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国宝会说话》今夜来袭,第一季文物劲爆剧透!

2018-01-01 羽林郎 博物馆丨看展览

今天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一季(1—25集,每集5分钟)

晚上十点 CCTV9

震撼来袭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526cgtpso&width=500&height=375&auto=0

第一季预告片


文物纷纷“成精”

不仅会说话,更会开撩


来自微博@西安半坡志愿者队


想知道有哪些文物将在节目里说出自己的故事吗?想知道那25件文物本尊究竟来自于哪儿吗?


这份节目单+介绍拿好不谢,听说预习完功课再看纪录片效果更好哦~


1

人头壶 




出生年代: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身高三围:高23、底径6.3厘米。

1953年出土于西洛南。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泥质红陶。器呈人头葫芦身形,平底,壶背上有流,可盛水。它既是生活实用器皿,又是陶塑人头像的艺术品。

 

人仰头,眉清目秀,细鼻,小口,面带笑容,神态安详,似为少女形象。(少女...少...女...)


2

贾湖骨笛 



出生年代:新石器时代 裴李岗文化

身高三围:长23.1厘米、七孔。

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河南博物院藏。

 

这件骨笛对于看过《国家宝藏》的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


贾湖遗址发现的25支骨笛,是用鹤鸟肢骨所制,一般长20厘米左右,口径1厘米左右,形式固定,制作规范。


骨笛一侧钻有7个形音孔,每孔间距基本相等,其中在6孔与7孔之间靠近7孔处另钻一调音小孔。


相关阅读:

一诗一文物:谁家玉笛暗飞声


3

陶鹰鼎  



出生年代: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身高三围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

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国家博物馆藏。

 

陶鼎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


鹰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鹰眼圆睁,喙部有力呈钩状。


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紧密结合似背抱状,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相关阅读:

陶鹰鼎(上):一个鸡食盆,居然被萨马兰奇亲手挑中,成了北京奥运会的“申奥大使”

陶鹰鼎(中):中国首次正规考古发掘,竟是这个瑞典人主导的。。。

陶鹰鼎(下):安特生与仰韶文化


4

龙山蛋壳黑陶杯 



出生年代: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

身高三围:通高19.5厘米,口径4.7厘米。

1973年出土于山东日照东海峪。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杯为泥质黑陶,喇叭形口,深腹,圆底的杯形,下加细长柄,柄中部凸起一段作鼓腹状,表面布满竖向细小镂孔,整齐匀和,柄下端为圆足形座,腹部饰有弦纹。


造型别致秀美,制作精巧,杯身最薄处不足0.5毫米。


5

红山玉龙  



出生年代: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身高三围:高26厘米。

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国家博物馆藏。

 

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10秒“个人”宣传片里的它应该美白磨皮加滤镜了)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相关阅读:

文物丨铁钩子?它的发现者最初也是这么认为的


6

 凌家滩玉版玉龟  



出生年代:新石器时代

身高三围:长9.4厘米,高4.6厘米,宽7.5厘米,厚0.3-0.6厘米。

1987年出土于安徽含山县凌家遗址。故宫博物院藏。

 

玉龟,灰白色。圆雕,分龟背甲和腹甲两部分。


背甲,圆弧形,背上有脊,龟纹,两边各对钻二圆孔,两孔之间雕刻凹槽,背甲尾部对钻四个圆孔。


腹甲,中部较平,两边侧略弧。腹甲的两侧与背甲钻对应处也对钻两圆孔,腹甲尾部对钻一圆孔,这些上下对应的孔应是栓绳固定之用。


出土时长方形刻纹玉片(玉版)夹龟腹背甲之间。


玉版,牙黄色,两面精磨平面为长方形,两短边略内弧。玉版上刻划有八角星纹等纹饰。


7

 良渚玉琮王  



出生年代: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身高三围:高8.9厘米,宽17.6厘米。

1986年出土于浙江余杭反山12号墓。浙江省博物馆藏。


它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玉琮,故有“琮王”之称,重6.5公斤。


器身纹饰复杂,四面竖槽的上下各有一个高3厘米,宽4厘米的“神徽”,全器共8个。


8

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出生年代:二里头文化

身高三围:长度16.5厘米、宽度8厘米~12厘米。

1984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洛阳博物馆藏。


铜牌饰四角纯圆,略呈亚腰形,上部略宽,下部内收,两侧各有对称环纽,边框内呈镂空、抽象的兽面图案,兽面之间镶嵌着21行共数百片绿松石。

 

