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其他

今天拿到复旦0001-0003号新生录取通知书的,是他们!

“非常喜悦和自豪在自己家乡,拿到复旦大学老师亲手送来的录取通知书。我收到的,不仅是一份录取通知书,更是肯定和期待。”今天(7月10日)上午,跨越1300公里,从上海到山西,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副校长周磊,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助理彭慧胜将2024年复旦大学0001-0003号录取通知书,发给当地2024级“强基计划”新生龚仲兮、韩语钊、崔舒铉。三位同学分别被录取到复旦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类(核物理)、历史学专业。潞绸为封,本周末起,独具复旦特色的2024级新生录取通知书将陆续寄出。据了解,复旦首批发出的录取通知书将以强基计划和综评批为主。“在高考前就已锁定复旦数学这一目标”说起对复旦的初印象,龚仲兮回忆起,高中备战数学竞赛时,第一次在网上免费听数学学院教授谢启鸿老师上《高等代数》视频课。“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感受到复旦浓厚的学习氛围。尤其在数学上,学风非常严谨。他的板书工整,思维有条理,让我非常扎实地走进高等代数的世界,我也将所学,用到竞赛中,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这也让我有了想去复旦学数学的想法”。龚仲兮自认为不是一个对数学有天赋的人,同龄人不少提前学习高中预科知识,他却对高中数学有些懵懵懂懂。一次课堂上,当老师用数学技巧解出一道难题,他发现数学原来也可以很优雅。他笑说,这和他的爱好——拉手风琴很相似,“通过变换不同音色,一台乐器可以成为一个乐队”。慢慢地,就像演奏不同风格的曲目,当一道道习题被解开,将自己的思考讲给其他同学,“这种成就感,让我对数学有了信心”。说起学数学,他的习惯是建立知识网络。“遇到一道题,我会先用红笔,在旁边写下题目要考的最核心知识点,再遇到新题,我有能力看出这道题和我之前做过的题目之间的联系。”有同学以为他靠的是题海战术,其实不是,“我会提炼出习题的一般思路,从中汲取经验,再去用它解决新问题,而不是盲目盯着新问题看。”龚仲兮被“强基计划”录取,将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启新旅程。“我对强基班强大师资和有挑战性的课程充满期待,期待亲耳听到院士们的课程”。听说新学年复旦将开设“AI大课”,他充满好奇,“我对AI很感兴趣,数学对于AI的发展很重要。我非常期待在课堂有收获。”“读了杨福家老校长的书,让我对复旦物理充满期待”“看到录取通知书上有家乡的印记很亲切。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摩挲着录取通知书,韩语钊的兴奋溢于言表,“感谢复旦用潞绸作为录取通知书封面。我感受到学校对山西非遗文化的尊重和认可。山西的非遗技艺可以被更多人看见”。一本物理学经典教材,让韩语钊与复旦结缘。复旦老校长杨福家先生编写的《原子物理学》,“整本书逻辑清晰,篇章严谨。杨老还插入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语言亲切和蔼,字里行间透露他对物理的热爱和激情。因此,我想来复旦学习物理。”高三时,韩语钊的成绩并不理想,最后有收获满意的结果,在他看来,得益于自己定时与老师保持沟通。“高三时,我几乎每天都会去办公室找老师,无论是具体的题目,还是请老师帮忙分析考试中的漏洞,或是让老师帮助我规划短期学习目标。这些都让我的学习更高效,更有针对性。”韩语钊认为,物理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客观世界。从观察日常生活中,到抽象成模型,厘清事物运转背后的逻辑,这样的探索过程,对他有吸引力。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强基计划”的物理学。他被录取到2024年新开设的核物理方向,进入卢鹤绂班(核物理方向)进行培养。这一强基班将着重培养学生在核物理及其应用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未来中国核科学领军人才和顶尖核科学家。他坦言,自己很看重可以在大一提早进入实验室,还有学校配备的一对一导师培养方式。“我需要在实验室的实操训练,期待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自主探究,探索前沿。”“我想在复旦,成为优秀历史学者”“能够如愿进入复旦大学,成为第一批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学之一,我感到非常荣幸”,崔舒铉说。毕业于太原市常青藤中学的她,高考前报名复旦“强基计划”。如今,顺利进入向往已久的复旦历史学系,她对未来充满期待。“复旦大学具有文科强校的典型特质,校风开放包容,人文社科研究学术氛围浓厚,历史系学科优秀。”复旦的人文底蕴,是崔舒铉选择复旦重要原因。“‘强基计划’里小班化管理与学术资源的倾斜,能为我们从本科阶段投入学术研究提供便利,非常适合我。”历史学强基班强调让学生打好基础。除了通史类课程、史学家的美德和技艺培养外,专业必修课涵盖史学史、史学理论、阅读史学文献的方法及社会实践内容。此外,在外文学院、哲学学院和历史学系等教师指导下,开展交叉学科学术训练。崔舒铉对历史学的兴趣源自历史题材的游戏与文学作品。她相信,历史是一门致力于探究真相、观照人类的学问。她期待能通过“强基计划”接受专业历史学训练,接触复旦图书馆收藏的一手史料,了解历史地理学等分支学科与学术热点,努力成为一个优秀历史学者。复旦大学中学学术实践基地再添两席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是复旦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去年秋季学期,复旦大学“步青计划”首次走出上海,面向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开设7门微课,向学有余力的优秀高中学生提供提前感受本科学习和科研氛围的机会,培养学术兴趣与科学精神。今天,在录取通知书颁发现场,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被授牌为“复旦大学中学学术实践基地”。昨天,忻州一中也加入了“复旦大学中学学术实践基地”。依托1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复旦大学于2021年启动复旦大学-中学学术实践基地项目建设,面向全国120所重点中学开放,将优质资源提前送进高中,为拔尖且具有学科发展潜力的学生量身订制培养方案,提前发现有探索精神和原创能力的创新人才。录取情况如何查询?“三步走”攻略来啦!↓↓↓1.同学们可通过阳光高考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查询2024年各录取批次时间安排与征集志愿时间安排。2.请登录所在省(市、自治区)考试院官网查询2024年高考录取结果,第一时间了解录取情况。(录取结果以考试院官方查询为准)3.各批次录取通知书寄出之后,在“复旦大学”、“复旦招生”微信公众号上陆续发布,可点击菜单栏【2024高考】-【通知书查询】。请各位新生耐心等候~组
7月10日 下午 1:00
其他

刚刚,复旦召开本科招生培养政策发布会

今天(6月11日)复旦召开2024年招生培养政策发布会公布今年招生培养政策亮点聚焦“创新之举,能承其重”培养“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今年招生亮点多多重点来了!近年来,复旦教育教学改革在招生入口端,体现出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举重”前行的格局。在体系上,呈现“杠铃式”培养格局,以AI大课新体系托举拔尖创新人才和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支撑原始创新和创新驱动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在政策上,以自主培养的制度体系赋能学生自由、全面、卓越的成长成才,引领青年一代肩负创新强国使命。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复旦大学将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AI领域课程,打开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AI大课以AI-BEST课程体系的形式,进入所有复旦学生的学业安排。本研一体化打造AI通识基础课程(AI-B)、AI专业核心课程(AI-E)、AI学科进阶课程(AI-S)和AI垂域应用课程(AI-T)。(了解更多:AI大课之前推送,《新学年至少100门!复旦“AI大课”12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面向今年高考生,我校推出相辉学堂培养计划招生,下设:“相辉计划”和“香农计划”,致力于培养面向基础学科前沿、新工科领域的创新人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相辉计划以理科试验班(相辉学堂相辉计划,本博贯通)进行招生。·香农计划以工科试验班(相辉学堂香农计划,本研贯通)进行招生。依托元·创中心本科交叉实践平台,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帮助“相辉青年学者”接受创新创业实训。(了解更多:《面向今年高考生,复旦大学相辉学堂首次招生》)1、新工科除原有的工科试验班(新工科本研贯通拔尖班),还设置有工科试验班(相辉学堂香农计划,本研贯通)、四大创新学院:工科领军人才班、工科试验班(光子计划院士班,本研贯通)、工科试验班(新工科电子信息班)、工科试验班(新工科计算机班)、工科试验班(新工科微电子班)、工科试验班(新工科大数据班)等。复旦全力打造科学智能“发动机”核心引擎,全力构建科学智能
6月11日 下午 1:54
其他

高考加油!和学霸做朋友,复旦拔尖创新班来了解一下

今天(6月8日),是高考第二天。愿高考生们落笔生花,旗开得胜。复旦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新设望道新闻卓越班(本研贯通)、涉外法治拔尖人才班,今年首次高考招生。工科试验班(光子计划院士班,本研贯通)、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试验班(本研贯通)也有亮点。此外,学校今年在新工科、新文科上也推出一系列招生新政,欢迎高考生和家长们关注。涉外法治拔尖人才班精法律、通外语、强实务复旦大学有丰富的涉外法治研究经验。今年,法学院推出涉外法治拔尖人才班,以少而精的培养目标,面向高考生和法学院已就读学生,从中遴选10-20名对涉外法治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项培养。除了传统的法学基础理论课程,拔尖人才班在两个层面进行课程化体系设计。一是,约30门训练学生英语法律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全英文课程;二是,注重业务能力素质培养的实务课程。“法学院目前已有40余门实务课程,邀请上海市高院、上海市检察院、上海司法局以及各大红圈所和金圈所的律师团队,为学生们开设实操层面的课”,法学院副院长杜仪方说。民商事审判方法是其中一门备受欢迎的课程。课程由上海市高院一线判案法官组成教学团队,通过大量现实案例、审判知识和理论,向学生讲授民法典中的法条在实务和法院审判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法律条文的现实演绎。针对涉外法治的特性,拔尖人才班还依托校、院两级的国际交流项目助力学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备良好外语能力的学生;培养有深厚法学素养和国际法律实务能力的行业领袖;塑造能参与国际法治对话与合作的领军人才。望道新闻卓越班体验“元宇宙”般人生面对AI时代和国际传播大格局,培养国家需要的新闻传播复合型高端⼈才,望道新闻卓越班今年首次招收15名学生,进行本研贯通式培养。以“数智化、国际化”理念构架全新课程体系,卓越班既有专业核心、进阶课程,也有与人工智能、心理学等多学科相关的跨学科课程。《观察中国:热点新闻解析》就是一门为望道卓越班新开设的课程,由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原副社长、新闻学(望道新闻卓越班)项目主任李泓冰主讲。课程从时下的机构媒体、舆论场最热的公共突发事件出发,结合李泓冰数十年的新闻从业经验,带领学生分析当下新闻传播改革的方向,透过热点观察中国。与主流媒体密切合作,卓越班采用全员导师制,遴选高水平专业和业界导师担任卓越班导师,对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进行全方位指导,日常安排各种全英文讲座和工作坊。“通过组织教学大实习及‘记录中国’暑期实践、人民日报大江东―复旦融媒体创新工作室等社会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工作机会,在业界磨炼专业技能”,新闻学院教授陶建杰介绍。“前一天在黄河滩上采访移民迁建,与大家称姐道妹,第二天就在顶尖科学家论坛与诺奖得主对谈科研人生。这就是我的记者生活。如果说有一种职业,可以不用换穿戴任何AI设备,就可以体验这种‘元宇宙’般的人生,我想非新闻工作者莫属”,李泓冰说。光子计划-院士班院士团队指导培养信息科技领军人才“我们已邀请9位院士、搭配多位青年领军人才组成院士指导团队,由院士亲自遴选、亲自选题、亲自指导、亲自规划,对学生从本科一年级开始进行本研贯通培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赵海斌说。不久前学校“复旦信息星”发射。金亚秋院士团队在卫星载荷、平台研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也是“光子计划-院士班”导师之一。为了确保院士能与每位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指导,每个指导团队每年招收3名以下学生,并在本科期间辅导学生做一个科创项目。“每学期学院还会邀请院士团队组织光子计划班级学生赴国家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研学实践活动”,
6月8日 上午 7:03
其他

新学年复旦超100门AI课程,深意何在?

