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世界史

其他

讲座简讯|李诚:追逐科学:边沁与19世纪英国的“法典化”问题

讲座简介2023年6月7日下午2时30分,浙江大学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18讲于成均苑4幢319会议室成功举办。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研究员李诚老师受邀为历史学院师生带来以《追逐科学:边沁与19世纪英国的“法典化”问题》为题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张正萍副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乐启良教授、刘寅副教授、董子云特聘副研究员等老师参加了这次讲座。讲座纪要立法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主题。英国在这一时期积极立法,奠定了制定法与普通法相辅相成的格局,这与功利主义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的努力密不可分。李诚老师多年致力于近代功利主义哲学思想家研究,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对边沁在促进英国“法典化”的过程中与相关政治人物的交往、互动等进行了详细地梳理,本次讲座围绕边沁推进“法典化”的努力及19世纪英国立法的研究展开。讲座伊始,李诚老师对边沁作了简单介绍,指出在其长达63年的改革实践中,创造和宣扬了“法典化”(codification)这一新词汇,鼓励法律专业内外人士通过议会干预司法,提高议会权威、削弱普通法权威。边沁对19世纪英国的立法和政府发展的影响是英国法律、政治史中的经典问题,李诚老师希望通过对边沁法律改革历史语境和行动细节的解析,揭示19世纪英国法律诸观点间的竞争与合作,并通过梳理当时及后世法律改革者对边沁法典方案的借用,评价边沁在现代英国法律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李诚老师从启蒙运动与边沁法律改革的缘起谈起。18世纪中叶,法律哲学与司法实践产生了直接关联,孟德斯鸠、贝卡利亚等人的法律观点引起了欧洲君主们的注意,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在这些人的影响下纷纷开始了法律改革。而同时期的英国君主已经难以像欧洲大陆的君主一样干预立法,反而依赖议会在征税问题上的支持维系政府的运行,不会否决议会通过的法律,使旧司法系统遭到议会的直接干预。这引起了以布莱克斯通为代表的普通法学家的警惕。他们带有敌意地看待议会法的增加,认为权威扩张的议会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专制,破坏英格兰的司法传统,与边沁的思想形成对照。李诚老师强调了布莱克斯通对边沁的影响,指出边沁虽然欣赏布莱克斯通的文笔和志向,但否认他的观点,认为自然法理论是一种伪科学,只有将普通法转化为制定法,英国法才能变成一门真正的科学。为此,边沁展开了一系列追求法典化的努力,他首先推出“圆形监狱计划”——试图通过论证设计一种可以令罪犯变成有益公民的监狱体系,展示功利主义哲学的实际效用,并相信,一旦圆形监狱得以建造,假以时日,人们就会信服功利主义的社会效益,支持法典化这一规模更大的改革。遗憾的是,圆形监狱没有获得实践的机会,但1828年激进主义政治兴起促成了他与奥康奈尔的合作,给他带来实现法典化的新契机。边沁在奥康奈尔的应允下,撰写了《衡平法派遣法庭请愿书》及相关议案,将请愿视为议会外政治舞台,试图顺应1820年代末英国社会高涨的改革情绪,赢取议会支持。然而,奥康奈尔最终没有在议会上为这份议案行动,边沁的法典化梦想落空。尽管如此,李诚老师依然肯定了边沁对19世纪中后期英国法律改革的影响。在边沁之后,布鲁厄姆和调查团转而支持他的法典化思想,“法典”一词也逐渐与文明、进步、国家统一等话语结合在一起,使边沁的理论声誉和议会法权威不断上升,这是法典在英帝国殖民地的实践和英国法律教育发展的结果。最后,李诚老师总结道,十九世纪,边沁倡导的法典化在英国经历了一段复杂、曲折的历程。虽然英国议会没有采纳边沁废除普通法完全代以制定法典的观点,但制定法的声誉在上升,一些曾不认同法典的政治法律精英也改变了观点,法典化进程在边沁众多后继者的努力下稳步推进。另外,法典化的曲折过程也反映出这一时期英国政治法律精英对待启蒙思想的复杂心态,一些精英显然是认同提高法律知识科学性的,但他们希望法律职业和社会公众做好更多准备。毕竟,普通法及传统法律职业本就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与之竞争的制定法需要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政治话语优势。交流互动李诚老师的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张正萍副教授代表师生向李诚老师表示了感谢。讲座之后的交流环节,老师们就制定法的大众参与、边沁的法典化实践及其主权观点,以及功利主义的创新研究方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相关历史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学术会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本科教学研讨会”顺利举办

