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作者简介施春宏,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在研究生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中,学术能力是核心。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学术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便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何谓“研究生”?首先,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钻研探究”的求学之“生”,尚未达到“熟”的阶段,但要进到钻研探究的程序之中。研究生既是一个生物人,也是一个社会人,更是一个学术人。其次,作为特殊的“学者”,研究生所研究的对象是学术性问题,应该以学术的方式去看世界,把世界的结构和功能化为学术,并用学术的形式将其成果展现在世界面前。再者,研究生最终的显性评价形式是学位。学位应该是能够体现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位置”、一种评价、一种标杆,如果没有学术,学位大概就成了学历的画皮,结果是有学历无学力、有学位无学品。基于这样的感知和理解,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问题。第一,如何理解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第二,如何看待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比较现实的、需要破解的难题;第三,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一、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若干维度本部分主要探讨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内涵,重在对相关内容进行逻辑系统的梳理和建构。大体而言,研究生学术能力与研究生应该如何有效定位自身的学术品质有关,主要包括良好的学风、充分的学识和学术能力的结构系统等若干维度。(一)良好的学风学术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要基于良好的学风。研究生要有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求实精神,热爱学术性思考,并遵循良好的学术规范。这方面虽很基础,但非常重要,是学术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二)充分的学识学术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要形成充分的学识。作为研究生,其学识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治学修养、创造力等方面,研究生不能把自己简单地当作知识的搬运工,不仅要阅读,更要钻研与深究。作为研究生,既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良好的知识建构能力和发现新知的能力。上述两个方面,学界已讨论得较为充分,几成共识,这里不再展开。下面重点阐释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结构系统,这也是研究生培养应该着力采取具体措施之处。(三)学术能力的结构系统关于研究生乃至一般研究者学术能力的结构系统,不同学者的归纳角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内容大体相通。我们在系统梳理后发现,学术能力系统主要体现在下面六个方面,每个方面的能力还可进一步分化出更为具体的表现。1.严谨的思维能力研究生需要培养的能力中,首先即是严谨的思维能力,其中与学术研究关联度最高的是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推导能力、观点结构化能力,以及隐喻转喻能力(这种能力与联想能力相关,详见下文讨论联想能力时的具体说明)。对研究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但目前这方面的训练似乎较为欠缺、相对薄弱,这必然导致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发展不够,甚至理解学术的能力也较为低下。2.透彻的理解能力在阅读与思考中,研究生需要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能力。例如,研究生要有高效阅读的能力、概括观点的能力、拓展应用空间的能力等。没有大量的高端阅读和深入理解,就谈不上攻读研究生学位;不能够将阅读的材料和研究实践结合起来,也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3.敏锐的判断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研究生还要有做出高质量的怀疑和判断的能力。这里所讲的判断要比一般的理解更为宽泛一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现象的判断:某个现象的特征是什么?