)范文虎等排衙石题名元至元三十年(1293)陈天瑞月岩诗明天启元年(1621)苏茂相“吴山第一峰”榜书第二单元南山(本单元共66件)西湖南山,包括西湖南侧的玉皇山、南屏山、九曜山,以及西南侧的南高峰、龙井山、大慈山、五云山等连绵群山,范围最广。宋时位于钱湖门、嘉会门外,明清时位于清波门、凤山门外。南山一带,山间谷地多有交通要道,如慈云岭、钱粮司岭、大麦岭、小麦岭、风篁岭、石屋岭、烟霞岭等,加之怪石嶙峋,洞壑幽深,风景优美,游人云集。本区域的摩崖题刻,主要分布于玉皇山南麓、慈云岭、慧日峰北麓、南屏山北麓、大麦岭、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佛手岩、龙井等地,主要著录于《武林金石录》《武林石刻记》《武林访碑录》《两浙金石志》《南巡盛典》中。本单元展品中,宋康定元年(1040)司马池司马光南屏山题名、宋庆历二年(1042)苏舜钦等南屏山题名、宋皇祐三年(1051)浦延熙李乔南屏山题名、清乾隆帝乙酉年(1765)小有天园诗、清阮元“荔峰”榜书等数十处题刻,大部分为首次展出。吴越宝大元年(924)钱镠开慈云岭路记、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神道碑、明万历三十年(1602)孙隆烟霞洞题诗、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董其昌书永明塔碑等题刻的原石已毁,为珍贵的存世孤本。吴越龙德元年(921)钱镠郊坛题名吴越宝大元年(924)钱镠开慈云岭路记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神道碑宋皇祐五年(1054)冲羽书《心印铭》宋苏轼等大麦岭题名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董其昌书永明塔碑清乾隆帝乙酉年(1765)小有天园诗第三单元飞来峰(本单元共64件)飞来峰,又名灵鹫峰,位于西湖西北隅,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如龙泓洞、青林洞、玉乳洞、呼猿洞等。峰上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怪石嵯峨,古树繁茂;峰下灵隐、天竺二寺历史悠久,冷泉奔涌,桂子飘香。宋代苏东坡有诗曰:“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明代袁宏道评价道:“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自五代吴越国至元代初期,飞来峰的东侧和北侧大量开凿佛教造像,元代时一度称为“佛国山”,是中国南方石窟造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飞来峰的摩崖题记,现存唐刻5处,宋刻50余处,总计多达300余处,是杭州乃至浙江摩崖题刻最为集中的地区。从题刻数量可以看出,飞来峰当之无愧为西湖第一名胜。该区域题刻,主要著录于《武林金石录》《武林石刻记》《武林访碑录》《两浙金石志》《续修云林寺志》中。本单元展品中,唐天宝六年(747)源少良等神尼舍利塔题名、唐永贞元年(805)王澹等天竺寺题名、唐萧悦等天竺寺题名、吴越天福四年(939)冷求李安开路记、宋熙宁三年(1070)郑獬章惇等莲花峰题名等均为历代无考品或失落已久的题刻,由当代摩崖爱好者奚珣强访获,并在本次展览中首次面世。唐卢元辅游天竺寺诗唐萧悦等天竺寺题名吴越天福四年(939)冷求、李安开路记宋宣和五年(1123)路允迪、徐兢等香林洞题名宋绍兴十二年(1142)韩世忠翠微亭题名宋咸淳三年(1267)贾似道等龙泓洞题名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杨琏真迦造西方三圣记元周伯琦《理公岩记》乾隆六十年(1795)黄易、钱泳龙泓洞题名清阮元玉乳洞题名第四单元北山(本单元共34件)西湖北山地区,主要包括孤山、宝石山、栖霞岭等西湖北线群山。这一地区有断桥、保俶塔、西泠印社等知名景点,历来游人众多。该区域的山石,大多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成岩,岩石呈红色,脆硬易崩落,不易雕刻。因而摩崖题刻较少,且保存质量较差。此外,西湖沿岸的西湖十景御碑,也归入这一区域。这一地区的摩崖题刻,主要著录于《武林访碑录》《南巡盛典》中。本单元展品中,宋元祐五年(1090)苏轼等智果院题名、清乾隆帝辛未年(1751)柳浪闻莺诗、清乾隆帝丁丑年(1757)黄龙洞诗等原石不存,为存世孤本,十分珍贵。明胡瓒宗“西湖”榜书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盛可继“寿星岩”榜书清乾隆帝辛未年(1751)柳浪闻莺诗钟以敬“西泠印社”榜书、吴昌硕等题名第五单元定山(本单元共13件)从钱塘江边的六和塔沿江往西南方向,如今的杭州西湖区转塘、双浦一带,有一座名为定山的不起眼小山,古时以此山命名这一地区。定山地区紧邻钱塘江北岸,交通便利,自古为杭州水路往返睦州(后世称严州)、歙州(后世称徽州)的必经之地。定山地区周边,有高峻的龙门山、白龙山、午潮山、白岩山,为当代登山佳处,但古代最出名的还是在六朝唐宋时突出江边的定山,为钱江奇观。《太平寰宇记》云:“定山突出浙江数百丈。”《郡国志》云:“江涛至是辄抑声,过此则雷吼霆怒,上有可避处,行者赖之。”自谢灵运、沈约以来,题咏无数。如今钱江改道,沧海桑田,奇观不再。定山地区有云泉山风水洞,风景绝胜。唐宋时期,白居易、范仲淹、苏东坡、赵抃等人常来此游览,赋诗题名,有唐代以来的大量摩崖题刻,是杭州地区摩崖石刻中年代较早的一组石刻,也是杭州唐宋时期文化景观的历史见证。本区域的摩崖题刻,主要著录于《两浙金石志》《定乡小识》中。本单元展品,唐元和二年(807)郑敦礼水洞题名、宋皇祐二年(1050)元居中“云泉灵洞”榜书、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昙山题名等,大部分为民国时期制作的早期拓本。唐元和二年(807)郑敦礼水洞题名宋皇祐二年(1050)元居中“云泉灵洞”榜书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昙山题名展览信息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展览 | 越颂——中华文物中的浙江传奇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越地独特的文明印记和文化符号在中国历史和文物图景上构建了重要的一环不仅在浙江当地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宝藏更是流布全国甚至远及世界各地印下深浅不同的标识展览共分五个篇章
2022年9月30日
其他

