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发文鼓励后,开诊所还要避免哪些弯路?
民营诊所的发展历程,从2011年到2015年,可以说是星星之火开始燃起,2016年到2018年,开始蓬勃发展。这一点从数据上可以佐证,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诊所新增11624家,同时公立医院减少373家,诊所的增长率正在逐年递增。
2019年,诊所发展也迎来重大利好。5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医保局制定了《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
其中《意见》中的关键词就是标准化、规范化。而此次意见带来的红利则包括诊所可以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取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诊所的限制。
从现有的状况来看,全国共有登记在册并实际运行的诊所近22万家,平均每省拥有诊所超过7000个。诊所平均执业人数为2.6人,其中,医师平均为1.4人,护士平均为1.2人。内科、口腔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骨科、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业务占诊所业务的比例超过90%,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同时,诊所发展面临着人力资源紧张、医疗服务能力不高、行业监管存在困难等主要问题。
在广州召开的2019基层医疗峰会民营医疗创新论坛现场,博德嘉联董事长林锋先生 、博厚医疗创始人阎红慧女士、家有健康联合创始人田锋林先生、都安全医疗联合创始人兼CEO邹开场先生、优复门诊创始人孙晓怡女士、术康诊所联合创始人&COO 任松青先生、达晨创投董事总经理徐渊平先生就几大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从开诊所实操经历中提取经验中,带来前沿观点和最新认知。以下为摘录的核心观点:
单细胞发展无法扩张,诊所发展面临诸多壁垒
在论坛现场,很多人都提到一点,一家诊所好开,但是复制能力却是难题,单体店的发展难以突破小、散、乱的局面,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医疗需求。诊所如何高质量的扩张、实现标准化复制、降低获客成本成为行业前进的难点。
博德嘉联董事长林锋表示:“单独的诊所发展就像单细胞一样,单细胞的生命力很强,数量很多,但是层次偏低。我们拥有诊所牌照的有20万家,增速也很快。而另一个数据,诊疗人次增长5.7%,也就是说就诊病人落后于诊所发展速度,诊所数量增加后,获客量明显不足,可能很多诊所连客源都有问题。”
他接着解释道:“在扩展上,诊所发展会走很多弯路。首先,医疗的区域化特征明显,诊所在区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很难打到全国。其次,如何保持患者的黏性问题,关键在于建立信任,建立信任的核心在于解决需求,当老百姓有更深的需求的时候,你能否帮助他。这个问题不解决,基础医疗、诊所或者全科医生的信任度很难提升。”
博德嘉联董事长林锋
除了获客,如何与患者建立起高频次的联系同样重要。从服务上看,诊所也要最大范围地满足患者需求。
探针资本创始人严晶晶指出:“探针资本做了三本儿科基层诊所行业研究报告,做基层儿科行业报告的时候有两个点一直没有想透,一个是基层诊所服务半径问题,社区诊所和社区商业一样,服务半径是三公里半径范围,这一块没有突破。二是算诊所单体模型的时候,服务项目有限,导致诊所天花板。我们也一直思考,优秀诊所如何突破天花板的问题。”
想要打破这些壁垒,专科是差异化的一条重要的突围之路,达晨创投董事总经理徐渊平表示:“基层需求和三甲医院需求不一样的地方,从需求方来说,一是儿科,一般有的急诊需求,这是比较大的需求;二是慢病;三是康复和护理,我们也觉得这是一个大的方向;四是中医这一块。大家容易忽略的是,中医一旦移植到基层,收入利润非常好。从技术分类来说,还有一些的专科,如两性、骨科、生殖,这些更专业一些。从未来来说,普通老百姓想要怎么样,未来就是怎么样的。现在就是去三甲医院很不方便,如果身边有一个非常标准化的治疗诊所,可能就会去接触。”
差异化发展,到三甲医院不能去的地方
如何在医疗体系中发挥诊所的功能,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解决上诉诊所发展难题,满足基层看病需求。在论坛现场,博德嘉联、家有健康、博厚医疗、优复门诊、术康诊所、都安全医疗来自不同的细分专科,他们也分享了他们如何走出的差异化之路。
博厚医疗从2013成立以来,拥有40家社区医疗机构,除了11家属于自建以外,其余全部是收购而来,能收购管理的主要原因就是能够实现标准化建设。此外,博厚医疗的传统中医、全科、口腔、上门居家,每年以8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博厚医疗创始人阎红慧表示:“诊所真正的价值和壁垒在于病人体验和平台,如果病人体验、医疗服务本质没有做好,不管你以什么技术赋能,不管有什么好的商业模式,都是0。除了能够解决真正的需求,我们对人才有专业的训练培训体系,确保医疗质量的提升,以病人为中心,真正做好病人医疗服务,精细化运营,才能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
博厚医疗创始人阎红慧
