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面试被问“你读了哪些书”

罗东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2-07-30

一年读书动辄数百本或近千本,在我们的数字时代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宣称。有的是读书博主,有的是职场达人,有的是某个领域的“精英”,也有的是作家或学者。


如果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搜索与读书量相关的消息,或多或少都会被这些数字震惊到,在感叹差距之余,难免也会变得紧张、焦虑。


他们共同编织了一种读书量“通货膨胀”的氛围。


阅读中的“范德彪”(范伟饰),图为电视剧《马大帅2》(2005)剧照。


假如我们在一些关键性场合被问“你读了哪些书”,是否担心把数字说少了将被质疑或被嘲笑?比如在考研面试现场。前不久,在社交媒体网站上,一位叫“@胖达叔”的网友吐槽参加面试的学生随口就说在本科阶段读了四百本书,而该生在被问及细节时却无力回答。这条吐槽引来其他面试老师的共鸣。四百本书只是数字,在不同标准之下含义并不相同,有时是指熟读本专业的经典,对前沿也有涉猎,有时是指跨学科阅读,有时是指不限定类型的泛读,有时可能只是指从图书馆翻阅或借阅了相当数量的书。此外也有可能只是一个表示“读了一些书”的象征性数字罢了。


然而,回答这个量级的读书量未必就是盲目的,相反,这还可能是一种理性考虑的结果。回答“读书少”或许会被等同于不爱学习、不适合本专业,影响最终面试得分,回答“读书多”有助于塑造面试印象,在面试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也无可能被追着细问,未必能被证伪。尤其在近几年,国内考研人数创新高、分数高涨,竞争的白热化使考试者无法忽略每一种提高分数的可能性。


在清明期间,人们追忆逝去的亲人、朋友或远方不知晓其名的遇难陌生人,也趁着开春,出门去散步、去踏青。而对于正处于考研面试阶段的人来说,或许整个假期都在为考试忐忑不安。在本期视频,我们聊一聊考研面试与读书。一个人若是“以学术为志业”,终将发现做研究、发表论文与读书的联系是多么紧密,遗憾的是,两者实际上已经不可避免地分离。哪怕夸大读书量,似乎也不影响做研究、发表论文。


以下为本期视频内容。



“数字原本只是‘我读了多少书’的一个标记。”


更多视频内容可在B站、微博搜索@罗东时间

·
·
·



本期时间轴

00:15
来自考研面试的提问
01:46
做研究、发表论文与读书的分离
03:16
读书量的“通货膨胀”
06:05
数字只是一种标记



本期提到的书


《鲁迅全集》(2005年修订版,18卷)

作者:鲁迅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鲁迅全集》(20卷)

作者:鲁迅

版本:九州出版社 2019年6月


《以书会友》 

作者:[英]阿比盖尔·威廉姆斯

译者:何芊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11月


《学问的冒险》

作者:严飞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8月 




更多内容



“阅读迷雾”系列

亲眼所见、书上所说,到底谁更靠谱?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毕业论文”系列
对不起老师,我的论文用了“文献研究法”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有个议题的文化评论”系列

“阿里员工被性侵”:不允许拒绝的科层制

性侵犯罪报道中的“被动句”问题,是需要一次反思了

从“情人坡”到“保研路”:大学地名中的爱与反叛

“据研究”“有研究表明”充斥书本,傲慢到没有出处

书桌乱的人,更可能捡到知识

取消J.K.罗琳的,和不允许使用“潼关肉夹馍”的,其实都是“社会”

“路边玩耍”,消失于城市

解救受害者,为什么没有理由考虑地方性风俗习惯


新京报18周年“正青春”特别策划

语言、货币与外乡人:与经济学家韦森逛菜市场“买烧饼”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作者:罗东;视频后期:刘小可、欧阳皎;视频字幕校对:柳宝庆;编辑:西西;本文校对:贾宁。封面题图素材来自《马大帅2》(2005)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进我们的小铺逛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