上午,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邱锡鹏教授正和团队讨论“AI大课”的建设。最近一段时间,团队成员几乎每天碰头,和专业教师聊,和头部科技企业聊。邱锡鹏是国内首个开源大模型MOSS的设计者,今年9月新学期,他在复旦开讲8年多的《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这门课,将作为AI专业核心类课程(AI-E)与师生见面。尽管名称没变,但全新亮相的课程,将增设Transformer模型、分布式训练、模型可解释性等时下AI领域的最新知识点,与华为、百度等头部科技企业联合共建的编程实训平台也将上线,相关配套课程教案也要更新。邱锡鹏课程的变化,源于复旦大学正在推进的“AI大课”。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2024-2025学年至少100门AI领域课程将与师生见面。尽管在过去一年多,复旦在AI4S方面已有一些积累,为“AI大课”的有组织育人打下基础,但是能够像邱锡鹏这样保留原有课程的只有少数,“AI大课”70%的课程都将按照新体系新标准建设。复旦将这个全新的AI课程体系,概括为“AI-BEST”,寓意做最好的AI课程。通过一学年努力,到明年秋季学期开学,学校将实现AI教育的“三个渗透率100%”——AI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AI+教育覆盖全部一级学科,AI素养能力要求覆盖全部专业,从而让科学智能成为复旦迈向世界顶尖的发动机,让AI课程体系成为全校AI生态建设的发动机,让复旦成为上海和国家人工智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AI-BEST来了“‘AI大课’不是单指一门课,或几门金课集合,这是学校整体设计、合力打造的面向所有专业和学科背景的课程体系。”“AI大课”建设团队成员、计算机学院院长杨珉说,大课背后凝聚着复旦对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变革的探索。“我们希望‘AI大课’面向文社理工医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学生,形成‘AI素养-AI能力-AI创新’的多目标、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其中,AI通识基础课程(AI-Basic
6月6日 下午 4:52
其他

新学年至少100门! 复旦“AI大课”12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复旦大学将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AI领域课程,加快科学智能创新生态构建,打开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一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模式改革的大会战(下文简称“AI大课”),正在如火如荼。通过一学年努力,到明年秋季学期开学,复旦将实现AI“三个渗透率100%”——AI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AI+教育覆盖全部一级学科,AI素养能力要求覆盖全部专业。复旦为什么要举全校之力打造“AI大课”?100门AI课程如何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落地?有什么标杆性课程?从中学生可以收获什么?……就社会和师生关心的12个问题,我们邀请AI大课建设团队和授课教师代表,一起来解答。
6月5日 上午 8:03
其他

复旦大学“拍了拍”东南大学:生日快乐!

夏日渐长,草木葳蕤黄浦江滨到扬子江畔三百公里的距离我们共享同一份热烈今年是东南大学建校122周年复旦大学“拍了拍”东南大学:“生日快乐!”我自复旦公学启程你从三江师范学堂发源我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你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自建立那一刻起我们便都肩负起教育救国、振兴中华的职责承担着开拓进取、兴学育才的大任“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是我的理想“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你的态度抱定宗旨,奔赴山海我的老校长陈望道曾首译《共产党宣言》师生敲响上海“五四第一钟”熔铸红色基因底色你“首开女禁”让中国的国立大学里第一次出现了男女同窗共读的景象我以“为人群服务”为宗旨成立了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你首次在综合大学内设置了商科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个算学系第一个生物系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在各自的领域内开拓熠熠星空名师辈出,大家荟萃一百多年间我沐浴在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谭其骧苏步青、谢希德等教育家闪耀的晴空你培养了任新民、黄纬禄、钱骥朱光亚、赵九章等5位“两弹一星”元勋走出了220多位院士我校址几易西迁重庆北碚一扇扇变迁的校门刻画了发展的年轮一路的风霜与阳光凝结成光荣的历史你院系调整并入八所高校的相关系科在原四牌楼校址上建立了南京工学院从此开启了一段服务国家工业化的新征程我以邯郸路220号为起点用一个真实的现在开垦一万个美丽的未来你纵横古都金陵的四牌楼立德树人、生为首位沿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道路初心不改、重新出发相辉堂前的风日月湖底的水张衡路的绿柳东一号楼的红墻托举着我的每一个日与夜梧桐大道的叶九龙湖畔的影梅庵里的书册大礼堂中的欢笑承载着你数不尽的鲜活记忆我不忘烽火淬炼践行“团结、服务、牺牲”之精神你牢记“至善”之嘱不懈臻于卓越、但求完善日新我们以民族时代使命为己任继续进展、不断迈进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廿初心历久弥坚怀着“以科学报国,以人才名世”的办学精神践行“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求学姿态我们探索学术前沿拓展宇宙边界共立时代之潮头东南大学和复旦大学携手奋进发挥区域优势和学科特色助力人才培养、输送栋梁之材聚焦一流学科建设的“珠峰之巅”你以“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的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我以“第一个复旦”为目标发扬“北坡精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紫金山6G团队攻克关键技术复旦信息星进入太空我们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勇担使命、勇攀高峰顾忠泽教授团队研发的器官芯片敲开市场应用之门提供解决方案许杰团队发现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带来新的希望我们一起走在守护人类健康前线我们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埋首深耕、探索未知“东南大学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复旦大学“十大科技进展”获媒体报道的顶刊成果在拓展科技边界的路上两校携手越走越远以科研抵达未来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从四牌楼2号到邯郸路220号一江碧水贯通友谊汇聚,学术同行上下求索,齐心奋进大道众行远,携手启新程!联合策划东南大学融媒体中心、复旦大学融媒体中心文
6月4日 下午 7:23
其他

高考倒计时10天!@高考生 复旦四大创新学院今年招生

再过10天,今年的高三生们就将迎来高考。一个好消息是,面向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计算与智能、生物医药工程与技术、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等四大创新学院今年招生,每个学院各招20人。四大创新学院下设本研贯通的工科试验班,院士担任班主任,打造“一生一导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5月28日 下午 7:59
其他

登上《人民日报》的他七获国奖,奥秘是什么?

日前,《人民日报》刊发2022—2023学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0级内科学(心血管病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胡亦清上榜从本科到博士他先后7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2023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发表SCI论文13篇申请3项专利是什么让他“霸榜”国奖、成果丰硕?01拿下7次国奖,秘诀只有三个词早上6点起床,早饭后,胡亦清要么去实验室,提前准备实验;要么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然后8点上手术台,手术空隙,在手术休息室撰写手术报告,处理学生工作和实验数据,常常到晚上11、12点。赶上做一些时间跨度较长的实验,胡亦清下手术台后,还要回实验室,忙完常常已是凌晨2、3点。这是胡亦清稀松平常的一天。无数个披星戴月的日子,汇成他斩获7次国奖的成长之路。七获国奖的密码,胡亦清用三个词来概括:劳逸结合、注重效率、不怕麻烦。▲胡亦清参与科普活动(左二:胡亦清)科研是博士生的核心任务之一。每天,胡亦清投入大量时间在科研和临床上,与各种实验仪器、数据打交道,与手术台交手。此外,他还参加学生工作,在社会实践、科普防治等志愿服务中锻炼综合能力。如何做好这些事情?离不开高度的专注力和执行力。本科已连获5次国奖的胡亦清,早就学会使用整块和零散的时间。他会抽出整块时间“泡”在实验室,也会在零碎时间进行思路整理、知识学习,圈出存疑的地方,用碎片化时间去弄明白。“对刚接触科研的人来说,有学不懂、学不明白的时候。怎么办?不妨多跟老师沟通,学会劳逸结合,放松十几分钟,再回过头来看,思路会灵活些。”胡亦清说。强化记忆是胡亦清提高效率的一大“法宝”。他会找出适合自己的、易理解的方式,把知识点吃透,每隔一段时间将知识点串联起来理解,并形成图形化、结构化的记忆模式。▲胡亦清在学术会议上发言还有一个重要的秘诀是:不怕麻烦。胡亦清说,不论是科研临床,还是各类活动,都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很多时候,你可能对某个点不了解,如果似懂非懂放过它,等到后面某个阶段卡住,需要查更多的网站,看更多的文献,重复放弃的路。”胡亦清采用“刨根问底”学习法,完全掌握后,再强化记忆。每天,胡亦清还散步30-60分钟,看看肇家浜路的夜景,放松思绪。如果时间宽裕,也会前往复旦枫林校区的泳池游泳。科研临床、社会实践、运动……他用自律的脚步,走在“霸榜”国奖的路上。02坚持学科交叉,临床、科研“两条腿”学医,是胡亦清的理想,“喜欢在临床一线接触病人,了解病情,探索目前临床诊疗的需求与痛点”。大学三年级,在《诊断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胡亦清去医院病房实习,问诊的第一位病人是位被诊断为淀粉样变心肌病的老奶奶。“如果没有你们,我早就不在了。”老奶奶半卧在病床上,对身穿白大褂的胡亦清和医生们说。“那一幕至今还历历在目,内心交织感动和触动。”“目前医学上许多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够,真正能治愈的很少。”感叹还有很长一段医学路要走,胡亦清决定攻读博士。直博入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后,胡亦清师从心血管病学专家葛均波院士。导师葛均波对学生要求:“未来想在临床方面做工作的,在做科研的同时必须提前深入到临床中学习。”▲胡亦清在参与冠心病介入手术临床科研这条路难走,需要完成从临床问题到基础研究再到临床应用的闭环。葛均波院士从临床出发,研制出全国首款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雷帕霉素洗脱生物可吸收支架——XINSORB支架,大大降低支架治疗的技术门槛和费用,整整走了15年。“我的科研一定是从临床需求出发,最终回到临床应用中。在这期间可能需要我去掌握‘医疗、产学研、预防科普’等方面的知识。”从临床医生成长为有温度的、有人文情怀和深厚历史底蕴的临床科学家,是胡亦清努力的方向。在临床上,除了导师,胡亦清还常常跟着带教老师陆浩副主任医师一起做手术、上门诊。一次,遇到一个从外地转诊来上海求医的病人,陆浩带着胡亦清对其进行冠心病介入手术。对陆浩来说,这其实是一台并不难的手术。放好支架、疏通完血管后,他在谈话室告诉病人家属,“手术已经做好了,病变给你打通了”。病人家属瞬间泣不成声。“这类难度的手术,陆老师在职业生涯中遇到多次。家属的肯定是他不断向前的动力,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医院里“泡”久了后,胡亦清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一位老师曾分享,去病房进行体格检查,用听诊器听听心肺,触诊一下心脏或腹部,病人对他说,‘感觉医生您一弄我就好啦’。这就是安慰的力量。”深入临床一线的胡亦清,参与临床诊治、协助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近400台。他依然期待去临床,“去临床了解病人情况时,你会看到自己的局限和努力的方向。激励自己在科研上更加努力。”作为科研型博士,胡亦清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常常是下了手术台就赶跑回到实验室做实验。做实验,十次有八九次都是失败,从深夜到破晓的中山医院,他都曾见过。博士前期学习阶段,当看到别人科研进度飞快时,胡亦清难免也会有迷茫。“别人的成果可能已经出来了,我还在匍匐前行。”一场论坛的邂逅让他破除迷雾。“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交流论坛有一期主题是《如何破除青春迷茫》,分享嘉宾提到:‘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对未来的看法,或多或少都会有迷茫,而迷茫本身就是一种方向,证明了你在不断地探索、前进。’我意识到,要保持自己的步伐与节奏不被打乱。正如复旦校训所启示的,只有广博地摄取学识,才能笃定自己的志向;只有循着方向不断地探索求知,才能明白脚下的路在何方。路虽远,行则将至。”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胡亦清在心血管病学研究中突破发现新知的壁障,于Signal
5月19日 上午 9:00
其他

面向今年高考生,复旦大学相辉学堂首次招生

面向高考生,复旦大学推出相辉学堂培养计划,今年首次招生,致力培养面向基础学科前沿、新工科领域的创新人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相辉学堂下设相辉计划和香农计划,总计招收85人。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林伟、招办主任潘伟杰详解相辉学堂的培养与招生。实行相辉学员荣誉制度相辉计划以理科试验班(本博贯通)进行招生,实行专业动态考核。入学一年后,满足要求的学生可分流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方向。今年首招65人,其中数学35人,物理、化学、生物各10人。相辉计划重点聚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香农计划则是在今年1月成立的四大创新学院基础上,以工科试验班(本研贯通)进行招生,今年招收20人。入选计划的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后,分流进入今年1月成立的四大创新学院。香农计划重点打造未来智能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试验区。今年1月,面向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复旦大学成立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计算与智能、生物医药工程与技术、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学院四大新工科创新学院,面向今年高考生,启动本科招生。相辉学堂在培养上,采取“相辉学员”荣誉制度,并会授予学生“相辉青年学者”称号,这一身份将陪伴学生整个培养周期。学校相应在课程选择、项目资助、导师配置、学习指导、讲座开设上开放优先权限,提供更多优势成长资源。配备院士导师,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基于复旦大学“2+X”人才培养体系,“相辉学堂”在课程、师资、教材、学术创新、实践实训等要素上,作一系列专门化设计。“对2024年这批报考学生,要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拓展创新视野,而不单单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来进行。”林伟介绍,学校为相辉学堂搭建顶尖师资团队,每个学科至少配备2-3位院士导师,为“相辉青年学者”提供“一生一导”、“一人一策”的培养方案,开展一流学术训练。在元·创中心308的物联网实验室,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杨昕烨和组员将单机片采集的状态信息上传至云平台,沙盘里智慧交通、农业、工业、能源、防灾减灾等物联网模块正有机运转。同一栋楼里,像这样的本科交叉实践平台还有不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仿生结构与机器人实验室、自主集群系统实验室……这些紧跟科技前沿的学科交叉的主题实验室,将成为相辉学堂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舞台。此外,依托元·创中心本科交叉实践平台,联合头部企业,复旦大学融汇外部共建的研究院等优质科教资源,聘请企业专家、行业领军人才、一流海外师资,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帮助“相辉青年学者”接受创新创业实训。将AI能力融入到专业培养中在通识专项中,“相辉青年学者”将着重加强AI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接新质生产力,学校正打造一批本研贯通的“AI大课”,学生可根据专业特色和需求,选择不同层次的AI课程,将AI能力融入到专业培养中。在专业进阶阶段,学校为“相辉计划”设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和集成电路、AI等新兴交叉学科的硬核课程组成核心“课程池”,引导学生强化交叉融合思维训练。为“香农计划”设计系统性、带主题的“模块化”课程,引导学生强化交叉融合思维训练。对标国家基础学科、急需产业人才,学校集中优势资源,为优秀学生提供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努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人才。组
5月14日 下午 2:10
其他

