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潘宗光教授:西方极乐净土与现代科学没有冲突!
12
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
精进慈善基金会会长
潘宗光
西方极乐净土与现代科学没有冲突
潘宗光:后来我问自己,我是科学家,为什么心中迷信那个法门呢?我希望从科学角度看净土是不是真的那么迷信?发现不是的。
比如说有些人问,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成佛之前发过愿,建立的一个那么殊胜的世界,等于说从“没有”建立一个世界,这在科学上可以吗?第二,阿弥陀佛又说他欢迎无量无边的世界的众生要往生那儿去,有没有人满为之患这个问题?人越来越多,能容纳那么多吗?第三点就是说,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往生吗,一句佛号而已?第四点就是,佛说极乐世界离我很远很远,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咱们可以去到吗?
所以我希望从现在所了解的科学来看看,这四个问题跟科学有没有冲突?后来发现完全没有冲突的,跟现在的科学理论完全没有冲突的,我不是说现在科学证明,它是不是对,不是这个问题,就是说这个净土法门所提出的方案,跟现代科学没有冲突的,所以我接受它。
譬如说我念一句阿弥陀佛,这个往生怎么可以?
其实我们知道,譬如说一个电视台,它将它的一切的画面、声音变成一种电波,这个电波放在空气里面,但为了每个电视台不互相干扰,它们的电波一定在某个频率下的,所以每个电视台的频率不一样,因而不会互相干扰。所以在我们现在空间里面,有很多很多不同电视台的电波存在,虽然你看不到,但是它存在。我们调试电视机的吸收频率跟某个电视台的频率同步,自然能检测出来,吸收空间里那个电波的能量,在屏幕展现出来,看到那个电视台。这个道理很简单,是物理学的道理,两个频率等同,能量互相交换。
按这样我想,一个世界也好,一个地方也好,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跟很多大菩萨一起,他将极乐世界的情况变成一个信号传播出来,在空间里面传到我们这里,空间有的,但是他的频率是怎么样呢?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是“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那“阿弥陀佛”是声音,这个声音有声音的频率,那个是释迦牟尼佛讲的,只是讲的梵文,我们现在语言是翻译过来的,无论是英文、普通话,差不多吧,这个频率差不多,所以我们就要调节自己本身那个频率——阿弥陀佛这个声音的频率,这跟空间里的那个极乐世界频率产生感应了,只有我们增加自己吸收频率的能量,才更容易跟那个能量产生感应。所以没有冲突的。
你看,我们开一部电脑,开一部手机,很多是有那个密码的,密码可能是一组数字,也可能是声音。你可以这样想,打开我们通往极乐世界这道门,就是“阿弥陀佛”这个声音,这是密码嘛,所以我说,我们念“阿弥陀佛”四个字能够跟极乐世界产生感应,产生感应这个方法便可以进去了,所以没有冲突的。
Q
腾讯佛学:但是极乐世界很远,佛经上说有过十亿佛土,这个信号能传过去吗?
潘宗光:这个很奇怪,你知道现在的科学,我们过去认为那个时间、空间是绝对的,是错误的理解,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时间、空间等等不是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我讲了一堂课叫《佛教与科学》,就讲这个问题。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方案就是说,离开很远的两个地方,可以改变空间拉近过来的,原来要通过去,从第一点通过第二点去,这个叫Einstein-Rosen bridge(爱因斯坦-罗森桥),后来科学家John Wheeler(约翰·惠勒)叫“虫洞”,惠勒叫这个通道虫洞(Worm hole)John Wheeler就是提出“黑洞”的科学家,他说虫洞,是什么意思呢?给我一张纸,打个比喻。
你看这张纸,假如从这一点走入这一点,传统的方法怎么走?
Q
腾讯佛学:直线?
