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小财女
其他
重磅信号!风要来了...
这篇文章,是星哥专门为这次会议,亲自写的解读,半夜加个班,请读到最后,很重要。5月份以来,整个财经地产圈,都在围绕救市政策展开讨论。记住,我这里说救市,不是说救房地产,而是救经济。到了6月初,外面不断传小作文,说上面正在制定一系列政策......终于,今天晚上已经正式放风出来了。重要的事情果然都只在周五晚上。星哥看了这个通稿全文,详细版去新浪财经头条可看,摘取几条我认为重要的解读给大家:1.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等上面的这个结论和判断,是针对全球需求收缩的大背景引发的,因为今年以来,我认为甚至比去年的外部环境还要恶劣,而从上面的信号看也是如此。为什么这么说呢?不仅仅是我们的外贸收缩,连越南的出口也变少了,甚至金丝雀韩国的出口也大幅下滑。过去欧洲的经济引擎,出口大国德国,也宣布自己进入技术性衰退的区间。这些出口的龙头都集体不行了,可见外贸并非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是全世界的投资和需求的确在萎缩。2.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又是一波降息潮!
公众号终于重见天日了,啥也不说了,老粉们,一定要记得星标一下,不然会收不到我们的更新通知了。星标,星标起来哈。今天又是一个对有钱的朋友来说不好的消息,因为六家国有大行再度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25%下调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05%,3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六大行的银行存款利率将全部降至2.5%以下,执行利率将告别“3时代”。这意味着,100万存五年利息少7500元!怎么样?有没有惊喜,如果经常看我们公众号,对利率下行早就有预期了,存银行想赚钱,就别指望了。银行现在贷款放不出去,赚不到贷款人的利息,怎么可能给存钱的人利息,这个利息估计还会降。存银行活期,基本上是没利息了。零利率时代真的不远了。这次利率下降,传递的是一种什么信号?都懂的,,今年经济真的很差,今天海关出了5月的出口数据,确实惨不忍睹。必须要降息,保经济,保股市和楼市。因为继续降低利率,才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这样能让企业有动力放资金投资,让更多钱流入实体企业进行扩展。另一方面,现在储蓄太多了,上面希望大家把钱都拿去消费,别再趴在银行账户里面,一动不动了。钱不动起来,经济要怎么才起来。只是,我觉得这个效果一定很有效。因为哪怕降到零利率,很多人还是不消费,企业不投资。看到几条评论,也是说降就降,还是得把钱存着,就是不消费。这两天雪球有个博主说今年618出乎意料的好,结果评论区被骂惨了,今年要扩内需有多难。说回理财,这两年理财市场太恶心了,股票亏损,连银行理财、债基等既往相对稳健的产品。今年都出现了亏损,钱没啥好去处,活期利率又太低,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很多人干脆就考虑存定期存款了,先把现在的利率给锁住。我们的粉丝是不是有很多人这么想的?很多人就是要追求保守,安全稳健,又能有点小收益。所以我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啥?我看大家都把一些现金放到哪里?第一,国债。第二,大额存单。第三,3.5%的储蓄险。买这三样东西的人特别多。因为可以先把当下的利率先锁定个3、5年,甚至更长期,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今年买储蓄险的人真的很多,我看到很多粉丝直接10w,10w的买。星哥之前一直建议大家有条件给家庭买一份,尤其是新冠之后,你会发现,保险太重要了!不要一开始就排斥。包括健康险,医疗险,重疾险这些能配置上都要配置啊,亲们。3.5%的增额定寿,也是非常不错的产品。因为3.5%的利率很快就要停售了,星哥当年买的时候都是4%,所以利率往下是事实,未来会越来越低。因为一个国家市场利率和一个国家的GDP增速存在一定关系。
2023年6月8日
其他
我们正处在资产荒的大时代!
大家好,星哥来了。今年大家应该发现了,市场上钱非常非常多,前不久还降准,央妈现在放水好多啊。1月M2同比增长12.6%,2月又同比增长12.9%,已经创近7年新高。M2增速这么高,但是房价没涨、股市没涨、物价也几乎没涨。看看2月的CPI只有1%的增速了,对比欧美七八个点的涨幅,反而是通缩状态明显,PPI更是直接负增长了。这是因为货币继续空转。2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但存款又增加了2.8万亿元。存的还是比贷的多,这说明,银行是以贷款形式把钱放出去了。但个人转头就把借到的钱以及获得的收益又存进了银行。所以这钱根本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流动起来,一直都在金融系统里空转。但是,经济要复苏,上面不会让这些钱一直放在银行里面不动的。想要钱动起来,主要就两个方向,一是进入消费市场,推高物价,二是投资,推高资产。第一种可能性不是很高,因为大家消费信心不足,即使手里有钱也不太敢消费。那么很有可能是第二种,一旦水流出银行系统,那么必然会抬高房价,股价等金融资产价格,现在一些敏锐的人已经抢先开始布局。。所以星哥建议你,有钱肯定先配置核心资产,如果单纯放在银行里面,利息只会越来越低了。前段时间我跟几个头部股票大V,还有证券公司的一些高管副总裁喝茶聊天,聊起去年以来的形势,都提到一个词:内卷。内卷之下,机构推出的产品卖的都不太好,比如以前机构还能卖点固收+,现在这个+,+的越来越不明显。以前还买银行理财,去年迎来赎回潮。存款更不行,年后又降了一次存量利率。现在市场上是钱非常多,但是好资产却非常少,基本上就是我说的:资产荒。普通人根本不知道买什么来保值,除了大额资金用来买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其他的小笔资产如何规划呢?有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我是一直建议作为你家庭资产配置的补充,这是你家庭的长期保障,尤其是在你现在还能赚到钱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资产的提前储备。这个东西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储蓄险:增额定寿。我一直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适当的配置一份储蓄险,为什么储蓄险还算香呢?大家听一下我的逻辑:①、市场动荡那些被股市被基金绿出一片草原的朋友应该很有体会,权益资产波动太大了,风险过高。你可以玩,但是要赚钱也不容易。这种时候,回头看看储蓄险这样比较稳的产品,突然就发现很香~不仅稳,安全性还很高,有兜底。即使保险公司破产或倒闭,那也没事儿,因为有保险法,法律最大。《保险法》第89条和92条规定,万一人寿保险公司倒闭了,也会有其他的保险公司来接手,保单不受影响。比如之前安邦人寿解散,卖出的保单就移交给了其他保险公司,买了安邦保险的小伙伴利益不会受损。只要你买之前可以上银保监会官网或者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上查到相关保险的备案。购买之后,会收到一个电子保单,等保单生效后,可以在第三方平台比如“金事通”,“中国保险万事通”查自己投保的保单。②、利率下行未来,利率下行至负利率必定是趋势。现在看这趋势来的比之前预料的更快了,因为银行的存款利率今年下调次数和幅度都超预期。负利率对你的资产缩水影响会很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年化复利5%,连续复利5年会增值27.63%;若变成2.5%,连续复利5年是增值13.14%。若每年的收益率变为-0.5%,像丹麦这次调整,相当于你在银行放1万,年末要给银行交50块钱,这钱还倒贴了。这种时候,如果储蓄险能提前锁定3.48%左右的复利,同时也是给你锁定一份长期的相对高且更稳收益率。②、养老问题在之前的人口危机的文章里面,我已经提到了,养老压力空前,三大支柱养老变革就是释放信号:靠政府养老已经不行,一定要自己提前规划,不然老年生活会很尴尬。而且以后的人,只会越来越长寿,长命百岁都不稀奇。但是老了之后,如果没有钱,难免害怕遭人嫌弃。那晚年的生活会没有尊严。人无远虑,并有近忧,养老的问题你可能现在没那么急迫,但是你一定要早做规划,越晚买储蓄险,利率会越低。年轻时买年金险,每年交钱,比如交10年、20年,之后60岁退休开始领钱,活多久领多久。这笔确定的钱,就是有尊严养老的保障。更重要的还是,现在普遍的储蓄险还有3.48%,以后哪还有,只有3%,2.5%了,你别等到那个利率下滑了之后再买,就没那么划算啊。哪怕你不养老,你有小孩,给小孩作为成年教育金,大学的时候拿出来作为学费,也是非常香的。那现在推荐什么产品呢?之前跟大家推荐过的爆款增额寿险——金满意足多多版就要下架了。大家赶紧趁现在还有这么高的收益,配置一份,越往后面的产品收益都是越低的。之前买过4%,5%的储蓄险产品的朋友就知道,金满意足多多版这个收益放几年钱根本瞧不上,但是再过几年回来看,想买也买不到了。说一下为什么推荐这个款产品:第一:这款产品irr最高可达到3.48%,而且这个还是复利,银行存款那些仅仅只是单利。第二:现金价值高,最快第5年就能先拿回本钱这个回本速度比之前的臻享版还快,给大家看下不同缴费期限,拿回本钱的时间:很多产品在交完保费后,还得等上好多年才开始反超保费,金满意足多多反超速度很快。总保费还没交完,就已经开始赚了。③、这款产品“灵活性”很强这个产品可以支持随时加保、减保,且每年次数不限。这样一来你要是觉现在收入低一点可以先存少一点,等未来收入高了再调高保费。用小钱先锁定长期高利率。这款产品是目前市场上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这次,只有最后9天了!!因为我推荐的有点晚了,想了解一定要抓紧最后9天的时间,赶在30号下单。切记这个时间点!大家可以点击下面小程序,点击【预约顾问】,他们家销售会找你约时间讲解。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警惕!疯狂在抢黄金!
最近金价一直在持续飚升。3月18日,各大金店的价格已经飙到了576元/克。就拿周大福的金价来看,18号的金价已经相比月初涨了7.6%。我看到网上有人说,金价涨的连金铺都心痒痒,把金饰品融了卖。国际黄金价格今天正式短暂突破2000美元大关,离两年前的历史高点近在咫尺。上周,一周内纽约黄金期货上涨约5.7%,创2020年4月以来最大周涨幅。为什么这一波黄金涨这么多?最直接的原因,是欧美银行业危机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黄金价格主要受到三个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实际利率和宏观和地缘的不确定性。硅谷银行和瑞信银行的事件,让大家现在很没有信心,就会使得投资人争相购买黄金这样的避险产品,短期需求就被拉升。还有就是硅谷银行的风波也引起大家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如果经济衰退快于预期,美联储加息的步伐肯定会放缓,那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回落,那么和美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反向关系的黄金必然会继续上涨。除了这个短期事件带来的上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全球央行在不断买买买。根据世界黄金协会《世界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数据,2022年全球央行净增加了1136吨黄金,同比大幅增长152.31%,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央行还是在持续地买入黄金。1月全球央行净买入黄金的数据,最终的1月数据较去年12月环比上涨192%。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末,中国官方储备资产中共持有6592万盎司黄金,折约2050吨,环增1.23%,约购买25吨黄金,连续4个月增持黄金。央妈这么大手笔的买黄金,肯定是感觉到了什么?因为央妈在买黄金的同时,也在同步抛售美债,央妈这么做,确实是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大家想想,美国过去在加息周期下,让美债上涨很快,现在很快要进入降息周期了,那么再持有美债就不划算啊,因为收益就会下滑,不如把手里的美债换成黄金更稳妥。而最近美国的银行出现了好几家在暴雷,大家开始对美债不像过去那么强信任了。美债本质就是美国找其他国家债主们借的钱,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现在已经是美国第二大债主了,现在美国人修路修桥,给那些公务员发工资,某种程度上,有小部分就是我们的钱。可是美国的债务规模已经是超级大了,因为这么多年已经码到了31万亿的天量,这么多钱未来怎么还?每年的利息巨大,美国国内财政部跟美联储也已经是天天内吵架,警示这个炸弹,就怕有一天还不上利息违约,那美国就彻底炸了。这种情况要是真的发生,那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一定就会到来,全球以美元为核心的信用体系将会崩塌,因为美国的兴亡一定会关系全球,那么全球经济正式陷入到衰退之中,这可能是目前全世界除了战争之外,最大的隐性危机。而这些年很多国家已经陆续不信任美债了,因为全世界都在抛美债,第一个清空美债的是谁你知道吗?是俄罗斯。因为俄乌战争后,俄罗斯的海外美元资产全部被没收了,俄罗斯干脆就清空了美债和美元,直接把海外黄金运回国内,关键时候,还是黄金最安全。现在包括我们国家,日本,欧洲都在减持美债。比如我们国家,已经从持有1.3万亿美债,降到8000多亿了。很多人逐步开始对美债产生信任危机,对我们来说更加如此,现在中美就这个局势,你想想都知道,就怕我们成为下一个俄罗斯。那还不如趁着美国即将降息,美债收益率下滑的情况下,赶紧把美债换成黄金,显得更安全。说回国内市场,黄金消费市场不再是大妈专属,年轻人攻占黄金市场,90后、00后已经成为黄金消费的主力军。2023年春节期间,我国黄金消费同比增长18.2%,其中20-26岁人群黄金消费增速超过其他年龄段,成为主力军。真的是年少不知黄金香。我今天还问了一下公司的90后,他们结婚的时候父母给买金饰品,还会嫌长辈老土,金饰品不适用。结果没过几年看现在金价涨成这样,后悔没多买一点。每个人确实需要配置一点黄金,但是别想着买金饰品当投资的,要投资就直接买金条。那些金饰品还是带有消费属性,回收的价格和国际金价都差个20~30元。而且金饰品还有手工费,成本也不少。而且黄金的通用性极强,你以后拿着黄金到各个国家都可以换成货币。在各大银行就可以买到黄金金条。黄金投资还有一个方式就是购买黄金ETF,购买黄金基金就是直接投资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U9999实物黄金合约,一手约等于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又一波裁员潮来了...