会议简介2023年6月3—4日,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与历史学专业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本科教学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欧亚美国际大酒店顺利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二十余位中青年教师参与了本次教学研讨会。研讨会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刘寅主持。刘寅以研讨会召集人的身份欢迎与会的各位老师,提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讨论历史教学对高校史学工作者的意义;在进行具体教学技术性层面交流的同时,也期待通过这次研讨会、围绕对教学的热情,凝聚友爱的共同体。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张凯教授、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杨教授先后致开幕辞。张凯扼要地介绍了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的历史沿革与教学情况,强调形成相互砥砺的教学共同体之于培养学生的重要意义。张杨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浙江大学世界史专业的学科情况,欢迎国内各高校的世界史学者来浙大交流。会议纪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晓莉以“年鉴学派对世界上古史教学的启发”为题的报告围绕她的本科专业必修课《15世纪以前的世界》展开。这门课程分为“古代东方”和“环地中海其他区域”两大主题,课上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分级阅读材料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程方法论包括“从自然地理窥探文明概貌”“从物质遗存建构历史脉络”“从传世文献进行批判思考”。在此基础上,欧阳晓莉以古代两河流域、古埃及为例,阐述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她强调,布罗代尔有关历史的“三时段”理论既能从学理层面促进学生对教案的理解,也深化了教师对教案设计的认识。相较于中学阶段以短时段为主的历史教学,课程中全球史、环境史的讨论打开了学生新的知识视野。最后,欧阳晓莉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反思:其一,学生在修读这门课程之后可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其二,缺乏史料阅读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其三,进阶培养的进度或较中国史滞缓。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新刚教授以“古希腊历史经典著作的教学刍议”为题作报告。张新刚首先以涂尔干的课程讲稿《教育思想的演进》引入,阐述此书结论中“教育与人世”部分对当下西学教育从业者的启示。接着,他将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历史著作置于“爱智慧”的意义上解释它们的经典性,并指出从古代希腊史家入手,有助于向本科生澄清“历史”作为“探究”的本来面貌。在具体介绍“西方古代历史经典”课程的目标、大纲及主线后,张新刚总结了教学的几点感受,包含教学相长、历史与现实的交替往复、平衡历史教学的专业与通识等面向。最后,他回到涂尔干命题,提出世界古代史教学承担着打通象牙塔内外的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世界观的使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吴靖远以“疫情石刻:发泄的工作坊”为题,介绍了他在2021—2022年为平衡个人专长与学生兴趣进行的教学尝试。通过展示大量课堂纪实图片,吴靖远生动再现了如何引导学生多方理解古代语言呈现和使用上的不同情况,一步步拓展学生与古代文物之间的联系。在吴靖远的课堂上,教师提供原始材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例如进行转写研究、刻碑、拓碑、摄影、复原石刻文字布局等。吴靖远的工作坊将遥远的历史变得可以触摸,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报告以同学们的感想作结,指出每一种古代材料背后都有深刻的逻辑与意义承载,身处现代的我们若以兴趣为联结,也许就能发自内心地认识到那个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南方科技大学人文中心研究助理教授钱艾琳以《阿拉伯城市与文化》课程教学为例,就“如何‘定制’阿拉伯历史通识课”同与会学者交流。钱艾琳首先谈到“定制”的多重含义。她认为,针对学生专业、爱好、选课原因开展开学小调查,换位思考、帮助学生跨越艰难的门槛,持续化地培养学生对教学方向的兴趣,是“定制”过程中教师可做的努力。在介绍课程安排、评估方式和遭遇的挑战之后,钱艾琳通过回答“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如何做到教学更被学生接受”“如何润物细无声”等教学问题,讨论了教与学的效率。最后,钱艾琳分享了自己与学生们在食评、观展等课程作业上互动交流的细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陈莹雪向与会师生分享了她教授《外国史学史》课程的心得体会。史学史是历史学科中颇为特殊的分支,需要讲授者具备多文明的全球视野和驾驭大时间跨度的能力。陈莹雪的课程注重对经典作家和经典文本的讲解与分析,主要向学生呈现原文。陈莹雪教授强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史学方法论有更深刻的认识,即观点可能会随着时代流动,但文本是永恒的。在具体的考核方式上,陈莹雪教授通常让选课同学选取经典文本中的某个章节展开细读和评论,并通过课堂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把握古代史家历史书写的旨趣。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昌玉介绍了他在2016—2022年主持建设师范院校世界古代史本科教学金课的经验。其中,刘昌玉开设的线上通识课《西方古典文明》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面向全校,单学期选课人数多达五千余人。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刘昌玉设计了多样的考核模式,如绘制古典主题画、创作古典歌曲、编程动态展示古代兵器等,引起学生的热烈反响。此外,刘昌玉结合专业必修课《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体会指出,师范院校的课程设计应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特别关注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方向,讲授时要兼顾大学教材、中学教材与中学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最后,刘昌玉就慕课管理、讲稿撰写等细节问题进行了分享。《历史教学》编辑部编辑钱孝璇就中学—本科教学衔接问题展开了分析。钱孝璇在简要介绍教学衔接问题的产生和研究情况后指出,了解高中教学的真实现状是进行有效衔接的路径。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为导向,对新高考、新教材的理解是中学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列举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具体案例,钱孝璇阐释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变化。她认为,大学历史教授也需要考虑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使之与大学历史教学相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钱孝璇介绍了《历史教学》的“教学研究”栏目,希望为架设教学与研究之间的桥梁提供启发。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包倩怡以《欧洲中世纪史》课程的教学尝试为例,就如何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展开了分享。包倩怡首先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强调学生课堂参与的必要性。随后,包倩怡针对“如何参与”详细介绍了她的课堂实践经验。经过由问答、自由课堂报告到指定报告内容的调整,她在更充分地调动起绝大多数同学积极性的同时,也巧妙化解了学生参与和整体课堂设计脱节的问题。课堂的“规定动作”是学生领读老师精选的论文,包括学说史、内容补充与专题论述。学生需要在15分钟内完成对一篇论文的口头梳理,老师的“场外指导”则是关键。包倩怡指出,指导每位学生拎清各自负责论文的框架、修正讲稿细节的过程有助于教师搭建与学生沟通的平台,最终也会帮助同学们收获更加精彩的讲台体验。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蔺志强介绍了他的“1066年诺曼征服”教学设计。课堂围绕“诺曼王朝得以建立的基础是武力还是法理?”这一核心议题展开。蔺志强将诺曼征服前后涉及到的所有核心人物关系制作成示意图,尽可能全面地涵盖各种因素,以此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的复杂性。蔺志强指出,详细讲解后对此议题保留开放性的结论,有利于纠正部分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的“教条化”“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等倾向。在蔺志强看来,这样的多元讨论能够潜移默化地启示师生不断发展自己的知识,从而自然地完成高中与大学的衔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副研究员李腾向与会师生分享了“全球中世纪”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运用。李腾提出,新兴的“全球中世纪”理念是结合全球史与传统中世纪史学理念的产物。在具体的教学中,他尝试通过以地图为核心工具的方式,引导学生建构更为完善的中世纪历史和地理观念,并借助对器物、传说等类型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的研习,发掘其中的多元文化要素,以更好地通过世界中世纪史的教学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外,李腾还鼓励同学们通过在课后观看《权力的游戏》等影视剧的方式,探索“全球中世纪”的要素,增强全球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杜宣莹以“史料、问题与语境:近代早期英格兰史料的分析教学”为题,介绍了她开设《外国历史文选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讲座预告|高燎:明治日本的乡村维新与治理体系

