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京报2015年度好书 · 4-5月榜

2015-06-12 书评周刊编辑部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与317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用全部的存在去同世界相会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件事物都在等着你去圣化,每一件事物都在等着在相见中被你发现……用你全部的存在去同世界相会吧。”


明天,2015年6月13日,是哲学家马丁·布伯去世50周年的日子,在他影响巨大的著作《我与你》中,马丁·布伯为现代人忧伤,他说现代人是被自我所囚禁的人,世界被推向远处,他们只会在孤独中丧失爱与信。而他所发出的邀请即是,从自己开始,用全部的存在去同世界相会。


书评周刊编辑部所分享的这份书单里,多少也回应着这样的邀请。《尊严》要人以自己理性去赋予事物以意义;布罗茨基的《悲伤与理智》要求人不湮没于面目模糊的人群之中。《灰皮书》记录思想被禁锢的人们如何跋涉悖谬与虚无之河,最终让自己站立在真实的光芒中。《胡麻的天空》以及《和妈妈如影随形的日子》两本生活书,实践的恰恰就是马丁·布伯所说的,每一件事物都在等着你去圣化,日常生活的尘埃之下有属灵的优雅。


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生活就在此处。这是关于人之存在最质朴的诗性正义,或曰,积极生活。但是,要清晰地认识过去的人、现在的人以及未来的人,都在大地上“只过一生”这个事实,似乎没有那么容易。翻开书单中的《汤姆斯河》,便有无限忧伤。工业发展带来城镇的繁荣,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却深深契入新生命的肉体中——癌症,仿如大自然惩罚的印迹,在繁华中滋生出恐惧与死亡,觉醒的人们,抛弃幻觉似的繁华,直面生命本身的尊严与价值,就必须开始抗争,踏上漫长而艰难的救赎之路。


诗人沃尔科特写道,“死/愈令人惊奇,爱愈深沉,生活愈艰辛”,抗争与救赎的悲壮,既发生在人生活的周遭世界,亦是发生在人的内心。乔迪·格雷格不动声色地描述着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的叛逆,但是别忘了他迷乱的人生仍然需要以创作来救赎,这个从来不说再见的艺术家,也在艰辛地争取一种真正活过的人生。


书评周刊编辑部


- 文学 -



《悲伤与理智》


作者:约瑟夫·布罗茨基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4月

推荐理由:在《小于一》释放并放大了文艺青年对布罗茨基的长久期待之后,《悲伤与理智》的及时翻译出版,基本完成了这一代读者对布罗茨基的经典化过程。作为一个诗人,布罗茨基今日在汉语语境里主要以散文被读者认知,作为一个从俄罗斯流亡到美国的作者,布罗茨基也未能像同样背景下的纳博科夫那样在中国成为文学偶像——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并非文学本身,而是文学市场的吊诡。最终,两位译者的努力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对读者来说,这一解决方案甚至带有某种幸福意味:黄灿然和刘文飞都堪称杰出译者,他们对布罗茨基的处理却截然不同,黄灿然拥有诗人的凝练与诗意,刘文飞则怀抱着几代中国翻译家对俄罗斯文学的传统处理方式,那是一种难以言明的优雅。(文 | 涂涂)



《白鹭》


作者:德里克·沃尔科特

译者:程一身

版本: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5年6月


推荐理由:包括序言与后记在内,这本诗集只有薄薄的140页,但每一页都足以构成一种词语的重击。沃尔科特大概是在中国最不出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一,诗人在80岁上(2010年)出版的这部诗集似乎也没有经过足够的时间考验,难以获得一种舶来的经典地位——但这恰恰让我们可以抛开一切附加值,只谈论诗歌本身。想想看,一位80岁的老者,对他来说最感慨的,是“朋友之死”,最诱人的,是“暮年之爱”,最艰难的,是“死之将至”,沃尔科特把所有这些情感,凝练成诗行,并传达出一种雕塑般的肃穆力量。“死/愈令人惊奇,爱愈深沉,生活愈艰辛”,沃尔科特在语言的终点处,传达出对爱与死深深的沉默。(文 | 涂涂)


