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

其他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正式发布:气候系统变暖趋势在持续!

为科学认识与把握气候变化规律、有效降低气候风险,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面向政府决策、公众服务、行业用户和科学研究,自2011年起连续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年度报告,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以翔实的科学监测数据,系统反映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以期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气候系统变暖趋势在持续。2023年,全球平均温度、海洋热含量和海平面高度均创新高,南极海冰范围再创新低。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2023年,中国年平均气温、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末端退缩距离、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等监测指标均创下新高。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中国气象局全球表面温度数据集分析表明,2023年全球平均温度为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最近10年(2014~2023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约1.2℃。左右滑动查看更多2023年,亚洲区域平均气温较常年值(报告使用1991~2020年气候基准期)偏高0.92℃,是1901年以来第二高值;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84℃,为1901年以来的最暖年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重。1961~2023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2毫米。中国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事件趋多趋强,极端低温事件总体减少;北方地区平均沙尘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近年来达最低值并略有回升;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波动增强。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全球海洋变暖显著加速,海表温度和海洋热含量再创新高,全球平均海平面持续上升。1958~2023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且海洋变暖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显著加速;2023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再创新高。全球平均海平面呈持续上升趋势,2023年达到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位。1958~2023年全球海洋热含量(上层2000米)距平变化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加速上升趋势。1993~202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4.0毫米/年,高于同时段全球平均水平(3.4毫米/年)。202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1993~2011年平均值偏高72毫米。1980~202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距平(相对于1993~2011年平均值)中国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明显,近20年青海湖水位持续回升。2023年,中国地表水资源量较常年值偏少5.7%;其中,西北诸河和东南诸河流域分别较常年值偏少13.3%和10.8%。1961~2004年,青海湖水位呈下降趋势;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连续19年回升,2023年青海湖水位达到3196.6米。1961~2023年青海湖水位变化全球冰川消融加速,处于高物质亏损状态。1960~2023年,全球冰川整体处于消融退缩状态,1985年以来冰川消融加速。2023年,全球参照冰川处于高物质亏损状态,平均物质平衡量为–1229
7月4日 上午 10:51
其他

AI画梅雨

6月21日 上午 11:35
其他

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相继入梅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和未来预测的综合分析研判,我国长江中下游梅雨已于6月17日开始,较常年(6月14日)偏晚3天;江淮地区将在今日(6月19日)入梅,较常年(6月23日)偏早4天。长江中下游区:长江中下游区梅雨监测指标在6月17日已全部达标,其中雨日指标达到入梅标准,区域日平均降水量达到2毫米,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19°N以北,监测区气温也超过22℃。国内外动力数值模式预测显示,上述监测指标在6月19日至24日仍将稳定维持。据此研判,2024年长江中下游区于6月17日入梅,较常年(6月14日)偏晚3天。江淮区:6月上半月江淮流域降水量持续偏少,根据国内外动力数值模式预测结果,江淮梅雨监测指标在6月19日将达到入梅标准并维持稳定,因此预计江淮流域将于6月19日入梅,较常年(6月23日)偏早4天。知识框梅雨是东亚地区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是东亚夏季风阶段性活动的产物,主要发生在6月至7月中国江淮流域到韩国、日本一带。中国梅雨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即西自湖北宜昌,东至华东沿海,南端以南岭以北的28°N为界,北抵淮河沿线34°N一带,涉及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多省(市)。江淮流域常年平均梅雨量达300多毫米,可占年降水总量的30%~40%。国标《梅雨监测指标》(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国家气候中心依据国标《梅雨监测指标》开展梅雨实时监测和预测。如上图所示,梅雨监测区域划分为3个区域,即江南区(Ⅰ)、长江中下游区(Ⅱ)、江淮区(Ⅲ)。推
6月19日 上午 10:57
其他

历史高考天气:气候与命运的交织

全文共1862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中国的高考,作为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考试,每年都牵动着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而高考期间的天气状况,更是备受关注。从1952年首次实施到现在,高考举办日期经历了多次变迁,从冬季到夏季,又从盛夏到初夏,最终确定在每年的6月上旬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时间的变迁与对应的天气气候状况1952年——风调雨顺新中国首次高考在1952年8月中旬举行。当年高考期间,全国平均气温为17.9℃,是历史同期较为凉爽的一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在8~28℃之间,没有发生高温热浪;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2.5mm,略低于1950年代平均水平,且没有发生流域性暴雨洪涝灾害。虽是盛夏时节,当年的高考可谓是“风调雨顺”。1952年8月中旬全国平均气温分布图1952年8月中旬全国降水量分布图1977年——暖入人心在经历了11年的中断之后,1977年恢复高考,时间定在12月,具体日期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高考的恢复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1100多万人在1977年、1978年参加了高考,从这些考生中走出了近300位两院院士。例如,气象学界大家熟知的张人禾院士,当时作为优秀在校生的他,以不到16岁的年纪参加高考;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王恩哥,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家林惠民,中国科学院院士、油气钻探与开采专家高德利等;以及俞敏洪、张艺谋、易中天等社会知名人士。老天似乎也感受到这一功在千秋的大喜事。1977年12月全国平均气温是1970年代同期第三暖,除了东北和西南地区气温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1991-2020年平均)同期偏高。1977年12月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12月全国平均气温历年变化(1961-1996年)2003年——调整高“烤”在2003年之前,我国高考时间一度定在7月。那时,赶考往往成为赶“烤”。气象专家们通过分析1971-2000年的资料,以北京、沈阳、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分别代表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发现6月第二候(6月6-10日)的平均气温明显低于7月第二候(7月6-10日)的平均气温,其中上海这一数值要低4.2℃之多,北京低2.4℃,最为接近的广州也低1.7℃。在这7个城市中,7月平均最高气温除沈阳外均高于30℃,而6月则只有武汉、广州和西安略微超过30℃。同时,6月的相对湿度也比7月低,台风、暴雨、洪涝的发生概率也更小。最终,全国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上旬,极大缓解了考生被高“烤”的情况。2008年——苦尽甘来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对当年高考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确保考生的安全,教育部迅速启动了高考应急预案,并决定将四川、甘肃两省部分地区的高考推迟到7月举行。期间,四川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甘肃平均气温偏高1℃,两省仅12个县(区)出现了高温天气;除川南和川西地区局地出现了暴雨洪涝灾害外,总体天气过程平稳,为震区考生提供了一个相对适宜的天气条件。2008年的“敬礼娃娃”郎铮参加2023年高考,并以637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引自央视网)2020年——百折不挠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高考延期至7月7-8日举行。相比6月,7月的气温普遍偏高,并且除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安徽黄山市歙县还遭遇了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高考受阻,延期到7月9日补考。2020年7月7-8日全国降水量分布图2020年高考期间长江流域发生暴雨洪涝,安徽歙县高考受阻(图片引自央视网)各地气象部门主动作为全力做好高考气象服务保障2024年高考期间,各地气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为考生和相关单位提供精细服务。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供考点周边气象实况查询服务,包括全国高考天气地图、气候舒适度预报、紫外线强度预报及科普指南。此外,各地气象部门还与教育、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动,提供个性化服务,确保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高考期间的考务组织、交通疏导、安全管理等提供决策参考。结语
6月7日 下午 5:27
其他

南海夏季风已于5月26日爆发 我国主汛期将全面展开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近期南海夏季风监测区的两项指标850hPa纬向风和假相当位温均已超过爆发阈值,预计后期稳定维持,因此确定,2024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6候(具体为5月26日)爆发,较常年(5月第4候)偏晚2候,强度接近常年到偏弱。利用CRA40再分析数据对南海夏季风指标的逐日监测(实线)及气候模式的逐日预测(虚线)(红线为850hPa纬向风,蓝线为850hPa假相当位温)南海夏季风是指5-10月份在中国南海地区对流层低层盛行的来自热带地区的西南风,它是亚洲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海季风爆发前,南海及菲律宾以东洋面主要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以晴好天气为主,降水偏少。但随着南海季风的爆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会明显减弱、东退,南海区域开始盛行西南风,对流活跃,降水明显增强。南海夏季风的盛行与东亚夏季降水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季风爆发后的两周内,季风气流将携带充沛的西南暖湿水汽从热带印度洋和南海输送到东亚大陆,长江以南地区对流性强降水过程将显著增多增强。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也意味着我国将全面进入主汛期,华南多雨将持续,西南雨季、长江流域梅雨季也将陆续展开,需特别防范降水持续偏多引发的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涝和山洪、地质等灾害。近期我国南方已多次出现降水过程,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福建、广东、海南等省自5月下旬以来的平均累计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预计6月,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降水偏多区会北移,江南大部、江淮西部、江汉南部、华南西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024年5月21-29日全国降水量分布图知识窗
5月30日 下午 5:01
其他