网传阿里要裁员30%,又一轮裁员潮来了!我看到微信群上说阿里要裁员30%,这数据有点夸张,现在阿里大概有24万人,裁员30%,那得裁掉7.2w,不可能一下裁这么多。但是,裁员的号角已经吹响,只是多少的问题。上个月末,Meta正在酝酿新一轮裁员,计划在未来几个月逐渐展开,或将波及数千名员工,包括管理层。上个月,Zoom同样宣布将裁员1300人,约占总员工人数的15%。还有字节、腾讯、微软等大厂,也在撤裁虚拟现实和元宇宙相关业务,并进行大规模裁员。同时,微软宣布不仅裁撤了工业元宇宙团队,还计划在全公司内实行新的裁员计划,将于3月底前在全球裁员1万人,约占员工总数的5%。还有迪士尼也计划裁员7000人,戴尔计划裁员约5%。海外的金融行业也不能幸免,麦肯锡计划裁掉多达2000个岗位,是公司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纽约梅隆银行计划今年裁员3%左右高盛计划裁员3200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将裁员500人...路透社援引就业咨询公司Challenger,
2023年3月15日
其他
存300万,就能提前退休了吗?
最近,社交平台上有对上海80后的夫妻称,攒够300万决定退休。她说,自己今年33岁,丈夫40岁了,去年两人双双失业了,这个年龄出去不好找工作了,索性就不工作了。今年她打算把这些存入大额存单,再拿出一部分去炒股或者买基金,每个月理财收入有1万元,她预计300万能用到约70岁。现在网上引起热议,300万就能退休了吗?40岁存够300万想要退休,真的不要太天真。看了一下,这对夫妻,那么对于这对小夫妻而言,他们除了300万现金,还有一套无贷的房子(还是上海的),也就是说这对小夫妻的家庭总资产有700万。而且双方父母都各有一套房,两个人也不打算要小孩。这样的配置别说存300万,存够200万我觉得都够退休了。而且,现在这两个人因为这一波热度社交平台还涨粉不少。可见,人家这样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网友真当人家要退休了。搞搞退休人设,发发vlog,转型做博主,不比上班香。就像前几年,有个公众号说,没有八百万给孩子买学区房,然后卖了房开始带小孩周游列国了,靠着当时那一波热度圈了不少粉。现在别说一套学区房,全款拿下几套都不是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300万养老是远远不够。1、收益在下滑。300万的本,每个月要收益1万,年化是4%,如果要是投资低风险资产,这个收益率在现在来说都很难,未来更能保持这个收益。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已经持续下行好几年了。2019年,封闭式产品按募集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44%。2020年,全年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兑付客户平均收益率为4.05%;2021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97%、最低为2.29%;2022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只有2.09%。想要靠着银行理财维持每个月开支真的很难。就算真的有,也是靠通胀达成的那个收益。那这样一个月一万也不够维持生活费。2、生活的不确定性一旦上了年纪,身体的各种毛病就找上门了。虽然有医保,但是还是很多不能走医保报销的。所以,我一直说,趁年轻的时候要先把保险配好,别等到人到中年,才发现保险公司有多不待见你了。有需要的可以看下我们做的这个适合大部分人的保险规划:2023家庭保险配置清单这种主动或者被动“提前退休”的现象并不少见,归根结底,就是中国已经进入低欲望社会: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当年,日本当年经济腾飞时期,人人都在买爱马仕,买大排量汽车,买大房子,全球到处买买买。但泡沫破裂之后,开始跟你玩断舍离了。日本陷入“失去的二十年”,现在看样子马上就是“失去的三十年”,往后还会有“失去的四十年”、五十年。这样的背景下,日本进入了低欲望社会,青年人的奋斗劲头消失了不少。现在我们现在也有这样的趋势,主要的是经济增长较高峰期有较大下滑;年轻人的收入增长也有所放缓了,特别是这三年之后,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观,加上这些年来,普通人想要突破阶层的。一些在大城市卷不动的人,就开始躺平了,就决定不买房,不结婚之后,生活就可以佛系了,找个差不多的工作,早九晚五。关于这一点你又怎么看呢?你觉得存多少钱就能提前退休呢?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今年,外贸太难做了!
今天看到网友爆料,东莞最大的模具工厂要给员工放假了。外贸确实不好做,有个亲戚在东莞开美甲纹眉店,她除了服务客户还会经常找学徒。前几天闲聊,她就说今年过完年之后,周边工厂里的女孩子们来学美甲这些的人就变多了。一来,厂里的活少了,这些厂妹就有时间来学习;二来,也是环境不好,担心失业。去年底,全面放开的时候,各地扎堆出国抢订单。本想着放开后大干一场,结果没想到,效果不大,扭转外贸行业的寒冬局面。海外订单,没有丝毫起色。好一点的企业,订单量还剩下往年的几分之一,差的几乎没有订单,这还不是个案。外贸景气度看船运价格是最直接的。去年开始,海运的价格一路暴跌,到了今年,有些船亏本也做,再看看码头。我看到网上有人说,盐田港码头冷冷清清、出口船空出较多箱位、很多场地都清空了、还有大量的空卡车停运.....出现“空港”现象的不只盐田港,上海港、宁波港、广州南沙港都出现了这种情况。“上海集装箱运价在持续下跌,港口空箱已经达六七层。”“上海的集装箱运价指数跌进了三位数。”出口产品中有95%的货物是通过海运完成的,现在运价持续走低,和空港无不在反映了一个事实,贸易额在下降,货物少了。外贸的萧条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带来了工人降薪潮。很多计件工作的工人,单少了,活也少了,降薪也是在所难免。还有,工人们工作更难找了。刚刚还看到新闻还有工厂门口大喇叭:86年以上可以走了!僧多肉少的时候,工厂开始掐尖了。大家都知道,今年外贸不行很大主要受到全球经济衰退,外需不足的影响。那今年海外经济到底如何呢?之前就给大家说过,国外那些专业机构预测的今年的经济数据很差。这里就不重复了。再给大家说些其它的数据和风向。前段时间,沃尔玛发布了2023财年四季报,不仅出现了利润6年来首降,还提到2023财年调整后的每股净利润为6.29美元,也是近6年里首度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更糟糕的是2024财年(今年)的全年指引只有5.9至6.05美元,不仅远低于华尔街分析师事前6.5美元的预期,也意味着零售巨头将面临连续两年利润下滑。连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都对接下来两年的消费市场持悲观的态度。还有美国零售联合会这个月就曾公开发布,预计1月美国主要集装箱港口的进港货运量将降至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降至疫情前水平以下。虽然,2月是淡季,但这是我们近三年来同期最低数字。可见,随着美国经济放缓以及消费者对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感到担忧。零售商进口的商品减少了。除了大环境变差,还有东南亚这些国家在跟我们抢肉吃。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可以说我们在中、低端制造方面,已走在了国际发展的大潮前面。国内生产的中低档产品,大部分都是物美价廉,性价比极高。但是,在高端制造业方面的发展还远远不够。现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经历“大洗牌”。但是,随着东南亚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我们的外贸订单在飞速流失,向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区转移。而高端还没有发展起来,也就是之前说的转型,还没有取得里程碑的胜利。导致现在我们的外贸的处境陷入非常尴尬的局面,低端的产业留不住,中高端失守。外贸的暴露的问题,也是现在制造业的问题,高精尖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渐缩减,攻克高尖精产业才是破局的关键。了解3.5%的增额定寿险入口:出来了!今年存款果然爆炸了!星哥自己后面的一些心得,可以关注我的私人小号~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硬核实力不是吹出来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很流行:说世界格局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会取代美国目前的影响力和地位。当然,如果中国真能达到如今美国的影响力,所有中国人肯定会感到骄傲,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更强大呢?只有国家强大了,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才能有更好的机会,过更好的生活。但是理想归理想,现实中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差距。既要客观的看待我们自己,同时也要正确的认识他人。星哥因为工作原因,在美国工作过一年,在欧洲工作半年。我谈下我的个人观点,权当跟大家唠嗑了。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哪怕银行降息了,也都在存钱!
越来越多的城市的首套房利率下降到3字头了。来的太快了。1月30号,省会郑州,首次官宣,下调首套房利率到3.8%。1月31号,福州厦门跟进,下调到3.9%。紧接着,房贷利率下调如星星之火一样,快速的蔓延到全国各地,如今已经有29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2023家庭保险配置清单
关于投资大家一直有很高的热情,毕竟有金钱的驱动力,大家还是很积极的。不过大家的保障意识却很薄弱,要知保障做好了才是家庭资产的安全气囊。所以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市场上面合适的产品做成家庭保险方案,供大家配置参考。先说一下配置逻辑:成人:重疾险+意外险+百万医疗险+寿险老人:百万医疗险/防癌险+意外险小孩:重疾险+意外险+百万医疗险对于普通人来说,日常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两大类,疾病和意外,需要的保障类产品无非就是4种,重疾险、医疗险、定期寿险和意外险。简单解释一下这四个险种:重疾险:患了合同约定的疾病,赔付一定比例保额,弥补家庭收入损失。医疗险:报销看病就医产生的医疗费,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定期寿险:身故或全残,买多少赔多少,可以用来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偿还房贷等等。意外险:意外身故或者伤残,赔一笔钱,可以报销因意外导致的医疗费。这四个配齐了之后,大家还会把育儿和养老给考虑上,也就有了养老金和教育金。教育金:提前留一笔钱,保障孩子大学和深造的费用,部分产品可规划孩子的婚嫁金、创业金。养老金:提前规划退休生活,保障养老品质,早买早轻松。这几个主要险种就被称为4+1+1法则,人身险4大金刚+1教育护卫+1养老后盾。不同险种发挥的作用不同,不同年龄选择保险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比如老人和儿童优先医疗保障,身故责任则不用过多关注。这里谨记几个避坑小技巧:1、先保疾病,后保身故,疾病治疗是自己和家人优先需要的;2、先买足保额,再考虑赔付次数,首次赔付的保额越高越好3、先保障,后理财,优先给家人买齐保障类产品再考虑教育金、养老金和其他理财型保险。了解这个法则后,再来看看我们的商品清单,成人配置方案重疾险:推荐达尔文7号28岁买50万保额,保终身分30年交费。男生一年是4885,女生是4575。这价格放眼望去,真的可以叫一声大哥了。基础保障加量不加价,性价比再上新台阶,重疾理赔后,非同组轻中症继续有效。可选责任丰富,恶性肿瘤/原位癌扩展保险金、ICU住院保险金、疾病关爱金、特定心脑血管疾病扩展保险金、身故/全残保险金等等。不同客户的需求都能照顾到,投保非常灵活。而且健康告知相对宽松,疾病罗列清晰,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都有机会正常投保,对于健康有小异常的客户来说,是非常值得一试的好产品。(核保宽松情况还是以保司提供的核保结论为准。)投保链接:达尔文7号考虑到也有人想要买重疾险多次赔的产品,这边也找到一款性价比同样不错的“守卫者5号”,该有的疾病保障都包含,重疾、轻症、中症能共享6次赔付,可以满足部分人想要让保障一步到位的需求。投保链接:守卫者5号医疗险:推荐医享无忧一年最高有400万的报销额度,还有住院垫付、外购药等保障,3人投保还可以选择家庭版,价格更优惠。免赔额1万块,符合合同约定的费用都能100%报销,不限医保目录,自费药也可以报。保证续保20年,20年内累计限额800万。续保时不看健康,也没等待期,发生理赔不影响第二年续保。但20年后,再次续保下一个20年时会审核健康。意外险:推荐小蜜蜂3号尊享版推荐买一年296元版本,意外去世,能赔100万,它的10万意外医疗保险非常有用,像平常因为意外导致的磕磕碰碰骨折治疗什么的,经过社保报销后,剩余的那部分医疗费(包含社保外的费用、自费药),都能由意外险来报销。还有猝死保障,猝死在医学上是疾病导致的,不算意外,很多意外险产品都不保这个。但小蜜蜂3号猝死可以获赔50万。定寿:推荐大麦旗舰版家庭的经济支柱,夫妻双方都得配上定寿,保额买更高,性价比高。在约定时间内,不管是疾病or意外导致人身故、全残,赔家人一笔钱。试算下价格:28岁男性购买100万保额,30岁男性也就1015元,女性554元,杠杆非常高。重要的是这款产品健康告知宽松,不问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也不问过往有没有保险除外或者加费承保,非常友好。孩子配置方案这套方案,重疾险50万,再加上医享无忧可报销200万就医费用,在国内治疗基本上不用愁钱了。孩子的重疾险推荐节前新出的小淘气1号,它的基础保障责任非常干净,只包含“重疾+中症+轻症”合计183个疾病保障,以及被保人豁免责任,没有强制捆绑其它的责任,这么一来这款产品的定价就会十分便宜。价格方面,如果是0岁孩子买50万保额,保障期限选择终身,分30年缴费的话,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1000万资产,就是穷人家庭?
昨天晚上,有个还算小有名气的私募投资人董承非,大放厥词:“在上海,一个1000万资产的家庭,其实是一个穷人家庭”,因为上海的房价10万、20万(每平米单价)是“随随便便”的常见情况。这话一出,很多人都在报道,然后董承非所在的公司就出来回应,说是相关自媒体“断章取义”。我看了下上下文,实际上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却怪自媒体断章取义,真是有点不要脸,投资人怎么可能放心把钱交给这样的人?我们看下一千万净资产在中国算什么水平?按照胡润统计的数据。中国家庭净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家庭有202万户,算倒个人,估计也就100多万人,也就是1000多人才有一个人有1000万净资产。很多人就在想,那在一线城市随便一套房,就有1000万了。是没错。但是你要理解一个概念,净资产=总资产-负债。1000万的房子,如果是三成首付,贷款700万,那这类人群的净资产只是300万。所以一个人如果净资产1000万,按三成,他要有一套3000万的房子。请问一线城市,谁有价值3000万的房子呢?恐怕是很难的。所以,如果你拥有净资产1000万的人,那么恭喜你,你只占人口的一千多分之一,比全国百分之99.9的人要有钱。所以,董承非这样说,很明显是他获取了时代的红利,却用这种居高临下的高吻去蔑视穷人。这样的投资人,不兼备,不敬畏投资者。注定会被抛弃!尤其是他还是公募基金出身,大学毕业到了兴业,也是从一无所有的底层穷人一步步做起来的,是很多没有钱千万资产的投资人买他的基金,才给了他成名的机会,从而转去做私募。没有广大的他眼中的“穷人”,怎么可能有他如今的地位和财富?我觉得大放厥词说1000万是穷人,归根结底还是金融圈有不少人赚的太多了,所以有点飘~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嫌贫爱富是正常的,毕竟这就是一个跟钱打交道的行业。但是有一个现象我觉得有点过分,就是资本市场在发展,券商,公募基金赚了很多钱,投资者却一个个亏的要死。韭菜们亏就亏了,有些人觉得是自己水平不行,有些人觉得是市场环境不好。可是,金融圈却老是曝出这些刺激投资韭菜们的事情,让本就亏损的投资者心理就更难受了。大伙每年应该都听说过各种八卦,晒工资单的,男女关系绯闻的。去年中金公司普通员工自曝70多万年薪的就刺伤了很多人。今年开年也没有断过,我就看到好多这种新闻。安信证券首席自曝年薪2000万的。这两天,还有财通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苏某在五粮液投资者群里发了劲爆的桃色消息,“和领导二人局,叫了7个
2023年2月13日
其他
厉害,房贷可以延期到80岁了!
