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4驻留 | 余尔格:野蛮生长的黑色旋律

麓湖·A4美术馆 A4am 2022-11-24



你们看见玫瑰,就说美丽,看到蛇,就说恶心。你们不知道,这个世界,玫瑰与蛇本是亲密的朋友,到了夜晚,它们互相转化。蛇面颊鲜红,玫瑰鳞片闪闪。

——三岛由纪夫



由罗劲超拍摄,感谢艺术家供图


见到余尔格的第一面,一定会被她的美所吸引——灵动的眼眸和柔软的身体在她身上相得益彰。然而,仅仅用“美丽”一词形容她又太过单薄,在余尔格身上,你还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个性:她爱笑,在生活中会用诡异的大笑回应电话那头喋喋不休的推销说辞。


余尔格的作品也具有这种“破坏性”的美丽。当观者早早准备好观赏那些行云流水般的舞蹈动作和高超技巧时,她总是不会让他们“如愿以偿”。她通过肢体突然的停顿、扭曲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视觉造型,打破观者对于传统舞蹈的这种美丽想象。在那些“戛然而止”的间隙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冲破桎梏,原始而野性的美丽得以显现,暗黑与怪诞构成了余尔格作品的主旋律:衣服上长满眼睛的神、树林里的黑暗房间、孤独不安的无头肉身、诡异的面具——游走于幻灭的现实和荒诞的想象中,这是余尔格想描绘的“真实”。


余尔格,时轮,舞蹈剧场,80’,2021

由罗劲超拍摄于阿那亚戏剧节,感谢艺术家供图


在现代社会,人们习惯于将亲眼所见认定为真实,相信只有理性、数据、演算才是通往知识与真理的路径,这样的倾向使得我们忽视知觉和经验在生命中的意义。


在余尔格的世界里,“眼见为实”再也不是评判真实与否的标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世界如果没有承载着情感与记忆,也不过是虚幻泡影;那些游离于物质世界之外的、不可见的真挚感受与体验,构成了她的感官世界。梅洛·庞蒂在论述知觉与物质关系时说道“人驻于物,物也驻于人”,一朵盛放的花,是强烈的生命力还是诱惑与欲望?人的情感将赋予事物不同的含义,而事物也成为人的“情结”。他说“情结”便是塞尚绘画中物的“光环”(halo),相同的是,余尔格的作品也是个体情感与经验的载体,穿透物质与逻辑的视界,散发着感性而超现实的“光”。


余尔格,流,舞蹈剧场,60’,2020

由罗劲超拍摄,感谢艺术家供图

余尔格,时轮,舞蹈剧场,80’,2021

由罗劲超拍摄于阿那亚戏剧节,感谢艺术家供图


7月底,余尔格在工作室开放日活动现场演绎了2019年在法国巴黎城驻留三个月期间创作的现代舞作品《MoLi》。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对自我、生命印记和逝去的时光进行回溯与思考——“女人在时间的长河里,能留下些什么”。


在狭小黑暗的工作室内,余尔格以即兴演出与投影录像相结合的形式,带领观众缓缓迈步至这个年老女人的灵魂深处。墙面录像中,女人对着镜子反复抚摸下垂的皮肤,拉扯灰白杂乱的长发;与此同时,现实中,余尔格佝偻着身体环顾观众,高跟鞋不时急躁地敲打在地,似在发出怒吼或质疑。同一时空,录像与现实中的女人,在尖锐的背景噪音中自我拉扯、僵持、对抗,继而癫狂。现实与荒诞的界线逐渐模糊,摇晃变形的镜像将故事推向高潮——两个女人同时摘下面具,从镜子后走出身着一袭绿裙的年轻女子,嘴里含着盛放的血红色针垫轻盈地舞动……年轻与衰老的、美丽与丑陋的、自恋与自卑的,一切幻像伴随着憧憬与怀疑在MoLi的世界里交织着、挣扎着。


余尔格,MoLi,舞蹈剧场,50’,2020

由罗劲超拍摄于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感谢艺术家供图


在这场关于身体与灵魂的超现实主义对话中,MoLi身处的那间黑暗而狭小的房间预示着潜藏人性的阴沟,那些在世俗的束缚中被压抑的欲望逐渐释放,变得鲜活、扭曲、歇斯底里。“无器官身体”的意向伴随逐渐高涨的情绪接连出现:老年女人双腿间手比作的花、肚子里张开的洞,如同弗朗西斯·培根画里“嘴”的隐喻,像是一个无尽的黑洞将所有自恋、恐惧、孤独的情绪喷涌而出。这些美丽而离奇的身体雕塑赋予疯狂的现实一次喘息和想象,也给MoLi的世界笼罩了一层浪漫而惊悚的超现实主义色彩。MoLi的故事并非是一部悲剧。花是她生命中贯穿始终的元素,那些裙摆上的、墙缝中的、双腿间的花,最终在年轻女人嘴里重获新生,摆脱欲望的吞噬向着希望生长。脱下面具,MoLi衰老的皮囊之下具有生命力的灵魂得以展露,恰如某位观者演出结束后提到:“摘下面具的瞬间,她脸上的汗珠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余尔格,MoLi,舞蹈剧场,50’,2020

