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批评研究

其他

蒋重跃:怎样检验学术论文的内在质量?

忽视概念知识(也就是理论性)在论文写作中并非个别现象。为了能够真正了解论证是否有力,目前我的做法是把概念知识迁移到审稿工作中来,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诸规则,也就是用定义和划分的知识来审查文稿的结构是否合理,论证是否有力。我曾把这种方法叫做“概念衡文法”。——蒋重跃学术研究首先要把作为研究对象的具体的某物或抽象的某理上升到概念的高度上来考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划清某物或某理的外部边界。道理很清楚,边界不清,资料范围就无法确定,在讨论与他物他理的关系时也无法准确地判断和推理,随后的研究就难以进行下去。——蒋重跃节与节,目与目,都应该是平列且相互排斥的,如果做到了,再看文稿设计的节目与所有资料是否吻合,节目和资料不多也不少,恰好吻合,这就说明文稿节目设计是合理的。——蒋重跃搜集资料决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不能满足于外部范围的确定,不是单纯数量的越多越好,也是要做到内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这就要求数量适当而具有典型性。——蒋重跃分析所要打开的,不是别的,第一个就是概念。而要打开概念,唯一办法就是定义(含划分),这样才能走上分析和论证的轨道。——蒋重跃我们的编辑人员应该看到,使用模型没有错,但对模型要有清醒的认识:模型不是万能的金科玉律,也是需要批判的,需要理论的批判,没有批判的盲目照搬,除了有一些实用价值外,只会流于平庸,是不会有重大的创新意义的。——蒋重跃怎样检验学术论文的内在质量?——“概念衡文法”初论问题的提出怎样评估学术论文的内在质量?这是学术期刊编辑本职工作中的基本问题。要做好编辑工作,就必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近些年来,学术界和学术期刊界对学术规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学术规范对于保证学术论文质量的作用也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在实际工作中,大家对一般的学术论文质量标准和编排格式都已了如指掌。比如,学术论文一定要交代学术史,或者叫做学术综述,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了解前沿,从中发现问题,明确下一步研究的起点和方向;学术论文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则进行编排,如中国的《科技学术期刊编排规则》,美国的《APA格式——国际社会科学学术写作规范手册》等。比较而言,交代学术史关注的是文章的学科研究内容,所以内在一些;而写作规范关注的是写作在外观上的形式,所以外在一些。那么,对于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来说,要审查稿件的质量,仅凭以上两条就够了么?某篇文章交代了学术史,使我们知道该文选题具有学术前沿性,而且它在写作上遵守了某个公认的规则,这是不是就说明它一定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呢?在这两条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需要衡量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根据自己若干年来的工作经历,认为,相较于文章的学术史和写作编排规范来,文章的结构设计和论证方法更为内在一些,在这两点上做得如何,可以反映文稿的“内在质量”,我认为这也应该是学术期刊编辑要着重审查的。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一是因为现在的确有一些文稿在结构设计上,在实际论证中大有问题,尽管它对学术史做了梳理,尽管它按照某个写作编排规范来设计和行文,但仍然不能认为是一篇好文章,有时甚至不能认为是一篇合格的论文;二是因为历来讲文章学的,对于学术论文的内在结构设计和论证大多重视不够,有的还产生了一定的误导作用。据我审读稿件的有限经验,我认为,对于我们今天某些学术论文来说,缺乏理论性仍然是最为突出的问题。相比而言,在学术史的梳理和写作格式的规范上出了问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如果在理论上,在文章结构设计和论证方法上出了问题,没有一定的理论准备,是不易发现的。因此有必要加以讨论。那么,缺乏理论性在文稿中有怎样的表现呢?由于职业操守,我不能拿作者的来稿在这里做点评,为了说明问题,只好一般性地谈谈结构设计和论证方法这两方面的情况。其一,结构混乱。学术论文一般都由节、目构成文章的结构骨架,但有的文稿没有遵守写作的基本原则,节、目混淆。例如,同级标题之间不具有逻辑上的平列关系,导致论证无效。还有,虽然节目各自平列,但是,节与节之间,目与目之间,界定不清,有的甚至相互重叠,这就带来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往往作者安排在某一节下的某些目,看起来放在另一节里也合适,反过来也一样。总之,有这样两个问题,一旦展开,文稿就成了一锅粥,论证效率大减,读起来自然会感到重复和拖沓。其二,论证缺如。最常见的是不知论证为何物,误以为有个想法,举一大堆例证,有正有反,就算是论证了,所以在提出论点后,便用大量经验材料(所谓“例证”)或他人成说(所谓“引证”)撑起篇幅,结果,外观臃肿累赘,内容却往往是空洞无物的。我之所以提出这两个问题,就是为了提请注意,希望我们做学术期刊编辑的朋友们都来重视审察学术论文的结构设计和论证方法,也就是衡量论文的内在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我曾用“结构合理”、“论证有力”来表扬某篇文稿质量上乘;反过来,也用“结构混乱”、“论证不清”来批评某篇文稿。近些年来,我时常问自己,这样的评价究竟是怎样得出来的?我凭什么这样说呢?文稿的结构是合理还是混乱,论证是有力还是不清,有没有具体的、可以拿出来观察、衡量、讨论的可操作的客观标准呢?我越来越相信是有的。逻辑学家认为:“概念是判断、推理与论证的基础”;“没有明确(内涵外延都明确)的概念,就不会有恰当的判断,就不会有合乎逻辑的推理与论证。”我读到的许多学术论文,判断、推理和论证上都看不出有多大问题,一般文章学所要求的引证、例证、喻证、类比、对比等样样不少,可是总感觉缺乏应有的力度,总感觉不像是在分析和论证,总感觉没有进入事物的内部,没有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经过若干年来的学习和思考,我确信,问题出在作为论证基础的概念上面。忽视概念知识(也就是理论性)在论文写作中并非个别现象。为了能够真正了解论证是否有力,目前我的做法是把概念知识迁移到审稿工作中来,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诸规则,也就是用定义和划分的知识来审查文稿的结构是否合理,论证是否有力。我曾把这种方法叫做“概念衡文法”。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小小的体会,极不成熟,斗胆拿出来,向大家求教。关于文稿的结构设计
2022年11月13日
其他

