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部心血管指南和共识,一文收入囊中|10月指南更新
本篇汇总了2023年10月发布的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相关指南及共识,供大家查阅下载~~
今年6月24日,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发布了新版高血压管理指南。新指南篇幅近200页,参考文献1700多条,是名副其实的高血压管理“教科书”。总体上,新指南延续ESH指南注重“教育性”传统,内容涵盖高血压发病机制、诊断、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风险评估、药物及器械治疗、特殊人群管理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无论是对临床医生还是科研工作者,都具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为了使国内医生更好地了解新版高血压指南,我国专家撰写了本指南简评。
链接:
尽管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不断完善/进步,但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治疗仍是挑战。通常预处理困难,术中并发症高,且术后长期预后欠佳。作为一种新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预处理技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IVL)引起国内医师广泛关注。然而,在应用中,需要规范操作,明确适应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此,我国相关专家制定了本专家建议,旨在引导和规范IVL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链接:
孤立性房颤(Lone AF)是指不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或合并的疾病尚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房颤。综合运用微创外科手术与介入导管的混合消融方案定义为“复合消融手术”或“复合消融”。为规范我国孤立性房颤患者的“复合消融”策略,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房颤动专家委员会共同制定了本共识,主要针对孤立性房颤复合消融手术的相关电生理基础、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等进行了讨论与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链接:
相关链接:
ATTR-CM是一种进行性和致命性疾病,需要早期诊断、管理,并进行特殊治疗。新疾病改善疗法的可用性使成功治疗成为现实。本共识对ATTR淀粉样变进行了全面介绍。
链接:
心肌梗死仍然是导致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建立风险评分和梗死分类有助于患者管理,但未考虑组织损伤特征。本文概述了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分类,是专家在数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的共识。
链接:
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无创影像学检查在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和风险评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既往相关指南中关于无创影像学检查应用的建议尚不全面。2022年,欧洲心血管成像协会和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等共同发布了冠状动脉综合征无创影像学成像方法应用的专家共识,为冠状动脉综合征无创影像学的应用提供更为全面的建议。我国相关专家对该专家共识进行解读,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具体疾病特征提出决策建议,以供国内同行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参考。
链接:
2023年8月,《2023 ESC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管理指南》在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2023)上重磅发布。该指南注重心血管疾病(CVD)、慢性肾病和糖尿病之间的相互影响,以SGLT2i作为有力抓手,做到“心肾共治”,强调“以改善心肾结局为目标”的治疗理念。为了使国内医生更好地了解新版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管理指南,我国专家对本指南进行了解读。
链接:
相关链接:
ESC 指南丨重磅!新版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管理指南发布,16个关键点一览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是一种代谢功能障碍性疾病,与CVD有相似的发病机制的基础,且均与肥胖、2型糖尿病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等公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而且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MAFLD与CVD密切相关。然而,MAFLD作为一种新的CVD危险因素,与其他传统的CVD危险因素不同,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在此大背景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明华教授等牵头,邀请来自6大洲的52名权威专家,基于德尔菲法则,通过两轮调查,就MAFLD和CVD风险之间的联系达成共识。
链接:
相关链接: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国际多学科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稳定型心绞痛是常见的冠心病临床类型,在规范用药及血运重建基础上,运动康复被证实能够减轻或控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规范、合理进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康复,我国相关专家撰写了该专家共识,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康复的临床研究证据、危险分层评估、运动处方的制订与实施、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阐述。
链接:
许多接受非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合并CVD或存在CVD危险因素。这些患者在围手术期需要接受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已确诊CVD的患者还需要评估手术时机以及调整目前使用的CVD药物,以尽可能减少围手术期CVD事件风险。同时,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CVD管理还要避免过度检查提高医疗成本,以及避免过度推迟非心脏外科手术从而影响患者预后。然而,目前我国尚缺乏相应的指南或共识。该共识基于目前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国内外指南及国内医疗资源现状,着眼于解决上述问题,为心血管专科及外科医师提供具备实用性的诊疗管理方案。
链接:
在临床实践中,CVD患者广泛存在精神心理问题,两者相互影响,加重疾病状态。双心医学是一门由心脏病学和心理学交叉并综合形成的学科,强调在关注CVD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学组的专家们经查阅文献、开展研讨,制定了《双心门诊建设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以完善并提高我国双心医学诊治能力,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开设双心门诊,不断健全我国双心医疗服务体系。
链接:
《2023 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要点是在2021ESC心力衰竭指南基础上,借助16项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合并症和预防三大方面的诊疗建议作出更新。为了使国内医生更好地了解本次指南更新的内容,我国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链接:
相关链接:
李新立教授解读2023 ESC心衰指南重点更新,畅谈指南更新三大方面
季晓平教授解读:2023 ESC心衰指南重磅更新!涵盖慢性、急性心衰以及合并症3大方面
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导致晕厥、心脏骤停或死亡,或误诊为癫痫发作障碍)的风险增加有关。QT间期延长的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的和遗传的常染色体显性变异,也可以是短暂的和获得性的,通常是因为延长QT的药物或电解质异常。本临床实践更新主要为QT间期延长患者的管理提供了一份共识文件。
链接:
肥胖是一种可改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但人类脂肪组织(AT)储存库在解剖学、组织学和功能上都是异质的。本文回顾了各种AT库的最新知识,提供了冠状动脉周围血管脂肪组织(PVAT)的共识定义,特别关注PVAT与血管壁之间的相互作用,使PVAT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还讨论了PVAT作为血管功能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相关来源的作用。
链接:
Danon病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显性溶酶体糖原储存疾病,通常由溶酶体膜蛋白酶-2(LAMP2)突变引起,以心肌肥厚、骨骼肌病和智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本共识回顾了Danon病的鉴别诊断,诊断标准,自然史,管理建议和治疗进展。
链接: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科学声明重新定义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防和管理,提出了CKM综合征这一新概念。心血管-肾脏-代谢健康反映了代谢危险因素、慢性肾脏疾病(CKD)和心血管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深远的影响。
链接:
相关链接:
双管齐下?AHA提出心肾代谢(CKM)综合征新概念,助力心肾代谢健康!
对拟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的患者进行心血管毒性监测和综合管理十分必要,应由多学科诊疗团队共同参与。为促进药师更好进入诊疗团队,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治疗团队中的作用,我国专家特制定本共识以期推进TKIs心血管毒性药学综合管理,为药学服务实践提供指引,同时便于医生与药师共同协作,让癌症患者接受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
链接:
负荷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准确、通用的心脏检查方法。本共识主要介绍了负荷超声心动图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冠状动脉以外的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链接:
由于心脏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群,患者多合并衰弱等情况,因此在心脏手术或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等瓣膜相关手术前进行衰弱评估至关重要。虽然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数量增加,但迄今为止在如何进行此类患者的衰弱评估方面并未达成共识,也没有被广泛推荐的建议。为此,EACTS/EAPC-ESC制定了本共识声明,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