高考倒计时30天,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向高考生送祝福

高考倒计时30天校长金力向高考生送来祝福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你的未来,由你创造我们期待着在“复旦号”这艘远洋轮上与优秀学子一起扬帆!来
5月8日 上午 11:51
其他

张人禾院士:应对气候变暖危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气科学是一门涉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学科。气候变暖的影响具有全球性,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今天(4月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系主任、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走上相辉北堂讲台,以《应对气候变暖危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面向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的2023级本科生开讲“强国之路”思政大课专题大课。全球变暖与极端天气间的“风险互联”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气候学家,表彰他们“用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大气科学研究中,天气和气候是核心,以大气要素变化的时间尺度来界定。我们经常听到的天气预报明天是晴或雨,说的是“天气”。而由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的大气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指的就是“气候变化”。课程伊始,张人禾为同学们区分了天气、气候、气候变化、气候态等几个常见的概念。他表示,气候是一个涉及到气候系统五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复杂系统。温室气体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变暖,让原本平均温度-18℃的地球表面变成人类宜居的15℃。但工业革命以来,增暖加速,“目前全球表面温度升高了约
4月9日 下午 10:41
其他

复旦大学新一届教指委成立

今天(3月28日)下午,2024-2028年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成立。经过各单位推荐和学校审议,本届学校教指委产生100位委员。徐雷受聘为新一届教指委主任委员。本届教指委设8个分委员会,分别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学科学、交叉科学、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陈引驰、陈诗一、周鸣飞、杨珉、汪玲、王国豫、董雅华、蒋最敏分别任8个分委员会主任委员。薛磊受聘为新一届教指委秘书长。复旦大学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出席会议,为新一届教指委主任、副主任委员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颁发聘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为新一届教指委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秘书长颁发聘书。金力、吴凡共同为连任两届校教指委荣休委员颁发荣誉证书并授荣誉牌。金力对做好新一届教指委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当好解决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问题的“智囊团”,发挥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为培养“干细胞”式的具有多方面潜力和高素质潜能的拔尖创新人才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二是当好开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年”行动的“指导组”,发挥凝聚共识、咨询指导、监督评估的关键作用,推动在全校范围内确立质量理念、厚植质量文化、完善质保体系,更广泛、更深入、更系统、更扎实地把“教育教学质量年”行动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力争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整体工作取得跨越式发展。三是当好落实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举措的“推动队”,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大局,为推动相关举措落地贡献智慧和力量。教指委荣休主任委员陆昉对新一届教指委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多年来一起奋斗的教指委同事表示感谢,期待新一届教指委将学校人才的培养提升到新台阶,创造新高峰。(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徐雷为2024-2028年复旦大学教指委委员颁发聘书,随后布置年度工作任务。徐雷表示,2024年工作主要围绕本科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展开,承担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等工作。各分委员会要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讨论工作主题,部署工作任务。希望各委员通过“学、思、研、用”四步,做好各自相关工作,在2024年学校教育质量改革年用心调研,积极履职,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贡献。会前,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文雯作《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范式转型》专题报告。校教指委荣休委员、新一届教指委委员、相关部处负责人出席会议。组
3月28日 下午 7:58
其他

复旦大学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复原北周武帝宇文邕生前面貌

北周是南北朝时期由鲜卑人建立的朝代之一,其第三位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43至578年)在位期间,大举实行军政改革,并统一中国北方,促进民族融合,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公元578年,亲征突厥途中,年仅36岁的北周武帝(下文简称“武帝”)突发恶疾、英年早逝,对后续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其族源、外貌长相及死因一直备受学术界和民间爱好者的关注。近日,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生命科学学院金力团队联合厦门大学王传超团队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对北周武帝死因作了分析,并对其面貌进行了复原。胡汉混血儿北周武帝长什么样?一代雄主北周武帝长什么样?此前,人们只能根据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进行合理想象。▲左下为北周武帝面貌复原图,右下为阎立本在《历代帝王图》中对北周武帝的描绘在研究中,团队以颅骨CT扫描技术对武帝进行了初步面貌复原。通过分析控制头发、皮肤和瞳孔色素相关的基因位点后,“我们可以推测出武帝是黑色头发、黄色皮肤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东北亚、东亚人长相。”团队成员介绍。多年来,鲜卑人的外貌长相是历史学界较具争议的话题之一。一些史料表明,鲜卑人具有须发茂盛、发色偏黄、高鼻深目等西域胡人特征,也另有史料记载,鲜卑人与东北亚人群长相没有差别。“现在看来,第二种观点与我们推测出的武帝面貌特征相一致。”此外,鲜卑人群的起源之说也是历史学和人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武帝基因组进行分析,团队从遗传学角度揭示了武帝及其家族的族源,对理解鲜卑人群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遗传学分析,团队发现,武帝与古代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以及现代达斡尔人、蒙古人存在最近的遗传关系,并估计武帝血统有六成源于古代黑龙江流域的东北亚人群,三成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武帝家族谱系表明他的祖母王氏可能是北方汉人,所以,武帝约三分之一的古代黄河流域血统极可能是鲜卑与汉族长期通婚的结果。”整合分析已发表的鲜卑人基因组数据后,团队还发现,鲜卑人群至少有60%的主要血统来源于黑龙江流域的古东北亚人群,同时,不同地理区域的鲜卑人内部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而这种差异很可能是鲜卑人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周边人群长期通婚融合的结果。”这一发现,为南北朝时期贵族之间“胡汉融合”找到了直接证据。破解流传千年的“悬案”:武帝长期服食丹药,可能是砷中毒导致英年早逝据研究团队介绍,长期以来,武帝的死因扑朔迷离,此前主要通行两种说法:其一为死于烈性疾病,其二为死于中毒。借助科技考古手段,团队对这个流传千余年的悬案进行了一场“迟来”的法医鉴定。对武帝遗骸股骨样本中33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后,团队发现,其体内砷(As)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时期古代平民和贵族的平均水平。“人体中不同部位骨骼反映了生前不同阶段的元素累积过程,股骨反应的是十年以上的代谢过程,说明这些元素是在长期饮食中累积在骨骼中的。”研究团队介绍。在武帝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服用丹药是社会上层所崇尚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以求滋补长生。所谓丹药,其实是不同晶体形式的无机化合物,由多种矿物高温烧制提炼而成,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抱朴子内篇》等典籍均显示,不同丹药的成份虽有所差别,但雄黄与礬石是其中代表成份。雄黄为硫砷化物矿石,主要成份是As2S2,礬石是一种含铁的硫砷化物,主要成份是FeAsS。黄色的雄黄、白色的礬石、红色的朱砂、青色的曾青、黑色的慈石与五行原理的五色相对应,为当时著名丹药五石散的主要原料。分析显示,武帝样本与隋唐时期贵族郭嗣本体内的异常元素构成更为接近。根据文献记载,郭嗣本有长期服食丹药的生活习惯,甚至接受过皇帝的御赐丹药。二者在分析中聚类在一起,说明武帝经历了与郭嗣本相似的元素积累,其遗骨中砷(As)显著偏高,可能是由于他服食了以雄黄、礬石为主要成份的丹药。据史料记载,公元
3月28日 下午 7:58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树立“乙方思维”!复旦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年启动

今天(3月26日)上午,教育教学质量年启动会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动员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召开。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使命。为更好落实这一根本任务、更有力地履行这一重要使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构建一流大学创新体系,更高效地服务新质生产力的生长和发展,学校把2024年作为教育教学质量年。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年行动计划》,围绕“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体系这“两个能力”,全校开展教育教学质量观大研讨,积极推进铸魂育人深化、学科专业调整、拔尖特区创建、学习评价改革、数智科技赋能、质量体系构建和教学管理增效等七大行动,举全校之力加快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会上,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作动员讲话,校长金力部署教育教学质量年行动,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马杰到会作专题报告,副校长周磊布置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副校长汪源源主持本次会议。裘新围绕“乙方思维”,引导与会干部、教师深入思考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他表示,学校把今年定为教育教学质量年,一是以迎评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本研贯通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把人才培养放在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的头阵位置,加快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办学、育人都应树立“乙方思维”。法律上看,甲方邀约、提出目标,乙方履约,是负责实现目标的主体。全校要把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时代进步需要和学生成才需要作为“甲方”需求,把自身放在“乙方”的角度来思考、去行动。他表示,“乙方思维”,要求把学科专业调整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从“乙方”做起,首要是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深化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优化招生、抓好就业,不拘一格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乙方思维”,也要从学生关切中寻找需求侧改革的课题。为学生创造跑“马拉松”的主客观条件,赋予学生真正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共建共享卓越而有趣的文化沃土。“乙方思维”,更要有为国分忧的大境界。到2035年只剩11年,所有的设计和努力都要“目标逆推”,把“青胜于蓝”作为时代使命和要求,瞄准世界一流前列,千方百计实现历史性跨跃。教师要形成科教融汇、教研相济、教学相长、薪火相承的正循环,教育教学改革要“有血有肉”,聚天下资源育天下英才也要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重在所为”的态度。金力指出,本次教育教学质量年行动,要把人才培养放在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一体推进的头阵地位,紧扣培养“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贯通本硕博全过程,联动招生、培养、就业各环节,融汇教育科研产业全链条,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突破。他强调,全校要深入、系统、扎实地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年行动。一要牢牢把握行动目标,高站位推进质量年行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准确定位改革“头阵”位置,充分担当质量“尖兵”作用,全力推进制度集成创新。二要大力凝聚质量观共识,高起点动员质量年行动。坚持执果索因,引导各单位紧扣培养“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主题,围绕“八个如何”,把质量观大研讨作为集思广益会、改革研讨会、行动策划会,以高水平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三要积极对表七项重点任务,高水平落实质量年行动。坚持顶天立地、首创引领、提质增效的要求,开展好铸魂育人深化行动、学科专业调整行动、拔尖特区创建行动、质量体系构建行动、学习评价改革行动、数智科技赋能行动、教学管理增效行动。质量年行动要努力落实进每一节课、覆盖到每一名师生,为做好创新生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贡献“复旦力量”。马杰以《以审核评估为契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专题报告。她从强化战略人才支撑、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三个层面强调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意义,并着重介绍了此次审核评估方案的要点和改革着力点。围绕审核评估,她强调要处理好日常工作与评估工作、评估工作与长远发展两对关系,希望复旦大学以此为契机,紧抓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评估理念引导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学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支撑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周磊介绍了学校迎评工作安排、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并表示要深刻认识到新一轮审核评估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深刻认识到新一轮审核评估要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全校要充分认识到教育部开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发挥评估对政策落实的导向作用和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教育部督导局、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上海市教委督导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指导工作。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上海医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本科教学督导、书院院长及书院导师代表,研究生教育督导,全校中层正职干部,各院系、各单位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和学生工作分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等参加会议。大会在枫林校区设分会场。组
3月26日 下午 9:35
其他

复旦大学2024年研考分数线公布

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现将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有关说明公布如下:一、学术学位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不含上海医学院)二、专业学位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不含上海医学院)三、学术学位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上海医学院)四、专业学位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上海医学院)五、其他类型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总分满分等于500分的专业,要求考生总分不低于所报考学科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总分30分;总分满分等于300分的专业,要求考生总分不低于所报考学科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总分20分。其中面向西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专项,要求考生满分100分的单科成绩不低于35分、满分200分的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总分不低于150分;面向新疆喀什地区医学硕士专项,要求考生总分不低于251分。2.“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总分及单科成绩不低于所报考学科国家A类线。3.“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总分满分等于500分的专业,要求考生单科成绩不低于所报考学科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总分不低于所报考院系、专业第一志愿进入复试最后一名考生总分的10分;总分满分等于300分的专业,要求考生单科成绩不低于所报考学科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总分不低于所报考院系、专业第一志愿进入复试最后一名考生总分的5分。4.单独考试考生:宗教学(专业代码010107)要求考生满分100分的单科成绩不低于40分、满分150分的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总分不低于300分;中国史(专业代码060200)要求考生满分100分的单科成绩不低于40分、满分300分的单科成绩不低于180分、总分不低于300分。六、相关说明1.上述基本要求是我校各学科的最低复试要求。招生院系在学校公布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生源和当前招生计划等情况,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择优确定复试名单。考生成绩须达到招生院系的复试要求,才能进入复试。2.我校严格执行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分政策。按教育部规定可享受初试总分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2024年3月25日前向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提交书面证明材料(请务必通过顺丰快递寄送)。3.我校2024年原则上采取现场复试方式,各招生院系的复试通知及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将于近期陆续发布,请关注我校研招网及院系网站通知,提前做好复试准备工作。来
3月18日 下午 5:48
其他

复旦团队研发AI大模型,助力视障者“看见”世界

只需一枚摄像头和一对耳机便能将画面转化成语言描绘场景、提示风险让视障者出行更安全、生活更便捷日前在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FudanNLP)师生的努力下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复旦·眸思”(MouSi)为视障者量身打造的“听见世界”APP上线将成为视障人士的生活助手与智能管家科技普惠,AI为人让我们一起走近“眸思”看看它能为视障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新的改变!“复旦·眸思”(MouSi)官网链接:
3月2日 下午 2:21
其他

上海杰出人才,复旦6人当选!

