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银| 唐朝银饼饼的自述,请叫我“富贵儿”~

唐美丽 陕西历史博物馆 2021-04-07


我们兄弟姐妹是在何家村唐代窖藏里被发现的,一共22件,我只是其中之一。我们都是银质,圆圆胖胖的,非常有福气的展示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遗宝展厅。


大家一定想知道,
我们是做什么用的吧?
我为什么叫“富贵儿”~?
我在当时能换多少米?
又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
读完你就懂我了

地方向中央交税的税银

相信对唐代历史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唐初由于白银的开采量很小,白银并没有作为法定货币,主要在进贡和缴纳赋税时才用得到。我们一般就是地方向中央交税的税银。在唐代,赋税银科目繁杂,有“庸调”“窟课”“采丁课”“和市”银等。
 
这些银饼錾文反映了唐开元年间岭南地区可能用银缴纳赋税。錾文银饼,浇铸成型,表面有锤操痕迹。“怀集”、“洊安”属唐代岭南道,是当时重要的产银、用银地区。

“怀集庸调”银饼


唐开元十年(722年)

最大径10.8厘米,厚0.3-0.8厘米,422克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怀集庸调银饼。正面刻有铭文五行:“怀集县开十庸调银十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其中“开十”当是开元十年的省称。怀集县故治在今广东怀集县,唐时属于岭南道广州。 

“洊安庸调”银饼


唐开元十九年(731年)

最大径9.6厘米,厚0.38-0.8厘米,至428克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洊安庸调银饼三件。两件刻铭相同:“洊安县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专知官彭崇嗣典梁海匠王定”。另一件银饼的铭文只是最后三字为“匠陈宾”,背部也有刻铭“陈宾”。洊安县在唐时也属于岭南道广州,故治在今广东怀集县西。


庸调银饼是唐代的赋税银。唐代实行的赋税制度,在实行“两税法”之前,实行的是“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


以征收谷物、布匹或为朝廷服役为主。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服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二日,是为正役,不服役者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为庸;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唐代初期,地方向朝廷缴纳赋税是以布匹和粮食为主。

 

当时庸调都是交纳布匹,不用银。但是《旧唐书·食货志》和《唐六典》都记载,在开元、天宝年间,“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也就是说金银珠宝都可以替代庸调交纳的布匹。

当时有人把庸调所收的布帛专门折变成金银珠宝等“轻货”,然后运输到京城国库,称为“变造”。另外也有些地区偏远,布匹和粮食体积庞大,也很重,而且在路途上还容易损失,所以后来为了方便,减轻运输的辛劳,就将这些东西折合成等价的银饼了。
 



所以这几块标明开元十年和十九年的庸调银饼,正是岭南道怀集、洊安两县用庸调布帛变换成白银,并冶铸成重量标准的银饼输入国库的。岭南道以银代赋,也有其客观条件,唐以前岭南即盛产金银,到了唐代生产力提高,岭南道贡银的有二十九郡。

怀集县在唐代是一个很普通的县,当时当属边远地区,不能跟长安、万年这样的京畿大县相比,但是,能上缴这么多银饼到长安,从侧面反映出盛唐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

这不免让人想起唐代诗人杜甫《忆昔》中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我肩负岭南道(广东)的赋税千里迢迢至长安,有飞机高铁的你一定不知道那有多遥远。又因某种原因我随大批珍宝同藏何家村地下。何家村遗宝是盛唐的缩影,没有何家村这块银饼,你可能不会知道,唐时还有一个盛产金银的怀集县、洊安县。怀集、洊安的庸银能到大唐长安,侧面说明唐朝道路的繁荣,以及当时政权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力。



另外,我身上的“开元十九年”这几个字明确了制作年份。别小看这几个字,它可为文物专家了解何家村唐代窖藏文物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大家走近仔细看时,就会发现我的兄弟姐妹身上所刻的文字内容包括:县名、纪年、来源、重量、负责官员以及工匠的姓名等。
 


比如说,我那有墨书题记的弟弟,他表面粗糙未经锤揲。正面还墨书“东市库郝景五十二两四钱”。“东市”是唐代长安城著名的两市之一。唐朝政府在长安东、西市设有京都市令、平准署令等官职。

学者认为东市库银饼可能即是东市平准之物,或是官营邸店的税钱易为银后铸成银饼。因此,他的制作工艺相对我们而言就显得粗糙了许多。

这十两的银饼在当时能换多少米?

