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是一个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小A,二十出头,约会经验不多。此刻正坐在医院的走廊里后悔。那晚的一时冲动,会让自己“中招”么?等待HIV检测结果的小A焦虑地打开手机,在搜索框里输入了“艾滋病”三个字,想在网络中找寻一些与自己有同样遭遇的人。在各类留言之间,一段奇特的话语频繁出现。“艾呀梅关系,不会疣事的。谈恋艾而已,概率为淋。疣其是没有尖锐问题,不用担心,一腚要照顾好滋己。”小A心想,这是啥?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北京酷儿合唱团想用音乐讲述一个担心自己感染HIV的年轻人与他的网络遭遇。故事中出现的大量谐音梗,意味着艾滋病、梅毒、尖锐湿疣和淋病等性传播疾病。不知从何时起,每当有人谈及不安全的性,便会有人熟练地回复这一套只有懂的人才懂的“黑话”。有时候是为了嘲笑那些犯了错的人,有时候是为了吓阻那些在危险边缘试探的人,有时候是对社会事件的愤怒表态。“艾呀梅关系”简单、粗暴,带着网络特有的调侃。它并非是自上而下的宣教,更像是同龄人之间慢慢形成的暗号。它降低了人们谈论性话题的难度,撇开了性教育的知识门槛与道德辩论的迷宫,用谐音梗包装了羞于启齿的“电线杆小广告专有名词”,以最无可置疑的态度给出了判决:不安全的性,会让人生病。粗暴的口号是文明的一支鞭子,抽醒那些濒临犯错的人,使他们免于风险。然而,这样的方式也会抽痛人心。在网络上,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小A因为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不安全性行为而提问。“对方不想戴套,是固P的话可以吗?”“昨晚喝多了不知道怎么回事……”“被骗了,对象在偷偷吃药。”“明天是周末,能去哪家医院?”“网上买的试纸真的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