日前,首届上海杰出人才表彰名单公布。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步文博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教授,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姜育刚教授,经济学院张军教授,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共6人入选。该奖项由上海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织评选,旨在表彰一批在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才,进一步倡导和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首届上海杰出人才获得者(按照姓氏拼音排序)步文博材料科学系步文博,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材料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提出和引领化学动力学疗法成为一个全新的抗肿瘤新疗法,入选中科院与科睿唯安联合发布的《2021研究前沿》“重点热点前沿”;开拓了还原应激性损伤的肿瘤治疗新方向,入选
2月5日 下午 4:03
其他

平均33岁!复旦7人入选“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

今天(1月28日)下午2023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颁奖典礼举行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复旦5人获奖,2人获提名奖平均年龄33岁聚焦前沿,创新引领科技自强、青年有为祝贺7位复旦人!01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1月28日 下午 9:07
其他

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23年年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12月28日,以“建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前沿理论、创新实践与未来探索”为主题,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23年年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出席全体大会并致辞。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主持大会。全体大会上举行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颁发仪式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150多家机构的近300位专家以及30余家机构和媒体代表参加论坛,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建言献策。坚持“两个结合”,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贯穿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翁铁慧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大学智库论坛十年发展历程,她强调,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既是重大理论研究任务、学科建设任务、人才培育任务,更是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要建强主力军、把准主基调、打好主动仗。要坚持“两个结合”,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贯穿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要立足“两个大局”,做优做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校智库,组织好专家学者跨学科、跨学校联合,持续为党中央提供高质量咨政建言;要聚焦“四个之问”,夯实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提供战略咨询的团队保障,培育一批中青年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团队,组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人才支撑和战略支持。裘新表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对自身理论创新、学术发展、学科建设的再探索,也是实现“世界读懂中国、中国造福世界”的实践要求。期待经过扎实奋斗,学术服务中心能够切实发挥好服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广泛凝聚全国社科界力量,增强与哲学社会科学各路大军的统筹协同,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为战略咨询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金力表示,当前,复旦大学正在系统谋划推进科学智能研究(AI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复旦王玉涛教授团队在《自然》发表首篇关于造纸行业净零排放的研究论文

2023年12月18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丁铎尔中心王玉涛教授团队领衔与合作者在《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题为“Country-specific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这个重磅会议,事关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

今天(12月11日)下午,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座谈推进会暨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交流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出席并讲话。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出席并致辞。特等奖获奖成果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等作交流发言。会议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任友群主持。本次活动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协办,复旦大学承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及有关部委属高校负责人,获奖成果完成人代表出席推进会。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此次,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首次单独设立高等教育(研究生)类别,产生284项获奖成果,涌现出一大批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其中,复旦大学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实现新突破。推进会上,举行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颁奖仪式。该奖项旨在加强新时代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青年导师队伍水平,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以激励在“四个面向”等方面为研究生人才培养做出卓越贡献的青年导师,共有来自20所高校的20名青年导师入选,复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雷震位列其中。加快高校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当中的引领作用翁铁慧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多次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她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胸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办好研究生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以来,各地各高校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积极成就。下一步要进一步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规模扩大与内涵建设相协调,加快“双一流”高质量建设,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建强关键培养要素,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不断提升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杨卫表示,此次会议是关于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类的首次交流会议,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将为今后研究生类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乃至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打下基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正处在一个历史上的转折点,研究生教育宗旨、教育驱动方式、教育内涵和外延都在全面变革,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成果的推选机制,进一步深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教育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宣介推广形式,发挥好获奖成果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解冬代表上海市政府向教育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等单位对上海高等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上海把抓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下一步,上海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围绕两个“先行先试”要求,加快构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深入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裘新代表复旦大学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对各单位对学校长期关心指导表示感谢。今年正好是复旦研究生教育的100年,学校始终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强校之基,近年来,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顺利完成首轮“博英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四个面向”构建“高精尖缺”创新型培养体系,形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比翼齐飞的教育格局。围绕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结果导向,复旦将积极探索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全面提高高层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国农业大学获唯一特等奖“科技小院”成功奥秘何在?拆掉四堵墙,架起四座桥,培训四种品德,中国农业大学获得本次教学成果奖研究生层次唯一一个特等奖。党委书记钟登华现场介绍了学校“面向农业绿色发展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在河北省曲周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探索创立了一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经过近15年探索,形成了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以培养面向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需求的新型复合人才为目标,创建了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四阶递进、五育并举”科技小院新模式,创立了“零距离爱知笃行,干中学追求卓越”立德树人实践教育新理念。项目通过研究生长期驻扎生产一线,在“零距离感悟三农、零距离创新科技、零距离服务生产”中拆掉学校和社会,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教与学的四堵墙,架起高校对接乡村、师生深入基层、人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四座桥,培育学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上下求索、为民造福的四种品德。2022年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复旦牵头研发国产新冠mRNA疫苗,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今天(12月1日),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复旦大学/上海蓝鹊/沃森生物联合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Omicron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165项!复旦获奖总数、一等奖数均居第一

近日,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公布,全市共计500项申报成果获奖,复旦大学以165项稳居排行榜第一,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数均居第一。此次165项获奖成果中,有学术贡献奖2项、学术新锐奖6项,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148项,其中一等奖42项、二等奖115项。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孙关宏教授以“《中国政治文明的探索》《中国政治学:科学与人文的探索》”、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周振鹤教授以“《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方言与中国文化》《体国经野之道》”荣膺学术贡献奖。经济学院、哲学学院获奖数分别以19项、18项列全校第一、第二名,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中国语言文学系以15项成果并列第三名。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开展的本市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奖项,每两年一届。本届设学术贡献奖、学术新锐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4个奖项类别,共评选出学术贡献奖4项、学术新锐奖14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50项、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432项。学术贡献奖(2项)孙关宏
2023年11月16日
其他

一生致力于《资本论》,他的雕像今日揭幕

今天(11月12日),著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上海市首批社科大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获得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以下简称:国务学院)教授陈其人(1924-2017)雕像在位于文科楼和五教间的“国箴园”揭幕。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燕爽与陈其人先生家属代表陈冬村、陈叶生等共同为雕像揭幕。裘新、林尚立、陈冬村与2001级国务学院全体本科生代表封励先后致辞,国务学院院长苏长和介绍雕像制作背景和过程,国务学院党委书记刘季平主持仪式。陈先生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殖民地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研究、南北经济关系等研究领域的独到见解获得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贡献奖,其代表作包括《陈其人文集——经济学争鸣与拾遗卷》《南北经济关系研究》等。2018年,他作为政治经济学家入选首批“上海社科大师”。作为礼赞“上海社科大师”系列纪念宣传活动的内容之一,这尊雕像由国务学院2001级全体本科生捐建,雕塑者陈建旺精心制作。雕像刻画出先生如炬目光,传先生之神韵,起立之地则位于先生熟悉喜爱的文科楼和五教间的幽静之地,清晨时有小鸟欢语,黄昏多有学生结伴而读,花草繁茂,生机盎然。此项活动是复旦大学政治学建立一百周年系列学术文化活动和学校“文化校历”政治学学科周活动之一。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睹像思人,言犹在耳。01“为穷人摆脱贫困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你家种的庄稼能赚多少钱?成本是多少?为什么要种这个,不种别的庄稼?平时投入的劳动又是多少……每当遇到身边的农民工朋友,陈其人总会主动与他们聊上许久。平日里,以严谨著称的陈其人,总给人留下不苟言笑的形象。但是,他却很喜欢和农民工朋友“拉家常”,经常会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实际收入,也善于用政治经济学的思维思考其中的经济学问题。作为学者,“为穷人摆脱贫困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他学人生涯的写照。1924年,陈其人出生于广东新会。自幼受其外祖父“人美欧美,我慕唐虞”的思想熏陶,立志终身从教。年少时,因帝国主义侵略与国内战乱,他饱受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曾背井离乡,失学流浪,当过中学职员和书店店员。尽管如此,生活的艰辛没有磨灭他对真理的追求。通过不懈努力,他考上了中山大学附中。期间,他听了时任中山大学经济学系主任王亚南教授所作报告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后又考上中山大学经济系。大学期间,他读了一本名叫《经济学教程》的书,书中阐述了变革生产关系的概念,引起了他的好奇,于是决心通读《资本论》。1945年,生活极为艰苦的陈其人,通过省吃俭用,用身上仅剩的钱买下一本渴望已久的《资本论》。从此,“致力于《资本论》”成为了他一生的坚定信念。陈其人将毕生心血倾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在斯密教条及庸俗政治经济学批判、货币理论和价值理论、危机理论和危机周期性问题、殖民地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等方面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探索,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陈老师是真懂、真信,他不仅学问做得深,更重要的是,他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国务学院教授郭定平这样评价,陈其人所授的“《资本论》导读”课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50年起,陈其人先后在复旦大学经济系和国际政治系任教。马克思以历史唯物论的方法研究社会、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所揭示的深刻规律让他深受启发,因而他也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自己的研究。他是国内最早总结由亚当•斯密提出而为马克思肯定的关于资本主义的两种殖民地理论的学者,同时继承并阐发了王亚南教授关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的研究成果,提出从土地关系开始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论纲。“中外古今、东西南北,既有政治经济学原理,又有经济学史,既有世界经济,又有中外经济史”是对陈其人研究生涯的概括,而所有这些,他认为都是自己以“致力于《资本论》”为基础再加努力的结果。一段时间里,“《资本论》已过时”的声音甚嚣尘上。陈其人却坚信,“《资本论》的原理是永远存在的。掌握了批判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武器,可以拿来指导我们建设”。正如《资本论》第一卷初版序中所说:“走自己的路,不要管别人说的话”,陈其人也将之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有人曾问他,你就这么相信“本本”?他回答,当然不能迷信,但是应该重视。因为直接经验是本人的,即使他绝顶聪明,最多也只是几十年的,而间接经验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亿万人的直接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绝不能轻视。02重视方法论,认为教学与科研相得益彰1978年,复旦国际政治系迎来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本科生,也招收了第一届研究生。陈其人是当时系里仅有的三位有招生资格的老师之一。作为老师,他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认为这两者是相得益彰的。他曾说,对定位为研究型的大学,如像复旦大学来说,不论是新教师还是学生,加强方法论的研究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很难学科创新,也很难创立新的学科。“排除是舍象,揭示是抽象,是一个过程的两面。”陈其人时常教导学生,要从已有材料中抽象出规律,揭示出本质。这种严谨的批判性思维,也同样反映在他的研究之中。正如他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理论,全部就建立在卢森堡错误的资本积累论(从理论上看是错误的)中的方法论(有启发性)这一基础上。如果没有对方法论的透彻领悟,恐怕也无法产生“有的错误是包含着正确的因素的”这般感悟。在陈其人看来,读一本名著,了解其内容并不困难,掌握字里行间的方法却十分困难。因此,他要求自己的研究生要有较高的抽象力和创新力,尤其要掌握方法论,绝对不能全部重复老师的论点和书本上的内容。“抓大放小”——国务学院教授陈明明这样概括陈其人教授的学问特点,“陈先生上课特别强调‘舍象法’,就是对于有很多‘枝枝蔓蔓’,只有把它们‘拨开’,直奔本质,抓住关键,才能纲举目张。这一点让我们很受教。”上课时,陈其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从不用已有的教科书。不是自己写的,他一概不用,即使为研究生开课,并且开几门课,都是这样“自产自销”。比如,2002年出版的《世界经济发展研究》一书,正是陈其人在1994
2023年11月12日
其他

“在知天命的年纪,我感觉自己的‘天命’就是做一个老师”

