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推动

其他

破天机丨译著联合书单,2023年3月推荐

“译著联合书单”的前身为“我是编辑我推荐”,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介国内的优秀译著类新书。书单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品牌“索•恩”发起,力邀国内众多知名出版机构和品牌参与,定期整理发布,向读者推荐有料、有趣、有颜值的翻译作品。此外,我们也欢迎更多阅读类自媒体加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译著联合书单建设成为一个连接译者、编辑、媒体和读者的知识共享平台,更好地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2020新晋诺奖得主杜德娜亲述“基因剪刀”简史∣破天机[美]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数学的美丽与重要 | 3.14国际数学日主题书单

2021-11美国天才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罕见历史作品;睿智、深刻,充满娱乐性和可读性的无穷大概念史;一段挑战抽象之抽象,挑战想象力极限的旅程《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作者:[美]丘成桐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书单|爱因斯坦诞辰144周年:不止相对论,这里有你从未见过的爱因斯坦

他是提到“科学家”这个词我们最先会想到的人之一,他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他是时下盛行的科幻片脑洞的“奠基者”,他也是无数人祈祷智商+1的膜拜对象;144年前的3月14,是他的诞辰——伟大的天才科学家阿耳伯特·爱因斯坦。提到爱因斯坦会用到什么词汇呢?伟大、天才、科学家、物理学家、相对论、科学神话......其实,诸多光环之下的爱因斯坦还遭遇过:毕业即失业、经济窘迫;是一位酷爱拉小提琴的莫扎特“铁粉”,曾言:“死亡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了。”;生性幽默,酷爱吐槽,在自己的日记里直言“火车上的记者,问着一如既往的愚蠢问题。”但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大佬上学的时候竟然是个让老师头疼不已的问题少年?爱因斯坦死后被托马斯·哈维盗走的大脑,最后到底怎么样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底为何伟大?今天的这份书单,不仅会打破你对爱因斯坦的固有印象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是什么书,能让刘慈欣等一众大佬为它打call

“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追寻科学本身的原动力,或曰追寻其第一推动。”这是《第一推动丛书》总序的开头,这篇30年前写下的序言,如今读来仍然振聋发聩、常读常新。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如果尸体会说话 | 译著联合书单,2023年2月推荐

“译著联合书单”的前身为“我是编辑我推荐”,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介国内的优秀译著类新书。书单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品牌“索•恩”发起,力邀国内众多知名出版机构和品牌参与,定期整理发布,向读者推荐有料、有趣、有颜值的翻译作品。此外,我们也欢迎更多阅读类自媒体加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译著联合书单建设成为一个连接译者、编辑、媒体和读者的知识共享平台,更好地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皮囊之下常人难以察觉的人体另一面∣如果尸体会说话[美]
2023年3月3日
其他

一套丛书的30年时光之旅 |《第一推动丛书》

近日,《第一推动丛书·30周年纪念版》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推出。2月24日,于北京图书订货会之际,丛书在北京渔阳饭店正式召开了出版30周年暨新品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剪影《第一推动丛书》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遴选世界“一流科学家”的“一流科普作品”,从科普的角度展示了科学家求解自然之谜的亲身经历和重大进展,反映科学家在揭示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它信奉科学精神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初推动力,被无数人视为科学精神的家园。缘起:追寻科学本身的原动力当代中国图书市场上有不少优秀的丛书产品,但像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第一推动丛书》这种立项年代早、持续时间长,选题计划专注于引进海外一流科普图书的丛书项目,放眼中国国内,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存在。不得不说,这与《第一推动丛书》团队自身的内在坚守息息相关,丛书编辑李蓓向在场所有来宾介绍道:“《第一推动丛书》已经持续出版30年,30年来,无论社会经济市场环境如何变化,《第一推动丛书》的出版从未中断过。这其中凝结着几代出版人的情怀和坚持,坚持的是什么?我们坚持科学精神是原初推动力。”丛书编辑李蓓向来宾介绍《第一推动丛书》对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团队而言,“第一推动”的意义正在于,这批图书不仅要书写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反映科学家在追寻科学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因此,这也铸就了丛书相当苛刻的选品原则:入选的图书,必须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科学家”的“一流科普作品”,这些作者也需要在各自领域有其独特建树,或是具有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能力。从霍金的《时间简史》、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丘成桐的《大宇之形》这些早期收录丛书的图书作品,到30周年纪念套装中的13本新增图书,都无不体现了《第一推动丛书》选品的质量标准。在第一推动的作者中,共有13位获得了诺贝尔奖,而正是因为保持着一以贯之的高要求,丛书的一些作者,如彭罗斯、杜德娜、索恩,甚至是在作品入选《第一推动丛书》之后才获奖,因此大家也将《第一推动丛书》称为“诺奖捕手”。《第一推动丛书》也被称作“诺奖捕手”在不变的坚守之中,30年来,随着图书市场的发展,《第一推动丛书》的品牌打造也在不断地演化更迭。从最初的9本到如今的62本,从最初引领潮流的红黑封面封面,到2017年,25周年纪念版以全新的logo设计,以及黑、蓝、红、绿四种颜色的封面区分“宇宙系列”“物理系列”“生命系列”“综合系列”四个部分的理念,最后形成了今天62册的30周年纪念套装。在《第一推动丛书》30周年纪念套装中,还贴心地为已购买过25周年纪念版的读者推出了一个“加油包”,专门收纳了近五年出版的新增作品,其中包括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杜德娜关于基因编辑的专著《破天机》,以及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彭罗斯的《新物理狂想曲》。30周年纪念版图书合集今后,《第一推动丛书》仍将继续以每年2-5本的速度不断与读者见面,不忘初心,做好品牌传承,为提升全社会科学素养,以及推动社会的进步做出不懈努力。影响:一套丛书打开的世界30年来,《第一推动丛书》的出版发行对中国人科学精神的滋养和哺育弥足深刻。发布会上,嘉宾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刘兵教授回忆往事时,对此就深有体会。甫一出现,《第一推动丛书》就给30年前的中国的图书行业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在丛书推出之初,刘兵就给丛书的许多选题做过推荐,并为《时间简史》提出了那句著名的广告语:“阅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是收获。”刘兵认为,《第一推动丛书》这样一套以高端科普为题材的图书能够一炮打响,与这套书从最早的时候就率先向国内的读者、出版界、科普作家,展示了一个世界级的高端的科普作品的范式,具备一种引领式的风格息息相关:“像我们这一代人,很多我的同事、朋友在相关的圈子里可以说都是读着这套书成长的,这对于他们的工作,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思想都有着特别深刻的影响。”刘兵教授发言除了对专业领域的启迪之外,《第一推动丛书》中所体现的科学学术研究与社会热点的密切互动,同样也丰富了社会对于科学的理解认知,启迪了中国未来的科学发展,这也是丛书的一大意义和价值所在。比如宇宙学中的黑洞、心智科学、以及现在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领域等等,刘兵指出:“这些东西不是简单地拍拍脑袋就出来的,它要有一个长期的积淀,而这些积淀的基础就是过去很多的这种科普作品里已经在讨论的主题,这对于各界的思想准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科普时报社社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对于《第一推动丛书》也有着深刻的个人记忆。除了对《第一推动丛书》中的《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未来50年》《脑中魅影》《物理学的困惑》等等经典作品的内容如数家珍,20年前,年轻的尹传红还曾以读者身份参加《第一推动丛书》的征文活动,获奖所得的一套爱因斯坦文集,至今还为尹传红所珍藏。尹传红副理事长发言尹传红说:“我后来总结我这30年的阅读思考,我觉得《第一推动丛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教育,对我的事业工作和人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经常也看到,或者在各种场合听到我们的一些科技工作者在探讨相关专业的话题的时候,经常引的就是《第一推动丛书》里边谈到的东西。”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尹传红总结了《第一推动丛书》的几个特点,第一,是开启了世界“一流科学家”的“一流作品”规模引进中国的先河;第二,是引领了前沿科学读物面向大众的时尚潮流,其中尤以《时间简史》为最;第三,是传扬了诸多富有前瞻性的新思想新观念,并产生了重要影响;丛书集中呈现了创新思维的多元碰撞、科学人文的跨界交融,是一套寓科学启蒙、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于一体的重磅佳作。此外,尹传红对《第一推动丛书》沿用了30年的总序言也赞誉有加,并推荐大家在读丛书中的每一本分册时,都积极地去思考这篇常读常新的总序言中所提倡的的科学精神,也主动去探寻这份珍贵的科学精神在现今的意义和价值。未来:步履不停一套丛书的生命之所以能延续,离不开读者真心的喜爱与支持。未来《第一推动丛书》也将用更多的新媒体手段,让更多的读者认识、熟悉、喜爱这套经典的科普丛书。发布会上,书店代表,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图书连锁分公司支部书记熊智能表示,科学阅读助力科技强国时代,书店方也将配合图书的出版,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知识服务。书店代表熊智能先生发言发布会最后,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委员、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亦翔总结陈词:这套凝结了30年时光、历经5次迭代、汇聚了几代编辑心血,遴选了62本世界“一流科学家”“一流科普作品”的《第一推动丛书》,不仅仅是一套沉甸甸的丛书、更是历史的见证者、科学的传承者和时代的推动者。它代表了湖南出版人面对市场喧嚣静水留深的坚守、更体现了湖南出版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将继续推出以《第一推动丛书》为代表的更多优秀科普图书,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更多的精品力作。周亦翔董事长发言以时间的尺度丈量,30年的坚守实属不易,这套在30年前发心“为中国的进步做一点推动”的丛书,如今已经生根发芽,将科学精神的种子播撒到了众多中国的读者心中。未来,《第一推动丛书》团队将继续图书出版的实践,让简单、本质、优美、终极的科学之美不断地延续流传。本次活动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潘晓山主持。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刘兵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尹传红副理事长,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李晖,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委员、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亦翔,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刘闳等出席了此次活动。想获取更多一手书讯?想和天南地北的“一推boys&girls”一起玩耍?想和原力编辑部的小伙伴们亲密互动?想get独家福利?快加入我们的读者群吧👇扫描二维码添加一推君微信加入读者群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科学?主很在乎! | 浅聊《流浪地球2》中的科学