《最深切的感觉:触觉文化史》出版

*克拉森雄辩地认为,触觉是最深刻的感觉,不仅因为它的文化意义延伸到遥远的过去,而且因为它的社会意义仍然嵌入现代性的核心概念中。作者表明,触觉的历史本身是反思性的:尽管它们只能从来源中推断出来,这些曾经可以触摸到的拥抱讲述了我们之间最深刻的联系的历史。——《美国历史评论》作者:
2022年9月29日
其他

《当代西方史学入门》出版

*编辑推荐:在叙述中,我们还应该警惕一种目的论的史学史,即描述一门现代科学的连续性发展,一种创新的史学出现,接着占据主导地位,然后被另一种史学取代:如德国的科学史学,接着是年鉴学派,等等,就像是一部胜利者的历史。一种新的或自认为是新的书写方式的出现,或一种新潮流的产生,常常使人遗忘或边缘化以前比较孤立但已然是原创或特别的著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偏爱一个主题性计划,因为相较于宏大叙事,它保留了历史写作的问题或难题。——尼古拉·奥芬斯塔特《当代西方史学入门》作者:
2022年9月7日
其他

《从希罗多德到人文网络: 史学的故事》出版

*编辑推荐:这部精要但又全面的导论性史学著作能够帮助历史初学者更为自觉地反思“什么是历史”这一基本的史学问题,进而更为成熟地评判历史作品、参与史学论辩,更为明晰地认识自身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从希罗多德到人文网络》作者:
2022年8月26日
其他

