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沙洲:不是“菜园坝摩洛哥”,是什么?

hh 一筑一事 2022-03-22

用一种相对轻巧的方式

参与“城市更新”


从朝天门码头,沿着长江滨江路,向西划一道流畅的弧线,10分钟车程便到了重庆珊瑚公园。


紧靠着菜园坝交通枢纽,背倚渝中区山脊,临着长江的珊瑚公园,1997年正式开放。当时公园里游乐设施很多,水车、滑梯、迷宫、激流勇进、科普中心甚至还有温泉等等,承载着无数重庆人的童年记忆。


差不多同一时期,珊瑚公园里开出了一家叫做“金沙洲”的高级宴会餐厅,借着珊瑚公园的人气和自然景观,以及上世纪90年代还不多见的欧式风格建筑,这里成了当年重庆最洋气、最有“排面”的婚礼举办地。


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上了年纪的重庆人都有那么几次在金沙洲吃喜酒的经历。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曾经人声鼎沸的菜园坝火车站渐渐没了喧嚣;陈旧的珊瑚公园不再是孩童们心心念念的乐园;原本位于公园内的渝中区婚姻登记处也在2015年正式搬离......


这片曾见证了无数人生重要时刻的城市绿地,在时光流逝中快速地暗淡下去。


而身处其中的“金沙洲”也不能幸免地陷入困境,生意没以前好做了,空间也变得了无生气。就像设计师蒋丹在2019年初见到的那样,建筑风格过时,外墙色彩虽然明艳,却透着一种不合时宜的尴尬。而疏于打理的植物野蛮生长着,杂乱无章,让整个环境显得阴暗沉闷。


好多重庆人都忘了还有“金沙洲”这么一个地方,更没有想到2019年9月,金沙洲会以“菜园坝摩洛哥”的身份重新出道。


 建筑中的圆拱设计元素和“马拉喀什风”的橘粉色调,让新的金沙洲一开业就被幽默的重庆人冠上了“菜园坝摩洛哥”的名号。



探访三百家店后

他们改造了一个秘密花园


2015年5月,在传统媒体从业多年的易稚,和在广告公司做了10年品牌策划的瑜,一拍即合地开始做起了一个叫做“十三席”的微信公众号。


四年多的时间,他们以“资深吃货”的身份,在重庆持续探访了300余家有味道、有设计、有新意的“吃喝空间”,并将范围延展至民宿、书店等更广泛的生活方式领域。


瑜介绍道:“我们主要关注的就是消费升级的那部分业态”,易稚“不正经”地补了一句:“对对对,我们就是负责‘享乐’那部分”,说完笑起来。


短短一个下午的相处,能很直接地感受到瑜和易稚是一个很互补的组合——够专业却并不刻板严肃,懂行业也懂生活。


 金沙洲 · 江岸聚会花园,2019年9月重新开门迎客。


2018年9月,机缘巧合下他们接触到了金沙洲的管理团队,随后双方团队一起花了大约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金沙洲的重新定位、设计、招商,打造了今日你我所见的全新空间——金沙洲 · 江岸聚会花园。


“在构造‘新金沙洲’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一定要保留‘金沙洲’这个名字。留下名字,也就留下了故事和回忆”,十三席团队继续解释新空间的名称,“而江岸聚会花园,江岸和花园都是为了强调这里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但最最核心的还是‘聚会’。”


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空间尺度还是功能设置,金沙洲都力图营造一种更为亲密而便于互动的场景,区别于大型商业体的疏离感,这里让人能迅速融入其中,与周遭环境和人群“发生关系”。


更何况,这里被填入了丰富的内容——展览、派对、市集、手工课程、音乐会、分享会、聚餐、婚礼......想不融入都很难。


 金沙洲 · 江岸聚会花园。左上为:“树下”江岸精酿啤酒馆、右上和左下为:“有光的房子”复合美学生活馆;右下为:“LISA YOUGASHI·洋菓子”花园下午茶。


在空间设计上,十三席团队邀请到了年轻设计师蒋丹来完成主体建筑的改造。


“原建筑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被多次改造,不同时期做的改动,风格不统一,整个建筑看起来比较杂乱。还有一个缺点是太封闭,临江的一侧采用了厚重的欧式拱门、弧形阳台,浪费了这么棒的江岸景观,所以我们的设计重点就是让建筑的风格更统一、空间更通透”,设计师蒋丹说道。


