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报 | 中国古典文学外译国际研讨会召开、2019年翻译与国际传播高层论坛举行...

译·世界 2021-03-16


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

(2019第42期,总第158期)


编者按 

每一周,中国语言领域都在发生什么事儿?又产生了哪些新观点?以及涌现出了哪些新产品?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业内人士想及时关注的。对此,作为智库型资讯与研究平台,译世界(微信公众号"译•世界"ID:YEEWORLD)进行了信息跟踪观察,推出《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本期报告覆盖了11月2日-11月8日的资讯。欢迎关注!


C

ONTENTS

目录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事项预告

翻译出版


Part 1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98岁著名法学翻译家潘汉典逝世


著名法学家、法学翻译家潘汉典于10月26日凌晨5时41分病逝,享年98周岁。中国政法大学官方微博公布了这一消息。潘汉典入室弟子白晟告诉南都记者,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初定于11月5日举行。  


潘汉典系著名法学家、法学翻译家,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教授、特聘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顾问、北京市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94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比较法研究所,获法学硕士学位。精通英、法、日、德、俄等多种语言。开创了中国比较法学的源流,也为中国1954年宪法和1982年新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和参考。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译著有《比较法总论》、《英吉利宪法》、《英格兰状况》等。2012年12月6日,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南方都市报)


首届“中国公共政策翻译论坛” 在京举办


首届“中国公共政策翻译论坛”11月7日在北京开幕。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在开幕式致辞中称,论坛的举办是中国构建融通中外的外语体系的一大重要举措。


本届论坛是研究院首次举办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计金标致辞说,论坛上,学界与业界将围绕公共政策翻译展开广泛交流,力求深度融合,标志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将在公共政策翻译实践、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传播、智库建设等各领域全面启航。 


论坛上,中国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结合最近完成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政策翻译研究报告》,对全国公共政策翻译现状做出梳理,指出大国公共政策对外译介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国际形象,公共政策翻译要将国家治理操作层面政策展示给世界,增进各国政策层面的相互理解,创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设有四个分论坛和八个公共政策翻译实践工作坊,充分体现了研究院“实践先行,理论提升”的工作理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中国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颖主持了开幕式,联合国、外交部、中国外文局、北京市友协、国内外知名院校代表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做大会发言。 (中国新闻网)


中国古典文学外译国际研讨会召开


10月29日-30日,中国古典文学外译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共有国内外8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本次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界》编辑部主办,主题为“中国古典文学外译”。与会学者们紧密围绕该主题,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域外的翻译、传播与接受情况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同时也不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外译情况以及翻译研究学科本体问题的探讨。


29日的主旨发言阶段,比利时鲁汶大学资深教授José Lambert作了题为“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主旨报告,讲述了翻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在创立之前与创立之初荫蔽在比较文学之下的艰难处境;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齐林涛博士、日本大阪大学田中智行准教授、香港岭南大学梁文骏副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武光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燕教授、暨南大学王琼博士、复旦大学王燕华博士、大连理工大学陶源副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黄强博士就《金瓶梅》《聊斋志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好逑传》《幼学琼林》以及《花笺记》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外译问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30日上午,比利时鲁汶大学资深教授José Lambert作了题为“翻译研究的诞生”的主旨报告,带领听众重温了翻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之路,同时也指出了学科内部与日俱增的跨学科性所带来的学科碎片化的隐忧。比利时鲁汶大学副校长Reine Meylaerts教授则作了题为“翻译中的城市”的主旨报告,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为例,分析了翻译在为语言背景不同的城市公民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0日下午的专题论坛中,北京语言大学管兴忠教授考察了王际真英译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国际关系学院高佳艳博士重点关注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翻译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买尔艾比拜尔·牙合甫、武汉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黄文娟、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雷芳等探讨了《红楼梦》《王维诗选》《平山冷燕》《聊斋志异》《女四书》英译、法译、维译问题。(翻译界)


外国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


11月2日,外国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幕。本次国际研讨会是我国国内学界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如何与其融合发展这一重要课题的首次探索。此次会议分为九大分论坛,并设立了青年论坛,为研究团队的搭建提供了契机。我校副校长何传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文键和牡丹江师范学院校长梁中贤等一百余人参加研讨会。