潘宗光:一步步走过去的是吗?假如十万亿佛土那么远,怎么走?假如有个方法把整个空间扭转过来,从这一点到旁边那一点,不用经过那么远,就这样穿过去就可以了,这个穿过去的方法叫“虫洞”,这是科学。
所以现在很多科幻小说,他们也相信地球未来不能生存的,环境破坏太厉害了。所有的科学家也希望找出宇宙外面有没有个星球,我们可以移民过去。
现在看来已经找到一个所谓地球二号,有没有听过这个最新的地球2.0,离得很远,怎么移民去啊?通过“虫洞”,所以科学家也相信未来的希望只有通过“虫洞”可以从地球一移民到地球2.0,所以根据这个科学理论,我们从现在这个娑婆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吧?起码在理论上跟科学没有冲突,是很奇怪的,真的。
单纯说阿弥陀佛成佛之前从没有,建立一个极乐世界,也是跟现代科学没有冲突的。现代科学讲人的意念、人的意识影响周边的情况的,互相影响,意识是能量,能够跟周边的事情产生很多互动。假如人的意识越来越强大,对周边影响越来越大。
现在很多非常出名的科学家,包括John Wheeler、Andrei Linde等,也相信我们宇宙跟我们不能分开的。我们过去认为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宇宙,宇宙是一个存在,我们生活在当中。但现在科学家说,我们生活在我感觉的世界,现实世界跟我们的意念不能分开,当你意念越强大,我们可影响周边的世界越大。意念甚至可以创造一个世界,创造新的事物现象。
为什么这样?你看爱因斯坦的那个方程式,能量等于质量乘光速的平方(E=mc^2),这是非常出名的方程式。假如没有方程式,就不能计算核能。核能就是这样的一种质量变成能量才有的,所以反过来,能量变成物质也可以的,是吗?现在很多科学家相信,只要能量够大,我们的意念够强,就可以改变甚至创造事物出来,这根据爱因斯坦的方程式。
所以说,阿弥陀佛成佛之前,他是法藏比丘,根据《无量寿经》说,他经过很多很多世的修行,累积很多很多功德,他意念非常非常强大,那么非常强大的意念能够创造一些物质,一个世界出来,也是跟科学没有冲突的,本来是没有,但那个意念是个能量,假如那个能量非常非常强大,大到我无法想象,所以能量变成现实的世界也是可以的,完全没有冲突。当然那个能量非常非常大了,但是我不知道阿弥陀佛的能量多大,我们只有相信这个情况是存在的,不违背科学。
我看那个净土以后,觉得净土真的不可思议,跟现代科学没有冲突。可能过去人看净土呢,没有那么详细地的研究里面的很多事情吧,以为念一句阿弥陀佛往生是迷信,而且不可以能,离开我那么远怎么去啊?
还有我说,净土不停地接引那么多的众生去,以为会人满为患呢,问题在我们怎么看我们生活的情况,我们人一般是生活在地面,但是你看,假如有一些人可以生活在空间,有没有听说在天上的天人不是在地面生活的,他生活的空间可飞来飞去,他可以生活在不同层次的空间。
Q
腾讯佛学:就是不同维度的意思?
潘宗光:对,不同维度。我们也明白,现在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三维空间,一维时间,但是现在科学说世界是超过三维空间的,弦论更要求有九维空间的。
那么说假如空间多了,那个容纳众生的机会大得很,不会挤。现在科学相信我们的世界是超过三维空间,也相信在这个宇宙旁边还有其它的宇宙共存的,我们叫Multiverse,多重宇宙。
Mult这个字代表多,我们所在宇宙叫universe ,uni代表一,所以universe指一个宇宙,Multiverse代表很多宇宙,现在的科学相信我们有很多宇宙共存的。
那么这样看来,真的很复杂,所以你看西方极乐世界,它可能有三维空间以外的四维、五维空间,不能说不可以,人也可以生活在空间,所以很多问题是超越我们的想象,我不可以说不可能,虽然我不能证明是对还是不对,但这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刚才说,你问我为什么修净土呢?我说因为我修禅二十多年了,我觉得继续下去,这一生没有机会摆脱轮回,没有希望了。现在看来呢,唯一的希望就是修净土了,修净土不等于这一生了生死,不是这样。因为根据我现在修行,每个人很难这一生了生死的,修净土法门的出发点就是说,我们接受阿弥陀佛的帮忙,在临终时候移民到他的极乐世界去,不再在这个娑婆世界轮回,到那个非常优美的环境去,在这边修。
好像孟子的妈妈,希望孟子成才,她搬了三次家,搬到一个非常理想的环境,孟子才成才吧!
