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陆元敏的《在身边》摄影展于5月9日在上海m50落下帷幕,这是他最新的,也是较为全面的,集中的展示其彩色摄影的一次。此前,展讯一经发布,得到不少圈内外人士的关注——陆老师的彩色到底拍了些啥?与他的黑白《苏州河》《上海人》《记忆:恍惚间的上海影像》会有啥不一样?新民晚报的记者在朋友圈看到展讯后,联系上陆太太(陆元敏至今不用微信),特向其约稿。陆老师说,本想提供别人撰写他的文章,但是一来要么觉得不合适晚报“夜光杯”的风格,要么与这次展览主题偏离太远,所以,硬着头皮,一早起来写。写完,他说”像小学生交完作业,一身轻松“,拎着相机出门遛狗。陆元敏以下是陆元敏撰写的文字:在上海生活了70多年,能把那么多的记忆用影像保存起来,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一直喜欢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年轻时看“夜光杯”最吸引我的是上海那些老前辈讲他们当年的故事。时光飞逝,如今的我也变成了白发老先生,开始讲故事了。近期我有一个展览开幕,同时有一本画册出版,题目是《在身边》。书中写了一句话:“只要记忆中的景物仍在,人便顿时安心。”这句话倒真不是随便写写的。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有生以来从未离开过上海,1968年“上山下乡”也只是在郊区崇明岛而已。说来也怪,我祖父母是上海川沙人,虽然都早已离世,但祖宅房子至今仍在,小镇拆迁改造,到我家门前就停止了。我父母亲在上海结婚的房子,旁边的弄堂房子早已拆除,到我家也是不动了。你想想在这个我生活了70多年的上海有多少的记忆还保留着,我又那么热爱摄影,能把这么多的记忆用影像来保存,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这次我在画册中挑选了一些照片,一部分是在祖籍川沙拍摄的,一部分是在上海市区拍摄的,这样记忆就像串手链一样连了起来。趁着天气正好,我的朋友们大清早赶到郊外拍紫藤花,健康的老人真是幸福。我买过一本汪曾祺的散文,一眼看上的就是他的书名《喜欢在人间》。以下是读者的跟帖,摘取几则附录:刘治军(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