我们在房子上面的智慧是无穷的。今天南宁传出来的消息,住房按揭贷款能贷到80岁。很多人看完第一感觉就是:我能不能活到80啊?这可真的是活到老,还房贷要还到老啊。再说了,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并没有到80呢,好像是78岁吧。也就是说,超过50%的人无法活到80,更不可能贷到80岁。那为什么银行明明知道多数人不可能有80的寿命,仍然要贷款给他呢?你是不是觉得很荒唐?觉得这政策很傻?一个看似很傻的政策,其实却包含着特有的“智慧”。听我说完你可能就会懂了。大家看问题,一定要有思路。我们什么时候有商品房?是1998年。我们的按揭贷款历史实际上是2000年以后才流行,一开始还是20年,后来才改成30年,所以目前为止,中国的房子,根本没有出现30年房贷还完的情况。现实情况也是,大多数人不会还完房贷就换房子了。看上去能带贷款30年,实际根本不需要。我们的按揭贷款要求是贷款人一般只能贷到65年,就是比如你60岁,你有房票,还可以贷款5年还完。如果现在这个政策到80岁,也就是说延长了15年贷款年限。那么对哪些人没有影响?就是对35之前的人是没有影响的,因为反正可以贷满30年。对35到65岁的人,可以或多或少延长贷款年限。而其最大的影响,就是65-80的人,可以买房贷款了。相当于给城市输送了老年人的贷票。这显然是有利于刺激住房消费的,因为对有房票没有贷票的,可以让他们低门槛上车买房了。其实吧,过去有些城市也存在接力贷的产品,说白了,就是把房子里面的接力贷更明确清晰而已。这样做后,对家庭去规划房票和贷票,就更灵活了。比如你有房票,你家老人也有房票,但是老人没有贷票,老人票就没那么值钱了,因为要全款,一旦有了贷票,这张房票就更值钱。相当于你还会多了房票去买房。而买房是基于家庭啊,你父母是一个家庭,你是一个家庭,如果你想买二套,可以用老人票,是不是也可以做到三成呢?所以,就相当于变相的降低了二套,三套的买房门槛,好处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啊,大伙看懂了吧,这个政策看上去是贷款政策变了,其实是变相改变了限购政策,释放了很多房票出来。现在各地为了让大伙买房,有多拼,以前各种限制不让你买,现在各种放开让你买。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来了,80岁之前要是意外身亡怎么办?这笔贷款还要不要还呢?这些其实也不是问题,跟现在65岁之前发生在这种情况是类似的。因为银行早就规避了这个风险,一般老年人都会要求有子女的共同借贷人,父母的债务可以由子女承担,发生身亡的话,就是遗产继承人继续还,如果你不想还也没事,就是房子让银行来拍卖掉就行。所以,对银行来说,基本上风险也比较小。只有一种情况有风险,就是房价大跌,房价拍卖后的价值还不够还银行贷款,那么就成为银行坏账了,这是银行存在的唯一风险。很显然,这种风险是偏小的。反正算盘早就打好了,你也别想能占到便宜。官方的任何政策,跟那些不接地气的专家是不一样的,政策都是一堆高智商的人研究过的,一定有合理性,只是看我们能否Get到那个意思。中国的楼市是世界最复杂的一门学问,要理解一个新政策,太难了!星哥自己后面的一些心得,可以关注我的私人小号~了解推荐的增额定寿险入口:出来了!今年存款果然爆炸了!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2023年2月12日
其他
ChatGPT,会让我们失业吗?
最近,聊chatGPT很火,樱桃老师跑过来问我,说这个东西会不会让人失业?因为他自己试了下,发现这个机器人可真是牛掰,回答的问题还挺专业。所以她未免有点担心,她这个专业的楼市大脑,会不会被取代?哈哈。然后,她还因此在企微上发了一个朋友圈:楼市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是政策市,而政策照理是没有任何算法可以预测的,我觉得如此复杂的东西,应该没有办法用AI来替代。所以我就安慰了她一下,说你放心,这么专业的事情,跟下棋应该不一样,下棋只要算法训练得够多,就可以让机器人比人厉害,你这个不一样,哪怕真要替代,房地产在中国是一门近乎最复杂的东西,肯定也是在最后面被替代的一批。樱桃老师听完,才放下心来。说,应该五年内不至于,五年后反正她就想退休了........再说说星哥的个人理解吧,大家知道星哥之前在大厂干过十来年,又是地地道道的工科男背景。对科技算还有些研究,尤其是5G,AI,云,IOT,ARVR这些东西,那是专业科班背景。我其实一直不太看好AI这玩意,而且这么多年下来,投资圈炒概念,炒得太多了,很多最后都成为了伪命题,伪行业。随便举几个例子:5G,现在没有应用,建的那些基站啦,塔啊什么的,变成用不起,也没人用的铁渣子。物联网,很绚丽的功能一大堆,依然是没有商业价值,因为太贵,没人用,在家里搞个什么智能窗帘,简直就是浪费。AR/VR,就是元宇宙的前身,更是垃圾中的战斗鸡,没有商业场景,或者场景稀缺,没有商业模式。......AI,
2023年2月7日
其他
月入1万,算什么水平?
前言:这几天很多人,在后台私信问增额定寿险怎么买,大伙放心,我们并没有经常推荐,产品一定是精选过,,是市场认可且性价比最高的,去年卖的很火。你就点之前的文章:出来了!今年存款果然爆炸了!,然后里面有小程序,你就预约顾问,让他给你介绍,多问多了解,有条件一个家庭至少买一份配置,不会差。今天说一个挺有意思的一个话题,上热搜了,聊几句。话题是:月入1万,在中国算什么水平?来,我们看看数据。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中国90%的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年收入在6万以下。
2023年2月3日
其他
2023年,我对投资机会的判断!
前言:今天下午3点,星哥的视频号上会现场直播武汉光谷的核心资产的投资机会,由房产定投的老手饼妈,来给大家详细拆解。大家不要放弃任何一次能了解到的投资机会,可以预约起来,不错过。星哥最近回老家了,准备多休息一段时间吧。趁着这两天,看了下各个首席的一些2023的预测,加上前些天,密集参加了一些券商,基金公司的分享会,也都在展望明年的经济形势和投资机会,也有些心得。当然,每年都展望,每年都跟大伙说要乐观,说有很多机会,但这些公开的话,只能听听,真的还是依赖于各自本身的积累和认知,你要自己消化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但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依然是方向,你还是要理解方向,只要方向大致正确,模糊一点无所谓。这也是我们一直说的,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亮一张照)主题非常多,我简单谈谈。有谈港股的,因为最近恒生科技在拉升,港股一直是低估值,前些天有一轮修复行情,只是持续多长时间,幅度多大,我个人是偏保守,毕竟港股流动性仍然不足,我自己港股也买的少。有谈欧美等外围经济形势,欧洲我认为是存在危机的,欧债现在对某些南欧国家来说,已经有些危险了,尤其是在加息周期。而美国呢,我看多数机构,都对未来美国经济不乐观,我自己也是这么理解的。美国经济过去一直被国内自媒体唱衰,但都是一些不懂的人乱叫,实际情况是,美国就从没差过,正是因为过去太好了,未来会存在边际恶化。当然,也不用去怀疑他们的实力,美国的霸主地位,三五十年仍然无法撼动,我看那些首席也好,有点钱的也好,基本子女都在美国读书。我都搞不懂,互联网上看到好多那种唱衰老美的短视频一堆人点赞,我们自己才刚脱贫,却天天去喊人家快不行了,我对这种群体性舆论感觉到莫名其妙。我们当前要发展,壮大自己,只需要管好自己就行了。另外,我看大家必谈的,仍然还是互联网和房地产,也是我自己跟踪非常深入的,今天也谈下。平台经济,我在这个号上分享过很多次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不会去刻意迎合谁。我从来就是认为互联网是先进的生产力,是要在监管之下,让他蓬勃发展。因为中国的家底,好东西太少,拿不出手,几乎没有几个国际品牌,房地产和互联网算是非常强的,过去也带动很大的产业和GDP,眼下有没有新东西,为啥就要把好东西扔掉呢?我看半导体这些,股价跌得很惨,市场已经开始逐步认清半导体的逻辑了。如果看我文章的知道,我对半导体一直非常保守,这玩意对中国经济已经没太大用处,星哥自己干过十来年IT产业,门清。包括现在谈的web3.0用处不大,元宇宙更加是无稽之谈,千万不可信。真正牛掰的只有新能源,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只是需要时间,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真的干好了,能致富一群人。互联网过去很牛掰,未来我觉得依然要扶持。最近我还听说美团因为经营问题,降低了快递员的工资,让好多快递员收入也下滑了。这样的企业拉动了那么多基层就业,为什么我们却要去骂他?我想不明白。包括马云也是,从机场播放他的励志视频,到舆论一片骂声,也就一夜之间,马云有缺点,但是也是值得尊敬的民营企业家,没必要去骂他吧。民营企业家如果都吓跑了,受伤害的是谁?大家自己想想,是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因为就业就会很差,收入就会减少,经济就会变差,毕竟就业多数都是民营企业提供的。平台经济的整改和监管我认为已经到了一个段落了,尤其是蚂蚁金服的股权整改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跟之前我对节奏的判断也一致,基本在年底前迎来了“困境反转”。阿里的美股11月份跌到谷底,58刀走到现在的117刀,基本上翻倍了。我自己曾经在这篇文章:超级重要会议,指明了方向!,明确预判过,互联网就是在年底前可能会结束。过去三年,我都建议不要去抄底中丐,但是今年底就是一个转折点。我对互联网的走势,基本上算大致正确的。我11月底还专门针对这个写过:要强势归来了!再次提醒。机会有时候很容易错过。再说说楼市,楼市我说太多了,简单总结下算了。楼市的主流情绪依然是看空,一般是自媒体要唱衰才有流量,因为民众有抱怨,并且喜欢看到谈房价暴跌。但是星哥招人烦,不会去迎合主流,星哥的建议一直非常明确。楼市是分化市,一二线的房价未来15-20年,还会长期涨,而且空间不小,三四线基本空间不大了。这一句话可能会让很多人不喜欢,但是对想投资的朋友来说,只要你理解了这个趋势,落地即可,未来肯定不会差。下午三点,我视频号上,饼妈会做一场现场直播,对这个投资机会感兴趣的,可以预约起来,了解下。记得要预约,不会错过。
2023年1月14日
其他
别去日韩了!
大家争气点,别去日韩了。日韩区别对待国内游客的新闻大家看了吧。中国游客入境韩国,军警“接待”、挂黄牌、再被拉到小黑屋隔离,睡大通铺。不仅是韩国,日本也是如此,被发红绳标牌特别区分,还专设检疫区。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这哪是做疫情管控,明摆着搞歧视。也想不通这些人,在国内封控几天就开始骂爹骂娘,转头就出去给人当孙子。对比之下,泰国真的不要太热情。在入境海关处,卫生、交通运输、旅游口的主管部长在副总理带领下来欢迎首批游客游客: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这排面真是不小,堪比迎接国家元首级别的待遇。本来在1月5日的时候,还要求入境游客提供疫苗接种证明和保险。一看游客变少,泰国政府随即取消了上述规定。真的要出国玩,泰国这种还是相当给力的。去日韩就是花钱找罪受,赤裸裸的歧视。当然,也有网友说,说我们防控了人家三年,人家现在采取这措施不是很合理吗?反正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我觉得政策归政策,是双方ZF定的,但是日韩在机场这种对普通人的行为,很显然是有点瞧不起中国人。入境管控措施,无论国籍都是统一管控。世界卫生组织都已经公开回应,中国目前流行的毒株是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已经存在的毒株。反向管控我们的必要性在哪里呢?这是歧视,是添堵,不是疫情防控。刚才看到的一个比喻形容得挺好的——日韩这个行为就是三年不洗澡,现在突然说自己有洁癖。日韩这么做,是堂而皇之的拒绝这白花花的银子。因为国人在国内消费很保守,到了海外可是放飞自我,很敢花钱的。在疫情之前,中国出境游旅客为世界第一,但疫情这三年,中国游客的缺席让很多国家的旅游产业结构都发生了一定变化。日本,2019年旅游业为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了约7.3%。当年访日外国游客人数为3188.21万人,其中,来自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访日游客占比超50%。疫情三年,日本旅游业断崖式下降。2020年,访日外国游客数量跌至411.6万,2021年更是只有24.6万,不及2019年的零头。当中国官方于2022年12月26日宣布,自1月8日起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后,日本百货商场、药妆店、专卖店等零售行业股票均刷新2022年初以来的最高价。再看泰国,疫情前,中国每年有1100万人前往泰国旅游,该国的旅游收入占GDP的五分之一。而到2021年仅有40万名游客前往泰国,为2019年的1%,部分旅游企业收入下降80%今年,泰国旅游部门原本预测,外国游客的数量可以达到2000万,但中国放开后,这个数字向上修正成2500万。还有韩国,2019年及以前,韩国免税店八成以上的销售额都来自中国游客及代购。疫情期间由于没有顾客,市内免税店的月收入一度降至为零。不用再摆数据,大家也清楚,中国旅游团是全球最大的金主。不说受到像泰国这样热烈款待,至少得拿出待客之道吧。这才是一个急需拉动经济的国家正确的姿态。反而他们还来搞歧视,拿这个做政治秀,真不知道在想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有钱还怕找不到地方“报复出游”吗!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等国的大使馆、旅游局近日也纷纷在社交平台发帖欢迎中国游客。我们又何必花钱找罪受呢,让日韩抱着他们黄牌、红牌后悔去吧,错过了春节这一波报复性出游,下一个旅游旺季就慢慢等吧。不过话说回来哈,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的,只要一恢复后,该去日韩的还会去,所以日韩似乎也懂......
