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怀中对鲁迅的学术研究,开始于“无书可读”的特殊年代。彼时,学校彻底停课,他回到故乡当“逍遥派”,借居邻近仙游师范的教师宿舍,“躲进小楼成一统”,借了一套20卷本的《鲁迅全集》,从杂文开始,小说、日记、书信、译文……日夜苦读,做小卡片,伴随着楼下传来学生练钢琴的旋律,许怀中暂时忘却了现实,思想跟随鲁迅深刻犀利的笔触,进入探寻中华民族灵魂的空间地带。8个月后,学校通知复课,他重返厦大。
没想到的是,这成为他后来撰写鲁迅研究专著的基础和准备。许怀中对鲁迅产生研究兴趣,还有一个客观原因,不得不提:厦门大学中文系是全国不多的鲁迅留下足迹的一个院系,系里成立的鲁迅纪念馆,是全国高校唯一的鲁迅纪念馆,位列国内五大鲁迅纪念馆之一。
鲁迅于1926年9月4日来到厦门大学,那时候称为厦大国学院文科国文系,虽然只任教一学期,却留下许多著作,他教学认真,和学生关系很好,他写信给许广平说:学生对他感情好,文科也有生气了。鲁迅帮助学生出版期刊《渡艇》《鼓浪》,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1970年,厦门大学中文系招收工农兵学员,并计划撰写一本《鲁迅在厦门》的书,由许怀中和另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研组的老师一同编写,后该书以集体名义出版,留下时代的烙印。5年后,许怀中带领毕业班鲁迅研究专题组学生住在绍兴鲁迅纪念馆,合写《<朝花夕拾>浅析》一书,寒冬时节,独宿池塘后的一间玻璃间的小房,小园内有望月亭,亭旁的红梅斗雪盛开,傍晚暗香入室,为客人送来缕缕清香。
家中书房里,悬挂着一张装裱好的工作照。
“如果说,人生都有一段或几段难忘的生涯的话,那么这段经历是难以忘怀的。与鲁迅纪念馆的友情,犹如梅花,香溢记忆的深处。”许怀中白天和馆里的人员改书稿,夜里利用时间阅读馆藏资料,建构鲁迅研究第一本专著——《鲁迅与文艺批评》,1979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第一批评上副教授职称。
以这本专著为起点,许怀中将鲁迅研究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把鲁迅研究以专著形式系列化,是我学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步骤。”许怀中马不停蹄,与时间赛跑,从鲁迅研究的不同角度和领域,如鲁迅的创作思想、鲁迅与中国古典文学、鲁迅与外国文学、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等方面,撰写了多部著作,“鲁迅思想,像个富矿,挖掘不完,研究的过程,其实也是提高和丰富自己思想的过程。”
对鲁迅的学术著作和整理我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在过去鲁迅研究中是个被忽视的领域,这和长期以来,片面地视鲁迅为“革命家”的思想倾向所造成的有关。第三部著作,许怀中将研究方向瞄准了“鲁迅与中国古典小说”,着重从“文学史家”、“小说史家”的鲁迅,来观照描画鲁迅学术著作。
许怀中回忆,为了写好这本著作,他不但将鲁迅有关论述系统摘出,而且阅读鲁迅所评论的古典小说,厦大图书馆找不到的作品,他就利用出差机会到上海图书馆借阅。那时,正值1979年的国庆节,住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作者招待所,早出晚归,他在上海图书馆阅览室“欢度”节日,边吃干粮,边做阅读笔记。在写书时,他已改变用小卡片记录材料的做法,而是用大张活页,免得卡片排满桌子不便处理。
在书的序论中他写道:“我们研究鲁迅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关系,不但有助于了解鲁迅的思想和创作,看出他对我国文化遗产的态度,而且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批判继承我国古典文学遗产,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艺。”这本书稿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在1982年出版,并列入“鲁迅研究丛书”,赞为“鲁迅研究崭露头角的著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怀中以每年一本的速度完成鲁迅研究专著,除了上述两部,还有《鲁迅创作思想的辩证法》(198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和《关于“人”的审视与建构——鲁迅与世界文学的一个视角》(1991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3年,许怀中服从组织安排,从厦门大学调至省里宣传文化工作部门,从政之后,由于公务繁忙,学术研究停笔一年半。但是,一些出版社早前向他约稿,像沉在心中的石头,堵得难受,他又见缝插针地开始撰写论著。
十几年下来,他把研究领域扩大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先后出版了《美的心灵历程》《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变迁》《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论》,后者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