国家气候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成立

为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推动气候和气候变化业务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5月7日,国家气候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在京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宝贵出席。科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国家气候中心业务科技发展提供全面的科学指导,并对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与支持。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两院院士和国内外资深科学家组成,分别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英国气象局、日本气象厅、瑞典哥德堡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国内外机构和科研院所。委员会针对国家气候中心近年来科研和业务进展,围绕国际气候科学前沿,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候变化检测归因、气候预测业务发展等深入交流,特别就推动科技成果业务化,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开展全方位科技合作等建言献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指导。毕宝贵对国家气候中心未来发展提出殷切希望,要充分发挥科学指导委员会的前瞻性引领作用,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国内外合作。5月8日,科学指导委员会的部分委员继续与国家气候中心创新团队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深入交流研讨。WMO气候服务司司长Chris
5月10日 上午 10:57
其他

2024年世界气象日 | 气候行动最前线

导语今年3月23日是全球第64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气候行动最前线”。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在气候行动最前线直面挑战共筑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到:“气候危机之下,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人类刚刚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海表温度打破历史纪录;多个国家和地区遭遇了异常猛烈的高温干旱和暴雨洪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人类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事实——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气象日主题解读气候系统变暖趋势仍在持续,并呈加速态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年际波动叠加引发全球性气候异常,世界多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创纪录高温越来越常见,干旱、暴雨、洪水、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接二连三。联合国第13号可持续发展目标强调,我们必须“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这一目标的进展是所有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的基础。减缓气候变化已刻不容缓,其中不可或缺的步骤是逐步淘汰污染性化石燃料的使用,转而使用更清洁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双碳”目标日益深入人心。气候变化不仅是国际气候谈判的议题,更与国家宏观政策、地方发展转型以及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家气候中心坚持面向国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始终致力于提供气候变化监测、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变化预估、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等科学信息,在气候决策、行业及公众服务,以及气候变化应对及生态文明建设多维度持续发力,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抓住机遇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世界气象日
3月23日 下午 4:29
其他

图说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全文共1966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2023年5月开始的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12月达到峰值,目前进入衰减期,并将在2024年4-5月趋于结束,强度为历史第五强。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24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未来可能形成的拉尼娜事件大概率为弱到中等强度。本文为您解读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故事,并阐明两者可能对气候产生的深远影响。一、厄尔尼诺与拉尼娜是什么?厄尔尼诺(西班牙文El
3月21日 下午 7:59
其他

“暖”冬or“冷”冬?冬季气候特征总结来了

全文共2519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2023/2024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3℃,阶段性起伏大。全国36.7%的气象观测站达到暖冬标准,15%的气象观测站达到冷冬标准,均没有达到全国暖冬或冷冬的标准(全国暖冬或冷冬需超过50%的观测站),因此整体来看,2023/2024年冬季为正常年份,但空间差异大,暖冬主要出现在华南、西南等地,而华北南部、黄淮、江淮一带多为冷冬。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9.8%,空间分布不均,华北多华南少。有12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其中3次为寒潮过程,多地降雪日数偏多、累计降雪量偏大、积雪偏深;西南地区温高雨少,有阶段性气象干旱发展;冬初和冬末各有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我国。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春季(3月至5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北方大部和江南地区降水偏多;西南地区降水偏少,有可能发生春旱。一、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总体略偏高,阶段性起伏大2023/2024年冬季(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2.8℃,较常年同期偏高0.3℃(图1)。气温阶段性起伏大,12月上旬偏高2.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高,中旬偏低2.1℃,1月中旬偏高3.0℃,为历史同期第2高,1月下旬至2月上旬气温又转为偏低,2月中旬气温偏高2.3℃,下旬转为偏低3.4℃(图2)。全国有274个国家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山西云州(-33.2℃)、内蒙古岗子(-32.4℃)等15站突破当地历史极值。全国有265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温幅度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甘肃马鬃山(20.1℃)、新疆天山大西沟(20.1℃)等44站突破当地历史极值。图1
3月2日 下午 8:00
其他

厄尔尼诺事件2023年12月达峰值 预计2024年4月前后结束

一.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已过峰值,强度为中等2024年1月,赤道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东太平洋暖水中心偏高2.5℃以上。厄尔尼诺监测关键区(Niño3.4区)海温指数为1.80℃,较2023年12月下降0.22℃,说明本次厄尔尼诺事件(从2023年5月开始)自2024年1月以来开始衰减,峰值出现在2023年12月,是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2024年1月海表温度距平分布图(℃)监测显示:2024年1月,北太平洋中纬度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其中北太平洋暖中心距平值在3℃以上。北印度洋呈一致偏暖的分布特征;北大西洋大部海表温度偏高,暖中心距平值高于2.0℃。赤道中东太平洋次表层150米以上的海水异常偏暖,暖中心主要位于东太平洋海面下50-100米,中心强度高于4℃;赤道西太平洋50米以下温跃层主要为异常冷水,冷中心位于160°E附近150-200米之间,中心强度低于-3℃;赤道西印度洋次表层为暖水控制,暖中心强度高于4℃,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为异常冷水,冷中心强度低于-3℃。与上月相比,赤道西太平洋海面以下100-250米冷海水减弱,赤道中东太平洋160°-80°W约50-200米深度附近的海温明显下降;赤道印度洋中部和西部次表层海水温度较上月下降,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则较上月明显上升。Niño3.4区月平均海温指数(℃)和南方涛动指数(SOI)演变二.热带大气快速响应,与海温协同变化2024年1月,南方涛动指数(SOI)为0.31,较上月上升0.61。热带西太平洋上空和日界线附近为异常上升运动,赤道东印度洋上空为异常上升运动,赤道印度洋中部和西部上空为异常下沉运动。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对流层高层(200hPa)以东风距平为主,低层(850hPa)受西风距平控制为主;赤道西太平洋对流层高层(200hPa)主要受西风距平控制,低层(850hPa)主要受东风距平控制。三.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于2024年4月前后结束结合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未来三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继续下降,2024年4月前后厄尔尼诺事件结束。预计未来三个月,热带印度洋海温一致模态为正位相,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从正位相衰减至中性状态,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为负位相;北大西洋三极子为负位相。知识框
2月27日 上午 8:59
其他

2023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内附全文)

2月7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3年度《中国气候公报》正式发布。这份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完成的年度气候报告,全面分析了2023年中国基本气候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以及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了气候对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具体见公报全文——推
2月7日 下午 3:11
其他

202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揭晓!

全文共6014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1月19日,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题媒体通气会上,202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揭晓:“‘杜苏芮’北上发威
1月19日 上午 10:33
其他

春运期间气候趋势早知道

全文共585字,阅读大约需要1分钟。2024年我国春运期为1月26日至3月5日,以春节为中心,共计40天。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对春运期间气候趋势进行了滚动预测,具体结论如下:气温预测: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整体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但起伏大。除东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西藏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内蒙古西部、陕西西部、宁夏、甘肃、青海北部、四川北部、重庆西北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1至2℃。降水预测:东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华东大部、华中大部、华南大部、西北地区西南部、西藏大部、新疆北部等地降水偏多。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湖北东南部、福建大部、江西、湖南东部、青海南部、西藏中部、新疆北部等地偏多2至5成;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其中四川南部、贵州西北部局部、云南中西部等地偏少2至5成。预计春运期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为活跃,但强度总体偏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等地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总体接近近七年平均,仍需注意冷空气间歇期间可能出现雾、霾等低能见度天气及其对交通运输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推
1月19日 上午 10:33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全球“发烧”!2023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年!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气候变化监测表明,2023年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打破最暖纪录,较上一个高温纪录年(2016年)偏高0.14℃,且6至12月全球平均温度已连续突破同期历史极值。2023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42℃,较1991-2020年(气候基准期)平均值偏高0.53℃。东亚北部和西南部、中亚、欧洲西部和南部、东非大部、美洲西北部和中南部及北太平洋西北部、印度洋南部和北大西洋中东部年平均温度均突破高温历史纪录。国家气候中心最新预测显示,当前正在经历的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受其影响,预计将对全球表面温度产生重要影响,连续月高温纪录仍有可能再次被打破。1850~2023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距平序列(相对1850-1900年平均值)全球2023年表面平均温度历史排名中国2023年平均温度创下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较1991-2020年平均值偏高0.81℃。2023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位列历史前10位,其中华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南部、西北地区北部、西南地区大部及西藏东南部等地年平均温度创历史新高。中国2023年平均温度历史排名2023年,亚洲高山区(25-50°N,
1月8日 下午 4:42
其他

