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在即,段增勇老师在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语文教学培训会议上,作了题为“教有品质的语文,做合格的语文教师”的讲话。
这番讲话,既有对应试教育中命题、复习等术的层面的指导,又有对语文教学育人价值的肯定和感激,并对年轻教师寄予殷切期望。
演讲最后,他赋诗一首:“当与尘俗同呼吸,不向蝇营争高低。但看空天蔚蓝里,晴明深处觅真知。”这首诗,代表着他的教育价值观。本文为此次演讲的实录节选。
段增勇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高中语文教研员、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语文学科专家组组长、全国高考四川阅卷场语文学科指导委员、“整本书思辨读写全案”丛书编委,被誉为四川高中语文“掌门人”。
回想我19年的一线教学经历和20多年的教育教学研究生涯,且行且思,行走在读书与教书的路上,是教语文丰富了我的生命体验,是教语文提升了我的生命感悟,是教语文让我渐渐享有了做人的尊严,也是教语文让我深刻觉解了尊贵与高贵之于一个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要。“生命,尊贵于自己的享有,高贵于永不屈从的昂扬”。站立,是生命的一种姿态,而行走,让生命呈现出姿态万千的气象。行走是一生的宿命,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行走,也只有在路上的生命,才能把生命中更多的不确定渐渐变得具有了确定性。所谓的确定,也便成为了每一个人的精气神的凝聚,那是信念和理想的逐步完型,那是品质和人格的一种自我塑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更能够深知这样的话语所富有的价值意义。尤其是青春时刻,迷茫和苦闷,追逐与抗拒,获得与失落,现实和理想,存在与荒诞,像是纷至沓来的无暇应接,让生命惶惑与苦痛,怎么办?植根灵魂深处的生命信念,才会成为一盏永不熄灭的长明灯,心海中的那条船,才会驶向生命蔚蓝色的彼岸。不向虚中求,只在实处做。内心的饱满和精神的昂扬,需要培育出落地生根的生命胚芽;生命之树的繁花盛开以及硕果累累,是心花的绽放,是精神的华光,是思想的力量,是执着的回报。在我40年来的教师生涯里,我从没忘记没有进过一天学堂的父亲在我走上讲台后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农民种庄稼,耽误的只是一季,而你们教别人的孩子,耽误的是一生。”这是父亲的心,也是天底下所有父母的心,心怀深处,是对未来的期许,对希望的执着。教育,关乎人心,关乎生命,关乎希望,关乎美好,关乎未来。我们能为之努力,并为之付出千辛万苦,不仅应该,而且值得。这是功业,更是功德。作为教师,最应该具备的功夫,就是对教材的学习与研究。这既是基本功,也是原动力,更是“核能量”。从教材结构的把握走向教学内容的确定,从教材价值的发掘走向教学价值的发现,从教材内容的廓清走向教学内容的创生,从教材体系的认知走向教学行为的抉择,既要知其一更要知其二,知其三,知其四,多元互动,融会贯通,能如此,非下苦功不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个“知”,不只是知识的建构,还是智慧的熔铸,是从知之甚少走向知之甚多,从知之甚浅走向知之甚深,从熟知走向真知,从遮蔽走向澄明,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天道酬勤,生无所息,能把人面那个“苦”字的形象,活出快乐和煦的气象,不仅足够,而且必须。这是自己对自己的致敬,也是自己对自己的尊重和善待。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向无限风光处攀援,耕耘我们的课堂田野,播种我们的讲台世界,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语文教学的根,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只有守护言语根性,语文这棵树才能枝繁叶茂,才能蓬勃参天;语文教育的魂,在言语生命的抵达,也就是思维的提升与发展,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灵活运用,更要努力完成言语学习对学生生命的浸润与养护,经由文化哺育、文化积淀、文化润育与文化泽溉,促成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书人、文化人和文明人。每一个时代都有相应的遗憾,在我与时代、我与世界,包括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以及我与我自己之间,我们应该找到一种怎样的平衡,找到一种怎样的确定,找到一种怎样的共生,这是我没给予自己生命的一种定性、定位和定向。在寻找和发现的路上,如何补课,如何补缺,如何救治遗憾,如何焕然自新,需要我们成为永远的学习者,不断把自己打开,从眼光聚焦走向视野融合,从为考试的任务教学走向为生命的责任教育,致力于为学生学习负责的教育,为学生生命负责的教育,为民族未来负责的教育。仅就教书育人而言,俯首低眉于现实,屈从追逐于功利,应景应声于时尚,都将是一种自我败坏而遗祸贻害于莘莘学子。我们应当刻骨铭心记住“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与“教育要与时代俱进”这些至理名言,我们应当深刻牢记“有教无类”“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先贤哲言,我们应当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有优质而健全的教育,都能成为自己能够成为和应该成为的人,都能成长和发展为健康、快乐、幸福的人!站立讲台,是一种职业身份的确认;站稳讲台,是专业能力的一种求证;站好讲台,是职业尊严的彰显和生命歌谣的吟唱。良相治国,良医救国,良师兴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求真、尚美、向善、向上”的教育理想,教有品质的语文,培养学生的生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生命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我们要坚守学科主体和学科本体的学科使命,做合格的语文教师,追求语文之美,实现语文之责。语文之美,既在于言语之美、思维之美,也在于审美与文化所富有的内在美质和特殊美感,更在于一切存在的诗意与道说。坚守语文之根本,努力追求多样态阅读与多元化写作的教学,让主体性的自由阅读和自主的自由写作开启语文学习的新思维和新路径。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我们要常思其变,力求其变,让变化焕然新生,让生机和活力鲜活生命存在,为人而努力,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每一代人都有着属于自己这一代的宿命,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无论经验或者教训,都是一笔笔珍贵的财富。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一面面明亮的镜子,能够让更多后继教师循路而去,或者绕道而走,或者另寻新路。仅此而看,学习,思考,研究,质疑,反思,重建,创生,也就更为重要。不迷信,不盲从,不跟风,不因循,执迷而悟,扬长补短,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这才是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学习精神。不是所有的道路都亮着绿灯,不是所有的门都敞开着。那一条条通往尊贵而高贵的道路,也一定是铺满荆棘,或者斗折蛇行,但是这条路,值得去攀援,走过去了,人生才会有更为高远而宽阔的前方和远方。那一扇扇不曾敞开的门,我们要用心要尽心真心去敲,那是命运之门,那是未知之境,那是林中空地,唯有敞开的心扉,唯有打开的眼界,才能迎来敞亮的世界,才能走进澄明的天地。当与尘俗同呼吸,不向蝇营争高低。但看空天蔚蓝里,晴明深处觅真知。
文稿 | 段增勇
排版 | 张庆
审核 | 朱埼铖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