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态LT

其他

高合半个车身开进ICU

2024年2月18日,界面新闻报道,高合汽车召开内部大会,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工厂不允许进入。2月18日前的员工工资正常发放,2月18日至3月18日发放基本工资,3月18日以后仅发放基本生活费。
2月23日 上午 9:08
其他

销量增速仅个位数:特斯拉怎么了

反观特斯拉,虽然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全自动驾驶FSD,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天,该技术仍难以在中国市场落地。这不光会让诸多订购FSD的老车主感到沮丧,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劝退”正在观望的潜在受众。
2月21日 上午 9:28
其他

2024第一台新车上线:小鹏开至赛末点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分别亏损23.37亿元、28.05亿元,第三季度净亏损更是达到了38.9亿元。以此计算,去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已总计亏损约90.3亿元。
1月2日 上午 11:40
其他

造车混战下的华米之争

作者|林飞雪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在前不久举办的“智界S7及华为全场景发布会”上,余承东透露了问界M9尚未正式发布,已收到超过33000台订单。根据此前消息,在定价方面,问界M9预计售价在50~60万元之间。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这场发布会真就把AI带入了一个新时代

作者|吴狄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没想到啊没想到,百度这次居然玩的这么大!10月17日,百度举办了“2023百度世界大会”。一开场,李彦宏就兴奋地宣布“文心大模型4.0正式发布”,甚至还说出“文心大模型4的综合水平完全媲美GPT-4”的豪言壮语。要知道,GPT-4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AI模型,不只是陪你聊天帮你画画的那种强,而是“律师模拟考排名前10、GRE口语接近满分”的那种强。▲图:李彦宏宣布文心大模型4.0正式发布李彦宏觉得,当下流行的、在原有产品中加入AI辅助(AI-based)的混动模式,未来将无法为火力全开的AI提供足够的燃料,所以,百度要全面转型“AI原生”。不是所有产品都接入AI的那种全面,而是“所有百度产品全部重做”的那种全面。并且,不是光说的喔!这次百度真的拿出了十余款“AI原生应用”,包括重构的百度搜索、新文库、网盘(云一朵)、地图等,以及号称国内首款生成式商业智能(GBI),可以实现秒划重点、一键差旅等功能,并在现场进行了演示。我们也试着体验了一下百度网盘的AI功能。▲图:在百度云盘种,利用AI对视频进行解读我们同时附上该视频链接,大家可以对比看看百度网盘AI功能总结的到不到位。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一个巨大的疑问,到底百度AI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才会让李彦宏说出“不输GPT”“全面转原生”的话?01媲美GPT的不只是版本号自从AI诞生之日起,科学家就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AI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既能理解人类的需求,也能理解背后的潜台词和隐含的信息,同时,AI还应该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并且在多轮对话中不会断片,随时接得上之前的话茬。简单来说,AI的核心能力体现在理解能力、生成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对上下文的记忆和推理能力上。通过4个案例,李彦宏展示了文心大模型4在理解、生成、逻辑、记忆这4个方面的表现。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没有放录像,而是现场演示。▲图:李彦宏展示文心大模型记忆能力在展示文心理解能力时,李彦宏要求文心回答在承德买房能否使用北京公积金的问题。但李彦宏挖了个坑,并没有直接说出要用北京公积金,只说“想在承德用公积金买房,在北京工作”。然而文心不仅准确的理解了这个前后乱序的表述,甚至还理解了背后的潜台词:在北京工作,很可能在北京缴纳公积金;想在承德买房,很可能是承德户口。最终,文心给出了准确且详细的解答。接下就更神了。李彦宏只给了文心一张汽车图片,然后让它做出带文字的海报,甚至要求“结合已有视频,生成一个数字人口播视频,用于投放信息流广告”,AI都很好的完成了,全过程不到3分钟。随后,李彦宏还不忘询问在座的各位文案工作者,如此一人能顶一个队伍的效果,大家是否感受到了大模型的威力?在考验文心逻辑能力时,李彦宏举了一个辅导孩子作业的例子。文心不仅仅可以详细的给出解题步骤,同时还能对题目中用到的知识点给予解答。为了展示文心的记性有多好,李彦宏只提了一个要求:“武侠小说,主人公是女生,情节要跌宕起伏”,文心就生成了一个天选之子对抗武林黑恶势力的故事大纲,并将主角设定为名叫灵儿、拥有操纵内力和飞行力量的女生。接下来就好玩了。李彦宏开始不断的增加需求,而文心就像个乙方一样不断的给出解决方案。最后李彦宏突然像老师抽查学生一样,问它主角的能力是什么?不出预料,文心没有忘记自己开头的那个设定。除了C端应用案例外,百度还展示了AI在B端的落地实践。无论是C端还是B端,百度都在不断强调“AI原生应用”这个概念。那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应用才算“AI原生应用”?而AI原生应用和我们平时感受到的AI应用有什么区别,难道说我给自己的AI应用加个“原生”,它就启动了?02AI原生让AI彻底放飞自我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设定,那就是:AI原生(AI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腾讯失焦

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一旦二次元游戏不再火爆,腾讯可能会毫不犹豫的放弃这条防线,将更多的资源向更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游戏倾斜。而且,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在欧美,这里二次元浓度相比亚洲国家来说非常低。
2023年8月30日
其他

开放生态+AIGC:2023社交新叙事

作者|安舆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社交从来不缺故事。只要有风吹草动,巨头们就会投下重注,小红书的流行让微信开始内测“小绿书”,Twitter到X的变化和动荡让Meta嗅到了机会,急速上线的Threads创造了5天一亿用户的“奇迹”,字节也没闲着,从不断试错的独立社交APP到将越来越多社交功能融入抖音体系。有没有发现?在国外依然执着于推出独立社交APP时,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厂开始将更多功能融入现有拳头产品,使其更“复杂”、适合更多年轻群体,社交产品开始增加更多的内容模块,社区产品则融入更多的社交元素,于是,社交产品竞争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社交应用出现了全新趋势,一方面聚焦开放生态,社交和社区的边界逐渐模糊,用创作和分享留住用户;另一方面,聚焦生成式AI,技术革新带来全新的玩法和消费场景。”泰坦资本合伙人韩一如此描述当下的行业趋势。毫无疑问,“强社交+强开放”正成为巨头们再度押注社交的统一方向,AIGC风起,也为社交之争带来了更多可能,腾讯、Meta、Snapchat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小红书、B站、Soul等新秀能否弯道超车,成为下一个超级APP?或许,真正关键的在于,当下谁能用好的用户体验,足够丰富的场景和内容,更加创新的玩法留住年轻人,沉淀社交资产、形成强社交壁垒,才是王道和破局之本,也才能真正完成社交新叙事。01打破社交四象限从“强开放or强社交”到“强开放+强社交”我曾跟朋友讨论过一个话题,字节那么强,为什么做不好社交产品?答案是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是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做产品。内容是社区或社交媒体(如微博等)的关键。根据生产内容能力的不同,用户被划分为内容创作者和内容消费者,也就是KOL和普通用户。表面上看,有人的地方就可以社交,但事实上,稀少的KOL没意愿也没精力结识庞大的普通用户,普通用户之间也很难产生交集,因此,以建立关系为主要维度来评估,社交媒体和很多社区类产品显然是不适合的。社交网络平台的关键是人和关系。虽然很多社交网络平台也有内容功能,但更多是为了更完整、更全面的展示发内容的人,将真实世界的人映射到互联网上,再通过各种匹配功能让普通用户之间建立起关系。可以说,此前,社交产品一直存在一个鲜明的界限。要不选择社交媒体/社区方向,人们可以在这个平台关注到丰富多彩的话题,但却难以建立深入的社交关系;要不选择社交网络模式,无论是熟人间的沟通与联系,还是陌生人之间的约会,建立或强或弱的关系链接。在这种要义下,社交产品或者说有社交属性的互联网平台发展到今天,既出现了Meta、X、微信等巨头,也有像小红书、抖音、Soul一样的爆款产品。我们可以用开放程度作为横轴,社交程度作为纵轴,建立一个四象限坐标系来更好理解当下该领域的格局。▲图:不同社交产品正在打破四象限由图可见,如今,不同象限的社交/社区产品玩家,无论是微信、WhatsApp,还是Twitter、小红书等,正努力向彼此方向靠拢,社交四象限的边界被打破,社区和社交的分野也逐渐模糊,巨头们开始不断深入对方腹地,并融合各种特质,弥补自己的弱项。它们所瞄向的,是一种如Snapchat、Soul或小红书,抑或兼容多种特质的新型社交形态:年轻化、兴趣化、开放式、强社交、创新基因等。就在最近,推出视频号后,微信又开始测试小绿书功能,意在让封闭的熟人生态走向更开放的广场式互动,增加更多结识新朋友的可能。抖音则一直在进行社交化尝试,从更侧重朋友交流的“日常”“一起看视频”功能,到上线视频通话、语音通话、表情包等,强化一对一互动功能,再到粉丝群、抖一抖等增加陌生人交友可能性的功能。海外市场也是如此,马斯克收购X后,在产品端的重要计划就是通过增强聊天功能,弥补平台此前社交能力的不足。这之前,类似抖音“日常”功能的Stories功能早已成为Snapchat、Meta等社交产品的标配。那么,巨头们为什么不约而同选择了“强开放+强社交”,仅仅就是补短板吗?02“强开放+强社交”带来高用户价值玩家们的集体共识一款社交产品成功的关键在于什么?我认为是触发网络效应。产品功能当然重要。但Facebook上线之初,其功能仅仅是“搜寻自己学院的同学;找到自己班级的同学;查找自己朋友的友人;勾画出自己的社交圈子”,与当时领先的Friendster、MySpace并没有什么差异。反观做出了很大创新、推出“阅后即焚”功能的Snapchat最初却无人问津,阅后即焚功能当然重要,但功能只是抓手,通过功能抓住人更为关键。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人”并不是简单的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拥有相同特征。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互联网产品用户越多,价值就越大,但真实世界存在的网络并不是一个规则的结构,而是像下图一样规模不一,呈群落状的结构,比如家庭、学校、共同兴趣的圈子是相对紧密的结构,而不同喜好、背景并且缺乏已有关系链的用户很难短时间建立起来关系,没有关系也就没办法触发网络效应,因此,即使如Meta、字节等流量运营专家,此前选择简单粗暴流量导入的方式扶持新产品,也很难成功。成功的社交产品大都是先通过差异化功能获得一批用户,在建立关系后,让大家通过多元的方式形成持续的互动和关系网的延展,当关系达到一定密度阈值,就触发了网络效应,而在进一步吸引不同圈层破圈中,产生复合价值。于是我们看到,“阅后即焚”起家的Snapchat后来推出了丰富的拍照、视频功能、类似朋友圈的stories功能,这些复杂的功能满足了数以亿计用户的社交需求,也逐渐让产品从工具走向了“社区+社交”的定位。Meta也是如此,从专注熟人交友的“强社交”模式,演化为复杂内容体系多元功能的“强社交+强开放”模式。在国内,IM(即时通讯)起家,为腾讯构建起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地基的微信,不停开拓媒体业务,从朋友圈到公众号,再到视频号、小绿书,它们与摇一摇、扫一扫、搜一搜、附近、购物、游戏、支付等功能一起,构成了更为复杂的超级APP形态。那么,有没有一开始就选择了“强开放+强社交”模式的社交产品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飞聊、躺平、Join等都曾进行过探索,但真正跑出来的只有Soul,并且有趣的是,这个平台背后的投资方也有腾讯,因此,这种创新的尝试或许可以被视为大厂关注的新风向。在我看来,Soul算是一款非典型社交产品,其最大的创新,也是能跑通“强开放+强社交”模式的重要因素在于两点:一是规避了社交中最直接的颜值和通讯录建立连接的逻辑。相比颜值的统一标准,兴趣是复杂而丰富多彩的,这恰恰成为社交产品运营的难点,如何让用户尽可能快的找到同好,建立起关系。我们看到,Soul选择搭建了一套包括星球、测一测、奇遇铃、群聊、视频匹配、兴趣组在内的场景,复杂的基于兴趣爱好和不同用户画像的匹配体系,让有相同爱好的人能脱离封闭的现实关系相互结识,成为朋友。二是引入AI机制确保流量分配的平等,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回应,“被看到”才会有共鸣,产生归属感,逐渐融入产品之中。这种方式虽然门槛高,但由此建立的关系链更有韧性。“社交平台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壁垒在于社交密度的建立,以Soul为例,通过多元的场景和丰富的内容形态,用户可以建立、维护、沉淀关系,交到真正的朋友,持续互动从而形成高密度的关系网络,对一款产品产生归属感,进而让平台具备强大的抗迁移能力。”一位关注社交行业的投资人表示。不同于只注重单一功能,如对话或者内容分享等社交产品,以Soul、Snapchat为代表的“强社交+强开放”模式的社交产品,通过全链条布局、多环节的社交体验,聚集了大量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喜欢分享、消费水平高的年轻用户,因此,这些平台也形成了活跃度高、使用时长较高的用户生态,多元化的内容与场景,完成了社交资产的沉淀,使得用户一旦融入,就会沉浸其中。▲图:强社交强开放生态带来了高活跃高粘性用户,数据来源公开资料&Khoros《2022年社交媒体用户画像报告》无论国内国外,新兴的社交APP大多昙花一现,短期出现在榜单后就销声匿迹。连扎克伯格力捧的Threads也在过了新鲜期后流量明显回落,推出一个月后,用户使用时长已经较最初下降一半多。这也说明一款社交产品仅有前期流量,远远不够,真正的核心在于能够形成稳固且紧密的社交关系网,以及社交资产的沉淀,这也恰说明了强开放+强社交模式会给一款产品带来长期红利、价值和商业化延伸空间。
2023年8月22日
其他

