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惠勇| 只卖“好吃的”水果
百果园率先在行业内建立了标准,我们的标准首先是——确定什么是好水果,即我们提出“好吃”是检验水果的首要标准,然后围绕好吃,建立了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同时也在探索“好吃”背后的意义。
——余惠勇
百果园经过了十多年的实践,最后退货率不足1%!这个数字很强大,说明中国这片土地上,最终消费者是可信赖的。可信中国人!这个结论,是一个有良心的企业,十几年经营结果验证的判断,特别给人提气。
“做企业就是磨豆腐给最亲的人吃”!
“功夫乃是忠信笃敬,须是实到此田地,方能觉得效验如此真切。若言功夫:更无一毫不尽,才是忠;更无一毫不实,才是信;真积力久,无一息间断,才是笃;精严缜密,无一线走作,才是敬。”
圆石重磅 | 冲击国内“水果零售第一股”的百果园是如何炼成的?| 余惠勇
生鲜作为存量市场,目前处于一种“完全竞争”的状态——进入壁垒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各家的价格水平也大同小异。作为一个有着近2万亿市场规模、刚需、高频、抗周期的行业,生鲜行业的主要构成者,一直以来都是遍布在城市街头巷尾的中小超市、蔬菜水果摊、夫妻老婆店,供应链的格局也一直较为稳定。
然而,近年来,技术的进步和创业者、投资人的不断涌入,正在加速生鲜行业供应链和产业格局的改变,越来越多有着新的模式和生态的生鲜企业被挖掘出来。
百果园就是生鲜行业“新模式玩家”的典型代表。作为国内水果专营连锁业态的开创者,百果园在5月2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意欲冲击国内“水果零售第一股”。近日,在盛景嘉成主办的圆石沙龙上,百果园创始人余惠勇系统阐述了他对生鲜零售行业“生态”的思考。
分享嘉宾
余惠勇,百果园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1991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农业蔬菜专业,后进入江西农科院从事食用菌研究和开发工作。1997年迸发水果连锁的想法,最终在2001年正式创办百果园。百果园以“让天下人享受水果好生活”为使命,致力于水果全产业链发展:在业内首创水果全品类标准体系,在终端引导诚实定价实现消费升级,在种植端引导产销协同实现产业升级。
2016年,余惠勇牵头发起成立水果行业联盟“优果联”并担任优果联董事长。还历任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副会长、深圳市连锁经营协会新一届会长。曾获得过2015年度中国农业领袖人物、中国连锁业成就奖、中国创投红树林奖年度创新人物奖、深圳商业40年十大功勋人物等多项荣誉。
精华速览
1、零售行业的“生态为王”2、“生态”怎么形成?3、品牌+技术双轮驱动的种植业生态体系4、支撑农产品生态的若干要素
百果园过去同样如此。自2001年到现在,百果园创立的21年来,前七年一直是亏损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百果园逐步摸索出一套“水果零售”新业态,开始围绕整个水果产业链的生态做布局。正是得益于这种探索,百果园才得以扭亏为盈、逐步壮大。
据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沙利文公司(Frost & Sullivan)的数据,2021年,百果园在中国所有销售水果的零售企业中位列第一,同时亦在中国所有水果专营零售企业中位列第一,规模是第二名的2.8倍。
如此庞大的水果零售生态是怎么建立的?它的起源又是什么?这里,我们要从水果行业的标准讲起。
众所周知,连锁的基础是标准,连锁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但恰恰是因为生鲜产品没有标准,或者说水果没有建立标准,所以全世界没有连锁业态。而百果园率先在行业内建立了标准,我们的标准首先是——确定什么是好水果,即我们提出“好吃”是检验水果的首要标准,然后围绕好吃,建立了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同时也在探索“好吃”背后的意义。
“好吃”意味着什么呢?
第二,好吃的就是安全的。好吃的水果有个先决条件,必须充分成熟,只有充分成熟,营养物质才能生成;而水果要充分成熟的前提是,树体必须健康,不健康的果树水果很难充分成熟,就像不健康的母体很难顺产一样;树体健康就会少打或不打农药,就像人健康就少吃药一样;因此,好吃的水果就意味着是安全的!