- 博物 -



《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

作者:柯律格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5月



推荐理由:这是20多年前对中国艺术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现在它的中文译作终于和大家见面,也是一件幸事。中国明朝正处于世界大航海时代开启的历史时期,商业的发展导致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既有精英士绅阶级的消费心态。本书主要以明代文震亨著《长物志》一书为例,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绅精英所拥有的文玩用品,描述同时代人对它们的看法,并分析了这些物品如何成为被消费的商品,以什么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意涵,是一部有关晚明文化消费的经典著作。作者虽是研究“物”,却大量引用明代的小说、文集以及版画,拓展了艺术史的研究视野。这样一本精致的艺术史译作,当然需要慢慢看。如果可以,出于私心我再给你推荐一本书——格非的《雪隐鹭鸶》,虽是研究《金瓶梅》,却将晚明时期中国商业社会的人情市景分析得丝丝入扣。两本结合着看,真是绝了。(文 | 柏琳)



《动物生活史》


作者:约翰·亚瑟·汤姆森

译者:胡学亮

版本:新星出版社2015年5月


推荐理由:约翰·亚瑟·汤姆森是苏格拉著名自然学家,他相信万物皆有灵,也强调各种生物的平等性。在他的笔下,动物们的“衣食住行”变得丰富有色彩,带着浓浓地趣味性,每一个个体都成为生命演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它们各自履行在自然界中的职责,默默地在生生不息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你没有感受到,那“只能说我们是聋子,而不能诬陷它们是哑巴”。汤姆森眼中的动物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他认为即便是爬行动物心里也有很多情感存在,并非人类所能想象到的。而最关键的是,汤姆森强调整体性生物学,他希望人类能够意识到和动物们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够尊重动物,明白其他生命存在的意义性,可以与其他物种平等相待,这样,和生命有关的传奇,才能不断地持续上演。(文 | 姜妍)


- 艺术 -



《去你的,生活:与卢西安·弗洛伊德共进早餐》


作者:乔迪·格雷格

译者:屠珀

版本:新星出版社2015年5月


推荐理由:我看过一个题目,大意是说奇葩的孙子还是奇葩——听起来有点儿奇怪,但如果用来形容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孙子卢西安·弗洛伊德的话,那么,我觉得这标题甚为贴切。与祖父深入研究人性不同,卢西安是一位艺术家,他用人物肖像来呈现人的外部形态,卖出了天价。


卢西安的生活混乱不堪,借钱赌博,打斗,周旋于不同的女人,甚至最后一任妻子卡罗琳的老妈,还要花钱雇人杀了他。在《去你的,生活》这本书中,卢西安很坦诚,他承认自己对卡罗琳执迷不悟,尽管“对那种痴迷的记忆多于那个人本身”。当然,这一切总与他的艺术相连。


读完这本书,我记住了雕塑家塔基斯——他和卢西安有过交往,共享过几个女朋友——他说卢西安身上有“一种享乐主义的感性”。在我看来,这个词语是如此精准,既解释了卢西安在男人看来都深受吸引的“性感”魅力,也与卢西安令人不安但意蕴丰富的画作形成了某种张力。可以说,这是任性的至高境界。(文 | 吴亚顺)



《想象你是一颗飞翔的种子》


作者:小野洋子

译者:张芸

版本:新星出版社2015年4月


推荐理由:45年前,小野洋子出版了诗集《葡萄柚》。45年后,她的这部作品的续篇《想象你是一颗飞翔的种子》来到了中国。但是关于这本书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最初她是为互联网创作了书中的这些点画和文字,她希望让这些短短的文字和看似简单的画面,变成一粒粒阅读的种子,可以带着那些已经越来越不喜欢读书的、越来越依赖电脑的人们,重回阅读和思考之路。小野洋子的点画看似简单,但其实很富有想象力与感染力,她带领我们去地球的中心听火燃烧的声音;她想象着将气球系在城市每一栋的房屋上,好奇建筑是否会因此变得轻盈。她也相信每颗行星都有自己的轨道,将亲近自己的人想成行星,便可以看到他们转动发光,而觉美好。或许,这些也都是阅读可以带给我们的感受,让我们轻盈、让我们炙热、也让我们变得更美好。(文 | 姜妍)


