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1年第三期目录摘要
No.3
2021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三期 目录摘要
建党百年
论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坚定意志
黄力之
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四个特征
齐卫平
特稿
性格现象学的问题与可能
倪梁康
哲学与文化
“普遍历史”构思的文明论困局
陈 赟
上下与方圆:早期天地观念的空间意象及其德性意义
翟奎凤
历史研究
千年历史的一朝终结:科举造就士人和士议倾覆科举
杨国强
从冷战国际史到冷战全球史:国内冷战史研究范式的多样化趋势
王 栋 殷晴飞
文学研究
物质文化转向中的事件进路
刘 阳
论本雅明悲悼剧研究中的文学史方法
姚云帆
科幻小说与帝国:俄罗斯白银时代小说的大众化景观
林精华
管理问题探讨
社群互动仪式、情感能量和粉丝忠诚
薛海波
企业家慈善行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
王振源 龙偲偲 陈 阳 余明阳
高管地域文化多样性与企业创新
李 真 李星月
上海市家庭监护困境儿童保护的机制、问题与对策
黄晨熹 薛媛媛 陈 婷
【编者按】
百年奋斗,铸就百年辉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百年奋斗,铸就百年辉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团结奋进,使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一去不返,使现代化的场景在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华夏大地上渐次展开。这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着世界。百年来的奋斗不仅在物质层面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精神层面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因子和动力。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创造的经验,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谱系、内涵与特点,无疑是从学术视角回望历史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期刊发的齐卫平教授、黄力之教授的两篇特约论文,即体现了这方面的努力。
论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坚定意志
黄力之
摘 要: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被称为冲出“历史三峡”。中国共产党有着实现现代化的坚定意志。中国共产党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定位在现代化的中国,为现代化构筑了历史平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现代化航程。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的推进,一是为现代化正名;二是确定现代化的参照系主要在发达国家,以赶上时代为改革之目的;三是承认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习近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党的几代领导人追求现代化的坚定意志并开拓前行。一方面,在逆全球化思潮肆虐时,坚持全球化、坚持对外开放的思想不动摇;另一方面,面对内部的“现代化即西化”思潮,区分清楚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坚守现代化,拒绝全盘西化。同时,习近平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看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意志
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四个特征
齐卫平
摘 要:百年历史实践构筑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以红色基因为生成基础,红色基因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基本底色和深刻内涵。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人民性特征,提供了百年历史实践中始终践行初心使命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斗争性特征,激发出不畏艰险进行伟大斗争的强大战斗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实践性特征,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红色基因的创新性特征,为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脉搏开拓奋进明确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是百年历史实践留下的宝贵财富,红色基因在党的生命延续中始终被传承赓续,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
关键词: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红色基因;特征
性格现象学的问题与可能
倪梁康
摘 要:普凡德尔的性格学研究是否可以被称作“性格现象学”?名称问题当然只是次要的问题,在这里主要是关系并取决于首要的方法问题,即普凡德尔在他的性格研究和性格分析中使用的手段是否属于现象学的方法。这里可以给出一个初步的回答:如果意识现象学的方法由两方面构成:作为超越论还原的反思和作为本质还原的本质直观,那么普凡德尔的性格学研究的基础部分毫无疑问首先是本质的、理论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性格现象学”,接下来才可能是他所说的“性格价值论”和“性格法则学”。而且他的性格学也有别于实验心理学和心理分析及其实验观察方式,因为普凡德尔的性格研究主要是在对本己主体的反思和对他人主体的同感理解中进行的。
关键词:性格;现象学;普凡德尔;胡塞尔;荣格
“普遍历史”构思的文明论困局
陈 赟