2023年1月11日
其他
出来了!今年存款果然爆炸了!
今天,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看了下最近很火的存款数据。数据显示,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很明显,大超预期。数据来源:人民银行除了存款暴增。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定期存款的比重在快速上升。定期存款增加这件事,其实背后说明很多问题:其一,大环境不好,大家都不太敢大肆消费了,之前可能想着,存个活期存款,到时候取用或者投资都更方便,可现在也不想消费,干脆搞成定期强制储蓄。其二,这两年理财市场太恶心了,股票亏损,连银行理财、债基等既往相对稳健的产品,今年都出现了亏损,钱没啥好去处,活期利率又太低,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很多人干脆就考虑存定期存款了,先把现在的利率给锁住。我们的粉丝是不是有很多人这么想的?很多人就是要追求保守,安全稳健,又能有点小收益。所以今年大家都把钱放到哪里?第一,国债。第二,大额存单。第三,3.5%的储蓄险。买点这三样东西,可以先把当下的利率先锁定个3、5年,甚至更长期,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今年年金险,真的卖的非常好。星哥之前一直建议大家有条件给家庭买一份,尤其是新冠之后,你会发现,保险太重要了!不要一开始就排斥。包括健康险,医疗险,重疾险这些能配置上都要配置啊,亲们。3.5%的增额定寿,也是非常不错的产品。因为3.5%的利率很快就要停售了,星哥当年买的时候都是4%,所以利率往下是事实,未来会越来越低。趁着最后一波,还有3.5%的产品,先好好了解下,估计好多人也在朋友圈提醒你。要下架的原因是啥呢?因为银保监会对增额终身寿划出了“三道红线”。“三道红线”包括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不能超过公司近5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以及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这种背景下,未来整个市场都会面临利率下行,保险产品也不例外,所以早上车收益更高。目前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就是下面这款,大伙可以点击了解下,之前推荐的那款性价比超高的就下架了。大家可以直接点小程序,然后预约顾问,了解下。星哥一直建议没买的,买一份储蓄险作为家庭资产的补充。为什么储蓄险还算香呢?几个原因和背景,大家可以了解下:①、市场动荡这一点,那些被股市被基金绿出一片草原的朋友应该很有体会。同时经济下行,大家对期待值大大下降。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大家都变的更谨慎了。这种时候,回头看看储蓄险这样比较稳的产品,突然就发现很香~不仅稳,安全性还很高,有兜底。即使保险公司破产或倒闭,那也没事儿,因为有保险法,法律最大。《保险法》第89条和92条规定,万一人寿保险公司倒闭了,也会有其他的保险公司来接手,保单不受影响。比如之前安邦人寿解散,卖出的保单就移交给了其他保险公司,买了安邦保险的小伙伴利益不会受损。只要你买之前可以上银保监会官网或者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上查到相关保险的备案。购买之后,会收到一个电子保单,等保单生效后,可以在第三方平台比如“金事通”,“中国保险万事通”查自己投保的保单。②、利率下行未来,利率下行至负利率必定是趋势。现在看这趋势来的比之前预料的更快了,因为银行的存款利率今年下调次数和幅度都超预期。负利率对你的资产缩水影响会很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年化复利5%,连续复利5年会增值27.63%;若变成2.5%,连续复利5年是增值13.14%。若每年的收益率变为-0.5%,像丹麦这次调整,相当于你在银行放1万,年末要给银行交50块钱,这钱还倒贴了。这种时候,金满意足多多基本有3.5%的复利,同时也是给你锁定一份长期的相对高且更稳收益率。②、养老问题在之前的人口危机的文章里面,我已经提到了,养老压力空前,三大支柱养老变革就是释放信号:靠政府养老已经不行,一定要自己提前规划,不然老年生活会很尴尬。而且以后的人,只会越来越长寿,长命百岁都不稀奇。但是老了之后,如果没有钱,难免害怕遭人嫌弃。那晚年的生活会没有尊严。人无远虑,并有近忧,养老的问题你可能现在没那么急迫,但是你一定要早做规划,越晚买储蓄险,利率会越低。年轻时买年金险,每年交钱,比如交10年、20年,之后60岁退休开始领钱,活多久领多久。这笔确定的钱,就是有尊严养老的保障。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现在普遍的储蓄险还有3.5%,以后哪还有,只有3%,2.5%了,你别等到那个利率下滑了之后再买,就没那么划算啊。目前3.5%的产品的确下架好多了,市场还剩几款,我对比了很久,就只给大家推荐这一款,主要原因就是:第一:这款产品irr最高可达到3.46%,而且这个还是复利,银行存款那些仅仅只是单利。第二:现金价值高,最快第5年就能先拿回本钱这个回本速度比之前的臻享版还快,给大家看下不同缴费期限,拿回本钱的时间:很多产品在交完保费后,还得等上好多年才开始反超保费,金满意足多多反超速度很快。总保费还没交完,就已经开始赚了。③、这款产品“灵活性”很强这个产品可以支持随时加保、减保,且每年次数不限。这样一来你要是觉现在收入低一点可以先存少一点,等未来收入高了再调高保费。用小钱先锁定长期高利率。想了解的要抓紧了,之前的产品好多人也是错过了时间,后来没有机会买到了。直接点下面小程序,里面有个【预约顾问】,找他们家销售约时间了解下就行了。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2023年,会更难吗?
前言:明天下午4点,视频号直播武汉光谷的投资项目,大家可以在先在视频号上预约,否则不会受到提醒。最近,大家对2023年的经济都很悲观。再过两天就要结束这过分的2022年了,年末,看看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先用几个关键事件回顾一下2022年。俄乌战争俄乌冲突,可以说这事对全球经济和政治影响,排在首位、影响最大的事情。俄乌战争进一步推高了全世界的大宗商品价格,让欧洲陷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也让老美的液化天然气赚的盆满钵满。这场战争看目前的形势已经短期内无法结束了,将进入长期的持久战。全球通胀从2020年疫情开始,各国开启了刺激的政策,各国在20~21年一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2021年需求激增,产品供应不上,供应紧张,以及前面提到的能源危机,海外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欧美发达国家通胀飙到了4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8%,9%,甚至11%都是有的。这波通胀很可能在明年进一步恶化欧洲的经济。美元加息2022年3月至11月,美联储在9个月内连续6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高达375个基点。 美元指数在2022年走势非常强劲,由年初的96左右一度攀升至2022年9月下旬的114左右,升值幅度高达19%,美元兑欧元、日元、英镑的汇率均达到20多年以来的新高。不止美元加息,英国,欧元,韩国,澳大利亚等等各个国家都开始齐刷刷加息。历史上的最强美元导致了各国货币兑美元出现大幅贬值,资产流失的情况。股市大跌
2022年12月30日
其他
深夜重磅!宣告结束!
一个时代要结束了。深夜这一条重磅消息,估计已经半夜刷屏了大家的朋友圈。连名字都变了。新冠病毒肺炎改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当然,这个只是叫法。更重要的是,叫法的改变意味着在顶层管理上已经做了很大的改变,其最大的变化,其实只有四个字:乙类乙管乙类乙管和乙类甲管区别主要是在防控层面。甲类乙类的分类,是从传染病防治法进行分类的。新冠病毒过去一直是被分在了乙类,但采取的是甲类的管控办法。甲类比乙类显然要更严,最关键的是甲类疾病是可以依规实行隔离,这也就意味着,过去的隔离措施恐怕有段时间要说拜拜了。因为在取消了甲类执行后,也就没有了隔离管控等规则的依据。这是最大的改变。而大伙要注意,这个时间点是在1月8号,只有两个星期的时间了。其实,当时曝出跟香港的通关时间之后,星哥一定程度上也提前看到了今天这个时间点的临近。因为一旦内地跟香港通关,意味着入境的彻底变化。1月8号之后,入境也不需要核酸和隔离了,差不多就畅通无阻了,只需要提供48小时阴性证明即可,这也意味着彻底要与国际接轨了。从新十条到8号通关,短短一个月,不得不佩服我们的速度!而与此同时,在这次的发文中也提到了一些具体的防护的十二条办法,包括不局限于:一,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在重症高风险人群中推动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二,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满足患者用药和检测需求。三,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重点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四,调整人群检测策略,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五,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分类救治患者。六,做好社区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分级服务,摸清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合并相关基础疾病和疫苗接种情况,提供分类分级健康服务。七,强化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大型企业等重点机构防控,严防场所内聚集性疫情风险。八,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为农村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提供就医保障。九,强化疫情监测与应对,研判疫情发展态势,依法动态采取适当的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措施压制疫情高峰。十,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落实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十一,做好信息公布和宣传教育,全面客观宣传解读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目的和科学依据。十二,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不一一去分析解读了,不读全文,也可以把这12句话好好看一遍吧。接下来,国家会从各个方面提供一定的条件,但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自己管好自己,同时考虑一下家里老人的防护措施吧。入境已经开了,有些在海外很久的人也会陆续回国,全球的病毒类型明年1月份会后陆续都会存在了。新冠这场战,一定是一场很多年的持久战了。请大家心理上做好准备。星哥突然想起大话西游的台词:我刚睡醒经过,顺便进来拜师学艺,你突然提到成亲…我牙齿还没刷呢!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2022年12月27日
其他
此刻,各乡镇即将面临巨大挑战!
就在各位在一二线城市讨论身边有多少羊的朋友,我已经在开始担心:乡镇医院即将面临巨大挑战了。一位59岁的村民,发烧十多个小时,去乡镇卫生院排了5个小时,都没吃上退烧药。而这位59岁的村民,甚至不知道自己感染的是新冠病毒。放开后,很快就要过年了,各个县乡的医院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有几个乡县农村跟城市完全不同的情况:第一,农村现在以老年人为主。第二,县乡的医疗资源,药品极度短缺。第三,普通人的防护意识,医疗知识极其薄弱。我想,这可能才是这次放开后的真正的战场,才是中国最真实的现实,我们的病毒最不担心的就是北京上海,他们的防护力量太强了。疫情这三年来,基本上基层医院、社康这些都不能接诊咳嗽、发烧的病人,新冠患者更是要具有收治新冠患者能力的医疗机构才可以,对于乡镇医院的医生护士,并没有处置新冠患者的经验。另外,医疗资源也存在稀缺,我老家村里的医务室医生都说,目前医务室感冒发烧药物并不多,药品相当短缺。你们想想看看,现在连一线城市都是喊药品稀缺,更何况这些小乡镇。接下来,马上要面临返乡高峰期,疫情蔓延到乡镇农村地区蔓延,都是大概率事件。关键是这种时候,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是高风险人群,他们当中也不少阳了,但是因为人手不足,很多医护人员即使阳了也得到岗。不然医院可能就没人了。在现在全面放开的背景下,农村就是整体防疫最薄弱的一环啊。网上已经有人开始有这种担心了。现在社会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在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北京哪里,武汉哪里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北京武汉有中国最强的防护体系,不需要太多关注。而这些在乡村的老年人,也是几乎最沉默的群体,他们没有社交软件,极少得到媒体关注,才是真正要整个社会去关心的。可这两天乡村资源匮乏的相关话题,几乎看不到讨论。有个段子说,感染后第一个症状是发朋友圈。但是,这群在疫情中最脆弱的人,却没有更好的医疗资源,没有很好的科普信息,也没有更多的关注,这个群体不应该像这样被大家遗弃。本身新冠对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就很不友好,可能存在重症的风险。不少老年人都有基础疾病。我国老年人群的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现患率达40%以上,糖尿病约15%;重大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现患率2.78%,脑卒中2.08%,恶性肿瘤3.7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0%,慢性肾脏病20%而农村这些有基础疾病的人的日常护理,也完全不能和城市人去对比。一没意识,二没钱,三没条件。这三年来,我们国家的重症病床增加了2.4倍。但是现在中国整体的重症床位数依旧是不高的,平均每10万人有5张床位,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这些病床更多的是增加在城市的大医院。根据卫健委公布的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体床位数为944.8万张,其中医院741.3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1.2万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2万张。日常的用药医疗都不能满足,现在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如果只能选择硬扛,那有多少真正能扛的住呢?我现在真的很担心这次农村和县城里的老年人。因为大量的老年人都是滞留农村的,很多老人冬天本来就是心脑血管高发季节,如果叠加这次的疫情,我估计有些老人可能真的熬不过去这个冬天。我是一个从农村出身的人,我也是希望大伙多多关注农村的问题,毕竟这才是中国的现实。反过来说,我也有点生气,这两年社会都过多的去关注很多年都造不出来的芯片,堆在那里已经成为废铁的5G,真的也应该多多关心农村的医疗,老人的健康,普通人的教育等等,这会更加接地气,更务实。幸运的是啊,针对乡镇医院出现的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我看上面也已经引起重视了,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案。很多人已经开始行动了!面对医护人员不足的问题:提出招聘近五年来已退休医务人员重新返岗。而面对药品不足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简单说是,先用中药替代,然后呼吁有药的地区和各界人士给农村医院捐药。现在压力就给到地方了,返聘这个还好解决,但是药品和试剂盒真的很难搞,还是只能靠社会力量了。只能说,至少上面已经关注到基层疫情问题。我看到现在不少城市已经向居民发放退烧药等抗疫药品了,希望基层也能尽快实现村民的药品自由。今天已经有看到村书记跑药店给村民采购退烧药,这样的新闻要来多一点,给他们多点关注,也能激起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希望农村的老年人继续享受颐养天年的宁静,而不是被新冠病毒折腾的痛苦。希望我们所有在县城,在乡镇,在小城市的医疗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都能努力度过这次挑战,社会多多给予支持。毕竟,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和县城的普通人,才是中国普通人的现实。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现在,更没有人去消费了~
放开后,大家都以为能回到2019年之前,没想到回到了2020年年初。街上人烟稀少。不知道大伙感受如何,反正我感觉现在消费越来越差~有朋友周六去宜家,难得体验了一回包场服务,饭点的时候,餐厅也是少地可怜。长沙的朋友,这周六在文和友,饭点也不用排队了。以前周末去,至少排几百号。很多网友也在留言说,放开后,出门发现,公车也常常座位都坐不满。一些城市,即使没有疫情,街上的人也变少了。甚至有人开始担心,今年的春节能不能恢复往年的活力。放开后,实体餐饮等第三产业老板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他们并没有迎来门庭若市的大繁荣,相反很多店铺门可罗雀,甚者主动关门先回老家过年去了。之前还想着放开后能报复性消费,现在别想了。因为现在不是彻底结束了,而是换了种方式重新开始,以前是被管理,现在是自己管自己。而且实际情况远比之前很多人想的要糟糕。今年消费本来就很差了,刚刚看到一个会议上说,今年的消费比去年减少了两万亿,等于两个百分点的GDP。这下一放开,短期内很难看到报复性消费。至少得等这一波疫情过去了。而这一波乐观的说是到3月份,可是我们要做保守的估计啊。这段时间的各项会议,大家应该可以看到明年的重心之一就是扩大内需。但是口罩不彻底恢复,内需如何扩大呢?今天还有个北大院长说,要发一个亿才能促消费。结果这条新闻下面一群人说:这个环境下,
2022年12月19日
其他
2023年,继续做多优质资产
2023年,价值回归今年,港股可以说是最强逆袭者了。在10月份的时候,港股还是今年以来表现最差的市场。并且在10月的最后一天,香港恒生指数下跌至14597点,创出了2009年4月以来的新低。进入11月份,港股出现了十分强烈的反弹,恒生指数在一个月内上涨了26.62%。刚进入到12月,指数就逼近20000点,实现了一次漂亮的“逆袭”。一时间,港股基金再上热搜,华夏中证沪港深500ETF联接基金(基金代码:A:017557
2022年12月19日
其他
这几个省,开始带头拼经济了!