在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是否具有研究的空间和价值?如何去研究?二是对理论的判断。理论是带有现象偏向性的,现象也有理论偏向性。该理论适用什么现象?此现象适合什么理论?这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常被忽视,容易导致人云亦云。三是对前瞻的判断:当下学科、领域的发展空间在何处,哪些方面正发生着突破性变化,哪些领域的知识增长点比较多。以上三个方面都涉及敏锐的判断力,这也是与研究选题关联度非常紧密的能力。可以说,判断力高低是研究能力高低的基本标杆。4.丰富的联想能力研究生应具有丰富的联想能力,这种能力要么没有得到充分地强调,要么被简单地理解为类似文学艺术想象方面的能力。其实,学术研究中的联想能力有特殊所指,而且对研究生能力发展非常重要,就现实状况而言,其重要性更加凸显。从宏观方面概而言之,研究生需要培养的联想能力包括隐喻能力和转喻能力两个方面。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而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有效运作都是基于丰富的联想,甚至两者可以合二为一,都是基于由此及彼的联想和加工,只不过方式不同。研究生应该有活跃的隐喻能力。从一个现象推导出另一个现象,从一种情境切换到另一种情境,基于一种分析模型建构出另一种分析模型,这就是隐喻能力。这种联想越丰富、敏捷,说明隐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拓展学术的深度和广度。研究生学习钻研某一学科的知识,即便将来不从事与该学科直接相关的工作,仍然可以使用在该学科中获得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去从事其他工作,而且能够做得到位。这也是隐喻能力,是更广泛的认知隐喻能力。我们通常说要学有所用,但有时对该说法理解得较为狭隘、功利:一是希望学习之后就能直接使用,二是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就在某一领域运用。这些认识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切实际的。高校学科分工再细,也不能充分适应社会的所有需求;何况理论和实践本身并非完全对应。其实,人生发展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常态,而高质量的学习就是用当下相对确定的行为去适应未来的不确定性,迎接未来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挑战。因此,大学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基础性能力,培养的是能够发展个人学习和不断思考的能力,培养的是认知世界和建设世界的方式和能力,培养的是能够结合实践来思考问题,提升认知的能力。以上认识蕴含的一个原理是:不同领域的知识之间存在着隐喻性关联。研究生要把这些不同知识之间的隐喻性关联有效地建立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隐喻能力,包括拓展领域内知识的能力,吸收跨领域知识的能力,迁移不同领域之间知识的能力。除了隐喻能力,研究生还要有千回百转的转喻能力。这就要求能够从部分看到整体,从整体又能更清楚地看到部分,以及从一个部分转到另一个部分;从现象看到特征,从特征又能看到更丰富的现象。这种转喻过程和方式牵涉对事物所呈现的信息的感知和理解。很多知识最初呈现时,信息不够完整,我们要能够从部分信息看到更多的信息,从此方面信息看到彼方面信息,甚至从显性信息看到隐性信息。隐喻能力和转喻能力都是认知领域很重要的能力,不可或缺。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展结构性思维的能力。人生大部分知识不是学得的,而是悟得的、推得的,是在实践中通过运用隐喻能力和转喻能力而获得的。5.规范的操作能力规范的操作能力是学术能力训练需要特别强调的能力。要培养规范的操作能力,首先要熟练运用相关学科基本研究方法,即对所在学科如何开展研究要做到了然于心。就如开车,知道如何掌握方向盘、怎么踩油门、怎么停车,而且要熟练。其次,还要熟悉科学研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学理操作规范(这方面将在下文讨论学科之术和学理之术的关系时再作说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下迫切需要积极培养研究生运用数据的能力。对研究生而言,数据就是“学力”,就是“生产力”。数据研究方法在不断迭代,基于数据研究产生的思想不断更新,因此,怎么运用数据的生产力高效产出前沿性的知识,应该成为学术能力培养中新的基础要求,并形成新的操作规范。6.准确的表达能力再精妙的想法,也需要通过准确到位的表达才能呈现出来。陈述报告、写作论文等,是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研究生,不能也不应写口水论文或散装论文。以上六个维度的学术能力是一个整体、一个能力系统,若在某个方面有明显欠缺,必然会影响学术能力的整体提升。但我们在进行学术训练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逐项开展,每个维度都可以作为专题来深入探讨。