题记:《第一推动丛书》以科学家的视野对前沿科学进行介绍和描述,视角新颖、思想深刻、文字优美,我作为一名科幻作家对科学的内涵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科学之美也有了更加真切和深刻的感受。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2022年度央视读书精选:《孟德尔传:被忽视的巨人》

《2022年度央视读书精选》经历了“出版单位报送”和“专家评委”两轮认真评选,最终从1000余本候选图书中,精选出86本好书,《孟德尔传:被忽视的巨人》成功入选2022年度榜单。2月9日,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央视读书精选》特别节目分享了这部展现一代遗传学巨人孟德尔的优秀作品:《孟德尔传:被忽视的巨人》作者:商周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生物遗传学界,孟德尔是如神一般的存在。作为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的学习和科研之路也并不一帆风顺:他出生在贫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干过不少农活,因贫辍学的他没有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后来进入修道院,又因缘际会得以前往维也纳大学进修,回到修道院后,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豌豆杂交实验,但直到去世这一发现都并未得到世人的认可。孟德尔是在何种情况下,做出了豌豆实验?为何修道院会为其提供科学研究的场所?他的科学发现在当时为何被忽视?他身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学的基本定律,现在称之为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用数据告诉我们,豌豆之间是怎么遗传的:1/3来自父系,2/3来自母系;用精确的数据、比例、谱系传承科学直观的向后人传达他的学术和观点。孟德尔的学说的提出实际上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怎么遗传的”。为什么到了20世纪孟德尔再次被提出来,也正是因为我们开始认知到基因的传承;随着我们对自己的更了解,我们发现孟德尔曾经提出的这些科学规律对我们现在的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学的显学也就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密码的研究以及我们的日常都是很有帮助的。作者商周常年旅德,对孟德尔有深入了解,他曾亲自拜访孟德尔工作过的圣托马斯修道院和孟德尔纪念馆,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本书勾勒出了一个生动饱满的孟德尔形象,让我们得以一览科学大家的风采。我们重新回顾孟德尔的历史时,会发现他的功劳、他的实验的作用是如此之巨大;读这本书就想去揭开一层面纱一样,让你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历史以及人类社会。想获取更多一手书讯?想和天南地北的“一推boys&girls”一起玩耍?想和原力编辑部的小伙伴们亲密互动?想get独家福利?快加入我们的读者群吧👇扫描二维码添加一推君微信加入读者群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开学第一天:这本书帮助孩子数学学习不掉队!|中小学数学要义

开学第一天,孩子在家已经疯玩一个月了,也该收收心准备开学啦。如果向小朋友们发一份调查问卷,统计他们新学期最希望将什么学科踢出考试,相信“数学”肯定名列前茅。数学真的是太“欠揍”了,不论是一串密码一样的数列,跟你捉迷藏一样的立体几何,还是火星文一样的三角函数,每每被卡死在某个解题步骤时,都让人不禁仰天长叹:数学是什么?是玄学还是魔法?出题人你是外星人吗?就连很多家长朋友或老师经常会在孩子的数学试卷或家庭作业中,也会遇到一些令自己感到无厘头的试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题更是走红网络,家长们绞尽脑汁,甚至动用了大学学过的高数知识,仍是无处下手,以至于不得不怀疑人生:“这真的只是小学数学题吗?”比如像下面这道题,看看你能解出来吗?(狗头)
2023年2月6日
其他

“科幻的崛起”还是“太空版战狼”,如何理解《三体》《流浪地球》的种种争议?