题目明治日本的乡村维新与治理体系主讲人高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持人王海燕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时间2023年6月15日周四下午2:30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文科组团人文学院大楼(成均苑4幢)310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洲文明研究中心内容提要作为近代日本社会主要形态的乡村,从近世幕藩体制下具有较强自治性的村落,经明治维新,逐渐被纳入到中央集权统治下,成为支撑国民国家机制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在频繁反复的基层区划调整与小学、征兵、征税等国政委任事务的冲击下,村落的原有自治空间受到国家权力下渗的挤压,郡政监督下的行政町村得以诞生。另一方面,原有的地缘共同体又以具有日本特色的组合等形式因应改革,虽有限,但也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延续与发展了地方自治传统。到二十世纪初期的明治末年,在中央政府与道府县厅的行政管辖下,郡—町村—大字的三级乡村基层治理体系逐渐成形。这不仅使近代日本的乡村汲取与组织动员遂行便利,其影响甚至波及晚清新政。主讲人介绍高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世界史),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史、东亚区域史。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日本近代转型期乡村组织化机制研究(1889-1918)”。在中国《史学理论研究》、日本《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中文、日文论作多篇,参与编写六卷本《日本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责编|卢楚戈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讲座预告|李诚:边沁法典化英国普通法的缘起、努力及影响

题目边沁法典化英国普通法的缘起、努力及影响主讲人李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研究员主持人张正萍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时间2023年6月7日周三下午14点30分—16点30分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文科组团人文学院大楼(成均苑4幢)319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洲文明研究中心主讲人介绍李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英国约克大学历史学博士,2022年3月至今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流动站博士后研究员,2022年12月入选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主攻英格兰启蒙运动史、边沁的政治活动,英国工业革命的议会法背景,成果见于The
2023年6月4日
其他