- 历史 -



《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


作者:张济顺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


推荐理由:在历史研究中,上海是一个独特所在,它既受传统文化主要是吴越文化滋养,又洋溢着时尚、现代气息——上海被称为“魔都”,其“魔性”正源自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侵犯、渗透和交融。1950年代,正是这个过程的关键节点,“旧上海”被迅速改造,其文化、观念、习俗等随之发生变化,打上了红色烙印。不过,张济顺发现,在政治、经济巨刃之下,通过个人的保留与传递,传统并未中断。1963年以前,上海市民爱看香港电影,甚至十分狂热;那时,即使唱革命歌曲,也会“变了味唱”,唱出“小资情调”。这,才是绵延不绝的“上海精神”。“上海史”研究虽卷轶浩繁,中外学者都有佳作,但涉及1949年后的上海,则乏善可陈矣。张济顺这本书,是目前不可多得、不可错过的一本。(文 | 吴亚顺)



《“灰皮书”:回忆与研究》


作者:郑异凡

版本:漓江出版社2015年5月


推荐理由:“灰皮书”是中国出版史上独特的现象,它们甚至称不上书,而是一些资料汇编,在思想尚未解放的年代,担负着秘密使命,专供少数人研究批判,其读者是司局以上的领导干部。始料未及的是,当社会稍稍往开放与多元的方向挪移,这些承载着敌对(反动)思想的书籍,不期然扮演了另外的角色,成为追寻真理追逐真相的人们的启蒙书,彼时那些参与编译的人员,也成为文革结束后最早的反思者。


本书收集了当年参与“灰皮书”编译出版的老先生们的回忆研究文章,既有当时的亲身经历,也有改革开放之后他们对“灰皮书”的重新认识与研究。可以说,这些回忆与思考,构成了另一种文化延伸,在世界政治格局大变迁拖下的阴影中,思想被禁锢的人们如何跋涉悖谬与虚无之河,最终让自己站立在真实的光芒中。(文 | 朱桂英)


- 纪实 -



《大灭绝时代》


作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译者:叶盛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5月


推荐理由:当人类说自己在茫茫宇宙中感到孤单,所以呼唤地外智慧生命到来之时,与我们同在地球、甚至存在时间更为久远的动植物正在迅速灭绝中。有些植物还没来得及进入植物学家的标本册,有些动物还没有被人类发现,更别说被划入某一具体纲目。自恐龙时代结束以来,不曾有别的生命像人类这样改变着这颗星球的生物圈成分,还没有哪个时期像今天一样快速地吞噬着生命物种,大灭绝发生在遥远的雨林与海洋,也正发生在你家后院。


《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写了13个关于灭绝的故事,今时今日,我们亲眼目睹一场类似的大灭绝正在发生,而这在地质学意义上不过是一眨眼间的事。根据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E·O·威尔逊的观点,热带地区目前的灭绝速率“差不多超过自然发生的背景灭绝速率一万倍”,这将使得生物多样性跌至继上一次大灭绝以来的最低谷。


“在当下这个我们称之为‘现在’的伟大时刻,我们无意间决定了哪条演化之路要继续走下去,而哪条演化之路要永久关闭——历史上还没有哪种生物曾经做到这一点。不幸的是,这恰恰将成为我们留存最久的遗产。”科尔伯特这段话振聋发聩,自实现自我认知的那一刻起,人类作为地球主宰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却始终没有意识到生物圈的崩溃亦会使人类自身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文 | 黄月)



