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望天坛60多年,终有一别 | 再见,望坛

2017-05-20 王子诚 拍者


△ 俯瞰望坛。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对于望坛人而言,这一次,散落在老屋上的槐花,除了释放盛夏将至的信号,还带着浓浓的离愁。

望坛,因北望天坛而得名。生活在这里的街坊们,有的是土生土长的望坛人,在这里出生、成长,然后慢慢变老;有的在30多年前嫁进这里,相夫教子,与望坛相生相息;还有许许多多人,在上世纪50年代搬入这里,一住便到如今。

几十年的相处,街坊早已亲如家人。由于棚户区改造,即将各自搬去新家,他们相约着,在立夏过后,与望坛最后的时光相聚,诉别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505sms1so&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望坛棚改项目是北京核心区体量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该项目位于东城区南二环外永外地区,永定门桥东南侧,首都中轴路东侧。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6.59公顷,涉及住宅房屋产籍5000多户,单位100多家。这片大部分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子,年代久远,安全隐患突出。



繁华散尽,终有一别


“您好,请问下琉璃井北里怎么走?”

居委会志愿者带着摄影师在望坛棚户区内穿行,他们要为即将搬迁的老街坊拍摄全家福留作纪念。


△ 摄影师行走在桃杨路附近的小巷,前往住户家拍摄全家福。


“男的坐前面,女的站后面”,“先让二哥坐中间”,“这都还没齐,齐了装不下”……

当老住户张宏祥正招呼着摄影师进门时,屋里的大伙儿早已“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怎么拍了。


△ 张宏祥一家在琉璃井北里住了60多年。


“咔嚓”一声,快门声落。

一家人,一间老屋,六十多年的“相伴相依”,就这样被定格在一张照片中,写下最后一笔他们与它的记忆。


△ 摄影师为老住户们拍摄合影。


“再去院子里拍张吧!”

走出老屋,附近的街坊们也都聚拢过来,全家福的“家”字,分量重了不少。

在一米多宽的巷子中,他们面对镜头,自觉站成两排。


△ 郭庄西巷,张哲明夫妇。


活了大半辈子,许多人都没一次性拍过这么多照片。

“都走啦,这么快,吃完再走吧?晚上我们家做东啊!”当拍摄接近尾声,街坊们开始互相道别时,张哲明的爱人显得很不舍。

大伙都乐了,“等都搬入新房,我们再聚”。

与妻子的浓浓离愁不同,张哲明相对较为淡然,“60多年的土坯房,挂暖气片都挂不住,该搬了”。


△ 郭庄头条,老平房的屋顶已经破败不堪。



望坛的“前世今生”


初夏的望坛,空气里尚未掺着燥热和粘稠,微风拂过时,一人抱不过来的大槐树摇动着枝丫,花瓣儿散落在两旁的老屋上。

岁月静好的姿态,总是能引得路人驻足。


△ 遮天蔽日的槐树。


“1952年搬进来时,我才八岁,这些树啊,当时发给我们的时候,只有碗口大小。”

看着老槐树,想起望坛的曾经,一位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我们院六户人家,发了六棵树苗”。


△ 一名女子骑车经过已经有61年历史的桃杨路副食店。


夕阳西下,老人们聚在一块儿,中间是两位在棋盘上“搏杀”的主角,四周围着一圈看客,有人观棋不语,有人频频支招,有争吵、有欢笑,好不热闹。这样的场景,在北京很是多见,似乎也成了一道别样的“城市风景线”。

望坛也是如此,老人们总是喜欢把棋局设在一个叫桃杨路副食店的门前。这是一家拥有61年历史的国营商店,算得上是北京“资历最老”的副食店。每天下午,棋友们都会不约而同来到这里,聊着家常,“杀”上几盘。


△ 桃杨路。


“当年,这里的繁华景象你没法想象。很多解放大卡车从这往西开,不少老住户那时候还是孩子,都在这一片玩耍。”

下棋之余,李大伯指了指店门前的这条路,说起当年时不忘打趣道,“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在这里消遣时光”。


△ 老住户在自家门前聊起刚搬进来时的情景。


副食店见证了这条路的“前世今生”。

几十年前,因为是周边唯一的商店,所以常常17个售货员都忙不过来。现在的王姓老板,当年就是店里的员工,那时候,他20多岁,拿到了第一笔月工资,17.08元。

王老板说,后来,因为铁路建设,向北公路不通了,但桃杨路还是原样。


△ 街坊在路边聊天。


“我们这儿,夏天最好了,都在这儿吃饭,弄碗面条,一根黄瓜,一蹲!再沏壶茶,今年这样的场景就没有啦。”

