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码化生活 | 冬吴同学会
收听提示
什么是框架理论?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戏剧结构?
过多接触某种单一类型的数据,为什么会令大脑最终被这种数据模式接管?为什么创业者尤其不能将生活戏码化?
为什么说与其有乍交之欢,不如无久处之厌?
什么是“元叙事”?
为什么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本质上就是元叙事决定叙事?
尼采为什么说世界观其实没有世界只有“观”?
(点击播放按钮后,即可拖动进度条)
有位做企业心理分析的朋友说,公司高管层如果有人特别痴迷电影会很危险。
这些人活在对故事的追逐里,内心戏很强,往往创业不会成功。
他们痴迷于融资、上市这些高光时刻,觉得自己在参与一部宏伟的创业电影,有很多惊心动魄的情节。酷炫的戏码是这些企业家心智模式的主角。
公司的管理层靠不靠谱,主要看有没有“两精”,一个是戏精,一个是杠精。如果董事长兼具戏精和杠精,简直是公司的灾难。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好多年前,海南开了个培训班教人怎么欣赏、创作文学作品,很赚钱。
“10万青年下海南”,培训班的学员是清一色的企业家。他们痴迷文学,常常点将邀请某位名家讲课。
这些企业家特别热衷于描写商业经营手法的文学作品,比如天津作协蒋子龙写的《乔厂长上任记》。
有位作家提醒这些企业家:
“你们不是喜欢文学,而是文学病。
“我们这些人没做过企业,文学只是我们的一种想象,我们顶多算是以做企业的方式讲故事。”
这番话今天仍然适用。埃里克·莱斯在《精益创业》(The Lean Startup)提到:
“一些造梦行业不断向我们讲述这样的故事,但我早就意识到,它只是个传说,我们听到的故事是有选择性的,而且全算得上是事后诸葛亮。
“决定新创企业成功的真正工作发生在蒙太奇之中。但它实在太过乏味,因而没有在故事中出现。
“创业活动中只有 5% 用于构想大创意、商业模式、进行书面策划,以及分配胜利果实。
“剩余的 95% 都是用创新核算来衡量的艰苦工作:诸如决定产品优先排序、确定瞄准或倾听哪些顾客,以及有勇气把伟大的理想投入不断的测试和反馈中去。”
扎克伯格评价《社交网络》时说:“光是写代码、创造产品并不足于制作出一部电影。所以可能就需要虚构许多(不存在的)事情。”
在《社交网络》这些创业电影里,企业的经营日常变成边角余料,悬念、起伏、挫折、冲突成了故事主线,观众跟着主人公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力挽狂澜。
创业很乏味,一点儿都不新鲜。只有反复精进与迭代,才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如你陷在自己的戏码里,就出不来了。
有很多理论能够佐证传播中的偏见。
有一种社会理论叫“白色谎言”:你在 30 分钟内讲了 10 件事,即使每件事情都是真的,但这些事只在你的生活里占 1%,却构成了所有的内容,所以整场谈话仍然是个谎言。
哪怕你用事实堆砌,如果比例不对,仍是在制造假象。
还有一种传播理论叫框架理论(Framing Theory),比如照相就是选定框架,某种程度是借真相撒谎。你要找到能够展现人物、景物特色的最佳视角。
新闻报道最能体现框架理论。
报纸是门生意,要把世事放在取景框,售卖给读者。
不管今天世界发生什么或者没发生什么,《纽约时报》的版面就那么多,但这些版面恰好能够反映世界的真相吗?
影视作品更是如此,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怎么才能高呢?
镜头、造型、场景等等元素营造了一个你根本触碰不到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又如此真实,让人难以自拔。
很多人会用宫斗剧的故事框架理解职场,觉得这个人是皇阿玛,那个人是容嬷嬷。
20 年前就有人说,不应该让小朋友老看《还珠格格》这类电视剧。它就是一个故事,但小朋友可不这么想,那是他们的世界。
当你接受了这个用特定故事逻辑和取景框架构起来的“世界”,久而久之,你会从认知谬误变成认知障碍,甚至会扭曲现实。
有位女性朋友早年热衷于琼瑶小说,以致于她在每一段恋情中都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想象成琼瑶剧的女主。
但男主经常不能配合表演,要么不够风流倜傥,要么不够深情。她的各种戏码把历任男朋友逼成了负心前任。
把恋爱扭曲成表演的人,无论对象做什么,Ta 都想从影视剧里搜索出对应的桥段。
如果你对影视作品过度痴迷,甚至内化成认知模式的时候,你会觉得只有分离、各种“作”才会有悲剧的美感,分不清戏里戏外的真真假假。
这类人有“亡斧者”的心理,“我觉得你偷了我们家斧头,就看怎么都像”。
我们接触信息就像电脑处理数据,接触某一数据类型的量越大,就会形成某种处理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你的思维感觉、行为处事全被一种模式接管。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被接管的你,不过就是那个模式的外化。你会将生活戏码化(dramatize),不断有意无意演绎你早年接触最多的那些戏剧场景。
有一回我(吴伯凡)跟几个女生谈论一部战争与爱情相交织的电影。
有个女生感叹了一句:“战争真好。”
我很纳闷:“战争有什么好?”