展览 | 关山尽度·无垠——“工美现在时计划”成果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尧辉设计稿盛唐风韵之一作者:吴尧辉材质:黄杨木参考唐代仕女俑创作。仕女身材高挑,面容恬静,怀里抱着一只猫。以黄杨木自身的纹理表现衣纹,不过多雕琢,线条自然,简洁大方。哀警卫哀警卫
2022年8月27日
其他

展览 | “形而上下——宋韵视野下的龙泉青瓷”古今对比展在浙开幕(附观展指南)

6月18日,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浙江省博物馆、中共龙泉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四川遂宁市博物馆、义乌市博物馆、余姚市博物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协办的“形而上下——宋韵视野下的龙泉青瓷”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经典继艺,宋韵流芳,宋代的浙江绚丽饶沃。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离不开浙江青瓷,而龙泉无疑是青瓷之冠上的明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产自浙江龙泉的精美青瓷凝聚了宋韵之所在,又具备了面向未来的开放姿态,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今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引发人们对继承与创新的思考。为更好传承弘扬宋韵文化,展示青瓷技艺经典与传承,省博物馆、省文史馆、龙泉市委宣传部三方携手,围绕龙泉青瓷,以古代经典为切入、以当代创造为探索、以未来价值为引领,共同推出“形而上下——宋韵视野下的龙泉青瓷”展览。展览旨在通过古物新器对话展呈,让凝结宋韵精粹的青瓷“活”起来,让千年宋韵“流动”起来,助力夯实社会文化自信,讲好文化浙江故事。省文史馆馆员、书画大家金鉴才专门题写“形而上下”展名展厅入口以青瓷中的经典葫芦造型打造“福禄门”为各位观众送上美好祝愿展览以“形而上下”为题,分上下篇。从龙泉青瓷的造型艺术和工艺出发,复古之风和实用主义并存的产品风格得见宋代回向三代的政治理想、三教融合的信仰态度,此为“形上之道”;以青瓷之用于茶酒香花彰雅俗共赏显宋代绝对的人文风雅和高度发达的市民文化,此为“形下之器”。(太长不看版)策展人贴心总结三大看点01金鱼村顶级宋瓷来浙浙博新征集首次亮相四川遂宁金鱼村窖藏是至今出土宋瓷数量最多、最精美的南宋窖藏,此次展览中有43件古代文物,除20件来自金鱼村窖藏,还有义乌工人路窖藏、游览亭窖藏以及余姚巍星路窖藏出土的宋元时期顶级文物也将一同展出。并且还是浙江省博物馆近年新征集古代龙泉青瓷的首次全体亮相,诸位宋瓷爱好者不容错过。遂宁金鱼村窖藏出土南宋龙泉青瓷葫芦型执壶义乌工人路窖藏出土元代龙泉青瓷鱼形砚滴余姚巍星路窖藏出土元代“寿山福海”铭凤尾尊浙江省博物馆藏明代龙泉青瓷菱口大盘02古今对照见真章经典继艺永流传2021年,浙博举办了题为“碧玉流光”的龙泉青瓷釉色古今对比展,2022年的“形而上下”是其延续,不变的仍是古今对比的呈现方式和学术背景。展览中和古代文物相映照的近50件复原实践作品,是浙江省博物馆与龙泉当地制瓷艺人合作的南宋龙泉青瓷制瓷技艺复原项目的成果,以宋元明典型龙泉青瓷为研究对象,以学术带动生产,以古今对比的方式呈现制瓷技艺的千年传承。现代龙泉青瓷凤尾尊
2022年6月18日
其他