Baidu World 2023官宣定档:一场提示词革命要来了

如今,伴随智能化浪潮的涌现,“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来临,李彦宏认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深度学习算法,这个技术能够带来的效率提升、能够驱动的经济增长,是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更大的”。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知乎整治“编乎”

一方面,在线职业教育市场规模有限,另一方面,更具品牌和业务优势的传统线下职业教育玩家还在加码在线职业教育业务,随着基数逐渐增大,不具备比较优势的知乎职业培训业务未来还能否延续三位数增速,值得商榷。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24年自我革新:阿里驶向新赛道

作者|安舆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阿里组织变革继续推进。6月20日,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通过全员信宣布,1+6+N的全新业务集群基本成型,各业务集团董事会已开始运行,多个业务的上市和融资计划也已开展,控股集团将主要承担创新孵化大本营角色,整个阿里巴巴正以全新姿态奔向未来。同时,张勇也宣布,将于今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职务。张勇此后将专职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专注阿里云的发展。成立24年来,阿里巴巴的每一次组织架构调整,都是一次对自身的革命,也是对超大型公司如何更好治理的又一次重要探索。如果这条路行得通,可能产生“组织一变天地宽”的效果,也将为阿里带来更大的发展契机。从1+6+N到换帅,阿里巴巴大刀阔斧的变革后,也将开启全新征程。01蔡崇信、吴泳铭接班控股集团将成为“创新孵化器”张勇卸任后,接棒的是两位熟悉的面孔。蔡崇信对于资本市场的熟悉和深厚积淀。蔡崇信现任阿里集团执行副主席,在阿里巴巴诞生、发展历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从1999年公司成立到2013年,他担任了集团的CFO,并在2014年带领公司在纽约上市,之后负责战略投资工作。他的全球化经验和对宏观环境的洞察,对于阿里巴巴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是有力的支撑;他对阿里巴巴发展历程的充分了解,对战略方向的把握以及对文化的传承,将会在未来帮助阿里集团持续发展。吴泳铭则有着深厚的技术背景,曾担任过B2B、淘宝、支付宝等多个重要业务的首席技术官,领导构建了相关业务的底层技术架构;带领创建了集团的核心业务阿里妈妈平台,创新孵化了手机淘宝推动了集团的无线化,在公司内有极强的号召力。他多年来始终跟进全球前沿技术趋势发展,将进一步开阔阿里的技术视野,探索以前沿技术为发展引擎的全新方向。除此以外,蔡崇信和吴泳铭都有多年投资及企业培育经验,成功培育了大量具有独特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产品和企业。未来,阿里控股集团将成为面向未来的创新孵化器,探索、发现、孵化、培育更多创新业务,重构公司发展形态和想象力空间。从3月到现在,阿里巴巴正在进行2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一拆六”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6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阿里巴巴集团则将全面实行控股公司管理。1个月前的财报会上,阿里巴巴调整有了进一步的更新,宣布集团董事会已批准阿里国际数字商业寻求对外融资,以及菜鸟和盒马的上市计划。云智能集团计划引进战略投资,并以股东派息的方式对其分拆,实现其独立上市。此后,张勇将作为阿里云总裁,继续提升阿里云的行业竞争力与全球竞争力,让阿里云为各行业尤其中小企业的数智化升级提供更优质安全便捷的基础服务。02历数阿里重要调整历数阿里巴巴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组织架构调整,可以发现,不论是筚路蓝路,还是高速发展时期,阿里从不满足于当下的成绩,而是坚持顺时而动,每次变革带来了集团快速发展,让阿里变得更好。2012年是阿里组织架构调整的重大一年,正式成立七大事业群(淘宝、阿里云、一淘网、天猫,聚划算、国际业务和小企业业务),事业群总裁直接向马云汇报,也被称为阿里历史上的“七剑下天山”。这一年,B2B
2023年6月20日
其他

阿里最受关注的一季财报:上市排位赛,谁是状元秀

▲图:Miravia购物界面跨境电商方面,蒋凡更注重商家服务和用户体验。曾经在淘宝直播获得收效的蒋凡深谙要做好B2C生意,一方面也要坚定不移保履约,重物流等供应链建设;一方面要照顾好商户端和消费者;
2023年5月22日
其他

李彦宏最新演讲:创新能力必须要自建

33%,算力差不多。我要说,算力不能保证我们能够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上领先,算力是可以买来的,创新的能力是买不来的,是需要自建的。文心一言内测一个多月,就完成了
2023年5月5日
其他

重新认识APUS:技术积累终成天燕

“可以说,关于AI产品的探索,已经做到快崩溃了。”李涛坦承,他用了一个词叫“屡败屡战”,大量资金、资源和人力成本,也让APUS积累了过亿用户量,“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尝试,是值得的,也是有效果的。”
2023年4月1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知乎尚德化

在新业务方面,以线上课程为主的知乎职业培训收入为8460万元,同比增长281.1%。由于自有品牌产品及图书系列销售额增加,包含电商、出版等在内的其他收入为5450万元,同比增长26.2%。
2023年4月17日
其他

阿里云大模型之战:逍遥子不能输

作者|张尧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阿里云新变阵,开启大模型之战。2023年4月11日举办的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张勇公布了阿里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并宣布,未来阿里所有的产品都将接入“通义千问”,进行全面改造。不久前,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表示,大语言模型将改变云计算游戏规则。作为国内率先实现盈利的云计算平台,阿里云入局大模型赛道,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其对于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不过不能忽视的是,阿里云的营收增速已经降至个位数,并且市场份额还在不断下跌。此番入局大模型赛道,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是阿里云试图摆脱成长困局的无奈选择。01寻找“第二条曲线”作为一家经营超二十年的企业,阿里巴巴的营收规模虽然依旧十分可观,但需要寻找最初的锐气。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显示,2022年Q4,阿里巴巴营收为2477.56亿元,同比仅增长2%。在这其中,阿里来自中国零售商业的收入为1657.65亿元,同比下降1%,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降9%。这一方面固然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关,更大程度上,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流量触顶,为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戴上了“紧箍咒”。▲图源:QuestMobileQuestMobile披露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规模为12.03亿元,对比2021年末的11.74亿,仅增长2.47%。这意味着,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完成了下沉触达,没有更多的增量流量红利可供互联网企业挖掘。在此背景下,阿里必须要找到“第二条曲线”,一方面平衡核心电商业务触顶的压力,另一方面,给资本市场描绘出更大的想象空间。无论是从行业趋势,还是从业绩表现来看,阿里都希望云计算业务担此重任。研精毕智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约1880亿美元,预计2023年,这一数字将达3600亿美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约18%。在此趋势下,已经有企业深刻诠释了云计算的价值。以亚马逊为例,尽管其给外界留有的印象是一家电商企业,但实际上,云计算已经成为亚马逊重要的业务支柱。财报显示,2022年,亚马逊整体净销售收入5140亿美元,对比上年的4698亿美元增长442亿美元。在这其中,亚马逊云科技销售收入801亿美元,对比上年的622亿美元增长179亿美元,增速为29%。这也意味着,亚马逊整体的增量营收中,40.5%来自于亚马逊云科技。尽管阿里云还没有给阿里带来类似亚马逊云科技的强劲推力,但前者毕竟已经实现盈利。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经调整后EBITA利润为3.56亿元,同比上涨166%,这是阿里云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盈利。按此趋势,不久的将来,阿里云或将成为阿里重要的业务支点。而阿里云早已成为阿里上下不能输,也输不起的一战,从近几年组织架构不断动刀,到中国香港可用区C某机房设备异常,再到张勇亲自执掌阿里云,重回一线,这都说明,阿里云的使命与重任。这次大模型之战,阿里云自然要首当其冲。02云之战进入白热化其实不止阿里,国内大部分头部互联网公司都在移动互联网流量枯竭的压力下,押注云计算。财报显示,2022年,百度智能云全年总营收177亿,同比增长23%。同期,腾讯包含云计算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营收为1771亿元,首次超过游戏业务,同比增长3%,占总营收的32%。▲图源:Canalys尽管阿里云目前仍是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商中的翘楚,但过去几年,伴随着其它企业的发力,阿里云的市场影响力正逐步下探。Canalys统计的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2021年,阿里云市场份额分别为40.3%以及37%。到了2022年Q3,这一数字又降低到了36%。曾有一位阿里云销售媒体表示,去年他手上几个政府客户,单子都快谈好了,客户转头就给了华为云。阿里云内部,甚至出现了“逢华(为)必败”的说法。▲图源:IDC这或许是因为阿里云在云计算的垂直赛道没有核心竞争力所致。以政务云市场为例,IDC披露的《中国智慧城市数据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政务云整体市场规模为427.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7%。在这其中,华为云市场份额为25.8%,连续5年保持第一。排名前五的厂商中,没有阿里云的踪影。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5月举办的阿里云峰会上,前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还曾表示,“阿里云为全面服务政企市场做好了准备”。遗憾的是,得益于三十多年服务运营商和政企经验,在政务云市场,华为云无论是渠道还是产品,相较于“新势力”阿里云都更有竞争力。▲图源:阿里云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从财报来看,阿里云目前依然严重依赖互联网企业。2022年Q4,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阿里云来自互联网行业的收入同比下跌4%,占阿里云总收入
2023年4月16日
其他