她说:“没有战争,怎么有这么动人的故事?”
好多女青年都说自己可能小时候《林海雪原》这类匪帮片看多了,于是把做大哥的女人或者压寨夫人当成终极梦想。
我们现在看小说电视剧电影,跟韦小宝从小听《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全传》一样。
被这些故事写就的认知模式可能会驱使我们把现实拉回到某一个故事情节里,正如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所说“人是故事的人”。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曾在彭博网撰文:“哺乳动物之中,唯有人类能与无数陌生个体展开合作,这是因为,只有我们能编故事,并将其四处传播。”
你可能会质疑:“我很清醒,故事是故事,生活是生活,我不会那么受故事牵缠。”
但如果从数据主义的视角,只要你不断接触各种数据,数据隐含的模式就会在你内心生存。
有一阵我看了不少电影,结果发现自己经常把对剧情的想象当成电影本身的情节。
我给别人讲《日瓦格医生》这部电影,一直讲的是我自己的版本。
男女主人公在战争中流落四方、音信全无。
深秋时节,在一个偏僻的小镇,漩涡般的秋风不断卷起落叶,男主坐在石凳上欣赏秋风和落叶嬉闹。
当一堆旋转的落叶终于停下聚成小山,男主突然发现旁边有两只脚,他一抬头,发现女主拉拉正深情地注视他。
我有次重看电影,发现是男主在图书馆看书,一抬头看见了女主,就这么个事儿。
李敖也有这毛病。
他非常喜欢美国一部叫《甜蜜十一月》(Sweet November)的电影。他反复回味,自成一套完整的剧情。
有一年这部电影被翻拍,他一看就很生气:“简直是胡说八道,明明原版是那样的,他们怎么会这么编?”
李敖专门让弟弟从美国寄来原版的电影,结果一看人家根本就没怎么改。
电影里女主角得了绝症,想在生命尽头体验多种人生,所以她只跟一个男孩子约会一个月。女孩跟一个男孩在 11 月初相遇,月尾就要分手。
在李敖的版本里,男孩偷偷把 12 月的日历换成 11 月,让时间凝固在那一刻。
我们听到的故事就像一颗颗种子,一旦播种到我们的脑海就自然生长。
很多父母会发现一个现象,小孩子上幼儿园和一年级回来之后跟你讲的学校里的事情,99% 都是假的,都是他想象的结果。
儿童心理学家说这反映了人类心智模式中非常典型的特征:我们在孩童时期很难分辨想象和经历之间的区别,脑子里是一团故事。
成年后这种情况可能不会特别明显,但我们所谓的觉察和见地,可能都是我们以前形成的故事线的外化,事实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
人类之所以创造艺术作品这个物种,就是要让它比现实更动人要美,不然要艺术干什么?
