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目录案例一:秦某某等四人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先修复后判决,将惩治性与恢复性司法理念有机结合案例二:张某甲等四人非法捕捞水产品,钟某某等六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环境资源侵权中遵循谁侵权谁担责谁赔偿谁修复原则案例三:张某某等四人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应受严惩案例四:赵某某、邱某某滥伐林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滥伐林木损害生态,刑责民责均要承担案例五:李某某等三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捕猎、买卖画眉鸟行为破坏生态平衡及多样性,惩治犯罪同时积极督促被告人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案例六:宋某与刘某等四人噪声污染责任纠纷案——噪声导致养殖鸡死亡,侵权人应赔偿损失案例七:刘某甲与刘某乙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民事案件审理中积极适用绿色原则充分发挥经济效能保护农民利益案例八:孙某甲与孙某乙、韩某某相邻采光、日照纠纷案——大棚建设相邻方应注意保留适当距离及合理高度案例九:某村民委员会与贾某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承包期内发包人收回承包土地应有法律明确规定原因案例十:吴某甲与吴某乙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案——因结婚户口迁出本村、在新居住地未分配承包地的“外嫁女”,此前在本村的承包地被征收的,仍旧可以取得补偿费用案例一秦某某等四人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先修复后判决,将惩治性与恢复性司法理念有机结合【基本案情】2020年6月份,甄某某(另案处理)联系王某某(另案处理)处理其存放在外地公司北院内的固体废物,王某某又联系吴某某(另案处理)将危险废物拉至吴某某所找的库房存放,之后因村民举报,王某某联系甄某某拉回部分危险废物,剩余286桶危险废物因包装破损,无法运输。王某某遂联系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被告人薛某某处理该286桶固体废物,并支付处理费用。后被告人薛某某又联系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被告人苑某某处理该批固体废物,并支付处理费用。被告人苑某某于2020年10月8日将该批固体废物运送至青州市某苗木种植场内交由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被告人秦某某处理,并支付其处理费用。因气味重,被举报后怕被查,2020年10月11日被告人秦某某遂联系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被告人吕某某,后该二被告人将上述286桶固体废物运至临朐县某地一处空场处放置、倾倒,部分桶破裂后大量固体废物液体流出,严重污染环境。【裁判结果】临朐县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秦某某、吕某某、苑某某、薛某某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非法倾倒、处置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均已构成污染环境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至十个月不等刑罚,并处罚金。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经调解,被告人暨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人秦某某、吕某某、苑某某、薛某某连带赔偿临朐县某街道办事处危险废物应急处置费用、检测鉴定费用等共计人民币35.1万元;甄某某赔偿危险废物应急处置费用、检测鉴定费用3万元。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人甄某某自行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修复被污染的土壤、恢复原状,修复方案报检察机关和环保部门审核、备案,并保证限期治理完毕并验收合格,如被告人甄某某不履行对涉案土壤进行修复的责任,则需向当地检察机关缴纳涉案土壤修复费用、环境监理服务费、修复效果评估费等共计人民币36万元。鉴定费用由秦某某、吕某某、苑某某、薛某某共同负担。相关部门对涉案土壤修复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典型意义】临朐县法院实行先修复后判决,将惩治性与恢复性司法理念有机结合,将修复效果作为案件办理考量因素,引导污染者主动修复被污染的土壤,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为彻底解决判决后执行难题,法院因地制宜召集检察、环保、街道办共同商讨、研究可执行方案,经多方协商,最终确定被告人自行认领应急处置费用数额,由被告人自行聘请有资质的机构修复被污染的土壤,由环保部门聘请监理机构对修复过程进行监督,检察、环保依职权全程参与修复过程的监督、检察,修复完毕后由检察机关聘请第三方机构及专家对修复结果进行验收,环保部门商请上级部门对验收结果进行评估,整个修复过程法院全程参与,实现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从“我管”到“都管”的转变,形成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合力。经司法鉴定及评审专家评审,涉案被污染的土壤已经满足第二类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认定土壤修复工作已经完成。修复工作圆满结束后,法院依法对各被告人定罪量刑,实现打击污染环境犯罪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案例二张某甲等四人非法捕捞水产品,钟某某等六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环境资源侵权中遵循谁侵权谁担责谁赔偿谁修复原则【基本案情】2022年5月以来,被告人张某甲、张某乙、张某丙、徐某某四人为了获取利益,明知潍坊峡山水库为禁渔期,多次驾驶渔船非法捕捞水产品并对外销售。其中,被告人张某甲伙同张某乙非法捕捞水产品2.8万公斤以上,非法出售获利28万余元。被告人张某甲、被告人张某乙分别分得14万余元。被告人张某丙伙同徐某某非法捕捞水产品1.7万公斤以上,非法出售获利17万余元。被告人张某丙、被告人徐某某分别分得8万余元。2022年5月以来,被告人钟某某、高某甲、范某某、张某丁、高某乙、刘某某明知徐某某、张某甲等人非法捕捞白鲢鱼、花鲢鱼等水产品仍然予以收购。【裁判结果】坊子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甲等四人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非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四名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刑罚。被告人钟某某等六人明知是犯罪所得的水产品而予以收购,情节严重,六名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至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不等刑罚。