段义孚《制造宠物》出版

支配与感情》中译本由光启书局出版,以下是相关信息。《制造宠物》著者:[美]段义孚副标题:
2022年8月19日
其他

娜塔莉·戴维斯的演讲稿:求知的一生

我喜爱在金斯伍德的学习生涯:拉丁语和法语、莎士比亚的戏剧、代数、尤其是对历史的惊奇,从古代文明到现代欧洲再到美国史。我喜欢勾勾划划、提炼纲要、记忆事件和时间表——所有这些本该浇灭高中生的热情并使他们痛恨历史。——娜塔莉·戴维斯有很多途径来贡献社会,每一种都应被尊重;重要的是无论你身处何处,都要出类拔萃。——娜塔莉·戴维斯就算课程是关于文艺复兴的“男人”,它终究出自女性之口、由女性之耳所听,并被一个教室的女性所讨论。女性能够清楚地决定什么是真的。——娜塔莉·戴维斯每一次在方法或题材上的转变都产生于过去的思想实践,尽管带有偶然性,这些转变还是与学科的问题和时代的政治与文化息息相关。——娜塔莉·戴维斯*本文系娜塔莉·戴维斯在1997年哈斯金斯演讲中的讲稿。1983年起,美国学术团体委员会(ACLS)每年会邀请一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以“求知的一生”为题演讲。该系列讲座以“哈斯金斯演讲”为名目,以示对美国学术团体委员会的首任主席、著名的十二世纪文艺复兴研究者哈斯金斯的敬意。本文摘要及章节标题为译注所加。求知的一生摘要:娜塔莉·戴维斯应邀参加哈斯金斯演讲,以自己的人生遭遇和思想境遇为阶段讲述了自己的求知生涯。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娜塔莉·戴维斯深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萌发了对犹太问题和资本主义问题的关注;战后,娜塔莉·戴维斯与查德勒·戴维斯相识并成婚,开始以女性身份参与社会生活,在学理上也从思想史转向社会史;60、70年代,娜塔莉·戴维斯广泛运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社会史研究,并深入探索档案的使用;80年代后,以《马丁·盖尔归来》为契机,娜塔莉·戴维斯开始探索历史学的新媒介以及历史书写的新范式。关键词:娜塔莉·戴维斯、求知、女性“求知的一生?”当接到斯坦利·卡茨(Stanley
2022年8月8日
其他

《历史中的人生:霍布斯鲍姆传》出版

*编辑推荐:这是一部人物传记,也是一位历史学家经历的20世纪全景。《历史中的人生》作者:
2022年8月6日
其他

这本《史学概论》已经是第三版了!

*推荐:就我个人来说,我深深感到,探寻世界观-历史观的真谛是一个由争辩求真理、由真理而信仰的过程。——庞卓恒《史学概论》作者:庞卓恒
2022年7月9日
其他

槟榔在中国的流行史

*编辑推荐:本书叙述了槟榔这种小小的青色果子在世界范围内如何倾倒众生,着重梳理了它在中国两千年来几起几落的流行史,并揭示出其背后社会与文化的种种变迁。《一嚼两千年》作者:
2022年7月8日
其他

昝涛:何为“中东”?

中东作为一个地理现实存在既久,但“中东”这个政治地理术语本身,却是近代欧洲中心主义话语的一个产物。——昝涛近代世界不再是一个像传统社会那样的王朝更迭、帝国兴衰的世界,而是出现了一个被后人叫作“现代性”(modernity)的新文明,且不管它为何首先出现在欧西,它规定的是全人类的命运。——昝涛语言不只是一个工具,它还会传达一套政治的、文化的价值观念,“伊斯兰世界”就是那套强加给全世界的意识形态的产物。——昝涛一、何为“中东”及中东文明?历史并没有终结。世界历史上的中东,既是过去的中东,又是现在的中东,还是未来的中东。中东作为一个地理现实存在既久,但“中东”这个政治地理术语本身,却是近代欧洲中心主义话语的一个产物。近代资本主义在西欧崛起之后,欧洲人对世界政治地理的划分便同时开始了。那当然是以西方为标准和参照的,从欧亚的划分来说,欧洲的边界似乎是清晰的,根据欧洲保守主义的界定,欧洲有三大传统—罗马帝国、基督教文明、启蒙现代性,欧亚大陆不具有这些传统的部分便成了亚洲。在欧洲列强向东方探索和征服的过程中,它们按照离自己的远近,分别把东方不同的地区称为“远东”“中东”“近东”,这三个概念后来就通用于国际社会了。“远东”基本上就是东亚(包括中国在内的那些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近东”指距离西欧较近的国家和地区,过去主要指欧洲的巴尔干国家、亚洲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和东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一般不再把巴尔干国家称为近东国家了。目前在国际上,“近东”一词已比较少用。“中东”最早特指伊朗和阿富汗,后来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拓展了。目前,学术界将“中东”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中东指亚、非、欧三洲接合部的西亚北非国家和地区(阿富汗除外),广义的中东则泛指东起阿富汗,西到非洲大西洋沿岸的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北边包括土耳其,南边涵盖阿拉伯半岛南端的广大地区。由于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中东”又常与伊斯兰国家相联系。历史地看,中东地区出现过多个重要的世界性文明。中东地区的文明,曾经是人类文明的至高点之一,产生了影响全世界的文明成果。中东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巴勒斯坦、埃及、伊朗等地,都出现了重要的古代文明。在古犹太教的基础上,基督教、伊斯兰教相继出现。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等更是影响至今,遍布全球,也持续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中东在多个方面具有某种“中间”地位。一是地理方位的“中间”。自古以来,中东就是东西方交通的要道。自郑和下西洋以及15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无辣不欢:中国人的吃辣史