我有这个想法,假如我在这个娑婆世界轮回,再修,可以,但是没有很多保障!但是假如我接受阿弥陀佛加持帮忙,移民到他的地方去,在这个环境非常好的地方,这个地方环境非常好,根据释迦牟尼佛所告诉我们的,非常优美,与很多大菩萨,很多佛、菩萨一起来修,环境非常好。
这边绝对没有那个地狱、饿鬼、畜生,这些三恶道,没有下堕三恶道危险,只有向上,没有向下,所以这边你们可以很快地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帮助自己很快地的开悟,很快地了生死。所以,我说现在修净土法门呢,是踏踏实实地修有为法,不是无为法。
因为很多人说我们修佛,就专门修无为法才能了生死,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修的绝对是——有为法,就相信阿弥陀佛的存在,相信极乐世界的存在,这是由释迦牟尼佛的推荐,根据阿弥陀佛的方案,往生到他的地方去,在那边修。
但是问题是怎么修、用什么方法来修,保证往生净土呢?这个有很多不同方案,尤其是说只要我念阿弥陀佛就可以了,有的说,不,你要做很多其它事情,很多讲的不一样。总之,往生净土对我来讲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比较有保障的选择。
当然这个选择当中有一个重要的一点——你要相信!你不相信就没有法子了,所以我说佛教是教育、科学、宗教三位一体,宗教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相信,你不相信就不是宗教了。
所以往生净土对我来讲是最好的选择,但对于其他人不一定,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些人修禅可以了生死,有些是密宗可以了生死,这是他们的福报。我没有他们那么大的福报,我知道自己的情况,所以我知道自己一定要修净土才可以往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套非常高的智慧
Q
腾讯佛学:您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之前我听说您对端午节、清明节推动成为法定节假日出了很大力,还有包括您在讲座的时候也经常会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精髓,会给大家进行推广,您认为弘扬传统文化对咱们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潘宗光:我就觉得这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国家发展很快,很多年轻人因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他们过分追求尽快拥有房子,追求名利,这个没有错,但是在追求名利过程中,假如没有内心这种道德的坚持,很容易犯错的,所以我觉得在帮助他们提升竞争能力的基础上,要帮助他们提升内心的修养,这样才有一个平衡的发展,怎么来做呢?
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文化,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完全没有中断过,西方文化没有那么长,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已经没有了,现在的文化只是几百年的文化,为什么我们的文化能够流传那么长呢?肯定有它的价值。
因为西方文化比较强调竞争能力为主,导致现在很多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但中国文化非常强调平衡,从五千年的《易经》开始,就讲阴阳协调,假如阴阳不协调肯定出问题的。
从阴阳协调发展我们整个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后来佛教传到中国了,变成中华文化一部分了,所以现在中国的佛教已经包容很多很多我们国内传统的文化在里面,所以说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佛、道、儒三者,三者共点就是说修心。
我曾经问过很多学生,你们有没有听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都说听过。但是我接着问他们,你们有没有听过这四句话之前的四句,很多人并不知道。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四句是讲修身养性,内心的培养。后面四句是讲怎么处理问题的。我们不能忘记前面四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怎么来正心呢?要有诚意。没有诚意不能正心,那诚意怎么来呢?要格物致知,才有诚意。格物等于说我们要明白一切事物的来龙去脉、因果报应等等,明白才能提升自己的学问、自己的智慧,你才能以诚意待人。
你看我们四书五经当中的《中庸》很强调“诚意”这两个字的,所以我们要格物、致知、诚意,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一个正当的心,拥有正能量,一个不要损人利己的心,不要问心有愧的心,做任何事情要有堂堂正正的心。
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外咱们加强自己竞争能力,咱们处理好家庭事情,处理好社会事情,处理好国家事情、大事情,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但是很多很多年轻人完全不知道有前面四句,这是个《大学》里面很重要的八句话。
就是说现在年轻人只重视西方教育,学习就是怎么加大利用我们的竞争能力,加大竞争能力,进而争取一些利益,希望满足自我欲望,无论手段怎么样也不管,只要能满足自我欲望就行,这样就很容易采取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我这里主要讲的是儒家的思想。
庄子是这样说的,外化而内不化,是什么意思呢?对外的“化”要我们灵活地根据整个世界改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提升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成功。
道家说,法与时转则治,方法跟时一块来转才能成功的。但是同时,外化内不化,什么叫内不化呢?内心对道德的坚持,对做人原则的坚持,所以这些东西不能做就不要做,即使做这件事可以帮我赚很多钱,但会违背我的良心,违背我的道德观,我就不会做了,内心保持正能量,来帮助自己判断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多做,什么应该少做,有了这个,我们内心跟外在平衡了,才能达到我们的阴阳协调这个状态,所以我们中国文化非常强调既要加大自己的学问,同时又要注重内心的修养。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是这样讲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整个《道德经》的核心在这里,“无为而治”,就是来自这里的。
为学日益,就是要将知识学问不停地增加。为道日损就是说,我们内心的修养,将不好的习惯、不好的贪念,要不断损掉……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学问,一方面损掉不好的习惯,到某个境界就完善了。这个最完善的境界是无为境界,是我的学问非常多,觉悟非常高,但内心非常安宁自在,没有那么过分的贪念等等,这个情况下就更能发挥自己潜在的能量,这样来做事情更加美满。
我们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都是这样,佛教说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也是叫我们做事情不要损人利己,要问心无愧,所以整个儒释道都教导我们怎么做一个有学问、有品德的人。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用这一套非常高的智慧——中国传统五千年的智慧,教导我们的学生。
但是我也觉得很可惜,我们的教育没好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利用好这个宝库,所以我们现在看整个世界越来越不理想,有很多人互相斗争等等,只要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好好地传播出去,让大家明白阴阳协调,外化内不化的重要性就好了。
为什么我提出国家将中秋、清明作为我们的法定假期呢?我看到很多年轻人非常追求西方节日,反而对自己本身的主要节日不重视、不明白,我觉得国家有这个责任。
只要国家确立中秋、端午、清明为假日,是非常好的文化意味,比如清明是慎终追远,纪念我们祖先,他们非常努力,一步步地才有现在的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迅速发展,假如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现在的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纪念祖先,慎终追远。
端午,纪念一个非常爱国的先人。中秋是家庭的团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意念。更重要的是在海峡两岸的地方,台湾、香港、澳门是放假的,假如国内不放假,怎么样来加大两岸的融合呢?