由罗劲超拍摄于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感谢艺术家供图

(向右滑动查看)


《夜鹰》是余尔格今年在成都驻留期间创作的肢体戏剧作品,一改过往与专业舞者合作的惯例,招募了12位热爱舞台的普通人和3位专业舞者。在某个下午,她偶然间发现了这个闲置空间,一排橱窗静静地矗立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橱窗”成为开启余尔格自我探索的阀门,那些关于审视和窥探的画面闪现,触及余尔格内心对个人、他者、社会关系的叩问。


余尔格灵感闪现的瞬间

由罗劲超拍摄于麓客岛,感谢艺术家供图


夜晚降临,一场盛大的舞会在废弃空间内拉开帷幕,人群开始狂欢。在《夜鹰》的前半章,余尔格聚焦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状态,将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肢体化的方式予以重现,洗漱、健身、工作等日常通过舞蹈得以展现,成为舞会的主旋律。从个体的惯性重复到对他者的模仿,日复一日的生活行为逐渐成为操控人的“程序代码”,在“机械化”的迭代中对身体和精神产生了双重消耗,继而被异化的个体开始向“橱窗”外的世界冲撞和逃离。


余尔格,夜鹰,舞蹈剧场,50’,2021

由冯立拍摄于麓湖社区艺术季,感谢艺术家供图


在后半章中,“橱窗”则成为探照灵魂的镜子,个体在自我探寻中回归内心。爱而不得的女人、把自己关起来的男孩、动物园里的马、人工智能AI、卡夫卡小说里的甲壳虫……15个普通人成为自己故事的主角,展露出人性百态。夜深人静,当面对“橱窗”的个体准备卸下其社会性面具之时,殊不知面具的一角已然与真实的自我纠缠于一体,最终成为无法摆脱的枷锁。余尔格并没有保留这副光怪陆离的作品,而是在结局给予了它最极端的一抹“黑”——在《夜鹰》的社会“舞厅”中,个体独立性在与社会性的冲突与抗争中逐渐泯灭。而作为导演的余尔格,始终是一位冷静的旁观者,在人群狂欢时闪现片刻,又在人群消散后重回“案发现场”,透过“橱窗”凝视人性与社会黑色的深渊。


《夜鹰》排练现场

由罗劲超拍摄于麓客岛,感谢艺术家供图


纵观余尔格的作品,不难发现暗黑与荒诞是她贯穿始终的旋律,但事实上她并非在刻意创造这种“暗黑”的风格化语言。在她的作品中,“黑”绝非单调的代名词,而是混沌之下暗藏着的“真实”底色。无论是胚胎时期在母亲肚子里的触感,还是留学时期绿皮火车上人潮拥挤的气息,余尔格都敏锐地收集着这些感官的记忆碎片——她的身体成为画笔,向现实野蛮而有力地涂抹着每一笔荒诞的想象,只有凑近才能看清那些细枝末节里的“真实”色彩。


由罗劲超拍摄,感谢艺术家供图


 艺术家介绍 



相关阅读


A4驻留|刘毅:我们与公共艺术的距离

社会剧场演出:《蛤蜊岛·麓湖番外篇》观众报名正式启动!

A4驻留 | 触目艺术小组:关于“触觉对话”的一些实验与经验分享

A4驻留 | 郊游小组:让艺术的故事在社区自然生长

A4驻留 | 余童的驻留观察日记

A4驻留|高文谦:用计算机呼唤出神的九十亿个名字


自2011年项目正式启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麓湖·A4美术馆不仅提供高效与专业的学术支持还将带来驻留同期丰富的启动体验与对话,为参与者带来广阔多元、深度的创作空间与可能性。


从2019年起麓湖·A4美术馆迎来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的落成以及周边更多公共空间与户外区域的使用,拓展基于艺术中心而展开的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实验性与专业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项目。


目前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主要分为四个不同部分,分别是邀请制驻留,城市间双向交换驻留,国际国内公开招募申请以及公共艺术项目专项驻留。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5月至次年1月可同时接待10-11 位艺术家开展工作。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2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2个公共活动区域、4个Lab空间和1个1230平米的驻留展厅。

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是麓湖·A4美术馆于2019年10月设立的分支空间,依托于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致力推动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青年性、实验性、专业性与交流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空间。


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个接待中心,4个Lab空间,1个1230平米展厅,1个艺术家会客厅,10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以及位于麓湖周边的11间驻留艺术家公寓。依托现有空间,艺术中心每年推出各类艺术项目,特别通过其中运营的“儿童艺术空间”、“白盒子空间”、“造木空间”与“社区实验室”项目联合周边社区与居民开展丰富的在地互动项目。与此同时,艺术中心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

正在展出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

“机械·森林·光语石”门票


【票务说明】

公众参观时间:

2021年7月4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每周二至周日10:00 - 18:00开放

(17:30后停止入场)

一人一票,仅限验票当日有效


内容编辑:吴雨亭

视觉设计:谭言

内容排版:刘佳钰

内容校对:江雨杉 周仪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