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导语译学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却尚没有真正实现整体研究与领域研究的协调统一,未能沉淀出具有内部连贯性和外部指向性的一体化知识形态。出现了研究对象认知赤字、多元视角分而不合、理论实践二律疏离的三个问题。李瑞林教授发表于《中国翻译》杂志上的文章《译学知识生产的建构性反思》针对上述问题寻求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范式,生发了集成性见解和有效方法,凸显知行合一的译学特性,对不断增强译学研究的生态效度、学术品质以及社会关联度给出了独特的见解。下面我们一同在这篇文章中寻找答案吧!译学知识生产的建构性反思李瑞林摘要译学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以交叉研究为特征的知识生产架构,产生了相应的知识形态和话语结构。知识生产是学科内在建制的核心所在,元反思和自反思是学科知识臻于完备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回溯译学知识建构的大致脉络,然后讨论影响译学知识系统化与创新发展的三个主要问题,即研究对象认知赤字、多元视角分而不合、理论实践二律疏离。囿于这些问题的制约,译学尚没有真正实现整体研究与领域研究的协调统一,未能沉淀出具有内部连贯性和外部指向性的一体化知识形态。针对上述问题,译学研究需要融通真理导向型的西方二元模式与过程导向型的东方一元模式,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范式;融通译学研究与他学科的关联知识,促进产出公理性学术观念;融通知识生产过程与翻译生产过程,增强译学的生态效度、学术品质以及社会关联度。关键词:译学知识生产;研究对象;视角转换;翻译实践;知识融通一、引言翻译是一种泛在的跨文化、跨语言社会实践,融汇于人类社会国际化、区域化乃至世界化进程,对人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结构和秩序产生具有基础性意义的调节和塑形作用。早期宗教的去疆域化、世界文学的自然生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商品与信息的全球流动、科学技术的互鉴与共享,不仅是翻译情境化在场的历史叙事,更是翻译价值得以彰显的有力佐证。翻译肇始于散见的历史事实,成长于全球性多元互动网络。译学在对实践经验的反思中,在对关联学科的借鉴中,建构可以自我解释的知识形态,生成可以自我言说的话语结构(如Gamb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