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养老生态面面观 第八期丨现有养老服务供给情况2

ABC公益研究院 ABC美好社会咨询社
2024-09-08


序言


前七期专栏中,研究组聚焦宏观政策层面,分析了养老政策的演变历程,解读了政府在养老生态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借鉴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了老龄人群需求模型,开展了面向多元老龄人群的需求调研。本期和后几期专栏中,我们将聚焦供给侧,展示现有养老服务供给情况,并分析挑战及启示。

点击查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期详情:


▶养老生态面面观 第一期|老龄化时代概览和养老服务现状


▶养老生态面面观 第二期丨养老政策及行业演变历程


▶养老生态面面观 第三期丨养老政策最新趋势和生态角色


▶养老生态面面观 第四期丨老龄人群需求模型


▶养老生态面面观 第五期丨老龄人群需求调研1


▶养老生态面面观 第六期丨老龄人群需求调研2


养老生态面面观 第七期丨现有养老服务供给情况1


根据《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5.8万个。本章将养老服务的供给侧分为养老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圈三类。上期专栏围绕近4万家“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介绍了机构定义和发展概况。本期将分析这些养老机构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并分享不同类型的机构案例。



3

发展挑战:养老机构

床位数不足、利用率低,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可持续性堪忧


3.1 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持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并且空置率较高。


根据国家9073的养老体系规划,应有3%的老年人进入机构养老,按我国2022年底60岁以上老人2.8亿计算即为840万左右,而现有养老机构的入住人数仅200多万,占老人总数不足1%,比预估的3%还要低。其原因主要取决于需求侧的选择,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依旧偏好居家养老,机构尚未成为大众养老的首选。但同时,供给侧的原因也不可忽视。


从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我国养老床位数从416.5万张增加到了815.9万张(包含注册登记养老机构及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了30.5,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中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的指标。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42.8张)、美国(33.4张)、法国(49.9张)相比,我国仍有较大差距。[1]


与此同时,养老机构床位的利用情况却呈现”冰火两重天”,城市中心区域的养老院床位往往供不应求,而更多地方的床位则无人问津,空置率一路上升。注册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从2012年的70.5%(年末在院293.6万人/床位416.5万张)下降到了2022年的42.1%(年末在院218万人/床位518.3万张)。尽管2020年-2022年在院人数下降与新冠疫情有关,然而重金投入建设却利用不足、经营困难,是目前诸多养老机构所面临的挑战,其原因可参见下文分析

图1:近5年养老机构床位数、年末在院人数和入住率情况

3.2 养老机构功能定位有偏差,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定价管理不够规范。

首先,部分养老院的功能定位仍有偏差,对入住条件的限制导致难以接纳更多人群。如以敬老院为主体的公办养老机构更多定位在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即以经济状况作为接收老人的标准,但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特困供养人群大幅减少,导致养老机构收住人数相应降低。在农村这一现象体现得更为明显,农村敬老院大都给五保老人无偿居住,而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失智老人却往往不在敬老院的收住范围。


同时,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我国对于老人健康评价及服务需求界定的标准尚未形成,从而难以建立科学完整的服务体系,也造成了不同地域、不同机构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认可度不高。相反,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已形成了对养老需求的完备的评估体系,可借助量表工具精准测定老人的健康安全状况和所需的服务内容,如美国 interRAI 评估系统、日本“要介护认定调查表”、德国 CDS 量表等[2],从而为老人提供最恰当的服务和支持。这些标准和工具对养老院的服务形成了较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促进了养老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并且,我国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不一,定价管理较为粗放。《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政府投资兴办养老机构需区分服务对象实行不同收费政策,如对“三无”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或扶养能力的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实行免费政策;民办养老机构服务收费标准由市场形成;以公建民营方式运行的养老机构服务收费标准由运营方合理确定等。由于缺少细化的收费标准和成熟的市场机制,尽管有部分地方出台养老服务指导价、收费公示、工商及民政部门监督等保障措施,但机构在实践中的操作空间还是很大,定价混乱、虚假宣传、隐性费用等负面新闻时有爆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了养老机构的公众形象,使得部分长者及其家庭对养老院缺乏信心,从而进一步影响机构的入住率。


3.3 不同层级养老机构入住率存在差异,主要在于设备设施、服务水平和费用,高性价比的服务仍较为紧缺 


研究显示,按照目标客群和定价划分,养老机构可分为高端、中高端和中低端三类,其中:


每月收费在3000元以下的中低端养老机构入住率约在50%,这一类机构以编制或民政登记为主,数量多、分布广,但设施较为陈旧、护理人员较少,很多老人是因为支付能力不足而不得不入住此类机构;


每月收费在4000-8000的中高端养老机构入住率大部分在90%以上,这类机构硬件设施较好,有全职护理人员,能够提供较专业的照护服务,因为高性价比而吸引了众多客群,目前的市场供给还较为紧缺;


每月收费8000元以上的高端养老院入住率普遍较低,约在30%左右,这些养老院选址多在环境优美的地区,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齐备,甚至配置了室内智能家居,有专业的医疗和护理团队,并且开展丰富的老年活动,居住体验最佳,但因费用高等原因,入住率仍然较低。[3]