“科幻的崛起”还是“太空版战狼”,如何理解《三体》《流浪地球》的种种争议?编:先知书店剧版《三体》和《流浪地球2》两部科幻巨制接连热映,评价一直趋于两极。到底该如何评价这一“科幻热”?是科幻的
2023年2月2日
其他

爱因斯坦的旅行日记丨译著联合书单,2023年1月推荐

“译著联合书单”的前身为“我是编辑我推荐”,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介国内的优秀译著类新书。书单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品牌“索•恩”发起,力邀国内众多知名出版机构和品牌参与,定期整理发布,向读者推荐有料、有趣、有颜值的翻译作品。此外,我们也欢迎更多阅读类自媒体加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译著联合书单建设成为一个连接译者、编辑、媒体和读者的知识共享平台,更好地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爱因斯坦远东和中东之旅的完整日记|爱因斯坦旅行日记[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著[美]泽夫·罗森克兰茨|编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在与时间的斗争中,他改变了物理学

Physics,(https://nautil.us/haunted-by-his-brother-he-revolutionized-physics-234736)本文作者Amanda
2023年1月30日
其他

即使逝去,生命的意义仍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我愿被划错千千万万刀,也不愿你们划错病人一刀。”这是一群神圣而伟大的人,他们缄默无言,却是不可替代的良师,医学界尊称他们为“大体老师”。曾经刷到过一条讲述大体老师的视频,视频里说:“我愿被划错千千万万刀,也不愿你们划错病人一刀。”所谓大体老师,是那些死后甘愿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院,为医学生提供模拟手术训练的志愿者们。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模拟手术训练,他们的身体将变得残缺不全,被肢解的躯体浸泡在福尔马林的药水里,但他们还是以一份勇气和无畏的精神,甘愿用自己的死亡,为更多的人创造生的奇迹。《如果尸体会说话》用科学、严谨的话语,讲述了一个个尸体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全书的语言像一把冷静的手术刀,将尸体在医学界的前世今生向我们层层解剖开来,严谨之中又藏着恰到好处的冷幽默,就像医生在解剖尸体的过程中忽然被尸体的手搂住自己的身体却发现其实这根本有惊无险,只是尸体的一个可爱的小恶作剧罢了;作者的幽默文字,让读者在吃惊之余,回过神来终于明白其深意,在长舒一口气之后顿觉轻松搞怪,回味无穷。01静默的语言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桥段——长官在下属给自己提供完绝密情报之后,忽然冷不防地从背后捅了他一刀,冷笑道:“对不起,只有死人才值得信任。”我们一般都认为,死去的人,由于不再能张口说话,是不可能泄露任何秘密的。然而,尸体所主演的并不完全是一场无声默片。科学家们能利用专业知识,与尸体“对话”。《法医秦明》、《非自然死亡》等悬疑剧之所以在全网走红,正是调查者通过尸体上的痕迹还原事实真相。但在《如果尸体会说话》一书中,作者玛丽·罗琦却将视线范围拉得更广。在她的笔下,尸体俨然成了一个多面手,它们横跨医学、生物学、军事学乃至宗教等多个领域,被牵扯进了最大胆的科学探索之中。作者走访考察了大量奇异而有趣的地方:美国南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讨会、美国旧金山医学院现代解剖室、田纳西大学医学中心田野研究基地、肯尼迪国际机场......全书读来就像一本游记,读者可以跟随着作者的文字,和作者一同,听到尸体发出的那些鲜为人知的,静默而奇异的“语言”。与尸体对话最多的人,当属外科医生。每一项发展起来的外科手术,尸体都与外科医生如影随形。以器官移植为例,医生们将脑死亡病人的遗体连在人工呼吸机上,就能让病人的心脏重新跳动,其他器官也陆续活跃几天;这样脑死亡的患者可以给其他两三个陌生病人进行器官移植提供机会,病人的心、肝和肾将在更多陌生人的身上得到长久的存活。生物工程师和汽车制造商们利用尸体测试人体抗撞击的能力。他们将尸体摆在汽车前半截的碰撞模拟机上,使其加速,突然停止,模仿迎头相撞的力度。通过检查尸体器官破裂和损毁情况,就能够推知车祸之中人体的抗撞击极限。一旦汽车制造商知道颅骨、脊椎或者肩膀能够抗住多大的撞击力,就能设计出他们希望在车祸中不会超过那种冲击力的汽车。伤情分析家能够利用遇难者的尸体还原灾难现场的情况。在一次坠机事故中,通过搜寻乘客的残骸,研究受害者的伤情——种类、严重程度、在身体的哪一边等,调查者们就有把握判断飞机在最后几分钟的遭遇。尤其是在炸弹爆炸事故中,那些支离破碎的尸体反而是将事件完整拼凑出来的重要线索。军事学家们为了理解子弹伤人的机制,批准陆军对自然死亡的老百姓的尸体进行实验性射击。美国陆军医疗队的外科医生拉·噶德上尉就曾经将这些尸体掉在靶场的顶棚滑车上,用十几种不同的攻击方式射击身体的不同部位,然后进行尸检,比较不同的武器对于人类身体的骨骼和内脏造成的生理学影响。可以说,尸体作为与生者结构最为一致的“替身”,在各行各业的研究中都已经崭露头角。我曾以为人死亡之后便埋于地下,堕入了无边的黑暗和寂寥之中;但这本书却告诉了我,如果以死后被肢解、被刀劈、被斧剁、被剖开为代价,也能换取一种截然不同的经历,继续和人类世界打交道,原来并不孤独。一个人最有意义、最惊心动魄的有趣经历,或许恰恰发生在他生命结束之后。02
2023年1月29日
其他

直播预告|黑洞与时空旅行

抖音硬核知识局:黑洞与时空旅行1月19日晚8点,欢迎大家来抖音搜索“第一推动丛书科普”听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基普·索恩揭秘黑洞与时空旅行。2014年,由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一部叫《星际穿越》的科幻电影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它主要讲了一个关于人类对未知星系进行探索的故事。一时之间,各种和宇宙、时空相关的词语,诸如黑洞、虫洞、太空冒险、时间膨胀、多维空间等,都变成了人们热议的“对象”。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这么火,除了它超硬核的剧情设计和丰富的想象力外,还因为它有一个专业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电影《星际穿越》剧照基普·索恩是谁?他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主要发起者。他曾是加州理工学院费曼理论物理学最年轻的教授,同时也是天体物理学领域的领导者之一。他的导师是给黑洞命名,对量子理论和相对论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约翰·惠勒,好友都是像理查德·费曼和史蒂芬·霍金一样知名的物理学家们。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017年10月3日,因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基普·索恩获得了该项荣誉。他花费15年的时间创作了一部介绍宇宙研究历史和最新进展的科普著作:《黑洞与时间弯曲》,这本书自出版以来,距今已近30年的时间,但其中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数据却不过时,对于物理学理论的发展依旧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我们开头提到的那部精彩绝伦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就是以基普·索恩的这本书作为理论支撑的。它不是一本满是公式的理论书,而是一本集科学、历史、幻想于一体的科普书;它有故事、有情节,有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研究经过。它不但讲述了黑洞物理学的成长史,还讲述了那些在黑洞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科学家们的传奇故事,写出了他们的个性,特点。更有趣的是,作者基普·索恩就是自己写下的这段历史中的一部分。摄影师:Jon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奇异的宇宙|2023原力新书书单

