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父母,都不管他们。
一个,没有上大学,自学成才,成为了艺术家;
一个,上了一般的大学,投身公益,成为新一代公益人;
一个,是学霸,上了清华,成为教育创业者。 父母不管的,是孩子的成绩、上的学校;管的,是孩子的心理、品行。 在家庭,从父母那里,一个人的成就,到底受益于什么?我想找出那些家庭条件不同、学校不同但却在不同专业领域内做出成就的人们,是否有什么共性?
如果找到了,我们就可以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给孩子创造这个条件。只有符合这四个条件的人物,我才会列入采访对象,从中寻找“成为”的普遍要素。我的理想,是采访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人,寻找、总结大概七八个这样的“普遍要素”。然后呢,我们再拿这些要素,去千千万万个家庭做普遍调查,来印证这些要素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最后,再把这些要素告诉更多的家庭。万事开头难,我们用了几个月,不断地来整理这个思路,同时呢,也列出了上百人的采访名单,陆续采访了十几位嘉宾。在2020年,我们会加快、深入地把“成为”这个教育项目进行下去。有所成就的人,是不是家庭条件都很好?父母是不是都知书达理?他们是不是从小就很聪明?他们是不是都热爱阅读?他们是不是都很自信?他们的智商是不是都很高?他们的学习是不是都很好?他们是不是都是名校毕业?他们是不是都很坚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到目前为止,我可以说,有很多问题的答案,经常让我大吃一惊——我相信,也会让你们感到吃惊。要说呢,我应该采访更多的人,做更多的调查,做很多的研究,才公布我的一些发现。但是呢,我还是想现在就分享一些发现给大家,原因有几个:第一呢,我自己并不是学界权威,所以呢,就算我的结论并不严谨,也不会损害我的学术地位——因为,我本来就没有任何的学术地位,哈哈。第二呢,我憋不住,我从这些采访中,看到有可以让普通家庭都受益的方法,就很想尽快地告诉给大家——反正,每次采访完,我都会把最触动我的故事,讲给三川和小丸子,也讲给我们的同事听。第三呢,记录我的思考,我想,每采访十几个人,我就会有很多的观察和思考。或许,到了最后,采访了100多人之后,我会修正,甚至修改我的结论,但是,每一个阶段的思考,我也会把它记录下来。我觉得这个过程,也是很有价值的。所以呢,今天,我就要公布我的第一个发现,非常有趣、非常令人惊奇,那就是:
▲ 2016年11月28日,我和三川一起在熊亮工作室采访对谈了一天
我聊到的很多问题,熊亮自己从来都没有意识过,比如,父母和家庭对他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在熊亮的感觉里,有很多的行为,都是顺理成章的、自然发生的,他甚至会觉得,难道不是每个家庭里的每个孩子,都应该这样成长的吗?熊亮小的时候,就一直有一个自己的独立空间,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阁楼。然后呢,他可以自己呆在里面,随便干什么都没有人管。他喜欢画画,就自己在纸上、墙上乱画。他的房间里,堆满了他画的各种画,也不收拾。父亲给墙上贴了白纸,熊亮画满了,父亲就换一些。他没有老师,就自己给自己找老师,自己看书从古代的画家、艺术家里找到老师,然后自己跟着古人学画画。有一次,冬天很冷,熊亮为了取暖,就把画过的画点了火来取暖——结果可想而知,差点儿酿成了一场火灾。可是,就算这样,他的父母仍然继续让他拥有自己的地方。父母不管,让熊亮在自己的世界里成长,有时候,熊亮很晚都不睡觉,自己一个人出去外面瞎逛,连这父母都不管——都说那个年代社会治安好。他的父母,甚至在他的成绩惨不忍睹只考了几分的时候,也从来都没有给过他在学习上的要求和压力。熊亮在学校是一个让老师头痛的人,经常因为各种奇怪的原因请家长,比如,有一次他就很痴迷地在地上挖一个洞,挖到忘记了上课。不过,父亲被请家长之后,并不会责骂他,有时候还给他开玩笑:你还挺有创意的嘛。但是,他的父母这样做,并不是放弃了他,也不是不关心他,而是更尊重他的意见。小时候,熊亮画了画,拿给父母看,父母都说“好好好”,到了十几岁的时候,熊亮再拿着画给父亲看,父亲的一句话,却让熊亮感到五雷轰顶:别问我了,我看不懂。父母不管他,但在心里还是很认可和支持他,甚至可以说,“放纵”熊亮。父亲知道熊亮爱画画,就给他找了当地最好的老师,还带着熊亮去拜师。可是呢,熊亮虽然年纪很小,但心底却很骄傲,觉得那些老师没有他自己找的老师水平高——他的老师是顾恺之、萧云从。然后呢,熊亮自己第一次去上课,竟然根本无法说服自己走进那个画室。父亲知道后,也没有说什么。熊亮喜欢自己去图书馆找书看,那个时候,很多书是不借给小孩子的,父亲就帮他去借。到了中学,熊亮去考过艺术,结果呢,专业分最高,文化课却很差,数学6分,政治12分。后来,熊亮在高中的时候,仍然痴迷画画,甚至,自己画了一本200页的书。书没有出版,大学也没有考上。可是,父母没有表示任何的失望,也没有让熊亮感到压力——我问熊亮之后,他才想了想,说:可能是他的哥哥一直是个优秀学生,考入了很好的大学,父母已经很知足了吧!