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学人专稿|历史与反复:从韩国电影《柏林》看巴勒斯坦人的恐怖分子形象
本期学人推文来自文科高研所李昌懋博士。他从对韩国电影《柏林》的批评出发,揭示了大众文化产品如何通过一套精巧的意识形态运作,将激进左翼的形象和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分子的形象彼此置换。他指出,这种置换也常见于当代有关巴勒斯坦地区冲突的话语斗争中。伴随着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中左翼力量的低潮,以及全球革命方案受挫的现实,针对锡安主义的反抗行为只能在其对手的“恐怖主义”指认中被动地呈现其历史的连续性。作者认为:巴勒斯坦问题,绝非“文明的冲突”、宗教间的对抗,而是冷战结束后,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依然保持着社会革命潜力的去殖民化议题之一。战火中的巴勒斯坦是二十世纪尚未结束的证据,因此它与我们高度相关。历史与反复从韩国电影《柏林》看巴勒斯坦人的恐怖分子形象李昌懋|文让我们从2013年的一部韩国间谍片《柏林》说起。影片一开始,身为朝鲜特工的男主人公、“反帝国主义阿拉伯联盟”首领与俄罗斯掮客在柏林一处酒店房间内进行三方军火交易,被摩萨德、韩国情报部门与CIA合作监听,随后两边大打出手,阿拉伯人被摩萨德抓获。情节展开后,我们得知这种结果来自朝鲜一方内部的倾轧:从平壤新来柏林的反派想取代原来在柏林工作的团队,为此先向摩萨德透露了相关信息,又向“恐怖分子”们栽赃男主人公,称是他的背叛让该代表被抓。于是,“恐怖分子”的新首领掏出手机,拨打电话,随后,在动态的分格镜头中,我们看到,分别正在分装炸药、开出租车、烹饪小吃、洗衣店里洗衣、赌场里守卫……的中东外貌男子们,接到了这个电话后,各自放下手里的工作,出发去抓捕男主人公;他们乘坐一辆涂有“do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