从一个阿里巴巴到N个阿里巴巴

作者|安舆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互联网最大组织变革在24岁的阿里内部轰轰烈烈展开。2023年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其中“1”是阿里巴巴集团,在此之下,设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以及多家业务公司。每家公司均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阿里巴巴集团全面实行控股公司管理。在完成组织变革后,其业务模式将从此前的“大中台、小前台”变为“快中台,强前台”,藉由此提升阿里各垂直业务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然“脱离”阿里,“6+N”自然也可能直面资本市场。“多样性的业务,与其放在一个锅里、一个上市载体里端出去,还不如到了市场接受的条件,就果断地让他们单独面对资本市场,成熟一个,上市一个”。面对为何做出如此大的变革,张勇如此表示。那么问题来了,根据新的组织模式,阿里六大业务集团和N家业务公司独立上市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又如何为小阿里们进行价值重估?01新组织架构建成拍扁、放权、增值“为了让组织跑得更快,要去更闭环到每个主要的业务里边去。让每个业务能够形成一个闭环组织,所以这个生产关系变化之剧烈,挑战之大应该说前所未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勇这样表示。而在内部信中,张勇直言,此次组织变革,是阿里“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阿里确定了“履带战略”,即在“大中台、小前台”结构下,从老业务的需求和优势出发,让老业务带动新业务。这一点,无论是最初为淘宝服务的支付宝,还是起始于解决运力与配送问题的菜鸟,都概莫能外。这种业务模式的优点自然是新业务可以站在老业务的肩膀上快速发展,但问题也显而易见,那就是随着企业盘子越铺越大,上下级的沟通成本越来越高,效率越来越低,并且“大锅饭”也增加了弱势业务的惰性。对此,张勇表示,“今天我们坐在杭州,很难想象在东南亚,应该怎么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快速响应竞争对手的行动。我们在不同的领域,每个业务的周期是不一样的。像今年淘宝已经20年,而新的业务像夸克、钉钉等,分别在不同的周期里面”。不同周期如何按照自己的时区前进,至关重要。其实早在2015年前后,阿里就开始探索新型的组织模式。以2015年阿里启动的中台战略为例,其将原本分散的支持部门合拢,进行快速的服务迭代,可以更高效地支撑前线,大生产关系的变革降低支持部门的运营成本。正是这次变革,使得盒马、淘宝直播、钉钉等一大批创新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图:阿里内网张勇问答员工视频而此次“1+6+N”组织变革,其实也是过去几年阿里经营责任制以及多元化治理体系的延续。正如张勇所言,“解决生产力的发展和创造不同,首先必须从生产关系的变革入手”。近两年,阿里不断追求更快的反应能力和决策流、更扁平的组织架构、更具效率与效益的业务流。这也确实释放了阿里各业务板块的活力,以本地生活中的高德地图为例,艾媒咨询披露的《2022年度中国APP市场月活数据排行榜》显示,2022年12月,高德地图以超4.9亿月活位列旅游出行领域月活榜首,对比来看,美团和大众点评的月活分别为3.1亿和1.7亿。阿里的“1+6+N”组织变革做到了进一步“放权”。其中“1”为阿里巴巴集团;“6”为云智能、淘宝天猫、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N”为其他具备条件的业务组织变身为多家业务公司,全面实行公司化管理。与阿里巴巴集团类似,“6+N”下的公司或集团也会实行CEO负责制,无论是人事任免、财政收支还是发展战略,都相对独立,不过需向各自的董事会汇报。虽然“1+6+N”组织变革将阿里“拍扁”了,但值得注意的是,云智能排名六大业务集团之首,而2022年12月底,张勇还兼任阿里云总裁。这似乎说明,未来云智能业务将是阿里发展的重要方向。总而言之,阿里最新的组织变革,在保证集团整体战略方面不偏航的背景下,充分“放权”,赋予各业务板块更大的自主能力,这不光有助于调动这些垂直业务的积极性,并且也为这些业务分拆上市提供了可能。02是否被严重低估六个阿里究竟值多少钱尽管在大众认知中,阿里与电商有极强的联系,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经过多年的合纵连横,阿里早已不再是一家纯粹意义上的电商企业,而是以支付和电商为中心,构筑了多个生态板块的巨无霸。张勇表示,“今天的阿里巴巴,多个业务覆盖不同的领域,有的是消费者业务,有的是文娱类,有的是物流,还有了阿里云以及to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蒋凡打了一场翻身仗|出海专题

2023年,出海市场战况空前,中国创业者在海外纷纷摩拳擦掌,以期能够把中国的商业模式、创业理念、战略打法输出海外,他们依然坚信“时光机理论”,并希望提前押注20年前的中国。零态LT特推出出海观察栏目《出海反光镜》,从多个维度记录中国企业出海新征程。本文是该系列第30篇,聚焦阿里出海业务最新进展,以及蒋凡业绩境况。作者|张尧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时隔一年,蒋凡海外业绩亮眼冲高。2023年2月23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阿里本季度收入2477.56亿元,同比增长2%;经调整EBITA达到520.48亿元,同比增长16%。业务部分,阿里最为核心的“中国商业”分部收入下滑1%,但在核心业务收入下滑的同时,阿里整体收入依旧保持了正向增长,显然是有新的业务实现了强势增长。具体来看,国际零售和菜鸟是仅次于中国商业部分业务板块,本季度这二者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6%和27%。其中,国际零售业务的转变尤为突出,显然要归功于执掌海外业务的蒋凡。蒋凡在接手海外业务后,对海外业务的本地化和跨境业务进行了重新划分,针对速卖通、Lazada和Miravia的C端业务开展了一系列新的尝试。从阿里内部各项业务对拉动总营收增长的贡献比例来看,蒋凡无疑是打了一场翻身仗。01国际商业成为本季度领头羊本季度,阿里的基本面中国商业分布呈现了微跌,以淘宝、天猫等核心电商,以及盒马、天猫超市、高鑫零售(大润发业务)等直营业务营收达到1699.86亿元,同比下滑了1%。但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本季度整体收入增长了2%,在基本盘微跌之下,菜鸟和国际业务撑起了本季度增长KPI。拉动最明显的是最近几个季度持续保持同比增长的菜鸟业务。本季度,抵消跨分部交易后,菜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达到165.53亿元,本季度菜鸟的收入有72%来自外部客户,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外,本季度以Lazada、速卖通、Trendyol、Daraz为核心板块的阿里国际业务表现不俗,收入达到194.65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零售业务本季度收入为146.44亿元,同比增长26%;批发业务本季度收入为48.2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从细分业务看,土耳其电商平台Trendyol表现最为突出,业绩相较2021年同期增长26%,达到146.44亿元。事实上,从2021年开始,阿里巴巴一直在增资Trendyol,在物流体系和用户补贴上投入了大量资本。Trendyol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国际商业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3%。Lazada在东南亚的订单增长开始恢复,经营效率也得到提升,这让国际商业的利润效率也大幅改善。2022年亏损同比减亏了74%,达7.63亿元。财报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会在Lazada所在的东南亚市场坚定不移地投入。过去一年阿里巴巴向Lazada三次注资,总计超过16亿美元,截至目前,总投资金额已经达到48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3年1月,Lazada“泰国站”网站访问量达4820万,高于Shopee的3810万,重回泰国电商排行榜榜首位置。过去一年速卖通围绕AE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阿里本地生活的变与不变

作者|安舆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阿里本地生活“到家+到目的地”双入口战略,正在越发夯实,齐驱并进。2023年2月23日晚间,阿里巴巴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2022年10月~12月)业绩。根据财报显示,作为阿里生活服务矩阵的到家入口,饿了么在季度内通过持续创新突破、快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近场需求,从而带来平台订单量、交易额的同比增长,多项健康增长的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向好。对于这个互联网最“苦”的战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勇给予了较高评价:饿了么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正走在正确轨道上,不仅是UE(单位经济效益)持续转正、继续向好,并且订单量、用户量和用户粘性都在变得更好。众所周知,阿里本地生活业务的整合已经持续数年。新的飞(飞猪)高(高德)了(饿了么)格局下,“到目的地”的高德保持快速增长,而过往亏损严重的“到家”业务饿了么则在过去几个季度有了强势逆转,不仅核心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大幅改善,借助即时零售的东风,取得更健康的发展。可以说,俞永福指导下的阿里本地生活棋局正柳暗花明,这其中有何变化?又有何坚持不变的策略?01“到家+到目的地”齐驱并进自从2021年7月2日,张勇通过全员信宣布了集团组织升级,将本地生活、高德、飞猪新成立生活服务板块,阿里本地生活的战略阵型一直保持稳健发展。最新一季度财报显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至130.73亿元;本季度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5%,主要得益于高德强劲的订单增长,而饿了么的UE(单位经济效益)持续转正,并在财报中连续五季度保持改善。因此,财报会议上,张勇对两个板块都给出了高度评价——表示高德这几年的创新进展非常顺利,已经从一个地图工具,走向了一个基于地图的“到目的地”完整的服务平台;在到家侧,张勇也透露了饿了么各项核心指标都在持续向好,在重点经营的城市,也正取得好的进展。列举几组数据:l2021年12月止季报,本地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7%至121.41亿元,订单量实现同比增长22%。饿了么来自非餐订单比例增加,订单量正稳步增长;“到目的地”业务并入后,订单量快速增长。l2022年3月止季报,饿了么来自非餐(例如生鲜及药物)订单录得强劲增长;“到目的地”业务本财年订单量快速增长,主要在高德的用户交易量及使用频次提升所推动。l2022年6月止季报,饿了么的单位经济效益为正数;高德于6月份录得强劲增长,高德日均活跃用户达到超过1.2亿新高。l2022年9月止季报:饿了么录得UE继续改善并维持正数;高德录得强劲的订单增长。l2022年12月止季报:饿了么UE继续改善(连续五季度)并维持正数(连续三季度),非餐订单强劲增长,订单价格提升明显;高德飞猪走出疫情重启增长。花开两朵,各表一支。从过去几个季度综合数据表现不难看出,“飞高了组合”均在水面下稳稳向好——饿了么UE(单位经营效益)、平均订单价格、非餐订单增长;高德服务扩容,高德订单和日活持续增长。▲图: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未来图景可以看得出,即便面临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本地板块的革新与发展一直被阿里巴巴寄予厚望。2021年5月,张勇曾在2021财年四季度及全年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阿里巴巴将持续投入饿了么,持续建设饿了么作为阿里本地服务到家入口的心智,一方面继续将阿里在消费领域的用户更多转化为饿了么的用户,另一方面不断增加餐饮服务和非餐饮服务的交叉渗透,提升用户使用多种服务。对于饿了么来说,过去一年中实现了UE转正,EBITA持续改善,进一步得到了集团和市场的内外部认可。可以遇见,到家侧在逐步扭亏后,将进一步通过即时零售等新增长极发力,进而达到交易额和利润收入的继续增长。在到目的地侧,张勇也曾在2021年8月的阿里巴巴季度财报会上表示:“希望到本财年末至少有1亿名用户在高德地图内完成过基于目的地周边各种服务的交易”。阿里巴巴2023财年Q2财报中也曾披露,由于高德带动,其“到目的地”业务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迅速。2022年国庆假期高德的中国日均活跃用户超过2.2亿,创下新高。关于此前传出,原饿了么“到店”业务口碑将并入高德,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认为,口碑的到店产品和服务一直缺乏前端流量,没有场景。加上两大短视频玩家开始入侵本地服务,阿里需要集中资源。把口碑加入高德,既可以增加口碑的流量,也可以丰富高德的场景,相互辅助。而对于饿了么来说,并不影响当下的节奏。“阿里在本地生活的主要投入还是在外卖业务上。”李成东认为。事实上,阿里本地生活板块将到店资源与高德加速嫁接已经有一段时间。打开高德APP,首页上在地点搜索框之下非常醒目的位置就有美食团购、订酒店、周边游、打车、加油等本地生活栏目等。由此更可以判断,“到家”和“到目的地”齐驱并进的格局已经相当稳定,并且稳中有进。近日,饿了么内部发布的全员信中,俞永福明确指出:“四横四纵,除‘激励机制改革’外,其他七个方面已经分阶段有不同进展,而‘激励机制改革’调整是最后一个课题。”这也可以侧面印证其整体战略下组织革新的落地已如期完成。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新一季度财报一出,高德收并饿了么的谣言不攻自破。02饿了么不断打破质疑过去一年,饿了么UE(单位经营效益)持续转正,同时,在客单价提升和单位派送成本下降的带动下,本地生活业务亏损加速收窄,报告期内本地生活服务经调整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警惕科技巨头的ChatGPT崇拜