父亲最后一次管他,应该是介绍他去一家设计公司上班,父亲对那里的人说:“这小子一定是画得最好的!”结果熊亮的确是那里画的最好的。那一年,熊亮19岁。从此以后,他就走上了一条自我创作的艺术之路。和张伯驹聊天的时候,我会很享受,因为,虽然他讲的都是环境保护、公益、法律,但是,异常放松从容。三川和我有同感,说:这就是北京孩子的一个共性,能经事儿。张伯驹有一句话,让我和三川印象极其深刻,他说:“一个孩子在自己家里遇到的,就会以为全世界都是这样的。”他说了一个细节,在他们家里,都是爸爸做饭,妈妈从来不进厨房。张伯驹就以为,全世界的家庭里都是爸爸做饭——当他知道大多数的家庭里,都是妈妈做饭的时候,真的是大吃一惊!还有,他们家里的钱,从来都是把共用的零钱就搁在一个信封里,信封放在抽屉里,没有锁也没人看着,要花钱我就自己从里面拿。他的父母觉得,一家人把钱搁在一起花很正常,他小时候用多少拿多少,不需要藏着掖着。当他知道很多父母都是定期给固定的零用钱,甚至,有些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钱的时候,他非常的不理解。张伯驹说:“他们无比信任我,甚至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到后来读研究生,我爸妈都没管我报志愿的事,就问问我想去哪?然后说我要去哪儿,他们最多给我一些建议。”小时候,张伯驹因为撒谎被打过,也因为中学的时候太胖,想开一个免试体育的假证明,被父母严词拒绝,逼着他自己减肥锻炼,后来他的体育成绩反而变得优异——这些经历,让张伯驹记忆深刻。张伯驹说,只要他健康和快乐,他的父母就什么都支持。刚开始,他也以为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都是这样相处的。后来,他才发现,自己的成长挺另类的,挺非典型的。他小时候,一家人就住在香山脚下的北京植物园里,而他的童年,就是在植物园里瞎玩儿度过的,甚至,经常在里面“搞破坏”。曾经,张伯驹有可能上不了好的学校,心理压力很大。可他的父母说,这有什么关系,有个学上就挺好的了。他上学的时候,非常偏科,自己喜欢的就学得很好,不喜欢的就完全放弃。比如,他喜欢的生物,就可以考满分,而不喜欢的物理,连及格都成问题。刚开始,物理老师还不知道他生物学得好,后来知道后,非常生气,把他叫过来一顿猛批:“你生物能学好,物理怎么可能这么差?”张伯驹就很老实地回答:“您不是在开学的时候说了吗,‘物理这门学科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好的’,然后呢,我就放弃了。”老师被气得七窍生烟,“我那是激励你们要好好学习,多多付出,不是叫你放弃!你也太实诚了!”张伯驹在北大附中上学,热爱生物,参加了生物小组,觉得自己理所应当应该上北大的生物系,然后成为生物学家。可是,他学习偏科,还不是一个考试型的学生。本来,他的生物学家之路,是参加生物竞赛,获得奥赛金牌,然后进入北大读生物,可是,他连自己最喜爱和擅长的生物竞赛也没有取胜,结果呢,他上了一所普通大学,也没有读上生物系。本来,他以为父母会为此感到失望,但实际上,母亲跟他说:“你在应试的环境中能活到现在,还能有个大学上,这本身就是个奇迹。”张伯驹从十几岁就开始参加环保活动,是自然之友最早的小志愿者。大学之后,他更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环境保护工作,他的父母也都从来没有去管过他。张伯驹的家庭一直就是这样一种氛围:大人觉得他健康快乐、正直不委曲求全就够了。他们当然希望孩子上不错的大学,未来再读个研究生,或者搞研究,或者在大学工作,甚至自己开个公司,但他们从不提要求。等到张伯驹投身公益机构之后,他的父母虽然并不明白NGO是做什么的,但也都支持他做的任何选择。直到后来梁从诫先生去世,有很多关于梁先生的文章,他爸妈看了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儿子,现在是梁先生创办的机构的负责人。然后,他的父亲对他说,“你干的这事儿其实就是咱们园林子弟要干的,咱们植物园就干保护植物的事。”张伯驹说,他就是在这样一个安全感特别强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也可能正是这样,他能坦然做环保公益志愿者,能不被外界的评判左右。他的父母,是当地的公务员,给他最大的影响,就是正直、清高和善良。他的父亲在税务部门工作,他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就是父亲严厉地拒绝前来送礼的人。父亲正直清廉,有极高的道德要求,但是,如果能够真正帮助到别人,父亲又会丝毫不避讳地去帮助他人。连晓刚小的时候,学习挺好,但也不是特别优秀出类拔萃的那种。他没有上过任何的培训班,父母从来没有过问过他的学习、作业。他学过奥数,当时觉得怎么那么难,而别的孩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后来,他了解到,那只不过是用了初中的方程而已,而方程迟早都会学到的,提前掌握了并没什么价值。也正因为如此,他虽然成绩好,但并没有参加任何的竞赛。他觉得,所谓的考试,经常是在考察记忆力和智商——而实际上,大家在记忆力和智商上的差距,并不是那么大。