真的要开始拼经济了。昨天开会,给2023年经济工作定了总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不难看出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就是要开始全力拼经济了。先是,防疫政策大踏步放开,昨天下午出了防疫政策新十条,健康码就这样退出舞台了。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发,再见了,健康码。确实得放开了,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个人养老金,要不要存?
个人养老金开始试点了!上周我们也说了,个人养老金开始试点了。个人养老金从征求建议到试点推出,开启了火箭速度。我选了我个常用的银行,现在各家银行都把个人养老金这个业务摆在弹窗口的位置,直接点进去跟着指引操作,几分钟就能操作完了。这里说一下,现在各家银行为了“抢客户”都有开户福利,据说最高的有送500元现金。开通账户之后,往里面缴费,就可以开始操作了。个人养老金里面的钱可以投资这几个方向的产品: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公募基金。你买银行理财、基金或者保险,产品期限到了之后可以自由赎回,更换其它产品,不过存到个人养老金里面的钱就是要到退休的年龄才能取出来的。要不要存个人养老金?最近很多人都在后台让我讲讲这个个人养老金的事情。其实大家纠结的点主要还是到底要不要存,那我们就来好好说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作为一个养老规划,可以存。近期也经常跟大家说养老规划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多说了。个人养老金有个很适合做养老规划的点,就是这个钱存进去了,你到退休了才能拿出来(除非你中途移民了)。这样一来帮我们强制储蓄,二来相当于在被动选择了长期投资。我身边很多人知道要做养老规划,也知道投资要坚持长期价值投资了。但,很可能钱存着存着,有什么急用钱的就花出去了。那个人养老金账户,就帮你锁定这笔钱,到退休的时候再选择一次性取出或者分期取出。再者,养老保险里面的产品都是被权威机构筛选过一层,产品会更适合做养老投资。就像这次是养老基金先开放投资,里面以养老FOF为主,我也想过为啥基金池里面几乎没看到什么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很简单,单一的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基金的波动巨大,可能收益不错,但是风险也很大。但是FOF产品,是基金经理帮我们做了一个资产配置,产品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追求收益更大化。大家可以看下,其实FOF在我们国内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几只成立超过三年的养老FOF,收益率均超50%,我就发现好几只之前提到过的宝藏产品都在这次的个人养老金名单里面。宝藏养老产品华夏养老2045FOF就有在里面,这只FOF成立以来,累积收益达到了53.47%,年化收益超过了12%。华夏这只是属于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基金里面的“2045”就代表给这个年份退休的人买的。像是我们90后就可以选择这只产品。买这只产品的,他会设定你是在2045年这时候退休的,离这个日期越远,投资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就越高,越临近退休年龄的时候,投资就会更保守一点。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一个大信号,两个小变化!
今天要跟大伙说这个最大的信号,跟所有人都有关系,就是防疫放松的信号,我觉得多数人心里已经有一杆秤了。整个风向已经实质性发生改变了。11月30号广州宣布多城区解除临时管控,包括最为严重的海珠区。说的是"快封快解""能解尽解"。同一天,重庆发布账号紧接着表态,说:"形势向好,逐步放开"。这种表态是在什么背景下?要知道,重庆每天还有大几千的确诊案例。广州和重庆是目前案例较多的城市,连他们都在发出这个表态,信号很积极。第二个层面,从舆论上,这两天,不管是人日,新华社,环球时报等官媒都在积极宣传一个方向,那就是病毒毒性在下降,不要恐慌。第三个层面,那就是从高层也的定调,给大伙打预防针。所以,不管是城市的实际动作,舆论的方向,还高层的定调,都在多方面全方位的传达同样的信号,这个方向难道还不明确吗?答案已经逐步清晰了,这就是一次明显的转折点。也就是说,从2022年的12月1号开始,我们跟奥密克戎已经开始从战略防守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是一场天然的持久战。星哥的个人判断是,现在离全面放松还有一个过渡期,现在就是进入了这个过渡期,我们很有可能要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只要这种转变预期形成后,人们的生活工作将受到更少的影响,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也会改善,信心也会逐步回归。星哥也必须要提醒你,股市,楼市在当前的过渡期内,一定会有有变化,更准确的说,这个磨底的时间很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发生改变,买房和投资的朋友务必要留意时机。三年了,很多人不管是生活和工作都真的扛不下了,但转折的大方向已经逐步名曲了,请大家耐心等候吧。再说两个小变化,都和养老有关系,还是蛮多人在关心的,都在留言问。星哥在这里集中回复一下。首先是个人养老金的,这是国民养老的第三支柱,大伙应该都懂吧?随着老龄化的来临,养老压力巨大,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以后不要单纯只靠社保,“养老要靠自己”。所以,那国家出这个个人养老金就是鼓励大家多做一步养老规划,自己给自己晚年生活多存一笔钱。接下来说说这个具体的操作,不关心的直接可以跳过去就是我们在银行里面开设相应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就可以开始投资,手机上操作,几分钟就解决了,然后把钱存进去,就可以开始买一些养老产品了。注意,存到养老账户里面的钱就不能取出来了,要等到退休才能取出来。但是你在养老账户里面买理财产品,期限到了就可以换产品。比如你买了A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要强势归来了!
这两天,有两个大事:一个事让我们知道失去才知道珍贵。另一件事,广州这事,是告诉我们真的要开始靠自身免疫力的时候了。星哥在这里要提醒下,现在估计是一个过渡期了,大伙趁着这个期间,多多锻炼身体啊,身体健康第一位,搞钱才是第二位。如果真的全面放松,那么对实体,对楼市一定是有好转的,大家期待下转机吧。我今天要给大伙说的是两个大的行业板块,一个是地产,一个是中概股。没错,就是这两个最关键的板块,也是过去被打压最狠的。先说一下地产。29号房地产(申万)板块录得近8%涨幅,“招保万金”四大地产龙头股更是轮番上攻,今天继续涨。地产股全线涨停,相关的行业基金也跟着嗨起来了,华夏、南方、华宝、银华等公募旗下多只地产主题ETF放量冲上涨停。从11月以来算起,相关主题基金涨幅已超过了30%,可以说,过去如果精准抄底地产,30%的收益妥妥的啊。上面救市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近期“信贷+债券+股权”三箭齐发,也是希望改善房地产这个低迷的现状,房地产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太广了。其他我就不说了,说个最近的事情,上周我不是说了银行理财大跌嘛,当时我说了因为出现挤兑现象,所以出现了很大的跌幅。其实,还有更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和地产也有一定关系。你想啊,银行理财产品多数投资的是债券产品,可能你表面看到的那些持仓是什么银行公司债。(下图为某银行理财产品的持仓);但是你想这些银行为啥还要发债呢?还不是为了发展业务,银行最大的业务是啥,那就是贷款。我们去银行贷过款就知道,多数都有要有抵押物的,中国最大的抵押物就是土地和不动产,一旦土地价值下跌,这些被层层包裹的产品的价值(价格)也就下跌了。我说这个案例也是想表达,你别以为房地产不好了,就是那几家房地产公司们破产、倒闭。房地产的次生灾害才是最可怕的,受波及的人群太广了。不但农民工没活干,地方没钱给GWY和老师要降薪,买的房子交不了楼,买的股票大跌,信托暴雷,连普通的债券基金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都只是一部分,还有N多。三箭齐发的救市影响,在另一个号详细解读了,没看的可以点击去看:→允许房企上市融资,这回真的起死回生了?不过,我觉得不是房企的供给端,而是需求端的矛盾。楼市现在的问题不是缺钱盖房,而是缺信心买房。再说下中概,这两天中概股也起飞了。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11月累涨近30%,将迎史上最大单月涨幅!中概股的狂欢主要因为最近的业绩报表超预期。多家互联网公司利润上涨了。但是呢,大家要注意,不是中概就雄起了,利润上涨,不是业务规模的扩而是成本控制下来了。说白一点,还不是几家巨头今年风风火火裁员,省下来钱。我们看下财务报表的主要数据的同比增长比率:百度第三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净利润达到同比增长16%。腾讯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跌幅收窄至2%;净利润同比增长2%。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增长3%,净利润同比增长19%。B站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较去年同期收窄36%。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比营收增长率大不少,像百度,阿里更夸张,收入同比增长率是个位数的,净利润却达到了16%,19%。看来,寒冬之下,压缩成本是这些互联网企业的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关于中概的问题,这两三年,星哥的判断还是很准的,一直跟大伙说不要去抄什么鬼的底。你就不是抄底那命,完全可以等右侧投资。我上次说到年底可以重新来评估下中概的价值。当然,这两个板块,短期利好已经兑现了,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被罚13年,你觉得重吗?
从内娱塌房的顶流到阶下囚,再一次,我们被刷新认知了。吴亦凡终于可以跟她的妈妈说,他见证了内娱的历史。作为一个加拿大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工作,如今,可能有段时间他不能再回去了。因为按照属人属地管理的逻辑,他将在国内踩13年缝纫机,执行处罚后,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居然有银行理财产品一天暴跌12%!
居然还有理财产品一天暴跌12%,银行理财现在真的亏的很夸张了。之前看到一个理财公司破净产品的数量和占比,其中很多都是和银行深度绑定的。也就是说,这些银行理财产品今年亏损的还不少。银行理财年收益不过才3%左右,绝大多数人就是图个稳健,结果今年亏损这么多,特别是前面提到的这个基金几天跌去几个月收益,这是超乎想象的事情。现在买理财产品,理财一天的亏损,能赶上之前一个月的收益。银行理财的大部分都是投向债券产品,这段时间债市大跌,引起了银行理财产品的距离动荡。而近期债市大跌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是资金收紧了。利率上升,债券就会下跌,加上十年期国债收益上升引发借新还旧,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债市的回调。最近,货币市场有两个极为显著的变化:1.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这一波赢麻了!
互联网的大佬都消失好长一段时间了,上一次看见大佬的名字上热搜的还是因为:裁员!从昨晚到今天,热搜中除了世界杯,汪小菲,剩下的全是东哥。刘强东给员工发了一封公开信:主要有四点1、给新加入的德邦兄弟缴纳五险一金。2、京东拿出100亿,给员工设立“住房保障基金”。3、刘强东本人捐款1个亿,集团也一起出钱,扩大员工子女救助基金。4、明年开会京东的高管集体降薪,最高20%,职位越高降的越多。大概就这些,刘强东还担心高管们不开心,最后落笔还向高管道歉并承诺,要是将来赚钱了就涨回来。这一封公开信真的好感度直线拉满,堪称年度最强公关,彻底赢麻了。第一赢:社会上互联网上的赞誉,吊打马云等各大互联网大佬。公开信一出,全网盛赞,都在表扬刘强东的企业家精神。各大媒体把刘强东过往说过的好话,好事又报道了一遍。比如给员工上社保、领养小孩、京东在亏钱的状态下还不断捐钱之类……全网都在帮刘强东宣传,要知道现在媒体的广告费可是不便宜,刘强东这一个亿太值了。关键他前两年在美国的丑事似乎也一笔勾销了,翻篇了。这两年,互联网被监管,刘强东之前也被报道了在西欧买房子,陪老婆在美国生小孩。但这些都不重要了,现在的刘强东是中国首善,是员工的兄弟,是人人盛赞的企业家。这一封公开信创造出来的宣传效益,是京东砸多少个亿都没法替代的。互联网行业说到底其实也还是服务性行业,讲口碑,讲客户满意度,现在刘强东口碑好了,京东也不愁没生意。第二赢:员工的死心塌地。今年各大互联网大厂都在裁员,不裁员的也降薪,怨气爆表,腾讯阿里的员工都在脉脉上面吐槽公司,给公司抹黑。唯独京东,高管即便是被降薪了也不敢吐槽,毕竟他们降薪是为了下面的快递员可以过得更好,肩负重任,也不好意思吐槽,而且老板也画了大饼,以后赚钱了涨回来。同样是高管降薪,刘强东的手段就很高明,既挣了里子,又挣了面子。网上好多人都在留言,京东员工离职率低,小区的快递员经常换,唯独京东快递小哥七八年了都没变,足以说明京东的员工的确死心塌地。第三赢:京东版“gong富”,符合发展大趋势。和上面两点相比,最后一点才是最关键的。这事,说白了就是减少最顶层2000多名高管的收益,去补贴底下几十万员工的收入,京东员工五十多万人,加上其背后家庭的话,这一封公开信将影响上百万人。放小的说是一次收入分配改革,放大的说也是响应趋势。这些高管们之前肯定挣的也不少,现在收入减少了并不会降低他们的生活品质,但却大大提高了底层员工的生活质量,所以说gong富没问题,格局一下子就上去了。毕竟这个是未来的方向,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操作,没有方向,京东算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现在网络上赞誉满满,搞不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大公司争相模仿。而刘强东所带领的京东也会得到高层的认可,未来公司的发展之路也会更顺。关键是刘强东本人其实并没有损失太多,即便是个人出资一个亿,对于上千亿身价的强哥来说不过是洒洒水,但是却让他本人和京东集团获得了将来也许数十倍的收获。不过最后我还想提一嘴,京东表示拿出100亿设立“住房保障基金”。京东不是第一个给员工设立住房保障金的,之前腾讯阿里格力三七互娱都这么玩过。但是腾讯和格力是有一个前提的,只给在职员工,一旦员工离职,就得把贷款全部还清,其实就有点像卖身契一样,你得一直给他打工,直到钱还完。上半年腾讯因为“安居贷”事件,闹的特别难看,员工被裁员、背负高额房贷,还要一次性还完腾讯的安居贷,底下的员工都在各种爆料腾讯没人情味,据说现在腾讯内部已经很难申请到这笔贷款了。对于企业来说,给员工提供无息贷款本来是一项员工福利,但是如果没有设置好规则,搞不好弄巧成拙。各位,星哥一周一次的直播明天来了,大伙预约起来吧。本次的主题分两块,一块是房子,一块是低风险理财。毕竟最近债基都回撤了不少,银行理财都亏损了。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存多少钱,就可以不干了!