比如说台湾人、香港人希望在清明回到老家扫墓,在中秋跟家人团聚,国家如果不放假,怎么来加大两个地方的融合呢?所以国家需要放假,这也让我们明白,所以当两年前央视问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方案呢?我说不是单单放假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思考背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作为中国人,我要承担这个责任,把传统文化弘扬出去。
所以我非常高兴,我是在2004年跟两个香港的政协委员一块提出来的,当时也有很多其他的政协委员支持我们,也有说不行的,因为放假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伤害,但是我们不气馁,我们每年都提出来,我们并不是要增加假期,只是要调一调,比如说减少五一放假天数,结果国家同意我们的理论,在2007年宣布这三个节日定为法定假期,减少五一假期两天。做这件事最重要是让我们明白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意义。
现在很多人庆祝的父亲节是美国的父亲节,你要明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父亲节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国家的父亲节是1945年的时候提出来的,当时抗日,很多很多爸爸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当时的国民政府确立“八八”节,所以8月8日是我们中国的父亲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
这就要我们思考一下,假如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能够好好地弘扬出去,让我们更多年轻人明白我们本身也有好的地方。年轻人就不会没有选择了,他们也不会只知道美国有父亲节,不知道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的父亲节,那样效果就不一样了。
还有一些年轻人追求西方的情人节。其实我们中国有自己的情人节的。
Q
腾讯佛学:七夕。
潘宗光:是吧!为什么我们不重视这个,反而追求西方的情人节呢?假如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弘扬,受到推动,我们自然地用自己的情人节了,你们知道中国情人节吗?
Q
腾讯佛学:是,七夕。
潘宗光:有两个,一个是七夕,一个可能是我们元宵节。
Q
腾讯佛学:元宵节?
潘宗光:是的,在元宵佳节这一天,很多年轻人是一块的,所以两个节日都可以,主要是七夕,但元宵佳节在古代也是受欢迎的。
只要我们好好地思考一下,很多很多事情是我们国家没有好好地配合,没有好好地宣传,没有让我们中国文化弘扬出去,让更多年轻人明白,其实我们国家的文化非常深厚,注重平衡发展,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平衡的心态,一方面增加我们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有个心态来平衡,不宜走的太过分,这才是我们最好的地方,西方没有这个心态。
Q
腾讯佛学:其实我们都知道佛教的主旨就是为了让众生能离苦得乐,解脱烦恼,但是现在社会上不信佛的人或者对佛教有误解的人其实还是占很大一部分,所以我想问您,在您看来,佛教怎么样才能走向大众?有什么方式?
潘宗光:这个很难说,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受到西方的影响很深很深,只要能赚钱,拥有社会地位,就可以拥有很多很多需要的东西。
佛教给人的感觉是“不执着,放下吧!”好像对大家来讲是一种消极的看法。很多人不明白佛教本身其实是积极的,尤其看到很多想不开,要出家做出家人的故事,更增加了大家的这种消极看法。整个社会这样想,再加上西方的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也带来很大的冲击,很大的影响。
就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来说,佛法本身不是那么偏激的,是十分柔和、包容的,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
现在社会发展速度非常快,科技发展速度也很快,带来了很多很多方便,这是事实。但科技发展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说增加每个人的贪念,希望拥有新一批的科技产品,未来人工智能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
但是佛教就讲相反的事情,希望我们不要有太大的贪念,好像跟现在的潮流是相反的,所以认同的人不多。这个时候,我们当然要尽我们的努力来弘扬佛法,但是单单弘扬佛法,我觉得是比较困难的,最好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整体。
大家接受佛法也好,接受儒家思想也好,接受道教思想也好,我觉得主要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思想,帮助更多的中国人明白,中国文化是有学问、有智慧的,因为佛教最终来讲,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假如我们将佛法跟道家思想圆融在一块讲中国传统文化,从那个角度出发,我觉得相对比较好。
所以我真的希望国家领导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教育的一部分,不单单提高学生的学问、竞争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他们的内心修养,这样才能达到阴阳协调的中国核心思想。
采访:张弛
字幕校对:冯泽仿、刘青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最新热文
点击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