《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


作者:丹·费金

译者:王雯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5月


推荐理由:昨天北京出现了罕见的蓝天,我说罕见,并非想形容它有多么一碧如洗,而是说,我的朋友圈又被“各种角度的蓝天”刷屏,好像大家生来都没见过此番情景,蓝天成了稀罕物,真是悲哀。这几年PM2.5是高频词,从帝都到魔都,雾霾是所有人的心头大患,当污染已上升到一个国家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会发现污染和疾病的关系已成为生活话题。的确,空气污染、水污染这些隐忧,无时不刻催发癌症的爆发和蔓延,而人只有一个脆弱的肉体,要如何抵抗环境污染对身体的致命伤害,是一条代价巨大的漫漫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不希望你看这本书,因为它太过触目惊心。书里的汤姆斯河从一个人口不到两万的农业小镇变成一个恐怖的癌症村,一切皆源自于瑞士化工巨头汽巴-嘉基的迁入和扩张,化工厂排污几乎不做任何处理,终于导致当地居民谈癌色变。当然,整个事件在经过包括作者、环保记者丹·费金在内的各方人士的追踪调查后终于迫使汽巴-嘉基关闭了在汤姆斯河镇的排污管道。这看似是一场环保战争的胜利。然而,1997年,瑞士总部把化工生产迁移到了中国和印度。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和使用国。污染,使癌症成为中国主要的死因。这一切,远没有结束。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2013年甚至预言,十年后癌症将困扰中国每一个家庭。人类做的恶,人类自己承受。(文 | 柏琳)


- 生活 -


《胡麻的天空》


作者:秀英奶奶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铁葫芦图书2015年5月


推荐理由:翻开秀英奶奶的书,仿佛跟着她回到了北方的农村,“凉风吹上,满天的星斗,月亮照得地里明明儿的,蛤蟆不住气地叫,猫头鹰也叫,蛐蛐也叫”,只觉得通体舒服、满心惬意。秦秀英六十多岁开始识字作画,说起话来一股子实诚劲儿。在书里,她讲一地蓝盈盈的胡麻、好心人的骆驼、好吃得说不出的糖糊糊、跌在瓜田里闻瓜香的幼子、梦中的小狼和割麦季节的日头——秀英奶奶的画笔粗拙,毫无造作,而她的一笔一划都是中国乡村自然生态与社会变迁的写照,又化作了读者心中包含了万事万物的凡人之歌。打动人的,也不知是那已逝的清丽的乡村图景,还是一位老人对生灵万物的心心念念,反正是岁月深处被画笔带来柔静的光,照出万物有时,生命恬然。(文 | 黄月)



《和妈妈如影随形的日子》


作者:红茶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6月


推荐理由:见过太多被精致生活方式驯服的人们,当我在小区里、马路边的花花草草间看见这对欢乐嬉戏的母子,才觉得这就是城市里最鲜活的生命。一位普通的妈妈,养了一个普通的娃娃,在一个普通城市的普通小区,以一个普通的条件生活着,她们一起在雨后寻找青蛙,一起看邻居爷爷种的薄荷长大,一起追赶觅食的小鸟,她没有为这一切赋予任何了不得的意义,也几乎引申不出任何所谓的思想。在恶劣如此的钢筋水泥城市,山野自然都不存在。如果不返回田野,一个娃娃怎么能长得天然?但是这本书似乎是在说,可以的哇。我们身边就有那么多野花野草、昆虫飞鸟,妈妈认出它们,并且画了下来。真是幸运,“我们得以和一个娃娃一起,认出了四时八节,记住了万千生灵”。娃娃呀,就像这野花野草一样,跟着风,跟着太阳,好生生地长大。(文 | 黄月)


- 儿童 -



《旅之绘本·中国篇》


作者:安野光雅

版本:新星出版社2015年4月

推荐理由:旅人眼中的风景和艺术家眼中的风景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大概是因为艺术家可以留下作品的案底。《旅之绘本》是日本绘本大师安野光雅在50岁左右开始创作的,可以说是创作进入成熟期时的作品,意大利、英国、美国、西班牙……一路行走,安野光雅留下艺术家眼中所见。中国篇从塞北到江南,呈现不同的风物。据统计,《旅之绘本·中国篇》中22个场景,有1675个人物,191头牛马狗猫等牲畜,136只鸟……扎实的精神真是可佩,日式的极致也可见于绘本。怎么样,带着孩子一起检验旅行中的魅力吧!(文 | 李昶伟)



