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迷宫
文|李雪
01
妈妈的迷宫
妈妈的自杀,说起来很奇怪,并不是在她最困苦的日子、充满仇恨的日子,反而是在她柔软下来,开始感受到被爱的时候。
妈妈视我为恶魔,她几乎仇恨着所有人,这样的她反而能顽强地活下去。当她终于开始接受爱,感到温暖,却自杀了。
这让我非常迷茫,妈妈的精神世界,好像一个魔幻而黑暗的迷宫,每一块拼图都是扭曲的,反现实的,光怪陆离。
她常年跟我倾述的她童年最重大事件,经过多方查证,竟然多数并不存在,是她臆造出来。她信誓旦旦我出生时的事情,经过查证,事实跟她说的正好相反。她的逻辑认知,全部解离,行为方式和目标南辕北辙。
这是一个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传统精神分析认为那并不是可以被分析和理解的世界,我的咨询师也说过,无法理解也是正常的。
但我内心好像始终有一块被牵进那个迷宫,无法完成分离和哀悼,哪怕在妈妈死了多年之后。
好像有种力量牵引着我,必须要走进去,看清楚那个迷宫。精神病人的世界,一定也有她的逻辑,只是算法跟常人不同,出了重大的bug,我要找出这个bug。
当我下了这个决心后,真相开始一点点浮出水面。
02
“圣人”与“大盗”
妈妈从生下来就得不到关注,她是第二个女儿,不被期望出生的。一模一样的轮回,虽然我是独生女,也因为是女儿而让妈妈失望到精神更加不正常。
得不到温暖的妈妈,必须进入幻想来安抚自己活下去,妈妈的幻想是:总有一天别人会明白我多么好,从而爱我。
这个“好”,在妈妈的幻想里等同于“道德资本高”。所以她一辈子都在努力积攒自己的道德资本,做她自认为道德的事情,比如瞧不起和仇恨几乎所有人,把别人的好意进行恶意解读,赶走每个试图对她好的人。别人都是道德低下的,只有妈妈自己是完美的,神圣的,没有任何缺点,没做过任何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我是最执着于对妈妈好的人,执着于让妈妈幸福起来。所以,我也是被伤得最深的人,年纪轻轻就一幅衰老干枯的面容,生命力都被耗干了。
为啥有的父母不肯吃好的用好的,专门吃剩菜捡破烂,因为吃好用好,会减损她的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对她来说就是金钱,攒了一辈子钱,你让她吃几口好吃的、穿点贵的衣服,接受子女的好意,那岂不是一把花光了人家辛辛苦苦攒一辈子的道德资本?
在妈妈的幻想世界里,拒绝所有人的好,自己道德资本就最高。别人的好意也一定是假的,这样别人才都是坏人,只有妈妈最圣人。
说到这里有些疑惑,如果攒道德资本最终是为了别人对她好,那为啥老了还不接受子女的好呢?
打个类比,抠门的人精打细算攒了一辈子钱,按理说攒钱是为了花,可是往往越执着攒钱的人越不肯花钱,花钱如割肉。尤其是老了,已经彻底沉浸在“攒钱才能幸福”的幻想世界里,对于现实世界的幸福早就失去了感知力,而且“老了没有赚钱能力”的恐惧,更牢牢把人锁死在幻想世界里。
道德资本,就是妈妈攒了一辈子的钱,她以为这是能换来幸福的“真金白银”,实际上,道德资本如同病毒,人见人怕。道德资本越高的人,越怨气爆棚,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妈妈一辈子的幻想逻辑,最后终于被我打乱了。我持之以恒的对她好,给她花钱,为她答疑解惑,她终于收下了我的好,临终前一年,她一改数十年来对别人描述李雪为恶魔的惯性,居然偶尔对别人说,李雪对我可好了。当然,这只是间歇性的。
我为这样的进展感到开心,好像我和妈妈重建亲密的曙光已经在远方。最后一次我和她见面,她哭着对我说,以前做了很多伤害我的事情,谢谢我这样真心为她好,希望以后能重新做母女,好好爱我。
没想到再下一次见面,就是停尸房里她挂着霜的尸体。
我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感受,我悲伤吗?好像也不对,我并没有失去母爱,因为人无法失去一样自己从未拥有过的东西。
我愤怒吗?好像也没有,我能对谁愤怒吗?