讲座简讯|刘晓原:冷战和终结、延续和重启的历史

讲座简介2023年5月25日,应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和世界历史研究所邀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刘晓原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17讲”,题为《冷战和终结、延续和重启的历史》的精彩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张杨教授主持,校内外100余名师生通过线上会议参与了本次讲座。讲座纪要刘晓原教授的讲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中美关系为什么不是冷战再现?二、冷战给历史带来了什么?三、中美大历史的“节点”。讲座初始,刘晓原教授从法国哲理诗人保罗·瓦雷里关于“历史记忆的警示作用”的论述谈起,提出冷战的历史记忆问题。他指出学术界对于今天中美局势与冷战之间的关系的讨论激烈,但当今中美关系并非冷战的再现。刘晓原教授从国际事务的核心内容、国际关系的结构、国际政治的角色和国际政治的温度四个方面入手,对比了冷战时期与今日的国际状况,说明19-20世纪的国际精英社会已经转变为21世纪的国际大众社会了,美苏冷战的两极世界已经转变为如今的多元文化的世界。也正是因为如今中美两国是在不同于往日的国际世界中交往,所以今日的中美关系并非冷战对抗的再现。冷战时期全球政治的温度主要取决于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对抗在国际政治的西方、地球的北方是冷的,在东方和南方是热的。与之相反,今天欧洲在热战,而今天的欧美国家也已经不能用自己的“战、和立场”去决定环球的凉热了。围绕“冷战给历史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刘晓原教授形象地使用了“三个箩筐”来比喻具备不同历史性的历史问题分类,并依此探讨冷战的历史。他将历史问题划分为终结的历史、延续的历史和重启的历史三大类,提示我们应该仔细考虑历史问题与现在、甚至是未来的联系。通过分解冷战的历史,刘晓原教授举例说明“殖民帝国对世界的统治”和“传教国家的一元历史叙事”是终结的历史,“冷战时期的‘全球化’”和“冷战时期的‘地方史’”是延续的历史,而“中国重返国际社会的‘庙堂’”和“帝国之后的世界再造”则是重启的历史。刘晓原教授围绕“中美“大历史”的节点”展开论述。他主张应当将中美关系放在“大历史”的框架底下来考察,也即今天的中美关系其实是中美“大历史”中的其中一个节点。刘晓原教授指出对于中美关系的看法存在两种历史记忆,分别是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在短期记忆中,中国和冷战的关系密切,今天的中美关系似乎是冷战的延续。但刘晓原教授更主张在考虑中美关系时注重长期记忆。自中美交往以来,中美关系存在着诸多“大历史”的节点,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显示出中美关系之间逐渐紧密和丰富的过程。一直到冷战期间,双方虽然存在对抗,但也仍然相互影响。因此中美“历史节点”能够充分反映中美关系性质的变化、内容的增加以及相互交往的深化。时至今日,中美双方相互渗透和交融程度是史无前例的。而西方对于中国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罗素1922年在《中国的问题》(The
2023年5月29日
其他

讲座简讯|侯建新:欧洲文明的时空纬度

讲座简介2023年4月24日晚6时,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洲文明研究中心举办的“沈炼之史学讲座”第110讲暨“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16讲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319会议室成功举行。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欧洲文明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侯建新教授作了题为“欧洲文明的时空纬度”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张弛教授主持。沈坚教授、张杨教授、乐启良教授、刘寅副教授、董子云副教授、多位博硕研究生、本科生,以及线上共300余人参加并聆听了侯教授的讲座。讲座纪要讲座伊始,侯建新教授指出:在时间的纬度上,欧洲文明始于中世纪。无论是古典文明、基督教还是日耳曼传统,中世纪都是它们形成欧洲文明要素的必经之路。文明是一种弥散性的结构,而非一个确切的制度。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日耳曼人马尔克制度、古代罗马法和基督教思想三要素熔为一炉,大约在12
2023年4月28日
其他

讲座简讯|徐前进:写历史的历史学家——此时此地、深层情感与人工智能

讲座简介2023年4月1日上午9时30分,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洲文明研究中心、公众史学中心共同举办的“沈炼之史学讲座”第109讲暨“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15讲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319会议室成功举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前进教授作了题为“写历史的历史学家——此时此地、深层情感与人工智能”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刘寅副教授主持。讲座纪要(纪要经讲座主讲人审校)讲座伊始,主持人刘寅老师对徐前进教授及其讲座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徐前进教授从题目入手,直言此次讲座的内容是关于未来的问题,他首先提到历史学家写历史的功能,主张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需要重新思考这一点。徐前进教授坦言,自己早在2014年便开始关注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进入人的各个领域,人们关于人工智能的各种讨论逐渐涌现,人工智能似乎已有能力介入许多学科。面对人工智能的这一挑战,徐教授在与人工智能及相关研究人员交流思考的基础上,指明了人们的应对途径。接着,徐前进教授抛出了历史档案是否为真正的历史或历史源头之问,就问题的是与否两个方面作出分析。徐教授指出,肯定的回答将面临三个关系问题:1、生活与文字的关系,2、感觉与文字的关系,3、权力与文字的关系。这三个问题决定了文字制度的特点。在此,徐前进教授提出了“文字制度”这一概念,他主张这一制度管理支配着这一领域内的所有人,而该文字制度的一大特点是过滤、选择。也就是说,当人们全心全意依赖“一手”历史档案时,这些档案也反过来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因为它把整个世界的状态做了删减和限制。而实际上,人人心里都有一部史诗。而如果作出否定的回答,徐教授指出,人们也要面临其他窘境,因为很多时候历史档案就是人们探知已消失的一切的起点,这意味着历史学家出现于历史档案之后而非之前,而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写历史的功能正存在于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这两个时间结构上。在研究历史成为大势的当下,徐教授依据自身研究经历谈论历史学家如何与其研究对象建立密切的关系。接下来,徐前进教授谈到自己三部作品的写作逻辑:此时此地。依据的逻辑是其判断被档案所删除的东西。徐教授分享了自己早期研究卢梭的经历、写作局限与压力、后期研究视角转变的启示等,表达了希望从日常场景中发现新方法、新理论,具体阐述了《流动的丰盈》《驶于当下》《现代精神之花》这三部作品的内在视角。反之,徐教授也分析了历史学家放弃“此时此地”的后果,展望在即将开启的时代,历史学家应有所作为。而后,徐前进教授谦虚地提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人工智能的表达在深层情感领域是有缺陷的,因此特别强调了情感史的重要性。最后,在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这个问题上,徐教授从具体、抽象、魔幻三种风格及三种层次上展开了详细的阐述。交流互动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刘寅老师首先就徐前进教授讲座内容给予自己的启发作了简要谈论。随后,现场师生学者围绕史料与想象力、档案价值、历史学家与民俗学家、情感史转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汤晓燕老师也作了补充回答。讲座在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文稿|顾诗兰图片|顾诗兰审阅|刘
2023年4月4日
其他