《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作者:塞尔玛·弗雷伯格

译者:江兰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


推荐理由:在养育孩子的漫长时间里,所有的家长都经历考验。这种考验有时是各个不同的,有的是普遍的,其中之一是:新一代的父母正在育儿观念、教育理念上与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的时代截然不同,新与旧,和我们这个国家的所有事情一样,饱含时代变迁的背景。幸运的是,各个时代的孩子是差不多相同的,对童年的呵护是相同的,塞尔玛· 弗雷伯格的经典著作《魔法岁月》出版于1959 年,一直被认为是最优秀的育儿书籍之一,其中对儿童心理的探索时至今日依然有积极的意义。并没有哪种育儿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生长方式,塞尔玛· 弗雷伯格告诉所有饱含期待的父母的是:要像大自然对待树苗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就像农民为树苗选地、施肥、浇水、除草、祈祷好天气后,便等待树苗自然生长。(文 | 李昶伟)


- 社科 -



《民主的阴暗面:解释种族清洗》


作者:迈克尔·曼

译者:严春松

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5月

推荐理由:种族清洗,通常被认为是野蛮酷烈的,我们怀着恐惧与颤栗诅咒那些手染鲜血的人,但是迈克尔·曼却以此书提醒我们,恶并不是从我们的文明之外,从另一个独立的我们很想称其为“原始”王国那样的地方中来的。迈克尔·曼在这本书中分析了现代历史中每一个种族清洗案例,解释其过程,分析其类型,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恶乃生于文明自身。


虽然此前有齐格蒙·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一书,认为正是现代性的本质要素,使得像大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从极端的理性走向极端的不理性,从高度的文明走向高度的野蛮,有着逻辑的必然。


但是,迈克尔·曼的分析过程与结论更令人不安,他认为,大规模的蓄意谋杀,把一群人整体消灭作为目标,往往出现在民主化进程中,是民主的阴暗面,因为正是民主,携带了这样的可能性,即多数人可能会对少数人实行暴政或欺压行为。与此同时,迈克尔·曼也指出,种族清洗的施行者不是恶魔,他们是现代社会各种冲突创造出来的,被历史选中施行如此残忍之事。我们的幸运,既在于我们不是被杀戮者,也在于我们没有被强迫做出杀人的选择。所以,在文明本身所蕴含的恶面前,要求个人无条件承担道德责任,是不道德的。(文 | 朱桂英)



《尊严:历史和意义》


作者:迈克尔·罗森

版本:法律出版社2015年4月


推荐理由:尊严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哲学问题,不同时代,不同文化,都曾以不同的方式谈论尊严。在现代世界中,关于尊严的定义,最优雅的表述,由康德创造,他说,我们的尊严源自我们通过理性选择赋予事物以价值的能力。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是自由与理性的存在,无论社会地位如何,每个人都有内在价值,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但饶是如此,从哲学话语回归日常生活,尊严要复杂得多,我们在很多情境中使用尊严一词,而尊严究竟意味着什么,却不容易解释。这本书处理的正是尊严在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可能的面貌,作者罗森把尊严的含义分为三种:作为地位的尊严,作为内在价值的尊严,以及审美意义上的尊严。罗森强调,真正的尊严寄居人的自由意志,而非外在的规范,它是强韧的,因为人皆被赋予理性与良知,但也是脆弱的,因为人本身就是脆弱的存在。故而,一个有尊严的社会,意味着人类内在超越性、内在价值得到充分保护。罗森在此让自己滑入一个崭新的领域,即尊严如何在司法领域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也正是如此,此书一出版即受关注,它乐观地信任人类有能力为更好生活构建良善的政治文化秩序。罗森的乐观与迈克尔·曼的不安,构成有趣的对比。(文 | 朱桂英)


本文系独家稿件,编辑:方格,转载请联系书评君,需标明来源及ID。


挺一下坚持原创的书评君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精彩内容

年度好书 | 三月好书 | 谈论爱情 | 聂隐娘 | 同性恋群像 | 音乐的故事 | 夏令营 | 诚品书店 | 小王子 | 孤独图书馆 | 邓丽君 | 闯入者 | 二十四节气 | 伍迪·艾伦 | 夏日翻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评君的小铺



来书评小铺,订购《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艺术集大成之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