展览 | 古物影——黄宾虹古玺印收藏展

手稿1939年黄宾虹《古鉨印中之三代图画》手稿展览信息展览名称古物影——黄宾虹古玺印收藏展展览时间2022年6月1日——9月4日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三楼书画厅
2022年6月1日
其他

展览开幕|“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观展攻略

3月8日,“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在西子湖畔拉开帷幕,展览精选浙博馆藏的古代女性题材画作,同时配套展示相关的古代女性饰品、服饰、生活用品等实物,以及当代女艺术家的作品,通过160余件(组)展品,邀观众一起看画中丽人千姿百态,品画外丽人百味人生。参观前请跟随这份《观展攻略》一览“丽人行”的展里展外。三个层面逐步走近古代女性的世界“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分“闺闱风韵”“云幕椒房”“庭院春深”三个单元,根据西湖美术馆三层的展厅格局排布展线,从外在到内在,带领观众逐步走近古代女性的世界。并通过详细的信息组团,延伸相关知识点,以进一步丰富观众对古代女性的认知。
2022年3月8日
其他

吾木吾刀——郑松强木雕艺术精品展丨展览

··古语曰:“千年难长黄杨木”“手握之器,岁越百年”。黄杨木成长极为缓慢,这也造就了制作黄杨木雕的原料之珍贵难得。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小型圆雕,起源于民间元宵节流行的“龙档(板凳龙)”上的木雕小佛像。至清末,发展为以雕刻工艺精细见长的案头摆设品,并受文人画的造型风格和线条影响,雕刻人物形神兼备,结构虚实相间。黄杨木雕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现已发展成为浙江两大木雕品种之一。
2022年2月26日
其他

宋韵流芳——金国荣南宋官窑作品展丨展览

··南宋官窑是我国古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建都临安(现今杭州),先后设立修内司、郊坛下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南宋人叶寘《坦斋笔衡》记载,“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南宋官窑代表了宋代制瓷业的最高水平,以端庄规整的型与匀称光洁的釉色取胜。澄泥为范,紫口铁足,薄胎厚釉,釉色莹润,宝光内蕴,温润如玉,为后世所珍。金国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南宋官窑青瓷的研究与制作近40年。他对于南宋官窑的釉色、开片、造型等均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严谨地把南宋官窑所具有的特色保持和传承下来。师古而又不泥古,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创新不失古韵,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作品造型古朴典雅,色光内敛,浑厚莹澈,纯净沉稳,开片自然,富有变化。浙江省博物馆致力于讲好浙江故事,传承宋韵文化,弘扬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省内中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舞台。金国荣先生倾心于南宋官窑青瓷制作,是其中的佼佼者。此次展览展出的是金国荣先生历年来独立设计、制作和完成的官窑作品,如《玉玲珑》《涌潮》《韵律》等。他对传统技艺始终保有一颗虔诚和敬畏之心,完美地呈现了南宋官窑清丽自然的韵味,使宋韵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并流芳于世。金国荣,1964年出生,籍贯上虞,现居杭州。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首届浙江省陶瓷艺术大师,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第十三届浙江省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浙江省陶瓷行业协会理事,杭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金国荣从1980年10月起从事南宋官窑的研究与制作,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琳山和嵇锡贵老师。2001-2007年期间,应日本慈永会陶艺研究所的邀请赴日本进行为期四年的陶艺创作等文化交流活动,并于2007年在日本成功举办个人展览。2008年赴阿曼及澳门进行作品展示及技艺表演等文化交流。创作设计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多次获得“百花杯”等国家级金奖及省市级大奖,2019年获得“中国陶瓷历史名窑恢复与发展贡献奖”,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收藏。南宋
2022年1月18日
其他