在又一个新的地球年开始的时刻,原力带来了2023新书书单。科学始终拥有力量。希望在这个你我相遇的宇宙里,我们的书能伴你左右,给彼此温暖的能量。《第一推动丛书·30周年纪念版》(两箱共62册)作者:【英】史蒂芬·霍金
2023年1月9日
其他

霍金诞辰81周年:友谊与物理学的回忆,爱与生命的真实

1942年1月8日,也就是81年前的今天,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英国牛津出生。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倾尽全力尝试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最终提出了开创性的黑洞理论,重燃人们对宇宙学的兴趣。同时,他的生平事迹也影响了无数人,对于身患“渐冻症”长达50年的霍金,死亡似乎每时每刻都近在咫尺,你很难想象在这场看似绝望的战斗中他是如何取得了胜利。罗翔老师也谈论过这样一个问题:“既然都要死去,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即便是我们的地球、太阳以及我们的银河系,在宇宙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在大限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将归于尘土。婴儿从一声啼哭开始,而哭泣往往是为我们所不喜的,因为它通常与一切的苦难结伴,而这些苦难则是我们一生中都在惧怕、排斥和挣扎的。贫穷、疾病、失意、坎坷、寒冷、饥饿,好像在我们一出生就遍布在我们的四周,然后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樊笼中挣扎。我们逐光而活,却终将隐入黑暗。我们都害怕死亡,因为死亡无法预知。但列纳德·蒙洛迪诺在这本《史蒂芬·霍金:友谊与物理学的回忆》中说:“我知道时间最终会杀死我们所有人,但是看着史蒂芬在他的生命中所展示的力量,让我觉得他甚至能掌握自己死亡的时间。”要对抗命运到何种地步才可能让人觉得他是一个能掌握自己死亡时间的人?史蒂芬·霍金的名字和故事你肯定有所耳闻,又或是耳熟能详。伟大的物理学家,不便于行,被囚禁在一个失去正常机能的身体中却依旧能在他热爱的领域中做出一番惊人的成就,一个倾尽全力尝试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的人。公众更多的是看到他的身体被困在轮椅之上,思维却依然能够搅动物理学界的风云;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对于一个无法行动,甚至无法说话的人来说,维系一段长期的友谊,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以及寻找到自己所爱的人,有多么困难。列纳德·蒙洛迪诺是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2003年霍金邀请他与自己合作撰写科普书《时间简史(普及版)》,两人因此相识,也就是通过这场合作两人成为了朋友,之后两人又合著了《大设计》。作为霍金近二十年的工作伙伴与友人,在《史蒂芬·霍金:友谊与物理学的回忆》这本书里,他会让你以一种亲密独特的视角,走进史蒂芬·霍金的生活中去,邀你见证一些未曾披露过的时光碎片,你会认识一个鲜活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霍金。1.我从未如此近距离地感受一个伟人的窘境列纳德·蒙洛迪诺回忆起他与霍金的第一次见面,在到达霍金办公室门口时,被霍金的“宫廷侍卫”拦住了,“你是列纳德吗?很高兴见到你本尊,只要等几分钟就好。史蒂芬在沙发上。”“史蒂芬在沙发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在沙发上休息?午睡?直接开口问明原委肯定是不大礼貌的,列纳德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只是点点头,毕竟如果有人跟你说一位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在沙发上优哉游哉消磨时光的时候,让你在门外等着似乎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直到后来他才知道,史蒂芬需要“方便”的时候,值班护理员和电脑兼电子助手山姆·布莱克本就会一起把他搬到办公室的沙发上来,这就解释了“在沙发上”是什么意思。我们都不知道,在做这种很私密的事的时候,总有护理人员在场对史蒂芬·霍金来说是什么感觉,不知道在那种情况下需要别人帮助是什么感觉,我们不知道他是否也度过了一段难以接受的时期,只知道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帮助,是他不得不做到的。在《大设计》的写作期间,列纳德·蒙洛迪诺到霍金在剑桥大学的办公室做第一次访问时,暑热让在这个没有空调的办公室里的两个人都大汗淋漓,列纳德·蒙洛迪诺写道:我不停地擦拭额头上的汗水,这让我心里很烦躁,但对史蒂芬来说,感觉肯定更糟。我都能想象得到沿着这滴汗珠的轨迹,史蒂芬会感到奇痒难耐。这件事要是搁我身上,我就可以迅速抽一张纸巾,抹去汗滴,顺便挠一挠。可是,如果你动弹不得,就只能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任凭那滴汗珠沿着牛顿力学所规定的轨迹移动,忍受它带来的奇痒,而这种感觉简直比遭受水刑还难受。我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来自一个伟人、一个几乎被供奉在神坛上的人的窘境。这些我从未听闻的故事,让那个高高的立在神坛之上的霍金一下子来到了我的面前,管中窥豹,你可以想象得到,他的一生中可能还有很多这样我们看似平常的囧境。又或者,我们都曾预想过他的生活必定是遍布着坎坷,但当这些困难与不虞之患真真切切地铺陈在我眼前时,那些具象的困境处处让人心惊,但他只是平静地接受了,习以为常了。2.他很少让自己处于完全被动的情形如果你读完前面的文字而对霍金生出一些类似于悲悯的情绪,那我想是完全不必的,至少对于霍金自己而言,他一直以一种幽默的态度来对待命运对他的霸凌。在那个像“稻草人”一样的身体里,一直保有着一颗活跃、爱玩、渴望冒险的心。他在成名之前,看到他的陌生人大多倾向于将他看成一个有智力缺陷“残废”,这是人们的直觉反应,并不是基于事实或者任何细节,但这些都没有让他觉得受到屈辱,他也从不生气,而总是一笑置之。他只能以每分钟6个单词的速度交流,然而即便如此,与他交谈,仍然能够感受到他的幽默。《大设计》的写作期间,他们的编辑在最后一次会议上要求他们给费曼的介绍里加一句话。列纳德建议,可以说一说费曼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费曼对整个物理学都充满了热爱,而不仅仅是对前沿领域感兴趣,这一点让像史蒂芬那样有才能的人也非常佩服。霍金给了他一个“不”的表情,并开始输入他自己对费曼的描述:“咱们这么描述他吧:他是一个妙趣横生的人,喜欢在加州理工学院附近的一家脱衣舞夜总会演奏手鼓。”当电脑读出他写的这句话时,他自己也笑了。这就是一句典型的史蒂芬的“佳酿”。他从未因为身体的困境而放弃对室外乐趣的追逐。听到说要去剑河撑船,他会扬起眉毛,表示:他也想参与进来。尽管这样的游玩对于霍金来说可能是太过冒险的,河面上的船只总是摇摇晃晃,谁也说不准会不会出现意外导致落水,这种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会带来些许尴尬和不便的事情,对于史蒂芬·霍金而言可能就是致命的。轮椅是无法到达船上的,这意味着他将脱离他的电脑,无法说话来表达需求;但他很少让自己处于完全被动的情形,他的眼睛会向左或者向右移动,表示他想被移过来一点还是移过去一点,姿势不大舒服的时候,他会扮个鬼脸,调整之后,他会扬起眉毛,露出微笑,表示这下舒服多了!这次撑船游玩之旅他绽放的最灿烂的微笑,可能还得是列纳德脚下不稳,失去平衡而险些跌倒。“有时,我会出于不同的原因为史蒂芬感到难过,结果事后表明,他能处理的很好,甚至比我还好。”3.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既然都要死去,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个似乎每时每刻死亡都近在咫尺的人,史蒂芬·霍金对这个问题似乎很有发言权。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梦想着要在物理学上取得某种成就,但对于他的命运不曾有梦想,也正因如此,他决心去回答那些让他深有感触、激发了自己灵感的问题,在生命消逝之前,留下自己曾经存在的意义。在这段坎坷的命运里,他从未质疑过自己存在的意义,而是渴望着去为世界留下一些什么。列纳德曾经因为手术住院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他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里,想着:如果在他和霍金两个人当中,到头来他才是那个不等他们的书写完就离世的人该有多讽刺。那时候他跟霍金打赌,看是谁会先走。一向很爱打赌的霍金拒绝了他,回复说:“打这么个赌,输的人又不能出来请吃饭。”你不必因为死亡而质疑生命的意义,因为生命蓬勃的存在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你也不必因为自身的渺小而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因为并不是一定要给世界留下些什么才是意义,对于你的亲人、朋友、爱人,你的猫、狗而言,你已经是他们全世界里最重要的一部分了。在霍金一次访问加州的间隙,蒙洛迪诺曾和他闲谈:“对你来说,物理即生命。”霍金皱了皱鼻子,打字道:“爱即生命。”列纳德最后一次和霍金见面的时候,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在他众多的发现、成就和创造中,哪一项是他最满意的。霍金过了几分钟才给出回答:“我的孩子们。”《史蒂芬·霍金:友谊与物理学的回忆》这本书会告诉你,你远远轻视了自己的潜力。人们常常画地为牢,对自己的目标退而求其次,如此一来,就限制了自己成功的机会。我们可以适应任何事情,而且,尽管我们无法事事如意,但仍然可以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至少会比我们认为自己能够做的多得多。我们不必非得等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才去幡然醒悟。只要一息尚存,就去充分过好每一刻,珍惜我们周围的一切平凡的爱意和快乐。这大概就是生命的意义。想获取更多一手书讯?想和天南地北的“一推boys&girls”一起玩耍?想和原力编辑部的小伙伴们亲密互动?想get独家福利?快加入我们的读者群吧👇扫描二维码添加一推君微信加入读者群
2023年1月8日
其他