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能力都是基于取法乎上的高标准严要求,现实情况自然有所差异,而且硕士生和博士生存在质的差异。能力发展是逐步提升的过程,仰望山巅,拾级而上。二、当前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中存在的几个迷思当前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迷思,即令人迷惑的问题。一是学业定位的迷思;二是对“问题意识”的迷思;三是深与广的迷思;四是关于知道与知识之间关系的迷思。下面即从这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当前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中存在的几个迷思。(一)学业定位的迷思研究生学业定位的现实迷思可以从能力定位和职业定位两方面来认识。1.能力定位的迷思近些年研究生扩招力度较大,有时是突然性的大幅扩招。按道理而言,即使研究生人数增加,在培养过程中也应保证研究生的质量,不能放松要求。可现实是,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增加后,效果会有所变化,而且研究生的总体素质也不同(这里说的是平均水平,优秀研究生的绝对数量当然并不比以前少,因此笔者认为不能笼统地说“研究生的水平今不如昔”)。这是必须认清的现实问题。现在很多硕士研究生,给人的感觉就是“本科+”或“本科后”,他们的课程学习仅限在课堂记笔记和考前突击,阅读专业文献很少,思考不多。有的硕士生甚至还用“高中+”或“高中后”的思维方式来学习,总希望教师划出重点学习范围,自己背标准答案。就笔者讲授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的情况来看,这种状况还比较普遍,尤其是一年级硕士研究生。有些硕士生因不看材料而听不懂课程,就认为是教师讲得不清楚。其实,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未必是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让学生立即完全明白的,否则这门课的研究分量或许不太够,至少不够前沿。同样,博士生中“硕士+”“硕士后”的情况也较为常见。笔者每年审读博士学位论文时常常发现,很多学位论文的章节之间逻辑关联较弱,每一章与各自独立的硕士学位论文或平时的课程作业区别不大。研究生把硕士生读成了“本科+”“本科后”,把博士生读成了“硕士+”“硕士后”。这些情况说明,学术能力的发展确实需要注重培养过程的训练,让研究生尽快从“本科+”“本科后”过渡到硕士生,从“硕士+”“硕士后”过渡到博士生。我们要想办法让这个过程有一个平滑而快速的过渡,实现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彻底转变。当然,有时还需要棒喝,不能完全顺着研究生而行。2.职业定位的迷思职业定位的迷思是师生和研究生教育管理者都需要认清的最大现实问题:学生攻读研究生学位未必是为了做学问,而且他们大多数将来并不会(没有机会甚至没有能力)做学问。严格来讲,学术型研究生所受的训练是一种基于思维能力和事业情怀培养的学术训练,而不是具体的职业训练(当然可以包含一些职业训练的内容)。即便是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也不完全是充分的职业训练。现实问题是,研究生毕业之后是否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并不完全可知,甚至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并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就当下现实而言,即便专业学位硕士生将来也未必从事对口的专业工作。学生读研,很多是为了缓解求职压力,有时还是制度安排的需要。这就带来了两种状况:一是学生将来要做学问怎么办,一是学生将来不做学问怎么办。经常有研究生问笔者:自己并不想做学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笔者的回答基本上就是上文所述:主要是为了好好发展隐喻转喻的认知能力,以及通过学术的方式培养其他能力。做任何事都需有一个抓手,不论是学文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数学、物理学或化学等,学的都是知识结构和运用方式,即使未来不从事该专业方面工作,可能会忘记了具体的学科知识,但是若对结构系统的分析策略和建构方式有了认识,便有了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这种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具有很大的共通性特征,如果能力养成了,就能在实践中产生良好的变通性。例如在遇到复杂情况时,将它看作一个结构系统,解剖它由哪些成分组成,分析每个成分具有怎样的功能和特征,这些成分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发展空间和现实限制条件;在现象互动中产生了哪些新结构、新特征,这些新的结构和特征是如何浮现出来的,又构成了怎样的新系统。学会了这种思路,就能解决一大片问题。以上探讨的是研究生主观上不愿做学术研究的情况,此外还存在客观上没有机会做学术研究的情况。