无论是烧烤摊还是下饭馆,你总是能听到一句灵魂拷问,“能吃辣吗?”在祖传吃辣的四川人面前,一份“微辣”的火锅底料无疑等于认怂。吃辣要互相攀比,辣也已经成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解药,那辣椒是从何时传入中国的?我们又是怎样爱上吃辣的?明治大学张竞教授的《餐桌上的中国史》给了我们答案。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金观涛《消失的真实》出版

*编辑推荐:直面当下危机,重新梳理20世纪以来的哲学和科学发展,解析疫情以来经济持续下行、反全球化情绪高涨,民族主义复兴背后现代社会的思想困境。唤醒哲学思考,在意义丧失、迷惘失序、功利主义盛行的后真相时代,找回现代人的真实价值和意义。《消失的真实》作者:
2022年4月7日
其他

《价格革命: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出版

价格记录比任何其他可量化的数据都要丰富,并且跨越了历史的整个范围,从中世纪的谷物价格表到过剩的现代统计数据……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却很少会用历史学的眼光去审视它们。
2021年12月22日
其他

法国史推荐阅读书目

关注史学理论前沿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021年10月10日
其他

全球史研究基本参考文献目录

*书单来自百度文库,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刘新成教授、夏继果教授、刘文明教授整理。图源:pexels.com
2021年7月23日
其他

复旦大学14位老师推荐的世界史书单

卡洛•金兹伯格是意大利著名的历史学家。金兹伯格根据审判档案,为我们描述了16世纪意大利北部弗留利地区的“伯南丹蒂”信仰以及这种现象的演变。《夜间的战斗》已经成为微观史学的经典之作。(陆启宏老师推荐)
2021年7月10日
其他

日本的历史系学生如何成长为学者?

关注史学理论前沿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021年5月30日
其他

1942-1943年河南大灾荒的老照片

道路上垂死的老人与孩子,饥病使老者先死,留下孤独和无助幼儿也会不久于人世
2021年5月23日
其他

台湾辅仁大学“史学理论”的参考书目

Officer,J.(1987)HispanicArizona,1536-1856.Tucson:University
2021年5月14日
其他

有必要读历史学博士吗?

关注史学理论前沿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021年5月6日
其他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

所以,与这样的一群聪明人交往,无论别人是不是有一些很难容忍的缺点,但也总是有一些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一种碰撞和交流中,无论是对学术的,还是对生活的看法,都会让人获益匪浅,真的是想不提高都难!
2021年5月5日
其他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硕士班入学参考书目

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阅读书目
2021年5月5日
其他

耶鲁大学教授给研究生的一些忠告

关注史学理论前沿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021年5月3日
其他

“社会性别研究”推荐阅读书目

女性形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反映一个国家与社会中的妇女权利和价值观,还会反映一段时期内的国家政治走向和社会心理状态。(黄巍《自我与他我:中国的女性与形象》
2021年5月2日
其他