牛顿诞辰380周年:手稿漂流,在炼金术与科学之间

Time),这是最早的书目类图书。在这本书中,德摩根直言不讳地提出了一批棘手的问题,说明为什么读者应该关心这类深奥的问题,例如,科学在中世纪的发展状况。作为科学史的早期推动者,奥古斯塔斯
2023年1月4日
其他

宇宙学家提出时间起源新观点丨译著联合书单,2022年度推荐

“译著联合书单”的前身为“我是编辑我推荐”,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介国内的优秀译著类新书。书单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品牌“索•恩”发起,力邀国内众多知名出版机构和品牌参与,定期整理发布,向读者推荐有料、有趣、有颜值的翻译作品。此外,我们也欢迎更多阅读类自媒体加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译著联合书单建设成为一个连接译者、编辑、媒体和读者的知识共享平台,更好地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何为“现在”?
2023年1月2日
其他

这位23岁亚裔物理博士,掉头研究生物学,居然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抖音硬核知识局:核糖体对人生的启示12月22日晚8点,欢迎大家来抖音搜索“第一推动丛书科普”听诺奖得主解密“基因机器”核糖体2022年的诺贝尔奖已经公布公布完毕。在一众获奖大牛里,有一位赚足了大家的关注,他就是因“在已灭绝的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而独享了今年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斯万特·佩博。有人说他是“最强文科生”,本科最初学的是科学史、埃及考古学和俄语,两年后转而学医,之后再学生物,获得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不过,你可能不太清楚的是,在诺奖历史里,和斯万特·佩博一样,堪称换专业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典范的,还有经历更为传奇的一位大神。简单点说就是,一个印度人,拿着物理学博士学位,跑去研究学生物学,最后拿了诺贝尔化学奖。他拥有英美双重国籍,被女王封为“爵士”,步牛顿、卢瑟福后尘,于2015-2020年间出任英国皇家学会主席。在他身上,你可以同时看到东方人的和蔼,美国人的幽默以及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他就是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文奇·拉马克里希南。图:英国皇家学会生命体就像一台极其复杂而又精密的机器,其基础便是我们的遗传物质DNA。可DNA就像一张写满密码的图纸,只有经过核糖体的翻译,生成可以完成不同任务的蛋白质之后,我们的身体才能正确运行。因此,认识核糖体内在工作的机理,对于科学理解生命非常重要,而文奇·拉马克里希南就是这一领域产出最为重要、影响力最大的学者,或许没有之一。今年,由他亲自撰写,描绘解析核糖体竞赛的全景式回忆录——《基因机器》中文版正式出版。文奇·拉马克里希南在书中花费大量篇幅讲述了包括自己工作在内的由大、小亚基组成的核糖体研究史的方方面面,讲述了一个既靠天赋也靠运气并最后取得成功的精彩故事。不过对于大多数并不身处象牙塔尖的我们来说,阅读这本书或许还有另外一重意义——在一个追逐潮流与风口的喧嚣时代里,如何真正沉下心来找准自己人生方向,然后奋斗不息。李斯特之问和钱学森之问,似乎一直都是困扰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前行的两大谜题,2011年,文奇·拉马克里希南在北京时曾说,“科学不是奥运会,诺贝尔奖不像奥运奖牌……中国不应问为何拿不到诺奖”。至于为什么,他用这一整本书,给出了答案。“研二代”、高开低走的印度学霸1952年,文奇·拉马克里希南出生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一个高知家庭。父亲是印度巴罗达大学生物化学系主任,母亲更是仅仅用18个月的时间,就在1959年拿到了加拿大名校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即使在当时的西方,也算是女性中的佼佼者。文奇·拉马克里希南人生的前19年,都过得可谓顺风顺水。19岁,就从父亲的母校巴罗达大学毕业,此时的他豪情干云。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也热衷于潮流和追星,只不过他心目中的英雄是当时科学界的摇滚巨星——理查德·费曼。他决定远渡重洋,追随自己的偶像,步入当时最为热门的物理学领域。他直接跳过硕士阶段,甚至都没有考GRE,直接申请了物理学博士。最终俄亥俄大学接收了这名天才。在完成了博士生的物理专业课学习之后,在一次口试中,他第一次隐隐感觉好像没有那么想成为物理学家。然而,他的绝望才刚刚奏响了序曲。当开始进行论文研究的时候,文奇意识到他提不出任何重要的研究问题,更要命的是,他觉得自己的研究工作很无趣。于是,用现在的话来说,“摆烂”大戏也就开始了,他以社交活动作为逃避,参加学校的国际象棋队,跟朋友爬山,学西方古典乐,什么都做,就是自己的研究工作毫无进展。导师时不时去办公室找他,小心翼翼地问工作进展,文奇迂回地表示没什么进展。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几年。最终,在23岁那年,经过了数年的浑浑噩噩之后,在各种拼拼剪剪之后,文奇草草交上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应付了事。而另一方面,此时的生物学,正步入黄金发展期。文奇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从零开始,再读一个生物学的博士。生物学给文奇的第一个冲击就是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不少。研究生的导论课程全是一堆他听不懂的行业术语。为了跟上进度,文奇选了很多本科生的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课程,在有了生物学知识,并且有一年实验室经验之后,在一次偶然阅读到《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关于核糖体的文章,彻底改变了文奇的人生。文中描述了利用中子散射技术确定核糖体不同蛋白质的位置,物理学家都知道这种技术,但之前很少用于生物学研究。文奇立即意识到,对于这个研究,无论是他的物理学知识还是生物学知识,都已经够用了,完全没必要再拿一个生物学的博士学位。于是文奇·拉马克里希南转而给文章中的其中一位作者——詹姆斯·沃森的学生、耶鲁大学化学家彼得·摩尔申请,合作从事博士后研究。事实上在当时,核糖体是理解基因和它们编码的蛋白质所形成的十字路口上的基石,这些基本概念早就已经纳入教科书,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只能再做一些细枝末节的无聊研究。但真实情况是,即使核糖体已经被研究了几十年,人类只是大体知道核糖体的功能,也没有人知道其中的50种蛋白质位于哪里,不知道它的结构,更不用说它们的功能。文奇·拉马克里希南在《基因机器》中写道:像许多其他领域一样,科学也有追逐潮流之趋,在不同的时间段,某些领域,通常是那些有快速新发现的新领域,被认为比其他领域更有趣。一旦进展变得困难的时候,许多科学家就换到另一个新问题。极富创造力的人会开创全新的领域,而其他人只是追着潮流走。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我们对现象的理解就会很肤浅,但幸运的是还有一些科学家能坚持钻研一个问题,刨根问底,不管它有多老多困难。文奇·拉马克里希南就属于其中之一。尽管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问题,但关于核糖体结构的研究,几乎所有当时的研究者都一筹莫展,就这样,“从物理学转向生物学近十年后,我的第二个职业就像我的第一个职业一样陷入了困境。”文奇回忆。他先后向美国大约50所大学递交了申请,但并没有等来属于自己的机会或伯乐。一场解析核糖体的竞赛真正开始从体量上看,核糖体解析竞赛占据了《基因机器》一书的大部分篇幅,对于这部分科学研究的过程,对生物科技感兴趣的读者值得细读。简言之,这部分充满了科学界勾心斗角的谍海计中计大致是这样的。1995年是一道分水岭,对于核糖体和文奇·拉马克里希南来说皆是如此。这一年出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进展,有研究者通过电子显微镜看到了核糖体的三维图像。这直接打开了解析核糖体竞争的潘朵拉魔盒。一年之后,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文奇得知自己的博后导师、著名晶体学家彼得·摩尔,和另外一位大牛汤姆·斯泰兹已经开始合作研究核糖体结构,这让文卡严重焦虑。此时的科学界研究领域,核糖体的基本概念早已建立,所有核糖体都有两个部分,被分为大、小亚基。不过好消息是,他们的研究精力集中在一个名为50S的亚基上,而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还有另外一位更强大的对手,以色列女性晶体学家艾达·尤纳斯。