“今年我50岁,是我进入复旦执教的第20年。”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高级讲师戴开宇说,“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我感觉自己的‘天命’就是做一个老师。”扎根一线课堂二十载,戴开宇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在实践中不断追求有实效的创新,主持教改项目20多项,作为负责人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今年,他获评复旦大学“钟扬式”好老师称号。在戴开宇看来,一名好老师需要发现学生的天赋,引导他成为更好的自己。作为老师需要做到“知行合一”,通过言传身教去传授真、善、美。“一位好老师就是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戴开宇在课堂上在课堂内外,戴开宇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倾听学生的反馈,尊重、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积极引导每位同学的内在天赋。“程序设计”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被称为“专业启蒙课”。于刚刚踏进大学课堂的学生而言,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位同学,就是韩创意。”戴开宇回忆起去年在这门课上与一位同学的故事,“他在第一节课上做的自我介绍,非常意气风发,说非常想好好学习,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结果期中考试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可能当时只顾着在课堂上乐了,没有深入学习知识,同时在应试技巧上存在一些问题。”提起这个“小意外”,2022级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韩创意笑着回忆。令韩创意没想到的是,戴开宇在课后主动联系了他,让他列了一份问题清单,并鼓励他做一次反思。“很感谢戴老师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和我交流,帮我一条条地分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韩创意说,“戴老师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或者在科研方面有什么想法,你随时都可以联系老师寻求帮助。”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韩创意逐渐对计算机学科建立起更多的兴趣。令人欣喜的是,在这门课最后的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绩。戴开宇的工作邮箱里,常常会收到来自学生的许多咨询和交流邮件,但无论自己多忙,无论学生的邮件或长或短,他都会耐心地一一回复。“从学生的视角来看,老师的回应之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他看来,一位好老师就是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去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回应他们的信任。“当你能运用课堂知识帮助别人,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幸福感。”除了专业课程之外,戴开宇还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他认为,通识课的价值在于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学科的思维和视角,这往往会给人许多新的启发和认知。“这也契合了复旦的校训,我们的学生首先要‘博学而笃志’,然后在具体的问题上才能‘切问而近思’。”2021级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叶星辰曾选修戴开宇开设的通识课程“虚拟世界:科技与人文”,在他的记忆中,戴开宇“不会给学生结论去背诵,而是鼓励个性化的思考”。▲戴开宇在“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课堂上课上,戴开宇会积极实践项目式学习、现象式学习的理念,引导感兴趣的同学通过一个科创项目来对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正是通过这门通识课,叶星辰发现自己对虚拟世界与元宇宙较感兴趣,于是在戴开宇的指导下申报了“望道项目”,在具体的问题中去进行深度思考。谈到“什么样的课程才是对学生成长真正有益的时,戴开宇强调了学习中的“知行合一”理念、他认为,一门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和综合认知,从而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在真实的生活点滴中切实践行真善美的理念。为此,他开设了一门理工科类服务学习课程——“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目的在于启发同学们运用计算思维来服务社会。在这门通识课上,2016级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王明霞在戴开宇的带领下走进了上海浦东关兴教育培训中心,她所在的小组团队以理论结合实践,组织游戏编程活动,为那里的网瘾青少年介绍编程知识,展示黑客攻防实验,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实践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计算机技术,启发迷途青少年们正向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段经历不仅让王明霞感受到“生命影响生命的惊喜”,也让她更深刻地领会到了戴开宇的教学理念:教育的伟大之处在于助力学生找到自己的禀赋所在,并不忘初心地坚持做自己。这也正是戴开宇课程设计的初衷——引导同学们在服务学习过程中,与社会上不同的人群交流,看到他们的痛苦和欢乐。“当你能运用课堂知识切实地帮助别人时,会产生真正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希望能为同学们埋下一颗追求智慧的种子”“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戴开宇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名“书生”,他觉得“自己天性就适合做一名老师”。他的课堂是开放而包容的,他欢迎所有对这门课感兴趣的“学生”来课堂上交流学习。在他的课堂上,除了选课的复旦同学,还会有来自产业界的创业者、兄弟高校的大学生、慕名而来的中学生乃至被父母带来旁听的小学生等。一门课程能吸引到如此多元的“学生”,离不开戴开宇针对学生进行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以及在课堂上鼓励的积极交互和共同探讨。在韩创意看来,戴开宇是一位具有同理心的好老师,“他愿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针对难点知识,他会通过非常生动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还会和我们分享自己当初学习时的心路历程,给了我们学习的信心和方向。”“戴老师很喜欢和学生互动,他选择了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上,一直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王明霞一度在升学、求职等重要人生节点上感到迷茫和焦虑,每当此时,她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和戴开宇探讨自己的困惑,“戴老师会毫不吝啬地分享他的人生经验,和他沟通会给我一种特别的力量。”▲戴开宇(右二)在毕业典礼上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戴开宇的一句寄语让王明霞铭记至今:坚持真我,坚持真善美,这需要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勇敢,但这才是真正的成功,祝各位同学拥有真正成功的人生,毕业快乐!在知天命之年回顾教学生涯,戴开宇坦言,做好一名老师,是他能想象到的最适合自己、最有意义的工作。“我不敢说一门课能对同学们产生多大的影响,我只希望能为同学们埋下一颗追求智慧的种子,于我而言这就是一种幸福。”组
2023年10月16日
其他

四代人,66年,只为一堂复旦好课

每周二上午,生命科学学院(下文简称:生科院)教授吴燕华都会走进第六教学楼210教室,开启秋季学期的“遗传学(H)”课程。就在不久前,她刚刚获得了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基础课程正高组一等奖,在大赛上所展示的正是这门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发展过程。▲吴燕华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0年12月,吴燕华和2016级生科院本科生任淑婷在“遗传学”课程的实验室里合拍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二人拿着任淑婷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的证书。任淑婷所做的项目是“E1F4EN1F1和KMT2B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中的遗传分析”。对大量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未明的好奇,就源于她在“遗传学”课上系统学习了单基因疾病的遗传分析策略之后。彼时,是“遗传学”课程第四代教学团队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有效路径的第二年。▲吴燕华和指导学生任淑婷
2023年10月15日
其他

来上复旦宝藏体育课

游泳复旦宝藏体育课随波浮潜,自在沉仰在碧蓝的池水中尽情释放运动活力蹬边滑行、收腿、翻脚、蹬夹这堂游泳课上不论是游泳高手还是“旱鸭子”都能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满载而归收获体育“终身化”的观念08#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前方高燃!来看复旦人的军训检阅!

军训汇演的号角吹响9月1日下午在邯郸校区南区体育场迎来复旦大学2023年学生军训汇报大会3562名参训学生整装待发接受军训大检阅承训部队首长,校党委书记裘新,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校党委副书记、军训团政委尹冬梅,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海燕,副校长张人禾、徐雷、汪源源,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军训团副政委徐军以及相关部处负责人出席汇报大会。奏唱国歌国歌奏响,激荡胸中热血军姿挺拔,少年意气风发分列式汇报表演昂首阔步,踏地有声一身身迷彩展现飒爽英气一声声呼号尽显蓬勃青春在护旗方队的引领下四校区21个连队依次踏着正步走过观礼台用齐整如一的步伐和坚定如炬的目光写就自信的答卷参训学生军体拳汇报表演“军体拳,格斗准备”又一次熟悉的指令下达弹踢、出拳、横打……连贯的动作已经形成肌肉记忆落步铿锵,气势如虹承训教官表演擒敌拳军训团承训教官来了!十六动擒敌拳招招有力,招招威武戎装之下他们有铁的体魄、钢的意志我校承训部队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历史上参加过诸多作战任务,并在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征程中作出重要贡献。今年,也是部队与复旦大学军校共建的第28年。
2023年9月2日
其他

20年来复旦首次户外开学典礼!“伏羲”说:今天上海不下雨,AI4S精准知天气

今天(9月1日)上午,复旦大学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光华楼前大草坪举行,这是学校近20年来第一次在户外、本研一起举行开学典礼。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余名新同学,齐聚光草,共赴这场青春盛会。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为新生代表赠送校徽并颁发《文化校历》,校长金力以《学会创新
2023年9月1日
其他

复旦通识游学课,带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一门行走中的游学课打破传统课堂空间让师生扎实的步伐成为写在大地书卷上的妙笔45所高校千余名学生修读课程满意度超95%这是一门成长中的创新课自2017年底创设以来共策划8条路线、开办17次每次为期6-10天安排在学期周末和寒暑假更多路线还在开发当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复旦通识·中国故事”系列通识游学课程这门“宝藏”课程到底有何魅力?01一门走在路上的实践课仲夏,烈日炙烤大地。站在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遗址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汉魏洛阳城考古队队长刘涛向同学们打趣:“这暑热,是洛阳送给大家的一份古礼”。今年6月底,来自复旦大学文社理工医不同专业的30名同学来到古都洛阳,参加为期6天的“天下之中——汉唐的都城空间与文化融合”通识游学课程。早在今年3月,历史学系教授仇鹿鸣便受邀担任这门课的负责人。从选定参访地点到联系主讲老师,他颇下了一番功夫:“洛阳作为旅游景点已被深度开发,但我希望以更学术的视角,带领学生看到中国古代真实都城的一点痕迹。”▲学生体验考古与文物修复体验考古与文物修复、参访古迹遗址与博物馆、参与学术讲座……仇鹿鸣精心规划的“洛阳线”,将学术课堂穿插于实地参访之间,引领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学习汉唐间洛阳的都城空间、宗教生活、民族交融等方面的知识,体味中国中古时期都城的立体形象。这一次洛阳行,还有不少惊喜。6月29日,课程原计划参访洛阳博物馆,而当时博物馆内正巧举办“其宁惟永——北魏洛阳永宁寺特展”。仇鹿鸣便邀请策展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莫阳亲自带领学生们观摩展品,静听永宁寺“高风永夜,宝铎和鸣”之音的复原,观察永宁寺塔基出土佛像神态的刻画,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类似的教学方式,在数月前的江南古镇,同样上演。潮湿的南方春日,复旦老师带领着学生们在春季学期开展主题为“何处是江南”的游学通识课程。那一次,他们去往上海青浦、湖州、苏州,寻找诗词歌赋、城市结构里的江南印记。“江南线”的第一课,随着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登上大巴车,课程便正式开讲。顺着318国道越过淀山湖,大巴车缓缓驶进金泽镇的街巷,李天纲介绍:“金泽古镇较好地保存了传统的样貌,是上海的‘香格里拉’。”▲李天纲为同学们作讲解有“江南桥乡”之称的金泽,齐聚宋、元、明、清四朝古桥,保存着世代传承的独特祭祀文化。学生们紧跟李天纲在巷陌内穿梭,踏上不同朝代造型相异的石桥,仔细观察每个桥头用于祭祀的金属蜡烛架。行进过程中,老师的声音通过无线耳麦清晰传来:“金泽镇是民间宗教的活标本,又浸染着现代生活的风格,是我们理解江南文化的一扇窗口……”于步履交替间学习思考,这样生动的课堂正是通识游学课程总负责人、复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复旦哲学学院副教授才清华乐见的。“复旦通识教育的形式需要不断创新。”才清华希望突破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以独特的视角带领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访,从经济、历史、地理、文学等不同角度探讨某个文化主题,“这也在回应通识教育的初心”。02一门形态多样的创新课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1312办公室,是通识游学课程诞生的地方。一进门,便能看见一个摞满书的大号书柜。“买书看书,随时学习,”才清华指了指书柜里堆叠成山的资料介绍道,“要丰富知识,才能搭建合理的游学路线及教学框架。”为使每条线路具备足够的学术深度、每个参访点有充分代表性,通识教育中心的老师们要做大量筹备工作,提前到当地踩点走访,课程开始后还要全程随队参加,做好各方面保障。从地图上俯瞰,西安线、岳麓线、两司马线、江南线、春秋线、上海线、敦煌线、洛阳线这8条线路盘踞在华夏大地上,勾勒出绵延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图景,共同构成“复旦通识·中国故事”系列识游学课程。▲“西安线”学生聆听博物馆讲解每条游学线路拟定前,通识教育中心成员会进行“头脑风暴”,按主题酝酿雏形,再对接合适的负责老师。“我们希望挖掘到该领域最优秀的学者,让这门课‘大咖云集’。”才清华说,受邀老师都是相关领域资深学者,很多参访地点都切入当地文化特质,由老师们从学术视角出发选定,而非都是“网红景点”。此外,课程有时还会和其他院校合作开设,从而进一步提升资源丰富程度和课程整体质量。传统的第一课堂与实地的第二课堂相融合,是这门课最亮眼的“招牌”。通过老师讲授、经典研读、实地调研等多元方式,这门课为学生们拉近了现代与传统间的距离,满足了学生们多元的学习需求。“只有在参访前通过阅读和学习做好功课,真正来到参访点时,才会有更深刻的感悟。”仇鹿鸣强调,学生们不能只像普通游客一样,止步于发出“壮观”“惊艳”之类的感慨,而应从更学术的角度,整体、系统地看待这些珍贵史料与遗迹,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仇鹿鸣行前为学生作主题授课《经营东都:
2023年8月14日
其他

趁夏天,去实践!