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10.7℃,较常年(9.9℃)偏高0.8℃,为1961年以来最高,打破2021年10.5℃记录。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0.5~1℃。山东、辽宁、新疆、贵州、云南、天津、湖南、河北、四川、河南、北京、内蒙古、广西等13个省(市、区)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全国共127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202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5.0毫米,较常年偏少3.9%。全国共55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推
1月3日 上午 11:13
其他

202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

为何最近感觉这么冷?再谈气候变暖与极端冷事件已确定:最暖秋季!最新气候变化监测: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暖季纪录被刷新!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最暖年纪录将被打破?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出品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为何最近感觉这么冷?再谈气候变暖与极端冷事件

全文共2684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过去大半个月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后冬气候会是怎样?不是说今年是最暖年么?为什么最近这么冷?盘点冬季以来气候特点,预测后冬气候趋势,再谈全球变暖与我国冷事件的底层逻辑。01冬季以来的气候特点今年12月上旬偏暖显著,月中降温幅度大。12月以来(截至18日)北方大部地区降水显著偏多。这期间,全国平均气温-1.3℃,较常年同期偏高0.9℃,全国大部地区气温以偏高为主。冬季以来全国气温整体偏暖(左图),北方大部降水显著偏多(右图)全国经历了前期持续偏暖、后期急剧降温的“过山车”式气温起伏。12月1-13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为历史同期最高,云南、宁夏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但从14日开始,受大范围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骤降,部分国家气象站日最大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冬季以来全国平均气温经历“过山车”式变化冬季以来,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五成。降水分布差异大,中东部地区大致呈北多南少态势,河北、山东、山西和内蒙古降水量均为历史同期最多,北京和河南均为第2多,陕西为第3多。12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已确定:最暖秋季!

2023年秋季(9至11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1℃,为1961年以来最暖秋季;降水总体略偏多,但空间分布不均。秋季,全国共发生9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9月3至13日暴雨过程强度特强;台风生成偏少、登陆偏多,影响重;冷空气过程频繁,其中11月6至7日和23至25日两次过程达到寒潮级别;西南地区东南部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华西秋雨持续时间长,降水偏多;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雨雪频繁,积雪厚;10月末至11月初我国中东部和西南部分地区出现较大范围霾和大雾天气。一、2023年秋季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2023年秋季(9至11月),全国平均气温11.3℃,比常年同期偏高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0.5至2℃,其中新疆北部和东部等地偏高2至4℃。贵州、辽宁、四川、天津、新疆、云南、浙江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甘肃、河南、山东为次高。季内,甘肃敦煌(37.4℃,9月4日)、瓜州(36.8℃,9月5日)等6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或持平当地秋季历史极值;东北及河北、内蒙古、山东、陕西等地共36站出现极端日降温事件,黑龙江五大连池(17℃,11月3日)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1961-2023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历年变化(单位:℃)2023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单位:℃)降水总体略偏多,空间分布不均秋季,全国平均降水量126.8毫米,较常年同期(121.4毫米)偏多5.3%。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华北大部、西南地区南部及四川西部、内蒙古中西部、新疆西部和东南部、西藏西部和南部等地降水偏少2至8成,局地偏少8成以上;华中地区中北部及陕西东南部、重庆东北部、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青海东部及新疆北部等地偏多5成至2倍。广东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青海为历史次多。季内,全国共有56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当地秋季历史极值,其中福建福州(395.9毫米,9月6日)、广东番禹(361.9毫米,9月8日)等10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纪录。1961-2023年秋季全国平均降水量历年变化(单位:毫米)2023年秋季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图(单位:%)二、秋季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发生9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秋季,全国共发生9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9月3至13日暴雨过程强度特强。9月3至13日,受“海葵”及其残余环流影响,江南、华南出现暴雨,累积雨量大,多地日降水量破历史极值。福建东部、广东南部、广西东部和南部、海南东部、台湾等地累计降雨量有100至300毫米,其中福建东北部、广东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局地有300至500毫米,福建长乐、广东阳春和广西博白等6县(市、区)超过500毫米,福建福州(395.9毫米)、广东番禺(361.9毫米)等9个国家站日降水量破历史极值。受台风“海葵”影响,9月5日福建中南部地区和宁德市出现暴雨、大暴雨,省内多处河流水位超过警戒。结合气象预报和上游来水量,6日15时,福州市连江县山仔水库开闸泄洪台风生成偏少、登陆偏多,影响较重秋季,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4个台风,较常年同期(11个)明显偏少,且4个台风全部登陆我国,较常年同期(2个)偏多。第9号台风“苏拉”于9月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南部沿海以强台风级登陆,尺度较小,但强度强,超强台风级持续时间长。第11号台风“海葵”于9月3至5日先后三次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苏拉”和“海葵”接连影响华南地区,造成雨涝风险叠加,多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广东多地发生内涝、滑坡、道路中断等险情。第14号台风“小犬”于10月5日以强台风级在台湾省屏东县鹅銮鼻登陆,为1949年以来10月登陆台风历史第三强,影响时间长、累计雨量大。10月5至11日,广东省6县(市、区)的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第16号台风“三巴”于10月19至20日三次登陆海南和广东,广西、广东省共8个国家级气象站降水量超过10月极值。有10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11月过程次数明显偏多秋季,共10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次数接近常年同期。6次发生在11月,较常年偏多1.7次。其中11月6至7日和23至25日两次过程达到寒潮级别。11月3至7日,冷空气和寒潮过程接连影响我国,除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及江南南部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8至16℃,华北东部及山东中部、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辽宁中南部等地降温幅度超过16℃。冷空气和寒潮过程引发较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城市运行、人体健康和居民生活产生成较大影响。西南地区东南部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秋季,受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影响,云贵川渝等地气象干旱呈阶段性发展,10月中下旬有所缓解。11月以来,西南地区东南部气象干旱再度发展。截至目前,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和南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长,降水偏多2023年华西秋雨于8月23日开始,较常年偏早10天,于11月16日结束,较常年偏晚13天;秋雨期共85天,较常年偏长24天。8月23日至11月16日,华西地区全区平均雨量287毫米,较常年偏多44.6%。9月至10月上旬多雨寡照天气不利于华西部分地区的秋收、腾茬整地和油菜播种育苗,但降水利于农田增墒、农业蓄水等。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雨雪频繁,积雪深厚11月,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雨雪频繁,降雪日数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黑龙江东部、吉林中部和南部、辽宁西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偏多5至10天。黑龙江和吉林的累计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辽宁为第2多;黑龙江和吉林大雪以上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黑龙江大部、吉林西部、辽宁西北部最大积雪深度5至20厘米,其中黑龙江东部20至40厘米,局地超过40厘米。深厚的积雪、积冰给交通运输、能源保障带来较大影响。11月6日,辽宁铁岭迎来今冬首场降雪有3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影响我国,江苏遭受强龙卷风袭击秋季,全国共出现3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别在9月17至18日、9月19至20日和11月5至6日。全国累计共19省159县次遭受风雹灾害影响。9月19日,江苏宿迁市、盐城市分别遭受EF2级、EF3级龙卷风袭击,受灾较重。10月末至11月初中东部和西南部分地区出现较大范围霾和大雾天气10月28日至11月2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东部、山东西部、湖北东部、安徽北部、黑龙江南部、吉林中部等地出现霾,京津冀部分地区出现重度霾。辽宁东南部、江苏中部、安徽南部、湖南中北部、四川盆地中西部、重庆西部、广西北部、贵州中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等出现大雾天气。霾和大雾天气引发能见度下降和空气污染,影响交通出行和人体健康。推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最新气候变化监测: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暖季纪录被刷新!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监测表明,今年10月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连续第五个同期最暖月份,10月全球平均温度较1991至2020年(气候基准期)同期的平均温度偏高0.52℃,较上一个高温纪录(2015年10月)偏高0.1℃。对于中国和亚洲高山区(25-50°N,
2023年11月20日
其他

厄尔尼诺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受其影响,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将打破2016年最暖年纪录。预计今冬到明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但阶段性冷空气活跃,南方地区降水偏多,复合型气象灾害风险加大。
2023年11月11日
其他

今秋以来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今冬明春气候趋势如何?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秋季以来(9月1日至11月1日),全国平均气温15.0℃,较常年同期偏高1.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北、天津、山东、山西、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宁夏、新疆13省(区、市)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吉林、北京、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海南7省(市)为第2高。全国共有794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月极大值,云南河口(38.5℃)、甘肃敦煌(37.4℃)、辽宁鞍山(32.8℃)、吉林公主岭(31.7℃)等地共6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秋季极大值。9月1日至11月1日全国平均气温(1961-2023年)2023年9月1日至11月1日全国气温极值站点分布图随着冷空气到来,11月2日新疆、黑龙江等地出现雨雪天气,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将明显下降,由前期异常偏高态势转为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低。那么今冬明春气候趋势如何?10月下旬,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召开了今冬明春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经综合分析研判,预计今年冬季(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
2023年11月3日
其他