大展 | 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

9月10日,来自三星堆、金沙博物馆的文物已平安抵达浙博,小编和同事们可太兴奋了!因为,前不久,三星堆又双叒叕有了新发现——比如“怒发冲冠”的青铜人像、戴尖帽立人像、丝织品残留物……K4出土铜扭头跪坐人像K3出土戴尖帽立人像K3出土青铜器表面赋存丝织品以上这些均不在本次展览中展出……(毕竟人家文物刚出土,需要先进行一系列保护工作嘛)但是!我们请来了一支实力强劲的代表队,那就是由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所组成的“古蜀文明”代表队!滴!已穿越-展览时间-2021年9月17日——2022年1月4日-展览地点-浙江西湖美术馆———————————————主办单位浙江省博物馆协办单位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本次展览需购票入场本展览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从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到沟通天地的“巫”与祭祀,再到神秘多样的“神”,以勾勒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面貌,展现古蜀文明瑰丽奇幻、神秘浪漫的宗教礼仪及文化艺术成就,揭示古蜀文明的内涵与特色。而另一方面,古蜀先民夸张且大胆的审美思潮、充满寓言性质的神话传说,以及古蜀国由鼎盛转而衰亡的传奇故事,也伴随着一件件文物走入我们的视野,为当代人提供着跨越千年的灵感与启示。本展览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展览共由序厅、三个主要内容单元,以及尾厅构成。序厅一件青铜大立人矗立于一楼大厅,它的神秘和威严令人震撼,古蜀文明的探索之旅就此开启。立人像(复制品)商铜三星堆博物馆藏青铜大立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久远、体量最高大的青铜人像,也是全世界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它代表着古蜀文明中“神”“巫”“人”的三重身份,是古蜀国的领袖,掌握着最高的权力。大立人头戴筒形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双手中空,作执物状。其手中究竟为何物,目前尚无定论。人间物语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从古蜀人的生存环境,介绍他们的物质生活,探讨古蜀文明产生的条件。鸟头勺把商陶三星堆博物馆藏把陶勺的勺柄做成鸟头造型,是古蜀先民的“独创”。用以舀水、舀酒的勺子,搭配上弯弯曲曲的鸟头,仿佛一只纤细的水鸟,将长长的喙探入水中。这样的造型也使人联想到传说中的蜀王——鱼凫,即鱼鹰。因此,这件带有鸟头的陶勺可能是用来祭祀祖先的用具。群巫之舞古蜀先民的祭祀大典本单元介绍古蜀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职务——“巫”,帮助观众了解“巫”的人员构成,并介绍古蜀国祭祀活动使用的各种器物。人头像商铜三星堆博物馆藏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头像有着的不同面貌和冠、发造型,据推测,它们可能代表着不同族群和社会阶层。有学者认为,戴金面具者地位尊贵,是祭祀活动中的重要角色。戴冠纵目面具商铜三星堆博物馆藏著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青铜面具。面具的双眼、双耳采用镶铸法铸造,眼球向外突出约10厘米,眼眉均描有黛色,眼睛下方是向内卷曲的鹰钩鼻,以及一张宽阔的、如同微笑一般的嘴,其口唇尚留有朱砂的痕迹,面具的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面具额头中央,以补铸法安装有高达68厘米的夔龙形额饰,龙头向下,尾部卷曲,背部是如刀锋般的羽翅,极具威严。人形器晚商至西周铜金沙遗址博物馆藏这件人像呈伏卧状,无头,颈部有一大圆孔。其躯体细长,双臂直伸,双腿向两侧略弯曲。颈部与小腿处各有两个对称的小圆孔,或许用以铆接固定或悬挂。此类器物在古蜀遗址中首次发现,可以说是古蜀文明的典型代表。人面像晚商至西周金金沙遗址博物馆藏古蜀崇尚黄金的传统从三星堆文化时期就已经开始,是古蜀文化值得注意的文化传统。中原地区的古代先民对于黄金饰品似乎不如对玉器那般喜爱,而古蜀人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早期开采和使用黄金最多的部族,这些黄金饰品显示了他们高超的黄金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审美意趣。神国万象古蜀先民的信仰之源人们在三星堆、金沙遗址发现了大量与太阳、鸟、虎、蛙、蛇等与自然景象或生物有关的意象,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本单元将向观众介绍古蜀人的原始信仰和世界观。太阳神鸟(复制品)晚商至西周金金沙遗址博物馆藏太阳神鸟金箔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周等距分布的12条做旋转状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由4只造型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环绕于内层图案周围。其可能是“金乌负日”神话故事的真实再现,是古蜀文化太阳崇拜的直接物证,也是古蜀人高超黄金加工工艺的代表。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洗练流畅,构图凝练,充满动感,是古蜀人非凡艺术创造力、想象力与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被正式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形器商铜三星堆博物馆藏铜太阳形器是三星堆遗址出土器物中具有神秘性的器物之一,其用途和含义众说纷纭。结合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其他文物上的太阳纹饰,学者们对太阳形器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装饰器物”,是古蜀文化太阳崇拜的直接物证。神树枝头花蕾及立鸟商铜三星堆博物馆藏《山海经》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方汤谷(旸谷)的扶桑树上有十个太阳,“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它们是由一种名为“金乌”的神鸟轮流负载着从扶桑树上升起到天上当值日,如此循环往复。“金乌”后来成为太阳的别名。虎晚商至西周石金沙遗址博物馆藏这件石虎系选用一块天然的蛇纹石化橄榄岩制作,其黑色石料上遍布的白色纹理正好利用来表现老虎身上的斑纹。管钻出的喉部涂满了鲜艳的朱砂,虎的口中、胡须间、头顶、耳间也涂之以朱砂,色泽艳丽。虎的形象整体看去威猛而狞厉、自然而拙朴,在静态之中蕴藏着动感,生机勃勃,充满力量。此件器物雕刻精细,造型完美,是中国商周时期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精品。尾厅古蜀文明的启示2021年,我们见证了三星堆考古的重启和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新发现,同时也迎来了金沙遗址发现的20周年,“古蜀文明”成为了我们身边的热门话题。展览的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古蜀文明遗存的考古发掘历程,由古蜀文明放眼世界,倡导人们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未来进行思考和展望。另外,展览还设置了互动区、打卡区、阅读区、放映厅和创意市集,休闲娱乐来一个!购票
2021年9月1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凿光留痕———郑兴国根雕艺术精品展 | 展览

