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资本局

其他

鼎益丰陷暴雷风波,“玄学投资”失效?

鼎益丰集团一直是业内比较特殊的存在,其推崇的“玄学投资”到底能否称为投资策略,一直是业内讨论的焦点。此前该公司旗下的理财产品因宣传高回报、按时兑付吸引了不少投资者,但自今年8月以来,其多款理财产品暴雷的声音不断。事实上,鼎益丰的金融资质问题一直广受争议。2023年2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曾在“深圳金融”公众号发文提示投资者警惕有关鼎益丰公司非法金融活动相关风险。监管表示,经初步核查,“鼎益丰”关联的主体众多,且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深圳的经营主体不持有金融许可证、不具备从事金融业务资质。鼎益丰旗下的私募机构——深圳市鼎益丰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益丰基金”)已于2021年4月16日注销。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注销原因是:异常经营,根据协会2021年4月16日发布《关于注销上海爱投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15家不能持续符合管理人登记要求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公告》,鼎益丰基金是其中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之一。时代周报记者在第三方平台私募排排网查询,该页面提示:该机构曾经获得监管部门或自律组织备案,但现已注销;同时,该机构的所有私募基金产品均已清算。鼎益丰控股(00612.HK)是目前鼎益丰集团旗下仍存续的金融上市公司。据wind公司概览,鼎益丰控股是一家主要从事投资证券的香港投资控股公司,公司主要投资上市及非上市证券,投资类别包括长期持股投资、中期私募股本及风险投资以及短期证券买卖及其他金融工具,该公司的投资涵盖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服务、高科技行业、媒体及物业开发与管理等多个行业。带着私募基金注销、理财产品暂停兑付等多项疑虑,今年9月,时代周报记者前往鼎益丰基金的私募牌照注册地实地探访,但并未寻到相关企业。在记者找寻相关线索时,一家名为奇轮文化发展(深圳)有限公司的企业浮出水面,现已更名为奇轮文化(深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轮文化”)。时代周报记者在奇轮文化官方宣传中发现,奇轮文化的创始人也是鼎益丰创始人——隋广义。消失的鼎益丰?鼎益丰由于其独特的投资方式备受关注,其主张的“玄学投资”与主流投资机构风格迥异,也常常引起鼎益丰“圈钱”、“骗局”等争议。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官方公众号《深圳金融》也于今年2月提示广大投资者,互联网上与“鼎益丰”相关的“玄学投资”“操纵股价”“非法集资”“圈钱”“骗局”等负面新闻众多,且其经营资质存疑。据了解,已注销私募牌照的鼎益丰基金注册地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嘉宾路2002号彭年广场写字楼36层3601室。9月13日,时代周报记者来到该地址实地探访,已没有相关企业。已注销的鼎益丰基金成立于2016年4月25日,办公地位于深圳,管理规模0-5亿元,主要投资策略是股票策略。据私募排排网信息,鼎益丰基金于2016年8月10日发行第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鼎益丰天河1号基金”,核心投资技术是“禅意投资法”。时代周报记者统计,鼎益丰基金成立后,2016年8月到2017年3月期间发行过8只私募基金,从资质上来说,这批产品也是鼎益丰唯一经过监管部门备案的产品。随着鼎益丰基金私募牌照的注销,鼎益丰深圳的投资业务渐渐淹没在主流市场中。但据市场的多方消息,其非标准化理财一直在运作中。私募注销后,时代周报记者在近期十分活跃的一家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公司——奇轮文化的宣传读物上发现了鼎益丰集团核心人物隋广义的踪迹。在奇轮文化内部宣传材料《义言道商》读物上,有《完美“蝶变”,香港鼎益丰国际控股集团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的大标题。该读物的内页提及出版支持为奇轮文化,隋广义是编委会成员之一,且“义言道商”四个大字题字者也是隋广义。在内文对奇轮文化的介绍中提及,奇轮文化是香港鼎益丰国际控股集团唯一全球品牌文化运营商,香港鼎益丰的全线品牌策划是奇轮文化的重要核心业务之一。△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抗癌药中场战事

从古至今,癌症如同阴影般伴随着人类。与癌症的这场漫长的斗争中,无数的新技术、新疗法不断涌现,虽取得一些成绩,但远未到达终点。自首个肿瘤根治手术诞生至今的139年中,抗癌手段在不断演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从最开始的放射性疗法,到如今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医学界对癌症的了解和治疗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靶向、如新型疗法、抗体偶联药物(ADC)、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在部分癌症的治疗中展现出强劲的治疗效果,癌症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据《Nature》子刊《Nature
2023年11月7日
其他

梦洁股份内斗,董事质疑财报真实性!

