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助人还是害人?
编者按 :1月14日晚,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廖智发布微博,称因为无障碍设施的不完善,“小飞侠”(陈小平)女士发生意外,受伤不治。
这不是无障碍设施第一次因为造成死亡事故而进入我们的视野。一年半之前,“截瘫者之家”创办人文军在考察无障碍设施时,同样意外离世。
无障碍设施的“障碍”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可悲的是,每次要等到事故发生,它才成为“问题”。今天我们重发一篇旧文,希望热点过去之后,残障人士不再成为“看不见的人”。我们需要更多思考背后的原因,并作出持续的、真正的改善。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理念也在向更文明、完善的方向发展。其中一个参照物便是“无障碍设施”,至少从数量上来看,城市中的无障碍设施数量正越来越多。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初衷,显然是为了照顾残障人士的社会生活,让他们能共同享受城市公共服务。但是,这个最初步、浅显的目的却最难实现,很多名为“无障碍”的设施并没有达到“无障碍”的要求。
常见的例子是公共场所里的无障碍卫生间,虽然这几乎成为一种“标配”,甚至被列入公厕建设的考核指标,但许多无障碍卫生间只是在标准卫生间的基础上扩大了一些空间,或是在原有卫生间的基础上加装了一些扶手,便号称是“无障碍卫生间”了。稍好一些的则是将无障碍卫生间与普通卫生间分开设置(暂不论这样的分开是否合适),但也只是扩大空间、加装扶手而已。
事实上,只需自己坐上轮椅去试验一番,便可体验到这些无障碍设施其实是障碍重重。更为讽刺的是,部分无障碍设施与普通设施分开设立,其本意是为了让无障碍人士有专门的设施使用,增加无障碍设施的便利性,但由于这些“专用”的设施不能(或难以)与普通人共同使用,其使用率很低。为了降低维护成本,一些场所往往将这些设施锁闭,真正有需要的人反而无法便利地使用。所以尽管看起来无障碍设施增多了,但一部分却仅仅只是摆设,其实际功能恐怕离无障碍的距离还很远,以至于“无障碍”仅仅成为标榜自身的一种有名无实的纸面指标。
实际上,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无障碍设施的设计都已经有相当成熟完善的标准可循,其实也无需大费周章地进行专家论证,即使是健全人,只要坐上轮椅实际体验一番,就能直观地感受到无障碍设施功能的完善程度以及何处还有改善的空间。许多无障碍设施之所以流于形式,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规划和设置无障碍设施的“健全人”们,仍然在以一种“他者”的角度看待无障碍设施,而没有设身处地地思考这种设置是否合理、易用性是否达标。
包括将无障碍设施称为“残疾人专用”并与“普通设施”分别设置,事实上也体现了“我们是健全人,与你们残疾人不同,所以各人用各人的设施”这样一种“他者”心态。殊不知,无障碍设施之所以称为“无障碍”,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将所有人平等地视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让现代生活的设施能够为所有人使用。“无障碍”这个概念本身就从根本上拒斥将残障人士排除在社会生活之外、以及将其与所谓的“健康人群”对立视之。
如果你不小心摔倒了,需要使用一段时间轮椅或拐杖,那其实无障碍设施也应该给你带来足够的便利。所以流于形式的无障碍设施、以及将无障碍设施单立起来的做法,事实上都完全没有理解“无障碍”的基本概念。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推婴儿车照顾小孩的父母……这些人群在使用公共设施时都需要无障碍的理念,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也会认知到设置无障碍设施的必要性,因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天有使用无障碍设施的需求。
因此,无障碍设施应该从“残疾人专用”的狭隘认知中脱离出来,真正成为为包括设计者本身在内的每一个人设计、所有人都可无障碍自主使用的设施。换言之,无障碍设施并不是在传统的“有障碍设施”之外专门设立专用设施,或是仅仅进行形式化的、效果不佳的建造改造,而是一种设施设备的“无障碍化”,让所有有使用需要的人都能顺利使用这些设备,而无需求助于他人辅助、或是发生使用上的不便和困难。
从各种统计数据中就能发现,残障人士的数量远比我们想象的、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所能见到的比例要高得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7年发表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中显示,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500万人,有康复需求者接近5000万人。换言之,各类残疾人在中国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6%,大约每15人中就有一名,这还没有考虑到大量未登记领取残疾人证的,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辅助器具的非残疾人,更不包括短期受伤、或是其他使用通常生活设施有困难的人群。
但为什么残疾人的数量和比例都不低,生活中却难以见到这些残疾人?为什么有这么现实的需求,无障碍设施的分布仍然很局限、甚至部分无障碍设施落入无人使用的尴尬境地呢?社会偏见和设计不合理之外,无障碍设施硬件条件上的难以使用、分布范围狭窄恐怕是恶性循环中的关键环节:无障碍设施越少、使用越不便利,残疾人出门活动就越受限制,而无障碍设施的使用率也随之低落,使用需求被进一步低估,已有的无障碍设施也因维护成本等种种问题无法正常使用。换言之,无障碍设施并不是真的无人使用,只是这些需要使用的人都被迫隐身,而掌握话语权、自认为主流与多数的又不是最需要设施“无障碍化”的人,从而导致现今的“无障碍”陷入有名无实的尴尬局面。
进一步说,目前种种反而继续造成“不便”的设施几乎都是现代工业的产品,也就是说,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掌握话语权的“健康多数人”所制造出来的。换言之,这些设施的障碍本可以在设计之初就加以避免,但却人为制造出了种种的障碍。在无障碍设施的推广成为社会文明进步标志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在跟上潮流,设置无障碍设施之余,考虑无障碍设施背后的目的和思维,最重要的是摆脱一直以来的“他者”视角,这在“有障碍设施”和“残疾人专用设施”这些概念里一直存在。
要真正布局有现实需求的“无障碍设施”,就应该将“可用性”化为每一个人的需求,降低它们的使用门槛和阻碍,而不仅仅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将来,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无障碍设施”,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有责任继续去排除各种本不应有的障碍,让无障碍设施成为适用于每一个人的、真正意义上的“无障碍”。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文章
社会性别:“男责社会”|“独抚妈妈”|家庭主妇|男性气质|“田园女权”|杀妻案|三十而已|女性卡车司机|N号房|冻卵
中国乡村:乡村阅读观察|乡村振兴|有机农业|返乡青年|巴别梦想家|教育焦虑|没钱没地位的乡村老师|留守儿童之死|川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