-展览时间-2021年9月3日——11月28日-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二楼临时展厅———————————————“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嵊州自古以山水秀美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从而使这里成为唐诗之路的主干线。独具内涵的山水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名人文化赋予了嵊州丰富的文化资源,造就了嵊州多彩的文化个性,也为嵊州文化艺术的发展铺上了沃土。根雕,就是在这片沃土上生长出来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嵊州根雕历史悠远,因与“雕圣”戴逵的邂逅,最早可追溯到东晋。真正使嵊州根雕得以发扬光大的是晚清民间艺人楼品裘、周喜老。先辈珠玉在前,当代雕刻界亦群英璀璨,郑兴国大师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郑兴国从事木根雕艺术已有四十载春秋,他的作品取材广泛,形式多样,构思巧妙,技法娴熟。既有老者的仁怀哲思,又有少女的天真烂漫;既有独立成篇的人物小品,又有宏阔同章的山水人物长卷;既有古代文明的追寻,又有时代精神的弘扬。盖是刀随意走,独具匠心,惟妙惟肖,一派化腐为奇、天人同构、意味悠长的生动气象。浙江省博物馆近年来致力于发掘中青年艺术家,为他们提供艺术成果的展示舞台。既是基于弘扬与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传统技艺的初心,同时也借此鼓励中青年艺术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锐意进取,创作出兼具个人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的作品。“凿光留痕——郑兴国根雕艺术精品展”,展出郑兴国大师近四十件作品,期望观者通过该展览能一窥嵊州根雕新貌,同时,通过传承与创新对话,引发新的思考。郑兴国简介郑兴国,男,1964年生,浙江嵊州人。中国木雕艺术家、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嵊州根雕)代表性传承人。郑兴国自幼喜爱绘画,十六岁开始跟随表哥学习雕花,后自学立体雕刻。经过三十多年的学习、探索与研究,郑兴国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凭借扎实的雕刻技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根雕风格。其根雕崇尚自然,取材广泛,造型巧妙,虚实结合,粗细兼顾,既有涓涓细流的脉脉含情,又有突兀大江的奔腾之势,粗犷夸张中渗透细腻柔情之美,写实述说中隐喻哲理意韵之趣,其作品尤其追求人在景中、人融景色,总想诉说着什么。郑兴国先后创作了几百件优秀作品,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五十余次。作品《寒江独钓》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其他多件作品被中国木雕艺术馆、浙江美术馆、四川省民俗文化博物馆收藏。在根雕创作的同时,郑兴国还注重理论研究与根雕文化的传播,先后参加浙江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赴西班牙、印度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澳门等地举办个人展览及世界木文化交流。其关于根雕创作体会的学术论文在《雕塑》《浙江工艺美术》《中国文化月刊》《神州》《中国文化报》等刊物发表。部分作品《金庭洞天》金丝楠木长238厘米,宽75厘米,高98厘米作品取材于一段金丝楠木。剡溪两岸自古多文人雅士隐居,东晋永和十一年(355),王羲之携家人归隐金庭山。作品描绘的就是书圣聚贤雅集、曲水流觞的场景。这件《金庭洞天》也是郑兴国唐诗之路系列作品之一。《观瀑》古沉木长60厘米,宽50厘米,高154厘米古人王安石有“拔地万重清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的诗句,
2021年8月26日
其他