实控人变更之后,A股家纺龙头企业梦洁股份(002397.SZ)一直不太平。10月27日,梦洁股份发布三季报。当季,该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3亿元和1002.82万元,同比增长4.83%、118.33%。今年前三季度,梦洁股份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2亿元和3125.7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77%、131.87%。在三季报发布前一日,梦洁股份董事会召开会议,审议三季报。董事陈洁、罗庚宝对三季报存有异议,无法保证三季报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遂对三季报做出“弃权”表决意见。此前,陈洁、罗庚宝已多次对梦洁股份发布的财报提出异议。深交所11月1日下发关注函,要求梦洁股份说明陈洁、罗庚宝与公司在定期报告及公司经营运作方面是否存在重大分歧等。陈洁、罗庚宝是长沙金森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金森新能源”)提名的董事。2022年8月,原实控人姜天武及股东李建伟、张爱存、李菁合计将梦杰股份10.19%股份,以3.85亿元对价转让给金森新能源。同时,李建伟、李菁将所持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金森新能源行使;姜天武则放弃剩余所持股份表决权。由此,金森新能源在梦洁股份拥有的表决权最大,李国富取代姜天武成为新一任实际控制人。交易完成后,新老实控人双方在梦洁股份的股权比例、董事会席位差距并不大。梦洁股份现有非独立董事共计7名,其中董事会提名的姜天武、李军、易浩共计3人,金森新能源提名的李国富、刘彦茗、陈洁、罗庚宝共计4人。创始人姜天武担任董事长,虽然放弃表决权,但仍是第一大股东,持股13.36%;第二大股东系姜天武前妻伍静,持股10.61%;第三大股东才是金森新能源。双方矛盾一时难以平息,此前已遭监管问询是否存在股权之争。对此,梦洁股份在回复函中予以否认,称股东大会审议的部分议案未通过,主要是股东对于审议的内容有异议,不涉及股权之争。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梦洁股份内部矛盾背后是创始人姜天武和“新主”金森新能源双双陷入流动性危机。金森新能源依靠借款才得以入主梦洁股份。之后不久,该公司就陷入资金流紧张的局面,所持部分梦洁股份股权就遭司法冻结。梦洁股份创始人姜天武等人则在此前被监管查明,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行为。梦洁股份“宫斗”白热化上述关注函显示,陈洁和罗庚宝在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董事会决议中投了弃权票,理由是公司2023年半年报和三季报的财务数据在2022年年报的基础上编制,而关于2022年年度报告的疑问未完全解决,公司也未再次召开股东大会审议2022年年报等相关议案。在此前提下,陈洁、罗庚宝无法保证公司2023年三季报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由此,深交所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对多个问题做出说明:首先,陈洁、罗庚宝与公司在定期报告及公司经营运作方面是否存在重大分歧。其次,公司专业委员会是否按照规定审议定期报告及相关事项;公司审议定期报告的董事会召集、召开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年度报告审计工作是否符合规定。另外,公司是否与陈洁、罗庚宝就质询问题进行沟通,为何未重新召开股东大会审议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中未通过的议案。最后,深交所要求律师和年审会计师对问题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这不是双方第一意见相左。2023年4月29日,梦洁股份披露《关于部分董事对定期报告有异议的说明公告》,2月新上任的非独立董事陈洁表示,公司管理层、董事会秘书、原董事长以各种理由对其了解公司情况设置各种障碍,公开喊话“董事会秘书在本人多次催促之后,仍然拖延提供公司相关资料。”
2023年11月5日
其他

频繁更换管理层,“老十家”长盛基金能否撕掉“掉队”标签?

规模掉队,这是长盛基金一直难以撕掉的标签。作为“老十家”公募基金公司之一,长盛基金错失了先发优势,这些年发展规模明显掉队。截至2023年9月末,其公募管理规模为739亿元,是“老十家”中唯一不到千亿的机构,处于市场中游位置。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经过25年发展,管理规模实现了从0到28万亿元的跨越式发展,许多老牌和新锐基金公司迅速崛起,但规模掉队、“长不大”的公募基金公司不在少数,这多与公司股权频繁变更、管理团队频繁更迭、治理混乱、长期业绩低迷、核心人才流失等因素相关。长盛基金也由于管理团队频繁更换、投研人才流失等诸多原因,错过了行业大发展的时机,规模持续掉队。成立24年里,长盛基金频频更换公司高层。仅2014年至今的十年,长盛基金换了5任董事长、4任总经理;今年3月,国元证券党委委员、原董事会秘书胡甲出任长盛基金董事长并代行总经理职务;8月底,中金基金原副总经理汤琰出任长盛基金总经理,至此完成新一轮高管变阵。长盛基金每次更换管理团队,几乎都进行一轮改革谋变,意图提升规模和排名,虽各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始终未能摆脱“老十家”中垫底的尴尬地位。胡甲上任半年多以来,长盛基金规模在稳步提升,但接下来的担子依旧不轻,公司持续掉队多年,加上当下市场低迷,公募基金发行遇冷,想要持续提升规模的压力并不小;而旗下部分基金业绩低迷,年内已有4只基金清盘,目前仍有多只“迷你基金”也面临清盘压力,长盛基金进入了爬坡迈坎的关键时刻。“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虽然资管行业产品高度同质化,行业马太效应进一步提升,但长盛基金有很好的能力沉淀,管理水平和管理规模也会再上新台阶。”汤琰在上任之后表态。频繁变更高层,规模掉队“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这是长盛基金发展20多年的真实写照。长盛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也是首批获得全国社保基金管理资格的六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20多年来,长盛基金经历了公募基金市场沉浮,有过短暂的辉煌,之后黯然掉队。在市场洗礼下,“老十家”公募基金公司表现不一,多数已成行业翘楚,南方基金和华夏基金规模破万亿元,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鹏华基金4家规模超8000亿元,国泰基金和华安基金规模在5000亿元之上,大成基金规模也超2000亿元,长盛基金在同期公募中垫底,且距离越来越大。公募基金公司掉队,往往与股东方频繁变更、高管动荡、激励机制不够灵活等因素相关。长盛基金亦如此,自1999年成立以来股权变更和高管变动不断。2003年,经过股权转让后,国元证券持股49%,成为长盛基金的第一大股东;2007年,长盛基金引入外资股东新加坡星展资产管理公司(2011年,该公司将股权转让给了新加坡星展银行)持股33%,国元证券持股比例降至41%,仍为第一大股东。股权变更下,长盛基金管理层频繁更迭。长盛基金成立时董事长为王其华,出身于北方国际信托;国元证券入主后,长盛基金平均3年左右换一次帅。2004年,国元证券时任董事长凤良志担任长盛基金董事长;2007年,国元证券时任副总裁陈平接替凤良志,3年后凤良志又回归长盛基金担任董事长;2014年,凤良志因年龄原因离任,由国元证券原副总裁高新接任董事长。这期间,长盛基金总经理人选也几经更迭,经历张佑君、蒋月勤、陈礼华、周兵4任总经理。其中,周兵是长盛基金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2011年出任总经理,2017年升任长盛基金董事长,林培富接棒总经理。2017年至2020年,公募基金迎来发展大年,基金总规模在2017年突破10万亿元,2020年底突破20万亿元。不过,长盛基金再次错过了发展良机,公司公募管理规模在2016年创下730亿元的高点,但爆出旗下基金经理“老鼠仓”牟利事件,令其痛失养老金投管机构资格,公司管理规模此后持续缩水,到2020年末时只有455亿元。△
2023年11月4日
其他

时隔近6年茅台提价20%,明年或多挣50亿!

