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4万独居老人,成为上海本轮疫情中,最脆弱的人群之一。3月1日,上海发现1例本土新冠肺炎阳性患者。3月27日,上海市政府发布通告,以黄浦江为界,采取“半城”轮流封控模式,进行核酸筛查。截至昨日,浦西已封闭式管理10天,浦东则是14天。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感染者已超10万例。新冠肺炎的直接威胁之外,更多困难也凸显出来。4月8日,一篇《帮帮老人小区》的公号文章出现在许多人的时间线上。作者是一位90后女生,居住在上海某老龄化小区,要靠抢购物资和囤货生活,她写下自己的见闻,“隔壁93岁的独居奶奶每天煮白粥喝,蔬菜早就没了”,“楼下奶奶烧了一锅菜饭,每天热热已经吃了六顿”。那篇文章下出现海量求助信息。短短文字里记录的,是在习以为常的秩序失效后,老人的真实困境:他们没有熟练掌握智能手机,很难参与物资的抢购;体弱多病,面临断药的风险;因为缺乏足够的科学信息,会陷入无端的恐慌之中;封控在家,有的孤老异常孤独。上海是中国最早迈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根据《2019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口约为581.5万人,占总人口的35.2%。这其中,独居老年人数达到了31.74万,孤老人数为2.49万人。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很多年轻人选择站了出来,他们自发为小区团购物资,加入志愿者组织,或给邻里孤老提供关怀与帮助。在此之前,他们只是和老人们打过照面的陌生面孔。90后女生王逅逅是一个居住在徐汇区的博主,她在互联网上记录了自己与邻居爷爷的有趣互动。她给爷爷找到了需要的头孢,又买到了鸡蛋。80多岁的爷爷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有一种茫然的“天真”,想要喝碳酸饮料,想要吃西瓜。在王逅逅帮他买到了牛奶之后,爷爷对她的称呼从“小王”变成了“小王老师”。但王逅逅想强调一点,“虽然我和爷爷的故事听起来是个温情故事,但实际上是个悲惨故事。如果说我以前不认识他,那怎么办?我们小区里肯定还有别的这种老人,那他们都怎么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