征集人工智能气候预测算法

近年来,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有关单位和专家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气象预报技术探索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深入推进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落实,促进气候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国家气候中心现面向全国气象部门、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企业和领域内有关专家征集气候监测、诊断、预测及资料处理等方面人工智能算法,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本次征集的算法在通过专家评估后将集成到中国气象局“全国气候监测预测业务平台(CIPAS3.0)”,我中心将组建技术组协助算法的落地与集成,试用效果良好的将作为国家级业务算法实时业务运行。本次征集的算法产权仍归属原贡献者,我单位将在CIPAS平台中注明贡献人信息,并为贡献者开具成果应用证明,贡献者将作为我单位未来有关合作的优先考虑对象。算法贡献者需提交算法的源代码、技术报告等材料。我中心承诺对提供的技术材料仅在本单位业务服务中使用,未经贡献者同意,不向第三方转让任何材料。算法提交至中心联系人后,技术组将及时与共享方沟通联系。本次征集活动自通知发布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截止。请有意者联系我中心具体技术人员:吴焕萍:电话010-58995744,邮件wuhp@cma.gov.cn刘长征:电话010-68400077,邮件czliu@cma.gov.cn手机号13161776856,
2023年10月21日
其他

2023年中国雨季大盘点!

受季风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雨季的起止具有一定规律性。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系统自身复杂性,我国每年雨季的起止时间与降雨量又存在明显的变化。随着东亚夏季风的进退,我国中东部出现主要降雨的先后顺序大致为“华南→江淮→东北和华北→华西”,即雨带的“北进南退”,这期间不断伴随降雨天气系统的生成和消失。换言之,“雨带的移动”其实是对一个地区降雨减弱、另一个地区降雨加强的形象表述,而非大片降雨云系边下雨边移动。通常在5月中下旬南海季风爆发以后,华南地区降水会明显增加,形成华南前汛期;此后,东亚夏季风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季风雨带加强并向北移动;6-7月,季风雨带主要维持在长江流域,造成当地高温高湿的梅雨季;7-8月,季风雨带向北推进到华北和东北地区,此时进入华北雨季和东北雨季;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前后,随着大陆冷空气南下,夏季风开始减弱并一路南撤,此时冷暖气流通常会在华西地区交汇,形成绵绵不断的华西秋雨现象;9月末至10月初,夏季风基本撤出中国东部地区。中国雨季进程(1991-2020年平均)2023年中国雨季进程概况今年,除华南前汛期和华西秋雨开始时间偏早外,其余雨季开始时间均偏晚;华南前汛期、江南梅雨和华北雨季结束时间偏早,长江中下游梅雨、江淮梅雨、东北雨季结束时间偏晚,西南雨季和华西秋雨尚未结束;华南前汛期和江南梅雨雨量偏少,长江中下游梅雨、江淮梅雨、华北雨季和东北雨季雨量偏多。华南前汛期华南前汛期于3月26日开始,6月28日结束,雨季长度为94天,总雨量616毫米;与常年相比,开始时间偏早14天,结束时间偏早6天,雨季长度偏长8天,雨量偏少14%。西南雨季西南雨季于6月10日开始,与常年相比,开始时间偏晚14天,截止10月17日尚未结束。进入西南雨季以来(6月10日至10月17日),平均降水量612毫米,较常年同期(671毫米)偏少9%。梅雨江南6月16日入梅,7月2日出梅,梅雨期长度为16天,梅雨量197毫米;与常年相比,入梅时间偏晚7天,出梅时间偏早8天,梅雨期偏短15天,梅雨量偏少50%。长江中下游6月16日入梅,7月24日出梅,梅雨期长度为38天,梅雨量365毫米;与常年相比,入梅时间偏晚2天,出梅时间偏晚8天,梅雨期偏长6天,梅雨量偏多15%。江淮6月25日入梅,7月25日出梅,梅雨期长度为30天,梅雨量291毫米;与常年相比,入梅时间偏晚2天,出梅时间偏晚11天,梅雨期偏长9天,梅雨量偏多13%。华北雨季华北雨季于7月22日开始,8月15日结束,雨季长度24天,总雨量156毫米;与常年相比,开始时间偏晚4天,结束时间偏早2天,雨季长度偏短6天,雨量偏多14%。东北雨季东北雨季于6月20日开始,9月4日结束,雨季长度76天,总雨量370毫米;与常年相比,开始时间偏晚7天,结束时间偏晚4天,雨季长度偏短3天,雨量偏多11%。华西秋雨华西秋雨于8月23日开始,与常年相比,开始时间偏早10天,截止10月17日尚未结束。进入秋雨季以来(8月23日至10月17日),整个秋雨区平均降水量231毫米,较常年同期(194毫米)偏多19%。其中北区(包括陕西南部大部、宁夏南部和甘肃南部)降水量184毫米,较常年同期(160毫米)偏多15%;南区(包括湖北西部、湖南西部、重庆、四川东部、贵州北部以及陕西南部)降水量248毫米,较常年同期(207毫米)偏多20%。知识框季风是一个古老而又有新意的气候学概念,阿拉伯人很早就发现了季风现象,并称之为“Mausam”,意思为季节,现在英语中“Monsoon”(季风)一词也是源自于此。在中国古代,季风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信风、黄雀、落梅风、舶风,所谓舶风即夏季从东南洋面吹至中国大陆的东南季风。季风本质上是因海陆热力差异而导致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现象。冬季风由大陆吹向海洋,而夏季风由海洋吹向大陆,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冬季风干燥,夏季风潮湿。推
2023年10月19日
其他

第一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第三轮通知

Lugovoy(EDF)报告题目:国际电力系统模型最新进展及应用✦崔宜筠(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报告题目:综合评估模型在气候政策中的应用✦高霁(中国能源模型论坛(
2023年10月12日
其他

国家气候中心发布《“一带一路”气候报告:2023》

2023年9月2日,第二届国际气象经济高峰论坛期间,国家气候中心正式发布《“一带一路”气候报告:2023》。“一带一路”地域辽阔、地貌多样、地形复杂,横跨多种不同类型气候区,气候条件的地区差异极为显著,既是人类活动强烈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区域内自然灾害种类多,高温热浪、暴雨洪涝、沿岸洪水、台风、干旱等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区域沿线多属于发展中国家或经济欠发达地区,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弱,气象灾害损失重,气候风险和气候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如何有效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气象灾害的重大风险,是区域内各个国家和地区谋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重大举措的具体落实,在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司的大力推动下,国家气候中心组织专家编制了《“一带一路”气候报告:2023》,以期服务于国际和国内“一带一路”建设,为区域内各个国家和地区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破解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等诸多难题,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报告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一带一路”区域基本气候概况,包括2022年的气温、降水和亚洲季风活动、植被生长状况、气候变化特点等。第二部分揭示2022年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事实,以及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第三部分给出区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及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报告的主要结论如下:(1)2022年,“一带一路”区域年平均气温南北差异较大。东南亚、南亚及西亚南部等地年平均气温为25~30℃,部分地区可达30℃以上,而高纬度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年平均气温普遍在-8~-2℃,部分地区低于-12℃;区域内年平均气温距平呈现“北部地区偏暖,南部接近正常”的空间分布。“一带一路”区域2022年平均气温(a)及气温距平(b,相对于1981~2010年)空间分布(单位:℃,基于CRA-LAND数据)(2)2022年,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十分明显。太平洋及印度洋沿线地区降水量超过1500毫米,而亚欧大陆内部的中亚干旱区及中东热带沙漠气候区,年降水量甚至不足100毫米;区域内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空间分布主要体现“西北少、东南多”的异常特征。“一带一路”区域2022年降水量(a,单位:毫米)及降水量距平百分率(b,单位:%,相对于1981~2010年)空间分布(基于CRA-LAND数据)(3)1981~2022年,区域内大多数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表现为显著增长趋势,且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气温变化速率也存在明显差异。中东欧地区年平均气温增速最高,为平均每10年0.75℃,南亚和西亚的年平均气温增长速率也超过每10年0.50℃。1981~2022年“一带一路”区域各地区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单位:℃,相对于1981~2010年,基于GSOD-Global
2023年9月2日
其他

