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说鬼:中国人关于“恐惧”的集体潜意识
微信ID:ibookreview
『与381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按:中元节作为“鬼节”,内容与具体的鬼怪(如狐黄白柳灰或画皮一类)并不相关。这个节日中的鬼,与其说是鬼,不如说是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原始恐惧的象征物,这种恐惧和中国文化的特征紧密相关。
“鬼”字诞生之初,专指人的“归宿”,也就是死亡。《礼记•祭法》云:“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万物死曰折,人死曰鬼。”《说文解字》中解释鬼为“人所归为鬼”,《尔雅•释言》中也有“鬼之为言归也”的说法。鬼并没有具体形象,只按照是否害人,被分化出一部分来,那就是厉鬼、冤魂。与复杂的神仙体系相比,鬼显然单调的多,那鬼在中国文化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呢?厉鬼、冤魂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中国文化有萨满文化的特点,张光直在《考古学专题六讲》中说:“萨满式的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日本学者福永光司则认为中国的传统宗教道教是以中国古代以来萨满式的咒术信仰为基础,重叠复合地采入了儒家的神道与祭祀的思想与仪礼、老庄道家的‘玄’与‘真’的形而上学、佛教的业报轮回与解脱以及济度众生的伦理与仪式等。也正因为中国文化这样的特点,所以人们对类似巫术的东西非常恐惧。
20世纪早起的萨满巫师
詹姆斯·弗雷泽在《金枝》中将巫术分为两大类——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如果我们分析巫术赖以建立的思想原则,便会发现它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第二是‘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
中国人对鬼的恐惧则兼具这两者。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有一套复杂的逻辑,既要用到阴阳五行,又要用到比附。比如人死后肉身归于土,而魂是要飞到天上去的,这样才平衡;祭祀时既要祭善神,又要祭凶神,关羽和安禄山都曾被当做凶神祭祀过。人是属阳的,那么人死后自然属阴。不仅如此,一年四季、不同日子也有阴阳之分,而这个区分的根据颇为古老,是根据月亮。
关公像
月亮的阴晴圆缺,在先民们看来非常神奇,因此把月亮看成是时间、生命之神。最初,每到月圆之夜,先民们就会举办“跳月”仪式,这可以看做是中国最早的狂欢节,这种习俗直到辽代仍有继承。久而久之,经过民俗的自生性筛选和人为性筛选,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日这四个“跳月”之日流传了下来,成为节日。其中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较多的保留了祈拜月亮与生命之神的遗意,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则被赋予了祭奠鬼魂和主杀之神的主题,这又是平衡。
四季之中,春是少阳,夏是太阳,秋是少阴,冬是太阴;寒暑之中,暑是阳,寒是阴;方位之中,南是阳,北是阴。纯阴之鬼与同属阴的冬、寒、北相对应。阴之气,主要为水气,以五行言之,方位中之北、时令中之冬、十二地支中的亥子、五气中的寒,都属水。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天地万物同类相应,纯阴之鬼应与积阴之水相一致。而对于人们祭祀的孝顺行为,鬼也以水德来报应。七月为申,申也说明鬼气与水气相一致。《说文解字》:“申,神也”。马书田在《中国冥界诸神》一书中指出:“阴气指鬼,七月为鬼节。申,就是神,在七月的时候,鬼会显现形貌动态,吏臣们在时(傍晚)持臼,听命神令政事”,而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申。
立秋之日在农历七月,而立秋之时,是酷热的夏天转换为凉爽的秋季之时,因此如果一年中阴阳之气发生变化,那也只可能是这时候。所以一到七月,难免人心惶惶,因为人们害怕阴阳转换会导致混乱。这种担心在节日中被加强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和祖先,祖先在阴间的境遇如何也关系到其后代在阳间的祸福,所以对祖先的祭祀供奉,是要格外尊隆的。但死去的人中,总有没有家人,或因种种原因无法得到供奉的,人们猜测,这些人没有供奉,多半会气急败坏,难免会破坏别人的幸福,因此也要特别为其准备贡品。但毕竟普通人能力有限,如果不能心诚,又无法将供奉送到魂灵手上,因此节日期间,就产生了分工,普通人自家供奉自家的祖先,道教“祝祷”,安抚凶神恶灵,佛教“超度”,拯救冤魂。这样阴阳两界相安无事,才能保一年太平。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会害人的鬼,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实际上代表了无序和混乱。它不属于任何家庭,在阳间没有归属,因为其没有供奉,所以在阴间也不可能过得好,它还可能是非正常死亡(这也是一种无序),所以才会害人。古人自有一套完整的逻辑,这套逻辑将一切不符合规范的事物排除在外,视为禁忌,这正是萨满文化的一种特征。这一套逻辑,缺一环也不行,可叹古人想象力之严谨。
本文为独家稿件,撰文:张彰,编辑:禽禽,转载请联系书评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挺一下坚持原创的书评君
▼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精彩内容
年度好书 | 四月好书 | 红镜头 | 聂隐娘 | 同性恋群像 | 马克·吐温 | 康夏 | 权力的游戏 | 小王子 | 孤独图书馆 | 黄家驹 | 腋毛禁忌 |二十四节气 | 伍迪·艾伦 | 夏日翻书 | 禁烟令 | 玛丽莲·梦露
新京报书评周刊
ibookreview
投稿&合作邮箱:ibookreview@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