何传添在会议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对世界的认知。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人工智能如何能够更好地结合并共融发展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当下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本次国际研讨会的议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葛诗利指出,我校在外国语言文学领域有着深厚的传统,现在更向人工智能新时代展开了怀抱。大会主席我校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和教指委德语分委副主任刘齐生表示,外国语言文学的未来取决于如何与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合发展”。贾文键对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的意义与发展愿景进行阐释,展现了新技术时代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面临的机遇。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宋柔探讨了自然语言处理与语言研究思路的割裂状态,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德国诺特曼教授则指出,其实我们与人工智能的交流就像不同文化语言环境下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范劲从系统论出发,对经典名著《弗兰肯斯坦——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做了新的解读。 (广外招办)


第十四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暨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举行


11月1日-3日,由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四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暨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新时代背景下的翻译理论与教学: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下设中国翻译学发展状态研究、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多媒介背景下的翻译教学、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服务产业现状和发展研究等多个议题。350名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日本等国家,及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地区的80所高校的学者与会。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举行了12场主旨发言报告,设有10个分论坛和6个青年学者论坛。

研讨会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许明武教授主持。十二位专家分别就翻译研究前沿的重要议题做主旨发言。国际著名翻译研究学者、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做题为“神经机器翻译如何改变译者工作”的主旨发言。面对机器翻译给职业译者带来的挑战,他逐一讨论并释疑五大有关机器翻译的迷思。皮姆教授提出,新时代机器翻译的发展将带给译者更高的附加价值,未来的译者身份势必走向多元化趋势。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广西大学君武、教授罗选民以“语内翻译与现代汉语白话文建构”为题做主旨发言。他对既有的语内翻译研究性质和范围进行了开拓。除了为理解的需要将原文改写为更通俗的文本、将古典文本翻译为俗语文本这两种功能之外,他提出了语内翻译的第三种功能:作为民族语言和文学的一种变革。罗教授以方言体汉语小说翻译成现代汉语白话文为例,说明了翻译在民族现代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台湾辅仁大学教授杨承淑做题为“台湾翻译系所的学科类型与知识结构”的主旨发言,对台湾翻译系所的现状和发展作了总体回顾。她梳理了台湾九个翻译系所及台湾翻译学科教育在过去30年的发展史,介绍了台湾翻译系所的类型及其师资结构和知识结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黄忠廉以“口译研究的真问题”为题做主旨发言,他针对口译研究的本质提出了一些看法。他提出国内目前的口译研究越来越偏离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看似高大上,实则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有限。他从“口译”的“口”字意义衍发出去,让我们感受到处处都有研究选题。黄教授的发言为翻译研究选题如何以小见大提供了启示和思路。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胡开宝以“当代中国译学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为题做主旨发言。基于过去15年间国内主要外语期刊发表的翻译研究论文的分析,他展示了当代中国译学研究发展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当代中国译学研究面临以下问题:应用翻译学研究过多、译学理论研究多为西方译学理论的背书式研究、定量/实证研究未得到充分关注、翻译史研究亟需加强、关于翻译本质和翻译现象的诸多理论问题悬而未决等。针对问题,他指出应加强过程导向和功能导向的描写译学研究、翻译史研究、翻译的社会学研究、翻译概念史研究和数字人文视域下的翻译研究等。


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Juliane House)教授以“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为题做主旨发言。她对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涵义做了历史追溯,从文本外和文本内多个层面阐述了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假设: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和再语境化活动。豪斯教授的梳理为从文化层面理解翻译活动提供了完整、深入和清晰的思路。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裘小龙以“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再创作”为题做主旨发言。他结合自己在古典诗歌翻译的经验,讨论了中国古诗英译的目的论和方法论。裘教授通过具体例子分析提出译者要明确“为谁译”等问题,他指出译者要提升语言敏感性(language sensibility)以及注重中国古典诗歌隐喻的翻译。


武汉大学教授刘军平做题为“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之美学特征与再现范畴”的主旨发言。刘军平教授认为,在西方翻译理论大潮的冲击下,我们应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翻译学。而中国传统美学可以作为建构中国当代翻译理论话语的资源。他首先厘清了翻译美学的涵义,并指出了中西美学思维之间的差异;接着主要从两个范畴讨论了对翻译美学的构建,一个是最有特色的中国美学范畴“和”,另一个审美范畴是“主体移情论”。他的发言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且符合本土实践的翻译美学范式提供了重要启示。