讲座简讯|朱明:在时空中阅读意大利史

讲座简介2022年10月25日晚7时,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世界历史研究所和欧洲文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沈炼之史学讲座”第107讲暨“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12讲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及线上成功举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朱明教授作了题为“在时空中阅读意大利史”的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张正萍副教授主持,两百余位师生学者在线上、线下参与了本次讲座。讲座纪要(纪要经讲座主讲人审校)朱明教授对意大利史造诣精深,他以公众史学的方式,围绕离心力较强的意大利是如何被整合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这一问题展开,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向听众展现了意大利的历史风貌与现实状况。朱明教授首先介绍了意大利的国家特色。意大利在地图上是一个长靴形状的国家,相较于法国、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意大利受到的关注较少。今年恰逢中意文化旅游年,在北京、上海设立了意大利文化展览,意大利的时装设计(丝绸业、皮革业等)、咖啡(卡布奇诺)、美食(披萨、意面等)、足球(国际米兰、AC米兰等)、汽车(法拉利、兰博基尼等)、歌剧(威尔第、普契尼等)、电影(威尼斯金狮奖;新现实主义)、洗浴文化(古罗马)等特色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明教授认为,从空间维度审视意大利的历史遗留,绕不开艺术与建筑这两个方面。朱明教授向听众一一展示了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梵蒂冈、那不勒斯等地区的建筑、壁画、雕塑。(佛罗伦萨地区的湿壁画)此外,朱明教授提出,意大利令人难忘的还有布局规则的城市,意大利城市的中心往往是规则的矩形,南北、东西两条大道的交会点竖立着城市的公共建筑,这是对古罗马城市规划传统的延续,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意大利城市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这也是意大利文化的特点之一。(左为佛罗伦萨,右为博洛尼亚)在介绍完意大利的艺术特色后,朱明教授简单介绍了与意大利有关的知名学者,有翁贝托·艾柯(Umberto
2022年11月3日
其他

学术会议|“陌生人的需要”工作坊顺利举办

会议简介2022年7月9日-10日,由浙江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的“陌生人的需要”工作坊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杭州顺利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湖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参与了此次工作坊。
2022年7月18日
其他

讲座简讯丨沈炼之讲座第101讲·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8讲:《昙花一现的民主:魏玛共和国》

讲座简介2022年6月22日晚上7时,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世界历史研究所和欧洲文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沈炼之史学讲座”第101讲、暨“欧洲文明系列讲座第8讲”在线上成功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孟仲捷教授作了题为“昙花一现的民主:魏玛共和国”的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乐启良教授主持,若干位教师学者、近百位校内外听众参与了本次讲座。
2022年6月23日
其他

讲座简讯|沈炼之讲座第100讲:《中东五千年的解读视角》

讲座简介2022年6月18日上午9点30分,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和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沈炼之史学讲座第100讲”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成功举行。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的哈全安教授作了题为“中东五千年的解读视角”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吕一民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张杨、乐启良、张驰、吴彦、朱晓罕、刘寅、董子云等教师学者与线上、线下两百余位听众参与了本次讲座。讲座纪要讲座伊始,浙江大学吕一民教授阐述了沈炼之先生对浙大史学的贡献,并对哈教授主讲沈炼之史学讲座的第100讲表示热烈的欢迎。哈教授从以下角度诠释了中东五千年历史的发展脉络。首先是地理环境的视角。中东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中间,以爱琴海与地中海作为洲际层面的交往纽带。中东地貌多样,区域开放,处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人种构成也较为复杂,欧罗巴人种、蒙古利亚人种与尼格罗人种均有部分在此定居。地理环境的差异将中东的居民分隔为定居群体与游牧群体,这两者之间的冲突贯穿了整个中东史,这也是中东从古至今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随后,哈老师从长时段的视角对中东历史进行阐释。中东五千年发展史中存在这一种帝国传统的延续。阿卡德王国、亚述帝国和埃及新王国可以认为是帝国传统的序曲。在这之后,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成为了中东帝国传承的主体。此外,在中东的发展史中,从多神崇拜到一神信仰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线索。最后,哈老师以“百年中东的政治视角”为题探究了中东地区帝国时代的终结与主权国家的诞生、从威权政治的膨胀到民主化的政治实践两个问题。哈老师指出,中东的帝国时代终结于20世纪初期,此后主权国家逐步诞生。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威权主义政治强人,他们对中东的现代化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晚近爆发的“阿拉伯之春”虽然多被认为是中东国家的社会矛盾等内部原因所导致的,但实际上这一运动也深刻地受到了国际关系与大国强权的影响。交流互动在交流环节,哈老师耐心地回答了听众们提出的问题。哈老师指出,礼萨汗改革是伊朗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但是这一改革更多地是推动了社会风俗的西化,而伊斯兰革命这一看似右转的革命实际上将伊朗的现代化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随后吕一民教授与张杨教授对哈老师的讲座作了总结。整场讲座在与会师生热烈的学术探讨中结束。文稿|高昱图片|高昱责编|娄舒楠
2022年6月19日
其他

