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梦:感知这座城的温度

谢阿呷莫 CDRC2011 2023-03-31

城管与小贩生死争斗的原生态故事

干群冲突与互动的真实过程

关照当下中国人蓬勃生长的“城市梦”

你、我、他都可能是“王天成”



今日,《城市梦》全国公映,该片于2014年开启,拍摄两年,剪辑两年,加上后期工作,历时六年时间与观众见面。拍摄素材达600多小时,最后剪辑成100多分钟的影片。用主创的话来说,“无一处闲笔”。


城市梦》是中国首部以城市管理中真实案例为题材的纪录片。一边是为了追求更好生活的小贩,一边是为了维护城市“面子”的城管,两边都有着自己的城市梦想,但在现实中却始终处于对立的两面,矛盾不断,冲突时有,故事就是围绕着这两个群体所展开的。


《城市梦》已荣获纽约纪录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并成功入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圈内口碑不俗。


01


真实故事:声色俱全,让人共鸣


《城市梦》记录的城管与摊贩之间的冲突以及和解,让观众的心也从最初揪着到最后会心一笑。


70多岁的河南农民王天成带着全家在武汉市鲁磨路摆摊,家庭成员包括身患癌症晚期的老伴、因工伤失去右手的儿子王兆阳、儿媳以及14岁的孙女萍萍。一家人谋生来源是一个书报亭改的杂货摊和外扩的水果摊。



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着重于王天成与城管之间的你来我往、你进我退的争斗过程;


影片的后半部分更多着眼于王兆阳、张瑞华及女儿王展萍的真正需求:抛去是不是非得要占道经营这种方式,他们想要的实际上是在城市里扎根生活下来。


《城市梦》的激流潜藏于现实惊世骇俗的表层底下,它的主题非常宏大,但又非常深刻。磨砺数年出来的这部《城市梦》,在多地的交流放映会后,很多观众就大赞“好看”、“出乎意料”。


02


双线视角:真实记录,粗粝美感


在见证过这段历程后,观众既能体会城市执法者的不易,也能够理解为什么王天成一家会把一个破旧的报亭当作“梦想堡垒”。


“王爹爹”是很典型的中国面孔,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粗野的市井艺术,赤诚爱护子女的心,不是有意和城管对立,一切只为了简单的生存,抱着对生活最美好的期待。



《城市梦》的音乐制作人孙八一在首次看完最终版后表示,他最大的感触就是平等:“他们是生活的弱者,我们是工作的弱者”。



陈为军并没有将非法占道经营的小摊贩与维护城市文明的城管简单的刻画成对立状态,而是将他们置放于一个彼此相对平等的位置,用摄影机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以及事件的发酵、变化。


这种不同视角的组合,呈现了同一事件的不同面,也让我们看到了某种维度的真相,更有趣的是,它也碰撞出了戏剧性的效果。


03


不同剖面:人文关怀,温暖人心


沧桑的现实,丰满而梦幻,带来最真实的感动,《城市梦》也折射出一种对于不同阶层人的深切的人文关怀。


镜头在跟随着王天成一家人拍摄时,也拍摄了不少他们在“家”里生活的素材,可以看到王兆阳在外人面前时坚决的维护父亲王天成,但回到了家这个内部环境时他的内心又充满着矛盾也就自然而然的“现代性带来的威胁却使内部的深层情感趋于紧张”,有一场戏是王天成试图要死守着那凌乱不堪的屋子,王兆阳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气。



王兆阳在片中说:“什么是幸福,跟家里人一切吃饭就是幸福。”


这种温情其实也是我们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城市梦》所描述的王天成一家人的生活状态,何尝不是我们很多人日常梦想的一个缩影呢?这也就使得影片赢得了众多观众的情感共鸣。


片中也突破了”凶神“的城管印象,他们向王天成解释政策,努力为他们寻找营业点,构建了完全不同的城管形象,片中每一处无不体现人性之美,温暖人心。



不过,《城市梦》并没有止步于城管与摊贩的冲突,而是以此为剖面,展现出更深刻的难题,流动商贩的问题如何合理解决?小贩们的生计该如何维持?城管与小贩双方的“城市梦”又该如何共同实现?


任何优秀的纪录片,都有着同样的使命:让观众记住“印象”背后的真相。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讲究”人的“讲究”事儿
《风味原产地·甘肃》:从沿海蟹膏到西北饸络,大漠美食的鲜与野
《此画怎讲》:腾讯联手开心麻花,纪录片能乐还能学CDRCx微博|医疗议题热度不减,时代个体命运相连《浪费了的粮食》:食物本无错,是人闯的祸
《数电影的人》:胶片电影的消逝与重生
CDRCx微博|传颂平民百姓正能量,奏响国家民族主旋律
《战旗美如画》|年轻语态撬动主旋律纪录片的传播新可能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谢阿呷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