存钱换来退休生活的底气你知道吗,现在每5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虽然知道我们国家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但是看到这样的数据还是吓了一跳的。养老这件事真的要早点规划了。因为现在的养老保障体系正在面临很大的挑战,大家知道退休金是现收现付制,就是统筹账户里面的钱(一般是公司交的那部分),来养着退休人员。节余部分再做做投资这样。给大家看下,现在养老保险账户节余6.4万亿元,而现在我们一年养老支出就要6万亿元。大家可以看这个收入和支出的曲线中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了,养老保障体系的压力真的不小。而且这些年劳动人口在缩减,我国15~64岁的人口占比从2011年开始就一直是下降的趋势,说明劳动力不像过去那么多了。在老龄化、少子化、长寿化的趋势下,家庭小型化、生育率持续走低。未来的隐忧正在浮现——30年后究竟靠谁养老?虽然扎心,但不得不承认,只能靠自己。知乎和小红书经常有热门词条,叫做存够多少钱可以退休?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算一下。就以你现在每个月的生活开销(房贷车贷不算)*12*30得到一个数字。比如我粗算一下就是360w。再看看老了之后我们在养老保险里面能拿到多少养老金。大家可以用中欧财富APP里面就有个社保养老计算器。填上相应的信息可以计算退休每个月能拿到多少钱。注意,这里的月收入是要按照你缴纳社保的基数来算,很多公司并不是按实际工资为基数缴纳社保的。计算结果这下面还有一行,考虑到通胀的影响,我退休时候的8556元可能就是现在4049元。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呀,涨飞了!
医药股起飞了,这两天医药好几个个股都直接10cm涨停。尤其是估值很低的港股,恒生医药ETF(159892),已经率先反弹20%-30%了。那群死磕医药的朋友终于看到一点希望了,之前杀跌的原因很简单,集采加口罩双利空,让医药这个超级大赛道,从2021年3月份到现在,一直回调了十几个月。如今,市场也开始讨论,医药的春天是不是又要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医药,这篇文章是纯干货,是给大家分析下医药这个赛道,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坚持看完,你一定有认知提高。首先,我们先看看为啥医药最近涨得这么好?第一个原因就是口罩有了变化之后,尤其利好消费和医疗。大家看到新闻是上周五宣布放松的,但是,市场层面在开会之前就开始猜测会逐步放松。当然不可能像国外一样,说躺平就躺下了,一定是有个周期的。逐步放松的背景下,医药的利好很明显。现在感冒类的药物就销量大涨,以岭药业昨天上午就直接涨停了。口罩放松后,一定会加速对医药的消费。大家看今天,微博上也在讨论居家必备药指南,说明用户需求是在被激发的。第二点,口罩对医药行业也是有一定的压制作用的。大家可以看看下图,疫情之后,医院病床的使用率直线下降,直到今年还没有恢复疫情前的水平。放松之后,有利于医药需求的恢复。想想这几年我们去药店买一些药,又要登记,又要被调查,还挺麻烦的,
2022年11月16日
demote / hide / spam
新风口,大机会!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手上的手机,除了打电话,发微信,玩游戏,刷抖音之外,还能做什么?如果我告诉你:我全职在家,仅用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赚了几十万收入,你会信吗?我知道你可能会深表怀疑,不过没关系,我们不妨继续往下看。因为下面的真实案例,将会颠覆你的赚钱认知。“勤劳致富”是我听过最大的谎言我叫暖暖,32岁,是一位普通宝妈,学历普通,能力普通,家境也普通。但上个月,我拿下了广州越秀区的一套110平米的学区房,旁边就是省重点学校。这让我有点恍惚,彷佛是做了一场梦。但手上的红本告诉我,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其实都是淘宝赋予的。如今,我在家边带孩子,边玩淘宝,就能多赚好几万元!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一个没本钱没能力的宝妈,靠玩淘宝能赚那么多,觉得那是骗人的。对于这些质疑我都是一笑置之,因为一年前,我也肯定不会相信普通人还能在淘宝上赚钱。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当时迈出尝试的一步,换来了今生美满的生活。但你能想到?一年前我还在为孩子的奶粉钱着急,每天为两餐而发愁。孩子出生后我就全职在家带娃了,老公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谁知道遇上疫情,老公公司全员降薪,扛着房贷、信用卡、奶娃账单。我也想出去工作增加收入,可是双方父母都帮不上忙,孩子没人看,只能在家全职带娃。我不确定未来还有什么等着我们,只是觉得我也快窒息了。凌晨两点半,孩子睡着了,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何去何从,到底该怎么办?直到有天刷朋友圈,看到前同事在晒淘宝店铺的收益,竟然靠一个产品就赚了8W,而且这只是她的副业。这是她三个月的收入👇我十分疑惑:淘宝都发展十年了,竞争这么大,现在普通人做淘宝店还能赚钱吗?我同事笑眯眯解释道:“现在淘宝有个红利新项目叫无货源带货模式,没啥本钱、有时间就能卖货赚钱!我身边朋友刚做没多久就赚了几千块!”难不难?我赶紧问我同事。结果同事翻我一个白眼,说:会电脑、有手机就能做,稍微学一下就上手了说完,就推给我一个课程链接。“至于怎么选产品,标题怎么写,怎么不花钱就有流量,怎么找上游货源......这些统统在这个课里能学,才一块钱。你去听听就会了。”“她年纪比我大都能赚钱,要不我也试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也跟着课程利用闲余时间开了一家无货源店铺。吃完饭,花半个小时,用老师教的模板挑选货源;睡觉前,花半个小时,用老师送的工具一键上架。没想到仅仅用了3天,我用工具自动上架的商品就有一个爆了,卖了19单!没啥投入,就赚了644元,真的把我乐坏了~一个啥也不会的小白,新开店3天👇尝到甜头后,我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更用心去经营了。1年时间过去了,我的淘宝店铺收入已经可以做到10万元了!真的没想到,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花了1元钱上课,现在回报已经10多万了!这是我几十年第一次体验到赚钱的快感。我的无货源店铺双十一收入👇我之所以能赚到钱,也是因为当时同事推荐的那个李嘉老师教的好。因为她,我才知道原来淘宝无货源赚钱,只需3步:💰挑选蓝海商品:通过大数据筛选出很少卖家做,但需求很大的产品。(利用老师送的软件自动筛选)💰挑选货源商家:在各大货源平台挑选物廉价美的商品。(利用老师送的软件全网筛选出最优货源)💰批量上架商品:把筛选出来的蓝海商品批量上架到淘宝无货源店铺。(利用老师送的工具一键上架)现在的我,靠淘宝无货源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我可以随意买护肤品、大牌衣服包包;●和闺蜜出入美容院、泡温泉;●给小宝买喜欢的乐高玩具;●想学网球就请个私教一对一辅导……老公态度也大转变,主动包揽家务,连儿子都知道“每天在家里照顾我的妈妈,比爸爸收入都高。”
2022年11月14日
国际局势
裁员潮席卷全球
最近,裁员如热浪,一波接一波。马斯克收购推特后裁员率到达了74%,评论说灭霸才50%,然后又有人说他应该是打了两次响指。昨天,扎克伯格也敲响了裁员的响指,扎克伯格宣布Meta最终裁员13%,也就是超过11000人失业。国内外,裁员的原因都出奇的一致,就是为了削减开支,度过寒冬。今年无意统计了一下上半年上市公司的人员情况。上半年人员减少最多的行业就是金融和房地产。这几年这个行情房地产公司人员减少是在预料之内的,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但是金融,确实有点出乎意料,光上半年就减少了4w多人。数据来源:wind再仔细一看,商业银行少了3w人。数据来源:wind再扒了一下四大行的人员数据,上半年宇宙行就减少了近一万人,四大行总共减少了近2万人。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以前我们经常说的几个“铁饭碗”,比如公务员、比如国有企业员工,还有银行的员工。现在这样的行情下,没有人敢说是“铁饭碗”。这个“旱涝保收”的行业也在裁员了。银行减员和这几年银行行业电子化有一定关系。以前,北京的王府井一条街上,街头一个工商银行,街尾一个工商银行,甚至于中间还要再来一个工商银行。而现在线下网点已经开始往线上的手机银行转移,例如转账、买理财等基础功能绝大数人都会在手机上操作,不再频繁地跑银行。国外做的一个统计数据,大概是39%的美国人在过去六个月内都没有去过实体的银行。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面对新科技带来的一些冲击和压力。但这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在网上看到,银行HR大吐苦水说人不够用。四大行今年校招也招了7.4万人。为啥一边人员减少,一边又招那么多人,那么就是很多人都是离职的,而不是被裁的。离职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银行目前不是吃香的行业了,内卷严重,压榨严重,社会地位和收入极低,幸福指数更低。在二、三线城市尤为严重。我身边那些银行的朋友,基本上都是经历着,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节奏。还有朋友晚上办婚礼,白天还得先在银行考完试。还有更夸张,听说银行从去年开始设立
2022年11月14日
其他
终于有变化了?这些信号......
放松了,放松了。市场情绪突然全面逆转,股市为之一振,尤其是地产股,突然就暴涨。此时此刻出台放松政策,还是让我感到意外。一是比我想象的早,明年春有一个很重要的节点。二是当前其实不少城市还是有点严重,所以这个时机的选择说明,决心的确很大。刚开会大会就马上细则,也说明效率和执行力真的太强了。三是,很显然跟我预期的一样,是有条件的放开,并非全面放开,后面陆续应该还有一些调整和修正,请注意变化吧。不管怎么样,今天市场的情绪显然是受到不少激励的。星哥再给大伙捋一下最近的几个消大息:第一,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连农民也交住房公积金了?
就在今天,很多人都没有留意一条消息,其实之前也放出过。有个刊文,要让更多群体享受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红利,这是啥意思?目的就是要让农民群体也纳入公积金体系里面。浙江温州龙港市已经在试点了,这是一次非常大的变化,这种试点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呢?星哥之前是做战略的,对趋势的把握看的还是很准的,未来我觉得会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后面针对广大的农民兄弟,利好政策和力度有可能是空前的。其实不管是去年做的支持县域经济的文件,还是今年做的以乡村振兴和供销社为核心的政策,其实都是在支持农民,支持乡村振兴,支持县城城镇化~所以,未来扶持农民和县城的政策不会停的。你要明白现在大的背景是什么?就是共富,那共fu要扶持谁?其中农民,县城的打工群体是一个重点,那过去这个群体是为了城市化做了大贡献的人,他们本应该过更好的生活,现在城市化放缓了,存在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很多人在返回农村,返回县城。所以去年发了一个重磅的文件,就是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这份文件,本质就是扶持有基础的县城,实现进一步的城镇化?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有把县城发展起来了,农民才有工作可以做,然后就可以落地到县城,买房,送子女到县城的学校读书。所以,未来是要支持农民在县城能买得起房子。现在县城的房子是严重过剩,但是价格还是偏高,那怎么办呢?一方面是发展县域经济,让大家有活干,能就业,提升收入。另一方面要落实农民的保障体系,让农民的生活过得更有体面。前些年,是不是各种合作医疗这些政策都落地了,这种政策其实是真金白银拿出来,在要解决农民的医疗问题,对不对?现在试点落地公积金制度,就是希望在农民的住房保障制度上,也能够探索出新的方案出来,。只要有了这一条,那农民可以用公积金贷款买县城的房子。让农民去县城能安家落户,有什么好处知道吗?几个方向,你尝试理解下:第一,加速了城镇化,让人口可以集中进行资源的配置,这里的资源指的是住房医疗教育等等。第二,进一步解决县城房子过剩的问题,从而缓解现在县城土地财政的问题。现在农村的宅基地能动吗?农村宅基地现在已经不允许随便加建了,审批也需要更长时间,为什么你知道吗?18亿亩耕地红线是每年1号文件,知道1号文件的含义吧?这是粮食安全的根本,所以你想回农村,宅基地只会越来越难改建加建,懂吧?那怎么办,就支持你去县城购房。所以,把农民纳入公积金体系内,既有粮食安全战略性考虑,又有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战略布局,同时又符合共fu的大方向。这种动作还会非常多,星哥在这里做个预判,未来五年,对农民的整体性政策一定会非常多,频次会远远高于过去五年,请你拭目以待吧。亲们,周四晚上7点半,星哥在直播间一周一场,跟着星哥,提升认知。请提前预约。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2022年11月10日
其他
广州,这次立了一个标杆!
