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援战“疫” | “万花筒”里的“试验田”:上外欧洲协同研究

SISU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3-01-01

编者按: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上外学者发挥区域国别研究优势,积极在海内外发声、制作发布疫情简报,为公众提供了获取全球防疫信息的可靠渠道,激发战“疫”正能量,助力构筑疫情防控国际共同体。学校近日刊发系列文章,介绍背后的师生故事。


一支信息“万花筒”:折射欧洲疫情众生百态

“快,已经23:55了!大家还有修改吗?““确认无误,可以发布了!”作为“上外欧洲协同研究”公众号的小编,葛伊人早已习惯了在午夜钟声响起前几秒,在微信后台点出“发送”。微信群的那边,经历了几小时激烈讨论的所有群成员们长舒一口气,“终于赶在0点前发了!”开始纷纷转发当日最新欧洲疫情报告。

3月初,欧洲疫情开始蔓延。自3月14日起,“上外欧洲协同研究”公众号发布《独家:欧洲各国疫情最新动态》,分7条推送分别介绍了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典、匈牙利和西班牙的疫情现状。此后,所有国家信息合并为一条“欧洲疫情动态”,每两日发布,此间不断有新的国家动态加入,截止5月22日,已发布35期(点击阅读最新欧洲疫情动态),每期均逾上万字,总字数超过40万字

几乎每期欧洲疫情动态的发布时间都在凌晨时分

“法国卫生部长希望提高医护人员薪资遭反对。”“捷克延长入境禁令有效期。”“希腊开放全境515处海滨浴场。” 分散在欧洲各地纷繁复杂的信息,经过梳理成为了一篇篇精彩的综述和一则则凝练的新闻。每一期疫情动态,如同一个个眼花缭乱的万花筒,折射出新冠疫情下欧洲社会的众生百态。

报告背后庞大的数据文本处理工作,依托于八个语种的师生语言团队,多的语种有七八人,少的一两个人,基于德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瑞典语、波兰语、捷克语等大量一手资料进行搜集、提炼、编译、审核,力求真实客观、引人思考。每一期万字疫情报告的生成过程,都如同一台精密的大型机械在各个零部件耦合下的顺畅运转。


葛伊人同学

李征宇同学

付博锐同学

张嘉欣同学

杨肇祎同学

胡晓雯同学


来自不同院系语种专业的同学们参与疫情动态编写

事实上,这支颇具“战斗力”的工作队伍在短短的一两天之内“云搭建”而成,不少成员甚至从未相互见面。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组队和协作,难度可想而知。随着报告生产速度的加快和内容愈发精致出彩,这背后,正是这一支“云协作”队伍的精准协同与共同修炼。

 

▌一个研究“共同体”:追求精益求精的多元协作

磨合一支多语种“云队伍”从来不是个简单的工作。

依托于上外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此前组建的“欧洲协同研究”师生团队,又从德、法、西、波兰语等院系专业邀请优秀师生加入,还有捷克语师生的主动请缨,一个涵盖8个语种的队伍逐渐成型。根据工作实际,团队决定每两天发布疫情报告。各语种师生紧密追踪欧洲抗疫实时动态,编译、整理,隔天中午交稿汇总,再由老师审核校阅,提交终审。

除了工作大群,各语种的工作小群里也十分活跃

“在工作群里,最新信息几乎是不停的。每次半夜发布前,大家都还在细心的审核,努力理顺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单字、每一个标点,大家都期待能呈现出一份更趋向完美的报告。”几十期报告下来,小编葛伊人与负责审稿的毛小红、薛晟老师的凌晨聊天记录,可能得翻几个小时才看完。

“虽然费时费力,一开始我也不太适应,可团队积极向上的灵魂,总能给予我莫大鼓励。当我看到修订稿上老师留下的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当我忙碌了一天,发觉深夜11、12点微信群内还在筹备终稿,内心总是既温暖又感动。”德语系的王莹还记得,某次涉及病毒体的动物来源的德语新闻,为确认德国病毒专家说的动物是“貉”还是“獾”,由于不同字典给出的译文不同,大家不断查阅各类字典词典,反复核查维基百科德文版、法文版、英文版,再对照动物的实物图等,两个小时转瞬即逝。

