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醉心的人生格局
在《稻盛和夫点亮了我的心灯》中,我叙述了稻盛和夫第一见面的情形。因为我给他的书《人为什么活着》写序《人生的格局》,他喜欢这篇序,来中国专门约见我,开始了我跟随经营之圣的一段缘。以至于他后来有一回交流爽了(《作为人何谓正确才是原点》),他高兴地说:
缘起这段姻缘的那篇序言,我找不到了。好友王江成,也是盛和塾的塾生,后来找到了《人为什么活着》这本书和我的序言。他说:“这本书在2010年的4月上旬,陪伴我度过了我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段。”
感谢王江成,让我重温了我的这篇吸引经营之圣的小文。我发现,其中我用地头力,知行合一在事上磨,解释了稻盛和夫的“答案永远在现场”、“现场有神灵”与“现场为王”。这样的思想,当下正需要发杨光大。看完后,我才知道为什么稻盛和夫可以爽然应诺给我的新书《答案永远在现场》写序——电光火石当下的现场力,决定了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格局和景象。这是稻盛和夫唯一一次给中国管理专著写序。
好了,不多说了,就一起看这篇文章吧,究竟稻盛和夫为什么醉心《人生的格局》。读者会有自己的判断。希望人人可以拥有稻盛和夫醉心的人生格局。
恩师已经离去,但恩师的思维、精神与灵魂,却一直在滋润着我,照亮着我前行的路。感恩稻盛和夫先生!感恩生命!
2022.11.19
人生的格局
王育琨
曾经读过许多企业家的传记,书中所描绘的他们在奋斗中的谦虚、坚韧与执著,一次次打动了我们。可是,在成功之后,他们除了不厌其烦地在那里述说那些成功的往事,常常很难再有更深入的主题——他们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中不能自拔。
而稻盛和夫,则是少有的能够通过成功炼狱的商业领袖。
稻盛和夫在四十余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并把个人的股份全部捐献给员工,他退休后皈依佛门,转而去追求至高的财富——提升心性。他认为,人生就是不断提升心性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超脱和追求,才使他拥有了俯瞰人生的视野。他在新著《人为什么活着》中这样写道:
“成功同样也是一种炼狱”!稻盛和夫的这句话可谓一语惊人。许多中国一线企业家,可以经受任何艰难困苦的炼狱,却偏偏经受不住成功的炼狱。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像稻盛和夫那样认识到“人生与经营活动是相通的”,没有回到人生和心灵修为的原点去经营企业。其实,正如稻盛和夫在本书中竭力阐发的:人生中信奉的哲学与经营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哲学如出一辙。
让我们回想一下,2008年,黄光裕、牛根生等遭逢困境的企业家,其实都是在成功中折戟沉沙的。
黄光裕17岁开始闯荡江湖,凭借敢想、敢做、敢坚持闯出了国美的一片天地。他克服了常人无法面对的困难,付出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炼狱,抓住了常人往往会嗤之以鼻的机会,终于走向了成功。当被成功的鲜花和掌声淹没时,他看人看事的视野开始发生了变化。
起初,当一个人说他有非凡的智慧和魄力时,他一笑置之;当10个人、100个人都说他非同寻常时,他将信将疑;当成千上万的人和各种媒体,整天都在传播他的创业奇迹时,他陶醉了。于是,他的判断力来了,而自以为是也跟着来了。他享受着鲜花和掌声,他沉迷于财富的数字之中,开始为了更大的数字而战。那些创业时曾经使用过的以及没有尝试过的伎俩,只要能够拓展他的财富帝国,一时间都成了有用的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黄光裕的字典里,没有办不成的事。
他忘了或压根就没有意识到,小公司生存靠“钱”,大公司生存靠“价值观”。现代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共机构。先前人们会为他身上体现的、从一无所有到中国首富的“中国梦”而喝彩,而不去计较他那些不具备社会合宜性的伎俩。现在,当他置于首富的位置上,当公平竞争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时,首富就不再仅仅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头衔,而是处于社会360度的监督之下了。这时,他再去玩弄那些过往的伎俩,便很难逃脱成为众矢之的的命运。
挫折和失败,打不倒他们。而唯有成功可以葬送他们!黄光裕的滑铁卢,不是个案。他代表了中外一大批企业家的走向。在他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之后,他们忘记了当初打天下的武器——如履薄冰的敬畏和开放头脑的谦虚。这些最可宝贵的东西,被他们一股脑儿丢到了九霄云外,而自以为是的恶魔开始吞噬了他们的心智。
谦虚、敬畏,带来的是开放包容的格局;骄傲、自负,带来的是刚愎自用的炼狱。
俯瞰受苦中的中国一线企业家,我内心焦急万分。他们总是在成功的当下,忘了谦虚,态度开始变得傲慢,开始目空一切。他们只想留下更成功、更幸运的欲望,并且任凭欲望肆意膨胀。但是,一旦失去了谦虚和努力,也就失去了支撑自己成功的支点,也因而走向最终的没落和衰退。他们有着高远的志向,却唯独没有“大义”。所以,尽管他们的企业帝国已经看上去很雄伟了,可就是缺乏了大的格局。
中国的经营环境有一些艰难,但是中国企业家遭遇的却是内在格局的困境!大义和志向,有时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志向”主要是指个人目标,“大义”则是指对共生的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的事物。企业家把企业做大以后,如果延续此前的小志向,就很难把公司带进大的格局。如果成功以后能够时刻用“大义”来鼓舞自己和激励员工,就可以激发出真正的勇气,这股勇气能够使自己和团队拥有无与伦比的“地头力”。
地头力,是稻盛和夫没有明确使用的词汇,却是他的一贯思想和逻辑的起点。地头力是一种在田间地头往前拱的力量,是嫩芽破土而出的冲力,也就是黄光裕说的“敢想、敢做、敢坚持”的力量。推而广之,就是在公司运作的一个个现场,清除掉所有那些教条和经验,能够把握住一刻接一刻的本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这种力量,依靠单纯的物质刺激不会经久,必须有一种“大义”价值观来把握和驾驭。
稻盛和夫在企业的经营中,非常推崇“现场有神灵”和“答案永远在现场”。他真正意识到公司的成败与全员的地头力密切相关。在他看来,公司运营的第一目标,不是为了股东的利润,也不是为了客户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司员工及其家属的幸福。他坚信,一个公司无论规模多大,只要建立起员工心有所属的平台或道场,就可以释放全体员工的地头力,公司才可能拥有持续的竞争力。正是窥见了这个真理,他在京瓷建立了1000多个阿米巴组织,最大限度地取消官僚层级,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贴近工作现场,释放他们的地头力。
自觉、自知、自信、自强、自胜、自觉,这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始是一种责任自觉,是一种使命意识的发现或回归,而其最后一个环节则是大爱,这也是新一轮自觉的开始。正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才有了像稻盛和夫一样强者族群的出现。但令人堪忧的是,很多的中国企业家还没有建立起自己人生和心灵的道场,还没有像稻盛和夫那样进入自觉、自知、自信、自强、自胜、自觉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
稻盛和夫是真正大彻大悟的人。
1997年6月,在一次身体检查中,医生告诉他已经患上了胃癌。他没有一点恐惧,只是淡淡地回应:“喔,是癌症吗?”他听完医生的宣告,没事人似的,继续搭乘新干线火车到本州岛西侧的冈山县对一批中小企业家作演讲,然后又跟一些学员喝了点酒交流意见,直到深夜才回家,和平常一样上床休息睡觉。
他知道,他的人格、精神、心智和意识体,已经成形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到他,死亡也不能。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