所以呢,就看谁花的时间多,谁比别人学得早,这本身没有什么价值。而他的父母,也没有督促他,要他去参加竞赛,取得更好的成绩。他那个时候,很喜欢解谜、科学的图书,有一次,他看到一套特别喜欢的仿生科学书籍,但是,实在是太贵了,父母就没有给他买,他也觉得挺正常的,后来,他通过其他的书、杂志,自己也学到了里面的那些知识。连晓刚并不喜欢打游戏,但是,为了和同学有共同话题,他也买了一个游戏机,在家里打游戏。结果,他打了很久之后,发现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乐趣,就决定不打了。然后,他就自己去商场,把游戏机给退了。在高中的时候,他的成绩考上一本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也没有什么压力。后来,他在模拟考试的成绩已经到了全校前列,老师”偷偷地“找了他的父母谈了一次话。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感受到任何的压力,那次谈话的事,也是在高考完后才知道的。当他考上清华建筑系之后,父母也表示,这是一个”惊喜“。虽然他在高中并没有参加过任何的竞赛,而大学同学里有很多得过竞赛金牌的人,但是,就像是小时候对奥数的理解一样,连晓刚发现这也是多掌握了一些方法和训练而已。很快,他就又成为了清华的学霸。保研毕业后,连晓刚并没有按照职业建筑师的方向去发展,而是成为了教孩子学习思维的教育工作者,后来,更是创办了教育机构。当然,他的同学大多对此感到惊异。他的父母虽然也觉得学了建筑似乎应该当一个建筑师,但也没觉得做一个教育工作者有什么不好。连晓刚说,正是父母从来不管他,他反而从小就学会了自己去处理问题,自己去探索问题深处的东西。他觉得,能够影响人、帮助别人实现价值,比留下一座宏伟的建筑更有意义。而父母从小给到他的信任和空间,让他真正发展出了自己的能力,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里的管,指的是管孩子的作业,管孩子的兴趣,管孩子参加培训班、竞赛,管孩子上什么大学,管孩子学什么专业,管孩子做什么工作。这里的不管,指的是父母不管以上这些,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品行、道德,不仅仅是管,而且管得非常严。我知道,当我从这三个故事里,把我感受最深的一点——父母不管孩子,是一个人成就的基础——提出来的时候,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和反对。不管?!不管的话,孩子还不每天打游戏,吸烟喝酒,甚至吸毒进监狱!现在我们整天盯着,孩子还这样,如果不管的话,那还不翻了天了!你说的那些孩子,是天生就好,管不管都好,我们的孩子不行,皮厚,就得打着才能长得好!你说不管?我就是被打大的,你看,现在也不挺好的吗?而且,我还很感激我的父母,很孝顺呢!
说实话,我是无法反驳这些疑问的。因为,我也是从个案里面提取的共性。到底,是管作业、管成绩、管学校、管工作,还是管品行、管心理,管道德,哪一个更能成就一个人呢?我也发现,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我所采访的这些人里,还真没有啥都管的,似乎,这两方面有很多时候是不能兼容的。今天呢,是一个开始,我也希望,大家提供更多的一些采访对象,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个案、样本,让我们可以更客观地去看待教育和成长的问题。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白滔滔:童书妈妈联合创始人。学机械、转经济,自学写作进入媒体,历经新周刊、南方报业,后创业从事数字出版。著及编著有《我手机》《十三亿》《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诗300首》等。喜欢钻研教育思想,开发写作课程,和读书会家长孩子交流。同时,担任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致力乡村幼师等项目。他还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儿的爸爸,是女儿小丸子眼中永不断电的故事机。
如果你喜欢本文,你还会喜欢
(点击可阅读)
成为 | 熊亮:我是怎样在阁楼里,自学成为一个画家的
白滔滔:人生应该多来几句:so what!
做教育的,可不可以少讲一些“赛道”“痛点”和“玩法”?!
三川:到底是谁影响了你成为今天的你?
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生命的最后一年是哪一年?
请把时间还给家庭教育,让父母在家里当父母,而不是当助教!
书单 向微信后台发送“书单”获取各年龄书单
加入 向微信后台发送“招聘”获取招聘信息
转载 需转载文章请在文中留言,并附贵号介绍,我们会联系您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童书妈妈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