许怀中与铁凝交流。
说起散文创作,许怀中记得,那起源于一篇发表在《福州晚报》副刊上的散文,重新点燃了他的创作热情。当时,他刚刚来到省城福州,单位新宿舍还未盖好,就下榻于西湖宾馆一套房间,恰巧收到《福州晚报》的约稿信。
仲夏的一个薄暮,许怀中在后园漫步,明月当空,他忽然注意到荷塘湖心亭的脚手架,亭子正在改建,已经成形,但脚手架依然在侧。由此感悟,在人生道路上,难免充当“脚手架”的角色,一旦工程竣工,“脚手架便永远不存在了。它的价值和可贵精神,便在于它的自甘‘消失’”。通过脚手架,可暗喻干部的离退休。于是,他来了灵感,回房提笔写成散文《月下后园漫步》,发表后竟有读者来信赞赏,后被收入第一本散文集《秋色满山楼》。此后,散文创作“一发不可收”。
翻看许怀中的十多部散文集,会发现他的散文往往写往事,写人和事,大抵有故乡的乡情、乡愁,有的抒写“八闽大地”,有的描摹“大江南北”,有的追记“异域他邦”,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
散文集书名,有几本带着“月”色,如《年年今夜》采自“年年今夜,月华如练”。《月色撩人》《月满西楼》更加明显。许怀中说,那些年,常到北京开会,往往下榻京西宾馆的西楼,很欣赏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月满西楼”的情景,便取为书名。“更深层地说,在古典诗词中,‘月’往往和往事直接勾连,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等。”
2013年4月,许怀中的《岁月匆匆》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作家协会“2012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封底写道:“他的散文作品在亲切淡雅的抒写中飘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诗情画意的描摹中闪耀着对人生世态的哲理思考,既有学者的睿智,又有艺术家的细腻,着力发掘出生活中的美感,诗意浓郁,情致深沉,哲理丰富,回荡着追寻真、善、美的心声。”
在许怀中看来,正如书名所标出的,岁月恰如流水匆匆而逝,散文是生活的厚赐,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它得助于文化清泉的滋润,发自有感世界。他表示,散文脱不了一个“情”字,“情”与“景”构成情景交融,“情”与“理”结合,便含有哲理的思考,“情”与“趣”渗透,就有“理趣”的韵味。它是岁月流逝中留下的心痕足迹,许多往事早已忘却,却从散文集中寻找到。
再举一例。2007年起的六年间,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及福建省作协鼎力支持,福建近50个县(市、区)邀请1400多人次的作家和新闻工作者采风创作,作为副会长的许怀中不顾年迈之躯,几乎全程参加并写成近50篇散文,取福建多山临海特色,命名《山海交响》编辑成册,从中可品读“八闽特色地方文化”,也体现了其散文集的纪实性、文学性和可读性。
1983年12月,在北京参加全国作代会,与冰心先生在其家中合影。
分管全省文艺作品创作时,许怀中也充分展现“人梯”的价值。他对莆仙戏《秋风辞》的举荐立功就是其中之一。
1984年,他的学生周长赋带着油印的《秋风辞》剧本来福州找他。他连夜读完学生的处女作,深为这部悲剧所震撼。周长赋告诉他,自己目前仅是文化馆的一名普通干部,恐怕资历不够,这个戏在县里都选不上,更无法参加全省戏剧调演。许怀中曾经是他老师,亲自赶到莆田看剧团彩排,并当场决定该剧到福州参加全省调演。
1985年,莆仙戏一团的《秋风辞》,参加省十六届戏剧调演,双双获剧本一等奖、导演奖,分别获舞美设计奖、优秀演员奖、音乐奖及演员奖等。1986年,《秋风辞》参加第二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荣获剧本创作一等奖、舞美设计一等奖、集体演出二等奖、导演三等奖、主演二等奖、配演二等奖及二人群众角色奖。同年,莆仙戏《秋风辞》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剧本奖。
许多专家认为,该剧选材好,开掘深,是一出揭露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和血腥统治的大悲剧,有气势,有宏观壮阔,惊心动魄,具有阳刚之美,有较大历史跨度,给人经丰富的联想有深刻的哲理启示,其原因在于剧作者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史观去认识和研究历史,塑造出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此之前,有人劝许怀中:“周长赋是您的学生,您应该避嫌!”许怀中说:“我不避!避嫌但不能避贤啊!”
当文化部决定选派《秋风辞》进中南海怀仁堂 ,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的消息传来后,剧组全体同志都激动万分,大家为能得到这一崇高的荣誉而欣喜若狂。1986年,周长赋被授予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如今已是当代著名剧作家。
“韶光易逝,似水流年。多年来,文的真情,我的感谢之情,犹如一江向东流的春水,滔滔不尽,流淌不绝。”许怀中如是说。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