时隔近6年,贵州茅台(600519.SH)再次提高出厂价。10月31日深夜,贵州茅台发布重大事项公告称,经研究决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上调本公司53%vol贵州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此次调整不涉及本公司产品的市场指导价格。飞天茅台酒上一次提价还是2018年,当时将出厂价由819元/瓶调整到969元/瓶。本次调整后出厂价格约1169元/瓶,上涨约200元,但1499元的市场指导价格不变。这次提高出厂价,也是茅台价格体系改革中的重大举措。实际上,市场期盼茅台提高出厂价已久。近几年的茅台业绩说明会和股东大会,“茅台何时提价”都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价格要科学、全面地看待。提不提价格,对于管理层来讲,是我们每天都在追求的。但什么时候提、怎么提,确实要有智慧。这两年的改革,给股份公司和股东贡献了一些利润,大家就在想飞天茅台能提价就会有更多的利润、回报得更多,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在6月13日举办的贵州茅台2022年股东大会上,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如是回应。贵州茅台表示,此次价格调整将会对本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敬请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普飞大单品时隔六年再次提升出厂价,茅台价格回归市场化通道,行业有望进入‘控货提价’新通道。”中金公司在研报中认为,茅台提升出厂价是体外利润的回归,可提振报表盈利能力,减轻非标及系列酒负担;同时,打开行业出厂价格天花板,再次体现茅台作为行业龙头的担当,以及公司市场化改革迈进坚实一步。11月1日,贵州茅台股价接近涨停高开,之后回落,截至午间收盘,上涨6.26%,报1790.02元/股。利润增厚几何?“今晚白酒研究员是不舍得睡的,一点也不困,甚至想尖叫。”11月1日凌晨3点多,有券商白酒分析师发朋友圈说。这是茅台时隔近6年再次提价,再度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响。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调价主要涉及飞天53%vol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行业寒冬?10万亿大行再现单季度“缩表”!

金固股份实控人收警示函背后:与九泰基金定增保底承诺曝光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vincyqiong▼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10月30日
其他

金固股份实控人收警示函背后:与九泰基金定增保底承诺曝光

图片来源:Wind对于已走过九年发展历程的九泰基金而言,如何增长业绩、提高管理规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撰文丨周洁编辑丨韩迅版式丨陈溪清-END-☞
2023年10月24日
其他

汉口银行惊雷处罚背后:内控合规问题频现成上市阻碍?

68倍高溢价收购药店,“山东药店一哥”遭深交所问询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vincyqiong▼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10月21日
其他

68倍高溢价收购药店,“山东药店一哥”遭深交所问询

部分影院被曝停密钥,《坚如磐石》片方下“封杀令”?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vincyqiong▼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10月20日
其他

部分影院被曝停密钥,《坚如磐石》片方下“封杀令”?

中植再让上市公司控股权,国资要2亿接盘!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vincyqiong▼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中植再让上市公司控股权,国资要2亿接盘!

中电农创第一大股东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力”,股票代码02380.HK)持股36%,第二大股东新农创(北京)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持股34%。△
2023年10月13日
其他

实控人遭立案,“麻醉一哥”卖股

已“官宣”近2年的华泰保险2.52%股权交易案终于落地,人福医药(600079.SH)10.26亿元现金落袋为安。10月10日晚间,人福医药发布公告称,人福医药与Chubb
2023年10月12日
其他

虚增收入超20亿元,冠农股份被罚!

朱保国的500亿医药王国是如何炼成的?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vincyqiong▼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10月10日
其他

朱保国的500亿医药王国是如何炼成的?

据《深圳太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告书》,2000年,朱保国的太太药业已经把营收做到了6.78亿元,其王牌产品太太口服液、静心口服液的销售额分别超过了3亿元和1亿元。△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腾邦集团商业巨轮没落?

乐视网一审被判赔20.4亿,贾跃亭承担连带责任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vincyqiong▼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乐视网一审被判赔20.4亿,贾跃亭承担连带责任

百亿“祥源系”跨界光伏,解密浙江富豪的资本腾挪术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vincyqiong▼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9月23日
其他

百亿“祥源系”跨界光伏,解密浙江富豪的资本腾挪术

九方财富暴利生意经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vincyqiong▼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9月18日
其他

九方财富暴利生意经

高企的退款率与上涨的获客成本
2023年9月17日
其他

高溢价跨界光伏后续:沐邦高科仅1.12亿,募资付收购款

130万/公斤!天然牛黄价格暴涨,药商:坐飞机去收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vincyqiong▼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9月15日
其他

130万/公斤!天然牛黄价格暴涨,药商:坐飞机去收

图片来源:同仁堂海外旗舰店客服回复同仁堂海外旗舰店则回复称,“无症状的也可以吃,推荐一年吃四颗”。经营者资质显示,该企业为Beijing
2023年9月5日
其他

房贷转经营贷灰产调查:利率低至2.9%,多方参与谋利!

按揭机构充当了转贷灰产上的关键一环
2023年9月1日
其他

颍东农商行不良率升高,原董事长伙同他人挪用资金过亿!

颍东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偏高不良贷款率为3.86%,已接近监管红线,阜阳颍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颍东农商行”)的这份2023年上半年答卷需要反思。近日,颍东农商行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
2023年8月29日
其他

千亿充电桩生意的电价焦虑

“电费差几分钱都要好好规划”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早教第一股”美吉姆陷闭店潮?

Skyline也是美吉姆2022年的最大客户。据美吉姆于2023年6月向深交所回复的年报问询函,2022年,美吉姆对Blue
2023年8月19日
其他

反腐风暴下的医药IPO:年内13家企业终止上市

医药企业IPO进度放缓,规则调整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反腐风暴下的医院:有医生减少手术,学术会陷争议

医院似乎成为反腐风暴漩涡
2023年8月14日
其他

中融信托或连环爆雷?多家上市公司官宣“踩雷”

上市公司连环踩雷中融信托的剧情或将持续。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多家上市公司购买了上述爆雷的中融信托产品,这些产品目前还未到达产品兑付日期。3月28日,ST民控(000416
2023年8月12日
其他

姚振华重回舆论风口:举报、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遇袭

亲身上场,“宝火之争”依然落败
2023年8月7日
其他

百亿重组落定!“江西猪王”易主,双胞胎借壳上市

医药行业掀反腐风暴!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yesornolab▼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8月6日
其他

医药行业掀反腐风暴!