秘瓷翠色——国家级非遗越窑青瓷传承展 | 展览

-展览时间-2021年7月20日——8月20日-展览开幕式-2021年7月20日上午10:00-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二楼临时展厅———————————————主办单位: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陶瓷行业协会协办单位:杭州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越窑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越窑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瓷窑之一,延续时间较长且艺术价值丰富,影响深远。唐代陆龟蒙在《秘色越器》诗中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形容越窑青瓷的典雅秀美。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优秀传统文化及技艺的重视和保护,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展览,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杭州贵山窑陶瓷艺术馆馆长嵇锡贵及其众多徒弟,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琳山所创作的越窑艺术作品为主,展出作品共计六十余件(组)。展览反映了嵇大师承古韵而求新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对徒弟们的悉心培养。嵇大师在传统越窑青瓷工艺基础上,传承发展了其釉色和造型装饰工艺,保存了刻花、划花、褐彩、捏塑等传统手法,又创新性应用新时代的题材、元素、技法,让古老瓷艺创作出与时俱进的作品,使越窑青瓷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嵇锡贵大师与徒弟们努力求索,勤恳敬业,创作了一批有文化内涵和主旋律的现代越窑青瓷作品。展览开幕恰逢当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嵇锡贵大师此次展览中的作品《弘扬红船延安精神·向阳花开贺党庆》《红船精神千秋万代》《百朵向阳花开》,以及嵇大师徒弟作品《国色天香迎百年》等都是通过越窑青瓷创作对建党百年的一份献礼。我们相信,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下,在嵇大师与徒弟们的传承创新中,越窑青瓷及其烧制技艺必将薪火相传、发扬光大!部分作品展示嵇锡贵越窑青瓷《荷塘雅韵》越窑青瓷《弘扬红船延安精神·向阳花开贺党庆》越窑青瓷《红船精神千秋万代》越窑青瓷《百年好合》《玉兰花》越窑青瓷褐彩瓶越窑青瓷粉盒《牡丹》郭琳山《弹琵琶》《回娘家》郭艺越窑青瓷《暗香浮动》孙威越窑青瓷《禅》施珍越窑青瓷《吉祥鸟双耳瓶》陈国荣越窑青瓷《青莲》周明明越窑青瓷《生长》单思美越窑青瓷《竹》嵇文涛《国色天香迎百年》展览信息:来源
2021年7月14日
其他