今夏全国气候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 回顾这个不平凡的夏季

2023年夏季,我国气候总体雨少温高,全国平均降水量偏少,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主要多雨区出现在东北和华北等地;海河和松花江流域降水明显偏多,珠江流域明显偏少。暴雨过程频繁,华北、东北等地强降水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出现明显“旱涝急转”;台风生成和登陆个数少,但破坏力强,“杜苏芮”导致严重洪涝灾害;高温日数多,极端性强;短时强降雨、雷暴、风雹、龙卷等灾害多点散发、致灾性强。一、夏季全国气候特征全国平均降水量总体偏少,但空间分布差异大。夏季(6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平均降水量320.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5%(图1)。主要多雨区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中东部降水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东北地区中部、华北东部、华中北部及陕西东南部、江苏南部等地降水偏多2~5成,河北南部、吉林西部等地偏多5成至1倍;西北地区北部及新疆大部、山西西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广西北部、湖南中部等地降水偏少2~5成,甘肃中西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等地偏少5成以上(图2)。全国共有220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江苏灌云(348.2毫米)、广东英德(335.5毫米)、湖南保靖(316.9毫米)等43站日降水量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图1
2023年9月2日
其他

全球天气气候与服务信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前言近日,《全球天气气候与服务》一书正式出版,该书是由中国气象局组织协调近百位专家学者编写的权威之作,旨在向全社会介绍中国的天气气候业务服务能力,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天气气候服务的趋利避害作用。该书集科学性、权威性、通俗性于一体,可以助力各级政府或对天气气候敏感的行业企业获取天气气候服务信息,支撑天气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的制定。国家气候中心多位专家参与了编写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交流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的提高,社会各行业对气象工作的“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三个全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中国气象局坚持提升“三个全球”核心业务能力,深化气象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气象业务布局。《全球天气气候与服务》一书就是在这一背景中落地。全书分为四章,首先介绍了天气气候基本概念,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的因素,全球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气候和灾害特征及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从生产生活和防灾减灾、粮食安全、水资源、能源保障、生态环境、人群健康、重大工程,以及治理与发展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全球气候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最后以中国气象局监测预测业务体系为基础,着重介绍了我国全球天气气候业务、服务的能力和潜力。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冻土可能释放未知微生物,并随极地和高山冰川融水进入下游的海洋和河流,威胁十几亿人口的生存用水安全;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能导致两周后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生一场龙卷;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增温时,印度的水稻和小麦、巴西的玉米和大豆极有可能减产,以致影响百姓餐桌上的肉奶蛋价格。上述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的“灰犀牛”事件、“蝴蝶效应”和“厄尔尼诺”事件的原理及影响都可以在《全球天气气候与服务》这本书中找到答案。这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全球天气气候知识通过知识框或典型案例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并对全球天气气候特征、全球气候与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象局具备何种服务能力做了全面介绍,详细展示了中国气象在保障粮食安全、能源、航海、航空、生态环境等方面以及空间天气、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的服务内容、举措和成效。全书用11张示意图展现天气气候基本事实,用15个知识框展现天气气候相关的21个名词,用1张表6幅图展现6大洲4大洋15个国家的气候与灾害状况,从8个方面阐述展现天气气候变化对全社会各领域及其布局的影响,用21个案例展现最新且最具代表性的全球天气气候监测与服务。图书目录及部分截图见下图(可左右滑动)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书的详细介绍与订阅方式可点击文末左下方的“阅读原文”进行下载(提取码:qhzx)
2023年8月29日
其他

复盘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导读今年“七下八上”期间(7月16日至8月15日),我国暴雨区域集中,极端性强,全国共出现7次暴雨过程,华北、东北分别遭受3次暴雨过程袭击,北京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华北多地日降水量破历史纪录。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其中华北、西北地区气温偏高明显,新疆多站日最高气温破历史纪录。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接近常年同期,但强度偏强、影响严重。特别是台风“杜苏芮”,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从气候角度看,这次京津冀历史罕见暴雨过程有多极端

导读今年6月1日至7月21日,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高,降水量为第6少;7月22日以来(7月22日至8月1日),随着华北雨季到来,我国气候总体形势由前期的暖干快速转为暖湿。7月29日至8月1日,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携丰沛水汽北上,受到华北北部“高压坝”拦截,加上太行山和燕山山脉地形抬升等共同作用,京津冀地区出现一轮历史罕见极端暴雨过程。这轮暴雨过程有多极端,我们用监测实况和历史数据来分析解读。6月1日-7月21日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图7月22日-8月1日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图一、本轮京津冀暴雨过程有多极端累计雨量大。北京大部、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100~600毫米,局地600毫米以上,最大雨量出现在河北邢台临城县,达到惊人的1003毫米(相当于两年的降水量),北京市最大雨量出现在昌平王家园水库(744.8毫米);京津冀地区平均累计降水量175毫米,超过平均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一。持续时间长。本次过程从7月29日开始,至8月1日结束,接近4天时间,北京降雨持续时间达83小时;河北邯郸、邢台、石家庄,山西晋中,河南鹤壁及北京西南部等地连续两天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影响范围广。除京津冀外,山东、河南等省也遭受本轮暴雨过程影响。京津冀鲁豫5省(市)417个国家级气象站中,有334站降水量达暴雨及以上级别。累计雨量超100毫米面积有20.6万平方公里。7月29日-8月1日京津冀地区降水量分布图二、本轮京津冀极端暴雨成因水汽充沛、高压坝阻挡和地形抬升的共同作用造成了此次京津冀地区极端降水。首先是稳定的“高压坝”使得台风残余环流移速慢,降水持续时间长。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过程中,京津冀东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和西部高压脊东移,在华北北部形成“高压坝”,“高压坝”迟滞“杜苏芮”及其残余环流北上,因此,“杜苏芮”在华北到黄淮一带的停留时间增长,导致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其次是两个台风和副高的共同影响导致水汽条件好。“杜苏芮”本身携带了大量的水汽,残余的低压系统和强大的副高相配合,形成较强气压梯度,引导东风、东南风显著增强,水汽一路畅通无阻向北输送。此外,位于西太平洋上的台风“卡努”也起到重要作用,较强东南风也将“卡努”附近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远距离输送到华北平原。两条水汽通道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水汽条件,因此此次降水过程降水量极大。三是地形作用有利于降水增强。京津冀西边太行山脉与携带水系的东风和东南风正向相交,其北边燕山山脉也与水汽通道存在交角,水汽受地形的阻挡抬升,在山前形成极端强降水。三、京津冀历史极端暴雨过程对比分析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已多次出现极端强降水事件,例如2012年的“7•21”和2016年的“7•20”。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天津及河北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北京平均降水量达190.3毫米,房山区河北镇最高达460毫米;天津平均降水量为98.6毫米,宝坻最高达294.7毫米;河北有295个乡镇降水量超过100毫米,10个乡镇超过300毫米,海河流域的北运河出现超历史实测纪录的特大洪水。受强降水影响,京津冀多地出现严重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826.9万人受灾,145人死亡,2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352.5亿元。2016年7月18-20日,华北、黄淮地区出现年内最强暴雨过程,局地降水量达300~700毫米,北京大兴(242毫米)、河北井陉(379.7毫米)和武安(374.3毫米)等20多站日雨量超过历史极值,最大小时雨强达140毫米。受强降水过程影响,全国有15个省份2200多万人受灾,383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930多亿元。此外,发生在60年前的海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也值得铭记。1963年8月上旬,海河流域旬降水量达200~6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6倍,太行山东侧甚至达到1000~1500毫米,为常年同期的7~10倍,最大暴雨中心獐么达常年同期的19倍。暴雨导致海河流域子牙、大清、南运河三大水系特大洪水,造成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北京等省(市)约600万公顷农田受灾,5030人死亡,倒塌房屋1500多万间,工矿企业、交通、电讯等遭受严重破坏。总体来看,本次京津冀大暴雨过程平均累计雨量已超过了2016年“7•20”和2012年“7•21”,但小于1963年;日雨量破极值站数少于2016年和1963年,接近2012年;最大日降水量值略高于2016年,但小于2012年和1963年;过程降水量50毫米以上范围均超过2012年、2016年和1963年,过程降水量100毫米以上范围小于1963年,但超过2012年和2016年。
2023年8月3日
其他

预计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旱涝并重

“七下八上”(7月16日至8月15日)是我国主汛期的重要阶段之一。该时段内,北方进入主雨季;同时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台风活动进入活跃期,沿海地区易受台风降水和风暴潮影响。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呈旱涝并重格局,具体预测结论如下:松花江流域东部、辽河流域东部可能出现较重汛情预计2023年“七下八上”期间,松花江流域东部、辽河流域东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可能出现较重汛情和洪涝灾害;松花江流域西部、嫩江流域、辽河流域西部、海河流域东部、淮河流域东部、长江流域下游、太湖流域和珠江流域降水偏多1~2成,需关注阶段性强降水过程可能带来的局地洪涝灾害;海河流域西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西部、长江流域上中游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1~2成。华北大部、华东南部、华中南部等地发生高温热浪的可能性较大预计“七下八上”期间,除东北地区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1℃外,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华东南部、西北地区西北部、新疆等地气温偏高1~2℃;华北大部、华东南部、华中南部、新疆等地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的可能性较大。预计“七下八上”期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台风)个数为2~3个(常年同期为2个),平均强度偏强,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主要影响华南和东南沿海。
2023年7月15日
其他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正式发布:气候系统多项指标均创新高!

