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导读:曹乐,清华大学毕业,16年初加入滴滴,带领团队建设了滴滴网约车技术体系,现任滴滴网约车技术部负责人。面对技术团队同学的成长困惑,曹乐给同学们写过一封信,他从各个维度去阐明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帮助同学们不再局限于从技术视角去看待问题,而是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与方法。他围绕如何成为技术大牛这一话题提出以下一些想法:寻找范式、刻意练习、及时反馈;垂直打透、横向迁移、深度复盘;聪明人要下笨功夫。在此再次分享给大家这封信的内容。很多同学都有关于工程师该如何成长的问题,大家普遍对如何成长为牛人,如何获得晋升,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持续学习充满了困惑,这其实是每一位同学成长过程中必经之路,在这里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心得。同学们普遍对成长充满了焦虑感。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习,需求太多太琐碎感觉自己没什么进步,做技术是不是做到35岁以后就没人要了,等等,都是对成长焦虑的体现。这种焦虑是正常的,所有的渴望,在内心的投射其实都是焦虑。任何一个渴望成长的人,不管处于什么阶段,一线工程师,架构师,还是总监,副总裁,其实内心中都是充满了焦虑的,无一例外。对于这种焦虑,我们所要做的是接纳,而不需要过度担忧。这种焦虑并不是说,想明白如何成长了就会没有了,到了某个阶段就会没有了的。成长的脚步和期待一刻不止,内心的焦虑也一刻不会停歇。正是这种焦虑感,驱使你写代码追查问题到星夜,驱使你牺牲休息娱乐的时间和一本本厚厚枯燥的书作伴,驱使你不断努力向前,不舍昼夜。相反的,如果内心中没有这种焦虑,反而是值得担忧的。这可能说明已经习惯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了。在现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以及我们这样一个高速发展和变化的行业,失去对成长的渴望和焦虑反而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所谓的程序员35岁危机,其实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有太多太多人在工作几年以后,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之后的十几年工作只不过是头2-3年的简单重复而已。在我们这样一个行业里,在招聘的时候,如果摆在管理面前的两个人,一个是初出茅庐或刚工作2-3年,充满了对成长的渴望;另一个工作十多年了但水平和工作2-3年的人差不多,只是更熟练一些,不过在舒适区已经躺了十年了。如果负责招聘的是你,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而另一方面,其实是高端人才在行业内的极度极度稀缺,这在行业内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真正的大牛太稀缺了。在这样一个行业里,如果一个人能够持续成长,能力和工作年限成正比的持续提升,这样的人,任何时候在行业里都是被疯抢,怎么可能会遇到任何年龄的危机呢?如何学习,其实是有方法论的,那就是刻意练习。所谓的10000小时成为大牛的理论是片面的,如果只是简单重复10000小时,是不可能成为大牛的。刻意练习包含了三个步骤。第一,找到你要学习的这个领域体系的范式(pattern);第二,针对每个范式刻意的反复学习和练习;第三,及时反馈。大家在过往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在实践着刻意练习。拿面临高考的中学生举例子,好的学生通常是把一门功课拆成了很多知识点(寻找pattern),然后针对知识点以及他们的排列组合,有针对性的反复做各种难度的题(刻意练习),每次做完题都对一下答案看看正确与否,如果错了就思考,记录,复盘(持续及时反馈)。这样的学习方法就是事半功倍的。而事倍功半的学习方法,就是不分青红皂白拿起一本习题或卷子就拼命做,我上学的时候身边不少同学非常勤奋但成绩并不好,多半都是这个原因。再举一个我最近在学打羽毛球的例子,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把打羽毛球拆解成步法和手上动作,小碎步,米字步,正反手挑球,放网,正手和头顶高远球吊球杀球等(寻找pattern),然后针对每一个动作反复练习(刻意练习),然后请教练或者录下来看视频纠正自己的动作(及时反馈);而错误的学习方法是,上来就盲目找人打比赛,以赛代练,这样的进步是很慢的,而且错误的动作形成习惯以后未来反而很难纠正。当学习方法不正确的时候,刻苦的学习常常只是看起来很勤奋,并没有应有的效果。当接触一个陌生领域的时候,错误的学习方法是不带目的性,上来就找一堆相关的大部头开始啃。而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快速梳理该领域的知识点,形成框架体系(寻找pattern),这里有些小窍门可以快速构建起一个领域的知识点体系,例如看一些该领域的综述性或开创性的文章(看论文,别瞎看网上的文章),或者找本该领域综述性的教科书看它的目录(注意,好的教科书的目录往往就是这个领域的知识框架,内容倒不一定非要看下去)。然后,针对每个知识点,找书里的相关章节,该领域相关paper里的相关section深入学习,建立起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刻意练习)。最后,再把知识点和现实工作中的情况(自己工作,或其他公司相关的工作)进行对照(及时反馈),从而建立对一个知识点的深度理解,最后融会贯通建立对一个领域的理解。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拿我当年学习分布式存储的过程为例子,先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梳理出需要深入了解的知识点(例如,元信息组织,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