整个牌面微凸,大体分为上下两区。上区略宽,最上部如一擎柱,两侧各有一鸟形物相对守护,其下饰勾连纹;下区饰勾形眉、橄榄形眼。


9

 殷墟甲骨   



海报中的甲骨:

虹刻辞牛骨

出生年代:商

身高三围:长32.2厘米、宽19.8厘米。

国家博物馆藏。


这块牛肩胛骨正、反面刻有卜辞9条,字口涂朱,内容是贞问一旬之内的灾祸,辞中记载庚戌日出现虹。


10

 后母戊鼎



出生年代:商

身高三围: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国家博物馆藏。


后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

 

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


相关阅读:

镇馆之宝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的定名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


11

妇好玉凤 




出生年代:商

身高三围长13.8厘米、宽3.2厘米、厚0.8厘米

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国家博物馆藏。


玉为黄褐色,镂空雕刻。


形状为侧首回身状,头似公鸡,头顶有齿脊状冠。圆眼,尖喙,胸部向外凸起,与尾连成弧线形。短翅长尾,尾翎分开两叉。爪卧胸下,背中间有一突,突中有一小圆孔,可佩带。翅膀上雕刻四条阳线以饰翎纹。


12

鸮尊



出生年代:商后期 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身高三围:高45.9厘米、口长径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2厘米、重16.7千克

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河南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尊为盛酒器,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口内壁铸铭文“妇好”。


整器为一站立鸮形,器盖置于鸮首后部,鸮昂首,歧冠高耸,“臣”字状目,小耳,钩喙,胸略凸前,双翅并拢,两爪粗壮,四趾抓地,宽尾下垂。


相关阅读:

妇好鸮尊,第一“戎”器


13

利簋 



出生年代:西周武王时期

身高三围: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方座长、宽20.2厘米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零口。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簋为盛食器。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相关阅读:

武王灭商的证据——利簋(上)

武王灭商的证据——利簋(中)

武王灭商的证据——利簋(下)


14

何尊  



出生年代:西周早期

身高三围:通高39厘米,重14.6公斤。

1963年出土于宝鸡贾村塬。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尊为盛酒器。何尊椭方的体形显得造型优美,口圆外敞形制方便装酒、舀酒。


通体四道扉棱,上部纹饰以芭蕉叶和蛇点缀,腹部为饕餮纹,采用高浮雕的手法。下部为凤鸟纹,以云雷纹垫底。

 

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铭文中“余其宅兹中国”的“中国”是方位词,即中心、中央,表示国之中央。“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发现。


相关阅读:

“中国”一词的由来,原本不是你知道的那个意思!


15

玉组佩 



出生年代:西周

身高三围:最大璜长15.8厘米。

1993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山西博物院藏。

 

玉组佩由玉璜、玉珩、玉管、料珠、玛瑙管等组成,共有204件。整个玉组佩展开长达2米,纹饰多用双勾技法,工艺精湛。下端2件玉雁昂首展翅,生动活泼。


16

三星堆青铜人像 



出生年代:相当于中原文化夏代晚期至商代后期

身高三围: 通宽20.6、残高29厘米。 

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三星堆博物馆藏。


一号坑A型人头像。头部为子母口形,原套接有顶饰或戴冠,脑后发际线清晰可见。人像被塑成杏状立眼,蒜头鼻,高鼻梁。其双唇紧闭,似略带笑容,下颌宽圆,面部丰腴饱满。


17

三星堆青铜神树  



出生年代:相当于中原文化夏代晚期至商代后期

身高三围:树干残高359、通高396厘米   

出土于二号祭祀坑。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神树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使用了套铸、铆铸、嵌铸等工艺,树干顶部及龙身后段略有残缺。

