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关注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及时掌握动态信息,了解文信学院最新动态!2023年12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承办的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在上海大学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上海市市长龚正,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论坛主题为“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高翔在致辞中说,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站在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部署。考古学界要积极推动学科融合,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不断以中国考古学新发展为世界考古学带来新动力、新机遇。今年是世界考古论坛创立10周年,每届论坛都致力于创新与合作,从考古学的视角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为全球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希望与会嘉宾在本届论坛激荡思想的火花,加强文明交流借鉴,为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贡献考古力量。龚正在致辞中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向着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近年来,上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文明探源,促进文明互鉴,加强创新转化,从人类文明的演进中获取灵感和养分,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本届论坛集聚了近百位世界级考古学家和学者,相信一定能发掘出更多蕴藏在历史中的知识和智慧,为更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启迪。李群在致辞中说,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习近平主席重视考古工作。中国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国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希望树立“大考古”的工作思路,愿意与国际同行一起,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文明的兴衰,本届论坛的主题反映了当前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希望通过考古学的独特视角,探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增进国际学术交流互鉴,守护人类共同遗产,为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借鉴。世界考古论坛评选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和重要考古研究成果,对世界范围内德高望重、学术成就卓著的考古学家授予终身成就奖。开幕式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宣布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获奖人名单。上海市副市长刘多为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严文明颁奖。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宣布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世界考古论坛重要考古研究成果”获评名单。“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古蜀荣光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见证”“哥伦比亚亚马逊地区林多萨山地的彩色岩画”等9项获评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空间考古研究与环境危机:四十年的探索”等10项获评重要考古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培林、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上海市文物局局长方世忠、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施劲松、新西兰皇家学会院士查尔斯·海厄姆,为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颁奖。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上海大学副校长于雪梅主持,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参加会议。大会期间,与会专家通过对气候变化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文化多样性和本土知识在气候适应中的作用、文明兴衰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等多项关键性议题进行深度讨论,旨在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历史中汲取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和智慧。依照惯例,本届论坛还设置了“中国考古学新发现与研究专场”,致力于向世界介绍我国近年来考古工作的最新发现与研究成果,这是新时代从考古学角度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深入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此外,与会专家还将赴上海博物馆、崧泽遗址博物馆、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以及江苏省金坛三星村遗址进行参观考察。“世界考古论坛·上海”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国际考古学界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促进考古研究、传播考古成果、彰显历史文化遗产的现代意义。自2013年创立以来,论坛逐渐发展壮大,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密切联系的纽带和推动全球考古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上海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学科始建于1978年,是我国较早开展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高校之一。目前,上海大学考古学学科拥有众多国际和国内一流研究平台,包括硅酸盐质文物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无机质文物考古与保护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古陶瓷多元信息提取技术及应用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ICOM-IMREC)、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等。上海大学2022年成立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将海洋考古作为优先发展方向。一方面,立足上海,充分利用上海地区的海洋资源禀赋,深度参与包括长江口二号在内的沉船考古项目,努力做好海洋遗产的价值阐释及传播工作;另一方面,放眼全球,积极关注气候变化与海洋考古议题。借此次论坛召开的契机,借鉴国际大陆架考古的有效做法,发掘我国大陆架考古资源的潜力,积极为气候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出海洋考古贡献。未来两天,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将继续围绕“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推进各国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同时,本届论坛将在上海大学举办系列公众考古讲座,为公众提供一个欣赏古代文化遗产、学习考古知识的平台。上海大学文信学院融媒体中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