被告人张某甲等四人的行为还应当在非法捕捞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被告人张某甲等四人的违法所得继续予以追缴,优先用于支付渔业资源损害修复费用,并在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的指导及监督下购买与涉案价值相当的水产苗种并在峡山水库水域内增殖放流,如不履行则承担渔业资源损害修复费用,同时在市级以上媒体就非法捕捞水产品的行为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典型意义】本案是潍坊市辖区内首起在内水非法捕捞案件,也是首起打击峡山水库非法捕捞行为的刑事案件,峡山水库位于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素有“齐鲁第一库”美誉,是潍坊市主要水源地和胶东地区调蓄战略水源地。一段时间以来,峡山水库非法捕捞行为时有发生,政府及时发出通知通告禁止非法捕捞,公安、渔业等部门开展集中清理活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该案的焦点在于渔业资源损害修复赔偿责任的认定。法院从环境资源侵权的责任承担原则出发,谁侵权谁担责,结合行为人在案件中的地位、作用,明确了赔偿责任主体,合理分配赔偿责任,确保渔业资源修复有依据、有保障、有效果,确保判项能执行、赔偿能履行、环境能修复。同时充分发挥了法院在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中的关键作用,为后续非法捕捞案件的审理确定了原则和方向,起到了审结一件案,教育一批人的效果,引导广大群众保护好青山绿水,让峡山这座因湖而生,由绿而兴的良好生态城镇更美更绿。案例三张某某等四人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应受严惩【基本案情】2022年8月某日,张某某与王某某、任某某、张某四人在未获得狩猎许可证的情况下,在禁猎区和禁猎期,使用强光手电等工具,在安丘市某镇狩猎野生中华蟾蜍479只,造成204只野生中华蟾蜍死亡。另,2022年7月份以来,被告人张某某与王某某合伙多次在潍坊安丘、高密等地非法狩猎野生蟾蜍360余斤,720余只,价值7.2万余元,出售给马某某(另案处理)等人获利。被告人张某某、王某某非法狩猎共获利人民币7110余元。【裁判结果】安丘市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某、王某某、张某、任某某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的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狩猎罪。鉴于被告人张某某、王某某、任某某、张某均自愿认罪认罚,确有悔罪表现,被告人张某某、王某某自愿退缴全部违法所得,故均可依法予以从轻处罚。被告人张某某、王某某、任某某、张某在禁猎区和禁猎期,使用强光手电等工具狩猎野生中华蟾蜍,侵害野生动物资源,破坏了当地生物多样性,侵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其非法行为与本案野生动物资源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主观上存在过错,依法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判处被告人张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被告人任某某拘役六个月,缓刑十个月;被告人张某拘役六个月,缓刑十个月。同时判令被告张某某、王某某、任某某、张某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费用人民币20400元,并在其损害生态环境行为所在地省级以上媒体上对其非法狩猎行为及所造成的野生动物资源损害后果公开赔礼道歉。【典型意义】野生动物具有生态、资源双重属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对改善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案在严惩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同时,依法判决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并赔礼道歉,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司法保护生态环境公共利益的功能,彰显了依法严厉打击滥猎乱捕违法行为的强有力态度,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强大震慑。本案亦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注重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案例四赵某某、邱某某滥伐林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滥伐林木损害生态,刑责民责均要承担【基本案情】2022年3月份,被告人赵某某、邱某某合伙购买他人种植的白杨树73棵(其中4棵已被他人砍倒),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滥伐杨树69棵。经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检测,被砍伐树木蓄积合计49.5立方米。经专家评估,被告人赵某某、邱某某滥伐林木的行为造成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费用为2153.4元。因评估产生专家评估意见费5000元。【裁判结果】坊子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赵某某构成滥伐林木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被告人邱某某犯滥伐林木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同时判令被告人赵某某、邱某某连带支付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费2153.4元、鉴定费5000元,并在市级以上媒体就其滥伐林木的行为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典型意义】林木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不仅具有财产属性,还具有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生态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森林抗氧、林木养分固持等生态功能,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屏障。我国采取林木采伐许可制度。本案中,被砍伐的林木虽已被户主重新种植,但通过树苗移栽方式进行生态修复,自开始修复至移栽完成,且需待移栽树木根系相对稳定,在此期间,生态服务功能受损,故法院判决二被告人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还应当承担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费、鉴定费,以最大程度补偿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同时,二被告人在新闻媒体赔礼道歉,既有助于当事人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又能够对群众起到警示作用,强化公众保护环境的法治意识。案例五李某某等三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捕猎、买卖画眉鸟行为破坏生态平衡及多样性,惩治犯罪同时积极督促被告人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基本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