还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每隔5-10年就是一个轮回,如今距离AI上一次成为风口刚好5年多。风口中,难免鱼龙混杂,而时间会让“滥竽充数者”浮出水面,最终狂热的市场情绪得以冷却,公司的股价被重新评估。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威马现形记:从资本宠儿到造车末等生

由于缺少成熟的技术和生产实际掌控权,造车新势力即便能完成新车交付,却依旧会被各种质量问题诟病。小鹏汽车安全质量问题频出。2022年中旬,“小鹏P7出事故安全气囊没有弹出”一度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2023年2月7日
其他

微信生态向实根生

2022年,微信AI团队也在完善微信对话开放平台,联合企业微信,推出企业微信原生“对话机器人”服务,通过和企业微信的原生集成,在客服场景让机器人和人工客服链接的更紧密自然,让企业更高效地服务用户。
2023年1月11日
其他

10年1000亿研发:百度用创新抵御寒气

间厂房的水厂全流程精确管理,甚至出现了“整个水厂就只有两位工作人员”的现象;在山东寿光,利用“AI+农业”,实现蔬菜生产的智能化,让没有经验的农民也可以成为种植能手,菜农们通过大屏或手机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梁汝波真能Hold住字节吗

但在进入欧美市场时,TikTok也遇到了本土化难题。欧美市场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看重要多过价格。数据显示,欧美国家50%以上用户在购物时依然会选择品牌官网,或是沃尔玛、家乐福等线上平台。而TikTok
2023年1月9日
其他

视频号着急变现

作者|梁潇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马化腾真的急了,在他罕见发怒,并把视频号当作公司最大的希望后,动作果然来了。不过第一刀是挥向商家。近日,微信官方发布关于《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费管理规则》的公告,公告表示:两年多以来,为助力商家经营,视频号持续免收商家技术服务费。随着商家精细化经营的需求日渐增多,为更好地向视频号商家提供技术服务,助力商家高质量发展,视频号将于
2023年1月6日
其他

特斯拉显然需要一位中国籍CEO

2022年,美联储开启了较为迅猛的加息周期;为了收购推特,马斯克也开始大举抛售特斯拉套现,这两者均在消息面上对特斯拉构成了利空。但马斯克却不想为此局面买单,并将绝大部分原因归结为美联储的暴力加息。
2023年1月6日
其他

小米巨变2023:换将、裁员与卢伟冰

2022年12月11日,在小米13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再次表示:“回首过去三年,高端化战略深刻影响着小米,并深度改变了小米。今天发布的小米13、MIUI14,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小米已经开始。”
2023年1月4日
其他

从“定”转“进” : 阿里2023发起“敏捷挑战”

作者|安舆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解决今天碰到的很多问题。”2023大幕即将拉开之际,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的年度内部信如期而至。张勇表示,2022年初做全年展望时,写下的关键字是“定”;2023年即将开始的时候,他希望新的一年关键字是“进”。从“定”转“进”,在“后疫情时代”国家对平台经济指明发展方向后,显然阿里也迅速调整自己的方向。与此同时,伴随着战略方向的确定,张勇还分享了集团组织变化的一系列决定:1、张建锋(行癫)不再担任阿里云总裁,继续担任阿里达摩院院长,专注前沿科技探索;张勇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并直接分管钉钉。周靖人(靖人)将担任阿里云智能CTO,并同时继续兼任达摩院副院长。2、程立(鲁肃)不再担任阿里集团CTO和达摩院常务副院长,由吴泽明(范禹)接任集团CTO和达摩院副院长,并兼任本地生活业务CTO。3、童文红(Judy)于2023年4月1日起不再担任集团CPO,由蒋芳(蒋方)接任。按照惯例,阿里每年双11后都会进行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去年12月8日,公司任命了戴珊和蒋凡分别负责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尽管今年这轮变阵比预想中来得晚了一些,但却是阿里近年来调整颇大的一次组织调整,也是岁末年初交替之际首个对核心高层管理岗位调整变动的互联网公司。张勇曾多次公开强调组织敏捷的重要性,并提出“要用组织的创新去驱动业务的创新”“面对快速变化和高度竞争的市场,我们的组织必须变得更敏捷”。从近两年公司在关键业务核心管理队伍上变动的灵活性和执行的彻底性,也能体现该理念带来的影响。本次调整背后,与张勇“敏捷组织”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01组织革新关键点新老交替在外界将关注集中在本次调整的核心业务——阿里云上时,一个容易令人忽视的点,本次调后,阿里同时在多个核心岗位实现了新老交替,对于一家20多年历史的互联网公司,这无疑格外重要。众所周知,阿里从2010年起就在管理团队内部试行了“合伙人制度”,并在试行三年后正式对外宣布。按照规定,公司每年都会选举新的合伙人。流程上,由现有合伙人向合伙人委员会提名候选人,再由合伙人委员会审核并决定被提名的候选人能否参加选举。新合伙人除了有企业价值观、性格方面的要求外,还需要至少连续为阿里巴巴集团或关联公司、子公司服务5年,对集团业务做出过贡献;当选还需要得到至少75%合伙人的同意。在2014年首次完整公布的27位合伙人名单中,除了“18罗汉”中的7位和11位社会引进的专业高管,还包括9位在2004年前进入阿里,并由阿里培养起来的人才,行癫、鲁肃、Judy位于九人之列。之后,阿里巴巴合伙人队伍经过了一系列增减,到2022财年年报发布时(2022年7月),这份名单变成了29人。对比最新的合伙人名单,我们能够发现,最大的特点就是团队中年轻人越来越多,其中的13位均为近八年选举出来的新合伙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接任集团CTO一职的范禹从2017年就升级为阿里巴巴合伙人至今,他也是首个进入阿里巴巴合伙人名单的80后。加入阿里以来,他曾做过天猫事业部产品技术研究员,担任过双11技术总负责人、零售技术事业群总裁,2021年起兼任本地生活CTO,可以说是阿里电商主要业务技术核心责任人。本次升任集团CTO,无疑也是公司对其能力认可的一种表现。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新任阿里云智能CTO靖人,与2004年就加入阿里的范禹不同,作为前微软研发合伙人,他2016年07月才加盟阿里巴巴集团,作为不太“老”的“阿里人”,此次同样被委以重任,无疑也体现了阿里在组织观念上的开放。本次调整落地后,更多年轻人接过“打天下”的接力棒,继续“奋进”“进攻”的任务。联想到张勇亲自兼任阿里云业务的CEO,这也使人再次想起他反复提及组织理念“敏捷”。02大佬集体发声阿里率先求变2022年是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变化迅速的一年,各家互联网企业都面临不小的挑战。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大厂,都在年关来临之际进行了内部总结和调整。他们的发言也被当作明年互联网发展的风向标,并经由网络广泛流传。先是2022年12月中旬,腾讯线上召开员工大会,把“降本增效”定为会议主题。不同于腾讯一贯的低调、平和,本次会上马化腾批评了部分BG一团和气、平稳温水的改革方式,并称已经不再相信买量故事,更是用“触目惊心”来描述内部贪腐问题。马化腾还强调,未来要继续加强和坚持降本增效,“我觉得这要形成一个习惯。”另一边,京东董事长刘强东也在举行的内部会议上痛批中高层,称“拿PPT和假大空词汇忽悠我的人就是骗子!”。他主要表达了对京东组织效率和战略失焦两点不满,要求员工摒弃虚假繁荣,实事求是做实事。但互联网大佬不约而同选择在年末发声,似乎也暗示着即将到来的2023年挑战之大。在2023年之际,阿里率先求变,背后又有何深意?从2021年设立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和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到今年张勇直接掌管阿里云业务,都是阿里应对新形势时进行的组织调整。而率先从组织架构顶层进行变动,继而推动战略和业务调整,既显示出阿里的组织效率,也说明管理者对制度落地充满信心。2015年,张勇提出了“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即“中台战略”),希望用统一中台服务所有前台业务,从而提高团队协同效率,让业务能更敏锐地把握市场和客户变化,迅速快捷调整工作方向。据不完全统计,近七年来阿里进行了逾20次组织架构调整,平均每年超3次。而在新的组织战略下,阿里也长成了一家年活跃买家数超13亿、GMV超8万亿的超级生态体。去年,张勇又提出了“各业务单元经营责任制上的板块治理模式”,并将其上升为与“中台战略”同等地位的集团组织战略。其实这也不但理解,统一大中台虽然避免了内部业务单元出现重复,但是一切需求都汇聚在中台,也可能造成决策链路过长。按“板块”来划分组织模式,显然更便于内部高效协同、更敏捷响应客户需求。纵观阿里近些年的组织调整,虽然看上去很频繁,不难发现“敏捷组织”理念始终是变动的思想内核。截至2022年6月30日,阿里员工数已经达到24.57万。对于这样一个人员众多、业务繁杂的组织,没有张勇对“敏捷组织”理念的倡导和贯彻,很难做到短时间内频繁、多次调整。如今,“敏捷组织”甚至成为阿里区别于同梯队其他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之一。03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阿里云未来值得期待企业组织结构,既服务于企业战略方向,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按照阿里一贯的“组织先行,推动战略与业务前进”作风,这次组织调整背后同样意味着战略和业务调整,特别是对于备受关注的阿里云。在2022年初做全年展望时,张勇曾给阿里巴巴写下关键字是“定”。最新的组织变化,张勇也把关键字从“定”改为“进”,相较去年多了一些主动和冲劲。内部信结尾,张勇明确表示,“2023年对阿里巴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希望所有阿里人一起用进取之心、集奋进之力,来迎接这全新一年。”“进取”“奋进”,是他给到24万员工的要求,也是阿里应对复杂形势的姿态。无论组织如何变动,或许对于张勇而言,他始终相信,“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解决今天碰到的很多问题。”在他看来,打铁还需自身硬,阿里发展的核心是做“好”自己,做“好”企业。“只有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上保障好客户利益,创造好客户价值,才能承担好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大使命。”张勇说。在2022年年初,阿里就已经将“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三大战略方向确定为公司发展的方向和指引。这也是在2019年“全球化、内需、大数据和云计算”三大战略确定后的进一步聚焦。而此番调整后,张勇亲自挂帅阿里云,充分体现出其对云业务的重视程度。自阿里云成立以来,在王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搭建起了完整的云计算技术能力;在胡晓明的领导下成功创造“亚洲第三、全国第一”的成绩;在张建锋的带领下云计算能力进一步提升,不仅实现了CPU的自研和大规模应用,还推出了云基础设施处理器CIPU,并完成“云钉一体”布局。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阿里云占据国内公有云市场34.5%的份额,相当于第二名华为云的三倍多。另据Gartner和IDC发布的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报告,阿里云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图:2022H1中国Top
2023年1月3日
其他

实体店入局即时零售,做的是社区“分钟生意”