讲座简讯|沈炼之讲座第99讲·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7讲:《普鲁士改革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讲座简介2022年6月16日下午7点,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和欧洲文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沈炼之讲座第99讲”、暨“欧洲文明系列讲座第7讲”于线上顺利举行。北京大学历史系徐健教授作了题为“普鲁士改革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乐启良主持。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张杨教授、张弛副教授与谈,浙江大学历史学院长聘副教授汤晓燕、副教授张正萍,以及北京大学许平教授、山东大学孙一萍教授、厦门大学赖国栋副教授等学者与线上百余位听众参与了本次讲座。讲座纪要本次讲座中,徐健教授从学术史的角度对普鲁士改革做了精彩的梳理。学术会构成学派,思想史会构成谱系。徐教授将普鲁士改革研究放入具体的历史语境,探讨了学派思想源流、支撑、得势、生成意义与时代的关系,展示了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指引方向。徐教授深厚的学养让我们叹服,在学术史写作的方法上也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徐健教授主要从四个问题入手向我们讲解普鲁士改革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一个问题是改革对于德意志历史的意义。普鲁士改革在德意志有三次重新发现和书写。在很长的时间中,改革在历史学家笔下都具有建构民族认同的意义,它代表着德意志的民族性,也代表着德意志的自由精神。这样的主基调在二战结束后受到诟病,改革传达的精神被妖魔化。20世纪尾声时普鲁士改革才重新进入学者的视野,但它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普鲁士和德意志,在欧洲联合与重建的条件下,它成为研究欧洲认同的一个载体。第二个问题是普鲁士改革研究的范式转换。首先普鲁士改革研究经历了从历史主义到历史社会研究的范式转变。19世纪德国历史主义的史学家注重研究人物,出版了大量人物传记。这些传记主要围绕斯泰因和哈登堡展开,从权力争夺、派系恩怨的角度讲述历史。后来的历史社会研究则摈弃这样个人中心的写法,转向群体叙事。改革从个人领导的成果变为集体成就。此外,这种方法还把改革放在结构框架中分析。长时段的历史发展超过个体的生命长度,不是政治人物而是政治人物背后广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运动在历史发展中起到真正的作用。改革不再是恩怨斗争而是政治路线斗争,它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结构,及其将要发生的转型。从史学史的角度看,这样的写法也是二战后西方史学的潮流,人被隐去,非人化的历史结构成为中心。第二次转型是现代化理论的冲击。现代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6、70年代的美国,与德国历史主义传统和社会史研究路径完全不同,但战后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成为一个历史批判武器,逐渐掌握了德国历史学界的学术话语权。现代化理论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比较和转换,关注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探索其中的特点和规律,强调历史发展的趋同性。它被运用到普鲁士改革时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改革开启了德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比利菲尔德学派认为德国现代化道路是特殊的。普鲁士改革是一种“防御性现代化”,是政治保守集团为了防止发生法国式暴力革命的策略。它使德国的政治发展偏离了欧洲宪政的发展轨道,是德国成为两次大战策源地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次转型从德国本土的人文主义传统中成长起来。作为历史主义修正派,尼佩带跳出传统历史主义的窠臼,借用现代化理论来解释19世纪的改革。他把改革的历史定性成受外力影响的、由官僚国家所推动的、德国历史上的第一波现代化。国家不独揽改革,调动个人活力,解放发展社会力量,但始终是改革的基础。这一派带着反思接受现代化的理论,摒弃传统与现代静态的、二元化的取向,关注过渡中的模糊地带,正视历史的丰富性,但没有进一步建立体系。从德国社会史中生长出来的科塞勒克则进一步提出了鞍型期理论。鞍型期指的是1750-1850年这个现代概念体系形成的时期,期间政治环境发生了深层的变革。这个理论的突破点在于第一,它把改革的时间点向前向后延伸,放在更长的时间框架中分析;第二,把改革时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来形成一个自为的解释框架和叙事,突破线性的历史连续或断裂的解释模式。近年来英语世界的学者在解释时受到了科塞勒克的影响,也把普鲁士改革放在更长的时段中来看待。但进入21世纪,经过学界的反思和对纳粹的清算后,这种学说也已经成为过去时。讲座的第三个问题是普鲁士改革研究的核心议题。首先是改革与历史的延续性。改革的一个宗旨在于要用政府的智慧,保留便宜行事的弹性空间来实现改革的积极目标。改革不能简单粗暴地与传统断裂,而要适合时代精神,这与法国大革命大相径庭。其连续性一在于保留君主制,不通过权力分立,而通过行政体系内部的权力调整来实现政治平衡;二在于保留等级制作为稳定的社会基石,通过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培育新的、独立的、有财产的社会政治公民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国家和地方一同推动稳定转型;三在于行政改革不破坏传统二元结构,在行政体系内部民主化,通过调动地方社会自治能力和建立行政的开明制走灵活调整的中间道路。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历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是改革的思想基础。改革的思想光谱很复杂,主要来源是法国革命原则、英国自治原则与德国自己的本土思想资源。学者讨论的一个重点在于普鲁士改革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上述思想原则的影响。然而徐教授指出更重要的问题是,改革毕竟是实践,改革者不是书生而是政治实践家,他们不只在思想和理论上的谋划,也在具体的行动中实践。研究的另一重点不关心思想从哪里来,而关心实践场域中人、地和理论的关系。这种路径不单纯从静态的思想史的角度来研究,更注重人与理论动态的互动。最后是改革的评价问题。过去学者主要从短时段的、事件的角度看待改革的成败,将斯泰因的下台和哈登堡的去世视为改革的结束和失败。但在长时段中的视角中我们会发现改革的很多的目标都陆陆续续实现了,如地方自治就在19世纪60年代以条例的形式在普鲁士地方推广开。徐教授认为从长时段的角度来评价会更客观和公允。第四个问题是未来研究可能的方向。徐教授告诉我们未来普鲁士改革研究的空间并不狭窄,我们应当研究活的行政史,从政策具体的制定和执行的动态过程中来发现问题。一个政策在发出后变数很多,官僚实际的行为和行政机关的指令不一定相符。真实的情况往往是一些重要的法令和法规发出后,要么被加码,要么被稀释,要么被搁置。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本世纪初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地方所具有能动性需要解释和新的理论模式,这就是活的制度史。徐教授建议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可以关注区域性研究。普鲁士政治版图是不断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社会结构、政治模式和文化民情,这些都会影响政策执行。同时由于德国历史上的分立主义,研究官僚制的形成也是研究德意志民族建构和国家一体化的重要切入点。其次可以逐级对地方行政进行考察,讨论政策如何在层层下放后变形。最后可以关注官员的社会网络及沟通方式。制定和执行政策的都是具体生动的人,他们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不同的思想、个性、品行和意志,有不同的沟通方式。所有这些因素都决定着改革下行过程中运行的实际曲线。这些都是活的、动态的行政史研究的方向。如此一来过去关注的法律的内容、目的等都没有太大意义。相关法律文件很容易获得,研究著述也非常丰富,再做这样的研究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现在的研究更加关注在执行中的创造性和偶然性的因素。徐教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开阔的研究空间,但也指出这是对学人的考验。除了把握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之外,这样的研究还需要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我们需要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政策实行过程中官员微妙的心理变化;需要借助视觉语言的知识来分析政治宣传和舆论导向等等。借鉴社会理论的方法,研究者可以把改革和社会氛围、文化环境联系起来,把改革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文化、政策和组织构成一个动态的网络。徐教授最后展望一种更丰富、更细腻、更立体、更真实、更有生命力的改革研究,对学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交流互动在交流环节,乐启良教授从法德历史的互动、如何写作优秀的学术史、普鲁士改革研究现实意义等角度谈论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张杨教授、张弛副教授也分别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徐健教授互动,向徐健教授请教。整场讲座在与会师生热烈的学术探讨中结束。文稿|李岷姝图片|李岷姝责编|娄舒楠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讲座简讯丨沈炼之讲座第98讲·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之第6讲:《回到政治本身——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研究对象、主题与传统》