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进不去高校、研究机构(而且研究生的培养也未必都以此为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去考虑职业发展和学术训练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容易带来职业定位的迷思。也就是说,研究生毕业后是否做学问不是一个根本问题,做学问也好,不做学问也好,重要的是如何把对他们的学术训练跟未来的社会发展在思维上、认知方式上和认知能力上很好地对接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职业发展与学术训练之间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研究生阶段是技能培训还是思维训练的迷思。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本质上是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事业心和社会情怀的培养。(二)问题意识的迷思导师经常教导研究生学习时要有问题意识,但是我们在阅读材料时发现,一般所指的“问题”多是从现象分析的角度来看的具体问题,这似乎还没有充分展示问题意识的价值。学术训练中必然会强调“问题意识”,但何谓问题,何谓问题意识,常常没有清晰的界定。如果连“问题”本身都成了问题,显然会带来很大的问题。从学术研究来看,问题意识中的基础性问题,有的是知识方面的,有的是路径方面的,有的是学科方面的,还有更为宏观的,因此需要明辨详察。下面从发展性问题和生存性问题两个方面来讨论。1.发展性问题:问和求学界在谈如何做学问时,基本上都提到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而研究生们最大的问题,常常是“没有问题”。“带着问题”需要先存在一个问题,然后带着这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寻找答案。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逻辑先后的问题。很多时候,阅读、研究和生发问题是相互递升的。可见,“问题意识”是发展中的问题,而且是在问和求的互动中变化的。甚至问题本身也是找出来的、推出来的、碰撞出来的。那么问题意识中的问题到底指什么?从问题的层次性来看,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有三个层级,我们权且称之为“学术三问”。一问是求知性问题(question)。这类问题指在文献中或搜索引擎上可以检索到的事实性问题、概念性问题。这类问题花费点时间就能解决,而且解决的方式在本科生阶段研究生就应该已经学会。我们将这类问题又称作“百度性问题”。二问是求解性问题(problem)。这类问题指研究生遇到的在自身当下的知识结构中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但又蕴含着某种解决方案或能够引发新的思考的问题。面对这类问题,善于思考的学生在提问时可能也会提供某种解决方案或明晰当下的困境。这就相当于知乎平台上比较高端的问题,邀请尝试回答,而且答案并不限于已有的知识框架。我们将这类问题又称作“知乎性问题”。三问是求识性问题(issue)。这类问题涉及领域、学科层面的理解,因此层级相对更高。这是求见识、求原理、求实践的问题,意味着能够达到发表文章层次水平的问题。这种问题又可以被称作“知网性问题”。由求知性问题到求解性问题再到求识性问题,体现了学术能力的“问题”进阶。用“百度性问题”“知乎性问题”和“知网性问题”来概括,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示出问题的层次性(当然,不及前面的说法准确)。如若简单比附,只能问出“百度性问题”的,至多是本科生;经常问出“知乎性问题”的,可以是硕士生了;若经常思考“知网性问题”的,可以说是研究生中比较优秀的硕士生和理论上应该如此的博士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研究生时要有意识地按照“学术三问”的层次,引导研究生在提升问题意识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这三类体现层级高低的问题,也不妨被称作“三诸葛问题”: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他们都是徐州琅琊阳都人,诸葛亮是诸葛瑾的亲弟,诸葛诞是其堂弟)分别报效蜀、吴、魏国,各有建树,但影响大小有别:“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注意,此处“狗”乃“功狗”之意,并无贬义),后人称他们为“龙虎狗三兄弟”。2.生存性问题:摘果子和种果树对学术成长中的生存性问题,笔者在做编辑和进行研究工作中感受尤深。越研读文献做研究,就越感受到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存在“摘果子”和“种果树”的差异。总体而言,传统学科的选题越来越窄,为什么呢?原因可以概括为“四化”:学术研究精细化、既有成果丰富化、前沿问题复杂化、研究者集中化。每个角落都有一批专家拿着放大镜在看一粒沙子(用现在一个时髦的词来比附,可以叫“内卷”,当然这样说也不完全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想做出重大发现尤其困难。这些专业的研究生必然会产生选题的焦虑,导师必然也有这种感觉。尤其是要在短时期内找到一个有很高学理价值、对未来学术发展有很大拓展空间的选题,难度之大,可以想象。