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几种写法吗?【宁宇专栏-206】
【摘要】对"+"的不同诠释,演绎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原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经理,现华为业务软件部专家
愿意和大家分享运营商的辉煌与没落,成功与失败,他用他的故事和分析诉说:运营商和你们想的不一样。
淘宝假货、微信谣言、百度虚假广告、运营商垃圾短信,互联网四大顽症怎么解?
“+”,本来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符号,但在这几年,它却已被各种引用。
这些对"+"的不同诠释,演绎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
【+是结合】
在2015年3月份的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这是到目前为止,"互联网+"最规范、最官方的解释。
从文字表述以及后来的解读中不难看出,"互联网+"概念的主导者,是当下如日中天的互联网公司。将互联网的先进技术与理念扩展到其他领域,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等,全部都是互联网企业的表达方式。而后面一句"拓展国际市场",更为互联网领域的投资者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此前"全面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遥相呼应,成为政府大力扶持互联网发展的强烈信号。于是,资本市场上各种互联网概念风起云涌,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面对咄咄逼人、狼性十足的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坐不住了,没过多久,"+互联网"的概念便粉墨登场。
如果说,“互联网+”观点的支持者是激进的颠覆派,那么支持“+互联网”观点的,就是相对温和的改良派。在这些人眼里,传统企业宜将既有业务作为基础,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效率的提升以及服务的改善。
时至今日,虽然还有部分制造企业坚持改良模式,推进类似于“中国智造”和“工业化4.0”等概念的落地,绝大部分传统企业已经放弃了自身转型互联网的念头,而转向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方式拥抱互联网。
这种格局的最终形成,有很多原因,但传统企业尤其是国企在思想观念、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桎梏,是改良派难以最终成功的根源。
总而言之,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谈的都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结合问题,只是在实施主体和目标等方面有一定差别。
而这种结合,对国家宏观经济以及企业微观状况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是升级】
在英文翻译中,“+”一般对应的是“PLUS”。
现在,很多终端产品,都推出了“PLUS”版本,有的是个头变大,有的是配置升级,也有的干脆就是面向一类更高端的客户。
从购买者的心理看,是买个便宜的常规版,还是多花银子买个高配置来彰显个性,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IT系统也有PLUS版本。以前系统的版本号往往是纯数字的叠加,这让程序员觉得舒服,可是客户无感。于是有的系统升级后称为“PLUS”版,使用者立刻就明白:这是上一版本的加强版。这也许是当年C++语言的余毒吧(不好,暴露年龄了)。
这种对"+"的使用,既体现出对原有品牌/产品/版本的继承性,又能明确凸显出与众不同的进步,所以渐渐成为一种营销方式。
所以,后来很多品牌也把“+”用上了,类似的还有“PRO”等,都试图表达出“升级”或者“加强”的意思。
比如“FlowerPlus”这家花店,名字如果直译过来,就是”花+“。
【+是联盟】
本世纪初,中国的互联网们因为泡沫的破裂一度跌入谷底,如何在运营中获得收益,成为互联网行业面临的生死问题。
最初,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时,并未引起太大反响。但互联网公司很快发现,通过与中国移动的合作,既可以直接面对海量的客户,又能通过分成方式获得收益,名利双收。
于是,在中国移动周围,迅速聚集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他们层出不穷的创意,借助WAP、短信等通道,在功能机时代就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增值业务。
由于移动梦网的管理滞后于业务发展,后来不知情定制、收费不透明、退订难等现象频发,它最终失去了用户的信任。如今,再提移动梦网,往往听到的是咒骂和惋惜。
但当时,以中国移动为核心的移动增值业务产业联盟,救活了一代中国的互联网公司。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BAT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企业稳居舞台中央,也试图通过这种开放平台的方式,来创建维系产业生态。
其中的代表,就是腾讯的Q+。
与移动梦网着重于业务创新不同,Q+更多地体现在技术聚合上。
腾讯以API接口的形式,通过Q+向第三方应用商提供如内容分享、文件传输、语音视频等核心功能组件;第三方应用商则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调用,将核心功能植入到新应用里。
这些专业的描述,能把大多数人绕晕,但它的核心思想,其实并不复杂:通过Q+开放平台,将分散独立的资源整合在腾讯周围,与腾讯的自有资源叠加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的联盟,共同把蛋糕做大。
Q+的发布是2011年,时至今日已经很少人再提起。其原因在于,Q+立足于传统互联网时代的桌面,而移动端大发展,让Q+失去了光彩。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产业联盟共同致富的思路有错。
如今,又有一个新联盟出现了,就是“摩拜+”。
单从发布的信息来看,这个平台既充斥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时髦概念,又与电信、金融、酒店和地产等众多行业合作,很像是一个营销活动;但其中“15分钟出行生活圈“的提法,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一个做共享单车生意的企业,摩拜打造“生活圈”的初衷是提高客户出行的频次。如果摩拜+的生活圈只是一个松散的商业联盟,那就是平时喝咖啡聊天,相互制造商机;如果想出个点子组织些活动,搞点儿联合促销啥的,倒也快活潇洒。
但如果这么搞摩拜+,就浪费掉了联盟成员手中的客户资料、数据信息,尤其是不同产业交叉形成的商机组合。
“生活圈”价值的核心,是能创造出一个更大的线下商业圈。
当城市居民的15分钟出行半径,从“步行1公里”提升到“骑行5公里”之后,无论衣、食、住、行,都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想象空间的变化,因为这些选择的连接,做的不是加法,而是乘法。
摩拜手里不仅有客户,还有客户的基本信息、出行信息、行为信息和消费信息,尤其是客户的位置变化情况。无论是将信息与合作伙伴分享,还是与商业联盟的伙伴们共同开展数据运营,都有可能产生非常大的商业价值;而各类APP形成的客户触点,不仅是订单入口,也是各种数据和信息的聚合点。
只不过,移动梦网的模式,是中国移动凭借手中掌握的客户规模和支付渠道,构建了一个具有丰厚利益和产业凝聚力的生态核心,吸引众多SP和CP紧随其后,遵从中国移动制定的一整套产业合作商业模式及技术标准,才实现了商业方面的共赢。
相对而言,Q+的技术性更强,虽然在业务和商业方面的表现还不及展示太多,就逐渐淡出了视野,但以腾讯为核心的生态模式,也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总结的地方。
与它们相比,摩拜的“生活圈”现在还是刚刚起步,无论是技术合作模式还是商业生态环境都不成熟,尤其这个联盟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盟主”,盟友的行动很难整齐划一。
如果这种状态不改变,“摩拜+”会很快被淡忘。
而且,如何在推进数据和信息共享过程中,确保客户的信息安全隐私,它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在技术标准、商业模式、合作管理等方面持续完善,快速体现出规模化的商业价值,“摩拜+”真可能会成为又一个成功的商业范式。
而且一定要快,别重蹈Q+生不逢时的覆辙。
三大运营商蒙圈了:Verizon、AT&T先后退出云业务领域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加入 “科技杂谈菁英会”。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2016年度T+自媒体睿见之星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一点资讯、互联网实验室,北京时间等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WeMedia成员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