讲座简介2022年6月9日15时,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和欧洲文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沈炼之系列讲座第98讲”暨“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6讲”在线上成功举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新刚教授作了题为“回到政治本身: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研究对象、主题与传统”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张弛副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乐启良、汤晓燕、张正萍、刘寅以及正在英国访学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傅乾老师等260余位师生参加了这次线上讲座。
2022年6月1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讲座预告|回到政治本身——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研究对象、主题与传统

主讲人张新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持人张弛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副教授会议时间2022年6月9日15:00会议地址腾讯会议号:530-992-906密码:2794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
2022年6月6日
其他

讲座简讯丨沈炼之讲座第97讲·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之第5讲:《女王之死: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的权力制衡与危机》

讲座简介2022年6月2日15时,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世界历史研究所、欧洲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沈炼之系列讲座“第97讲暨“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5讲在线上成功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杜宣莹作了题为“女王之死: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的权力制衡与危机”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百人计划研究员刘寅主持,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副教授张弛与谈。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长聘副教授汤晓燕、副教授张正萍与20余位本院学生及线上270余位听众参与了本次讲座。
2022年6月6日
其他

读书讨论|《危机中的社会:十六世纪的法国》

H.M.Salmon,1925—2005):新西兰裔法国史家,布林茅尔学院玛乔丽·沃尔特·古德哈特历史学名誉教授。他专长于研究法国宗教战争和投石党运动,代表作有《危机中的社会:十六世纪的法国》(江晟
2022年5月3日
其他

讲座简讯丨沈炼之讲座第96讲·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之第3讲:《漫谈欧洲近代思想史研究》