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和早稻田大学教授约翰·马希尔(John Maher)作题为 “全球化、多语种社会中的符号翻译”的主旨发言。他指出在多语种和全球化的社会,城镇、街道和广场名称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风景中。他以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和日本的多语种地名和公共标牌为语料,从渐进的历史变迁、意识形态和创造性的象征意义来解释地名翻译及背后的原因。马希尔教授的研究以小见大,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银泉以“中国文化外译的世界性意义及其新时代阐释”为题做主旨发言。他追溯了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通过翻译活动架起中西文化、科技交流桥梁、促进中西文化交融互鉴的历史。王教授指出,“中学西传”研究的新时代内涵,不仅在于挖掘新的史料和学术观点、以新视角解读中西文化交流的轨迹,更重要的是厘清中西文化、科技交流双向互动的源头及发展脉络,证明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和贡献,公正看待中外文化与文明的多元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勤的主旨发言“国际翻译研究的计量分析和影响”关注了2014年至2018年国际翻译研究的发展。她从 SSCI和 A&HCI 索引的翻译期刊收集数据,调查了影响因素、CiteScore百分位数、SNIP和SJR等指标。她的分析揭示了当前国际译学研究的分布和格局,包括关注度较高的研究话题、高引用频次的论文、有影响力的作者和相关的资助者的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黄勤教授分析了最有成效的学术成果背后的原因,并对翻译学科发展作出了展望。(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9年翻译与国际传播高层论坛在广外举行


11月2日-3日,“2019年翻译与国际传播高层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行政楼国际会议厅举办。来自海内外的翻译研究、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连接、对话、会通”的主题,深入探讨了翻译与国际传播领域的关键问题和前沿趋势,积极推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对话和深度合作。此次国际论坛旨在提升翻译与国际传播跨学科研究水平,服务国家翻译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论坛由广外高级翻译学院主办,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承办,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及国家级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协办。


本次会议由广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CTC)主任潘莉教授主持开幕。开幕式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王廷惠向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开幕当日举行了三场主旨发言、一场大会发言以及一次圆桌论坛。三场主旨发言分别由高级翻译学院胡正茂副院长、邢杰副院长以及国际商务英语学院胡春雨副院长主持。


主旨发言中,欧洲科学院院士、SSCI 期刊Perspectives主编Roberto Valdeón教授围绕“新闻翻译中的过滤机制”解释了新闻翻译中的把关概念及方法,强调了意识形态在新闻编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宁波诺丁汉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Gary Rawnsley教授阐述了“软实力、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三个核心概念,探讨了翻译在战略传播中的作用。他以翻译在语言学和社会文化学中的参与和互动为出发点,认为翻译帮助构建与目标读者观点一致、合理灵敏的公共外交策略。


澳门大学张昆仑书院院长张美芳教授就语言、传播与文化等层面对翻译进行了多维定义,她以英文版的《毛泽东语录》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对“同志”的英译为例,分析了我国政治话语体系下翻译策略的日趋灵活性。


英国利兹大学翻译学中心主任王斌华教授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还需要关注背后的文化内涵、隐含意义、观念等。因此,即便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翻译机器也无法取代译者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角色。(广外高翻SITS)


译研网杯第二届全国高校汉语阿拉伯语文学翻译大赛决赛与颁奖典礼举行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黑龙江大学联合主办,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创业教育学院联合承办的“译研网杯第二届全国高校汉语阿拉伯语文学翻译大赛”从2019年9月1日开始到11月2日比赛结束,共有59所高校479位同学参加,经过激烈的初赛和复赛选拔,最终有24所高校65位同学进入决赛。


11月3日大赛颁奖典礼在黑龙江大学举行。沙特阿拉伯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法赫德·谢里夫博士,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严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前校长助理、前曼谷学院院长、现吉林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学科带头人高彦德教授,中国阿拉伯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学院副院长陆怡玮教授,阿尔及利亚汉学家法依萨博士以及来自全国24所高校的阿拉伯语专业负责人、带队教师和参赛学生约1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CCTSS)