艾达·尤纳斯,与文奇·拉马克里希南分享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获得者之一。于是文奇动起了小心思,决定不再扎堆追热点,转而通过研究30S亚基悄悄地打开自己的局面。他带着新的决心回到犹他大学着手攻克这个问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组建了一个由两名研究生、一名博士后和一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核糖体研究小组。文奇犹他大学的实验室正所谓兵不厌诈,在得知文奇在研究30S亚基之后,本来相安无事的艾达·尤纳斯在一次学术会议间隙却开始诈文奇的话。她吓唬文奇说,她现在可以让30S亚基与重原子簇结合,并能很好地衍射。更可气的是,她真的展示了衍射图样。“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曾经我认为的僻静之地现在变成了我与艾达的正面对决,而我们甚至不确定我们能否获得优质的晶体。”文奇写道。在接下来的会议中,文奇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休息时,他和史蒂夫·怀特与艾达和弗朗索瓦·弗朗西斯一起在湖附近的树林中散步,整个过程中他都不得不假装好脸色,并留下了这张照片:塔尔贝格会议上:艾达·尤纳斯,史蒂夫·怀特,弗朗索瓦·弗朗西斯和文奇。但在犹他大学环境中做这样研究的问题在于,研究依赖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资助,一般仅维持几年,之后需要续签。可问题是,资金审核小组过于保守,缺乏判断力或远见,无法支持大胆的、创新的提议,并且主观性很高。文奇决定,再度跳槽,去剑桥!文奇于1999年举家搬到英国,成了英国剑桥医学研究理事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小组的领导,开始研究30S亚基。他在解析了小亚基及其与mRNA的复合物三维结构,特别是核糖体与mRNA以及不同的tRNA复合物结构后,提出了小亚基双重检查的分子尺机制。从而让核糖体研究得以精确测量一些数值。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于2002年当选为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成员,在200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7年,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获得了路易-让泰医学奖以及欧洲生物化学学会联合会的达塔讲师和奖章。2008年,他获得了英国生化学会的希特利奖章。2008年起,他一直担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研究员和印度国家科学院的外籍研究员,并且在2010年成为德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由于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杰出贡献,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与美国生物化学家汤姆·斯泰兹和以色列晶体学家艾达·约纳特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基于核糖体研究的有关成果,可以很容易理解,如果细菌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细菌就无法存活。在医学上,人们正是利用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的核糖体从而治疗疾病的。评委会说,三位科学家构筑了三维模型来显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体功能的,“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减轻人类的病痛,拯救生命”。合作、竞争与科学进步文奇获得诺奖之后的思考在斯德哥尔摩备受瞩目后,膨胀之后突然而至的降压给文奇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因为有人告诉过他,诺贝尔奖是死亡之吻,随之而来的各种纷扰会扼杀诺贝尔奖得主们的研究工作。文奇写道:对于我们这几个最早做核糖体结构研究的小组领导来说,尽管我们中的许多人继续有科研成果产出,但我们没有再作出真正的新突破。有时候,有些人确实在得奖之后转而开始做些全新的东西,但是通常这会使他们产生自认为天才的幻觉,然后他们像唐·吉诃德一样试图去解决一些他们不擅长的“不可能”问题。那些极少数在得奖之后做新的和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的人,在他们第一次得诺贝尔奖时还非常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和余力来开拓一个全新的方向。在《基因机器》的最后,文奇认为,核糖体结构的科研竞争引出了有关竞争与合作的普遍性问题。这部分内容虽短,但在今天读来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当人们彼此了解并喜欢一起工作时,或者当他们带来互补的专业知识用来解决任何研究组都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时,协作能达到最佳效果。协作对于非常庞大的项目(例如人类基因组项目或寻找希格斯玻色子)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该项目可能涉及成百上千的人。但事实是,科学家会根据自己的切身利益选择进行合作或者竞争。协作未必永远是好事,而竞争未必永远是坏事。在与多个人和多个实验室及其相关的官僚机构打交道和各种开销中,协作可能会停滞不前。另一方面,科学是一个想法和创意的市场,因此就像在商业中一样,竞争会促使人们更努力思考和工作,淘汰掉糟糕的想法以及没结果的死路,并加快科学研究的发展速度。因此,竞争对科学进步而言是有益的,但对科学家们而言并不那么好。与体育运动不同,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区别在科学上也不很明确:即使科学家们在相互竞争,他们实际上是在对方进步的基础上加以利用来使得自己也取得成绩,但这归根到底还是一种合作.尽管不是出于他们自愿的。同样令人震惊的是,经过长时间的埋头苦干,几个小组将几乎同时在核糖体工作上取得进展。这种现象在科学和数学中常常发生,即便是那些我们认为特别伟大和深刻的发现也是如此。在几个世纪的努力后,牛顿和莱布尼兹同时发明了微积分。达尔文和华莱士关于物竞天择的进化论的发现是另一个这样的例子。薛定愕和海森伯提出的两种不同的量子力学的表述亦是如此。科学永远不会凭空出现。当某些想法和创意在空气中弥漫散布人人都感受得到的时候,当对某领域的理解和技术发展达到了这些想法有可能被证实或实现的时候,科学进步才会随之产生。当科学进步的时机来临时,一个或一群人碰巧比其他所有人都要早一点看到下一个可能的进展。就核糖体工作而言,同步加速器、现代X射线探测器、反常散射、强大的计算机和绘图软件以及廉价而大量的储存信息的磁盘空间对于最后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但是它们中没有任何一样技术或工具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是为了核糖体研究的。因此,文奇说,“我不赞成对科学的英雄主义式的叙述风格。”诺奖得主中的一些人只不过很幸运地成了无论如何都会出现的重要科学发现的媒介,有时假设不是这些人发现的话,这些研究成果最终出现也晚不到哪里去,但是这种冷酷的解析性的观点很难被人们情绪化的自我所接受。人类倾向于拟人化我们接触的一切。我们给理论、定理、发现、实验室甚至设备取名字。科学研究成为一出戏,其中有英雄和反派。因此,即使发现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仍认识到是由个人促使它们发生的,并且我们崇敬那些敢于第一个踏入未知领域的人,因为他们愿意去挑战,超越认知上可能的范畴。当像牛顿或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看得比其他人远得多的时候,或者沃森和克里克将可能散落出现的DNA的基本特征一次合成成功的时候,我们趋于将他们神化、图腾化。2020年以来,世界上以科技之名实施封锁和脱钩的呼声日渐增大。在为《基因机器》的中文版所做的序言中,文奇写道:故事讲述了一个像我这样出生于亚洲、19岁才去美国的局外人如何能够从不太知名的大学起步,然后与业内的一些著名实验室竞争,并最终为推进科学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本书也关系到科学的国际性,以及一个科学家应该如何保持开放心态,尽量到能够为你提供最好工作条件的地方去。科学国际化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为我们理解核糖体做出了贡献,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沟通文化的途径。点击图片
2022年12月22日
其他