除了要解决基本的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预防和健康管理,这是三甲医院做不到的地方。在这方面,家有健康以社区化运营为发力点,以科技赋能,探索了基层诊所运营的多半径覆盖创新。
田锋林表示:“我们可能是诊所领域里唯一以预防和发现疾病为主的一家连锁机构,我们不以看病为主。我们服务的模式是家庭医生服务,为此我们设定一个中心,家庭医生服务中心,地产为整个业主配套家庭医生服务卡。在服务创新上,我们有两个创新点,一个是营养处方;另一个是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医疗是相对低频需求,我们尝试做医疗前一步相对比较高频的事情。”
家有健康联合创始人田锋林
在差异化道路上,都安全医疗则是进入了两性健康,这一个以往被“莆田系”支配的领域。
邹开场表示:“我们很多业务都不是在诊所内开展的,业务范围已经远不是三五公里范围的概念,是有一点不一样的诊所,是新型诊所的探索。从分级诊疗角度来说,我们不是往下沉,是在分级诊疗上,满足一些高端的刚刚被激发出来的需求。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可以实现高危性传染疾病快速检测,HPV一体化三级预防机制,从预防、筛查、保险赔付流程,做到全覆盖。”
都安全医疗联合创始人兼CEO邹开场
在诊所建设这个投入较大的领域,优复门诊做到第一个月就现金流为正且盈利,9个月收回所有投资成本,用一条小而美的路径在康复领域站住脚跟。
孙晓怡表示:“我们提出了一个运营管理模式,即UPSO。UP是优复的缩写,也是我们如何进行数据化管理,通过职业经理人管理,让我们所有的诊所和门诊部可复制化,优复任何一个门诊部没有明星医生。我们希望一个完整的UPSO的情况下,将刚才所述的四方,医生、治疗师、患者、投资人和管理人集合一起,充分利用专业性与规模化优势,为旗下连锁门诊减轻商业与管理负担,降低运营成本,使医疗人员更加专注于对患者的治疗,实现术业有专攻。”
优复门诊创始人孙晓怡
找到差异化路径,术康诊所则是从慢病管理切入,术康诊所联合创始人&COO任松青提到:“基层医疗做什么,我总结了一下,基层医疗,就是做现在公立体制,尤其是大的三甲医院不能做的事情,这是我们基层医疗的方向。慢病预防以及术后康复,都是我们最主要的战场。国外比较成熟的模式,我们社区旁边能找到这样的机构,类似有专门的治疗师、营养师,包括护士、内科医生 一起给你处方,可以大幅削减成本,我们希望做到通过早期干预,把这些并发症后期延缓或者控制发展。”
而对于诊所发展另一大难题,人才培养体系上,任松青表示:“在未来,未来术康还将逐步研发从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骨关节炎等七大类慢性疾病的可执行、可量化‘电子处方’产品,缩短医生护士个案管理师在运动生理学与疾病相关的学习路径,让术康APP成为患者居家的治疗师训练师。”
术康诊所联合创始人&COO任松青
博厚医疗、优复门诊、都安全医疗都是选择了覆盖三甲医院功能以外的地方,形成差异化发展。但是补充不是割裂,基层医疗诊所也需要与高层次的医疗服务建立连接。
林锋说道:“这跟国外完全不同,国外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医生全部是自由执业者,而且有很好的连接,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专科医生与他所从事的医院平台,是有非常好的连接的,是非常完整的闭环,而我们现在都是一个个孤岛。”
这也是博德嘉联战略选择的重心所在,将医生放在核心,利用医生多年积淀和专业能力和优势资源形成转诊与服务延伸。
林锋最后解释道,“所以在医生、设备、药品这几个要素中,我们把医生放在最前面,很多时候其实服务能力在核心医疗中,排在后头,关键要解决问题,这个做好了,病人才会信任你。因为这涉及到生命,所以在这个生态中,诊所医疗中心、私立医院、公立医院,这个闭环中大家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断裂的,无法打通。唯一的办法是我们所有的创业者进行整合,自己形成一个闭环。假如说这个闭环能够自己生成,中国的民营医疗将得到非常好的发展。”
*封面图片由动脉网记者拍摄。
文 | 杨雪
微信 | hhhh333yyyy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巅峰赛事,就在本次!长按识别,参与报名~
直击2019基层医疗
★ 家庭医生签约进入深水区,智慧家医模式实践能否撬动千亿级市场?
★ 阿斯利康、拜耳、正大天晴等药企瞄准基层,布局“互联网+医药”、院边店、DTP药房
★ 12大领域30个项目榜上有名,2019基层医疗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正式颁发
★ 智慧家庭医生专题报告:调研工作站落地进展,解决家医服务五大痛点,效率提升5~10倍
★ 基层医疗项目不赚钱为什么还要投?未来可在“医、药、检”上盈利
★ 器械开始放量,13家半年采购近2000万,93万家基层医疗机构刚需待补
★ 分级诊疗推行4年,公退民进是趋势,通过基层医生看公立与民营机构现状
动脉新医药
★ NIPT老兵创业,杰毅生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病原体自动化检测
★ 明星分析师创办的这家公司,正在用数据驱动转化医学,服务精准医疗
★ 过期药和闲置药物回收,动脉网整理了四家涉足该领域的国外企业
★ 全球药物研发管线趋势报告:肿瘤管线数量上升26%,阿尔兹海默病失败管线达86项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点击“阅读全文”,每天都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