“华北第一操盘手”又栽了!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yesornolab▼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8月3日
其他

“华北第一操盘手”又栽了!

“华北第一操盘手”又栽了!近日,中国证监会更新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包括陈维新、张兆阳、朱瑞、李卫卫、朱一栋在内的5名“80后”控制使用115个证券账户操纵凤形股份(002760.SZ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争夺中炬高新控制权关键时刻换人,姚振华独家回应!

洛阳钼业TFM矿停产风波化解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yesornolab▼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洛阳钼业TFM矿停产风波化解

千亿巨头洛阳钼业(603993.SH;03993.HK)和解协议已正式落地,停产风险解除。7月18日晚,洛阳钼业公告,公司已与Tenke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中炬高新股东内斗升级!“宝能系”单挑中山国资

胜利的天枰开始倾斜?围绕“酱油第二股”中炬高新(600872.SH)控制权,“宝能系”与火炬集团之间的争夺战拉锯八年未果,大有愈演愈烈之势。7月12日,在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火炬集团试图罢免“宝能系”四名董事后,宝能集团在官网发表了一份5000字的声明,对火炬集团展开反击。声明显示,中山润田(“宝能系”股东)实名举报火炬集团等6家公司涉嫌虚假诉讼、操纵证券市场,对中炬高新及股东造成500亿元损失。当日晚间,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紧随而至,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依法规范行使股东权利,不得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治理;通过媒体向市场发布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时,应当审慎客观,避免对市场和投资者产生误导;不得滥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渠道等。△
2023年7月14日
其他

上市23年,“永不晚点”的山东航空退市!

中小牧场迷途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yesornolab▼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中小牧场迷途

千亿房企陷医美困局!*ST美谷增持未履约误导投资者?转载|商务合作后台留言或加微信:yesornolab▼更多精彩,请加关注时代周报系列微信公众号
2023年7月7日
其他

千亿房企陷医美困局!*ST美谷增持未履约误导投资者?

退市会是奥园美谷的终局吗?在退市边缘盘桓的*ST美谷(000615.SZ)近期因股价异动、控股股东股权出让等事项备受市场关注。7月4日,*ST美谷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深圳奥园科星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奥园科星”)持有的公司7.50%股份已完成过户登记,奥园科星持有公司股份由229,231,817股变更为171,998,610股,持股比例由30.04%变更为22.54%,仍为控股股东。上述股权曾于今年5月底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进行过第一次司法拍卖,但因无人竞拍,此次股份拍卖流拍。奥园美谷控股股东股权被拍卖,导火索源自于上市主体前身京汉股份及相关房地产业务。京汉股份主营业务为化纤和房地产。2020年4月,千亿房企中国奥园(03883.HK)通过子公司奥园科星以11.6亿元收购京汉股份29.9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不久后,京汉股份更名为奥园美谷,成为中国奥园旗下的医美业务上市平台。△
2023年7月4日
其他

沦为被执行人,昔日千亿消金巨头卖身?

“消费金融一哥”风光不再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正与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捷信消金”)洽谈,可能与一家地方城商行一起收购捷信股权。对此,字节跳动澄清称,字节收购消费金融公司,该传言不实。捷信消金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据证券时报报道,捷信消金之前确实有意出售消费金融牌照,与字节跳动等机构有所接触,但是由于各种问题导致跟对方没有达成共识搁浅。一场收购传言,让昔日“消费金融一哥”捷信消金重回大众视野,自2020年就传言要出售的金融牌照归宿也成为市场焦点。捷信消金是一家外国法人独资企业,原实控人是捷克首富彼德·凯尔纳。2021年,彼德·凯尔纳因直升机事故不幸去世。据当年福布斯估计,他的身家约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5亿元)。捷信消金是原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企业之一,2019年资产规模超过千亿元,巅峰时期员工超7万人,是当时国内消费金融行业的“老大”。曾经风光无限,捷信消金近年的经营业绩大滑坡,裁员信息屡次传出。△
2023年6月27日
其他

西部矿业溢价收购,关联交易背后浮现神秘富豪!

高力身家不菲一宗关联交易引来监管关注之余,也牵扯出一名低调神秘的青海富豪。西部矿业(601168.SH)6月14日公告称,拟以7.91亿元竞买西矿集团所持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泰丰先行”)6.29%股权。泰丰先行6.29%股权的挂牌底价即为7.91亿元。时代周报记者据此估算,泰丰先行整体估值已超125亿元。西矿集团持有西部矿业30.45%股权,是控股股东。该集团还参股泰丰先行,持股比例为6.29%。如竞买成功,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公告还称,泰丰先行部分股东现未明确表示放弃优先购买权。在同等条件下,泰丰先行现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西矿集团2020年以5亿元价格收购泰丰先行股权,此次西部矿业却溢价近3亿元竞买,上交所据此怀疑高溢价背后是否存在猫腻。公告当天,上交所就下发问询函,提出多项质疑,要求西部矿业说明泰丰先行的主要产品等经营状况。对此,时代周报记者致电西部矿业及泰丰先行,截至发稿均未接通。泰丰先行专注于新能源电池研发及生产。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高力。他通过个人持股99%的东圣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东圣投资),持股东圣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下称东圣先行)超过74%。东圣先行是泰丰先行的控股股东,持股超51%。高力为人低调,外界对他少有知晓。仅以此宗交易对价估算,高力持有泰丰先行的股权就价值近50亿元。此外,他还持有多家新能源、投资企业的股权,实力不俗。为何溢价竞买?上交所问询函的核心在于,泰丰先行有何行业优势,吸引西部矿业在3年内溢价近3亿元竞买。据公告,针对泰丰先行的评估采用收益法及市场法,收益法评估的泰丰先行全部权益价值为138.10亿元、市场法评估为136.88亿元。最终选取采用收益法的评估结果。同时,问询函表示,本次评估中,目标资产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138.10亿元,评估增值率为88.15%。对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补充披露交易对方是否提供在一定期限内交易标的盈利担保、补偿承诺或者交易标的回购承诺,如未提供,需说明具体原因,是否采取相关保障措施,是否有利于保护上市公司利益和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同时要求公司说明采用收益法评估增值较高的资产项目及具体原因、关键参数选取的依据,说明相关估值的合理性。西部矿业公告称,本次西矿集团公开挂牌转让持有泰丰先行的6.29%股权,对所有意向受让方的条件一致,不向任何特定投资者做出收益承诺和回购条款。上交所除了质疑西部矿业以较高的评估值作为竞买标准外,还对溢价提出疑问。据竞买公告,西矿集团2020年增资5亿元持股泰丰先行6.29%。而此次西部矿业拟以7.9亿元竞买泰丰先行相同比例股权。据此,上交所要求西部矿业说明高溢价向控股股东收购泰丰先行参股权的交易背景与主要考虑等。西部矿业6月20日回复上交所称,要高溢价竞买的原因在于,要进一步布局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逐步形成从盐湖锂资源开发到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同时,由于股权价值增值率为58%,而泰丰先行主要产品价格,2023年较2020年上升比例为211%,泰丰先行主要产品价格增长幅度高于泰丰先行权益价值的增长幅度。
2023年6月22日
其他