斑斓纷呈——馆藏古代漆器展 | 展览

-展览开始时间-2020年10月23日-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漆器馆———————————————浙江省博物馆在2012年接受香港曹其镛先生夫妇168件的古代漆器后,一跃成为海内外古代漆器收藏的重镇。随着孤山馆区漆器艺术馆的开馆,“重华绮芳——宋元明清漆器艺术陈列”常设展自2014年6月开幕以来,广受海内外漆器专家和学者的肯定与欢迎。曹其镛先生夫妇捐赠古代漆器还有80余件深藏于库房,同时近几年馆里陆续征集20余件组重要的宋元明清漆器,由此,浙博依托这些重要的馆藏,举办《斑斓纷呈——馆藏古代漆器特展》,漆器艺术馆将以新的风貌展现在观众与专家的面前。特展以曹其镛先生夫妇捐赠古代漆器和近几年收藏的漆器为主,沿袭漆器展厅原有的展陈结构,以时代为经,技艺为玮,分为“素彩兼备——宋元漆器”“千文万华——明代漆器”“异彩缤纷——清代漆器”三个部分,期间穿插介绍中国古代漆器的相关知识,呈现了宋元以来的辉煌而精湛的漆器工艺。此次特展将从库房精选曹氏藏漆60余件,这批重要的收藏深藏于库房,久未于观众蒙面,工艺门类涵盖一色漆、雕漆、螺钿、戗金等非常珍贵。特展将遴选宋元以来漆器工艺的精品,如宋元四季花卉凤凰纹椭圆盒、明黑漆嵌螺钿花卉纹漆盒、宋元剔犀如意纹葵形盘、南宋黄漆攒地戗金云狮纹盒等多件重器。此次特展共计展出87件组古代漆器,展览开始时间为10月23日。特展期间将邀请国内漆器领域专家展开研讨,是继2015年《仍存曹家》曁国际漆器研讨会之后,浙博举行的又一场漆器界的盛事。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天然漆的国家。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出土物中,均有比例很少的精美漆器,表明早在远古时期,漆器即伴随浙江先民初始的脚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进入文明时代,漆器制作与时俱进,日臻精美。楚汉漆器瑰丽神奇,谱写了这一时期漆器工艺的灿烂篇章。两宋时期,诸艺毕备,种类齐全。浙江漆器再领时代风骚。温州、杭州,南北呼应,形成两大生产中心。浙漆誉称“天下第一”。异彩纷呈的漆器行销全国,更在首都汴京和临安的繁华地段开铺设号,成为达官显贵者追慕的高档消费品。元代漆艺承前启后。杭州与嘉兴皆是著名的漆器产地,嘉兴西塘更是名家辈出,张成、杨茂以雕漆著称,彭君宝以戗金、戗银闻名。他们的作为,不仅成就了元代在漆器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为明清两代宫廷漆艺的精进和辉煌树立了标杆,奠定了基础。香港曹其镛夫妇,搏击商海,情系桑梓;雅好收藏,独钟漆艺。重华绮芳,叹为观止。化私为公,春秋大义,山高水长,后继有人!特辟陈列,襄其盛事。第一单元素彩兼备——宋元漆器漆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唐宋元时期门类已基本齐备,一色漆、描金、堆漆、雕漆、戗金、螺钿等都已发展比较成熟。雕漆的出现,金银平脱、堆漆等技法的成熟,使得唐代漆器装饰华丽精美。五代时期漆器制作中心南移,江浙成为漆器的主要产地。至两宋时期,民间作坊日渐兴盛,其中以温州、杭州漆器最负盛名。宋人提倡简约的审美哲学,注重漆质本身的光泽,质朴无文的一色漆与雕饰华美的戗金、雕漆、堆漆和螺钿等交相辉映。元代雕漆一枝独秀,杭州戗金漆器、苏州雕漆、福州剔犀漆器以及吉安庐陵螺钿漆器均闻名于朝野。宋末元初
2020年10月29日
其他

浙江省博物馆公开招聘人员公告

浙江省博物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预算形式为财政全额补助,机构规格相当于县处级。办公地点位于杭州市区。主要承担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及对外交流等工作。单位位于杭州市区。二
2020年9月15日
其他

《金石书画》第四期 | 展览

-展览时间-2020年9月4日——10月25日-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三楼书画厅———————————————由浙江省博物馆策划的《金石书画》系列展览,自201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期,颇受业界好评。今年,我们定于9月4日至10月25日期间,在浙博武林馆区(西湖文化广场)三楼书画厅,继续推出该系列的第四期,并将在年底前,出版与之配套的第四卷同名图录,欢迎大家参观品鉴。《金石书画》第四期,分碑帖、书法、绘画、文献四个门类,展出作品九十四件。其中碑帖部分,下设周希丁青铜器全形拓艺术、张效彬旧藏善本碑帖,以及沙孟海与碑帖鉴藏三个小专题;绘画部分,主要有金石家绘画专题;书法和文献部分,则分别为明代名家手卷和滨虹草堂友朋书札(三)——傅雷致黄宾虹书信专题的上篇。碑帖《金石书画》以往各期,一般都会以全形拓作为开篇,渐已成为惯例。本期重点介绍的是现代青铜器全形拓代表人物周希丁(1891-1961)先生的作品,对全形拓感兴趣的观众,可从中一窥“周拓本”的艺术魅力。此外,西周大克鼎全形及铭文未剔本(吴士鉴旧藏)、端方赠孙诒让秦权全形拓本、陈汉第(伏庐)藏纪晓岚阅微草堂烟斗全形拓本等,传世也都十分少见。周希丁拓商父己爵全形(孙壮读雪斋藏器)张效彬(1882-1968)是民国时期重要的碑帖收藏家之一。本期展出首都博物馆藏张效彬旧藏善本碑帖四种:明拓《石鼓文》卷、旧拓《吴天发神谶碑》册、旧拓《隋龙藏寺碑》册、宋拓《定武兰亭序》册,均系首次与观众见面。今年是沙孟海(1900-1992)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长久以来,沙先生作为一位金石学家、碑帖鉴定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似被其书名所掩盖,本期碑帖部分特推出“沙孟海与碑帖鉴藏”专题,希望通过展示馆藏碑帖拓本上沙先生当年的题跋、题签等文物墨迹,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其作为学问家的另一面,并以此寄托我们永远的缅怀之情。
2020年9月3日
其他