作者|安舆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疫情期间,即时零售成了香饽饽,成千上百个排到明日的订单,让小门店、夫妻店成了居家的应急采购渠道,类似店铺通过即时零售业务月收入翻倍的案例层出不穷。也有人疑惑,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人们不用居家了,即时零售是否还能延续火爆?提出这种问题,其实是默认即时零售是个躺赚、投机的生意。事实并非如此,很多线下店铺已经搭载着即时零售风口,悄然转型成为社区居民的“好邻居”——华中一家社区超市商品种类堪比中型超市,成为社区各年龄段消费者最喜爱的“小仓库”;上海安德超市通过全时段配送,成了年轻人最爱的“深夜食堂”。此种案例,不胜枚举。即时零售的核心是本地供给和即时物流。扎根本地,能够满足本地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全时段、全品类运营商家,最有可能抓住这波红利。当然,这并不非一件易事。当实体门店主动入局,用“超市”思维做外卖生意,一切仿佛变了。01社区商业孕育即时零售“城市零售新实体”涌现当下,实体门店主动入局即时零售,背后是长远的打算。自古以来,实体零售就是一个重资产、长周期的生意。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2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便利店毛利率为25.5%,净利润为1.4%,影响净利润的因素主要有职工薪酬、房租、电费、其他费用等。在常规的商品成本、人工、水电房租开销基础上,商家的利润空间有限。而借即时零售优化商品结构、满足长尾需求,可以增加订单、提高毛利率,保证稳定的现金流。接入即时配送后,商家在平台大数据和运营的助力下,积极探索新模式。一些商家决心换租更偏僻的门面,以此摆放更多商品,实现快速分拣、提高坪效和降低门店租金;还有部分商家也在社区的需求下,采取多业态的融合,提高商品、服务种类,满足更多需求。由此,实体门店开始主动求变。繁荣的社区商业孕育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也让不同地区率先转型的超市、便利店等成为“城市零售新实体”。中国有近700万家夫妻店,老板大多头脑灵光,偏居一隅做着人情生意。借即时零售东风,他们对实体店的“改造”是多维度的,包括丰富商品结构,分时段差别营销;优化备货,降低缺货退款率;提升真实库存量,进而减少超卖损失等等。比如苏南区域某超市,根据美团提供的区域商品建议,重点补足水果、乳品冰品和酒水饮料。店铺日曝光增长了21%,日订单增长了25%。最终在4个月时间内,超市线上商品数增长26%,重点品类交易占比从16.9%提升到41%,仅此一项,带动线上交易增长119%。此前,线上平台因未及时更新货物信息,导致超卖、缺货的情况常有发生,很多店长只能不停打电话对下单用户道歉。华中地区一家连锁超市,通过智能收货和盘点工具,为每个商品绑定一个库位号,把超卖订单率从4.5%下降到0.7%。店长每天少打30通电话。拣货效率提高50%,新员工培训2-3天即可上手独立操作,6人完成日均1000单的门店拣货。北京华欣超市的经营者分析数据发现,电商做的是每天、每月的生意,即时零售做的是每分钟、每小时的生意。他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推出不同的置顶商品:早市置顶生鲜食材,午餐置顶熟食鲜,下午茶置顶水果零食牛奶,晚餐置顶酒饮零食。相当于一天之内,更换了四次货架和海报促销,大幅提升了利润率。“工作10多年,加入线上平台后是我最忙的时候,有段时间,团队每天都在晚上关店后开会研究,如何优化页面?哪些商品排在首页?如何做促销策略?如何提高分拣效率?如何扩展SKU?”,华欣超市负责人表示。也正是经过摸索,实体商家才能实现多SKU、少库存、高周转,并借即时零售提高拣货、配送效率,由此达到业绩提升的目的。02长情的15分钟配送圈即时零售“送万物”在转型探索中,实体门店和用户也形成了正向的陪伴式关系。争取陌生人的信任,成为社区居民的“好邻居”,其实只需要一点:有求必应,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很多门店追随本地消费者的脚步,及时提供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他们顺应顾客需求的洞察力,从简单的标品,到不断扩充扩元,配送万物。家在深圳的陈瑜盯上了夜经济。她的超市位置虽有点偏,但附近居民楼多。超市主要是线上订单。开业一年,超市已经排到宝安区超市便利店人气榜第3名。一次性旅行用品、小瓶卸妆油、单片面膜、纸箱、泡泡纸、猫粮、马桶吸、厕所疏通剂…这些平平无奇的商品销量却很好。这家小店主要在夜间接单配送,可以为用户提供急需而又不好买的小商品。在她看来,即时零售模式正好解决了“线下不知去哪买,电商下单来不及”的痛点,原来只辐射周边几百米的小店,被更多更远消费者看到,24小时营业,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世界杯开幕式前,北京的陈先生才想起来购买投影仪,通过即时零售平台下单,附近的商超一小时就配送到家。电火锅、扎啤杯、球衣等“观赛周边”的订单量也出现显著上升。赛前点单、即买即得、即时享受也是本届世界杯的重要变化。“细水”才能“长流”,随着商家服务能力的提升,社区居民会经常光顾一家店,门店经营也会越来越轻松。很多用户养成了拿着手机“探索社区”的习惯,去日常下单的周边门店逛逛,发现惊喜。最近一年,全国多地区着力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这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15分钟外卖范围可能只有0~3公里,需要实体门店与社区紧密结合。很多入驻即时零售平台的门店,在用户的需求下,成为社区的“多面手”——文具店兼做打印,五金店上门开锁、配钥匙,虽然急单多,但销量和利润也大幅提升。社区店的资金和规模有限,“一店多能”并非易事,即时零售也不是“躺赚”。这需要商家有敏锐的洞察力、足够的耐心,从细节处寻找商机。可以说,即时配送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基础服务。从一包药、一碗面,到服装、手机,都有可能在一刻钟钟内送到人们的手中。03夫妻店逆袭背后终究是细水长流的生意本质上,即时零售依托于实体门店,是实体零售的延伸。电商的受益者大多为品牌,即时零售则让更多本地实体门店,获得实打实的流量和效益。利润翻倍的情况,在接入即时零售的实体门店中并不少见。今年5月,北京通州小陈的夫妻店一个月近万笔外卖订单,线上线下营销额突破100万,是此前只做线下生意时的5倍。11月,广州的杨佳龙夫妇从“房租都要付不起”到现在“利润翻了10倍”。但归根结底,实体店还是细水长流的生意。上述夫妻店摸索出来的生意经在于快和全——覆盖周边5公里,30分钟内配送到家;同时不断根据附近年轻用户的需求和平台数据调整SKU,
2022年12月30日
其他

背靠豪华投资团:地平线仍没熬到上市

作者|吴江华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12月28日,在新年年关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知名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地平线(Horizon
2022年12月30日
其他

“消失”531天:李子柒能否重返高光

此后,杭州微念针对此事发表过说明,李子柒也针对“恶意捏造、散布有关李子柒的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在微博上发布律师声明,总之,这一年多以来,在短视频镜头里岁月静好的李子柒,在现实中过着并不静好的岁月。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极兔全球化:野蛮生长与激进扩张|出海专题

2020~2021年,受地缘以及疫情黑天鹅影响,中国创业者出海无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之新变局。时针已经拨进2022年,他们目前的境况如何?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分享?出海未来是否还有机会?零态LT特推出出海观察栏目《出海反光镜》,从多个维度记录中国企业出海新征程。本文是该系列第26篇,聚焦快递行业黑马极兔速递,如何征战全球市场,并吊打四通一达,以及快速扩张的隐忧与积弊。作者|齐秋实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快递行业“野蛮人”极兔再也无法被忽视。这些年,极兔快递如同一只疯狂奔跑的兔子,不仅在东南亚国家市场上站稳脚跟、具有重要影响力,而且也通过为人所诟病的低价策略在国内快递业中撕开了一个口子。2015年起家于印度尼西亚,后又进入到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国;今年2月底,极兔瞄准了拉美市场,起网墨西哥;5月24日,极兔快递又宣布,在巴西正式起网运营。区别于国内大多数快递公司,极兔是依托于东南亚国家的市场成长壮大起来的一个品牌,早在2017年11月,极兔快递便已成为印尼单量排名第二的快递公司;2021年10月,极兔快递又以69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百世集团的国内快递业务,继续搅弄国内快递江湖的竞争格局。曾通过低价策略占领市场份额的极兔快递,也经历着持续性战略亏损,市场上曾曝出极兔2020年单月亏损高达6亿元传闻,此外,因“低价倾销”被监管部门勒令整改、有割加盟商韭菜之嫌等负面信息也一路与极兔如影随形。更重要的是,最先从东南亚起家,近两年选择进军国内市场,2022年又陆续瞄准了中东、南美国家市场,极兔全球化扩张之旅,还能持续多久?在争议中一路前行,极兔的远行之路,终点又在何方?01无法忽视的OPPO基因与烙印谈及极兔快递过往发展史,东南亚发家史往往只是媒体会点出,却缺乏一些行事脉络和细节支撑的过往,但毫不讳言,只有搞清楚极兔如何从东南亚起家,才能弄清楚它日后策略打法和发展逻辑。2015年5月,OPPO印尼区首席执行官李杰在雅加达OPPO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将要离开OPPO,创办一家名为“J&T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出海人终于熬到曙光|出海专题

2020~2021年,受地缘以及疫情黑天鹅影响,中国创业者出海无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之新变局。时针已经拨进2022年,他们目前的境况如何?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分享?出海未来是否还有机会?零态LT特推出出海观察栏目《出海反光镜》,从多个维度记录中国企业出海新征程。本文是该系列第25篇,聚焦疫情放开后,出海人的复苏时刻,以及他们的笃定、信心与希冀。作者|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2022年对于所有出海人而言,由于地缘政治、全球疫情、通货膨胀、物流波动等因素,不安全感始终笼罩其中,随着疫情放开,生产经营秩序正在重构,希冀与曙光已成为当下经济体关键词。毫无疑问,经济、信心大复苏时刻来临。“拼了!多地政府组团‘出海’抢订单”“浙江千团万企出海”“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新闻版面上的好消息不断袭来,千团万企集体马不停蹄出海抢订单。“一次见面,胜过千封邮件。”自12月初,浙江“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高亢展开,征战全球市场。喊着激昂口号的出海创变者们,开启了出国拜访客户的坚定步伐。中央财办副主任尹艳林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表示,明年中国发展有利因素增多,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中国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时刻。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的落实,人流、物流将更加顺畅,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都有望加快恢复,经济活力将得到有效释放。“亿企加油,全力以复”,全民精气神提起来了。01确定性与蓝海出海人追风逐日12月11日,浙江杭州。一位出海创业者与商务局工作人员正在沟通出海抢单,他们正在询问当下政策,自从得知城市开放后,出海抢单团队第二天凌晨4点便赶赴浦东机场,希望能把过往丢失的订单“拿回来”。得知出海人的紧急情况,商务局立马拉了工作小组跟进,除此之外,浙江出海抢订单,机票即享有70%补贴。在政策、经济等一系列确定性因素支持下,中国创业者继续在海外“追风逐日”。毫无疑问,放开之后,企业出海的步伐会快速加速。“毕竟,中国产品和模式正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手。”工具出海头部玩家APUS创始人李涛表示。作为一家有八年出海经验的全球化移动互联网公司,APUS出海足迹遍及欧美、东亚、
2022年12月26日
其他