事项预告

2019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论坛“新时代的外语教育教学:挑战、机遇与探索”将于11月8日-10日举行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的建设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迫切需要外语基础扎实、国际视野宽广、家国情怀浓厚、擅长思辨沟通的高素质外语人才。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CELEA)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研究专业委员会(CELA)的支持下,大连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研究团队及英语学院将联合《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东北亚外语研究》和《语言教育》编辑部,于11月8日-10日举办2019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论坛。


论坛主题为:新时代的外语教育教学:挑战、机遇与探索,研讨议题包括:

(1)外语教育教学的理念

(2)外语教育教学的课程

(3)外语教育教学的教材

(4)外语教育教学的方法

(5)外语教育教学的评测

(6)外语教育的技术辅助


联系人:

郭老师 13654927369

朱老师 15941175856

会议邮箱:dwforum@163.com

(汪榕培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


“翻译、修辞与对外话语传播”高峰论坛将于11月9日举行


为推动搭建翻译、话语和修辞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加强国内翻译学、修辞学、语言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拟在承办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届全国理事会期间举办“翻译,修辞与对外话语传播”高峰论坛。论坛定于2019年11月9日在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英汉对比学科委员会策划,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大学亚太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承办。


会议主题为:翻译、修辞与对外话语传播,大会发言专家包括:福州大学“嘉锡学者”特聘教授陈小慰、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邓志勇、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胡开宝、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韩子满、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蒋坚松、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文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翔宇领军学者”特聘教授司显柱、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教授温科学。


联系人:

曾老师  13878866340

何老师  15677153528

(语言服务微信公众号)


新中国翻译事业70年论坛暨2019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将于11月9日-10日召开


新中国翻译事业70年论坛暨2019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建国70年来我国语言服务与翻译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推动翻译与语言服务行业守正创新,提高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能力,搭建国内外语言服务合作与交流平台,迎接新时代赋予翻译与语言服务业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指导单位为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主办

会议时间:2019年11月9-10日

会议地点: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


会议将权威发布最新行业报告及行业标准,举办主题论坛、展览,进行行业表彰,以及组织专题培训、讲座、签约发布会等行业交流活动。将邀请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国内外翻译机构、行业组织及商会,国内外跨国企业、语言服务企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企业、翻译出版发行机构,国内外高校及智库科研机构相关人士,以及职业翻译工作者及在校相关专业学生等出席会议。


会议进展详情请关注中国译协官网(www.tac-online.org.cn)、中国译协官方微博(@中国译协)和微信公众号(中国翻译协会),及时了解大会最新动态。(CCTSS)


“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话语分析”学术研讨会将于11月9日-10日举行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媒介传播历经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阶段,逐步向新媒体时代过渡,视频网站、论坛、微博、移动终端等的普及带领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同时,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时代传者和受者的严格界限被打破,这不仅预示着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也预示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海量的信息内容,即时、碎片化、高速的传播形式为特点的自媒体时代正在以其难以抵挡的参与性和影响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便捷检索、多媒体传播、超文本和互动性特征也为话语分析的诸多方面带来新的前景。例如,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和便捷检索使话语分析的语料来源更加丰富多元;新媒体的多媒体传播集合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来传递信息,使仅仅针对文字媒介进行传统的话语分析显得不足;网络以超文本、超媒体的方式组织新闻信息,方便用户的联想和跳跃,这种非线性的阅读习惯给话语的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话语分析的人际意义分析由此找到了更加广阔的领域。梳理新媒体、自媒体时代话语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现代交际过程中的意义传递,以及话语所反映并建构的现代社会关系。


鉴于此,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及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拟于2019年11月9日-10日召开“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话语分析”学术研讨会,欢迎语言学、翻译学、新闻传播学、文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参加。


联系人:

陈思源 13022037680

(语言学通讯微信公众号)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五届全国英汉文化对比研究高层论坛将于11月15日-17日举行


为了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语言与文化建设,促进英汉文化对比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决定于11月15日-17日,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五届全国英汉文化对比研究高层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文化对比学科委员会组织,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英汉文化对比与翻译研究”,主要议题包括:“一带一路”背景下英汉文化对比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语言文化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语言服务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翻译特色人才培养研究、英汉文化对比的跨学科研究、翻译史研究等。