43家公司锁定退市,超230万股东被套牢!

退市数量将再创新高全面注册制时代,A股常态化退市趋势渐成,2023年公司退市数量将再创新高。A股退市名单正在不断拉长。6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上市公司发布退市公告,超20家公司拉响退市警报。6月15日晚间,*ST宏图(600122.SH)、*ST中天(000540.SZ)、*ST弘高(002504.SZ)、*ST紫鑫(002118.SZ)发布终止上市相关公告,均是属于面值退市。自2020年底发布退市新规以来,A股上市公司退市节奏加快,2021年-2022年退市数量分别为17家、42家。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A股已强制退市的公司达9家,加上已触及退市指标的公司,年内锁定退市的数量达43家,涉及股东户数超230万户,面值退市、重大违法类退市等案例明显增多,退市渠道多元化。退市大幕下,花式“保壳”也层出不穷。今年以来,不少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纷纷抛出回购、增持计划,或是控股股东赠予资产、豁免债务等,“保壳”手段多样。部分上市公司的“保壳”举措也引起监管关注,质疑其是否拥有履约能力、是否存在“忽悠式”增持等。“近年来,我们会同有关部委和地方党委政府,强化扶优限劣,切实把好市场入口和出口两道关,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推动常态化退市机制落地见效。”6月8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章晓洪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退市新规发布以来,A股市场开始构建常态化退出机制。随着全面注册制铺开,年内锁定退市的企业高达40多家,A股的退市常态化机制已经基本形成。这有助于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提升,促进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面值退市成新主流,昔日风光不再A股退市常态化下,面值退市正成为主要退出方式。据沪深交易所的退市规则,面值退市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包括上市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等条件。目前面值退市多第一种类型,交易类强制退市没有退市整理期,程序相对简单。数据显示,2021、2022年面值退市公司家数仅为7家和1家,2023年面值退市数量创新高。在今年已摘牌退市的10家上市公司中,6家公司均属于面值退市,分别为*ST宜康、*ST蓝光、*ST金洲、*ST荣华、*ST西源和*ST凯乐。此外,还有14家公司锁定面值退市,A股年内已退市及锁定面值退市的公司达20家,创历史新高。其中,已有8家上市房企锁定退市,其中多为触及面值退市条件,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出清阶段。6月6日,*ST蓝光终止上市暨摘牌,成为A股房企面值退市第一股。之后,*ST嘉凯、ST美置、*ST中天、ST粤泰、ST泰禾、*ST宋都、ST阳光城7家房企接连触及面值退市条件,还有多家房企处于退市的边缘。走向退市的上市公司,曾经也有过高光时刻。*ST蓝光是昔日“四川地产一哥”;ST美置是昔日百强房企巨头;*ST中天是“贵州上市第一股”,实控人是贵州前首富罗玉平;*ST宋都是杭州知名老牌房企;ST泰禾和ST阳光城都曾是销售额超千亿的房企;*ST紫鑫是昔日的“人参大王”;*ST宏图是昔日“电脑大王”,实控人曾是南京前首富袁亚非;*ST庞大是“国内汽车经销商第一股”;*ST文化是A股“文化陶瓷第一股”;*ST辅仁系河南前首富朱文臣旗下上市公司。如今,这些上市公司风光不再,风险频发,走向黯然退市。如*ST宏图连续多年虚构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2017年至2021年的连续5年间合计虚减负债;*ST中天2021年-2022年亏损超220亿元;*ST紫鑫连续多年亏损,逾期债务金额超25亿元,还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面值退市公司增加与今年市场行情有关,一些公司经营状况比较差,导致股价持续下跌,这导致“面值退市”占比越来越高,房地产行业甚至出现批量退市的情况。这是资本市场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选择上市,投资者也会对上市企业做出选择,一些低价值的股票不为市场所认可,股价持续下跌,导致面值退市,这是一种市场化选择的过程。“这应该也是全面注册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让市场来决定哪些公司该上市,哪些不能上市,哪些上市公司最终会被退市。”桂浩明说。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付立春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触及面值退市公司增加,是市场化良性发展的表现。随着退市制度的完善和顺利推进,预计面值退市的公司会越来越多。不过,整体来看,根据上市公司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及退市规则的推进实施情况,未来面值退市的发展情况尚有待观察。A股退市常态化,退出渠道多元化今年以来,A股退市方式也呈多元化态势。在面值退市之外,目前还有20家公司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6月12日,*ST文化、*ST易尚和*ST光一被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这3家公司均为财务类退市,将自今年6月20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财务类退市公司也在增加。在2021年强制退市公司17家中,10家为财务类退市;2022年42家公司退市,有40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占比超九成。2023年,目前已触及财务类退市公司数量为20家左右。这与退市制度改革有关,退市新规引入了“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的组合类财务指标,其中营业收入应当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以精准打击空壳公司,力求实现“应退尽退”。在20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企业中,多家企业同时触及多项财务类指标。其中,*ST文化便触及多项财务类指标,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2021年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2021年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A股重大违法类退市案例也增多。自2019年长生退成为A股“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第一股”以来,在2019年至2022年,A股重大违法退市仅出现6例。