我自责吗?似乎也不对,我才是现实意义中的受害者,加害者死了,受害者如何自责?
数年后依然留下来的,是无法平复的震惊和不解吧。如果一个朋友一段时间不联系,我会莫名其妙的担心对方是不是去世了。因为命运如此荒诞,一个人怎么会刚刚说要好好生活好好爱我,转眼就自杀了呢。
我一直努力对妈妈好,她一直视我为恶魔,视我的好意为毒药,进食仇恨和怨气没把她毒死,反而收下我的善意后,她活不下去了。在妈妈这里,怨恨是能消化的食物,爱反而是毒苹果。
03
幻想,在现实的对立面
这些年我一直想不通,这是怎样算法的精神世界,会输出“收下爱就得死”的结果。
我像侦探破案一样一直追踪精神病性世界的算法,好像渐渐明白了,归根到底,在妈妈的幻想逻辑里:总有一天,别人会明白我多么好,从而爱我。
而我对妈妈持之以恒的好,是来自现实的,她也收下了,感受到了现实,从而有了历史感。
现实是:她并非自己幻想中那么好,她一辈子其实没做多少好事,伤害别人尤其是女儿的事儿反而做了太多。现实是:别人并非都是坏人,甚至女儿才是被伤害后依然勇敢对她好的善人。
现实太可怕了!
妈妈的幻想被粉碎了:“我并不是好人,我不可能得到爱了。”
对于一辈子坚持活在幻想中的人,还有什么比幻想粉碎更致命呢。就好比一个人历尽辛苦攒了一辈子钱,就幻想这些钱能带来幸福,结局发现都是假币。即便别人免费给她衣食,她也只想死。
妈妈无法感知到更多的现实:女儿对她好,并非因为妈妈是好人,而是因为女儿自身有爱,想要对她好。
爱是一个人愿意敞开去接受,去给予,就会慢慢流动起来。而不是因为这个人多优秀、多道德、多聪明、多漂亮。
幸福是当下存在当下感知的,幸福不会存在于一个符合幻想的未来里。
请各位,当下就幸福。
04
承认自己的坏,接受他人的好
越深入研究妈妈内心精神病性的世界,越发觉得,精神病人和我们所谓正常人,其实都在被同样的bug所感染,所折磨。只是正常人人格底子好,不至于完全失控。
好比同样感染病毒,身体还不错的人,只是有些难受和小症状。本来就很弱的人,症状特别惨烈,甚至致命。但病毒是一样的病毒,染病致病原理也是一样的。
妈妈精神世界里的扭曲逻辑,其实一个不少在我身上运转。
妈妈的幻想是,我只要道德资本足够高,就会得到爱。我的幻想是,我只要足够优秀甚至完美,就会得到爱。都是幻想爱在一个远方,不在当下。只是我更多在“杀死”当下的自己,妈妈认为自己已经道德完美了,更多在“杀死”当下的别人。
妈妈只要任何事情跟自己想象不一样就会因自体崩解而暴怒。我也是,她的暴怒多指向我,我的暴怒也多指向我自己,现在男友替我分担了一些
妈妈不能活在当下,不能觉得现在的生活有任何好,于是她憎恨别人,都是别人害的,别人怎么做都不可能让她满意。我也不能活在当下,不能享受已经取得的成就,憎恨自己不够全能。
妈妈的内在世界就像黑暗深渊,当我凝视深渊,同样也在观照自己。
我和妈妈最大的区别,在于我能观照自己。
我的咨询师说,一个人能接受别人的好,前提是他/她得先有个空间承载自己的“坏”。没有空间,也就没办法让别人的好意住进来。
观照,就是创造空间,看见自己的“坏”,让坏也可以安放,不用杀死不用改造。这就是觉察,是善意,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流动的爱。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电影《弗兰克》剧照
/ 延 伸 阅 读 /
《 不优秀,也配放肆地活 》
《 剧情 与 真相 》
《 如何从自恋妄想回到现实世界 》
《 抑郁的自我救赎:觉知 》
《 会痛的,不是爱 》
《 疗愈一个人的,是真相本身 》
《 童年的创伤,一粒昨天的子弹 》
点 击 进 入
🧡
来
唠
唠
你
的
人
生
故
事
🧡
初 心 社 区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