6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曾经的小孩已过花甲。坐在树荫里的一名女住户,久久不愿掸去头上的槐花。


△ 琉璃井东街,三位老人在废品收购站旁。 


“其实,我们并不是怀念这十几平方的老屋子,我们怀念的是老街坊,大家一起生活的那些点点滴滴。”

在这里住了近60年的张阿姨说出了大多数住户的心声。


△ 胡同口摆放着禁止收废品入内的标志。



今天的别离,是为了望坛更好的明天


“这里曾经也不是这样,两排房,中间可以开解放牌大卡车。再看看现在,搬家的小面包车都进不来。”

家住琉璃井南里附近的刘阿姨忍不住念叨开来。


△ 琉璃井南里。


如今,望坛的不少小巷已经不具备通车条件,有些甚至连三轮车都没法进入。

每到傍晚,或者周末,进出车辆总会堵得巷子里水泄不通,很多老住户干脆把车停到天坛、景泰附近,徒步走回家。


△ 狭窄的巷子经常拥堵。


据老住户回忆,刘阿姨口中的变化,是从上世纪60年代出现加盖房屋的现象时开始的。

那个时候,家中若是添了下一代,在大伙儿眼里,加盖房屋是很正常的事情。时至今日,这里已经过于“臃肿”。


△ 俯瞰望坛。 


坐在路边乘凉的李大爷表示,虽然自己对这里非常留念,但是前几年发生的一场火灾,让他感触颇多。

那是一个深夜,李大爷在家中休息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着火了”!等他着急忙慌出门时,发现巷子那头冒着黑烟:

“报警很及时,消防车来得也很及时,却被硬生生堵在巷子外!巷子里本就不宽,还堆满了住户的私家杂物、乱停的汽车、三轮车。”

那件事情之后,李大爷就认定,这片老城区该“退休”了。


△ 巡逻警察的尾灯在深夜的巷子里“划”出轨迹。



望坛旧日,点滴拾遗


昨日已成过去,槐花依然飘香。愿每一位望坛人,离开这片熟悉的地方,依然被生活温柔以待。


△ 4月20日,桃杨路西侧,一名住户在二楼鸽棚里打理、喂食。


△ 4月26日,琉璃井路,孩子在路边玩耍。


△ 4月26日,收废品的商贩驾驶三轮车穿梭于小巷。拆迁前期是住户出售二手商品的高峰期,他们希望能从中寻找到有价值的老物件。


△ 4月26日,一名古玩商人站在巷子口等待生意上门。


△ 4月26日,两名住户在拆解自家雨棚。他们表示节约惯了,“都不想留下,也许新房还能用呢”。


△ 4月26日,一名老人借助轮椅在巷子里散步。


△ 4月29日,琉璃井路,两位认识60多年的老街坊开玩笑。 


△ 4月30日,俯瞰望坛,一辆高铁从远处驶过。 


△ 5月1日,凌晨两点的琉璃井东路。 


△ 5月2日,清洁工人将清理好的垃圾打包。


△ 5月6日,桃杨路,一名街头理发师在为住户理发。他在这里摆摊近十年,老顾客很多。


△ 5月6日,两名男子将麻将桌运出小巷。


△ 5月6日,桃杨路附近,拆迁工作人员正在用工具击碎窗户玻璃。


△ 5月19日,琉璃井路,杂货铺的商品比一个月前明显减少。 



- The End -

摄影报道:新京报记者王子诚

视频:李强

新媒体编辑:小麦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北京高温 | 80后女同摄影师 | 汶川地震九周年 |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 | 帝都沙尘图景 | 共享单车乱象 | 北京最老副食店 | 雄安新区 | 包头居民楼爆炸 | 中国红 | 留守儿童 | 睡觉的中国人 | 百年书店 | 2017荷赛 | 小站铁警 | 中国面孔 | 希特勒 | 朝鲜"淘女郎" | 金正恩"写真集" | 直播工厂 | 警局档案 | 台湾邮差 | 朱莉和皮特 | 出租车司机 | 营口运钞车劫案 | 世界摄影日 | Alex Webb | 小黑裙 | 视觉伦理 | 洪祸面孔 | 北京暴雨 | 母亲肖像 | 洪水一线的坚守 | 悬崖村 | 抑郁症 | 距离天津爆炸点15米处 | 王林的"摄影术" | 排队的中国人

本文为拍者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