-

中低端

中高端

高端

入住率

高于50%

约为90%

30%左右

收费

较低,多为3000元以下/月,部分省份可达1000元以下

较高,多为4000-8000元/月

高,多为8000元以上/月

硬件

硬件软件配套设施较陈旧

设施良好,侧重居住舒适性

高配设施,另有多种文娱活动

护理

护理服务不足

护理服务良好

有专业医护人员

其他

公办的多,整体小而散

形成一定品牌效应

-

典型机构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社会福利中心

上海亲和源

泰康之家系列养老社区


表[1] 各层次养老机构入住率及特点


除了机构本身定位影响,入住率也与地理位置、服务口碑、服务体验等相关。如泰康在北京的高端养老社区近年也能达到90%的入住率,入住的老年人多为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或子女具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并且对老年生活有较高要求的人群。因此,综合来看,价格并不是影响养老机构入住率的第一要素,服务品质好、性价比高的机构才会更受欢迎。


3.4 养老机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体现在人才供给不足及经营状况堪忧等


截至2021年底,全国近4万家注册养老机构的职工人数约有54.9万人,然而,《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已达到6500万,按照护失能老人与护理员5:1的配置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名护理员,缺口巨大。并且,在现有的50多万从业者中,具有助理社工师及社工师职业资质的仅有不足1.5万人,54%以上职工年龄在46岁以上,也反映出专业性不足,年轻人不愿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现状。专业养老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与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形成鲜明对比,这也导致目前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多未接受过正规培训,与家政人员区分度不高,难以体现专业化水平。


同时,由于养老机构前期投入较大,又存在前文讲到的空置率高的问题,大部分养老机构经营上存在一定风险,其中企业类养老机构因为缺少政府补贴,经营困难更重。2021年工商注册的养老机构总体营业利润为-64881.4万元,凸显出这些机构所面临的运营压力。


针对以上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定价不合理、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政府持续出台相关文件:如人社部、民政部修订发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通过放宽养老护理员入职条件、缩短职业技能等级晋升时间等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养老护理员队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商务部组织制定了《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出台了100项养老和家政服务领域标准,部署150个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以促进养老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目前相关政策仍在持续完善和推进执行中。养老机构自身也需要持续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运营能力。


4

发展趋势


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养老机构在数量上还将快速发展:从“六普”到“七普”来看,按照“9073” 推算,机构养老的总体需求从 534 万人增长到 792 万人,同比增加 258 万人。按照“9064”推算,机构养老的总体需求从 712 万人增长到 1056 万人,同比增加 344 万人。政策文件中特别提出要强化对失能、部分失能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 55%等,都是要补足目前养老机构体系的短板,使得机构服务网络更加完备、强健。


与此同时,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养老机构也呈现出布局社区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专业化、业态连锁化、类型多样化等发展趋势[4]。如目前多地在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并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期待以养老机构为龙头,以点带面,带动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综合提升。还有一些专业化养老机构出现,如专门针对认知症的老年公寓[5]、针对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智能化看护的托养机构等,市场需求愈加细分,对机构的专业性要求更高。


同时,《“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中也多处提到,政府正在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质量安全、从业人员、资金、运营)、服务标准化、等级评定等。其中包括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加强对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等,管理措施更有针对性。


由此可见,养老机构在经过集中的增量建设、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以后,“十四五”时期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5

案例介绍


1)普惠性质的公建公营或公建民营的机构


这类养老机构分布广、数量多,收费处于中低档位,如2500-5000元/月起(部分失独或残障老人可享补贴),提供的服务内容也以满足入住的老年人的基础需求为主。


以北京市丰台区南苑社会福利中心为例,中心由南苑乡人民政府主办,过往致力于为乡"五保"老人、"三无"人员等特殊困难对象提供集中供养服务,近年来面向社会人员开放。机构共有560张床位,目前入住的400多名老人以80岁以上、半自理的居多,员工220人,70%是护工。每月床位费根据房型、人数、朝向,在1500元(多人间)~5500元(别墅套间)不等,护理费按老人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在800~2400元/月之间。

图2:北京市丰台区南苑社会福利中心居住环境


对照前文提过的老人需求层次模型,该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多在身体健康、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层次(详见下表),对于老人的心理关怀、经济权益保障等会通过与外部服务机构合作的方式引入。


需求层次

服务类型

服务内容

身体健康

医疗护理服务

为入住老人提供健康评估,诊疗服务,院前的急救与转诊,护理服务,检验服务,药事服务,健康指导心理支持等

康复服务

对有需求的老人进行评估、制定康复计划,依据计划进行床上翻身、 桥式运动、坐位、站位、步行、关节活动、肌力增强、平衡协调等训练

协助医疗护理

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病情观察,协服药,看护输液,协助康复锻炼协助采集尿标本等服务

医疗保健服务

为入住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健康体检,慢病管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