蔚来突如其来的“用户数据泄露”风波

作者|宋歌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最近,蔚来汽车被曝用户数据泄露,陷入巨大危机中。12月20日,蔚来官方承认了这个事实,称2021年8月以前的部分用户,基本信息和车辆销售信息被窃取。同时,蔚来表示,对这次事件遭受影响的用户表示深深道歉,并会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彻查此事。当晚,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就数据泄露一事,在蔚来官方社区致歉,表示对没能保护好用户信息安全深表歉意,会承担用户的相关损失。▲图:李斌道歉虽然蔚来官方一再道歉,但依旧造成信任危机,这也让本就风波不断的蔚来,再度经受车主、用户和外界审视。01被明码标价的用户信息近日,网上有人明码标价,公开兜售有关蔚来员工和车主的大量数据,价格也很低廉。譬如2.28万条员工数据只卖0.15比特币,39.9万条车主ID信息售价0.25比特币,数据全部打包只需要1比特币。这些数据涉及蔚来的经营及客户隐私,包括蔚来员工数据、企业代表联系人等企业机密,还有车主身份证、用户地址,甚至车主贷款数据等客户私密信息。该黑客还透露:“曾给蔚来两次机会,但蔚来并不愿意买断数据保护车主和用户,才决定有偿曝光。”随着传言在网上愈演愈烈,蔚来不得不出面平息。12月20日,蔚来作出回应称:12月11日,蔚来就收到了外部邮寄信息,对方索要225万美元(约1570.5万元人民币)等额比特币才肯交还信息。蔚来当即成立调查小组,发现2021年8月以前的部分用户信息被窃取,已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此事,对用户造成的损失会给予弥补。▲图:蔚来回复声明这份声明直接锤实了蔚来被传数据泄漏消息所言非虚,也让蔚来用户难免陷入到隐私被泄露的焦虑中。蔚来虽然一再声明会对用户进行补偿,但具体补偿机制如何,并没有具体方案,非常含糊其辞。数据为何会泄露,蔚来也没说明。民间互联网安全组织网络尖刀创始人曲子龙分析称,黑客盗取的数据应该是由实际业务经营产生的,员工信息等数据源自常规公司的OA及CRM,用户注册数据及车主的相关信息则来源于蔚来APP。换言之,这次泄露的根源就是蔚来的管理后台存在漏洞,才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其实,并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但新能源汽车对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要求更高。比起传统燃油车,智能汽车的数字化场景更多,其产品和服务需要收集的个人信息也更多。而用户日常行为轨迹、消费“路线图”等用户数据和车辆数据,商业价值非常高,一旦被不法团伙盗取利用,必然引发更严重的后果。譬如依赖大量数据的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倘若被黑客入侵,乘客的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一直以来,和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一样,蔚来利用超级APP、小程序等方式,通过与用户互动,搜集了大量用户信息,其中就包括用户大量的隐私数据。尽管蔚来官方称这次泄露的数据不涉及车辆使用产生的数据,也不会影响车辆的驾乘或远程控制。但蔚来用户仍非常担心,有不少用户留言称:“希望蔚来能认真对待此事,信息安全方面有漏洞,肯定是严重问题。”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蔚来第一次陷入数据泄露风波。早在2019年,王铜根等车评博主测试蔚来ES8性能时,就控诉蔚来涉嫌记录车主行程数据,并泄露用户隐私。这一次数据泄漏风波,无疑把蔚来置于更危险境地。02极致的用户服务也曾是其护城河众所周知,蔚来自成立后,就一直坚持极致的“用户体验”,被外界称作是“车界海底捞”。与传统车企只把汽车当做交通工具不同,蔚来不止卖车,更想给用户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蔚来早期车主可以享受终身免费换电、每年15次洗车等一系列服务;后来又推出了服务无忧套餐,比保险费更便宜的价格,就能帮忙解决维修、保养、事故处理、上门补胎等一些列用车烦恼,全程都无须操心。譬如有购买服务无忧的车主去补漆,晚上送去,第二天就送回来了,车速惊呆邻居;还有的车主去外地出差晚上车突然没有电了,申请异地加电服务后,就有专员帮忙去充电,之后再把充满电的车送回来。同时,蔚来还组织各种社区服务,譬如免费带车主去海南观看F1方程赛、帮顾客孩子过生日,还曾帮用户操办过求婚宴…有蔚来车主表示:“只要你需要蔚来,它就在身边等候着。”▲图:李斌在蔚来产品发布会上极致的服务也成为了蔚来的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让蔚来迅速突围,在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口碑效应,用户粘稠度很高。很长一段时间,蔚来的主要客户来源都靠老用户推荐,尤其2020年第一季度,蔚来的老客户“带新”比例曾高达70%。同时,蔚来的营收也持续增长。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蔚来营收130.02亿元,同比增长32.6%。相比蔚来,理想与小鹏三季度营收分别为93.42亿元和68.2亿元。在“蔚小理”三强中,蔚来的发展势头和前景无疑都是最好的。毫无疑问,蔚来能达到如今地步,用户和车主的信任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但如今数据危机事件频发,蔚来还能一如既往获得用户信任吗?03优等生为何频频掉队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中,蔚来一直被认为是里面的优等生。当然,这一切得归功于蔚来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早年间,李斌创办的易车网,在美成功上市,成为海外上市的第一家汽车互联网企业。之后,他又投资了摩拜、首汽约车、嘀嗒拼等多个独角兽,覆盖了车行业和其相关的领域。眼光不错的李斌,再继续创业时,自然也很被看好,轻松就让刘强东、雷军、马化腾等大佬成为合伙人。当其他车企苦苦为资金发愁时,蔚来已经拿到了百亿融资,这也让蔚来汽车有底气用用户思维运营,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里的佼佼者。不断增长的业绩,却并没有给蔚来带来多少喜悦。虽然蔚来的交付量一直位居国内造车新势力榜首,却始终难以摆脱亏损的命运,距离盈利似乎遥遥无期。数据显示,2016年时,蔚来汽车就已经累计亏损将近285亿元,此后亏损幅度同比不断增加,短短六年已经亏损超过650亿元。光今年第三季度,蔚来就亏掉了41.1亿元,比去年全年亏损的40亿元还要多。这也是蔚来自在美上市后,亏损最多的一个季度。有人算过,蔚来第三季度一共卖出去了31607辆车,意味着每卖出一辆车就要赔13万元。别人是薄利多销,蔚来则纯粹是赔本挣吆喝。蔚来亏损严重,主要原因就是毛利率太低。李斌解释称:“由于电池、碳酸锂的价格创下新高,也致使蔚来的毛利率不断下降。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也依旧不乐观。”去年,蔚来毛利率虽然全年达到18.9%,但要低于“抠门”理想汽车的21.3%毛利率。始终坐镇新势力榜首的特斯拉,2021年整体毛利率水平高达27.4%,单车毛利率则超过30%达到30.6%。今年特斯拉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为32.9%、27.9%、27.9%,整体高于去年,似乎并没有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作为主打高端车型的新能源汽车,其实电池成本飙升并不是蔚来高亏损的主要原因,研发支出、高昂的服务成本才是大头。要想在智能电动汽车竞争的马拉松胜出,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这已经成为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共识。为此,“蔚小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蔚来则是研发投入支付数额最多的。第三季度,研发支出了29.4亿,创单季新高。但李斌觉得并不够,表示以后每季度研发费用都将保持30亿元左右,用于研发电池、芯片等。研发投入属于长远投资,也算情有可原,真正让人诟病的是高质量服务成本太高。2018年和2019年,蔚来的服务成本就高达12亿元。为了维系老用户,蔚来只能不断提供优质服务,背后则要付出日益高昂的成本支出。蔚来怕伤害车主和用户感情,只能被迫维持自身高端豪华的定位,加大营销宣传投入,甚至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去及时调整价格,哪怕成本降低,也不敢轻易降价。此前蔚来曾答应车主增加换电站服务,哪怕建造、运营成本高昂,蔚来也顶着压力实施。然而,虽然蔚来看似用心在做服务,近年来却事故频出,一点点消磨掉消费者信任。2022年6月22日,两名蔚来试车员从上海创新港停车场3楼坠下,最终两人都死亡。事后,蔚来汽车回应称“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让不少车主感觉到寒心。在舆论的压迫下,蔚来不得不删帖重新回复。不到一个月,漯河市中心医院南门就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车辆为一辆蔚来汽车,致1人死亡,6人受伤。交管部门回应称,在这种人流聚集地,车速并不会快,如此严重撞击非常罕见。再次将蔚来推向了风口浪尖。除了问题频发,蔚来汽车自燃事件也不断发生。2021年7月30日,一辆蔚来EC6电动车在上海浦东碰撞后起火燃烧,车辆损毁严重,驾驶员也不幸当场遇难。
2022年12月23日
其他

花房集团赴港于直播终场

秀场直播的天花板太低了,长期靠着主播挣钱养家,平台很容易陷入被动。在与主播的博弈中,平台地位并不占优势。为了留住赚钱的主播,平台只能不断被动提高给主播的分成比例,这也导致了其利润空间北进一步压缩。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董明珠困在雷军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格力在线下大杀四方的优势,到了线上全都变成了劣势,因此,无论董明珠如何努力拥抱互联网,如何平衡几方利益试图悄然完成互联网转型,都不得不面临一个重要的命题——先破才可能有立。
2022年12月19日
其他