又大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多少钱?


古代的计量单位中,一般的最小单位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石)。升和斗为最常用的计量单位。


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南宋末年一斛改为五斗。一斛在今天折合为一百二十斤,一斗等于十二斤。但古代计量十分混乱,一时一地皆不同,上下经常浮动,有时候浮动的幅度还不小。


《旧唐书·玄宗纪》云:“开元十三年,时累年丰稔,东都米斗十钱,青齐米斗五钱。”东都指洛阳,青州齐州在今天山东境内。这几个地方具有指标意义,可证米价偏低是普遍现象。据记载,长安洛阳米价最低的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时,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一直到开元二十八年,“频岁丰稔,京师米斛不满二百。”折合下来,一斗不到二十钱。

让我们按照洛阳米价最低时的每斗十三文来算

1两银子=1000文铜钱

10两银子=10000文铜钱

10000文÷13文 =769.23斗米    

在开元十四年,10两银子可以买769.23斗米。


那么,769.23斗米在现在大概是多少?

10斗米=1石    唐代1石现代53公斤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所差别)

769.23斗米÷10斗米 =76.923石

76.923石×53公斤=4076.919公斤   

哇塞!大约是现代4076.919公斤的米


我们再算算

如果按照1公斤米6元来算

(按大米的一般市价算)

4076.919公斤×6元=24461.514元

惊呆了吧!
10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我们的24461.514元
这可以买多少我们的皇后玉玺公交卡啊!

以此看来
只要拥有一枚银饼
你在唐朝就是妥妥的大户、富贵人家!
(嘻嘻~当然,一般人也不会有的)


财富储藏或加工金银器的原材料

在唐代,银饼收纳到国库后是不再流通的,只是作为财富储藏或作为加工金银器的原材料。我们只有再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金银器才能发挥其价值,比如说首饰、酒器、摆件等。所以我们按收藏入库时的模样保存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由此可以推测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文物年代基本不会晚于制作我们的年代太久。

欣赏一组何家村遗宝中的精美银器

狩猎纹高足银杯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鎏金双狮纹银碗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鎏金双雁纹银盒

鎏金海兽水波纹银碗

漂亮吧!好看吧!
戳这里☟☟☟
是你想知道的大唐遗宝(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三)——大唐遗宝)



上期超链接在这 ☟☟☟

杂器| 理科钢铁直男的爆款数学课,速来围观


让我们来看看

你答对了吗?




参考文献:
《如果文物会说话》
《神韵与辉煌》
 
校阅 审核:曹琳娜
编辑 校对:董于鑫
特别感谢:刘芃老师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一)——从“头”说起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二)——脂泽粉黛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三)——大唐遗宝

《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四)——粟特风情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五)——云想衣裳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六)——熠熠铜镜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七)——长安娱乐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八)——玉盘珍馐

青铜 |来自西周的关爱提示:勤洗手 少生病

玉杂|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水晶多曲长杯

杂器| 理科钢铁直男的爆款数学课,速来围观

壁画|您的好友唐墓壁画邀请您:像爱护文物一样爱护动物

金银|穿越千年的绝美头饰

玉杂|隋唐玻璃器:愿你通透 纯净 无瑕

金银|从秦公一号大墓金器一组浅谈秦国金器

青铜 | 龙的自述

青铜|函皇父鼎: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青铜器

青铜器|带你走近秦国的“大橙武”——青铜剑

玉杂| 皇后之玺背后的传奇故事

金银| 是时候亮出我的“走龙线”了

金银| 一条铜蚕见证一条丝路

金银| 原来你是这样的银碗

金银| 白富美专用唐代高级香包——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金银 | 女为悦己者容

玉杂 | 来自大唐的无线“兔标”

漫画| 华夏创始人黄帝的故事(壹)

我知道你好奇壁画保护与揭取的秘密……

陕历博里的诗词大会,周秦汉唐的诗词打开方式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投稿合作邮箱:7490433@qq.com

长按扫描关注,把历史随身携带



点亮“在看” 青春不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