如果研究生在之前的求学阶段(硕士生阶段或本科生阶段)没有得到较好的训练,更是难上加难。这就牵涉到学术生存问题了。对研究生来说,传统学科枝头上低垂的果子,尤其是好果子,会越来越少。最好的情况是出现了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这便有了新的生存空间。可是,创新并不容易,一“新”难求。如果跳出传统学科,则会有所不同。新领域、新学科和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及传统学科与应用结合的研究,似乎正在开山种树,在这些地方耕耘,便可能有更多的果子。就专业研究而言,选题问题首先是研究生的学术生存问题,接下来才是学术发展问题。如前所述,研究生要“生”而为“人”,这里的“人”具有多重含义。培养研究生,给予他们生活关怀是从生物人的角度来看,要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并在这个基础上把研究生培养成有情怀的社会人。而对“研究”之“生”而言,还要让他们成为学术的人。如此一来,除了“生活关怀、思想关怀”(生物人、社会人)之外,研究生就更需要“学术关怀”(学术人)了。(三)深与广的迷思研究生可能经常被这样教育:硕士生要“硕”,博士生要“博”。对此类说法,也有进一步思考的地方,这里面蕴含着深和广的关系问题。1.广能灵活,深可缜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要既广又深,但在三四年时间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殊为不易,常规状态下大多数研究生做不到。就学习者知识系统的建构而言,广能灵活,深可缜密,两者都需要。但在特定阶段,若先从精深入手,学会学术逻辑的操作规范,也许更有利于打下科学探索的基础。基于此,笔者特别强调在学术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唯有精深,才能广博”。当我们建一栋100层高楼的时候,地基自然就宽起来了。2.必要的专和适当的通这里“必要的专”指专业知识,缺乏这个前提条件,作为一名研究生就不合格。上面所言的“唯有精深,才能广博”,主要是从这方面来考察的。但研究生并非不要通,只有具备了适当的通,才能更好地发挥隐喻转喻认知的能力。“适当的通”包括专业内的通和专业外的通,前者不易,后者尤难。虽难,也当有所为。为什么要重视通用能力的发展?一是因为学习者未来职业和人生规划的不确定性,而且常常并非是学业的自然延伸;二是专业能力的重大突破很多来自通用能力的加持。(四)知道与知识的迷思学术能力的底层逻辑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两个字:一是“知”,一是“识”。目前很多课程和教材,对“知”的传播很重视,但对“识”的引导还不够。即便是精品课程,有不少也主要是将“知”的层面组织得很好,但有时还有些欠缺,尤其是识见、学理上的“硬通货”不够。就上述学术三问而言,“百度性问题”都在“知”,知道也;“知网性问题”才能更多地展示“识”,识见也;“知乎性问题”介于两者之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研究生听课,仍然是喜欢那种让人一听就明白、不想也清楚的授课方式,任由思维的惰性占据自己的大脑。说句题外话,现在高校实行学生评教的做法,笔者认为只给教师评分还不够,应在打分的基础上给出可验证的理由,尤其不能让学生的评分偏好和诉求绑架了教师,扭曲了研究型教学的根本目标。研究者不能把自己简单地定位为“知道分子”,应该定位为“知识分子”。关于知识分子的具体理解,现实中实际很庞杂,尤其是后现代的认识。当然,也有一些共性,大体而言,知识分子的定位和追求是:良好的学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创用知识的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知识分子既要有事业,还要有情怀,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要真关心,要深入到事业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将自己的知识化为事业和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总之,培养研究生时,不能只培养“知道分子”,更要培养“知识分子”。三、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对于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本部分不对研究生的自我塑造进行讨论,而主要集中于“导师”二字,落脚点在“研究”二字。关于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笔者认为大体上可分成三个目标、两个要素和三个策略、四个角色。(一)三个目标:析美、求真、行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强调,学术研究的基本目标有三个方面或层级:析美、求真、行善。1.析美:研究对象之美、研究活动之美一般都言“真善美”,但是笔者认为,若从研究过程出发,首先是析美,因此将美置于首位。作为研究者,要能够感受到而且能够分析出学习或研究的对象之美,能够体悟到一套合乎学理逻辑的分析模型所蕴含的美,这样才能进得去,才能谈真。而且在研究活动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美的力量,明白研究活动过程本身也蕴含着生活之美。