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步云 | 在艺术道路上矢志不渝的探索与追求
中国最大的水彩艺术平台·最受欢迎水彩图文公号
点击题目上方蓝字关注 中国水彩
画家 |宋步云
在我国现代美术史上,宋步云先生(1910-1992)的名字是不应该被我们忘记的。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画家,在油画、水彩和中国画领域颇有建树,还创造了许多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有进步内容的版画。同时,他也是一位具有献身精神的艺术教育家和富有艺术行政才干的艺术活动家。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协助徐悲鸿创办新的国立北平艺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邵大箴
宋步云先生(1910~1992),山东潍坊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是当代杰出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活动家,以其精湛的油画、水彩画和国画享誉中外,是中国画坛的艺术巨匠。
宋步云在艺术上的耕耘与奉献(节选)
文/杜哲森
水深则缓,流浅则激;深缓蓄强势,厚积而薄发;浅激虽昂扬,喧嚣归一瞬。宋步云先生的艺术堪称是一条深缓平静的大河,它汇合了中、西绘画两大水脉,蜿蜒流转,经过了新旧两个社会、六十个寒暑。如今,对这位老画家来说,已是得失自明,甘苦自知,毁誉不足挠怀,理解也看平淡,他只是默默地耕耘,默默地收获,默默地奉献。
在宋步云的艺术道路上,几位师友起了重要作用,林风眠和李苦禅是他在杭州艺专学习西画和中国画的启蒙教师,傅抱石是他留学日本时的同窗挚友和回国后的艺术知心,中村研一是他就学日本时的西画老师,而徐悲鸿则是他艺术道路上的引路者和事业上的提携人。宋步云在艺术上的成就,同这些师友的点拨提携分不开,但更重要的还是来自他自己的艰苦努力和矢志不渝的探索与追求。
宋步云的艺术创作起步于油画,早期作品《流亡图》曾得到中村研一的热情赞许,充分肯定了这位年轻画家的艺术天赋和创作思想。或许是因为这个在海边长大的青年,大海赋予了他特有的艺术气质和对色彩的敏锐感受,使他对水彩画的创作热情日见强烈,留学期间画了大量的水彩写生画。他的这种艺术偏爱回国后得到了徐悲鸿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徐悲鸿建议他利用重庆这个类似英国伦敦的雾城的自然条件,开拓自己的水彩画创作道路,将水彩画这个在当时尚属新引进的画种在中国发展起来。
这样,宋步云在水彩画创作上越发勤奋刻苦,将秀丽的巴山蜀水一一收入画幅,在短暂的三、五年内创作了数百幅作品,先后举办了六次个人水彩画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吴作人先生曾撰文予以高度评价:“宋步云先生的水彩画……地方色彩的表现极为充分。宋先生画嘉陵江兼传其神态,我们虽未能见得李思训、吴道子的嘉陵江图,然论江山云雾的气势,朝暮明晦的变幻,江岩滩头的各种景致,纤夫一群群的俯伏同行与逆流挣扎,搬运工人,小买卖者、芸芸攘攘……想来是不仅能无愧于古人。”
宋步云的水彩画爽健写意,清新明丽,不斤斤于细处的雕琢,注重总体气氛的把握和优美意境的构成,在风格上颇与中国的水墨写意画相近,他也确实尝试着把传统绘画的技法与情蕴运用到水彩画创作中,如《静月潭》这件作品,用笔纵恣潇洒,色彩纯净明快,不拘不谨,不滞不塞,分明是国画创作中以情驱笔、缘景抒情的创作方法的运用。尤其在虚实处理上,更是大胆地借用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在一泓湖水竟然以留白的方式表现,不着任何色彩,这在西方画家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但我们不但能理解,而且更能品味出其中的妙处和画家的艺术慧心。
这种艺术追求得到了傅抱石的赞赏,并鼓励宋步云转向国画创作,因为傅抱石在国画上的探索使他认识到,中西艺术是可以相通的,有着西画功底的宋步云,一旦把这种功底与传统绘画结合起来,将会使他的才华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事实也果然如此,当宋步云将西画的素养与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融汇结合之后,使他很快就显示出了自己雄厚的优势。
以灵动之笔调清新之色,假江山之景写赤子之情,锐意出新但不存哗众之心,治艺以精而唯以坦诚是重,这是宋步云的作品给我们的深切感受,同时也是他的创作宗旨,惟其如此,使他的画不雕琢,不做作,每创作一件作品,总能做到“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奇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于笔墨之外”。正像他自己讲的那样:“人们总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出新,但新又不是想新就能新的,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紧的是耕耘,至于收获,那是将来的事,倒不必着急。因此我只是本着自己的艺术良知,认真地观察,认真地思考,然后认真地去画,至于新还是不新,任人们去评说。”