2023年7月8日,中国气象局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正式向社会公众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为满足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需求,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科学认识与把握气候变化规律,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组织编制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以翔实的科学数据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亚洲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蓝皮书》显示:气候系统变暖趋势仍在持续;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2022年,中国夏季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高度、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末端退缩距离、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等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高。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中国气象局全球表面温度数据集分析表明,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13℃,为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六高值;2015~2022年是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八个年份。最近10年(2013~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4℃,较2011~2020年平均值高0.05℃。2022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较常年值(本报告使用1981~2010年气候基准期)偏高1.0℃,是1901年以来第二暖年份。1850~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距平(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1901~2022年亚洲陆地表面年平均气温距平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水平,极端高温事件频发趋强。1901~2022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16
2023年7月8日
其他

2023年盛夏全国气候趋势预测

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京召开盛夏(7-8月)全国气候趋势及主要气象灾害预测会商会,预计盛夏我国气候状况为一般到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阶段性强降水、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等灾害较重。主要预测结论如下: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淮河流域东部、长江流域下游、太湖流域、珠江流域可能出现较重汛情预计今年盛夏,东北、华北东部、华东中部和北部、华中中部、华南、西南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降水偏多1成以上,其中黑龙江中部和东部、吉林中部和东部、辽宁东部、山东东部、江苏、安徽中部和南部、上海、浙江大部、江西东北部、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海南等地偏多2~5成。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中部偏少2~5成。预计华北雨季于7月中旬后期开始,时间和雨量均接近常年。预计今年盛夏,我国各流域的降水状况是: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淮河流域东部、长江流域下游、太湖流域、珠江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左右,可能出现较重汛情;嫩江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下游、淮河流域西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约1成,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洪涝;长江流域上中游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约1成;黄河流域上中游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左右。华北、华中中部和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过程预计盛夏,除东北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1℃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内蒙古西部、河北西部、山西中部和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湖北中部和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等地偏高1~2℃。盛夏热带气旋主要影响华南和东南沿海预计盛夏,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生成数为6~9个,其中有3~5个登陆我国。盛夏热带气旋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可能影响我国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影响我国盛夏气候的因素多、变化快,气象部门将密切监视天气气候变化,及时提供滚动订正预测意见。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出品
2023年7月4日
气候变化

华北黄淮高温接踵而来 我国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 北方高温多次叠加实属罕见

导读今年以来,我国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共发生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具有出现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极端性显著等特征。6月华北、黄淮高温现象最为突出,北京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河北、天津为次多。京津冀和新疆4省(区、市)6月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上旬华北东部和黄淮北部等地仍多高温天气。其中:1-2日,华北、黄淮、汾渭平原等地将有明显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5-8日,华北、黄淮等地还将出现一次持续高温过程。此外,6-9日,江南东部、华南东部有高温天气。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盛夏(7-8月),我国华北、华中中部和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还将出现阶段性高温过程。
2023年7月2日
其他

今春暖干气候明显!预计今夏华东、华中、新疆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

摘要2023年春季,全国平均气温总体偏高,为历史同期第七高,但季内气温起伏波动明显;全国降水量总体偏少,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少,空间差异大,华北和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西南、华南、东北降水偏少。全国共有184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事件标准,其中77站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有31站的日降水量突破春季历史极大值,福建邵武等3站突破历史极值。华南入汛和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均偏早;春季,我国共发生10次暴雨过程,其中3次强暴雨过程;今年以来云南发生严重冬春连旱,对春播作物生长不利;春季共发生12次强对流天气,局地极端性强;有13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我国,较2000-2022年同期偏多。1春季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全国平均气温偏高,季内气温起伏波动明显。2023年春季(3-5月),全国平均气温11.5℃,较常年同期(10.9℃)偏高0.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七高(图1)。但季内气温起伏波动明显,
2023年6月3日
其他

第十九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成功举办

由中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主办,国家气候中心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协办的第十九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FOCRAII)于2023年5月8-10日在广西南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共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60位代表现场参会,28位代表线上参会。现场参会的境外代表共12人,来自WMO秘书处、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蒙古、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另有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印度、俄罗斯、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WMO、ESCAP、FAO、亚洲开发银行和英国气象局的24位境外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内参会代表共52人,分别来自中国气象局、中科院大气所、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厦门大学。国家气候中心袁佳双副主任、广西气象局肖潺副局长、WMO亚洲和西南太平洋区域办公室(RAP)Ben
2023年5月8日
其他

厄尔尼诺已在路上!极端天气应对准备好了吗?

刚进入5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一份通报,提醒需对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做好准备。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2023年1-3月的Niño
2023年5月6日
其他

中国气象局发布“2022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

4月4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2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旨在更好地反映过去一年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科学热点、前沿研究成果和科技应用,体现气候变化科学、政策和行动间的支撑与互动,为传播气候变化科学新进展、新认知,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立气候适应型社会和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和经验参考。2022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评选活动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气候中心承办,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单位参与,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气候变化领域知名专家对候选科学事件进行评选确定。“2022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是: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统一了气候风险的科学框架;《科学》等期刊发表气候临界点研究揭示气候变化风险;中国发布面向2035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联合国发起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第一个“碳中和”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超1万亿千瓦时;中国发布《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掀起全民“双碳”科普高潮;中国具备天空地碳监测评估能力;欧盟实施系列科技创新战略加速能源转型。具体来看“2022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统一了气候风险的科学框架2022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先后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和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AR6报告确定了127个关键风险,并归纳了8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风险,包括低洼沿海地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关键基础设施和网络、生活水平、人类健康、粮食安全、水安全、安全与人口流动。IPCC
2023年4月4日
其他

预计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一般到偏差

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召开2023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在综合分析全球冬季以来天气气候特征、主要影响系统以及未来大气海洋陆面等演变趋势基础上,对2023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做出综合研判。预测结论如下:一、今年汛期我国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预计今年汛期(5月至9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暴雨、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降水呈南北两条多雨带,长江中游降水明显偏少;全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接近常年,主要影响我国华南和华东沿海,发生北上高影响台风的可能性较常年大。西南雨季开始时间较常年(5月27日)偏早,南部雨量较常年偏多,北部接近正常;梅雨开始时间接近常年(6月9日),雨量总体较常年偏少,但南北空间分布差异大;华北雨季开始时间较常年(7月18日)偏早,雨量较常年偏多。二、松花江流域、嫩江流域、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珠江流域可能出现较重汛情,长江中游可能出现区域性气象干旱预计今年夏季(6月至8月)降水呈南北两条多雨带,东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东北部、华东南部、华南中东部及西南地区南部降水偏多,长江中游降水明显偏少。松花江流域、嫩江流域、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珠江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暴雨过程多,可能有较重汛情;西南地区东部及华中中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可能出现区域性气象干旱。预计今年夏季,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宁夏东部、甘肃东北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浙江中南部、江西南部、湖南东南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东部、海南、云南大部、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和西北部、新疆西部等地降水偏多,其中黑龙江大部、河北西部、山西大部、陕西北部、福建南部、江西南部局部、广东、海南、云南中西部等地降水偏多2~5成,上述地区可能发生极端强降水过程,并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湖北大部、湖南北部、重庆东部、四川东北部等地偏少2~5成,上述地区可能出现区域性气象干旱。预计今年夏季,我国各流域的降水状况是:松花江流域、嫩江流域、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珠江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暴雨过程较多,有较重汛情;辽河流域、长江上游降水略偏多;长江中游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太湖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略偏少。三、夏季我国大部气温偏高,华东、华中、新疆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预计今年夏季,除黑龙江中部和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重庆大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甘肃西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1~2℃,上述地区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东北地区北部初夏可能有阶段性低温过程。四、全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接近常年预计,2023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个数为24~27个(常年为25个);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为6~8个(常年为7个);台风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主要影响我国华南和华东沿海,其中发生北上高影响台风的可能性较常年大;初次登陆我国的时间较常年(6月29日)偏早,末次登陆时间较常年(10月3日)偏早。
2023年4月3日
其他