牛顿最完整手稿曝光,痴迷炼金术?你看看人家原文咋写的吧!

艾萨克·牛顿,“近代物理学之父”,说他是近三个世纪以来对我们影响最大的科学家,划掉“之一”,你应该没意见吧?从小到大,他和苹果的故事就反复出现在课本和作文素材里,他的画像被挂在教学楼里,他一手搭建起了经典物理学大厦,万有引力定律、三大运动定律和微积分,更是把我们所有人的学生时代都给霍霍了个遍……但以上,只不过是些陈旧了好几百年的刻板印象而已。2006年,根据丹·布朗畅销4000余万册的原著改编、引得罗马教廷震怒的历史悬疑大片《达·芬奇密码》让这位躺在教科书里的老先生又火了一把:卢浮宫达·芬奇画作背后隐藏的线索,使一场围绕着基督教“圣杯”的千年阴谋浮出水面,汤姆·汉克斯扮演的哈佛大学符号学教授最终在牛顿墓前找到了破解密码。原来,三百年多年来,牛顿一直在用科学家的title掩盖自己的终极身份,他其实是有着千年历史的中世纪神秘宗教精英组织的重要成员,负责守护耶稣在人间的秘密……来源:电影《达芬奇密码》,腾讯视频以达·芬奇开头、牛顿结尾,这样的剧情其实也不完全是“虚构”,两位大神有一点很像——都是“笔记狂魔”,达·芬奇留下了7000多页手稿,而牛顿手稿体量更加惊人,足足有860多万字!而且吧,大师笔记里的自己,刚好与他们的经典形象完全相反:达·芬奇明面上是一位艺术家,宗教画画得惟妙惟肖,可笔记里,他更像是一位穿越回古代的现代科学家;牛顿呢,本是一位开启了现代理性之门的科学家,可笔记里,他更像是一位活了好几千年的巫师。法老的金字塔、所罗门王的圣殿、波塞冬的三叉戟、圣经中的预言神启、炼金秘术……牛顿都亲笔写下了海量的研究心得,此外,他也确实关注着一个数百年来由精英团体秘密守护的古老知识体系。对牛顿而言,数学、物理似乎远远排在炼金术和神学等“更宏大”的研究之后。由于内容太具颠覆性,而且早在牛顿在世时,他作为理性典范、科学之神的光辉形象就与英国的国家形象深度捆绑,以至于他的手稿被秘藏了数百年,就连爱因斯坦在临去世前两周都不无激动地表示,牛顿的神学手稿不宜公开。也因此,关于牛顿手稿的具体内容和流传历史,长期以来,就连专业学者都只知大概,有限的细节更是充斥着人云亦云的道听途说。今天,要为你介绍的,是全球首本全面叙述牛顿手稿300多年来研究历史的著作——《牛顿手稿漂流史》。这本书的英文版首版于2014年,一经出版就立马获得了《自然》等一众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高度关注和盛赞,中文版在不少读者近8年的持续催更下,现在也终于得与大家见面。《牛顿手稿漂流史》之于中国读者的意义在于,它用侦探小说笔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新而且完全陌生的牛顿形象,不少内容都是目前中文资料中所能首次读到的一手信息:牛顿信神果真是年老昏聩的后果吗?牛顿究竟是一位虔诚的信徒还是一名隐藏的“异端分子”?牛顿的炼金秘术,究竟研究了哪些内容?……牛顿手稿面向公众完全开放,不过也就是最近这一代人的事。换言之,牛顿过世3个世纪后,对这位伟大科学家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我们才刚刚拉开序幕。牛顿遗产的继承者们牛顿手稿漂流的故事,开始于它们的主人最终停笔的那一天——1727年3月20日,牛顿去世,享年84岁,放在当时,这属实高寿。牛顿的葬礼极尽哀荣,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被视为英国的国家英雄和形象代言人。牛顿墓,来源:威斯敏斯特教堂官网但对于一大家子亲戚来说,牛顿的离世却着实让人抓狂。牛顿一生积累起了巨额财富,光是财产清单就写了5米长,主要包括:国债和其他投资,总计达到了令人咋舌的3万英镑(超过今天的250万镑)。39枚银质勋章和6枚金戒指,以及“用巴黎石膏复制的26枚英国勋章”。一些数学仪器、“化学用的玻璃器皿”、两张写字台,还有胡乱摆放的床架、羽毛床垫、毯子、桌椅还有锅碗瓢盆等家具。近2000册藏书。大约一百磅重的、被描述为“废纸”的纸质文档。除此之外,清单的最后还有一份补遗,显示房间中还有另外几个箱子,里面装了“大量未装订的手稿和信件”。可问题在于,牛顿终生未婚,没有任何直系子嗣,更重要的是,关于遗嘱,早在生前,牛顿似乎就打定主意一言不发。面对遗产的分配问题,继承人们吵作一团。最终,伍尔斯索普祖传的不动产,留给了和牛顿血缘最近的约翰,“上帝也知道的大人物家里的可怜虫”。牛顿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妹妹、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他们总共生养了8个子女,这些和牛顿具有一半血缘的侄子、侄女们瓜分了占据遗产相当大比例的股票和养老金。永恒圣哲牛顿的陶土人像,藏于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在牛顿留下的全部遗产中,最难以估价的要属那“几千页零散污浊的手稿”,由于被反复修订涂改,这些散乱的手稿显得污迹斑斑、破烂不堪。而且牛顿生前仅发表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光学》等少数著作,遗产继承人们想知道的是,这些手稿能不能也卖上个价钱?