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擦边球

其他

胡文辉丨新闻杂咏·少妻

新闻杂咏(少妻)梨花能压海棠无,白石风流事不孤。背后是非谁管得,从今好画美人图。生稊枯杨事岂无,温柔乡慰暮年孤。可餐秀色休长饱,安得心如柏拉图。
4月11日 下午 4:14
其他

胡文辉|“既盗其物,又伤事主,可乎?”

“既盗其物,又伤事主,可乎?”约模两个月前,我写过一篇《历史的垃圾时间,文化的悠长假期》,发在自己公号上,结果达到了自有公号以来最高的阅读记录。而我自己也觉得,“历史的垃圾时间”,确是一个有意思的说辞。最近,有人觉得这个说辞仍有剩余价值可以榨取,于是又来了一篇《历史的垃圾时间》,其阅读数更是十倍于我了。那个公号的粉丝基数想必相当的大,能帮我把“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个意念推广出去,本也是好事。但当时略略看过此文,却颇觉得不爽,原因大约是两点:一个是,作者一开头先就很堂皇地祭出了“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个概念,却技巧性地把这个概念的出处放在了下文,而且行文处处摘抄我的原文,有明抄,有暗抄,前面抄,后面也抄,从头到尾都是依榜于“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个意念,却还要倒打一耙,说“历史的垃圾时间,感觉像经验主义的说辞,此概念并不严谨,且有事后诸葛亮之嫌”。一个是,“历史的垃圾时间”本不是一个正经的学术概念,它只是主观性的说辞,只是有意味的视角,只适宜用来形容某些特殊的历史情境,我所举的历史事例,都是仔细斟酌过的。而那位作者并没有真正的史学素养,一边说这个概念不严谨,一边却把这个概念无限放大,放之四海,基于西方进步、东方停滞的庸俗史观,将一些流行学说拼凑起来硬塞进这个概念里,想借此来解释西方的兴起与中国的衰落,显然属于过度又过度的阐释了。当然,作者毕竟还算有底线,没有抹杀我的名字,也把我的文章列入了参考文献。所以,不是抄袭,不是洗稿。所以,我本来也觉得无话可说,由他去了。所以,当有人告诉我“有位朋友借用您的‘概念’写了一篇文章”时,我也无心吐槽,只是客气地顾左右而言他:“本来就是个主观概念,他好像想把它客观化,其实还是主观。”那种文字,本来也是志在流量而已,若跟他讨论学理问题,就未免太较真了。那么,现在我为什么又仍写出这篇文章一吐其槽呢?因为我又发现,像这样的作者,像作者这样写文章,是大有人在的。这不是个别现象,我不是一个人在吐槽,我也是在替别人吐槽。近日看朋友圈,见到几位友人跟帖,谈及时下学术论文常见的毛病。张君说:“毫无心得,为标榜创新独见而硬提异议,这也是所谓论文的恶心之处。”严君说:“尤其是一些硕士论文,刚刚入门,遍求新意不得,就这么来。”并举了自己的例:“对方一篇文章,88%抄我的,5%补充一点我剪裁掉的材料,5%补充一点他的独门材料,2%抓住我一点鸡毛蒜皮的小错。……又抄又骂,得了便宜还卖乖。”这就对了,这就是问题所在。那篇《历史的垃圾时间》之所以让我感觉不满,正在于它“为标榜创新独见而硬提异议”,在于它“得了便宜还卖乖”啊!这一阵陆续在翻检《王恽全集汇校》,王恽是元初时人,他有一部笔记叫《玉堂嘉话》。前几天正好看到笔记里的一条:“遗山尝与张哝斋论文,见有窃用前人辞意而复加雌黄者,遗山曰:‘既盗其物,又伤事主,可乎?’一座为绝倒。”所谓“窃用前人辞意而复加雌黄”,就是说,既剿袭了前人的创意,又反过来指摘前人的不是,以显示自己高明,这不就是“为标榜创新独见而硬提异议”、“得了便宜还卖乖”吗?太阳底下无新事,古人今人,心理攸同,果然。遗山,就是元好问。瞧瞧,元好问也为此而吐槽呢。所以,对《历史的垃圾时间》这种文章,我也想学元好问说一句:“既盗其物,又伤事主,可乎?”​​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胡文辉丨近作四首

基辛格辞世(仿文天祥愧故人一律,时文氏身为宋使见拘于元军)诸侯揖让耐车尘,五十年间未退身。魏绛后来非利晋,信陵当日为倾秦。如何衰朽尊耆老,终竟零丁别旧人。地下若逢先帝斥,可能龃龉愧称臣。附原诗:九门一夜涨风尘,何事痴儿竟误身。子产片言图救郑,仲连本志为排秦。但知慷慨称男子,不料蹉跎愧故人。玉勒雕鞍南上去,天高月冷泣孤臣。特斯拉视频事件(仿李梦唐咏史)颠倒衣裳云雨时,可怜官里费陈词。琉璃眼是丹青手,画出春宫君不知。附原诗:高阁垂裳调鼎时,可怜天下有微词。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悼高耀洁用时人韵那堪血色尚黄昏,回首中原几处村。生此星球皆故土,美洲虽远莫招魂!再悼高耀洁(用陈师道九日寄秦觏韵)中原猩血色如霞,忍见坟前集万鸦。行状何年揭黑幕,故园无地献黄花。遮羞郡县官仍在,积德幽冥寿已加。岂止医人更医国,一生为裹几棉纱。附原诗: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胡文辉|历史的垃圾时间,文化的悠长假期