讲座简介2022年4月29日下午2点,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和欧洲文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沈炼之讲座第96讲”、暨“欧洲文明系列讲座第3讲”于线上顺利举行。复旦大学历史系李宏图教授作了题为“漫谈欧洲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特聘副研究员董子云主持。
2022年5月2日
其他

讲座预告|漫谈欧洲近代思想史研究

主讲人李宏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主持人董子云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特聘副研究员会议时间2022年4月29日14:00会议地址腾讯会议号:289443347密码:753968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
2022年4月25日
其他

讲座简讯丨沈炼之讲座第95讲·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之第2讲:《兴趣与持守:结缘法国近现代史研究四十载》

讲座简介2022年4月15日下午1点,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和欧洲文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沈炼之讲座第95讲”、暨“欧洲文明系列讲座第2讲”在浙江大学成均苑4幢319召开。历史学院吕一民教授作了题为“兴趣与持守:结缘法国近现代史研究四十载”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张弛副教授主持。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讲座预告|法国史研究与我的学术道路

主讲人沈坚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持人张弛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会议时间2022年4月8日18:00会议地址紫金港西区成均苑4幢319腾讯会议号:103197172密码:040801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历史学院
2022年4月6日
其他

读书讨论|《发明民族主义:法国的民族崇拜1680-1800》

贝尔,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教授,著名法国史专家,著有《法国旧制度政治精英的诞生》《拿破仑简史》《第一场总体战:拿破仑战争》等重要作品,在欧美学界与社会有着较高的声誉。图文|章心驰责编|娄舒楠
2022年3月1日
其他

讲座简讯丨浙江大学沈炼之史学讲座第92讲:《刘备、柏拉图等等论国家:十七世纪的全球化与全球政治思想史管窥》

讲座简介2021年12月17日星期五,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助教授殷守甫老师应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邀请,进行了一场线上讲座(即沈炼之史学讲座第九十二讲)。他的题目为“刘备、柏拉图等等论国家:十七世纪的全球化与全球政治思想史管窥”。讲座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西方古典学中心助理教授李文丹老师评议,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刘寅老师主持。讲座纪要(纪要经讲座人和评议人审校)首先,殷守甫提出了一个“不靠谱”的想法,即刘备、柏拉图的政治哲学的比较研究。他告诉我们,这个想法虽然今天看来难以进行,然而在十七世纪全球化的过程中,却不乏对之饶有兴趣的人物。其中就有西班牙思想家Domingo
2021年12月20日
其他

讲座简讯丨吴小安《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路径选择与专业书写》

2021年11月2日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吴小安教授主讲的“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路径选择与专业书写”学术讲座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319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也是浙江大学“沈炼之史学讲座”第90讲,由浙大历史学系张杨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历史学系的乐启良教授和千勇教授,社会学系的梁永佳教授,还有来自古籍研究所、教育系的老师参与了研讨。
2021年11月4日
其他

读书讨论|《奶酪与蛆虫》

),享誉国际学术界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微观史学派的代表学者,曾荣获有“欧洲诺贝尔奖”之誉的巴赞奖(Balzan
2021年9月30日
其他

读书讨论简讯|希腊前的哲学:古代巴比伦对真理的追求

2021年4月15日下午,浙江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读书会《希腊前的哲学:古代巴比伦对真理的追求》在人文学院813室举行。本次读书会由刘寅老师主持,特邀导读是《希腊前的哲学》的中译者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刘昌玉老师。出席此次读书会的还有复旦大学的许明杰老师,以及本校世界历史研究所的乐启良、张正萍、董子云老师与多位学生。会议伊始,刘昌玉老师从自己翻译过程中的故事谈起,他提到向作者马克·范·德·米罗普请教了关于转写、翻译的意见,感谢了作者本人对他的帮助。此外,刘昌玉老师还向大家展示了他的翻译原稿,并就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同学们传授了经验,以及提供了如何应对不熟悉领域翻译问题的建议。会议中,刘昌玉老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亚述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各个高校开设的情况;梳理了楔形文字发现和研究的历史,并介绍其在两河流域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与地域的变化;最后刘老师还向大家推荐了研究两河流域古代史的必读书目。交流环节中,刘老师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关于古代两河流域脏卜活动、近东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意义、阿卡德语的“巴比伦”与后来希伯来语的“巴别”的关系等问题。通过此次读书交流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古代近东文明。文稿|黄星宇照片|黄星宇图文编辑|姜驰
2021年4月15日
其他

读书讨论|希腊前的哲学:古代巴比伦对真理的追求

特邀导读刘昌玉德国海德堡大学亚述学博士,国际亚述学协会(IAA)会员。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楔形文字数字图书馆”(CDLI)项目助理,是《希腊前的哲学》的中译本译者。主要从事世界古代史、亚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时间
2021年4月7日
其他

关于修改国王神迹读书会(二)时间的通知

通知:由于节假日安排,取消原定于4月3日周六举行的《国王神迹》读书会(二),变更举办时间为4月10日15:00。原定读书会地点不变。图文编辑|娄舒楠
2021年4月1日
其他

学术预告|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关系史学术沙龙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关系史学术沙龙时间
2020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