摘 要:以思辨形态构建“普遍历史”的努力,作为一种思想规划与思想实验,它根基于基督教救赎史与末世论的思想架构,以超越的普遍性应对历史生存中的无常体验。然而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以下问题:历史目的与历史主体的断裂,使得历史本身脱离了具体个人的生存;历史中的生存本来是参与性的,但在普遍历史构思中具体个人反而成为旁观者;由于历史体验中的无常感受被等同于意义虚无体验,历史意义于是被构思为来自超越性的历史目的之植入,因而历史中的生存被贬抑为一种克服历史本身而朝向超越性终点的驿站。由此隐藏在近代西方普遍历史构思中的恰恰是一种逃离历史的非历史性意识,这意味着作为一种思想实验的普遍历史规划的内在危机。
关键词:普遍历史;黑格尔;意义;精神
上下与方圆:早期天地观念的空间意象及其德性意义
翟奎凤
摘 要:“天地”是中国古典思想的重要标志性范畴,它渊源甚早,大体上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我们今天很多耳熟能详的关于天地的成语、词语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从空间意象来说,“天上地下”“天圆地方”是最古老也是影响最大的两大天地观念。由“天上地下”派生衍化出“天高地下”“天高地厚”之说,进而以高明/博厚、自强/厚载论天地之德。受古老的盖天说天文思想影响,古人还把天地想象为圆盖和大车,万物都在天地的覆载之中,天覆地载,至公无私,无所不容。“天圆地方”观念也派生出“戴天履地”的说法,甚至以头、帽之圆象天,足、鞋之方象地;同时,方圆与幽明、规矩在意象上也对应关联起来,天圆而明为规,地幽而方为矩。空间意象上的天地观念相应地也关联着德性和智性修养,如高明、博厚、无私、宽容、圆而神、方以智等等。这些天地观念和精神修养影响深远,在中华文明思想体系中有着奠基性意义。由“天上地下”也衍化出一种“天尊地卑”的思想,甚至等而下之与礼制秩序“君尊臣卑”对应起来,这是早期天地思想在君主专制社会中的一种异化。
关键词:天地观念;空间意象;德性
千年历史的一朝终结:科举造就士人和士议倾覆科举
杨国强
摘 要:自隋唐之后的一千三百多年里,科举制度因“凭文而取”不能知人而久被非议;明清两朝的五百多年间,又因化四书为时文的八股取士而更多了一重“束缚天下之耳目聪明”的非议。然而以历史说由来,则“凭文而取”生成于纠选举之“相率为伪”的过程之中,立意在于维持公平;四书化为时文,是取士的同时又在借利禄之途以助成一世教化,立意在于纳天下人心于“义理之域”。两头的矛盾说明,其久被非议的弊端与其产生和存在的历史理由同出于一个源头,因此千年之间,科举制度的延续和非科举的论说便长久地共存于一个一个王朝的兴衰起落之间,成为一种恒定不变的历史现象。自 19 世纪中叶开始,中西交冲于西人的苦苦逼扼之下,而后是中国人为回应西人的逼来而审视西人,因审视西人而对比中西,因对比中西而变法图强。这个过程引来西人的“新学新艺”说富说强,直接冲击了中国的义理之学,其推论演绎又最终归咎于科举取士的不能应对世变。由此形成的是另一种非科举的理路,这种理路越出了此前一千多年里非议科举的旧道理,却能够与时势的危迫交相呼应而合为朝野共鸣,并匆迫地促成了兴学堂,停科举。当日的匆迫改变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又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种种矛盾。时人谓之“世事原随士议迁,眼前推倒三千年”。
关键词:科举制度;士人;士议;变法;学堂
从冷战国际史到冷战全球史:国内冷战史研究范式的多样化趋势
王 栋 殷晴飞
摘 要:近十年来,国内冷战史研究受全球史研究兴盛的影响,其研究范式出现了以史料多元化与视角多样化为主要特征和动力的多样化趋势。国内冷战史学界在积极使用和拓展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重视引入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视角与材料运用方法,将研究对象从国家行为体扩大到社会、文化、技术等领域,在学科交叉基础上形成了有新意的冷战叙事,开启了一个由冷战国际史到冷战全球史的学术进程。国内冷战全球史研究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来自学科内部与外部的挑战。这些挑战既反映国内冷战史发展的问题和局限,也构成了新的学术增长点。随着当代研究者与冷战史在时间距离上的不断拉大,史家需要将冷战放入现代化与全球化的长程历史中加以审视。
关键词:冷战史;全球史;新趋势;多样化;学科建设
物质文化转向中的事件进路
刘 阳
摘 要: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物质文化转向,内含着一条重要而尚未引起充分注意的事件进路。马里翁在现象学层面上证明事件是现象自身给出者,为物质性奠定事件基础,客观上引出了“作为事件的物质性”的两种代表方案,它们共同提供了唯物的扬弃面。因为有别于德勒兹以虚拟引出纯粹事件,以及巴迪欧赋予事件以绝对的超越性、却在与公理前提的内在矛盾中仍趋向必然性,齐泽克扬弃了两者,既肯定独异性潜能而展开唯物内涵中的非物质成分,又坚持唯物原则而避免将之理想化以致重蹈庸俗唯物主义。迈克尔·马德沿此进一步倡导“后解构现实主义”,在更为晚近的语境中深化了从事件角度把握物的议题。这条深描唯物主义的事件进路,由此有力推动了物质文化转向的当代进程。
关键词:物质文化转向;事件;现象;非物质;后解构现实主义
论本雅明悲悼剧研究中的文学史方法
姚云帆
摘 要:《认识批判序言》是本雅明《德意志悲悼剧的起源》的序言。它并非仅仅是一篇哲学论文,而是蕴含了本雅明特殊的文学史研究方法。通过区分“理念”和“概念”所体现的两种普遍性,本雅明将“悲悼剧”定义为一种“理念”,并将之置于文艺复兴戏剧和社会转型的前历史和后历史的处境中,从而以悲悼剧这一极端特殊的范例,呈现同时代戏剧发展的普遍图景。这一研究呈现出细节和普遍性的辩证综合,反对以线性进化论为基础的文学史书写方式。
关键词:悲悼剧;理念;概念;线性进化
科幻小说与帝国:俄罗斯白银时代小说的大众化景观
林精华
摘 要:19—20 世纪之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疆域连片的帝国,帝俄为继续殖民扩张和对所辖国土的内部殖民治理,便同英、法、德等国家一样,强劲发展科技并广泛运用科技成果,这意外地进一步刺激了思想,扩展了审美空间,从而助力文化繁荣的白银时代之生成,科幻小说乃其中重要的文学景观。这样的潮流,没有因布尔什维克政权在意识形态上反西方和资本主义而终止。由于新生的苏俄国家意识到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借助帝俄时代所累积的科技基础,维持甚至扩大帝俄版图而成为红色帝国,使得科幻小说在 20 世纪 20年代初持续繁荣,并进一步凸显和西欧科幻小说的不同诗学特征。
关键词:帝国;白银时代;科幻小说;科技进步;(反)乌托邦
社群互动仪式、情感能量和粉丝忠诚
薛海波