古物影——黄宾虹书法收藏展 | 展览

詹景凤深于书学,狂草变化百出,不失古法,论者谓可与祝允明狎主当代。该册属詹景凤晚年精品。黄宾虹曾言:“仆见明代詹东图、查梅壑诸人,最初之作与晚年多不类,而气韵即与庸史迥别。”
2020年7月15日
其他

“浙”里长城——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 | 展览

杭州下城区长庆街道在每个社区网格建立了数字化防疫的“三大指数”:辖区重点疫区人员的关联指数、辖区空置房指数和返程高峰指数。每个网格内,疫情轻重、未来疫情趋势如何,全都一目了然。(天下网商供图)
2020年7月1日
其他

浙博关于征集《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展品的公告

庚子鼠年春节原本的热闹是可以预见的:人们结束一年的学习工作,投入春运迁徙大军完成最后的奔波,然后不免俗地吃年夜饭、看春晚、聚会串门……但是这一切都被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改变了!几乎是一夜之间,举国上下同舟共济,全面抗“疫”。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共同见证了浙江各级政府的有效应对,医护人员的牺牲奉献,以及社会各界的众志成城。浙江人民面对天灾的肆虐和磨难,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在2020年的春天镌刻出抗击疫情的壮丽诗篇!秉持着“为明天收藏今天”的理念,浙江省博物馆希望能记录和保存这段历史,特别策划推出《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通过展示本次战“疫”中涌现出的无数动人瞬间,来讲述画面背后感人肺腑的故事,铭记历史,激励人民。根据展览内容,浙江省博物馆现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相关物件,特通告如下:一展览方案展览共分五个单元,分别为“守土有责
2020年2月20日
其他

小雪先已至,冬腊酿雪时 | 孤山一周活动报名

孤山活动预告2019.11“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已经到来,而雪花却还是对人间跃跃欲试。此时的黄河流域,正是“酿雪心”的时候,而绿荫当道的南方,也到了“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好时节。小雪三候也在一一实现,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冬日要来了,纤纤霁色将凸显在树梢、停留在湖面,也将抵达温暖的心里。小雪到了,我们要抓住时光不放松。闲暇的日子,要去屋外晒晒太阳,偶尔,也要约一场孤山盛宴,到四季课堂学习下食之礼,做一回腌菜;看看类玉似冰的青瓷如何跃然纸上;或是妙笔生画,写生如意云纹托盏......晚来天欲雪,孤山相遇否?文澜书影传统线装书制作体验-
2019年11月21日
其他

那些年,那些事 | 越王时代观展攻略

历经一年多的内容筹备,200多个小时的文物点交、一个多月的展品运输,“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精粹”将于2019年6月6日开展。文物点交深夜装箱吴、越、楚三国皆起于先祖福泽,兴于与民生息,盛于开疆扩土,衰于穷兵黩武,并先后成为春秋霸主。这个故事便是以“越”为主角,再现这春秋三国之间的兴衰成败以及恩怨情仇,以泛起今人对“越王时代”的神往。展厅位于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浙江西湖美术馆,就是下图箭头所表示的地方啦。序厅→一层(第一单元)→二层(第二单元)→负一层(第三单元)进入展厅后请按路引行走观展。展厅路引
2019年6月6日
其他

大展 | 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精粹展

虎座鸟架鼓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乐器。全器以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站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悬挂一面大鼓。通体用红、黄等色绘虎的斑纹和凤的羽毛。
2019年5月30日
其他

如何正确地打卡越地宝藏 | 观展攻略

《越地宝藏》不同,它采用器物定位,以文物为主角,展览中呈现的每组文物不仅要展示自身的独特故事,还要纳入浙江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通过文物讲好整个浙江历史文化发展的故事,体现浙江史上最引人注目的闪光点。
2018年6月15日
其他

浙博携江苏太仓出土元代龙泉窑青瓷 “回乡省亲”| 展览

此次展览展期只有一个月,欢迎观众朋友走浙博武林馆区三楼临展厅,把握太仓出土元代龙泉窑青瓷这次“回乡省亲”的短暂驻足,对话历史遗存,品读昔日繁盛。
2017年12月27日
其他

重磅 | 蓝瑛是谁?《富春山居图》竟为他复出!

董其昌(1555—1636),明代书画大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师法董源、黄公望等人,擅画山水,他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松江画派”代表人物。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
2017年9月12日
其他

[重磅] 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 | 年度大展

此次展览旨在较为全面地介绍乾隆其人其朝,同时将浙江这一主题融入展览各个部分,体现乾隆一生中来自浙江的绵长不绝的影响。
2017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