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EGA第十五期沙龙 | 环境公益组织“走出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CEGA CFC恩玖中心 2024-01-27

中国环境公益“走出去”,更好地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既是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具体行动,也是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国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


环境公益组织如何走出国门,如何有效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并贡献中国力量?在法律政策支持、人力与资源配置以及制度文化差异等方面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10月22日下午,CEGA第十五期沙龙特别邀请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民促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董强、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发展办公室常务秘书季琳、社会资源研究所(SRI)研究员岳晋飞,以“环境公益走出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题,为40多位线上伙伴解读政策法规、分析实践案例。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沙龙视频


董强:

2021是社会组织国际化的新起点


董强副教授首先回顾了自2016年以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社会组织“走出去”相关政策规定。他特别指出,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要加强民间组织往来,建设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深化, 2021年国家部委出台了《“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和《对外援助管理办法》,提出要稳妥实施社会组织“走出去”,有序开展境外合作,增强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中国“软实力”,同时提出使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支持国际组织、社会组织、智库等实施的项目,中方可以同其他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合作实施对外援助项目。两项法规展现出政府支持民间组织国际化的鲜明政策态度。



王香奕:

资金和能力有待突破


王香奕秘书长以中国民促会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边会活动以及代表民间组织参与二十20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C20)为例,介绍了中国民促会支持中国民间组织开展的对外交流的成果和经验。她指出,尽管发展很快,但我国民间社会组织参与重大国际活动在能力上还有明显不足。目前已注册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观察员的组织仅有63家,占全球2133家总数的不到3%,与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地位和作用还有很大差距极不相称。王秘书长认为,当下我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还面临国际化人才和持续性资金缺乏、民间公益组织之间联合行动欠缺等挑战。她建议在高校开设相关全球治理课程,培育国际化人才,同时民间社会组织之间应当更多开展经验交流与合作。



季琳:

支持全球环境治理和国家对外交往


季琳为大家介绍了GEI开展的环境对外援助和合作项目案例。在缅甸农村试点的清洁炉灶和太阳能替代照明项目,既可以减少社区对森林的砍伐、保护生物多样性,又有利于社区公众健康。项目成果被国家相关部委采纳,在对缅气候南南合作中加以推广。此外,GEI借助非官方身份优势,协调中国和缅甸林业等相关部门就边境非法木材贸易问题举行多轮非正式探讨,为双方最终达成谅解备忘录奠定了基础,显示了NGO组织在对外合作议题设置、调查研究、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季琳指出,目前全球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有广阔的交流合作空间,但国内能够走出去的环境公益组织还非常少。她呼吁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国内基金会和企业应当为社会组织走出去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岳晋飞:

找准定位 空间广阔


岳晋飞研究员回顾了SRI自2014年以来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践行“负责任投资”的探索历程。他认为,中国民间社会组织走出去有很大空间。比如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过程中,对所在国民间社会的关系问题往往是个盲区,社会组织可以在这个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他以SRI参与的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为例,介绍了项目在征地补偿、搬迁安置、社区发展中错综复杂的利益相关方沟通问题。基于此,SRI确立了自身在海外的“桥梁”定位,致力于深入了解东道国投资地区的社区诉求,寻找问题和冲突的解决办法。岳晋飞强调,民间社会组织的定位非常重要,可以在协助推进项目、协调多方利益中积极承担“监督者”、“协作者“以及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的角色。



交流问答


在谈到政策支持时,董强副教授认为,目前国家对社会组织走出去已经给予了明确的鼓励信号,未来会进入一个加速推进的过程。比如在《对外援助管理办法》里,已经对援外人员的待遇保障做了相关规定。接下来各方应当按照《办法》配套执行,特别是在民间组织的注册管理上应当加快落地。在谈到国内社会组织参与国际合作呈现的特点时,王香奕秘书长认为,我们的伙伴应当培养在国际场合积极发声的习惯,才能更好地分享中国实践和中国故事。我们应当掌握国际交流的规则、技巧,制定相关策略,才能更好地把握话语权。在谈到走出去对国内社会组织的意义时,季琳经理认为,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全球性。从机构的愿景使命出发,环保组织为解决环境问题而开展国际合作是大趋势。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对外往来的增多,环保组织在海外舞台发挥更大作用是时代的需要。她建议更多的环保组织积极走出去,在东南亚、非洲等区域共同构建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网络。在谈到业务模式时,岳晋飞研究员认为社会组织应当首先从环境公益和所在国社区的需求出发,与中国出海企业合作时应评估风险,特别要考虑所在国民众的文化、心态以及理解方式。他还特别提醒,“出海”开展工作可能会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社会组织走出去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演讲嘉宾还与在线环保伙伴以及线上参会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就其他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沙龙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举办月度沙龙活动,面向公众和环境公益行动相关各方,主题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兼具宏观 视野和专业深度, 内容包括网络成员及伙伴成果展示、重要议题专家讨论、国内外案例经验分享等。


往期活动


第十四期: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 NGO平行论坛解读

第十三期: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机遇与挑战

第十二期:互联网大数据助力环境公益“破圈”

第十一期:让大象回家,CEGA第十一期沙龙圆满举办

第十期:拯救危机中的海洋 - 从日本核废水排海谈起

第九期:“助力碳中和碳达峰-公益组织在行动” 

第八期:“用财有道”和“战略筹资“ 

第七期:融合共建共享 共创环境美好未来

第六期:多方携手共护湿地

第五期:影响力投资助力气候适应模式创新

第四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

第三期:零废弃学校建设,你也可以!

第二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行动与探索

第一期:助力后疫情时代绿色发展,环境社会组织大有可为


如有任何建议和问题,请联系乔峰

邮件:fqiao0312@163.com

电话:18976654150


CEGA(China Environmental Grantmakers Alliance)环境资助者网络于2018年1月29日成立,是中国环境资助者交流合作的平台。 宗旨是运用战略慈善理念,促进环境领域资助者的合作与发展,引领未来环境领域的资助方向,实现环境领域慈善资金社会效益最大化。文化理念为:融合、共建、共享,共创环境美好未来。CEGA 不是独立的法人注册机构,依托基金会中心网运行并在决策委员会指导下工作。目前决策委员会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千禾社区基金会、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自然之友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组成。决策委员会每届三年。决策委员会主席由决策委员会选举产生。老牛基金会理事长雷永胜、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秘书长张立为CEGA首任主席。现任主席为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老牛基金会秘书长安亚强。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EGA第十五期沙龙 | 环境公益组织“走出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