摘 要:品牌社群因其能够网聚诸多忠诚于品牌的铁杆粉丝而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从品牌社群基本特征——社群互动仪式切入,探究其影响粉丝忠诚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有鉴于此,基于前人量表,结合粉丝群体访谈,设计问卷并调研,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收集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发现:社群互动仪式包含人际互动仪式和自我互动仪式两个维度,它们对粉丝忠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情感能量在社群互动仪式影响粉丝忠诚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此中介效应又受到网络密度的调节。以上发现是对现有品牌社群理论研究深度的进一步拓展,同时也在实践上为企业提供了新营销启示。
关键词:社群互动仪式;粉丝忠诚;情感能量;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
企业家慈善行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
王振源 龙偲偲 陈 阳 余明阳
摘 要: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和名人认同理论,创新性地构建企业家认同的概念,探讨企业家慈善行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并对 272 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企业家捐钱、捐时间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家的认知认同,但企业家捐钱在情感认同方面无显著影响;相较于捐钱,捐时间对于消费者对企业家的认知认同与情感认同影响更大;认知认同与情感认同均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认知认同分别在捐钱、捐时间与购买意愿中起中介作用;情感认同在捐时间与购买意愿中起中介作用,而在捐钱与购买意愿中不起中介作用。上述研究结论揭示出企业家慈善行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作用路径,对企业家认同和企业家慈善行为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关键词:企业家慈善行为;企业家认同;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购买意愿
高管地域文化多样性与企业创新
李 真 李星月
摘 要:从文化这一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出发,研究高管团队地域文化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对正式性制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地域文化多样性可以通过抑制管理层短视、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缓解融资约束等三种机制对企业创新形成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地区和行业环境下高管地域文化多样性对企业创新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与非沿海地区和传统行业相比,沿海地区以及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高管地域文化多样性更易促进企业创新;此外,高管地域文化多样性作为一种企业内部非正式制度与法律、政府补贴等外部正式性制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强替代效应,它能够有效地弥补正式性制度在促进微观经济创新方面的不足。可见,从企业层面来讲,中国地域文化多样性在促进企业创新探索及决策科学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政府层面来讲,应当正视并充分利用我国独特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规制作用。
关键词:企业高管;地域文化多样性;企业创新;非正式制度调节
上海市家庭监护困境儿童保护的机制、问题与对策
黄晨熹 薛媛媛 陈 婷
摘 要: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的困境儿童保护是儿童保护中的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2016 年以来上海市积极探索监护困境儿童保护机制,开展摸底排查,建立临时监护照料场所,健全安全保障机制,但在发现报告机制、临时照料、离站安置和保障帮扶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困境和问题。为此,论文在借鉴相关经验基础上,从理念、法律、机构设置和专业引进等角度提出进一步完善监护困境儿童保护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监护困境儿童;保护机制;问题与对策
上期回顾
再写中国伦理学[美] 迈克尔·斯洛特丨无处不在的情感:以阴阳观之刘悦笛丨中国伦理的知行合一起点何处寻?——论“生生”伦理与哲学何以可能胡芮丨严复与近代儒家伦理话语体系的古今之变中国史研究唐启华丨陆徵祥与顾维钧之传承与交谊许纪霖丨绅士、名士、斗士与流氓——知识人的内战与“文化惯习”的冲突(1924—1926)
张剑丨民初学术评议:超前制度设计的失败
国家话语生态研究胡键丨语言、话语与中国的对外传播吴赟, 李伟丨中国文化的视觉翻译:概念、议题与个案应用
甘莅豪丨论新闻报道中的误导性行为
城市社会工作问题研究徐延辉, 赖东鹏丨民生风险感知与城市居民的精神健康研究熊琼, 刘敏, 申琳芸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失独老人脆弱性研究——基于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的调查
何雪松, 刘莉丨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工作的标准化——以上海的三个机构为例
吴同, 胡洁人丨柔性治理:基层权力的非正式关系运作及其实现机制——以S市信访社工实践为例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叶俊焘 丨聚集居住与农民工工资——来自CLDS数据的实证张樨樨丨房价泡沫抑制了生育率复苏吗?——论生育率与房价的动态因果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微信矩阵
华东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东师大学报
教育科学版
华东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Statistical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