2.求真:挖掘事实、构建逻辑、探求本质在学术探索中求得真知的基本路径就是挖掘事实、建构逻辑,由此而探究本质。需要注意的是,“真”既表现于客观事实、规律规则,也体现于分析模型、学理逻辑。这方面问题涉及对科学过程、科学范式的认识,是科学哲学特别关注的论题,需专题阐述,这里不再展开。3.行善:推进学术、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第三个方面是以学术的方式行善。科学研究的基本目标是:推进学术、发展事业、服务社会。这也是成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基本路径。在研究生培养中要多注意这些方面,让研究生既要有事业,又要有情怀,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二)两个要素:术和学目前已有的研究中,“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学”的分量不够彰显。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值得探索。下面主要谈一些笔者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生发的理解。1.术:学科之术+学理之术学术需有学理、有方法。“学”是通过“术”的方式进去,“术”的使用要有发现,所以要有“学”。由此来看,“术”有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学科之术,即特定学科本身的技术、方法,如做实证研究必须掌握实验、访谈、田野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方法。又如做语言本体研究,建立最小对立对是一个重要的“术”,如果没有掌握这个方法,就没有真正领会语言本体研究的科学本质。另一个是贯通任何学科的学理之术,即科学原理之术,例如归纳和演绎、证实和证伪、猜想和反驳。如何用这些方法?其效度和限度在哪里?如果不清楚这些,那么论证的逻辑往往就不到位,容易走偏。2.学:材料之中、材料之上、材料之外至于“学”,其目标或任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是要把现象本身、材料之中的规律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最好立于材料之上建构出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模型。材料之上的研究仍然没有脱离学科。如果再追求得高远一点,做出材料之外的理论,也即做出对别的领域或者别的学科的研究有启发性的内容。材料之中→材料之上→材料之外,这三个层次是笔者在开设十数年的“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这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反复强调的内容。笔者评判研究生作业时,除了写作方面的要求外,内容上的要求主要就是依据这三点来评判分等:没有做出材料之中的认识,成绩较低甚至不及格;如果基本得出了材料之中的认识,则可为良好层次;要想有相当好的成绩,多少要提出一些材料之上的认识。至于材料之外的研究,则往往是“非分之想”了,但偶尔也能在作业中发现。(三)三个策略概而言之,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主要落实于阅读、思维和写作三方面。这是研究生学术素质中综合能力的表现。1.学术阅读的强化对于学术阅读,下面引用笔者经常给研究生展示的两句话来说明。一句来自六祖惠能。他在为《金刚经》解义时序中有言:“经者,径也。”这句话对研究生学术阅读特别有启示和指导意义。“经”是指月的手指、达到彼岸的航船、长出庄稼的土壤。研究生一定要读“经”,但并非泛泛而读,只有读出“经”的旨归,才算真正读懂了“经”,找到了“径”。还有一句来自孔子。一日,孔子问他的儿子孔鲤近来学《诗》了没有,孔鲤说没有,孔子便说:“不学《诗》,无以言。”因为《诗》反映了商周很长一段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思想状况,有很多道理和经验可供后人参考,如果不好好学习,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连话都不会讲了。可见,学了《诗》,对世界的了解、认识就不一样了。正因如此,《诗》才被称为“经”,即《诗经》。就文科研究生的学业发展而言,硕士生进阶基础大体是:精读10部高端著作+50篇高端论文,若能如此,大概能入学术之门;博士生进阶基础大体是:精读20部高端著作+100篇高端论文,若能如此,大概能在门内走动。当然,具体数字只是一个简单化的说法,主要是说,下不了这功夫是入不了大门的。不读“经”,不知言;不学“《诗》”,无以言。学术研究也需要“童子功”。2.学术思维的培养主要包括“术”的训练和“学”的养成两个方面。基于上文对“术”和“学”的阐释,“术”的训练和“学”的养成就不难理解了,此不赘言。3.学术写作的训练学术写作非常重要。写,然后知不足。这既是笔者指导研究生的长期感知,也是自己进行研究工作的深刻体会。现实情况是,很多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并不尽如人意,有的研究生确实不知道如何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其实不惟学术论文如此),这就自然需要强化基本的学术写作训练。