那么,明朝走到了哪一步,才算是完全无力回天了呢?或者更合理的节点,应该在1630,即袁崇焕被杀的时候吧。那样的话,从1630崇祯自毁长城,到1644崇祯自杀煤山,就是明朝的垃圾时间了。
2023年9月19日
历史文化

胡文辉|《史记》“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问题再议

按:此系旧文。原刊《中国文化》2014年秋季号,收入《洛城论学二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时加入“补记一”,现再加入“补记二”。《史记》“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问题再议
2023年8月22日
其他

胡文辉|关于《满江红》词的两个问题

关于《满江红》词的两个问题不谈电影,只谈词作。但目前讨论《满江红》词的热潮,自然是由张艺谋的电影引起的,所以我想先声明两点:张艺谋的电影好不好是一件事,但《满江红》的真伪是另一件事,作为学术问题,应就事论事,尽量避免受到电影的影响。不应将针对电影的不满情绪,带入到词作的讨论上,具体点说,就是不能因为不喜欢电影,就倾向于断定《满江红》绝不是岳飞的作品。此其一。张艺谋的电影好不好是一件事,但电影作为虚构作品,把《满江红》当作岳飞的作品(遗作),并以此为核心编造情节,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作为一个映像版的通俗故事,《满江红》词是不是确凿的岳飞作品,并不那么重要。虚构作品自有将另一部虚构作品当真的特权。就让考证归考证、虚构归虚构好了。此其二。关于《满江红》词的真伪问题,以往的商榷已经太多,在学术上的重复性也太多,在此不必总结。对于这首词,我一直比较关注里面似为前人忽略的两个细节,兹借此机会写出,以应世缘。之一
2023年1月29日
其他

胡文辉|“不放河汾声价倒”

sacred)这是他当年办《明报》的信条。金庸的新闻信条,对于做学问其实一样有效,也应该成为一个学术信条。将立场置于事实和学理之上者,不足以称新闻人,也不足以称学人。
2022年9月1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胡文辉丨对《“闭关锁国”新探》的几点看法

对《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的几点看法◇就发布的时机来说,此文有迎合当前对外政策之嫌,意在影射,可谓用心不良;但就具体的论述和看法来说,我觉得此文并无太大问题。史学与其所产生的影射作用,二者是不能划等号的。◇近代以前的“闭关锁国”,与近代以来的“闭关锁国”,性质完全不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完全不同。◇近代以前的“闭关锁国”,确有算得上“成功”的例子。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对外政策不能说是失败的。比清朝更典型的是日本德川幕府政权,其封闭程度更甚于清朝,但必须承认,它确实维持了三百年内部的稳定和繁荣。◇以全球史立场而论,限于技术条件,近代以前的经济体是地区性、国家性的,远程贸易以奢侈品为主,对外封闭或半封闭并不至于影响市场和消费的主体;反之,近代以来的经济体越来越趋于全球性、超国家性,远程贸易囊括了日常生活用品,对外封闭或半封闭必定会损害市场和消费的主体。易言之,在帆船的时代,“闭关锁国”不会直接影响到民生,不会直接影响“沉默的大多数”;但在飞机和集装箱巨轮的时代,“闭关锁国”必然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明清时期确不算完全的“闭关锁国”,重新定义为“自主限关”未尝不可。在中国史上,最彻夜的“闭关锁国”出现在1950—70年代。我们观察当前的对外政策,恰当的参照系应是1950—70年代,而非明清时期。◇戴逸先生写于1979年的《闭关政策的历史教训》一文,是批评“闭关锁国”的当代史学先锋,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显然意在为“改革开放”制造舆论,在性质上是“影射史学”的延伸。就其影射的动机来说,要比《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此文可取,但从史学本位来说,却是更为粗疏的论述。
2022年8月28日
其他

胡文辉|唐太宗的佛寺

按:此系旧文,已收入《欲采蘋花》,兹录出以应景。唐太宗的佛寺(二题)之一
2022年7月22日
其他

胡文辉|曹参“勿扰狱市”另解

曹参的“勿扰狱市”,可说是汉初经济自由主义和放任主义的一个缩影。而到了汉武帝的时代,却是反其道而行,由于政治的铺张和军事的扩张,经济制度已全面转向“国进民退”,与“勿扰狱市”根本是南辕北辙的。
2022年5月22日
其他

胡文辉|中国古代的“私宅不受侵犯”观念钩沉

林达式的思路并不孤立,比如刘军宁先生那篇《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载《公共论丛: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1998年版)也是如此。刘先生说:“18世纪中叶英国的一位首相,老威廉·皮特(the
2022年5月9日
其他

胡文辉|一个成语,一个段子

一个成语,一个段子
2022年4月17日
其他

胡文辉|“消极自由”是知识分子最后的尊严

以上两种文本,《对科学院的答覆》不必说,《我之信条三则》也早受瞩目,而我也谈不上有新的看法。我真正想拈出来讨论的,其实是第三个文本,吴宓日记里的一处内容。
2021年11月2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胡文辉|学人打架考

这个段子,意思虽涉粗俗,但化用原典,却是很有文化含量的。“曾孙来止”,出《诗经·小雅·甫田》;“我太公望子久矣”,出《史记·齐太公世家》;“将军魏武之子孙”,出杜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21年7月3日
其他

胡文辉|“求仁得仁”,未尝不可

近代北洋巨擘吴佩孚1939年病故(一说因日本医生暗害而死),杨圻(云史)的挽联:“是求仁而得仁,公已大成,虽死何憾;易家哭为路哭,吾将安仰,并恸其私。”这个“求仁得仁”的用法,也跟挽陈其美一以贯之。
2021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