但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异化,“百草皆药,百药皆毒”。
你越接触艺术作品,被植入其中的模式接管的可能性就越大,你会不知不觉地重新定义你生活的世界。
有篇文章专门分析 1987 年版《红楼梦》电视剧对演员命运的影响。
导演把年轻演员全部放到大观园里生活,学习古典文化,历时三年才拍摄完毕,现在拍戏一两个月就杀青。林黛玉、贾宝玉这些角色闯进了演员的命运轨迹。
不只演员才会入戏太深,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或轻或重的戏精情节,只是你还没意识到。
戏剧作品很注重表现乍见之欢,也就是人物相遇的第一印象。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无数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傲慢与偏见》原名是《第一印象》,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男主人公威廉·达西在朋友的舞会上第一次见面,达西的傲慢态度让伊丽莎白对他有了偏见。
一部爱情电影里,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相遇的部分最能反映作品的成色和功力。如果这个部分很平庸,可以直接不看了。
戏精常常会跟人有乍见之欢,混熟了以后特别不招人待见。但跟他接触不多的人往往会觉得周围人都在欺负这个人。
有个女生做事过分,室友都不喜欢她。
另外宿舍有个女生经常挺身而出,有意识地频繁跟她相处。结果最恨这个女生的就是当初同情她的女生。
人和人相处最重要的部分是相遇之后大部分平淡的时刻,有乍见之欢不如无久处之厌。
真正的功夫是让人没有久处之厌。但这个功夫不好玩,乍见之欢很好玩,很有戏剧感。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很多人把功夫都用在了开头,却撑不到结尾,这是戏码化生活对人的毒害。
我们与其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如说元叙事决定叙事。
元叙事相当于软件的原代码,一旦形成,所有叙事都是元叙事的翻版。
元叙事和叙事的追逐交错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的主线。
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一个人的故事线,你会发现他讲的是同一个故事,只不过故事有各种各样的变体。
个体背后的家族也暗含叙事体系,孩子和祖辈表演的可能是同一出戏。
孩子跟着父母耳濡目染,父母受着祖辈熏陶。
阿德勒的个性心理学有个很重要的方法,让你讲小时候的故事。
让你不断回忆过去,描述你的父母和祖辈,你会发现你的恐惧、焦虑甚至习惯性失败都和家族的剧本有一定关系。
从旁观者的视角看清套路之后,你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突破自己。
这种访谈跟一般调查不一样,调查是获取事实,而它从讲述中捕捉价值判断,抽丝剥茧出你遵循的叙事框架。
即使你说了假话,套用马克思那句话:“不一定说出了某种真实的东西,但真实说出了某种东西。”
你在描述自己、描述跟他人的关系、描述这个世界时,叙事模式已经在暗地发力,让你无意中流露真正的世界观。
当你从旁观者审视这种价值观,会立刻看出其中的破绽。
尼采说:“所谓世界观没有世界,只有观。”
这种观点有点极端,但我们可以把“观”视为元叙事,很可能就是决定你命运的东西。
我们阅读的文学作品、看的新闻、欣赏的影视作品以及所处的时代,共同塑造了我们内在的戏剧结构。
这个戏剧结构将一辈子编排我们在重要时刻的选择,勾勒我们的命运。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我们每个人都要花点时间洞察自己的剧本,用旁观者的视角审视所处的时代,分析自己的模式,就可能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这种自由来自你的洞见,你发现自己竟然一直活在某个故事框架,而这个故事框架能够由你改写。
每周二、四 晚八点
喜马拉雅FM、蜻蜓FM 同步更新音频内容
本篇文稿整理自节目音频,部分内容有所调整。
享受原汁原味的老友对话,依然建议您回到音频。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本篇总结
1. 我们接触信息就像电脑处理数据,接触某一数据类型的量越大,就会形成某种处理模式。
2. 当你接受了用特定故事逻辑和取景框架构起来的“世界”,久而久之,你会从认知谬误变成认知障碍,甚至会扭曲现实。
3. 我们每个人都要花点时间洞察自己的剧本,用旁观者的视角审视所处的时代,分析自己的模式,就可能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互动话题
Q:如果从现在这一刻反思你的故事线,对你影响最深的一部影视作品或者一个故事是?
欢迎各位在文末留言,留言点赞第一位至第三位的用户将获得埃里克·莱斯的《精益创业》。
《末日荒岛实验室》这篇文章的获奖用户是:孙阳Simon、瓜瓜、金石为开,请各位获奖用户在本周内添加客服微信(ID:dongwutalkshow)领取奖品。
往期节目
第二季第 19 期:末日荒岛实验室
第二季第 18 期:人到中年,不倦怠不苟且
第二季第 17 期:时机管理
第二季第 16 期:城市引力场
第二季第 15 期:“神秘测试”背后的心理术
第二季第 14 期:拼多多的基因(下)
第二季第 13 期:拼多多的基因(上)
第二季第 12 期:有精度的生命
第二季第 11 期:从知道到学到
第二季第 10 期:生命的法则(下)
第二季第 9 期:生命的法则(上)
第二季第 8 期:第一性原理(下)
第二季第 7 期:第一性原理(上)
第二季第 6 期:生命的云端
第二季第 5 期:生命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