一篇关于 “男男” 性服务群体的研究文献

男男性服务群体的性、性网络、艾滋风险——以东北地区为例
2021年5月2日
其他

王汎森:陈寅恪的历史解释

我之所以花了许多笔墨从《柳如是别传》中,勾稽他对晚明清初文人写作的“象征化过程”所产生的不明言的历史证据的运用,除想揭显陈氏“心史”解释的史学方法,也是为以下有关胡适眉批《论再生缘》的讨论作铺垫。
2021年5月1日
其他

海登·怀特:历史解释中的形式主义与情境主义策略

关注史学理论前沿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021年4月30日
其他

​彭刚: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的边界

以语言结构的形式出现的历史事实,就并非单纯事实的呈现,而往往带上了特定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立场、言说者个人的偏好等等,换言之,其中就常常包含了人们通常归之于解释性的因素。——彭刚
2021年4月29日
其他

北京大学“历史社会学”课程参考书目

要理解现在、把握社会变迁的方向,就需要深入掌握社会变迁的长期进程。只有站在历史的视角——对于韦伯而言它可以长达2500年,才能充分理解现在的独特性、动力和惯性。——《历史社会学手册》
2021年4月23日
其他

后真相时代:谁动了我的“事实”

信息消费场景日趋移动、碎片,思考和推理过程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获取结论和观点。——王舒怀
2021年4月22日
其他

男导师的妻子叫“师母”,那么女导师的丈夫怎么称呼?

关注史学理论前沿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021年4月21日
其他

新文化史与新社会史的异与同

姜启舟:威廉·乔治·霍斯金斯与英国新社会史的兴起
2021年4月19日
其他

侯建新 | “封建主义”概念辨析

*上图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侯建新教授。文章原刊《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6期。截至昨日,该文在知网的下载量为8173次,被引量为89次。
2021年4月17日
其他

黄敏兰 | 中国人误解和滥用“封建”的根源

[1]潘光哲:《“封建”与“Feudalism”的相遇:“概念变迁”和“翻译政治”的初步历史考察》,叶文宪、聂长顺主编:《中国“封建”社会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页。
2021年4月16日
其他

张海鹏丨“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提出及重大意义

1929年2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的《中央通告第28号》,指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这就把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连接起来,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张海鹏
2021年4月16日
其他

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阅读书目

60、[美]莫里森、康马杰、洛伊希滕堡等著,南开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译:《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2021年4月13日
其他

学术网站:汉籍全文资料库计划

如果您知道实用的、小众的学术网站,希望您在后台留言,中文和小语种皆可,我们将后续整理与发布学术网站信息。谢谢!
2021年4月6日
其他

如何写好一篇论文开题报告?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2021年4月6日
其他

学术网站: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开世览文)

如果您知道实用的、小众的学术网站,希望您在后台留言,中文和小语种皆可,我们将后续整理与发布学术网站信息。谢谢!
2021年4月3日
其他

姜启舟:威廉·乔治·霍斯金斯与英国新社会史的兴起

梁民愫《英国学派与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出版
2021年4月1日
其他

学术网站:HathiTrust数字图书馆

纸本文献数字化是HathiTrust项目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了满足成员馆用户日益增长的电子文献需求,HathiTrust项目每年都要更新自身的数据库资源并且逐渐增加开放获取的数字资源。
2021年3月31日
其他

记忆和历史之间:记忆研究书目

在我们的社会里,老人也受到尊敬,因为他们阅历丰富,拥有许多记忆。正是这种功能给了他们现在有权得到的唯一声望,他们怎么能不会刻意地努力履行这一功能呢?——《论集体记忆》
2021年3月30日
其他

郭小凌:西方古典文明推荐书目

关注史学理论前沿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021年3月29日
其他

高国荣:美国史推荐书目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后,曾于1789年有大幅度修正,主要是补充了10条修正案,这10条修正案也往往被称为《权利法案》(或《人权法案》)。美国《权利法案》——美国宪法中第一至第十条宪法修正案。
2021年3月29日
其他

梁民愫《英国学派与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出版

Hobsbawm)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著述、核心内涵和学术地位,同时彰显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思想表达与本质特征,进而从侧面呈现20世纪英国史学的思想流变及学术风貌。
2021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