联系人:

肖老师 15705902827    

苏老师 15277099007

会务组邮箱:gxnsfs@163.com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微信公众号)


语料库与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将于11月15日-17日举行


近年来,语料库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人文科学,法学和外交学等社会科学,以及人工智能和医学等自然科学之中。为推进语料库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以语料库技术应用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将于11月15日-17日召开“语料库与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


会议议题包括:

  语料库与语言研究

  语料库与文学研究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

  语料库与社会科学研究

  语料库与人工智能


与会嘉宾包括: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Mona Baker、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柴明颎、中国外文局前副局长黄友义、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刘海涛、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王克非、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上海对外贸易大学教授叶兴国等。

    

 联系人:

  李老师 15121094134

  邮箱:icsa@shisu.edu.cn

 (当代外语研究微信公众号)


第十一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将于11月15日-17日举行


第十一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将于11月15日-17日在广西南宁举办,诚邀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培训测试机构与会。


会议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筹)、《语言文字应用》杂志、《语言战略研究》杂志协办,广西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承办。


本届研讨会主题为“语言扶贫的理论与实践”。会议主旨是:汇聚各界智慧,总结语言扶贫的中国经验,促进语言扶贫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推动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提高语言服务水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主要会议议题包括:


  1.语言扶贫的理论研究;

  2.语言扶贫政策、方略与实践;

  3.语言教育与语言扶贫;

  4.语言服务与语言扶贫;

  5.语言技术与语言扶贫;

  6.语言扶贫与语言经济。


联系人:

张一雪 010—65592909

刘子琦 010-65592968

(语言服务微信公众号)


第四届中国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将于11月15日-17日召开


为进一步夯实教育语言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发掘其学科内涵、拓展其学科外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携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波兰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围绕“教育语言学的语言认知路径”的主题与各分议题,于11月15日-11月17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第四届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


会议主题为:教育语言学的语言认知路径,

论坛议题包括:

1. 教育语言学的学科理论探索

2. 认知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

3. 认知科学与教育语言学

4. 认知批评话语分析与教育语言学

5. 多模态认知与教育语言学

6. 心理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

7. 神经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

8. 语言认知与语言习得

9. 语言认知与语言教学


主旨发言专家包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董燕萍、宁波诺丁汉大学教授金立贤、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赖良涛、浙江大学教授马博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振华、西南大学教授文旭、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杨亦鸣、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辉等。

     

联系人:

周老师:0574-88130030;15888515244

(NIT外语人)


2019外宣图书翻译出版高级研修班将于11月16日-17日举行


由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主办,北京墨责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2019年第二届外宣图书翻译出版高级研修班定于2019年11月16日-17日在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苏州校区)举办。


研修内容包括:对外翻译的传播接受;如何防范出版物编校的政治性失误;对外传播的理念更新与翻译;电子书及数字化出版的版权与发行等。研修对象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社、报社、期刊杂志社、媒体等单位负责选题策划、国际合作出版、数字化以及编辑、翻译等相关负责人。翻译从业人员及对外宣图书翻译有兴趣的高校教师、学生。


联系人:

刘雨钦  13775846046

联系邮箱:imoze@wwj-training.org

(CCTSS)


翻译与文化传播研讨会暨第二届桂子山翻译高层论坛将于11月22日-24日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对外文化传播,加强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学者与同行的学术交流,探讨翻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及《外国语文研究》杂志拟定于11月22日至24日召开“翻译与文化传播研讨会暨第二届桂子山翻译高层论坛”。


研讨会主题为“翻译与文化传播”,主要议题包括:

1. 翻译与国家和国民形象建构

2. 中外翻译与文化传播史及当代启示

3. 各类典籍的译介与传播

4. 中国文化外译策略

5. 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外译

6. 翻译与知识的传播

7. 翻译与文化价值观的传播

8. 应用文翻译与传播


联系人:

苏老师15071122856

胡老师13971068795

(译世界)