连着两天都是新增上千例了,广州这次口罩的严重程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只要爆发了口罩,网络上各种声音都有。但是,你可以看到无论是在线上线下,几乎都找不到骂广州的言论。相反,很多广州人却反馈,工作生活也没有受到影响。为啥大家对广州这一波的反馈这么好呢?我总结了一下就这几个因素:1、通报透明虽然看到每日新增几百上千的数据,大家感受到担心,但是却一点都不恐慌。一来通报很透明,新增多少给你报多少,新增的,行程轨迹都给公众说清楚,不搞虚的。2、反应迅速之前,广州常态化核酸要求是一周2~3次(跟深圳没法比,深圳有钱,今年几乎都是24~48h核酸的状态。)广州口罩一严重,全员核酸立刻启动,上午就能做完核酸筛查,区域分级防控,网格化管理。3、精准防控今天,#防疫不能层层加码要说到做到#顶上了热搜。各地为了保住“动态清零”,政策层层加严。或者一些城市才开始爆发的时候,就开始“一刀切”的实行“静默化”管理,“动态清零”变成“静态清零”。这种模式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广州这一次并没有选择“一刀切”而是走了一条更难走的路——精准防控。广州为什么被称为“抗疫模范生”,因为他们的防控模式,完全是一部教科书式的样板。比如8月份,从发现后,到立刻快速精准的网格化筛查,然后下午就启动区域内全员筛查,第二天上午,就通报给所有人,7天核酸然后一刀剔除,最后解封。第二天上午,就通报给所有人之情,7天核酸然后一刀剔除,然后解封。这一次,在发现海珠区情况严峻后,30号当晚就宣布了措施,几乎让整个海珠区进入「静默」状态,用不到两天的时间。海珠区就解封了很多区域,甚至细致到门牌号。(文末还有临时管控区的服务热线)精准防控,在第三个年头,真的很重要了,特别是大家现在对防疫的耐心在一点点瓦解之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大家生活工作的影响,已经是必须要考虑的。广州这次即使上千例的确诊也能做到,不过度防控,该堂食堂食,药店医院超市正常开业,最大努力保证民生,没有一刀切,做到的就是快准狠而且精准防疫。而在民众毫无感知的情况下,近三天广州听说已转运超万人,广州的防疫能力,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最大限度地保障经济和民生。这次事件,可以说检验了广州的防疫能力,尤其让广州人的乐观天性在这次事件中变现得淋漓尽致。每天确诊一两千例,但广州人表现的相当淡定,当外地人都认为广州现在已经很严重了,但在广州的朋友认为只有海珠区很严重,海珠区的朋友只认为就康乐村和鹭江很严重。城市的能力,与人民的乐观,就是防疫的基本盘,广州可以说是做到了,这跟今年3月份的深圳防疫相比似乎也毫不逊色。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有些变化了~
说正事前,先放个图片,送给今天亢奋的股民朋友....今天不是股市涨了一波么?终于爬上了3000点.......然后呢?居然出来一个热搜词:牛市回来了!中国股民果然很善良,哪怕虐一千遍,对股(赌)从来都有热情。市场就是情绪的钟摆。既然大伙有缘,能看到星哥的内容,我就送给大家一句话吧:永远跟主流情绪站在对立面吧!说完股市,再说口罩的事情,很显然,现在口罩有吹风的迹象。但是,我觉得短期内一定是有条件的变化,不会突然就大变。大变的概率很低,反正大家且行且看。趋势上还是非常给人信心的。我觉得信心要回来,口罩是最重要的不确定性性。好了,今天要给大伙说的重点,是关于德国今天带着一众CEO来华的事情。这个贸易团阵容非常强大,基本都是世界五百强的巨头。清单一拉,也可以看出德国制造业的强大。星哥之前也在德国待过,知道德国人做事情是非常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决定了他们的产品品质非常扎实可靠。朔尔茨为什么这一次会选择来中国呢?其实来中国,德国国内也是有分岐的,应该他是背着压力来的。星哥觉得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跟德国的处境非常有关系。德国今年混的比较惨,北溪一号被炸,能源涨价,再加上通胀,制造业成本比较高,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贸易逆差。所以,你别看德国国内很多人不支持德国来华,该来的还是得来。你想啊,欧洲的能源危机是谁搞起来的,是老美,老美搞乱欧洲,把欧洲通胀抬得很吓人啊,让欧洲人一下开支巨大。通胀到啥程度,星哥前几天看了个新闻,没忍住笑出来了。这么搞之后,好处却让老美得了,因为高端制造业,能跟德国这样的强国PK的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星哥查了下数据,今年回归美国本土的制造业新增工作岗位,今年已经有35万份,而去年同期只有26万份,可见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是有效的,而且速度在加快。老美今年成了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受益者,就业形势大好。这其实就是说,一些订单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德国来中国抱团是合理的。德国目前对外能源依存度超过60%,天然气更是超过了80%,俄罗斯跟北溪这么一搞,能源价格飙升,最受伤的就是德国,因为德国是工业强国,这样导致德国的工业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完全吃不消。那我们肯定是无法搞定能源的,我们自己都很缺,但是我们有便宜商品和劳动力啊,在欧洲理个发都要50欧的环境下,99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供销社来了,什么信号?
大家还不记得供应链安全的问题,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人口,供应链稳定有多重啊哟,尤其是战略物资。石油和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啊。所以,物资稳定供应,粮食安全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2022年11月3日
其他
双十一,退货的人变多了
双十一首战已经拉响了。虽然各个平台都在发喜报,但是,可以看到今年双十一已经不一样了。“尾款人”秒变“退款人”昨晚8点,尾款人秒变数学高手,各种凑单拿券付尾款。与此同时,大家忙着付尾款的时候,还出现了一批“退款人”。“退款”也成为今年双十一第一个冲上热搜的次条商家为了不让大家退货,发货速度能“擦出火星”。刚付完尾款,还没来得及退款,货就已经到了。电商新模式:商家、平台、主播大家都说今年的双十一,有点过于安静。往年双十一那都是要霸占还几个热搜榜单的,但是今年,静悄悄,连朋友圈里面讨论的人都很少。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十年规模增长371倍,为啥这么受欢迎?
短债基金成市场新宠据wind数据显示,根据最新披露的规模数据统计,中短期纯债型基金规模超过8200亿元。较2012年底规模22亿元增长了371倍。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据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1年底,基民人数超过7.2亿。不考虑机构的因素,平均每人放了1000元+在短债基金里面。短债基金的市场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持有短债的投资者则越来越多。今年上半年,短债基金持有户数增加了206万。数据来自:wind其中持有人户数排名前十的短债产品有天弘弘择短债、汇添富90天短债、天弘增利等。值得注意的时候,前10天弘就占了3只,一线固收大厂的地位真是不容撼动。数据来自:wind还是先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短债基金。短债,顾名思义就是期限短的债券产品,一般是投资剩余期限397天以内的债券。这样的产品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期限越短,债券的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就更高,违约风险更低。短债基金,就是投资这类灵活性高,风险偏低的短债产品。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在2012-2021年的10个完整年度间,均实现正收益,业绩表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相对出色。为啥这么受欢迎上一次短债基金这么火的时候还是18年的事,那为啥今年短债基金又掀起市场热潮呢?主要是短债基金今年真的能满足更多人的投资需求。①、闲钱理财的新工具大家很喜欢把拿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进行相比,确实在历史收益上,短债基金可以说是货币基金的PLUS版本,收益会比货币基金更好一些,当然风险也更大一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今年以来短债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37%,而去年全年该类基金平均回报为3.26%。怎么看短债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还是2字头,年初就已经破1的货币基金来说,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确实是更好的闲钱投资工具。而这2.37%还是平均收益,一些个别表现好的产品收益率更高,业绩比较好的,有3%~5%的收益率。当然了,收益比货币基金高一些,风险也变大了。因为基金是净值型的,债券产品在二级市场就会有价格的波动,有涨有跌,那么也会带动着整个基金的净值会微小的波动。但是只要拉长时间线,问题都不大,最简单一个道理,到期了债券还本付息,就不亏损。②、短期降险工具今年权益市场的波动实在太大了,大家不敢轻易把钱放到股票里面,闲置的资金总得找个去处,这时候短债基金,就成为大家短期降险的一个不错选择。特别是现在短期趋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短债基金这种流动性较好的产品就成为了一个性价比高的选择。③、家庭备用金储蓄今年有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存款不断创新高。我们可能以为疫情之下大家都不好过,没钱了,而事实上,很多人只是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不敢随意花钱,把钱全存起来了。但最近多家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让这些存款族的收益缩水,很多人意识到把钱全放在银行里面可能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比之下,短债基金的潜在的风险和收益有望更高,而且短债因为所投资产期限较短,因此流动性相对较好,投资者能够快速赎回变现,避免了定期锁定带来的流动性不足。短债基金怎么买?当然了,买了短债基金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但如果操作不当,依旧可能白忙活一场,我们来说说投资短债基金的正确姿势。大家投资短债基金,想要赚到钱,就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短债≠短投虽然短债基金流动性较好,但短债不等于短投,持有期太短不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短债基金是通过买入短债,获取短债的票息收益来获取收益的,持有的时间越长,累积的往往会更多。还有就是如果短期频繁买入卖出,还会产生一定费用,好不容易有的收益也被摊薄了。②、要适合自己最后,最重要一点,就是买短债基金一定要适合自己,不能今天买,明天卖,得有一定的持有期限。如果钱过两天马上就要用,还是放在货币基金会更合适。且收益预期不能太高,按照现在市场行情就是,短债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在3%~5%左右,想要更高的收益,就不要投短债基金了。③、选择好的产品:大公司+好基金经理随着市场对短债基金的追捧,市场上短债基金也越来越多。要选择好的短债基金,才可能真正的给我们获得收益。那么怎么选呢?我的选择标准就是大的公司+好的基金经理。大的公司,就是指做固收有很长时间且经验丰富的基金公司,就像天弘这样的基金公司,靠固收产品出身的,在做固收产品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据海通证券最新公布的《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超额收益排行榜》显示,天弘基金固收类基金业绩近2年、近5年,在14家固收大型公司中均排名第一。很多基金公司可能顺着市场热度,发短债基金,但是如果本身不擅长,怎么做的好呢?选好产品还有个关键的因素就是选个好基金经理,短债基金的基金经理,主要就看他的业绩和规模,业绩好,规模大那这个基金经理的整体实力就摆在那了。目前天弘正在发行一只短债基金——天弘招利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016695;C类:016696),作为一线固收大厂,又匹配了天弘余额宝的基金经理,这只新基金还是很值得关注的。从10月31日到11月11日,招商银行各网点及App,天弘基金App等渠道均可认购。天弘在做固收产品的成绩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具体到短债基金,天弘基金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拥有天弘弘择、天弘增利、天弘安利等多只产品。其中天弘安利短债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该基金自2020年11月成立以来收益率5.9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81%,跑赢同类短债基金5.40%的平均收益,更大幅超越货币基金3.40%的平均收益。在业绩亮眼的同时,回撤也控制的不错,成立以来最大回撤-0.13%,显著好于同类平均(-0.21%)。你从整个净值曲线来看,也可以看到过往长期整体平稳向上,这样的产品,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降低投资过程中的内耗,也增加了大家长持的信心。再说说,这个短债基金的基金经理是刘莹,这么说你可能没印象,但是她管理者目前市场上最大的固收基金——天弘余额宝。她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基金经理年限超6年,在现金类、理财类及短债类产品管理经验丰富,追求稳健,在管产品规模8686亿元。无论是从基金公司还是产品,以及基金经理来看,这个产品还是值得关注,近期有闲钱理财需求的可以关注一下正在发行的天弘招利短债。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跌成狗了,居然还在买!
最近居然发现还有人没关注樱桃老师的房产头部大号,没关注的赶紧勾下吧,不会错过她的任何干货。今年行情动荡,很多投资者已经习惯了基金的绿光了。跌出了诗人。跌出了基金保安调侃归调侃,我看了下基金公司的三季报,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基金净值大跌,基金总规模缩减,但是基金份额整体呈上升趋势。看了下结构性数据:权益基金的份额增长超千亿份,股票型基金份额增长1467.88亿份,混合型基金的份额则小幅减少387.1亿份。最夸张的是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的基金份额增幅超5倍。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茅台股,不如深圳房价!