··夏日里甜荔枝,水蜜桃,向日葵,草编帽白衬衫,遮阳伞,水果摊,通知书成为美好的序列自复旦大学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立项通知发出以来各基层团组织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行走祖国大地,投身强国建设”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来投身强国伟业在实践征程中力行使命担当我们收集日常的惊喜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记录家乡的故事本期我们将与你一起走进复旦人多姿多彩的假期实践请上⬆️下⬇️左⬅️右➡️随意滑动一起感受15支实践队为我们呈现的充实与感动他们行走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激发挺膺担当深刻体悟“国之大者”他们遍访行业、深入基层感知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增长见识才干锚定人生发展方向他们扎根服务、积极探索以实际行动投身强国之路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肩膀承担责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征程中留下复旦人的足迹、身影看了这么多欢迎你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实践故事哦来
2023年8月8日
其他

照护母亲9年的她,考上复旦护理学

7月27日下午,正在背单词的彭千,接到录取通知书寄送的电话,悬着好多天的心,踏实了不少。从2014年,母亲意外致残后,学医成了彭千放不下的念头。今年,这位来自四川省苍溪中学的女孩通过2023年国家专项计划,以文科594分如愿考入复旦大学护理学专业。“看到我家娃娃的录取通知书很高兴、很激动,”从寄送点回家的第一件事,彭千就把录取通知书递到妈妈面前。意外发生后妈妈曾说要是我们家有一个学医的多好提起女儿,彭妈妈话语里都洋溢着幸福和骄傲,“娃娃从没让我们操过心,很自律,也没有上过补习班,老师也说她特别懂事,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彭千5岁时,父母外出务工,她和表姐便一起生活在外婆家,那时她就学着自己梳头、洗澡、穿衣服,稍微大些时,就会和表姐早起,为要外出干活的外婆做早饭。“小时候,在厨房看着大人做,慢慢就学会了,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2014年,母亲因为意外致残后,9岁的她,也变成“大人”模样照顾起母亲来。彭千在高中时是住校生,从学校到家,往返要4个小时车程,除了寒暑假外,只能在“五一”、“十一”这样相对长的假期才能回家。所以,每到周末一放学她都会和妈妈通电话,跟她说说学校发生的事情。长假前,她会早早收好行李赶回家,帮忙洗衣服、做饭、打扫,给行动不便的妈妈洗头、洗澡。彭妈妈受伤后,腿部的知觉丧失了不少,彭千就会经常给她按摩,“如果她说哪里不舒服,我就多按一点”。母亲发生意外后,曾说“家里要是有一个学医的人就好了”,从此,这句话就深深埋在彭千的心里。就这样,在照护了妈妈9年后,填报国家专项时,彭千果断地选择了复旦大学护理学专业,“国家给了这样的机会,又是一个从来没敢想过的‘梦中情校’,还是我最想学的专业,自己一定要试试看。”不仅仅是实现妈妈的愿望,在彭千看来,护理学既是一项很神圣、光荣的事业,也是国家所需。疫情期间,她见到了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也从《钟南山:苍生在上》的文字里感受到一名医生的果敢与担当。“能为这个社会、能为别人做很多事,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查到录取结果后,彭千激动但仍旧忐忑。直到终于拿到录取通知书,看到上面自己的名字和专业时,她才真正觉得踏实。“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历史悠久,产生了很多具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是医学生向往的求学圣地。不少复旦学长学姐在自媒体当博主,看到他们不管做科普还是分享校园学习生活,都让我感觉这所大学里的人非常有魅力,这所大学也很迷人,我想在其中学习、生活。”口袋里、书桌上,都放着便利贴吃饭排队、出操间隙都利用起来一年前,彭妈妈查出癌症晚期,对彭千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几个月后,慢慢走出来的妈妈似是安慰,又是嘱托地对彭千说了这样一段话:“每个人终究都会离开,要学会接受这个,我不害怕,只是希望你可以好好地活下去,靠学习这条路走出去。”进入高中后,彭千的口袋里、书桌上,都放着便利贴,吃饭排队、出操间隙,她将每一个空余时间都利用起来,“每天坚持背一些东西”。对于学习,她有自己的看法和坚持,“学习时间长,不一定代表效率高”,她会注重抓紧课堂和自习的时间,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当习惯了每天的学习强度和知识难易度后,就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经验,对不同学科制定学习方法。作为一名文科生,她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文科综合上。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她将思想政治这门课上每一个单元和小结的知识重点串联起来,“一看到题目,我脑海中就能立马搜索到考点。”回归教材,重视错题复盘。她会将错题单独积累在错题本上,特别是数学题和英语,高中三年整理了近十本错题本和重点笔记。高中后期,她的成绩也稳定在班级前三,年级前二十。彭千是个活泼、爱笑的女孩,在学校也和同学打成一片,“不管是遇到家里或者学习上的事情,我都比较坚强。”学习之外,她也喜欢手工和运动,会参加五四表演和篮球赛,笑说自己虽然不擅长,但是很想参与一下,“希望能在校园里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彭千(左二)参加五四表演▲彭千(左三)参加校园篮球赛如今,看到女儿顺利考入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彭妈妈希望她在复旦大学这四年里更加优秀、更努力去拼搏,“在这样一个好的人生新起点上,对我们大人来说也很放心。”得知彭千的故事后,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老师给她打去了电话,介绍了学校绿色通道路费补助、入学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后续助学金申请等资助政策,叮嘱她后续开学前可联系辅导员申请绿色通道物资,有困难可以跟学校和辅导员沟通,学校会尽量提供帮助。复旦大学秉持“经济资助、成才辅助”的理念,以“助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精准定位学生成长需求,搭建全方位的成长平台,实现全过程资助育人。构建了贯穿学生入学前后和整个大学阶段,涵盖奖励性资助、支持性资助、发展性资助、政策性资助等着眼于不同面向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资助工作的“全覆盖”。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彭千就要作为新生,来复旦报到,她既希望可以快些在学校里,和来自各个领域的名师学习到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尝试自己很少有机会参与的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项目;也希望眼前的暑假再慢些,自己可以在家里多待一些时间陪伴父母。“入学后,我会给他们多发一下学习生活的照片和视频,让他们多了解我的大学生活,也让他们不要那么担心。”组
2023年8月5日
其他

复旦学子暑假去哪儿了?足迹大公开

暑期过半去往各地的游赏提上日程看脚步踏至何方拼凑一副足迹地图旅行、演唱会、实习、实践……令人期盼的假期进行ing让我们一起捡拾随机散落在各处的美好看看这个暑假复旦学子都去了哪些地方吧!一起去探寻小伙伴们的足迹吧~西部粗犷辽阔、自由热情一起看看沙漠、高原、山地孕育的祖国西部这里有晚上十点还天明的“日不落”山川是未卷收的画卷日月为你掌灯伴读@xixi定位:西藏总要去一次西藏吧,见见没见过的风。点赞评论29人觉得很赞@镁定位:青海路过一家小店,进去之后别有洞天~点赞评论33人觉得很赞@GOGOGO定位:敦煌【彩】日出日落,在这里感受别样风情。点赞评论22人觉得很赞@果仁定位:新疆盛夏之景,画中仙境,新疆好美我好爱!点赞评论24人觉得很赞西安长安已达十二时辰里共享盛世繁华三分剑气,七分月光这里就是绣口一吐下的盛唐@Erria定位:西安追星成功!!点赞评论7人觉得很赞山西忘路之远近游四方,赏晴雨的风光来一起看看晋中古地吧天地任逍遥@11定位:大同雨天去探寻隐藏在遥远村庄里的宝藏文物点赞评论18人觉得很赞内蒙古关于内蒙古的故事让我慢慢讲给你听……@小汐定位:赤峰作为“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我跟随团队来到了内蒙古赤峰市的社区。我深刻意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需要扎根基层,我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将我国红色文艺的鲜艳旗帜永远高扬。点赞评论29人觉得很赞北京踏着晨曦走胡同,串巷子品美食,看历史感受京城的深厚文化与蓬勃朝气@抄手吃两碗定位:北京偷偷跳出忙碌,跌进喜欢的生活。点赞评论19人觉得很赞@慧慧子定位:北京去感受历史的温度,在浮躁世界里疯狂下潜。点赞评论11人觉得很赞四川蜀地多情,热辣豪爽夜夜欢歌,三两好友把酒言欢一直走吧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爱看音乐节的小姐姐一枚~定位:成都爱看音乐节!点赞评论6人觉得很赞@特种兵定位:乐山乐山吃货日记~点赞评论9人觉得很赞云南和你低空飞行到处收集氧气欢迎来到彩云之南一眼就来“滇”@sunflower定位:西双版纳华灯初上,夜未央。点赞评论5人觉得很赞@知子罗定位:永平来到了复旦人总要来一次的永平。见证在复旦帮扶下越来越蓬勃发展的永平,也在东西协作的长城中添加了一块自己独一无二的砖。点赞评论45人觉得很赞@温博定位:永平导师康晓洋老师带着课题组同学一起走访了永平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希望我们能够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来帮扶振兴乡村医疗康复。点赞评论35人觉得很赞@璇导定位:德宏作为数院云南支教实践项目成员来到芒市,在实践队的身份从小朋友变成了带队辅导员。相信孩子们会凭借不断的努力和积极上进的心态为自己开垦美丽的未来!点赞评论29人觉得很赞海南去三亚赴约夏天赴约理想@小颖(社会实践版)定位:三亚深度参观了位于海南的上海南繁育种科研基地,认识了深耕于此的南繁人。南繁精神让人感佩,也激励着我,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当代中国青年。点赞评论14人觉得很赞南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撑着油纸伞在一个雨巷里去寻觅吧你可能会有别样的收获@似水流年定位:南京在低频节奏里感受高频喜悦,细水烂漫里夜船醉卧看似水流年。肉体散漫,灵魂拓荒。点赞评论13人觉得很赞上海足不出“沪”上海的朋友们这个假期都在干什么呢实习、Citywalk,还是享受生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gina(打工版)定位:上海入职RED啦
2023年7月29日
其他

Nature再发复旦大学王戎团队研究成果!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潜力会是无限的吗?

7月26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IRDR国际卓越中心王戎团队在《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题为
2023年7月27日
其他

在化学系求解“碳中和”,这位复旦毕业生做对了这些

2019年,由于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兴趣使然,徐子楷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开启了“为实现碳中和上下求索”之路。勤于反思一步步走好科研追梦的路初入大学的徐子楷曾用过一段时间来探索自我定位。他参与各类学生工作、学术活动,通过实践去努力了解自己,思考想要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在实践摸索中,徐子楷确定了做科研的想法。明确个人规划路径后,他渐渐意识到课堂上所讲授的化学基础理论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于是,他在进入复旦后的第一学期便主动与老师交流,加入了先进材料实验室郑耿锋教授课题组,开展用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催化剂设计方面的研究。“很多前沿理论与实验技术,并没有现成的教科书或是教学视频。大学生就像是一张张白纸,想要接触到学术前沿知识,需要阅读大量文献,主动向师长和前辈们请教。”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实验,一次又一次地调整参数,结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但这就是科研的常态,对于刚接触科研的徐子楷来说是一种挑战。“我想把科学研究的路走下去,一步步慢慢去学技术和理论,真正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成果。”明确的目标驱使徐子楷直面科研困难,保持自己的节奏在课题组里一步一步耕耘。▲徐子楷与导师郑耿锋教授讨论课题在郑耿锋教授课题组,徐子楷受益颇多。“我们组会有很好的学术氛围。”会上,他常常用心倾听导师对每一位作报告同学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反思自己的研究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徐子楷看来既能切中要害又具有普遍意义,“郑老师对某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或许可以反映到所有人身上。”正是这种“连锁反应”构成了一面学术的棱镜,让徐子楷能够更好地透过他者去反观自身,不断精进科研的规划蓝图,去攀登学术的高峰。从最初由课题组内研究生带教,到独立承担课题,徐子楷专注于研究如何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燃料,始终坚定地奔跑在不断追寻“碳中和”梦想的路上。关注不符合预期、与认知不同的实验结果
2023年7月15日
其他

复旦上线中国高校最大云上科研智算平台,与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首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

Science是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实现科技原始创新策源的利器。复旦大学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基础及优势,充分依托CFFF平台,深入谋划和推进学校AI
2023年6月27日
其他

2023年复旦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全新亮相

辑穆梓▼更多复旦新闻,敬请留意复旦大学官方网站。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站在邯郸路上解问题,第二弹!8位分党委书记这样做