很快,继承人们成立了一个三人委员会,找到了皇家学会的托马斯·佩勒特,裁决哪些内容值得公开出版。佩特勒是牛顿死后详细阅读其手稿的第一人,活儿做得非常糙,仅仅三天便出草草具了一份清单,最终认为只有5份文件值得出版。万幸的是,在确定手稿没有太多可以榨取的经济价值之后,继承人们最终一致同意,剩下的这一大堆散乱无序的草稿纸由牛顿的挚友、受助人和外甥女婿——约翰·康杜伊特继承。约翰·康杜伊特牛顿的大量遗稿之所以能几乎完整无缺地传承至今,基本归功于他。虽然康杜伊特尝试对部分手稿进行分类和编辑,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渐渐发现,手稿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按照当时的标准来看,与“异端”无异,相当危险:牛顿相信,基督教的教义遭到了公元4世纪早期教父们的恶意篡改,他坚决否认了即使放到现在都公认的宗教教理——“三位一体学说”。好在,手稿的数量庞大、内容杂乱,反而起到了某种保护作用。由此,牛顿生前有意不立遗嘱的原因也逐渐浮出水面:显然,牛顿相信自己手稿的价值,但对同时代人的局限性,牛顿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对于人类理性光明的未来,他也充满了信心,从而对手稿采取了既不指示也不销毁的做法。康杜伊特似乎在精神上和牛顿达成了默契,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在其后裔的秘密看护下,这些散乱无序的手稿,将如一叶扁舟,在时间长河中随波飘荡。入藏豪门,雪藏200年1740年,随着牛顿的外甥女和外甥女婿康杜伊特夫妇的女儿姬蒂·康杜伊特嫁给朴茨茅斯伯爵家的继承人约翰·沃洛普,牛顿的血统连带着手稿,自此并入了这个显赫的贵族家庭。不过,为了保护牛顿的名誉,防止不明就里的后人草率公开手稿内容,为牛顿扣上“异端”帽子,康杜伊特夫妇在离世之前特别订立遗嘱,将牛顿手稿的出版审定权委托给了专业人士的阿瑟·阿什利·赛克斯博士。这也无意中使保存得极为完整的牛顿手稿开启了第一次离散之路。赫斯特本庄园图书馆。1755年,手稿的第三代继承人朴茨茅斯伯爵二世——小约翰·沃洛普将遗嘱指定的一份神学手稿寄给了赛克斯,以备出版。然而,这位好辩的神学家,没有等到手稿变为铅字的那一天,就于第二年去世,手稿由杰弗里·伊金斯牧师继承。此后,伊金斯及其后的继承人们便将这部含有“争议内容”的手稿封存起来,直到1872年将它们捐献给牛津新学院,此后,这些手稿一直保存在那里。与此同时,余下的手稿,包括大部分的神学手稿,都留在了朴茨茅斯家族位于汉普希尔的伯爵祖宅——赫斯特本庄园。不过朴茨茅斯家族却极不情愿公开这批手稿,他们刻意制造重重障碍,将登门查阅手稿的学者拒之门外,此后近150年间,得以有幸匆匆一窥手稿真容的学者不过寥寥3位,仔细研究其内容就更是无从谈起。等待拆解牛顿手稿编目“梦之队”登场时间已经到了19世纪70年代,英国贵族将丰富的历史文献视为家族私产,任其在档案库中腐烂殆尽的行为已经触发众怒。恰好此时,第五世朴茨茅斯伯爵艾萨克·牛顿·沃洛普的好友,富可敌国的第七世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正在剑桥大学学长一职任上。在他的建议下,1872年,第五世朴茨茅斯伯爵最终同意,愿意捐出牛顿所有与科学有关的手稿,但所有与“私人事务”有关的手稿只供外借。艾萨克·牛顿·沃洛普,第五任朴茨茅斯伯爵。问题是,牛顿过世之后一百多年,这批散乱的手稿从来就没有经过认真的编目和内容鉴别,谁能短期从这800多万字的手稿中顺利挑选出科学手稿呢?无奈之下,所有手稿只能尽数打包,全部运往剑桥大学,交由学者们仔细研究辨别,留下捐赠手稿,再将不合要求的手稿返还伯爵。为此,剑桥大学为此组建了一个超豪华的牛顿手稿整理“四人梦之队”。亨利·理查兹·卢亚德,曾担任剑桥大学教务主任,号称“索引目录小王子”,具有扎实的古典学知识,负责处理牛顿手稿中与历史和宗教相关的部分。乔治·利文,年龄最小,思想却最超前,在化学和矿物学两个方向上荣获特别勋章,还曾劝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负责牛顿手稿的化学和炼金术部分。而两名领队,履历则更为传奇,堪称“剑桥双星”:乔治·加布里埃尔·斯托克斯,继牛顿之后,第一位同时担任卢卡斯教席和皇家学会主席的人,同时也是有名的拖延症患者,他本人的大量研究最后都没有出版,负责手稿中有关光学的部分。约翰·库奇·亚当斯约翰·库奇·亚当斯,剑桥天文台的台长,著名的完美主义者,任何事情只要到了他的手上,都无法推进下去,因为迟迟写不出论文,最终将发现海王星的殊荣让给了法国人,由他负责牛顿手稿的数学部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首先,在两位拖延之神的领导下,整个项目的进度竟拖到了创纪录的16年之久。此外,四人小组发现,在1665年―1666
2022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