陪同就医服务

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陪同院内医务室就医, 陪同院外就医

衣食住行

个人生活照护服务

巡视,洗漱、摘戴及清洁义齿,冲洗会阴,洗浴,修剪指甲,更换衣裤协助进食、进水,协助如厕,协助使用开塞露,更换一次性护理垫、纸尿裤,前照料,床上更换体位,协助就医,更换被服,晾晒被褥,协助报修设施设备等

洗衣服务

为入住老年人提供洗衣机洗衣,洗衣房洗衣等服务

理发服务

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理发服务

代办服务

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代读代写书信,代打电话,代取快递,代物品等服务

工程维修服务

提供水、电、空调、电器、通讯、日常生活设施等项目的维修保养

购物服务

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用品、 食物的代购服务

交通服务

采取自备车辆或协助老人叫车 ( 确保第三方资质 ) 形式开展,满足老人出行的交通需求

膳食服务

提供适合老年人的一日三餐制作、特殊用餐服务,宴会及零点餐服务,餐饮的消毒等服务

送餐服务

一日三餐按规定时间为有送餐需求的老人分餐、送餐到屋

精神健康

环境卫生服务

公共区域、办公区域卫生清洁,老人房间卫生清洁,院落卫生清洁

心理/精神支持服务

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情绪疏导,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特殊老年人心理关怀等

安宁服务

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护,安宁疗护临终服务

安全应急

安全保护服务

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防范跌倒、坠床,防范误食、误吸,防范压疮、烫伤、自伤、自杀,使用保护性约束用具

社会关系

休闲娱乐服务

组织老年人观看电视、电影、唱歌、手工制作、门球、功能锻炼、棋牌等符合其生理、心理特点的休闲娱乐项目

通讯服务

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电话通讯,网络通讯

个人成长

健康教育服务

为入住老人提供安全知识、健康知识、实事教育、手工制作、音乐常识运动知识、电脑手机知识等教育服务

家属服务

咨询接待服务

提供电话咨询,现场咨询,参观引导,预约登记,日常咨询,投诉接待等。


表【2】北京市丰台区南苑社会福利中心服务内容一览


2)背靠产业集团的中高端养老公寓或养老社区


如上海亲和源,香河大爱书院等,亮点为:以养老公寓或养老社区为主,环境优美,距离市区不远。入住者或其家人需交80-100万以上会籍费用,使长者拥有公寓的入住权后,根据入住人的健康评级状况,另付公寓每月的住宿费用,入住的长者可享有配套的老年活动中心的使用及参加各类老龄文娱活动,满足长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3)医养结合、综合性的高端养老社区


如泰康旗下泰康之家、太平洋保险旗下的太平小镇等,这类养老机构的亮点是:专注养老、护理、康复实体建设运营和创新服务,采用持续照护模式,创立医养结合特色,打造大规模、全功能、高品质、连锁医养社区。客户及费用方面,依托大额保险客户的资源,如保费金额在200万以上的客户,可拥有入住权,入住后每月支付服务费用,全国多个城市的项目点均可预约入住实现旅居,入住后享有丰富的文娱活动及康养配套服务等。此外还有起步于 2009 年的九如城集团,深耕康养行业十年,用标准化的运营体系提升服务品质,成为了医、康、养、教、研、旅相融合的养老服务综合运营商。集团目前在全国 20 多个重点城市开设康复医院、连锁运营养老机构 126 家、社区中心 562 家、每年服务居家长者百余万人。

 

综合本次研究发现,以普惠价格提供有品质的养老服务,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随着老龄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他们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选择。是否能吸引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院,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将是养老机构需要持续努力的目标。而对其它养老服务组织来说,与机构紧密合作,提供专业化的增值服务(如老人情感关爱、才艺学习、法律咨询等),或者成为机构与社区连接的纽带,把专业服务带入社区,都可持续创造价值。

 

养老机构类型多样,本章中呈现的只是个别样本,或有错漏不全之处,仅供读者们知悉了解和参考。


下期专栏将分享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基金会、社会组织等)的概况、现状及发展趋势,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或数据来源:

[1、3] 华经产业研究院

[2] ABC研究《养老行业生态圈研究报告》

[4]《长寿时代中国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5]国内第一家专门针对认知症的老年公寓《一条》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videolanding?nid=sv_8375622764784393600&sourceFrom=share)


版权声明

本文为原创内容,由ABC公益研究院养老专题研究组撰写,志愿者石敏主笔。感谢公益研究院院长汪婷给予的意见和帮助。


如需转载或授权发布,请与ABC公益研究院(ABCacademy@163.com)或ABC官方微信公众号(ABC美好社会咨询社)联系。



ABC公益研究院


成立于2015年,是ABC美好社会咨询社的所属研究机构,作为ABC的智库和桥梁,研究院致力于以观点输出、方法论研究、定义探讨、ABC过往项目案例总结等方式,建立公益咨询行业理论框架,服务更多NGO,成为NGO成长助推器。


关于研究院案例的更多详情可登录:ABC线上学习平台学习(复制到浏览器查看)

https://share.lizhiweike.com/liveroom/24757492?inviter_id=32065544



作者 | ABC公益研究院团队

编辑 | 总部BPR团队 王莹琪


- End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BC美好社会咨询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