2023年世界气象日| 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

导语今年3月23日是全球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生机勃勃的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文明,离不开适宜的天气、气候和水资源。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旨在呼吁全社会增进对全球变暖背景下天气气候系统的了解,通过与天气、气候、水相关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沟通,促使全球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共同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世界气象日主题解读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的星球上,共享一个地球,一个大气层和一个海洋。由于温室气体不断吸收热量,与150年前相比,今天的全球平均气温高出1℃以上。天气变得更加极端,海洋变得更加温暖、酸性更强,海平面不断上升,冰川正在融化。气候变化的速度正在加快。我们迫切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削减排放,确保子孙后代能够在我们的星球上生存和繁荣。快速的科技进步,例如大数据的广泛交换和应用和包括机器学习在内的人工智能等新工具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早期预警的准确性。我国气象部门在监测、模拟和预测全球气候以支持决策者在天气和气候决策服务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未来,我们的天气、气候和水循环将继续发生变化。国家气候中心将持续致力于提供气候决策、行业及公众服务,助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抓住机遇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世界气象日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气候变化2023》-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概览

202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21:0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瑞士因特拉肯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综合报告(SYR)《气候变化2023》。新闻发布会图片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是IPCC第六次评估周期的最后一份评估产品,原计划于2022年9月发布,因新冠疫情及综合报告技术支持小组人员变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推迟半年到今年3月份发布。综合报告在IPCC第六次评估周期三个工作组报告和三份特别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总结了关于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与风险以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评估结论,《决策者摘要》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当前的状态和趋势,二是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和长期应对政策,三是近期响应措施。报告认识到气候、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多样化知识形式的价值以及适应、减缓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健康、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反映了气候行动行为主体的日益多样化。综合报告在编写过程中经过了两轮政府评审,共收到近7千多条政府评审意见。在3月13-19日举行的IPCC第58次全会上,来自195个成员国的政府代表和观察员组织代表对综合报告的《决策者摘要》进行了逐行审议,并逐页审议通过了综合报告的长报告。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的发布将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进一步推进气候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IPCC第58次全会图片综合报告《气候变化2023》决策者摘要主要结论一、当前的状态和趋势主要通过排放温室气体的方式,人类活动毋庸置疑导致了全球变暖。2011-2020年全球地表温度比1850-1900年升高了1.1℃。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增加,不可持续的能源使用、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变化、生活方式以及跨区域、国家之间及国家内部、个人之间的消费和生产模式造成了不平等的历史和未来贡献。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和快速的变化。人为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全球每个地区的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这导致了对自然和人类的广泛不利影响以及相关的损失与损害。历史上对气候变化贡献最小的脆弱群体正受到不成比例的影响。适应规划和实施在所有部门和区域都取得了进展,取得了有据可查的效益和不同的成效。尽管取得了进展,但仍然存在适应差距,在当前的执行速度下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在一些生态系统和地区已经达到适应的硬性和柔性限制,一些部门和地区正在出现不良适应。目前全球用于适应的资金流不足,这限制了适应方案的实施,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自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以来,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法律不断增多。根据2021年10月前宣布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推算的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使21世纪全球温升超过1.5℃,且很难将温升控制在2℃以内。已实施政策的预计排放量与国家自主贡献的预计排放量之间仍存在差距,资金流也未达到在所有部门和地区实现气候目标所需的水平。二、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和长期应对政策持续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导致全球温升进一步增加,在纳入考虑的情景和模式路径中,全球温升的最佳估计值会在近期(2021-2040年)内达到1.5℃。全球温升的增加都会导致危害多发并发。深度、快速和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使全球变暖在大约20年内明显减缓,并在几年内使大气成分出现明显变化。对于任一未来全球温升水平,许多气候相关风险都高于第五次评估报告的评估,所预估的长期影响也比当前所观测到的高很多倍。风险和预估的不利影响及相关的损失和损害随着全球温升的增加而升级。气候和非气候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增加,产生更加复杂且难以管理的复合和级联风险。未来的一些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和/或不可逆转的,但可以通过深度、快速和持续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来限制。随着全球温升水平的提高,突变和/或不可逆变化的可能性增加。更高的全球温升水平也意味着具有潜在极大不利影响的低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加。随着全球变暖的增加,当前可行、有效的适应措施将受到限制,效果也会降低。随着全球变暖的增加,损失与损害将会增加,更多的人类和自然系统将达到适应限制。通过适应行动的灵活、多部门、包容和长期的规划和实施,可以避免不良适应,并对许多部门和系统产生协同效益。控制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需要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前的累积碳排放量和当前年代的温室气体减排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可以将温升水平控制在1.5°C或2°C以内。没有额外减排措施的现有化石燃料基础设施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将超过控制1.5℃温升的剩余碳排放空间。在所有的全球模式路径中,将温升控制在1.5℃以内水平(没有或仅有有限的过冲)和控制在2℃以内水平都需要所有部门在当前年代实现快速、深度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立即实现温室气体减排。这些路径类别可分别到2050年代初和2070年代初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如果全球温升超过一个特定水平,如1.5℃,可通过实现和维持全球二氧化碳净负排放来逐步减少温升。与没有过冲的路径相比,这需要额外部署二氧化碳移除(CDR),并将导致更大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问题。过冲带来的不利影响有些是不可逆转的,还会给人类和自然系统带来额外的风险,且都会随着过冲的幅度和持续时间而增加。三、近期响应措施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的威胁。为所有人确保宜居的、可持续的未来的机会之窗正在迅速关闭。气候恢复力发展将适应和减缓结合起来,推进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实现,包括改善获得充足资金资源的机会,特别是对脆弱地区、部门和群体,以及包容性治理和协调政策。当前年代所作出的选择和实施的行动将对现在和之后数千年产生影响。当前年代深度、快速和持续的减缓和适应行动的加速实施将减少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预估的损失与损害,并带来许多协同效益,特别是对空气质量和健康。延迟减缓和适应行动将锁定高排放基础设施,增加资产闲置和成本上升的风险,降低可行性并增加损失与损害。近期行动涉及高额前期投资和潜在的破坏性变化,通过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可以减少这些变化。所有部门和系统的快速和深远的转型对于实现深度和持续减排、并为所有人确保宜居和可持续的未来是必要的。这些系统转型涉及大量减缓和适应备选方案的大规模部署。可行、有效、低成本的减缓和适应选择已经存在,但在不同系统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加速和公平的行动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减缓和适应行动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间的协同效益多于权衡取舍。协同效益和权衡取舍取决于行动实施的背景和规模。优先考虑公平、气候公正、社会公正、包容和公正转型进程,可以实现适应、雄心勃勃的减缓行动以及气候恢复力发展。通过增加对气候灾害具有最高脆弱性的地区和人民的支持,可以提高适应成果。将气候适应纳入社会保护计划可以提高恢复力。有多种措施可以减少排放密集型消费,包括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对社会福祉带来协同效益。政治承诺、协调一致的多级治理、体制框架、法律、政策和战略以及更多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机会将有助于促成有效的气候行动。明确的目标、跨领域的政策协调以及包容性治理过程有助于有效的气候行动。如果能扩大监管和经济工具的规模并广泛应用,可以支持深度减排和气候恢复力。气候恢复力发展得益于利用多元化的知识。资金、技术和国际合作是加速气候行动的关键推动因素。如果要实现气候目标,适应和减缓资金都需要成倍增加。目前有足够的全球资金来弥补全球投资缺口,但将资金转向气候行动存在障碍。加强技术创新系统是加速广泛采用技术和实践的关键。多种渠道可加强国际合作。中国气象局是IPCC的国内牵头组织部门,在IPCC评估报告框架的制定、组织推荐中国优秀科学家以及发挥全国各部门力量参与IPCC评估报告编写、组织对IPCC报告政府评审、组团参加IPCC会议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IPCC平台积极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国科学家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观点。IPCC第58次全会在瑞士因特拉肯召开,会议原计划周五下午18:00结束,但由于全会审议过程中争议内容过多,会议直到周日晚上19:35才正式结束。国家气候中心是IPCC评估技术支撑单位,中心五位专家作为中国代表团核心成员参加了本次全会审议,在全面熟悉IPCC评估的科学结论、充分掌握IPCC工作规则和流程的基础上,积极建设性推动全会审议取得进展,为综合报告《决策者摘要》主要结论的客观、科学、平衡表述和顺利通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2022/2023年冬季气候回顾:“前冷后暖”,总体暖干

冬季气候回顾2022/2023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总体偏高,前冷后暖起伏大,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2℃;全国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华北多西南少,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超过二成。冬季,西南地区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冷空气活动频繁,1月中旬过程降温幅度大、风雨雪影响范围广;内蒙古和新疆部分地区降雪日数偏多,2月江南等地遭受阶段性阴雨寡照天气。一、全国平均气温总体偏高,前冷后暖起伏大2022/2023年冬季(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2.9℃,较常年同期(-3.1℃)偏高0.2℃(图1)。气温阶段性起伏大,前冷后暖,其中12月各旬均偏低,1月上旬偏高2.0℃,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5高,1月下旬偏低0.8℃,2月增温迅速,2月上旬偏高2.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5高(图2)。全国有168个国家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黑龙江呼中(-49.8℃)、新林(-48.3℃)等13站突破当地历史极值。全国有169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温幅度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黑龙江桦川(14.9℃)、安徽马鞍山(14.2℃)等23站突破当地历史极值。1月22日黑龙江漠河市阿木尔镇劲涛气象站最低温度达到-53℃,刷新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低气温值。空间分布上,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新疆西部和北部、河北北部、贵州西部等地气温偏低0.5℃~2℃,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吉林中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四川西北部和西南部、云南西南部等地气温偏高1℃~2℃(图3)。图1
2023年3月7日
其他

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揭晓!