盒马苹果化积弊|消费新解

作者|李佳蔓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01大卖场失落盒马们崛起大卖场失落,盒马们等会员店崛起,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当然有很多,其中值得反复被提起的一个词是“商品力”。首先,回到逛超市本身,什么会让顾客停留驻足?例如:一是品牌商品比其他地方便宜,二是猎奇“新、奇、特”商品,过去的大部分传统大卖场是具备这两个优势,令人失望的是现在优势都不再,现在的大超市不比电商便宜,且新产品也不过尔尔。多少线下大商超沦为“简易”蔬果菜市场,只因空调凉、环境好,令人唏嘘,而对于线下卖场来说,生鲜蔬果的损耗极超过想象,一般定义为“引流品”,利润极低。真正让卖场赚钱的是日用品、百货、烟酒等,但是现在顾客却很少在商超购买这些。反观崛起的会员店或折扣店,以盒马为例,当然还有山姆、开市客、奥特乐等,能得到顾客青睐,只因独特的商品,或有其他地方买不到的小众品牌和超市自有品牌,就有人通过去盒马店抢高颜值网红品牌产品,去山姆会员店抢烤鸡,以此获得成就感。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盒马自有品牌的爆款商品已经能占到总销售额的15%,至于国内传统超市中自有品牌做得最好的永辉,自有品牌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也不过3%~4%。瑞泽咨询CEO蒋文伟认为,造成传统卖场衰落,盒马等会员店崛起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谁更便宜,而是会员店与普通超市对好商品的选品能力,或者称作“商品力”。商品力背后是超市与会员店对顾客的洞察能力。比的是,卖场周边几公里内,用户的日常消费结构,顾客会经常买什么,最近在关注什么爆品,价位段在哪个区间?用这些数据来反推卖场应该采购什么。这里有一个公开的秘密,传统大卖场不全是靠卖货来挣钱的,利润来源包括了卖货、超市周围小店铺租金,其中最大的利润是向供应商收取的费用,例如入场费、上架费、陈列费、堆头费等等。所以,传统大卖场在选品上并不完全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而是看着供应商“这个财神爷”,价高者得货架,卖不完的库存可以退给供应商,因此对于选品自然会懈怠。因此,传统卖场渐渐失落,不是因为不知道,而是底层利益,传统超市不是在“卖东西”,而是在“出租货架”,但同时会员店的定位是“顾客的帮忙买手”。因此底层卖货逻辑决定了商超的落寞,就如同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却束之高阁,只因为胶卷和胶卷供应链很挣钱。对线下卖场的未来,瑞泽咨询CEO蒋文伟认为即使在电商如此发达的今天,仍然会有高达60%的零售额是在线下成交,人们永远有线下“逛”超市的需求,只要卖场能转变观念,不断提升“商品力”,未来二十年,中国本土一定会生长出一家世界级的线下零售巨头。回过头来看,究竟什么是商品力?商品力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商品能够高转化且保障买家体验的能力。提升商品力后,将获得两个核心优势:商品会得到更多精准推荐机会,同时卖场也可以根据不同商品的特性定制营销场景。而要做到商品力,要有两个基本条件:基础信息及建设能力和综合交易能力。02盒马“商品力”苹果角色AB面说到商品力成功案例不得不提盒马鲜生反向定制案例。首先看盒马为何要去做“商品力”?盒马CEO侯毅定义的商品力又分成两种:一种是创新能力,是用来满足消费者新鲜感的,另一种是低价能力,是通过重构供应链抠出来的。盒马要全面建设商品力,并不代表是要自建供应链或搞中央工厂,而是在大市场里面去挑选它看得上的供应商,然后提需求,请对方代工,也就是要拣选一批值得长期、深度合作的供应商,来给它做包子、种水果、养黄带鲳鱼。盒马跟供应商的关系更像是苹果和富士康的关系,盒马自己把这种关系叫做新零供关系,也就是新零售时代里零售商跟供应商应有的关系模式。而在传统零售行业里,零售商代表强势渠道,商品供应商想要借别人的场子卖货,需要交前文提到的“上架费”补贴卖场,这些“费用”也会添进商品的成本价里。同时,卖场通常还会把保质期不足1/3的商品退回给供应商,这时候商品从生产到交易的大量风险成本都是甩给商品供应商来承担的。这种关系对零售商比较友好,因此一般商超没有压力去真正理解用户,有专家就提出:所谓的D2C,零售商懒得做,供应商做不到。那盒马如何定义“新零供关系”,大概分两层:第一层,零售商不向供应商收取任何渠道费用,例如上架费、促销费、退货成本,一概取消。第二层,盒马来给供应商提供商品研发需求,并且承担前期的试错成本。盒马把商品采购走了之后,哪怕发生损耗、逾期卖不完,成本也是盒马来担。盒马这么做的盈利逻辑在哪?首先,盒马把这些商品交易环节的成本和责任都接到自己手里,其实也就收回来了更大的商品主导权。卖货的责任都在盒马手里,那么下单订制什么商品的权力也就回到了盒马手里,供应商和零售商就各司其职,一个负责提出商品力,一个负责提升商品力,关系反而简单。对盒马来说,它承担了卖货的责任,也就得以真正保持对用户需求的敏感度,还不用向供应商的畏难情绪妥协。所以在这种新关系里,盒马就扔掉了“渠道”这个保底身份,成为“职业买手”,逼自己探索顾客痛点。盒马直接获取了顾客痛点,于是给“加工厂”提出“免淘洗的小罐白米”、“冷锅串串的调味汁”,是经过了大量调研,因此,上架之后销量喜人。盒马有合作的“加工厂”曾给网易严选做过代工,网易严选在定制产品的时候,只要求做品质升级,但盒马就直接提了一堆根本没听过的需求,例如:去色、降低甜度、去掉冷链环境、在冬天可加热饮用等等,一款酸梅汤,从提案到上市花了4个月。盒马还有个合作“加工厂”接到过盒马提的一个需求,要研发一种用微波炉加热也能像蒸过一样松软的包子,“加工厂”还收到盒马团队从内蒙古寄来的一大堆不同品种的面粉,最后做出合格产品,起名叫“叮叮包”。盒马对自己的角色定义类似当苹果公司“头脑”决策中心,不光拣选供应商,还会参与到供应商的能力搭建环节里去,比如盒马为了想要一种辣酱,会自己派团队到卢旺达去找辣椒。盒马称这种模式为反向的C2B,从用户的需求,去倒逼厂家生产出更匹配用户需求的产品。盒马为什么能这么做,因为它背后有数据,有用户画像,从这些背后,都是可以勾勒出用户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的产品雏形的,有多少人可能对这些产品感兴趣,最终能转化多少销量,盒马建设自己的商品力,也是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品牌力。同时,商品力也不是钱和少量时间就可以穿越的护城河,当然盒马的这一决策也离不开三个基础条件:中国制造红利、“下场意愿”和盒马自己的市场敏锐度。苹果的成功与创新,正成为商业范本,但盒马苹果化,并不全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苹果对供应商的强势有目共睹,作为高科技产品,这是苹果高层的一致决议,毕竟,没有人愿意失去苹果的超级订单,但对于消费赛道,对于盒马,这个能适用吗?不止一位专家不看好盒马苹果化,他们表示盒马当下的经营思路,与处理天猫、淘宝的关系如出一辙,是涸泽而渔。首先盒马要求供应商入场时,必须把配料表和生产工艺数据全部上缴,其次卖得好的品类亲自下场代工,有些或砍掉供应商。专家说盒马不懂人心向背,也未表现出在乎,并表示“如果盒马一味顾着眼下流量,早晚输在价值观上。”瑞泽洞察在《一次讲透盒马的底层逻辑》中提及,做深供应链并非最好的路径,文章指出,生鲜供应链的源头极其复杂,在供需不平衡或遭遇经营困难时很可能产生较高风险。无论是盒马、永辉还是类似家家悦这类区域龙头,没有谁能买断中国生鲜供应链,毕竟,这需要有极强的现金流。▲从源头到门店的供应链和仓配模式(图:瑞思洞察)除此之外,作为食品行业,不同于高科技的是,它更为敏感,比如盒马有关“质量”这一旧指标的痼疾,盒马屡屡因产品问题被罚,近日,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平里分公司因销售不合格食品被监管部⻔罚款5万元。只因和平里门店抽检的梭子蟹,被发现镉(以Cd计)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只是要明确一点,在生鲜行业检测中,镉出现频率极高。盒马和平里门店本次中招,消费者大约要酌情考量。但自2022年以来,盒马已有8家分公司因质量问题被罚,这便有些说不过去了。经查询发现,除盒马和平里分公司外,顺义分公司、望京分公司、北苑分公司、枣园路分公司、⻄直⻔分公司、长阳分公司、大郊亭分公司或多或少都有着某些处罚记录。再比如,今年3月份,盒马被传售卖活体鳄鱼,盒马鲜生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经专业人士观察判断,网传视频中的鳄鱼本身是活体,与盒马销售的鳄鱼规格不符,初步判断并非在盒马所购买。同日,盒马官方微博对此回应称,盒马在售的鳄鱼,是内蒙古正规养殖的暹罗鳄。商品为冷冻品,通过顺丰从产地直发;发货前均经过去内脏处理,正常情况下不存在冬眠、复活的可能。但这也说明,消费者对于盒马的审视会更严格,盒马要做的还有很多。一边是苹果化质疑,一边是运力过载,一边是质量问题,总的来说,盘子大,铺开面广,盒马要走好接下来的路径,任重道远。03写在最后盒马是大公司,许多方面得天独厚,那么以后一般企业做商品力还有哪些操作空间呢?日本营销专家广濑知砂子在《99%的人都把卖点说错了》写道:一是思考商品独特的地方,给它打造一个概念,比如第一个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第一个获得某项认证的商品等等。二是解决消费者某种不满的商品,因为消费者的不满的情绪里藏着巨大财富,也是给你提供创意的宝库。例如,一款硅藻土脚垫的生产商就抓住了顾客痛点,脚垫一般功能都是防滑,但人们洗完澡出来会踩得地板上到处都是水,这个生产商就主推自己的产品能瞬间吸收水分,还能自然干燥,虽然标价8000日元,折合人民币将近500元,还是一度卖到了断货。三是把司空见惯的两种优点结合在一起,让人一次能体会到也是好的创意,比如,一个偶像天团AKB48组合,是第一个做到能跟粉丝面对面的偶像组合,这个组合同时具备了两个优点,一个是偶像天团,另一个是跟粉丝面对面,积累了特别高的人气,成了很多偶像组合效仿的对象。四是同时做两件事的商品,比如夜间蒸汽美容机,主打第一个能在睡觉时做皮肤护理的美容机,用户觉得可以有效利用时间,还能满足“偷懒”的需求,所以一直畅销。商品力简而言之就是要商品自带流量,一是需要“大卖场”零售商关注顾客,反向定制,这点需要大商超颠覆现在的盈利模式,二是商品要么能弥补痛点或实现价值,要么可以创造需求点。—END—本文为零态
2022年12月16日
其他

藏在携程Q3财报里的复苏信号

作者|安舆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复苏,成为旅业的关键词。北京时间2022年12月15日,携程集团(纳斯达克:TCOM及香港联交所:9961)公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69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为2.45亿元;经调整EBITDA为14亿元,同比增长164%。业绩表现再超市场预期。拆分到各个业务线来看,在交通票务、住宿预订、旅游度假、商旅管理及广告和金融在内的其他业务等主要板块中,住宿预订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32%;交通票务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44%;旅游度假业务收入3.87亿元,同比相对稳定;商旅管理业务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9%。各项增长背后,离不开政策支持,今年6月,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对于暑期旅游市场起到提振效果,也在不断铸就旅业复苏新格局。“随着全球市场持续复苏,中国市场进一步宽松,我们正站在拐点。当前的上行趋势是携程推进国际化战略的机会,我们将继续深耕全球市场,并做好旅游业重新蓬勃发展的充分准备。”梁建章表示。01业绩超预期背后据文旅部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20.94亿,比上年同期减少5.95亿,同比下降22.1%。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1.72万亿元,比上年减少0.65万亿元,同比下降27.2%。其中,第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次6.39亿,同比下降21.9%;第三季度国内旅游收入0.55万亿元,同比下降25.68%。但在第三季度,随着暑期旅游市场的触底反弹,以及海外旅游市场的稳健复苏,携程业绩再超预期。“国内酒店预订基本恢复至疫前水平。”携程官方表示。反映到数据上,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携程住宿预订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32%;交通票务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44%;旅游度假业务收入3.87亿元,同比相对稳定;商旅管理业务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9%。据了解,2022年开年以来,预订周期缩短、本地预订增速加快成为国内酒店预订市场的主要特征。今年第三季度,携程集团国内本地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60%。同时,随着政策面跨省游“熔断”精确到县,携程国内长途酒店预订环比增长超130%,这意味着国内长线出行需求开始抬头。长短结合,携程业绩复苏到来成为一种必然结果。12月2日,携程在澳门举办“与时·聚进”2022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旅游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全球旅行限制的迅速融冰即为例证。今年6月,随着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的发布,携程终于等到复苏时机,在方案发布不久后的7月,携程集团的国内酒店预订较2019年增长20%,并在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年轻人向货架电商回流

