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 打造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
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精神和我省“两清单一安排”要求,营造抓改革、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推动我省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织开展了“教育评价改革大家谈”,邀请各地各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就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谈认识、谈进展、谈打算。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
打造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
九江学院党委书记 赵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为建设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指明了方向。江西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特色发展,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由数量规模型向内涵质量型转变,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全省发展需求,创建若干应用型本科院校,引导部分省属本科院校转型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这一部署既高度契合《总体方案》精神,又为我省地方本科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九江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积极推进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区域领先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根据《总体方案》提出的“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原则和“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应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走特色强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九江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一直积极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学校依托当地庐山、长江、鄱阳湖等独特的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新时代产业行业最新主战场,精心培育学校办学特色。在学校近期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特色强校战略”,强化学科特色,更加紧密地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做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学科专业;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承扬传统文化,融合区域发展,聚焦“山江湖”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面向基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强化文化特色,弘扬以庐山为地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地方优秀文化的研究高地和传承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总体方案》在改进高校评价中提出“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师评价中提出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等指导性意见。地方本科院校要紧扣一个“实”字,聚焦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要重实绩,课程设计要重实践,人才培养要重实效,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
为此,九江学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教师评价方面,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积极修订绩效考核方案,注重对教学、教研、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育国际合作等全方位考核,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在人才培养上,学校突出实践育人特色,以“山江湖”特色学科专业集群为基础,以庐山为地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建立“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机制,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获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级重大竞赛奖300多项,体现了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三年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平均满意度达96.5%,有3000多名毕业生在义乌抱团创业,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誉为大学生创业的“义乌现象”。学校获评“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示范单位”“江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为此,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要明确自身定位,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与专业,主动对接区域战略,追踪地方产业变化趋势,瞄准区域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另一方面,全面对标对表《总体方案》,对各项规章制度和文件进行全面清理;主动引导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把服务的重点放到“地方”上来,把服务社会的评价重点放到“贡献”上来。
九江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国家战略,重点打造资源环境应用学科群,在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水资源和废弃物处理方面积极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响应九江市“十四五”期间构建高端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长江中下游数字经济高地,建设江海直达开放门户城市和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标,建立起以化工、生物、医学、材料、机械、电子信息、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为主导的应用型学科群。
为了促使学科队伍明确研究方向和服务重点,学校制定了符合《总体方案》精神的新的科研工作量统计及绩效管理办法,突出质量导向,用“贡献”说话,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积极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地方。在职称评审上以申报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和学术贡献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注重考核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技术创新和实际贡献,根据不同人才特点分类设置评价标准,增加高水平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等评价指标的权重。
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高地,大学精神与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思想品质的高度浓缩。地方本科院校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打造符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精神的大学文化,至关重要。教育评价改革推动着大学文化的自我完善和进一步凝练,反过来,大学文化建设能助力教育评价改革向纵深推进。
“十三五”期间,九江学院高标准打造全国一流的生态智慧文化校园,现代大学制度初步构建,立体化文化格局初具规模,文化建设氛围日益浓厚,精神文化体系更加完善,校园环境文化内涵得到提升,取得了一批文化建设成果,有力推进了学校事业发展。同时,学校努力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以庐山为地标的优秀文化资源,形成了以庐山文化研究、陶渊明研究、陈寅恪研究、世界名山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研究等为特色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庐山文化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江西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推出《庐山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创建了江西省高校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学校精心打造的“濂溪讲坛”文化品牌获评“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区域领先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用足用好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和创新发展,打造具有赣鄱风格、学校特色的文化高地,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全面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提高学校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奋进“十四五”,九江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建设特色鲜明区域领先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来源:九江学院
龙和南:解放思想 凝心聚力 推动构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大格局
聂晓葵: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回归立德树人本位 全力构建教育发展新生态
温和瑞:以教师评价改革为抓手 在回归育人初心中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李瑞峰:认真学习贯彻《总体方案》精神 深入推进新余教育高质量发展
徐长节:高校教育评价改革中的三个辩证关系——兼谈华东交通大学的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