1月9日,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揭晓:“低温雨雪袭扰北京冬奥,气象部门全力以赴保驾护航”“长江流域‘汛期反枯’,人工增雨驰援旱区”等获评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夏季极端高温‘炙烤’北半球,多国出现严重干旱”等获评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2022年,我国天气形势复杂,气候异常显著,极端事件频发。国内十大入选事件的投票结果基本反映了2022年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一是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次高,夏季高温过程创历史之最,但秋季寒潮频袭;二是全国降水总体偏少,但暴雨过程频繁,华南、东北雨涝灾害重,珠江流域和松辽流域现汛情;三是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南方夏秋连旱影响重;四是登陆台风异常偏少,台风“梅花”先后四次登陆、影响范围广;五是强对流天气过程偏少,局地致灾重。此外,“太阳中等以上耀斑事件超前三年总和,全球空间天气中心及时响应保安全”等事件入选。国外十大入选事件包括了“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影响全球多地气候”“
2023年1月9日
其他

2022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

2022年秋季天气气候有何特征?复盘来了!《复杂挑战叠加下的中国能源和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研究报告发布!预计今冬降水总体偏少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2022年秋季天气气候有何特征?复盘来了!

极端事件强发多发已确认!当前我国高温热浪事件综合强度已达1961年以来最强!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出品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复杂挑战叠加下的中国能源和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研究报告发布!

能源和粮食安全是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全球性重要议题。2022年以来,气候变化、俄乌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严重冲击了全球粮食和能源供应链,全球治理负担加重,加剧了全球经济体系和能源体系转型的困境。中国是最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之一,也是能源进口大国和粮食进口大国。中国能源和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日益提升,使得国际市场的每次波动,都会影响中国能源和粮食的供需结构,进而引发能源和粮食价格的变动。在复合危机的持续影响下,全球能源和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和粮食体系韧性建设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国家气候中心联合编制和发布了《复杂挑战叠加下的中国能源和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研究报告(英文版报告Building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预计今冬降水总体偏少 前冬偏暖 后冬偏冷

今年冬季气候趋势预测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召开全国气候趋势会商会,经分析研判,预计今年冬季(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气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前冬偏暖,后冬偏冷;全国降水总体偏少。具体预测意见如下:一、冬季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气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前冬偏暖,后冬偏冷。冬季,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东北北部、华南大部、西南东南部、西北中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陕西西部、甘肃中部和东部、青海东北部和宁夏等地偏低1~2℃;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东北部、山东、河南东部、湖北东北部等地偏高1~2℃(见图1)。冬季气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中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较弱,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023年1月下旬至2月,冷空气强度逐渐加强,内蒙古大部、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华中、华南西部、西南东部和北部、西北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图1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关注!预计拉尼娜事件仍持续!对秋冬气候有何重要影响?

摘要今年秋季以来(2022年9月1日至10月9日)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干”特征,全国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同期偏高0.6℃;全国平均降水量7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9%。国家气候中心预计,当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将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拉尼娜事件与我国冬季气候偏冷有很好对应关系。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暖冬出现频率在增加,在近8次拉尼娜事件中,冬季偏冷和偏暖的比例各占一半。拉尼娜事件对华西秋雨、南方秋旱、北方秋汛等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需要关注的是,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秋冬季气候的下垫面强迫重要因子之一,国家气候中心将加强跟踪监测研判,及时提供最新预测意见和服务信息。一、当前“拉尼娜”事件正在持续,预计将维持到2022/2023年冬季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拉尼娜”事件正在持续。2022年9月,热带中东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冷水中心值低于-1.5℃(见图1);海温监测关键区(Niño3.4区)的海温指数为-1.03℃,较2022年8月略升0.03℃;热带大气监测指数(南方涛动指数,即SOI)为1.78,较2022年8月上升0.46(见图2),表明热带大气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是显著的;Niño3.4区海温7月至9月3个月滑动平均指数为-0.93℃,较6月至8月的3个月滑动平均指数下降0.07℃,显示了进入秋季拉尼娜事件在缓慢发展。海温现状及大气对海温的响应均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的持续。国家气候中心根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环流现状以及国内外气候动力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结果,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2022/2023年冬季。世界气象组织(WMO)8月依据全球长期预报产品中心预测,当前的拉尼娜事件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2022年9月至11月的概率为70%,但2022/2023年12月至2月的概率将逐渐下降至55%。图1
2022年10月11日
其他

今夏我国气候回顾:高温干旱强势来袭 极端事件强发多发

概述2022年夏季,我国气候总体温高雨少,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二少。但降水空间差异明显,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辽河和海河流域降水量明显偏多,而太湖和长江流域明显偏少。汛期雨季进程较常年偏早。夏季高温极端性显著,366个国家气象站(占全国总站数15.1%)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初夏华南暴雨日数多、雨量大,珠江流域出现汛情;6-7月东北地区雨日多、雨量大,松辽流域现汛情;6月13日至8月30日,我国中东部出现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综合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高温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7-8月,长江中下游及川渝地区夏伏旱影响范围广、强度强;夏季,生成和登陆台风均偏少,初台“暹芭”登陆强度强;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灾害影响重。夏季全国气候特征2022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夏季(6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平均气温22.3℃,较常年同期偏高1.1℃,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图1)。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2℃,华东中部、华中中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偏高2~4℃(图2)。湖南、浙江、江苏、湖北、安徽、江西、上海、四川、重庆、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宁夏、青海、新疆、西藏17个省(区、市)平均气温均为历史最高,福建为第二高。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4.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6.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图1
2022年9月4日
其他

关注!今年秋季气候预测来了

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召开今年秋季(2022年9月至11月)全国气候趋势会商会,经分析研判,形成主要预测结论:预计今年秋季,西藏东部、西南地区西部和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南部和西北部、华东北部、华中西北部、内蒙古东部、华南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其中华西秋雨总体偏强,但空间分布有差异;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到偏少,其中新疆、华中南部、华东大部较常年偏少2~5成,可能出现夏秋连旱。预计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其中青海南部、四川西部、西藏等地偏高1~2℃,气温季节内变化大。北方大部地区初霜冻日期较常年偏晚。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8~10个台风生成,其中有2~3个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具体预测情况如下。一、新疆、华中南部、华东大部降水明显偏少预计2022年秋季,西藏东部、西南地区西部和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和西北部、华东北部、华中西北部、内蒙古东部、华南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其中华西秋雨总体偏强,但空间分布有差异。与常年同期相比,内蒙古东北部和西南部、黑龙江西部、辽宁南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北部、湖北西北部、重庆西北部、四川北部和西部、青海东部、甘肃东部、宁夏、广东南部、广西东南部、云南西部和西藏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河南西北部、陕西大部、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西藏东南部、广东南部、广西东南部、海南等地偏多2~5成;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贵州东部、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西东北部、新疆大部等地偏少2~5成。二、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预计今年秋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青海南部、四川西部、西藏等地偏高1~2℃。三、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初霜冻日期较常年偏晚当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还未有初霜冻发生。预计北方各地区初霜冻出现的日期大致是: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在9月上旬;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在9月中、下旬;黑龙江南部、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大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新疆中部和南部在10月;北方其余地区在11月之后。与常年相比,除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初霜冻偏早1~3天以外,我国北方其余大部地区初霜冻开始日期接近常年到偏晚,其中内蒙古西部、山西西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东部、新疆中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偏晚3~5天。四、可能有2至3个台风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预计今年秋季,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8~10个台风(中心风力≥8级)生成,较常年同期(11个)偏少;其中2~3个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接近常年同期(2.3个)。台风强度总体偏弱,主要影响区域为华南和东部沿海区域。2022年秋季气候灾害预报分布图
202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