2019年翻译与文化研究专题研讨会将于11月22日-24日举行


汕头大学文学院将于11月22日—24日举办“翻译与文化研究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着重讨论和考察如何有效结合数字人文、人工智能等新生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中外文学、文化思想的传播与交流开展专题研究。诚挚欢迎翻译学、传播学、文化学、文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本次研讨会邀请的主旨演讲嘉宾包括: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东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教授方开瑞、澳门大学翻译学讲座教授孙艺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任文、《中国翻译》主编杨平、汕头大学特聘作家及讲座教授杨炼、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赵彦春、澳门理工学院语言暨翻译高等学校教授蒋骁华等。


会议议题包括:

1. 数字人文视野下的翻译/文化研究

2. 中外文学/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

3. 中国思想话语的翻译与传播研究

4. 翻译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与研究

5. 翻译史、翻译家研究

6. 翻译策略与技巧、英汉对比研究

7. 口译教学与研究

8. 翻译研究领域的其他课题


联系人:

李如意:13564511620;

李贤英:13042009302;

原明明:13411919083

(语言学通讯微信公众号)


2019年当代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将于11月22日-24日举行


为服务国家文学事业发展战略,广泛交流当代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进一步加强语言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协同创新,《当代外国文学》杂志拟于11月22日—24日在西安召开“当代外国文学后现代元素再审视学术研讨会”,由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会议主题为:当代外国文学的后现代元素再审视,主要议题包括:当代外国文学的后现代元素与后人文精神、后现代主义文学遗产再思考、当代外国文学的价值重构问题、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人”形象塑造、当代外国族裔文学中文化身份认同、后现代派小说的后人道主义、新世纪外国文学发展趋势研究等。


联系人:

胡老师 18634808318

安老师 18629433361

(外国文学文艺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2019年翻译研究生学术论坛将于11月22日-24日召开


由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2019年翻译研究生学术论坛”将于2019年11月22日至24日在深圳大学召开。本次论坛以“深研博学,翻译未来”为主题,将通过主旨学术报告、圆桌论坛等形式,拓宽翻译研究领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术创新,促进学科交流,创新学术话语,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各高校之间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的教与学领域的文化、科研和学术交流,以及推动翻译学科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论坛主题为:新时代的翻译理论与方法创新,主要议题包括: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现代意义、实用文体文本的翻译与传播问题、文学翻译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途径的翻译问题、认知途径的翻译问题、 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口笔译及翻译教学问题、语言服务与翻译项目问题、新时代的翻译教与学问题等。


主旨演讲嘉宾包括:浙江大学许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王宁教授、澳门城市大学仲伟合教授、深圳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谭载喜教授、深圳大学蔡新乐教授。


大会统一问询邮箱:tsforum@163.com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9年跨学科视域下中国话语研究高层论坛将于11月22日-24日举行


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原中国话语研究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2019年跨学科视域下中国话语研究高层论坛,拟于11月22日—24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


会议研讨主题为:跨学科视域下中国话语研究,主要议题包括:中国话语本体研究(含词汇、语法、语用层面研究),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话语研究,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话语研究,认知科学视野下的中国话语研究,中国话语与翻译研究,中国话语的对外传播研究,中国话语相关的其它研究等。


会议特邀专家包括:南京大学陈新仁、上海师范大学陈昌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大连外国语大学刘风光、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上海外国语大学束定芳、天津外国语大学田海龙、西安外国语大学王和平、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向明友、南京师范大学辛斌、扬州大学俞洪亮、南京师范大学张辉等。


联系人

陈黎阳:13913847014

吕勉哉:13951644627

(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


中国医药国际化与语言服务高端论坛将于11月23日举行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中国医药国际语言服务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将于11月23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举办“中国医药国际化与语言服务高端论坛”。会议将汇聚医药产业界、医药教育界、政府有关部门、涉外机构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共同探讨中国医药国际化与语言服务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对策。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


  1.中国医药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困境、挑战与机遇

  2.中国医药国际化对语言服务的需求

  3.语言服务在中国医药国际化中的作用、领域和实施

  4.一带一路政策与中国医药国际化


  会议发言嘉宾包括:甘肃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院长邓毅、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武、西安交大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国栋、陕西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兼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永安、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照国、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彭炜、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医院院长唐纯智、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吴传斌、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周红霞等。 (本消息由业内人士提供)