在主题教育调查研究的上半篇文章中,“站在光华楼上提问题”,42位复旦大学二级学院分党委书记提出66个问题。在下半篇文章里,“站在邯郸路上解问题”,分党委书记通过“1+1会商机制”,参与到自己所提问题的解决团队中,与职能部处同题共答,联手调研、联动整改、联推发展。随着主题教育创新实践“微信出题”的深入推进,学校越来越多职能部处主动搭台,更多分党委书记成为“观察员”、“运动员”。一起来分享第二批8位分党委书记的解题方法。面对系统工程主动发球,是“观察员”更是“运动员”“师生们对体育设施的需求更多元化和生活化,原来的体育设施就显得不足了。”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尹晨说。此前,他提出“为邯郸校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体锻设施和服务”,与体育教学部党支部书记郭建忠提出的“逐年加大邯郸校区体育活动空间的改造修缮”,被共同列入“复旦八问”“急难愁盼专题组”的校园设施项目。“‘当家’就要知道‘家底’。通过调研、座谈,我们对学校的体育设施修缮规划有了深入了解。”郭建忠说。在基建处处长李卫国的牵头组织下,他与尹晨通过实地走访、交流讨论,详细了解学校体育设施修缮方案、经费预算。“在与基建处的沟通讨论过程中,我了解到大的基建项目都是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部门,学校也在争取多元的经费来源。”尹晨说,在与职能部处的沟通中,相关建议得到积极反馈。有些想法,如建设本北高速漫步道、射艺馆、壁球场等,已列入年度计划。这让他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另外,他们建议整合体教部、工会、园区等各方信息,设计全校体育设施和场馆的手绘地图,打通不同的预约平台,提升校园体育设施的使用指引。“除了要摸清学校体育设施的底数,还要让师生们知道这些设施在什么地方、怎么用。”根据两位书记的建议,基建处着手联合相关部门落实完善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师生期盼的校园设施建设。聚焦制约国际学生培养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委书记王颖提出“进一步加强国际学生的服务与管理,健全国际学生的成长帮扶机制”。这一建议被列入日常工作类项目。“推动来华留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要凝聚共识、联合推进。”为此,她主动发球,邀请外国留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等职能部处负责人到学院来召开协调会,“双向奔赴”,加快事项解决进程。“不能指望提出的问题全由学校或某个职能部门去解决,全校师生都应该发挥‘主人翁’意识,参与到‘同题共答’中来。”从学校大局出发,王颖就学校国际化管理运行机制、校园国际化发展环境、学校在大学联盟中的活跃度、国际合作办学等方面进行调研,为方案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参考。针对她所提出的想法,外国留学生工作处对世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高校国际化办学战略及相关做法进行调研,形成报告,并着手起草复旦大学留学生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初稿,共同推动工作开展落实。转换解题思路,将“大命题”分解为可操作的“真问题”宿舍资源紧张,如何优化学生住宿安排?“把复杂的问题分解开来,先解决最迫切、最容易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新说。他提出的“优化在校研究生住宿安排”的建议被列为日常工作类项目。6月7日,王新、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代表与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陈洁一起,实地走访江湾校区新建宿舍园区工地。他了解到新宿舍将为学生们提供近4000个新床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宿舍资源紧张问题。作为“观察员”,王新与职能部处面对面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宿舍资源情况与最新政策。“我提的这个问题可能不太好解决,因为学生宿舍资源有限。”在对问题的可行性有了新认识后,王新与职能部处负责人协商,将有关住宿安排问题细化为“如何合理用好零星空置床位”“如何解决宿舍增量分布和院系分布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等具体问题。通过转换解题思路、化虚为实,将原本无从下手的“大命题”分解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真问题”,逐步、分阶段改善宿舍资源管理和使用。王新表示,虽然研究生住宿问题无法一次性解决,但可以以分解问题为开端,与相关职能部门不断优化解决方案。对实验性学科来说,实验物资管理是院系工作的重要一环,高分子科学系党委书记刘顺厚提出“优化报废物资最后一道回收流程”,与资产处处长江培翃“同题共答”。“我们报废物资中的危化品,需要有专业知识的回收人员上门服务,以确保安全,这个方面校资产处做得很到位;对于危险性不那么大但体积大、在校区内搬移有倾倒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大件物资报废,我们建议是否可参考学校危化品报废流程,优化目前的大件物资报废回收流程,对于这个情况我们双方进行了沟通并且达成了共识。”作为“观察员”,刘顺厚发现师生在拟报废固定资产在实验室暂存及大件物资报废运输中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风险。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刘顺厚及学院分管固定资产的副系主任丛培红受邀与资产处负责人多次面对面及电话交流,大家聚焦的问题也从增加报废物资回收频次,明晰为如何优化大件物资报废流程,尤其是针对一些暂存及运输过程有存在安全隐患的拟报废大型实验设备与仪器。经过多次沟通,他们与资产处达成共识,目前已在四校区提供大件物资回收提供叉车搬运服务,优化报废物资最后一道回收流程。“只要沟通顺畅,很多问题都能及时解决。”脑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陈靖民发现师生对仪器共享需求比较大。他提出“所有开放共享仪器方便网上查找和预约使用”,这一建议被列入日常工作类项目。在5月24日由资产处牵头组织的座谈交流会上,陈靖民了解到目前国家对共享仪器的相关规定和学校平台使用管理的具体情况。“学校的整个资产量非常庞大,要解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陈靖民说。经过面对面沟通,双方打破此前“信息壁垒”,探讨二级单位院系开放共享仪器的使用管理可行性,将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陈靖民还建议学校加强共享仪器使用的政策宣介,推进公共仪器信息上网,他也将配合相关部门推进解决方案分步实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扩大信息开放范围。当好“观察员”,首先要有好的沟通机制“芯片流片采购是一个共性需求,不仅是我们学院,一些其他相关单位也有这方面的需求。”结合学科科研需要与学院内部调研,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陈坚发现师生们对芯片流片采购的共性需求,他提出“上调芯片流片服务项目学校统一采购的限额标准”,这一建议被列入日常工作类项目。5月24日,在由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主任郑勇搭台组织的座谈会上,陈坚与学院教师们深入了解了学校目前有关芯片流片采购管理的制度流程,同时提出对特定额度流片的采购需求,与采招中心就项目采购限额标准的调整商议解决路径。陈坚提供相关需求论证材料,协同采招中心细化向学校的建议方案,并进一步征求师生们建议,做好“运动员”角色,“希望能形成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后续我们也会请采招中心来为师生们多做政策宣介,充分发挥‘好政策’作用,更便捷师生们的科研流片需求。”中文系党委书记、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岳娟娟提出的“建立统一管理、高效运行的文艺场馆、公共空间运营管理方案”被列入“复旦八问”“急难愁盼专题组”的校园设施项目。6月8日,她受邀参加了由宣传部部长陈玉刚牵头的有关校园文化和设施提升项目走访调研与座谈交流活动。在东区杨咏曼楼,她与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详细交流讨论钢琴房、小剧场、乐队排练厅等各类艺术空间的运营使用和建设规划情况。通过聚焦场馆建设规划、管理责任机制、日常运营维护等问题,岳娟娟与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艺术教育中心、学生社团的师生代表们及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随后又一起开了座谈会,师生们交流了对文化艺术场馆的需求与想法。她表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大事,期待各方进一步完善沟通机制,通过盘点艺术教育中心现有资源情况,配合学校整合文化场馆线上预约系统,加大校园艺术空间的开放力度,完善艺术场馆的建设规划。半个多月来,通过实地调研、师生座谈、意见征询、方案讨论等方式,更多的分党委书记进入“观察员”角色,有的进一步成为“运动员”。当家方知柴米贵。在“当家”的过程中,有的分党委书记们观察到学校和部处的资源、难处,与职能部处有了共鸣,有的还主动转换思路、优化思路,主动发球、同题共答。“站在邯郸路上解问题”,不仅在于在主题教育中解决66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中场线”真正参与到学校治理中来。通过二级院系分党委书记与学校职能部处负责人的紧密联动,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动态解决眼前与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携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组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重磅!复旦大学发布2023年招生章程

复旦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坚持“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育人特色,致力于为国家兴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培养大批领袖人才、行业栋梁及社会英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掌握未来的复旦人。2023年复旦大学本科招生继续采用复旦大学(国标代码10246)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国标代码19246)两个招生代码,并分别编制计划和录取。本科学历、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统一为“复旦大学”。一、招生总则(一)复旦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3〕1号)等文件部署,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切实做好2023年考试招生工作。(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复旦大学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三)我校的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和录取最适合复旦大学人才培养的优秀学生。二、机构设置(一)复旦大学校长办公会是学校招生制度、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机构。(二)复旦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对招生过程中的计划落实与调整、选拔测试方案制定、录取标准确定与结果审核等重要事项作出决策。(三)复旦大学招生工作委员会负责对招生计划、招生简章和各种招生方案及其实施办法等提出咨询意见与建议。(四)复旦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承担与本科生招生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组织落实学校各类本科生的招生宣传、咨询、选拔与录取任务。(五)复旦大学招生工作监察小组作为招生监察机构,负责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对招生管理部门和招生人员履行职责、执行制度情况进行监督。三、招生计划我校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着力促进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公平,优化生源结构,统筹考虑各地考生人数、生源质量和各专业就业情况等因素,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2023年我校在各省(区、市)招生的专业、人数及有关要求,详见各省(区、市)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室等招生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招办”)编印的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和计划相关文件。经教育部批准,招生计划总数的1%作为预留计划,主要用于调节各地统招线上生源的不平衡及同分数考生的录取。预留计划使用时,坚持规范有序、质量优先的原则。除特别说明限制转专业外,本年度录取的新生可在进校后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根据相关规定申请转专业。具体转专业规定可登录复旦大学教务处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网站,查看《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等文件。四、录取规则和程序(一)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的录取程序:1.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省招办按我校在当地该批次的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将报考我校的生源从高分到低分(含加分,加分政策见第九条)进行投档,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05%;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省招办按我校在当地该批次的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将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生源从高分到低分(含加分,加分政策见第九条)进行投档,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20%。具体的投档比例由我校根据各省(区、市)实际生源情况确定。我校对内蒙古自治区投档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即“分数清”)进行录取。2.对达到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进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相同时按各省(区、市)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录取,无同分排序规则的批次参照所在省份本科普通批次的规定执行。3.对达到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未进入专业志愿且愿意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调剂录取。4.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可征集志愿;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省招办可补充投档非第一志愿考生(包括征集志愿)。若生源仍不足,我校可以将剩余的招生计划调配至生源充足的省份安排录取。(二)各省(区、市)的具体录取规则和程序以省招办规定为准。(三)我校外语类专业只招收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生源地省招办统一组织英语口试的,考生应参加并成绩合格。(四)鉴于专业培养的特殊性,高考统招批次(含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批次)俄语、朝鲜语、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且入学后不实行校内转专业政策。五、专项计划录取政策(一)国家专项计划我校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承担“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脱贫地区学生,实施区域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二)高校专项计划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
2023年6月5日
其他

DNA究竟携带着什么?复旦教授为你揭开人体表观遗传的神秘面纱

5月26日下午,庆祝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第二十一场学术报告会在相辉堂南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院长黄荷凤,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生物医学研究院课题组组长石雨江围绕主题“You
2023年5月28日
教育

复旦,118岁生日快乐!

切问而近思”铭刻心间特聘书院导师为学生授课恢廓学风,弦歌不辍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基赋能桃李芬芳,润己泽人学识卓著的雄厚师资力量启智引航聚焦前沿,徜徉未来科学穹顶之下学科交叉融汇无论岁月变迁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复旦发布2023年浙江省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我校2023年依据《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具体要求,在浙江继续实施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与“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两项目归并计划,统一办法,合并实施,旨在探索与浙江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相衔接、基于“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方法,着力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全面发展,适合复旦大学培养的优秀学生。
2023年5月13日
其他

复旦学生,有“戏”!

春深夏浅,孟夏将至二零二三,“五四”青年节我们追望历代大师的脚步我们寻找永恒流传在复旦的科学家精神第一届复旦大学短剧大赛决赛在相辉堂北堂展开11个院系的学子在聚光灯下展现了11段科学家故事…大师们离我们很近,只有一场短剧的距离
2023年5月6日
其他

