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站在2023年的开端,我们想和你分享一场发生在2022年底的深度对话。上周,丰叔做客《唐宁会客厅》,跟宜信创始人、CEO唐宁一起,回顾了刚过去的2022年,也探讨了如何看待2023年。以下是主要观点:2022年是非常难以预测和把握的一年。行业虽冷,却给勤奋和有准备的人留下了投资和发展的窗口期。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资产负债表衰退引起的螺旋下降,而是疫情冲击、需求转弱、供应端扰动等引发的预期和信心问题。2023年春节是个有待观察的重要时点。比较理想的情况是:经历了过去三年的跌宕起伏,大家的负面情绪在久违的家庭团聚中得到修复,复工后带着信心较早地进入工作状态,紧接着有两会,应该会出台新的经济政策,大家借势步入第二季度。在2022年二季度低基数的基础上,2023年二季度很有可能会出现高增长。这又会进一步强化经济提振的信心,这一信心有机会延续到下半年。当然,也有别的可能性。2023年,提振内需、提升就业效率,以及增加产业附加值,这三件事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里,不动产占比很高。要防止资产负债表衰退,需要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企稳”是指不能出现明显的衰退,而非让房地产回到“很热”的状态。“企稳”先体现在价上,不能跌太快太多,其次是量上,交易规模要回来。近些年,企业产能扩张、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这“三大蓄水池”都在经历不同程度的泄洪。资本市场会成为新的蓄水池。不过,2023年国内资本市场还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疫情的侵扰、中美关系的走向,或者类似俄乌冲突这样的外部事件等等。新能源汽车切中了三点:消费、能源和大项目投资。国家在2022年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刺激政策,从结果上看,这轮刺激政策不仅拉升了汽车销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提振内需的压力,吸引了较大规模的外商投资,鼓励了行业竞争,“卷”出了高附加值,提升了本土产业竞争力,还刺激了出口,一举多得,是非常难得的。投资热点经常“风水轮流转”,但转回来后,很多东西都不同了。中国市场有个巨大的创新机会,即新需求锻炼出来的新供给和新结构。我们通过提升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锻造了新供给,新需求进一步拉动新供给的升级和竞争,也就创造了一些新的结构性机会。新需求、新供给和新结构这三件事一旦连起来,会非常厉害。当前创业者面临的三大命题:首先,你要不要相信经济会重回增长的轨道?其次,如果经济能够重回增长的轨道,你所在的行业在新周期里要以什么样的角色来配合整体的经济增长?最后,是一组问题:在你的产业里,什么是新需求?什么样的供给既符合产业和技术升级方向,又能提升产业和个人附加值,还能提高企业自身及上下游产业的就业效率?你又如何把自己的企业变成这样并嵌入到新的结构中,赶上大的经济与产业发展的beta?以下是具体的对话与探讨,希望能提供一些思考角度。祝新年快乐!互动福利欢迎你在文末留言分享你对2023年的思考和期待,留言最走心的6位用户将获得《风险投资史》一书,这本书将为你讲述风险投资如何重塑商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