2019年山东省翻译协会年会暨自贸试验区语言人才梯队建设高峰论坛将于11月23日-24日举行


山东省翻译协会于11月23日-24日在山东济南召开2019山东省翻译协会年会暨自贸试验区语言人才梯队建设高峰论坛。主要就语言服务助力山东省自贸区试验区建设、语言服务如何助力中国企业如何走向海外、高等院校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语言人才、人工智能助力语言服务等方面进行探讨。


会议由山东省翻译协会主办,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智慧译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会议主题为:培育优秀语言服务人才、助力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大会主要议题包括: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语言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教育、人工智能与翻译产业发展、语言服务产业现状与发展等。


会议特邀发言嘉宾包括:前中国外交部翻译室主任陈明明、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院长卢卫中、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卞建华、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徐彬、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副教授孙昌坤、北京语言大学翻译专业硕士(本地化管理方向)负责人韩林涛、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翻译中心主任赵忠会、北京二恒科技创始人和首席咨询师毛海军等。


联系人:

孙晨迪 18668996782

电子邮箱:sdyx@100trans.cn

(山东省翻译协会)


“第三届全国翻译批评高层论坛”将于11月29日-12月1日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翻译批评,“第三届全国翻译批评高层论坛”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国翻译家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主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大学应用翻译研究中心、《上海翻译》编辑部联合承办,国内多家相关刊物参与协办。


论坛主题:“翻译批评话语体系研究”,议题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中国翻译批评话语体系建构研究、译批评与诗学、英汉语对比与翻译批评研究、翻译技术与翻译批评、翻译批评与翻译教育研究、文学翻译批评与应用翻译批评研究、语料库建设与翻译批评研究、翻译批评核心术语研究、翻译批评与翻译规范、翻译批评与批评理论等。


特邀参会代表包括:《中国外语》副主编常少华、福州大学教授陈小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主编陈勇、《外语与翻译》执行主编范武邱、《外语电化教学》常务副主编胡加圣、《翻译季刊》主编李德超、《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梁超群、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廖七一、南京大学教授刘云虹、澳门大学教授孙艺风、《中国翻译》主编杨平、《外语教学》执行主编王和平等。


联系人:

孙老师 13482493065

张老师 15021345985

(翻译学研究)


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外委会201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将于11月29日-12月1日举行


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外委会201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由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会议于11月29日—12月1日在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举行。


本次会议主题为“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主要议题包括:

  1.  外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2.  外国文学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3.  外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4.  外国文学翻译研究

  5.  当代外国重要作家与作品研究

  6.  新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研究

  7.  当代外国文学理论动态研究


联系人:

胡慧勇 18949882852

洪洁 13270811290

袁周敏 18951650266

(南邮外院微信公众号)


第三届全国翻译批评高层论坛将于11月29日-12月1日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翻译批评,“第三届全国翻译批评高层论坛”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和中国翻译协会主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翻译》等刊物协办。论坛旨在汇集国内翻译批评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就当前翻译批评与翻译标准、翻译教育、翻译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研讨,以促进国内译界在翻译批评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为推动我国翻译研究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坛的主题为“翻译批评话语体系研究”,论坛的议题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中国翻译批评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2. 翻译批评与诗学

3. 英汉语对比与翻译批评研究

4. 翻译技术与翻译批评

5. 翻译批评与翻译教育研究

6. 文学翻译批评与应用翻译批评研究

7. 语料库建设与翻译批评研究

8. 翻译批评核心术语研究

9. 翻译批评与翻译规范

10. 翻译批评与批评理论


联系人:

孙老师 13482493065

张老师 15021345985

(翻译学研究)


2019年第六届汉语特征与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将于11月29日-12月2日举行


为深化学界对汉语特征与国际汉语教学的研究,促进汉语教学纵深化、精细化发展,加强相关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创新,满足各国汉语学习者汉语习得的个性化需求,“2019年第六届汉语特征与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拟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中国广东广州市暨南大学举行。


本届国际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为“汉语特征与国际汉语教学”,分议题包括:

■ 跨学科视角下的汉语特征与汉语教学研究

■ 国别化汉语教学模式、方法研究

■ 不同国别学习者认知特征与汉语教学研究

■ 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库与教材建设研究

■ 国别化汉语师资培养研究

■ 汉语第二语言 /继承语测试研究

■ 不同国别学习者汉语发展动态研究

■ 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研究


联系人:

杨舒婷  86-20-87044850

电子邮箱:jnuhuawen@163.com

(语言服务微信公众号)


Part 2

翻译出版


   双语版中国当代诗选《海上的霞光》于墨西哥首发


经过两年多的策划、准备与编辑工作,双语版中国当代诗选《海上的霞光》于今年10月在墨西哥隆重首发。《海上的霞光》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首部大型西汉双语中国当代诗歌合集,收录有蔡天新、蓝蓝、于坚、欧阳江河、鲁若迪基、李成恩、周瑟瑟、刘畅、秦菲、龚航宇、赵丽宏、严力、沈浩波、健如风、臧棣等15位中国诗人的优秀作品,西语版翻译团队包括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拉嫡娜 (Radina Dimitrova)、明雷 (Miguel ángel Petrecca)、罗豹鹿 (Pablo Rodríguez Durán),以及孙新堂、恩里克 (Enrique Solinas)、莫沫 (Isolda Morillo)、Tyra Diez、黎妮、杨红等西语世界最杰出的翻译家、语言学家和汉学家。


诗集由新莱昂州自治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莎拉与原孔子学院拉美中心副主任、著名翻译家孙新堂共同策划主编,在大学文化部担任项目官员的著名诗人奎亚尔为诗集作序,并与本土教师范童心分别负责诗集内文的西班牙语与中文校对工作。诗集中的作品经过精心筛选,旨在代表中国当代诗歌的最高水平,兼顾不同的风格、年代和流派。与市场上已有的绝大部分西语译诗转译自英语版不同,本诗集中的所有作品都是从汉语直译到西班牙语的,以此用最完美的方式保持了原文的风貌和语言特色,力求达到翻译的信、达、雅。(CCTSS)


   翻译家李继宏全新译作《简·爱》问世


记者从果麦文化获悉,该公司和天津人民出版社于近日联合推出夏洛蒂·勃朗特经典代表作《简·爱》的新译本,该译本由翻译家李继宏操刀,是“李继宏版世界名著新译”的第九部作品。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具有相当的自传色彩。夏洛蒂本人也和写出《呼啸山庄》的妹妹艾米丽、《艾格尼斯·格雷》的安妮一起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的“勃朗特三姐妹”。 


作品讲述一位自幼失去双亲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最终获得爱情与幸福的故事。小说通过展示男女主人公曲折的爱情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维护尊严、表达自我,争取摆脱旧习俗和偏见的女性形象。 


为了让中国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的小说,李继宏为该书添加了160处必不可少的注释,并撰写13000字导读,全面介绍了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简·爱》问世的背景、过程、当时遭受的非议,以及它对当下的现实意义。李继宏写道:“署名柯勒·贝尔(Currer Bell)的《简·爱》是自传体小说,它继承西方文学中《神曲》和《天路历程》的传统,本质上类似于中国的《西游记》,也是一个主角历尽劫难、证得正果的故事。” 


不同于以往版本在面对《简·爱》核心议题时暧昧的态度,李继宏在导读中精准又明确地指出:简爱并非灰姑娘式的爱情故事,而是颂扬财务独立、人格平等和婚恋自由的寓言。(三秦都市报) 


【资料来源:外交部、教育部、外文局、译协、各院校等机构官网、媒体公开报道、自媒体资讯、业内人士推荐及其他公开信息。】


出品:译世界编辑部

责编:张婷


声明:本文为译·世界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未经授权擅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注意啦,好消息!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号内搜”,获取链接,可以快捷搜索“译·世界”号内任意信息~

推荐阅读

简报 | 翻译家施康强去世、第一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国际会议举行...

简报 | 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去世、第八届全国口译大赛落幕...

简报 | 第二届全国专利翻译大赛开始报名、第一届“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国际会议将开...

简报 | 第十五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举行、当代英美文学翻译研究高峰论坛举办...

简报 | 全国第二届外事外交翻译大赛报名开启、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亚洲学院、非洲学院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