与复旦的故事,继续

“我们这些同学的毕业证书上都有老校长陈望道的签名章!”“这棵樱花树的认养期满了,有人续约吗?没有的话我要认养!”……3月中旬,复旦大学校友返校热情高涨,一个多月来,母校迎来了众多“回来看看”的校友。一幕幕或惊喜、或感动、或欢乐的场景也在复旦校园里不断上演。01“陈望道签名版”毕业证引发惊叹此前,有一批年长的校友并没有通过互联网在学校校友服务平台实名注册。因此,近期平台的数万新增注册用户中,出现了不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校学习的老校友。注册时,有一部分未通过自动审核的新用户会进入到人工审核环节,需提供毕业证或学位证。于是一位名叫叶秀明的校友向校友办老师发来了自己的毕业证书图片。图片上,浅黄底色的毕业证上贴着一张年轻帅气的男生照片,文字显示他1962年7月毕业于本校数学系力学专业,而右下角校长签名栏中的印戳赫然是“陈望道”三个字。▲叶秀明的毕业证书这是一份盖有老校长陈望道签名章的毕业证书,对于如今的师生来说实属难得一见的“珍稀文物”,60多年风霜更为这一纸证书增添了沧桑感。经核实,生于1938年的叶秀明于1957年进校学习,学制五年,毕业时,学校校长还是陈望道,于是就有了这份弥足珍贵的毕业证书。几周后,我们见到了这份“文物级”证书的主人。4月14日,85岁高龄的叶秀明回到母校,参加1962届同学聚会。在位于光华楼的聚会现场,穿戴着红色系外套与棒球帽的他显得格外年轻,神采奕奕,与10来个同样精神矍铄的同学谈笑风生。他告诉我们,他所在的1957级数学系共有182名同学(含进修教师和因故提前离校同学),毕业时有165名毕业生,人才济济,还出了3位院士,分别是袁业立、李家春和陈恕行。而校友可以申请进校的消息,正是老同学陈恕行看到通知后告诉他的。▲光华楼聚会现场合影(右一为叶秀明)“因为疫情,很久没有回母校来了,今天我们一共来了12个同学。”老先生显得十分开心。聊到毕业证书,他说,当年学校的力学专业尚未独立成系,而是在数学系内,因此他念的是“数学系力学专业”;他是上海嘉定人,证书上的“加定”即“嘉定”。至于校长签名章,他不无自豪地笑了:“你看,我们都有!我们这些同学的毕业证书上都是老校长陈望道的签名章!”▲1962届数学系力学班在校图书馆门前的合影(前排左一为叶秀明)退休前,他在上海大学数学系从事基础数学教学,如今虽然年逾八旬,依然喜欢与老同学聚聚、拍拍照片、写写东西,是这届数学系校友联谊组织的联络员。当天上午,来聚会的老同学们在院系会议室里久别重逢,有着说不完的话。下午,他们一同去参观了陈望道旧居,之后又前往江湾校区领略上海数学中心新貌。▲在陈望道旧居前合影▲在江湾校区上海数学中心门前合影▲老同学们愉快交流老同学重聚对叶秀明和他的同学们来说意义重大。叶秀明告诉我们,这届数学系是该系校友活动搞得比较活跃的年级之一,从1990年底迄今,已经举办了十余次大型聚会和各种小型聚会。2005年母校百年校庆时,他们在上海相聚,还邀请当年的恩师谷超豪、李大潜、金福临、夏林、王能治、沈芳烈与丁伯金等共聚,一起回忆当年的美好印象,赞赏同学们优秀的奋斗成绩和社会影响。由于经常联络,同学们彼此情谊深厚。他提到,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有71个同学已经陆续‘走了’,我们为他们编写了追思特刊,并为40多位故友写了小传。”他还表示,疫情期间聚会活动难以开展,大家于2021年初在微信群里举办“报平安”活动,发动大家通过微信、电话、邮箱等相互联系,结果有多达102位同学报了平安!如今校友返校重启,大家又可以经常回来看看、聚聚了。02校友进校“抢认”樱花树3月底、4月初,正是樱花盛放的时节。学校邯郸路校区里樱花种植最密集的光华楼草坪两侧绿地,吸引了众多师生和校友前来观赏。1987级中文系校友林女士、盛女士等几名老同学来到母校聚会,也在草坪和樱花树下流连往返。▲盛女士把当天的校园照片做成了拼图这些樱花树大多已被校友捐款认养,树干上挂有深蓝色的捐赠牌,写着认养人信息和祝福语。在美丽的樱花树下拍照留念后,细心的林女士发现,有一棵树上的捐赠牌显示5年的认养期已在今年1月到期。她看中了这棵“美树”,生怕被别人捷足先登,就立刻请另一名同学帮忙联系到校友办,询问自己是否可以接着认养这棵树。按照校园树木的认养规则,认养期满后,原认养人可以优先续养。校友办老师经过查询后告知林女士,原先认养这棵树的校友已经表示过续养的意愿,已制作捐赠牌,只是挂牌还未完成。得知情况后,林女士有些失望,但其他认养过树的同学表示这在意料之中,“美树怎么会不续订呢!我认养的歪脖子树都很敝帚自珍呢。”之后,校友办老师又推荐了别处的樱花树供其挑选。▲此前,林女士所在班级已认养了一棵树木
2023年4月27日
其他

习武11年,她酷爱传统武术

近日,在2022年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上,国家一级运动员、2020级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生张梦漪获得女子双器械、女子查拳两项金牌和女子华拳银牌。潜心武术11年,“挺住意味着一切”▲张梦漪高中时期参加全国中学生武术比赛张梦漪潜心武术11年,武术是她青春重要的底色。回忆起与武术的不解之缘,张梦漪说,父母一直鼓励她积极运动,为她营造了良好的运动氛围。“大约十岁的时候,我开始接触武术。除了武术外,我也尝试过很多项运动,比如跆拳道、网球、滑冰等,但这些运动大多是出于业余爱好,而武术一直是我未来规划的一部分。”对于张梦漪来说,武术在她的生命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多年的习武生涯,流过汗、哭红过眼睛、磨破过皮……张梦漪从不会喊累,也不去计较受过的伤,而是对这一切都习以为常,在她看来,“放弃一件事儿太容易了,但也是真的太不酷了。”此次比赛中,张梦漪参赛的是传统项目,包括双剑、查拳、华拳。这些项目极为考验动作规范和动作质量,“一方面,动作要漂亮、飘逸、有精气神儿;另一方面,动作还要有速度、节奏和力量。”为了实现高水平发挥,张梦漪在训练中格外注意自己的身法。“身法,即身体的柔软灵活度,是武术技法的一类。给观众提供立体式感官体验,全身肌肉就需要协作,心脑、意识掌控指挥肢体,因而要格外注意作为展示主体的身体的状态。”张梦漪在练中思、在思中练,在训练中不断增强自身对身体的掌控感,提高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度与协调度。▲武术队队员们在虹口区精武体育馆进行赛前测验“吃好睡好,专注自己,结果则顺其自然”,是张梦漪对自己的要求,这也严格贯彻在她的训练计划之中。备赛期间,她按时作息,临赛前每天定时训练。遇到专业课时间与训练时间相冲突时,她会积极与教练沟通,并按照教练的训练计划进行补练。做好团队的一份子张梦漪的刻苦钻研,也是武术队全体队员努力拼搏的缩影。作为武术队队长,她观察到队伍训练相对松散,队员的身体机能也有所下降。“重新恢复体能的过程相当艰辛,大家还要兼顾学业,有时候会感到很疲惫,但好在大家都咬紧牙关,一起坚持了下来。”张梦漪很喜欢德国诗人埃米尔·里尔克说的一句话:挺住意味着一切。“人要不断对抗自我的惰性,作为运动员我们更要磨砺韧性,加强自律,毕竟没有什么比在‘想要结束一切’面前选择坚持更厉害的。”武术队教练孔繁辉也见证了队员们的成长蜕变。他时常跟队员们强调,心态平和的底气来源于平时的扎实积累,要“将平时的训练当成比赛,将比赛看作平时的训练。平时的训练要入脑入心,在潜意识当中形成一套竞赛的行为程序,做好这些,比赛时一切都会顺其自然。”经过多次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后,队员们的专业武术技能大为提升,面对赛前压力,队员们逐渐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和谐相处”,变得更加坚强、乐观。孔繁辉对张梦漪的欣赏,还在于她对自己的“不设限”,努力做到全面发展。“她的武术基础较好,基本功非常扎实。在教授动作时她能够迅速领悟,也会自己不断去琢磨动作规范和韵味节奏;同时她能很好地平衡学业和训练,积极参与一些课外活动。”努力做好自己的学业和训练之外,张梦漪也格外注重团结队员,在训练过程中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加强监督。“团队的凝聚力非常重要”,她希望队员们互相理解、积极沟通,共同发展,“大家团结一心,有爱就好啦。”张梦漪对武术队的倾情投入,孔繁辉看在眼里:“很多事情梦漪都是协助老师一起,去为队员们服务。同时,一些队伍上的琐细事项,她也会主动配合,帮助老师一起完成。”作为复旦高水平武术队队员,张梦漪入选国家集训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武术比赛第一名。在刻苦训练的同时,她认真完成学业,入选复旦“思源计划”第九期学员,并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她还深知践履的重要性,用心参与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获得2022年北京冬奥“优秀城市志愿者”称号。▲复旦大学获团体女子丙B组第三名“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张梦漪始终在武术人生道路上扎实前行、不懈求索。武术队的全体队员也同她一样,不断沉淀、多维提升,探索更多可能性。这次比赛,武术8名参赛运动员在7个单元的赛事中,共获得5金4银1铜,展现了武术队的精湛技艺和复旦学子的风采。目前,她正同武术队队员们一起全身心地投入2023年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的备赛当中。相信在未来的比赛中,武术队将继续为学校争得更多荣誉,勇于拼搏、开拓创新,不断推动中国武术事业向前发展。组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复旦大学发布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要求,经教育部批准,我校2023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培养成为为国担当,能承担科技创新、科教兴国重任的掌握未来的复旦人。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所在省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以下两类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A类: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的考生;B类:基础学科拔尖,在高中阶段获得数学、物理或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金牌)、二等奖(银牌)的考生。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二、招生专业分省招生计划数以我校强基计划报名平台中公布为准。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A类考生即日起至4月30日可登录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B类考生即日起至4月26日可登录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我校将对其学科特长及综合表现进行审核,4月28日向考生发布破格资格审核结果。破格资格审核通过者可获得破格入围资格;审核不通过者将被转为A类考生进行校测考核,或可登录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选择取消我校强基计划报名。(二)考生参加统一高考(三)校测考核1.初试:(1)6月15日前(高考后、出分前,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举行初试,初试形式为笔试;(2)对于A类考生,依据初试成绩,按分省分专业计划数的3倍划定初试合格线:初试合格方可入围校测复试,初试不合格不再进入后续选拔环节、不计校测成绩;(3)获得破格入围资格的B类考生不参加初试,直接入围校测复试面试。2.复试确认:入围校测复试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登录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进行校测复试确认并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和知情同意书,放弃、未确认或未完成承诺书和知情同意书签订的考生,将被取消入围复试资格,不再进入后续选拔环节。3.复试:(1)6月22日前(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举行复试,复试根据报考专业设置笔试、面试、体质测试等环节;(2)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专业的A类考生须参加笔试和面试,报考其他专业的A类考生直接参加面试,B类考生直接参加面试;(3)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入围考生进行面试,专家、考生以“双随机”抽签方式配对,面试全程录音录像;(4)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在面试过程中作为重要参考资料,面试前安排充足时间由面试专家审阅;(5)体质测试将于面试后进行,体质测试成绩将作为综合成绩同分情况下的排序依据之一;所有考生均须参加体质测试,无故缺席体质测试者将被取消校测成绩。详见附件。(四)录取办法1.作为录取依据的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占85%,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校测成绩(占15%)组成: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850+校测成绩注1:校测成绩满分150分,其中校测笔试成绩满分100分。注2: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物理学专业的A类考生,校测笔试成绩按复试笔试成绩计算;报考其他专业的A类考生,校测笔试成绩按初试成绩计算。2.高考成绩公布后,按规则确定预录取名单:(1)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份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及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按各省级招办文件规定的相应控制分数线执行);(2)对于A类考生,按照分数优先原则,根据考生综合成绩、校测成绩、专业志愿和分省计划数确定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体质测试成绩、高考成绩、高考语文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外语成绩确定位次;(3)对于B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生源地A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我校追加计划予以录取。3.强基计划预录取考生名单经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报送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并办理录取手续。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按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参加后续各批次志愿录取。四、培养方案学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学校将为强基计划录取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对于学业优秀的学生,将在本硕博衔接培养、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同时,建立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五、其他说明(一)考生上传的材料将作为面试参考材料,无需寄送纸质材料。(二)考生综合素质档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提供。(三)对于报名材料或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则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四)对于确认参加校测复试又无故放弃的考生,我校将按照教育部规定,通报生源省份考试招生机构并记入考生诚信档案。(五)笔试考核范围如下:1.汉语言(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专业考核文史哲综合知识;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考核数学,物理学专业考核物理,化学专业考核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专业考核数理化综合。(六)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入学后原则上本科阶段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七)校测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校测考生若家庭经济困难,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八)凡参加强基计划校测复试的考生,须购买测试期间的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九)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可能影响招生测试过程的情况发生,校测方案或作相应调整,另行通知。(十)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机构组织开展包括强基计划在内的各项考试招生,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培训活动。六、领导与监督保障机制(一)复旦大学强基计划由学校强基计划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有关工作。(二)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学校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学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三)入围标准、录取标准等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公示。(四)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全程接受复旦大学纪委监督检查室监督。七、咨询及联系方式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邮编:200433招生咨询呼叫中心:021-5566
2023年4月13日
其他

这位复旦“90后”研究员,把电池玩出新花样

日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2022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青年研究员高悦入选。该项评选每年从世界范围内的新兴科技和创新应用中对35岁以下、且对未来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领军人物进行遴选,最终形成一份全球创新青年英雄榜——“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Innovators
2023年4月10日
其他

复旦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阶段考生须知

1我校各招生院系的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及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近期将陆续在院系网站公布。复试通知由院系通过学校“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报考服务系统)发布。请考生及时登陆系统查看通知,并确认是否参加复试。2考生登录报考服务系统的方法1.网址:https://gsao.fudan.edu.cn/2.“报名项目”选择“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3.用户名:准考证上的考生编号(10246开头的15位编号)。初始密码:有效身份证件号码(身份证最后一位如为X应大写);如为港澳台身份证件、护照,请按号码填写。3我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原则上采取现场复试。4所有进入复试的考生均应提前准备好报考资格审查证明材料原件,于复试时现场交院系审查。具体材料包括:①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计算社会科学,这间很新的实验室已经面向复旦人开放!

reality,虚拟现实)的“魔力”。国发实验室内,有一间虚拟现实-元宇宙传播实验室,里面配置了3台HTC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玉兰盛开,春日不迟 | 旦夕之音

👆点击,@麻麻鱼带你领略玉兰之美玉兰是坚毅的花它在寒冬里孕育出花蕾也不挑剔在哪里盛开只等春来——你看教学楼边、窗子以外这些清清白白的花朵应时而开,年去年来3月10日
2023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