2023年,已有*ST紫晶、*ST泽达、*ST计通3家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过去,A股市场存在退市率低、反复“戴帽摘帽”、退出渠道不畅等问题,自2020年底实施退市新规以来,A股多元化退市渠道畅通,退市渐趋常态化。wind数据显示,在1999年-2019年的20年间,仅有64家A股公司被强制退市。从2020年开始,强制退市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为16家,2021年为17家,2022年为42家,2023年退市数量再创新高。证监会印发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要求,在出口端,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决把“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清出市场。证监会此前表示,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需要有进有出、优胜劣汰。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形成,有助于持续检验与监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最终在A股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氛围,推动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升,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实现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多位市场人士认为,与美国、香港等更为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A股的退市机制才初见成效,目前仍有一定差距。章晓洪认为,A股市场的优势是监管调整的高效性与市场容量的增长性互相助力,相信在二者的作用下,A股将成为有着良性循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特征的成熟资本市场。花式“保壳”频现,谁在刀尖舔血?在退市危机面前,多家上市公司企图通过各种手段“保壳”,增持、回购、无偿赠与资产、豁免债务等花样百出,这也遭到监管部门的关注,紧盯“忽悠式”增持回购等。昔日“4S店之王”*ST庞大便曾多次存在“忽悠式”回购“保壳”。4月25日,在股价跌破1元之际,*ST庞大公告称,拟在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资金不低于2.5亿元。此前,*ST庞大曾两次在股价低于或临近1元时披露股份增持或回购计划,但均未按期完成,这也引起上交所问询。*ST庞大在5月10日的澄清公告中称,公司尚不具备实施回购的条件。目前,公司已锁定面值退市。*ST海投控股股东也曾出手增持“保壳”,于6月1日公布拟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2000万元,但*ST海投同样难逃面值退市;*ST宜康“保壳”方式更为多样,包括“卖子”抵债,与债权人协商豁免*ST宜康债务,关联方捐赠资产,索赔业绩补偿款,但最终还是走向退市。*ST吉艾(300309.SZ)则曾企图通过无偿赠予“保壳”。2022年12月,*ST吉艾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山高速香榆为协助公司纾困拟向公司无偿赠与现金资产不少于7亿元。当时,山高速香榆入主*ST吉艾仅一周左右,此举也遭到交易所问询。今年1月,这项无偿赠与落空,公司最终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还有上市公司企图通过“易主”“保壳”。5月3日,*ST搜特公告称,收到公司实控人通知,正在筹划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重大事项。不过,仅两天后,公司实控人就宣告终止相关交易。如今,*ST搜特已锁定面值退市,其发行的搜特转债也将成为A股市场上首只强制退市可转债。房企也频频出手“保壳”。*ST宋都曾在5月公告称,部分董事、监事计拟增持金额合计不超过76万元且不低于38万元。这并未能将其从退市边缘拉回,如今也锁定了面值退市。嘉凯城是另外一家“保壳”失败的房企,今年5月,嘉凯城还曾公告称,控股股东华建控股拟于2023年末前以现金方式对其进行业绩补偿,这一度让公司股票上涨,但最终还是难逃面值退市。此外,也有部分房企“保壳”取得阶段性成功。通过增持、回购、转让资产等手段,金科股份、ST世茂、*ST新联几家公司暂时脱离面值退市风险。为了“保壳”,昔日千亿房企荣盛发展更是跨界新能源,宣布布局锂离子电池赛道,目前公司股价已高于1元。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付立春认为,在面值退市边缘出手增持、回购,是公司为避免退市而采取的重要工具。只要符合相应规则规范的执行,上市公司有权利使用这些工具。但另一方面,即使上市公司通过这些手法,避免了一时的退市境遇,如果公司的基本面、市场表现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最终仍然难逃退市结果。桂浩明也认为,要理性对待公司“保壳”,应该鼓励能改善企业经营的一些措施,但要警惕各类施展“财技”“保壳”的公司,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严格执行退市规定,避免给市场留下隐患。章晓洪表示,注册制落地后,借壳上市降温至冰点,“壳”本身的价值不断贬值,“保壳”的意义也不复从前。A股将形成常态化的退市机制,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也会随之提升,更倾向于选择发展前景好的优质公司。因此,上市公司应将精力放在增强核心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而非盲目“保壳”。纵使退市危机面前,依旧有人“刀尖舔血”,押注ST股。2023年一季度,“牛散”周朝阳等6名个人投资者成为吉艾退新进十大流通股东;一季度,“牛散”屈亦兵大举买入*ST搜特1109.95万股,新进成为第七大流通股东;以押注ST股闻名的超级“牛散”徐莉蓉,2022年三季度新进1500万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仍持有1300万股,为第六大流通股东;徐莉蓉今年一季度还增持ST蓝光近700万股,成为第二大流通股东;南方基金旗下的南方中证全指房地产ETF,今年一季度仍增持ST蓝光300多万股。不少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股票出现暴涨,仅在6月16日,退市未来上涨10.17%,退市辅仁股价上涨8.33%,退市运盛上涨7.69%。退市未来、退市辅仁、退市运盛、退市中昌等股票也多次登上龙虎榜。这引发监管关注,6月12日至6月16日,上交所对退市未来、退市辅仁、退市运盛、退市中昌、退市泽达、退市紫晶等退市整理股票进行重点监控。△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昆仑万维真假AI概念迷雾

Group对奇点智源进行收购。也就是说,周亚辉控制的上市公司要收购一家他曾为大股东的AI创业公司的控股方。那么,周亚辉为何要进行如此一番操作?是否为了避开关联交易?△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左手倒右手引争议!昆仑万维陷投资败局?