刚开始,多元背景也让这支团队遇到不少困扰。“差异不仅出现在各个语种,也体现在各个细节,比如大家匆忙提交的初稿往往字体字号不一、格式五花八门;又比如各个语种对同一个专有名词可能译法不一,需要协调商定。”对于欧洲疫情动态报告团队负责人毛小红老师来说,确保传达的信息准确、及时,是编写这份报告的基本目标。

繁杂的外媒消息中,师生们发现事实与假象交织、观点与偏见混杂。即将直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硕士的法语系大四学生杨肇祎表示,“在整理各方发布的法国疫情信息时,我深刻感受到‘媒体立场’的存在,看似客观的新闻表象下也隐藏着选择性。保持批判性思维,关注各方叙事,才能避免被误导。” 客观真实不误导,是大家追求的另一目标。为了不断提升报告质量,大家时不时会分组召开线上讨论,有时一聊就是三个小时。各个语种师生讨论、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如今,报告无论是配图还是文字编写,风格逻辑都越发统一。

瑞典语专业沈赟璐老师撰写瑞典疫情动态

“经过这段时间的探索磨合,大家俨然在很多方面形成了‘共同体’意识,每个人都自发地在保障这个体系的顺畅运转。”毛小红老师感叹,报告效率和质量的显著提升,离不开各专业老师和同学团队协作的精神、教学相长的意识,离不开团队成员细致有序的分工, 离不开审稿老师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审校,更离不开外语人“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初心与情怀。“我想这支团队不会止步,希望未来能推出更多专题、开拓更多视角,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我们研究欧洲、通达欧洲的能力,同时为读者带来更多体验,激发更多思考。”


 一块先锋“试验田”:让书本知识与时代接轨

“学任何一样东西,最高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去投入全身心认真做吧。”在西班牙语系学生周玺看来,参与疫情报告给自己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观察方式,“以往专业课上学的是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但是这次通过做西班牙的疫情动态,我开始关注更多政治经济、医疗卫生、交通民生以及一些民间舆论内容,去真正的获取第一手资料、学以致用,把课堂上学到的单词语法和这个时代真正地接轨。”

事实上,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加强国别区域研究和人才培养都非常迫切。波兰语专业的毛蕊老师认为:“新闻是最真实、最新鲜的语料,参与疫情报告让学生不再仅仅学习编写好的教材,而是直接参与到全球共同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的话题中来,显著地提高了学生对当今国际社会的正确认知与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对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深化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具有相当的实际性意义。”

毛蕊老师指导波兰语学生编写疫情报告

(滑动右图查看更多)

上外自2014年提出 “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发展愿景以来,持续推进学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国家储备具有理论功底、系统知识方法能力体系的高层次外交人才和研究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欧洲疫情报告编撰团队的探索可以被看成是学校进一步培育区域国别人才的一块先锋“试验田”

2019年,上外“区域国别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入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计划结合学校多语种优势和学科特色,培养高级外交、外事、外经贸等高层次区域国别研究人才,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和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新机制和新平台,最终服务于国家与地方建设的战略需求。

2019年7月,上外举办"区域国别特色研究生项目夏令营”

传统的学科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和国家大局对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上外作为一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人文社科类大学,有责任把世界格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大学发展紧紧联系起来,去思考和探索以人才培养为抓手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国际话语能力的有效路径,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深耕“试验田”,创新不停步。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特色研究生班等也许正是上外在近年来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探索中的一批硕果初结的“良种”,更多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正在经历“优选”“培植”,在高水平协同创新、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沃土上,枝繁叶茂出“硕果”


 相关阅读 

 智援战“疫” | 上外欧亚班与他们的70份简报

□ 智援战“疫” | 中阿中心传递的国际声援“正能量”


采写 | 钱俊妮

编辑 | 李磊  钱俊妮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

服务号:SISUers / 订阅号:sisu19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