 

铜树底座呈穹窿形,其下为圆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边三角状镂空虚块面构成,三面间以内擫势的三足相连属,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座上铸饰象征太阳的“☉”纹与云气纹。


树铸于“神山之巅”的正中,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全树共二十七枚果实,九只鸟。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


相关阅读:

如果三星堆博物馆上了《国家宝藏》……

 

18

太阳神鸟金箔  



出生年代: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

身高三围: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

金沙博物馆藏。


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


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


相关阅读:

文物 | 「太阳神鸟」金箔背后的古蜀崇拜 

 

19

大克鼎 



出生年代:西周晚期

身高三围: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径75.6厘米。

1890年陕西扶风出土。上海博物馆藏。


鼎口有大型双立耳,口沿微敛,方唇宽沿,腹略鼓而垂,称敛口侈腹,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

 

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饕餮纹,相接处有突出的棱脊,凡六出;腹部饰一条两方连续的大窃曲纹(即波曲纹),环绕全器一周。鼎足上部另饰有突出的饕餮形象三组。鼎耳饰有相对的龙纹。

 

鼎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


20

古滇国贮贝器 



狩猎场面贮贝器

出生年代:战国

身高三围:盖径为35厘米,高62.1厘米。

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云南省博物馆藏。


该贮贝器是以两个铜鼓叠摞组成,下鼓鼓面为底,上鼓鼓面毁弃,另铸一盖,出土时里面盛满货贝,属于铜鼓形贮贝器的范畴。


器盖上雕铸了滇族的一个狩猎场面:三位佩剑的滇族武士正在兴致勃勃地狩猎,其中两人骑马,一人徒步,他们使用的武器是长矛,并有两只猎犬相助,追逐猎捕的对象有鹿两只,狐一只。


21

莲鹤方壶 



出生年代:春秋时期

身高三围:高120厘米,口径31厘米。重64.28公斤,口为方形,长30.5厘米,宽54厘米。

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城关李家楼村,河南博物院藏。

 

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


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


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仙鹤似乎在昂首振翅。 


22

曾侯乙尊盘


出生年代:战国早期

身高三围: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深12厘米。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湖北省博物馆藏。

 

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颈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铜盘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盘内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


23

越王勾践剑 



出生年代:春秋晚期

身高三围: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

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位也已经是老朋友了,相信大家对于“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还记忆犹新。


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


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相关阅读:

文物 | 越王勾践剑为何出土于战国楚墓?又为何千年不锈?


24

 错金银铜版兆域图 


局部


出生年代:战国

身高三围:长96 cm,宽48 cm。

1983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古墓,河北博物院藏。


兆域图为中山王陵区的建筑规划图。铜版上的方向上面为南,下面为北。


图版的中心部位,用金片嵌出五个享堂建筑的轮廓线,有王堂、哀后堂、王后堂和两个夫人堂。王堂上部铸有国王命令修建陵墓的诏书。


25

 虎符  


杜虎符



出生年代:战国晚期到秦代

身高三围: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

1973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郊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杜虎符是左半符,造型是一只昂首雄姿的老虎,尾巴向上蜷曲。背面铸有卯槽和孔,用于连接另一半虎符。

 

虎符上的错金铭文,9行40字小篆清楚的说明了虎符的作用。“符”既是中国古代信物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

 

阳陵虎符




出生年代:秦

身高三围:长8.9厘米、宽2.1厘米、高3.4厘米。

国家博物馆藏。

 

此符是秦始皇调动军队的凭证,用青铜铸成卧虎状,可中分为二,虎的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意为此兵符,右半存皇帝处,左半存驻扎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的统兵将领处;调动军队时,由使臣持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相关阅读:

军队在手天下我有?缺了它也不行!

国家宝藏丨国宝剧透之陕西历史博物馆



PS:节目单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你见过会说话的文物吗?


拒绝马拉松式看展!让我们一起悠哉游哉得去逛馆吧!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个人微信号,添加后拉入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