 改造前的金沙洲。

 改造后的空间效果图。


新的金沙洲实际上并未对原建筑做太大的改动,反而从旧日痕迹中汲取灵感,保留当年欧式结构的同时,去掉厚重的墙和颜色,打破不透风的窗与门,运用了大面积落地窗、天窗的设计,让室内能够借到大片天光,也能够借到大面积的自然风景。


 改造前(上)和改造后(下)的园景。

 改造前的封闭阳台(上)和改造后的全景落地窗(下)。


临江的草坪也被重新打理,移走了多余的遮挡视野的棕榈树,还原出一片开阔的临江绿地,临江一侧采用了全透明的玻璃护栏,让“无敌江景”一览无余。


“草坪婚礼已经订到明年了”,瑜笑着说,“11月还有一场草坪交响音乐会哦~”


想想就觉得浪漫啊!


 江岸草坪。


除此之外,原本杂乱的园林景观也被重新梳理,并铺设花径小道,让人可以惬意地行走其间。


“原来的花园都是封闭的,遮天蔽日,种的都是铁树,生怕有人走进去。现在我们尽量做到可以让人在园林里穿行”,我们漫步在花园中,瑜言语之间都流露出对新空间的满意。


 金沙洲的园林景观。



于闹市中“偷闲”一日


过去的四年多,十三席团队积累起对行业和消费者足够的了解,这让他们有能力为金沙洲筛选出最适合的共建者。如今这里聚集起了酒馆、民宿、下午茶、生活美学集合店、宴会空间等业态。


尽管各个独立空间都是由不同的设计师操刀,但在前期沟通时,十三席团队跟每一个空间的主理人和设计师都细致地描绘了他们关于金沙洲未来的设想。


“其实我们并没有过多地介入各个空间的设计,但是因为大家认知的同步,空间的视觉风格和功能设置都出奇地合拍”,易稚说道。


瑜接着说:“在设计方面我们不专业,只是看得多了,会形成自己的判断。这个空间首先要能打动我们自己,我们真的特别喜欢,现在没事就在这呆着。”



🍺 树下·江岸精酿啤酒馆


这间江边的精酿啤酒馆已经被无数挑剔的“资深玩家”评为重庆景观最好的酒馆。


眼前的酒馆并不过分设计,清爽简练的吧台,14个酒头就是最好的墙面装饰,完全想象不出这里原本是用于烤全羊的简陋棚子。


14个酒头里装的是来自Trip Smith的精酿,作为中国精酿啤酒“元老”级的品牌,品质不必赘述。据说精酿的口味品种会不定期更换,每周一至周四还有一款“特推爆款”。



而除了室内,酒馆还有宽敞的露台,寥寥数张长桌,在露台随意地放着。最棒的是有一条面对长江的吧台,重庆人尽揽大江大河的爽朗和豪气,似乎在这条吧台上得到最肆意的释放。


据说“树下”的几位主理人都是从小长在长江边上的老重庆,从重庆还没有精酿的“老山城”喝起,无酒不欢,在重庆地界,还没有怕喝的时候。


最好的酒局是尽兴,人生亦是如此吧。难怪,“树下”透着一种难以复制的自在气场。



🛏️  “有光”江岸民宿


“有光”江岸民宿的主理人和设计师老郭,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之前我们曾拜访过隐匿于南山深处的松间小旅馆,了解到这间民宿想做“百年老店”的初心和坚持。(戳这里回顾


这次在金沙洲见到“有光”便觉得格外情切,我们步入民宿外廊,瑜摸着建筑外墙面跟我说:“这个墙据说磨了20道才有现在这种效果”,旁边的工作人员笑着接话:“没磨完!这两天儿都还在磨!”


 “松间·有光”的外墙面。


说到这儿,瑜又想起一个细节,跟我们讲了起来:“国庆期间很多人想订房,老郭就是不开放,天天自己在房间里内测,摸摸这里,看看那里,一呆就是好久。有一天我们在‘树下’喝酒,透过落地玻璃看到他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摇个蒲扇,静坐,乖惨了!”


果然还是那个对细节偏执到极致的老郭啊!