如今,人们已经做出了评说,他的画是新的,也是美的,而且新的自然,美的朴素。这种新与美不但体现在风格面貌上,同时也体现在思想情蕴上
中国历史上,大批文人士大夫路身画林,他们固然对民族绘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他们中不少人对绘画的热衷是缘于对人事的厌倦或愤懑。这看起来是封建文人士大夫的艺术观和审美理想,实际上是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反映,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滋生的一种“厌于人事”的消极心态在艺术上的折射,亦即人的价值被瓦解后而导致的人与社会的格拗,精神与时代的背离。
在绘画日趋萎顿时,石涛曾大声疾呼“笔墨当随时代”,但当时并没几个人响应他,因为那些被时代抛弃的伤心文人对时代本身就没有兴趣,就没有感情,遑论以笔墨相随哉!只有人与现实的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主动地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时,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这道壁垒才会被打破,艺术才会折射出时代的光辉。这个时代终于到来了,这就是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为结束一个旧时代,建设一新世界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宋步云始终站在真理和正义一边,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青年时他投身学潮,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抗日战争爆发,他从日本回国后立即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北平解放前夕,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地下革命活动,传递情报,保护革命同志……可以说,他的心一直同祖国、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他是艺术家,但同时也是一名敢于向邪恶进行斗争的战士。这样,他的创作就总是立足现实,面向人生,涌动着时代的风云和体现着时代的律动。从他的艺术实践中可以看出,是时代和生活孕育了他的艺术,他也通过表现时代和生活,给人们以信心,以力量。
半个世纪前,西方文化第一次被比较全面地介绍到中国,与民族文化发生了碰撞,这种碰撞促成了民族的觉醒,对古老的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结果是把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美术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宋步云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宋步云由研习西画,而后转向了国画创作,这种艺术上的选择,并不仅仅表现在他一个人身上,林风眠、吕凤子、关良、朱屺瞻、徐悲鸿、吴作人等都走了类似的道路。不能把这种转变简单地看成是向传统的复归,因为他们的创作是融会了中、西美术后的再拓展,与传统既不存在离,也不存在归的问题,用传统作为批评的标尺,就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艺术,也不会对他们的贡献作出合理的评价。他们的艺术,是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征服的又一座高峰和又一个新的世界。
这一点也向我们提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艺术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攀登过程,前人几经努力,为后人开拓了道路,使后继者在攀登的过程中可以少遇到一些曲折,但当他们来到了前人的脚下,就会发现,在前面又矗立着更巍峨的高峰。前人在这里止步了,后人则必须从这里再开始,也只有这新的开始,才称得上是新的贡献,艺术上的裁判就是这样严格。但人类的文明火种就是这样传接下来,并将这样传递下去,一个没有终点的跋涉,一个永无休止的进取。
油画欣赏///
康颂中国
战略合作伙伴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供学习和交流
中国水彩编辑整理 转发请标注出处
联系我们
投稿及合作
zhongguoshuicai@qq.com
······
致力于在全球推广最优秀的艺术家
作品收藏、竞拍、私洽 请回复 1
作品送拍、推广、展览 请回复 2
文章投稿、宣传、头条 请回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