关于写作前如何组织思想、结构观点,牵涉到研究过程本身,暂且不论。这里想提及的是论文结构各部分的写作问题,如标题如何拟定,导言如何引入,综述如何梳理,导言后的每一部分如何展开,用例和论证之间如何配合,结语如何概括,余论如何拓展,引述别人观点时如何处理,如何有效地批评别人的观点,摘要的内容是什么,关键词如何提取,体例如何安排,等等,都需精细化地刻意训练。当前在研究生培养中,写作训练总体而言重视不够,常常需要研究生自己去领悟。当然,研究生的自我要求更重要,如果他们真的做足了“童子功”,研读了50篇或100篇高端论文,从形式到内容都分析到位,且见样学样地研究和写作,写作能力自然会提升得非常快。学术写作训练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包括量的频度和质的梯度。有一种说法,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遵循“一万小时定律”,也即要形成某项技能,就需要长时间地刻意练习,没有基本的足够强度的刻意练习,肌肉就达不到条件反射的程度。大脑也是“肌肉”,同样需要有一定强度的训练。这里的刻意练习不是低层次的、机械性的重复,而是积极反省、不断调整、逐步提高。写作要有上行的要求。笔者在平时训练研究生进行学术写作时,要求他们以核心刊物上的论文质量为标准来要求自己,至于论文最终能否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则是另一回事,不是关键。(四)四个角色1.导师之“导”:(学术)保姆、向导、驴友和顾问导师的角色实际上可分为四种:保姆、向导、驴友和顾问。研究生容易期待导师是学术保姆,在研究生学术水平较低阶段,导师也只能当保姆:从文献阅读到作业提交再到开题答辩等都需要导师来提醒和指导研究生。研究生之间的层次差别较大,如果导师不当一段时间的保姆,有的研究生就不能上道。当然,导师不能总是当保姆,要渐渐地从保姆过渡到向导,最好是跟研究生做驴友。向导和驴友是不一样的。向导是带着游客看风景,多是沿着熟悉的路径走;驴友是大家一道同行探索未知的风景,所以很有风险。当然,导师毕竟站得高、看得远,所以不但要与大家一道走,还要当顾问。因此导师之“导”的发挥体现为三个层级四个角色:保姆→向导→驴友+顾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前人们常常认为导师应该是伯乐,实际上导师真正的身份并不是伯乐,至少不能简单地当“伯乐”。伯乐是发现千里马的人,而教学过程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让导师去发现千里马。导师也不能简单地当“牧马人”,甚至变成“骑马人”。导师是驯养马、培养千里马的人,而且要跟着研究生一道在学术原野上奔驰,一起欣赏,一道成长。2.导师之“师”:在与不在上述导师之“导”的四个角色,必然要通过“师”之行为才能实现。然而,遗憾的是,网络上有不少关于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关系的讨论,其中有很多研究生抱怨联系不上自己的导师,学位论文选题和写作都完全靠自己;有时将写作内容发给导师,却很少有回音。这样,“师”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导师作为“师”,在导的过程中应该既“在”又“不在”。也即在研究生有困难、有疑惑时,要能及时找得到导师,及时得到指导和帮助。这是“在”。这点对研究生的培养非常关键,尤其是对尚处于学术菜鸟阶段的研究生非常重要。但导师也不能永远当保姆或向导,该放手的地方就放手,这是“不在”。所以,导师要常在,但不需要时时在,这样才能当好顾问。导师毕竟要有导之行、师之范,“导”和“师”要落实在具体研究上,要跟研究生一道去探风景。老一辈学者在谈带学生时,特别强调学术传承中的熏陶,这点很重要。人们所说的工匠思维、工匠精神,除了指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外,同样包含着匠人培养中的熏陶过程。此外,导师在培养研究生时,要特别注意学术训练过程中的及时反馈。研究生提出的问题、交来的文章,导师应尽快给予回复,告知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如何开展;若暂时无法答复,也要告知研究生大概什么时候会反馈,或指出其他的解决路径。对研究生的学术训练,要以研讨来启发研究,以论文带动研究。如果研究生交给导师一份材料,导师没有回复,或者过了很久才有回音,且回复得又比较粗疏,这都不利于他们研究能力的提升。高质量的及时反馈特别重要。以上所言就是我关于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与培养的基本思考。需要说明的是,研究生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动互进的关系,两条腿走路才能行稳致远。本文只是就学术能力方面谈了一些粗浅的想法。而且师生都存在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并在互动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互塑,相互砥砺、相互成就。由此可见,师生关系是一种镜像关系,师生互塑跟“教学相长”还不完全一样,学术养成,不仅仅是培养研究生,也是导师在发展自己。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年第3期觉得内容不错的话,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