昆仑万维在投资端不断进击ChatGPT横空出世,A股吹响AI行情,概念股涨声一片。昆仑万维(300418.SZ)就是其中之一,今年5月5日股价一度冲高至70.66元/股,此后震荡回调。6月13日,昆仑万维收报54.91元/股,今年累计涨幅仍超270%,市值约656亿元。穿透AI疯狂行情,股价和企业基本面或已撕裂。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昆仑万维都未能交出令市场满意的答卷。昆仑万维2022年全年多项指标下降,实现营收47.36亿元,同比下降2.35%;归母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下降25.49%;扣非归母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下降10.15%。对于2022年业绩下滑,昆仑万维解释称,公司对宏观环境研判后,主动采取更审慎的投资策略及财务核算方式导致投资相关收益同比有所减少,进而对利润规模造成一定影响。2023年,昆仑万维的业绩并未好转。今年一季度,昆仑万维实现营收12.17亿元,同比微增2.05%;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降43.33%;扣非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下降59.68%。昆仑万维去年经营表现并不乐观,投资端却持续进击。2018年,昆仑万维全年投资额为49.57亿元。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投资额分别上涨至50.63亿元、78.70亿元和85.59亿元。2022年,昆仑万维的投资额更一举突破百亿大关,高达104.68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22.30%。不过,投资收益却没有等比例增加,昆仑万维2022年的投资收益仅1.41亿元,与2021年的16.65亿元相去甚远。△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起底胡凯军和“远大系”,隐秘掘金术如何炼成?

远大医药因实施垄断被罚搅动舆论远大医药(00512.HK)子公司因实施垄断被罚一事搅动舆论,向来低调潜行的“远大系”浮出水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在官网披露两份行政处罚决定书,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远大医药(中国)”)与武汉汇海医药有限公司(下称“武汉汇海”)因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被处罚,合计罚没款超过3.2亿元。其中,没收远大医药(中国)违法所得1.49亿元,并处罚款1.36亿元,合计罚没2.85亿元;没收武汉汇海违法所得3092.48万元,并处罚款412.68万元,合计罚没3505.16万元。远大医药(中国)是集化学原料药和各类制剂于一体的综合性药品生产企业,也是中国医药工业大型骨干企业、湖北省医药工业企业前五强。该公司是远大医药控股子公司。时代周报记者查询远大医药年报发现,离岸公司Outwit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销售乱象调查

司美格鲁肽成“减肥神药”“打一针,一周瘦了8斤。”蒋毅(化名)在朋友圈看到前同事使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中文商品名为诺和泰),瞬间心动了。从前同事口中,蒋毅第一次听说了这款药物,“我当时很兴奋,在和前同事聊完之后,几乎是一边查这个东西,一边找‘黄牛’下单”。一支1.5ml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蒋毅花了800元,较医院478.8元的定价贵了近70%。高溢价之外,效果也是显著的,“第一次注射的效果非常好,连续两天半的时间,我只吃了一个羊角蜜,但完全不饿,也没有头晕乏力的感觉。”蒋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断断续续注射了三支诺和泰后,身高189cm的他体重已经降到了220斤。△
2023年6月7日
其他

最贵ST股狂欢

ST股也疯狂*ST左江(300799.SZ)股价在5月31日创下275.08元新高后,6月1日盘中闪崩,一度出现20CM跌停,截至收盘跌8.94%,报收250.5元,总市值达255亿元。尽管如此,*ST左江也是A股最贵的ST股,今年5月“披星戴帽”后,股价依旧扶摇直上,成为A股首只200元ST股票。更为疯狂的是,公司股票近一年来涨幅超500%。A股没有新鲜事。*ST左江股价之所以一路“狂飙”,主要是搭上算力概念被资本追捧。*ST左江在2022年年报中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北中网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中网芯”)成功研制了可编程网络数据处理芯片(DPU)。在股价狂飙一年以来,*ST左江多次在互动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披露DPU芯片利好信息,公司股东也曾在2022年11月和12月股价大涨后减持套现;在*ST左江十大流通股中,牛散轮流入驻,趁股价高涨减持套现,大进大出。日前,深交所向*ST左江下发2022年年报问询函,追问其在利用信息披露、互动易平台和媒体宣传等迎合市场热点、拉抬股价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形。深交所在2022年12月也曾下发关注函,追问公司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配合相关股东减持的情形。对此,*ST左江两次都否认。5月29日,*ST左江回复称,公司通过公众号对外发布的相关产品的创新程度和行业客户的适配情况,是为了更好的推广产品,进行市场拓展。上述事项与销售订单无直接相关性,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无影响。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或投资者决策不会产生较大影响。相关事项并未触及信息披露标准,公司并未违反有关规定。*ST左江股价虽暴涨,但隐忧不少。备受资本追捧的DPU芯片业务仍处于亏损当中,北中网芯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持续亏损。不仅如此,*ST左江的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规模较大,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下滑,货币资金也大幅减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左江货币资金仅剩6752.78万,面临资金压力不小。近日,时代周报记者就*ST左江DPU及资金方面问题,致电致函*ST左江,截至发稿未获回复。牛散大进大出,股东与公募提前撤退上市第四年,*ST左江营收跌破1亿元,陷入亏损状态。4月底,*ST左江披露了2022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96.12万元,同比下降50.18%;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2693.04%。按相关规定,从5月4日开始,*ST左江股票正式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左江科技”
2023年6月2日
其他

垄断心梗“救命药”,百亿药企遭重罚!

医药领域反垄断再出重拳5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了两份行政处罚决定书,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医药(中国)”)与武汉汇海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汇海”)因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被依法处罚,合计罚没款超过3.2亿元。其中,没收远大医药(中国)违法所得1.49亿元,并处罚款1.36亿元,合计罚没2.85亿元;没收武汉汇海违法所得3092.48万元,并处罚款412.68万元,合计罚没3505.16万元。资料显示,远大医药(中国)是国内知名的集化学原料药和各类制剂于一体的综合性药品生产企业、中国医药工业大型骨干企业、湖北省医药工业企业前五强企业,系远大医药(0512.HK)的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为99.84%。武汉汇海则隶属于湖北民康药业集团。△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青农商行与青岛前首富决裂?