第三,好吃的就是生态的。好山、好水、好土壤、好植被,一句话,好的生态才能出产好吃的水果。只有人们认识规律、敬畏规律,认识自然、敬畏自然,才可能持续生产出好吃的水果。
中国的农业有一个特点:养殖业相对先进、种植业相对落后。中国的养殖行业有一大批的上市公司,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不大。而种植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20年。中国种植业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中国种植业缺少品牌,尤其是品类品牌,比如新西兰的猕猴桃品牌佳沛,美国的蓝莓品牌卓莓。今天的农产品如果做不出品牌,就一定会陷入同质化竞争,同质化竞争必然导致全产业链的价格战,进而导致整个产业链的低收益。
因此,要实现种植业的进步和革新,建立起一套品牌和技术驱动的生态体系至关重要。
农产品的品牌是要建立在全产业链的基础之上的,它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是建立全产业链的标准,也就是说,品牌的背后是标准化。而具体到建立水果的品牌,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建立顾客对于美好味道的记忆”。它有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品质稳定。今天好,明天坏,是不能形成美好味道记忆的。
我们先说品质稳定。品质稳定是品牌建立的基础,关键是建立品质标准。在百果园之前,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世界级品牌,几乎没有水果行业的从业者制定过标准。围绕“好吃”的目标,百果园制定了“四度、一味、一安全”的品牌标准:
四度,指的是水果的糖酸度、细嫩度、爽脆度、鲜度。
一味,指的是水果的香味。
一安全,指的是食品安全。
“四度、一味、一安全”的高要求背后,是对整个产业链能力的拉动和革新:以百果园自有葡萄品牌“黑藤巨峰”为例,生产黑藤巨峰这种高标准的葡萄,葡萄园产量一定要控制在2500斤以内,是普通葡萄园产量的三分之一,它对应的技术更为复杂,生产流程也与普通葡萄不同。
什么是现代的高科技农业技术体系?我认为,就是能用更低成本持续生产出更高品质产品的技术体系。一方面,要用农业机械和人工智能代替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另一方面,要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提高运营效率。然而,在宏大的技术体系加持之下,我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首先要尊重规律。我们今天的农业技术,一定是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怎么解释?我们常说今天的苹果没有苹果味,萝卜没有萝卜味,人没有人味了。为什么人没有人味,是因为今天的人已经违背规律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就是按规律去行事,同样,技术也需要尊重农作物自身的规律,不要急于求成、人为催熟。
其次要敬畏环境。作物的根系生长在土壤里面,土壤里有二十多万种原生生物和数亿种微生物,这些生物相互作用,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有益于根系所生长的环境,根系只有跟它们愉快和谐的相处,才能够吸收土壤里面的养分,才能输送给它的叶片和果实。然而,今天我们的土壤很多变成了没有原生生物和微生物很少的死土,吸收功能很差,一般的肥料无法吸收,只有上化肥才行,上了化肥,土壤吸收功能又更差。化肥越上越多,成本越来越高,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重,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第三是激活生产资料。今天所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基本上都是以提升产量为核心的传统生产资料,比如说农药化肥行业有40多家上市公司,但是传统的生产资料无法匹配新型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因此我们需要发明新型的生产资料。这些新型的生产资料一定是符合农作物规律的、能够活化土壤、有利于提升土壤通气性和微生物活跃度的生产资料,而不是站在人的角度,让农作物变大、变漂亮。如果我们能将养殖业、种植业的废弃物合理转化、变成新型的生产资料,利用这些自循环的生产资料去促进整个生态的生产良性,那么就可以拉动环保,生产的成本也可以得到有效降低。
正如上图所示,产业链的龙头是品类品牌,品牌拉动生产,生产又拉动技术变革、生产资料的升级和环境水平的提升。如此一来,一个良性的、品牌+技术双轮驱动的种植业生态体系便可形成。
如果说品牌+技术双轮驱动的种植业生态是农业未来的理想图景,那么,支撑这个生态发展的要素是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第一是科技赋能。通过技术的使用,实现简单的劳动机械化、复杂的劳动智能化;通过产业互联网和IOT,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高效协同。
第二是金融赋能。资本可以补强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扩大优势产能;金融确保产业链不会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资金短缺而停摆,保障终端的品牌体验。
第三是供应链赋能。供应链囊括了从农产品采摘到送至消费者的一整条链路,不仅需要解决效率问题,更需要解决品质问题。种植基地出产的品质不代表顾客品尝到的品质,要确保顾客口中的品质,科学、稳定的供应链就十分重要。
最后是管理赋能。只有保持生态圈的动态平稳和活力,才能持续成为细分领域的引领者,也只有这样的生态圈才能催生自己内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板块的“新王”或“隐形冠军”,从而促进生态圈更加良性的发展。
阅读精选:
跨年演讲:造物者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