“有光”的每个房间都可以躺在床上看江景,早餐可以送到房间,也可以在江边的小花园里慢慢享用。


而除了入住体验之外,住客还可以参加园区里的花艺课程、陶艺体验,或是在江边公园散步,与一场小展览、小市集或是音乐会不期而遇。傍晚到入夜时分,在江边喝个小酒。


一天被安排得“巴巴适适”,懒散却绝不无聊。



🍰 LISA YOUGASHI 洋菓子花园下午茶


主理人Lisa最初看到金沙洲时,项目的改造并未完成,但她便已经决定将 LISA YOUGASHI洋菓子的旗舰店开在这里。


“因为这里有我想要的一切”,她直截了当地说。


LISA YOUGASHI 洋菓子位于金沙洲的中庭花园,就像一个社区里的小广场,是最活跃的公共空间。


除了下沉式花园里的露天座位,这里还有四个功能不一的室内空间。大厅除了客座之外,还是一个陈列甜品、主题蛋糕的展厅。三个小包房,则可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比如精致优雅的休闲空间、也有摆放着会议长桌的商务空间、还有色彩丰富的儿童房——关于甜品的聚会,当然不止一种可能。




🏠 “有光的房子”复合美学空间


“有光的房子”复合美学空间,囊括了原创家具和家居用品、花艺、西餐等业态,二楼的复合空间还会不定期地举办花艺课程、小型展览、分享会等丰富的活动。


原本的建筑是一个封闭的独栋包房,设计师将一、二层打通,采用了通透的天窗,让光透进来,瞬间改变了建筑原本阴暗、封闭的气氛,打造出一个明媚、亲切、温暖的空间。


造访这天正巧阳光明媚,行走在“有光的房子”里,所谓“理想生活”如此抽象的概念,在这里变得具体起来。


 “有光的房子”复合美学空间


除此之外,金沙洲还有“十三席·私宴定制空间”、三个多功能宴会/活动空间“江上、林廊、观兰”、“乱摄影工作室”以及即将开幕的“鮨·桥山”寿司割烹。


 “鮨·桥山”寿司割烹 效果图。

 十三席·私宴定制空间



城市更新的新玩家、新玩法


改造一栋老建筑,引入新的业态和生活方式,让其重获新生——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新鲜了。


类似金沙洲这样中小体量的“城市更新”综合体,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台北的新富市场。


 2013年,台北市市场处修复后的室内状况。图片来自官网


新富市场的前身为“新富町食料品小卖市场”,落成于1935年,属于日治时期较后期完成的公有市场,市场内的建物涵盖了当时期的各种建材。


2014年,忠泰建设公司取得新富市场9年的营运权。2017年,新富市场更名为“新富町文化市场”全新开放,基本经营思维可归纳为三大方向:将市场建筑转换为饮食教育的场域、使古迹作为在地社会议题讨论的基地、让场馆成为连结在地与外部社群的沟通平台。


 新富町文化市场的多元空间。图片来自官网


又比如上海的“上生·新所”,前身是1925年英美工部局建造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是侨民度假娱乐的天堂。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所在地,70年来不对外开放。


2016年上海万科接管上生所腾退的厂房园区,将园区内原孙科别墅、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海军俱乐部及其它原工业建筑等经过两年的修葺和改造,更新为集文创办公、购物娱乐、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体。


 上生·新所。图片来自官网


而曼谷的The Jam Factory(果酱厂),建筑师Duangrit Bunnag花费两年时间,找到这片荒废 30 多年的工业厂房与仓库,亲自动手翻新此地,更是将自己的事务所迁到此处。


如今,果酱厂成为集建筑师事务所、餐厅、咖啡馆、书店、小画廊和家居艺廊的小型文创综合体,靠近湄南河畔,却又藏于一片居住区里。


这里不仅有自出品的杂志和周边,还有市集、展览、workshop等丰富的活动在此发生。


 曼谷Jam Factory。摄影©一筑一事


.

.

.


如我们所见,在如今全球的“城市更新”进程中,除了政府的宏伟规划、大型地产商的资本注入和操盘,也有更多“新玩家”参与其中,比如设计师、创意人或是如“十三席”这样的媒体平台。


新玩家们似乎在用一种“四两拨千斤”方式,从更小的切入点,参与到“城市更新”这样宏大的议题中。


不同玩家有着自己擅长的“玩法”,善于将某一类群体的审美志趣和生活理想,或轻或重地通过空间的再生,融入到城市的生长之中。


显然,我们乐于见到这些生机勃勃、想法大胆的新玩家,因为他们在创造着前所未见的新鲜模式和风格迥异的多元空间。


所以我们赞美新的金沙洲,不仅仅因为它的享乐主义,更因为它骨子里的“新”和“真”。


延伸阅读

重庆超好玩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hh

撰稿  |  hh

摄影  |  由“十三席”提供或来自网络

设计  |  三金©ZASHE杂社


档案  |  201

拍摄  |  1909-1910

发布  |  191031

类型  |  复合空间

面积  |  4500m²

设计  |  蒋丹(主体建筑)

位置  |  重庆渝中区长滨路336号(珊瑚公园东北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