青农商行股权再被拍卖5月24日,青农商行公告称,因债务问题,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将于6月28日10时至6月29日10时止在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京东网络司法拍卖平台上公开拍卖该行股东巴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巴龙集团”)、巴龙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巴龙建设”)所持该行的部分股份,涉及巴龙集团持有的6012万股股份,占青农商行总股本的1.08%;以及巴龙建设持有的1873万股股份,占青农商行总股本的0.34%。巴龙建设和巴龙集团同属“巴龙系”,二者合计持有青农商行7.16%股权。自2022年起,“巴龙系”对青农商行的持股比例持续降低。2023年一季度,“巴龙系”对青农商行的持股比例由上年末的7.20%降至7.16%。倘若本笔股权转让成功,“巴龙系”对青农商行的合计持股数将大幅跌至5.74%。山东省民营巨头巴龙集团此前因流动性危机备受关注。今年3月,巴龙集团于公众号“央联万贸”发布一则名为《关于巴龙集团生产经营正常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华澳信托的地产大败局

华澳信托债权转让合同纠纷案即将开庭至2022年末,华澳信托的信托资产不良率居然高达54.42%。5月26日,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华澳信托”)作为被告的债权转让合同纠纷案将在上海浦东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天眼查显示,截至5月24日,华澳信托作为被执行人的未结案案件数量高达52宗。另据年报,至2022年末,华澳信托共有10起重大未决诉讼,诉讼标的总计超38亿元。华澳信托成立于1992年,前身为昆明国际信托投资公司,2009年迁址至上海,并更名为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重庆财信集团。坏账惊人,不良率飙至54.42%2022年是信托行业艰难转型的关键一年。随着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信托业面临流动性风险及较大的兑付压力。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信托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38.79亿元,同比下降30.56%;实现利润总额362.43亿元,同比下降39.76%,行业持续面临经营压力。至2022年末,全行业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1.14万亿元,较2017年末的26.5万亿元下降了20.23%。其中,受房地产市场暴雷事件频发的影响,截至2022年末,行业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余额为1.22万亿元,同比下降30.52%。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指引下,2022年信托业回归本源,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持续去通道、清理非标资金池,压融资类信托,保障行业长期稳定发展。不过,仍有个别信托公司风险持续暴露,特别是民营信托公司。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上海、股东背景为民营房企的信托公司,华澳信托的表现引人关注。据年报,2022年华澳信托的营业收入为1.31亿元,同比减少84.17%;净利润由盈转亏,从2021年的3.26亿元降至-9.67亿元。从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来看,2022年华澳信托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为9961.1万元,同比下滑81.95%;投资收益为1113.26万元,同比下降95.77%。至2022年末,华澳信托的信托资产为295.49亿元,同比下降34.47%。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至2022年末,华澳信托的信托资产不良率居然高达54.42%。年报显示,2022年末,按信用风险五级分类,华澳信托的不良资产较期初增加29.96亿元,不良率从期初的18.25%升至54.42%,上升了36.17个百分点。△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徐翔对战华丽家族细节曝光

华丽家族年度股东大会引发市场关注泽熙投资、左十一对股东大会议案投了否决或弃权票。上周,华丽家族(600503)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21项议案全部被否事件,引发了市场关注,上交所也发来监管工作函。5月24日,华丽家族发布监管工作函回复公告,公司持股占比5%以上股东中,上海泽熙增煦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泽熙投资”)对股东大会议案投了否决或弃权票。公告中披露了泽熙投资投出反对或弃权票的理由。基于上市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泽熙投资认为股东大会所表决议案中存在与上市公司有序发展目标相背离的议案,在业绩不十分理想的情况下增加了高管的待遇,还存在进一步扩大高管权力范围的趋势。且本次股东大会审议的部分内容违反公司章程规定。为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避免上市公司经营持续恶化,泽熙投资投出反对或弃权票。华丽家族表示,公司将积极与泽熙投资沟通,督促泽熙投资在依法合规框架下规范行使相关权利、履行相关义务;督促泽熙投资在公开渠道发表言论,涉及公司当前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等信息时,应当审慎、客观,不得误导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泽熙投资投了否决或弃权票5月4日,徐翔罕见公开“炮轰”华丽家族,表示对华丽家族惨淡的业绩已经“忍无可忍”。徐翔表示,泽熙投资已于当日向华丽家族董事会递交临时议案,要求提名董事参与公司治理。△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百亿豪门争产战剧终?杉杉官宣实控人股权解除冻结

这场“百亿豪门争产案”迎来了暂时的和谐“百亿豪门争产案”迎来最新进展。5月22日晚间,杉杉股份(00884.SH)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收到了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23)沪0106民初16610号之二),宁波青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青刚”)51%股权已于近日办理完成解除冻结的相关手续,解除冻结日期为2023年5月12日。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郑永刚在宁波青刚所持有的全部股权、其他投资权益合计金额为1.53亿元,已于5月12日解除冻结——这或许可以视为这场持续了数月的“百亿豪门争产案”和解迎新进展。自传奇浙商、杉杉创始人郑永刚于2023年2月猝然长逝后,留下了横跨新能源、光电、医药多个版图的杉杉帝国。此后,郑永刚儿子郑驹和遗孀周婷则开始了“争产大戏”。据媒体报道,周婷还曾闯入杉杉股份的股东大会,称该次股东大会是违规和错误的。她曾向到场股东表示,基于继承关系,她应当成为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而宁波青刚被视为是控制整个杉杉系的关键公司。此前,杉杉曾发布公告称,2023年3月,郑永刚遗孀周婷及三位未成年子女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要求法院对郑永刚所持有宁波青刚51%股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诉讼保全措施。而在5月10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郑驹和周婷均当选新一届董事。在随后的董事会上,郑驹全票当选杉杉股份董事长,周婷虽没有担任其他职务,但对全部提名均投出了同意票。这也被外界视为是双方已达成了和解协议。在股东大会上,郑驹也曾表示,已和周婷女士达成一致,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企业新一轮发展。杉杉股份后续表示,周婷已经向法院提交了解除宁波青刚股份冻结的申请。后续双方将共同努力,立足企业发展的大局考量,共同推进争议问题的尽快解决,携手维护杉杉股份投资人和股东的利益。5月23日,杉杉股份横盘报收15.6元/股,总市值353.18亿元。△
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