昨天写了一篇3000字的文章,结果居然发不出来,把星哥气死了。星哥梳理了今年年初的一些判断以及这些判断背后的逻辑,同时理了一下未来的方向。年初,我定下的几个预判,现在看,大体得到了验证:第一,大伙看得久的应该知道,我一直不建议大家买中丐。从2020年到2021年,到今年,三年来,一直苦口婆心劝那些买中丐的,不要去当韭菜送钱。前不久又来一轮,现在腾讯的PE只有不到11了,事实证明我是对的。第二,我年初判断是:资源为王,尤其是煤炭会雄起。参见:又暴跌,真想剁手了!今年资源类是不是雄起了,基本按照我文章提到的成本转移,你看新能源汽车,今年下半年以来,卖车的那些厂子,不如造电池的宁德时代,宁德时代不如家里有矿。参见:(这个五一,发生不少大事!)年初我跟很多人说煤炭会雄起,很多人都不认可,说这玩意不是落后产能吗?而实际呢?今年走势一路往上。当然,说这些,不是想说我看的有多准。但凡是理性的思考者,都会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和教训。我想跟大伙分享的是,当下,一定要看懂趋势,趋势的力量有决定性作用。星哥之前是做战略分析和行业分析的,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思考框架。所以,我对趋势的捕捉比较有自信。现在不管择业投资,一定要走在正确的路上,不要去跟趋势对抗,那些买中丐的人,我说过很多次,本质就是逆趋势。去博拐点的人,拐点是大概率踩不准的。这跟楼市其实是一样的,楼市的牛市周期,当前一直也没有结束,很多人认为楼市的大牛市结束了,星哥也从不这么看。拐点是一个点,周期就是一条线,大部分时间,你一定踩不到那条线的那个点。星哥的观点其实一直很明确,对普通人来说,买房一定是好过去炒股的,因为确定性更强。我今天专门看了下股市,打了十几年的3000点保卫战,没想到今天媒体的口号又喊出了2900点保卫战。大伙觉得曾经1500块没买茅台,觉得错过机会了,现在1400块不到,敞开给大伙供应了。茅台已经相比年初的2100块,跌掉了35%的估值。而另一个宁王,比茅台跌得更惨。年初615,到今天的位置,跌去了40%。腰斩一只股票很容易,要腰斩房价却几乎不可能,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星哥今天为什么要把茅台跟深圳房价放在一起呢?因为资产属性有些类似。茅台宁王,是股市的价值之王。而一线城市的房子,号称是股市里面的“茅台”,属于楼市里面的蓝筹白马,价值之王,所以放在一起比较很有意义。今年的一线城市里面,北京上海的房价,不但不受大环境影响,还有上涨,足见硬通货的弹性能力。一线最惨的就是深圳,也普遍回调了10%-20%,像八卦岭百花等部分板块,有30%的幅度。但是很显然,当我们回头去看的时候,哪怕深圳的回调幅度也好过茅台宁王,更别说去跟上海北京比了。加入年初你把北京上海的房子卖掉去买入茅台宁王,到年底再去对比下差距,你就知道了。行情好的时候,房价上涨速度远快于股价,行情不好的时候,房价还是比股市坚挺。其实,股市楼市并不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很多人会犯一些认知不足的错误,认为楼市不好,就会带动股市,因为想当然的认为去楼市的水会去股市。这种粗浅的认知,就像认为生育率不行会影响房价,或者房价太高才导致大家不生孩子一样的逻辑一样,都是认知比较浅的多数人会下的结论。生育率跟房价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买房的人不是那些婴儿群体。房价高买不起房所以不生孩子也是不完全正确的,以前没房子住的时候生得照样很多,这个话题可展开的就更多了...实际上,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过楼市不好,股市就会雄起的现象。我知道,很多人其实是讨厌楼市的,认为楼价高会带来很多问题,这是事实,但星哥建议大家要克服内心的贪嗔痴,你不喜欢一个东西,本质其实就是无法克服人性的嗔念。买房炒股是一个投资行为,你不需要去喜不喜欢一个投资品,你只需要认识这个东西,他未来是涨还是跌,能不能给你带来收益,如何做出利己的决策获取到财富,这才是你思考的方向。不要去客观下结论喜不喜欢买房炒股,房价高不高,因为未来是否涨还是跌跟你主观上感觉他贵还是便宜没啥关系。你觉得深圳的房价高,很多人觉得便宜,主观感受对不同的人,可能不一样。所以,星哥都是建议大家,不要掉进一个主观的认知陷阱里面。我认为,一二线城市的房子仍然在上涨的周期内的,其牛市行情并没有终止,直白一点说,我从不认为2022年就变成那个拐点了?我们2035年要从现在的1.3万美金,走到2万美金,中国我是看多的,同样,楼市一样会有很大的潜力。这个结论我知道会刺痛一些人,大家不要有厌恶的情绪,他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理性人,从来只需要看,一个事情是否有利于你。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2022年10月28日
其他
手握巨额现金,还睡不着?
现金焦虑今年,能理解没钱偿还贷款的人“睡不着觉”,能看到失业破产的人“睡不着觉”,能看到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睡不着。但现在,居然连手握大量现金的人,都觉得睡不着觉,这是不是凡尔赛了?真的不是凡尔赛,现在手握现金的人,都存在“现金焦虑”。担心投资亏损,更担心不投资手里的钱贬值。对那些手握大额现金的人来说,其财富最容易在通胀中稀释掉。假设通胀率为10%,对于普通人来说,10w块钱也就是缩水1万元,但是对于手握大额现金的,上百万,上千万的人而言,就可能稀释掉了一个三四线城市的首付。通胀压力依旧存在虽然今年CPI数据比较低,但是通胀的压力依旧存在的。①、输入性通货膨胀我之前反复提过,今年国外的通胀太高了。大家看看现在各国的通胀水平,真是惊人,美国上周公布的最新的CPI数据也比预期高了0.1%。为了解决通胀问题,美国开始疯狂暴力加息的步伐,直接把美元拉高。9月底,人民币还跌破了7.2,一度失守7.26,贬值创下新低。人民币贬值了,最直接的影响是进口成本增加了。比如之前一件商品只需要100元,但由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那可能就需要120元。对于喜欢买进口商品的人来说,东西就更贵了。进口各种生产原料的成本也会提升,比如我国石油、煤炭、铁矿石等进口量都非常大,成本提高,最终都会传导到消费者。所以,受到国外通货膨胀,叠加人民币贬值的影响,未来必定存在输入性通胀。②、猪价上涨近期,猪价持续连涨!国庆猪价就已经是“七连涨”,国庆结束后,国内生猪市场依旧“火爆”。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食品特别是猪肉价格对我国CPI篮子影响较大。去年同期,猪价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如今猪价的上涨,必将给CPI带来一定的压力。受到这个两个因素的影响,今年的通胀压力依旧是存在的。资产荒下,什么产品最香?在今年,这种复杂的行情下,大家都不敢轻易下手,被市场教育怕了,有钱都只敢存银行里面,你看今年存款数据一直在创新高。10月11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7万亿元,同比多增6.16万亿元。市场这种情绪也使得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变的非常吃香。按照这个趋势,我看华夏最近要推出的一个“固收+”的FOF——华夏聚信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产品代码:A类015940
2022年10月19日
其他
猪价涨起来了!
二师兄又涨起来了!涨价的势头,直接触发了发改委的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并且开始投入储备肉。一级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最高级,要36个城市的猪肉价格都上涨40%,或者猪粮比高于12,才能触发。而根据检测到的数据上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所以触发了猪价上涨预警。这一轮的猪价上涨,可能大家还没有很明显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这一次上涨的比较缓慢,这一轮上涨周期大致是从5月份开始了。平滑到各个月份,所以菜市场大妈们感受没那么强烈,你不信回家问问你妈感觉到了没?关于猪价,一直存在“猪贱伤农,肉贵伤民”的矛盾点,所以也就存在猪周期这个经济现象。给大伙科普下,涨姿势的要点来,来来来~一般来说,就当猪价高的时候,大家就会扩大养母猪的规模,就会使得生猪供应增加,进而肉价就会变低,肉价变低。如果再赶上养猪成本上涨,养猪成本上去了,大家觉得无利可图,又纷纷退场,生猪供应就会减少,肉价就上涨。所以,甭管你是高科技养猪,还是普通农户养猪。猪价其实非常原始,就是由这么简单的供需关系决定。哪怕是牧原新希望正邦这些大企业,在猪价面前,也不比普通农户好多少。7月份不就有养猪头部企业正邦科技旗下的养猪农户出现“猪吃猪”现象吗。原因是什么?就是发现这个企业在非洲猪瘟猪价上涨那一波的时候,疯狂扩大规模,后来猪价下跌,直接亏损了十几年来的利润,才出现资金链问题,连饲料都买不起。那么重点来了,这一轮猪价上涨,是为什么呢?1、猪饲料上涨在今天这个“发改委投放猪肉储备”的话题下面,不少人在说,今年的养猪成本上涨了。饲料变贵了,人工成本变高了。我在农业部官网上查了下趋势图,大家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的时候,育猪成本上涨的很快,曲线近乎直线上涨,一直到三月底才比较平稳,但也一直维持在高位。2、压栏的影响下半年以来,猪价一直在上涨,在国庆的时候还出现了“七连涨”的景象,那你要是养猪的你会怎么想?其实,像我各个行业观察久了,就会发现,这种周期性行业跟投资是一样的,永远是顺应了人性的贪嗔痴。人都是贪心的,涨了就觉得还能继续往上涨,就像炒股一样,为了利润最大化,有些养猪户还会给猪来个二次增肥,就为了年底行情卖个更好的价钱。但是往往都控制不好这个正常的供给跟需求,因为市场里都是博弈多方,博弈个体的策略不会是市场整体最佳策略。二师兄又涨价了,我们普通人,其实最担心的就是通胀的问题。因为猪通胀很明显会拉高CPI数据,对CPI影响很大,还有人戏称,CPI为:“中国猪肉指数”。主要是因为猪肉仍然是我国肉类消费的主流,占肉类消费的半壁江山,对食品影响很大。放到全球我们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猪肉消费大国,第二的美国不到我们消费的20%。我们一年4亿头,他们770万头,他们3亿多人口,我们14亿,这一对比,你就知道我们一年要消灭多少猪肉。而且,现在还处于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大伙年底聚会也多,猪肉消费还是很高的。9月份CPI数据上涨,但是剔除食品之后的核心CPI只有0.6%,甚至还处于下降的趋势,这反映的是啥?就是当下市场的消费需求还是明显不足的,所以,哪怕有猪价的上涨整体的CPI也并没有攀升那么快。这个现象大伙也容易理解,大伙现在都在节衣缩食,缩减开支,那种教人省钱的攻略我看很受欢迎~但是光省钱肯定是不行的,还是要学会抗通胀。现在虽然整体CPI并没有太高,但是现在整体的货币环境是偏宽松的。不一个关键指标还是M2。自今年4月以来,M2同比增速分达到10.5%、11.1%、11.4%、12%、12.2%,不断突破今年新高。只要货币放水还是两位数,那么整体上还是处于一个通胀的大环境。毕竟今年的核心是为了稳增长,要稳增长就需要放水,如果加上人民币贬值,以及国外高通胀带来了的输入性通胀影响。几个因素下来,今年年底通胀压力还是很大的。如果手里头都是一些现金或者存款的,今年这种环境伤害还是很大的。还是要通过持有相对稳定安全的资产来熬过去这轮通胀周期~关于猪价上涨的问题,你怎么看呢?你家那边的猪肉价格涨了吗?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2022年10月19日
其他
增长近3倍,就赢了吗?
昨天,比亚迪在港交所公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增近3倍。比亚迪在港交所公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91亿元-95亿元,同比增长272.48%-288.85%;预计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5.05亿元-59.05亿元,同比增长333.60%-365.11%。今天,比亚迪净利润增长近三倍,也冲上了热搜。看到中国的新能源车有这样的成绩真的很兴奋。特斯拉一车赚6万,国产新势力一车亏5w。还是今年不久前的热搜。要知道,这些年,虽然国产新能源车一直在市场占据很高的热度,终端市场一片繁花似锦的背后,整车企业却大多处于“赔钱赚吆喝”的尴尬境地。蔚来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蔚来净亏损为25.57亿元,同比增长369.6%。而交付量则是2.51万辆,这样算下来,买一台车刚好赔10.2万元钱。对此,有网友调侃称,“大家都别买了,帮斌哥(蔚来创始人李斌)渡过难关,订一辆,不用给我车,销量算你的,给我5万就行。”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2022年第二季度,小鹏和理想卖一辆车赔掉的金额则分别是7.87万元和2.23万元。我们看到,今年虽然国产各新能源车企营收同比去年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但除了比亚迪之外,净利润都出现了明显下滑。虽然比亚迪不亏钱,但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今年一季报的数据也显示,比亚迪每台车净利润只有2800元。比亚迪2022年第一季度总利润只有8.08亿元,但比亚迪第一季度交付销量达到了28.63万辆,根据比亚迪汽车今年一季度的销量和财报显示,比亚迪每台车净利润只有2800元,而比亚迪三季度报显示了,净利润一直在上涨。三季度卖53.88万辆,净利润51-55亿,比亚迪每个车净利润1万元。特斯拉每车净利润6万多。中国车每车能赚5000就开心了。确实,国产新能源车正在走一条弯道超车的路,至少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上面,我们已经把曾经的汽车强国——日本甩在后面了。日本在燃油汽车领域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至今为止,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但是在新能源车的赛道上一直没有激起什么水花。因为,日本在新能源车领域押的赛道不一样,日本举国上下发展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的时间跟加汽油差不多,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了,和锂电池比起来,充电更快。但是,制取氢气技术要求高,制氢效率低,存储不方便,这些都是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日本近年来开始专注于在商用汽车上应用氢能燃料电池,反应过来才发现,似乎已经有点晚了。为什么日本不一开始就搞纯电电动车呢?但是,他们国家资源根本不允许。国土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左右,境内没有大江大河,水力发电基本不可能,而火力发电太消耗化石能源,所以日本一直以来都是选择核电。福岛核电站泄漏后,这条路几乎又是给堵上了。所以,日本根本没有那个能源搞纯电单动车,电动汽车的制作还需要一种更为珍贵的材料——稀土,而中国的稀土储备是世界第一,日本的稀土都是从中国进口的,那在上游原料就没有优势了。现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中国和美国已经遥遥领先。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50万辆,今年预计会超过500万辆,这个数字已经相当于日本每年销售的新车总数。在中国市场,日系车也在一步步走下神坛。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更直观:前
2022年10月18日
其他
自信点,汽车就是雄起来了!
最近,汽车协会发布了,9月份及前三季度的出口数据,汽车出口今年可是大丰收。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当天召开的发布会介绍,中国新能源汽车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达456.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10%,也超越了2021年全年销量。之前,我们写出口数据的时候,后台有人质疑,认为出口的汽车大多是特斯拉贡献的。但现在还真不是。其实早在上半年的时候,特斯拉就已经不是出口最多的车企,甚至连前三都算不上。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最多的是上汽集团,出口量达到38.1万辆,其次是奇瑞集团(14.8万辆)、长安汽车(10.17万辆)。而特斯拉,排在第四。2021年以来,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江淮汽车这五家公司的整车出口量,占中国汽车出口总数的60%左右。而特斯拉中国工厂从2020年底开始出口,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其出口量分别为16.3万辆和9.7万辆,占中国汽车出口总数的比例约为8%左右。所以,自信点,中国品牌汽车的竞争力已经是显著提升。为啥这几年国产汽车出口突然这么强?这一切真的得益于我们国家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甚至可以说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而疫情之下供应链稳定就成为我们弯道超车的重要因素。国外供应链紊乱,造一台车这会儿缺个芯片,过会儿缺个玻璃,整车根本很难造出来。受制于芯片、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影响,海外市场很多品牌汽车都出现了交付困难、交付周期长等问题。在墨西哥现在买一台丰田皮卡要等车四五个月,在新西兰提车时间长达半年到一年,在澳大利亚,疫情之前一个月就能提车,但现在付定金后需要等半年,所以现在很多急于用车的消费者便将目光转向了供应相对充足的中国汽车。中国这边,新能源车出口的主力还是特斯拉,但是众多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快速追赶,以比亚迪为例,2022
2022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