作者|安舆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一场水面之下的迁徙正在悄悄进行。过去数年,电商行业里讲出的最动听的故事是“直播带货”,直播就像是在已经红海多年的行业里突然发现的一片流量洼地,年轻、消费能力充足、跟随潮流一起前进的优质客群,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相比失去“故事”的货架电商,直播在零售行业中闪动着耀眼的光。但在最近,消费者流动的方向悄然变化,之前散发着魔力的直播带货对消费者的说服力似乎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年轻人在潮流的大河里转过几道弯,赫然发现他们的目的地仍是起点——年轻人正在向货架电商回流。这种趋势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之后更为明显,消费蓬勃复苏,但年轻人对平台的选择却理性,多平台比价已经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常态,性价比、购物体验、配送效率,年轻人们全部都要。无论是平台型电商天猫、自营电商京东还是特卖电商唯品会,以货架模式为主的电商们都在敞开大门迎接年轻人的回归,即使直播电商行业的领头羊抖音与快手,也在最近开始向货架电商发力,抖音将商城推上C位,占据首页的要地;快手部分用户顶部居中位置出现商城入口,此前快手商城被藏在首页弹出栏里的二级入口。抖快想做“货架”的心,开始膨胀。货架电商,曾被认为会逐渐老去的商业模式,陡然间焕发出新的活力。01年轻人的“新”选择即使是直播带货最忠实的粉丝,也不得不承认,相比从前的狂热,现在涌入直播间的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是不是正品、物流几天能送到、最低价是只在直播间有吗、退换货方便吗、物流是不是能送上门…无数类似的疑问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直播间里,与曾经整体划一高喊品牌名字催促上货相比,现在的弹幕折射出年轻人的某种焦虑。最近两年,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中,年轻客群购物的决定因素不止于便宜,他们还需要“安全感”,当他们发现,和直播电商相比,货架电商在价格上并没有明显劣势、且可以给予用户更多安全感时,一场从直播带货重新用回货架平台的迁徙悄悄开始了。95后女孩凌晗是这场迁徙的见证者,几乎是在最近半年,她忽然发现曾经喧嚣的朋友圈里,大家晒出来的在直播间里淘到宝贝的信息越来越少。周边的朋友中,她几乎是为数不多还在坚持每天去蹲守直播的人。凌晗的消费习惯也在慢慢改变,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之后,消费迎来持续性的复苏,年轻人的理性消费观也正在养成。最近,凌晗摆脱了对于直播间的迷恋,需要购物时,她会在不同的APP里去仔细对比商品的折扣、物流和服务,她的购物重心逐渐向京东、天猫倾斜,需要购买保暖服饰的时候,偶尔还会登陆唯品会。即使来到直播间,凌晗的选择也是快速浏览一遍小黄车,发现没有自己需要的商品时,迅速离开。优质服务和性价比缺一不可、没有时间、对重复的话术厌倦,成了她逃离直播的理由。事实上,电商平台的数据也从侧面证实了迁徙的发生,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2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谁在纵容货拉拉

2021年2月,随着“货拉拉女乘客坠车死亡”事件不断发酵,一度将货拉拉推向风口浪尖。在货拉拉公布的《网络货运服务协议》中,直接表示货运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均与平台方货拉拉无关。
2022年12月14日
其他

Q3亏损16亿:李想的理想折戟现实

诚然,理想给出了亮眼的四季度业绩指引,交付量将同比增长27.8%至36.3%,营收将同比增长55.4%至65.8%,但是结合三季度报来看,在粗狂的“规模”之外,理想似乎面临着精细化运营的巨大考验。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元宇宙不就是QQ秀的轮回吗

范先生同事的女儿Mia玩Roblox的方式则略有不同。Mia每次都是先去把自己的虚拟形象好好装扮一番,然后才去玩游戏。这和她现实生活中的流程也是相符的,在踏出家门之前,每次都会先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奈雪为何花5亿接下“烂摊子”乐乐茶

收购乐乐茶,使得国内高端新茶饮江湖客观上呈现出了这样一个新局面:从原来的“三强(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两超(喜茶、奈雪的茶)”变成了如今的“两超”,未来喜茶和奈雪之间的竞争将更为直接,也更为激烈。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歌尔股份能否穿越生死线

甚至在苹果公司有意涉足新能源电动车行业后,富士康迫不及待地推出其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型号,以期待在苹果公司真正进入新能源电动车行业时,能够继续为苹果公司代工整车。对于苹果的依赖可见一斑。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市值蒸发千亿:完美日记卸下光环

其中,护肤品牌高毛利率产品销量增加主要源于其收购的几个高端化国际品牌带动。为了快速提升品牌高端化,完美日记通过收购单价上千元的alénic科兰黎、DR.WU在中国大陆的业务、以及英国护肤品牌Eve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药明康德海外求生大作战|出海专题

2020~2021年,受地缘以及疫情黑天鹅影响,中国创业者出海无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之新变局。时针已经拨进2022年,他们目前的境况如何?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分享?出海未来是否还有机会?零态LT特推出出海观察栏目《出海反光镜》,从多个维度记录中国企业出海新征程。本文是该系列第24篇,聚焦国内CXO(医药外包)领域的龙头药明康德。作者|余堃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前段时间,国内CXO(医药外包)领域的龙头药明康德主动终止了此前增发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的计划。这一动作背后,并非求资本而不得的无奈,而是“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订单”为药明康德“带来了强劲现金流”,使其有了底气对资本Say了一次No。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携程等到春天

,OTA行业的复苏正在潜移发生。“生命的意义在于创新与传承,而旅行因其推动沟通交流、激发思维碰撞的自然属性,正是创新与传承的不可或缺的场景。旅游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全球旅行限制的迅速融冰即为例证。”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数智时代下:蒙牛如何进行模式与场景创新

作者|零态LT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11月30日,蒙牛与36氪联合举办的“WISE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B站策略失焦:陈睿否定陈睿

作者|张尧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B站交出了一份可堪一看的财报。2022年11月29日,B站披露了2022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营收57.9亿元,同比增长11%;净亏损17.2亿元,同比收窄36%。B站三季度报,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游戏业务,营收14.7亿元,同比增长6%,占总营收的25.39%,总营收占比环比提升了4.01%。颇耐人寻味的是,三季度报发布前,陈睿还捡起了曾主动“否定”的游戏。2022年11月4日,B站发布内部邮件,为落实“游戏发行作为公司层面的业务能力”战略定义,对游戏业务线做调整,公司董事长、CEO陈睿亲自接手游戏业务。曾几何时,游戏业务还是B站的“股肱之臣”,极大推动了后者的上市进程。财报显示,2018年Q1,B站营收8.68亿元,其中,游戏业务营收6.89亿元,占总营收的79%左右。不过为了从纯粹意义上的二次元社区,进化为全民向的内容创作与分享视频平台,之后陈睿也曾努力贯彻“B站去游戏化”战略。在该战略执行中,B站加速“破圈”,目前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场数一数二的UGC平台。但重新拾起游戏,对待游戏业务不断反复,也从侧面印证,陈睿的“去游戏化”战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难言是正确决策。眼下来看,B站的关键问题不在于是不是做游戏,以及如何做好游戏,而是策略失焦问题。或许自始至终包括陈睿在内的管理层没有彻底想清楚B站要如何成为自己,因此在外界多位人士看来,B站正陷入了一路模仿腾讯、一路被资本裹挟、一路找不到自己的迷局中。01陈睿救火B站否定陈睿虽然微博的“来总”、腾讯的“马化腾”也经常被本平台的用户亲切问候,但相较于B站用户直接“冲塔”陈睿,并赢得平台内用户的一致叫好,这些互联网大佬的经历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图源:ACG2020年5月,陈睿转发《后浪》视频,并配文称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拆解拼多多Q3财报:从科技助农到数实融合

作者|安舆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平台实现营收355.0亿元,同比增长65.1%。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拼多多研发费用再创新高,第三季度共27亿元投入科技研发。同时,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结合当下数实融合趋势,持续补贴和科技帮扶的对象,从专注农业,向更广的实体经济扩张。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当前,数实融合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动能、新空间和新的确定性。从代表生活必需品和刚需消费的“吃类”,到代表可选消费产品的“用类”与“穿类”,互联网企业已深刻渗透进普通人的日常消费习惯。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正在切实落地实体经济,帮助提升农业、制造业等效益,毫无疑问,这也是数实融合进一步提升其零售效率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财报会上,拼多多强调三季度盈利或许难以保持。现阶段还要持续加大对农业及实体经济投入。这背后,暗藏的或许是一家企业重农抑商的长期布局。01重研发农业科技转化仍是重点与众多互联网公司削减研发开支不同,拼多多三季度平台研发费用再度创下新高,同比上升11.4%至27.0亿元。财报会议上,拼多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磊认为,长期坚持研发投入才是增长的关键,避免平台陷入被动。“当下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短期的投资被动减少其实并不利于我们长期业务竞争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接下来会继续加大投入,通过更好理解和服务消费者需求,持续扎根实业,通过对农业实体和制造产业不同环节进行科技投入,才是这个平台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陈磊表示。多位分析师也认为,拼多多能保持稳健增长,增速快于其他主流电商,正是得益于注重在农业为主的存量市场的开拓,服务好存量用户,对其营收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另外加上品类的扩充、高质量品牌的扩建等举措。当下,对比其他平台,拼多多在农产品的价格、服务、管理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后续坚定立足农业研发,拼多多的营收增长点将会持续释放。当然,分析其背后原因,是拼多多长期深耕科技助农,以及长期投入展现出的必然成果,而这些已经体现在生产、供应链到销售等各个环节。举个例子,在第三季度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上,科研人员在没有土壤与日照的条件下,挑战两个月内,以更低能耗、更短时间,种出更高产量、更好品质的生菜,尝试探索面向未来的都市农业解决方案。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上,由拼多多“百亿农研”专项提供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解决了相关品类优质不高产、优质不抗病、品质不稳定的问题,并在黄淮小麦主产区的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拼多多平台也有效将农业科技成果有效对接国内大市场,加快农业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到爆品的转化。比如烟台农科院研发的“烟薯25号”在平台日销逾5万单。而由全国著名谷子育种专家陈瑛历时19年育成的“晋谷21号”加工而成的汾阳黄小米双十一当天卖出逾10万单,帮助当地农户增收。据了解,拼多多也在物流和仓储方面进行了投入,打造了农产品的供应体系,增加了冷链。合作多个快递公司,提升物流效率,从而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新鲜度。在最终销售环节,拼多多也通过科技提升效率,比如上线农耕云拼,用拼单团购的方式聚集消费者零散的订单,实现了供需双方的良好匹配,减少了不必要的流通环节。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农民商家从产地直接触达消费者,利润提升。同时,拼多多用户销售数据可以反馈给生产采摘环节,缓解库存积压。据悉,在很多拼多多扶持的农业产区,已经有很多电商人才可以针对拼多多的数据和功能,用数字化技术重塑产区的供给模式,加快产业升级。本质上,拼多多用科技技术创新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在这背后,自然而然也提高了平台的生产效率。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认为,营收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拼多多在科技方面的研发投入所取得的效果。第三季度营收增长,需要整体看,本身数字化和实业结合的研发投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不排除因为疫情原因,这些投入的项目有所延后,所以营收还需要综合来看比较好。02农业到制造业数实融合如何提升效率当下,数实融合大趋势下,电商成为工厂、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桥梁。通过“多多新国潮”、“多多新匠造”等举措,制造业正在得以直连消费市场,这背后,拼多多作为平台,正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财报会上,陈磊也解读了拼多多如何助力制造业——主要通过为制造业合作方提供全面路的数字化服务,在信息化上助力传统的企业和制造工厂的实现升级。帮助制造业企业设计和调整产品,从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些企业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拼多多面向部分制造业产业带,利用快反测试、反向定制、标准输出等手段,促进数实融合。比如双十一期间,温州永嘉县的多家教育玩具公司“爆单”,儿童摇马、儿童书架、攀爬架、儿童收纳等网红产品,每日订单都超过3万。“我们发现儿童收纳市场细分需求越来越高,已经在研发球类收纳、汽车类收纳、娃娃类收纳快速面对市场变化”相关公司负责人表示。拼多多帮助很多商家和生产企业进一步实现数字化升级,利用数字化的算法精准匹配潜在消费者,平台依托对于消费者理解形成的市场分析为商家提供良好的市场参考。当下,永嘉县的“玩具生意”也成为产值超过70亿元的大产业。▲图: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美团对“超市”下手了

聚焦到核心本地商业部分,如果进一步拆分,可以看到这部分收入主要由四块构成:配送服务、佣金、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服务及销售(包括利息收入)。其中,向用户或商家收取的配送服务费占比最大,为美团收入支柱。
2022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